皖南名句
A. 語文古詩
1)作者與寫作背景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偉大詩人,與杜甫並稱「李杜」。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先代於隋末流徙西域。他出生於安西都護府之碎葉城(今吉爾吉斯共和國托克馬附近),後隨父內遷移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之清蓮鄉。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25歲出蜀,漫遊十餘年,希冀通過交遊干謁的途徑,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天寶元年(742)應詔赴長安,但不到兩年,便被「賜金放還」。此後先後漫遊了梁宋,齊魯,吳越,幽燕。天寶末,安史叛亂,李白應召入永王李璘幕,王室爭權,李璘被殺,李白株連入獄,獲釋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今貴州省桐梓縣)。乾元二年(759)三月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遊洞庭,皖南。寶應元年(762)卒於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李白性格豪放不羈,嚮往建功立業,對唐玄宗後期權貴當國,政治腐化,深為不滿。其詩多強烈抨擊當時的黑暗政治,深切關懷時局安危,熱愛祖國山川,同情下層人民,鄙夷世俗,蔑視權貴:但也往往流露出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思想。其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為屈原之後,古代詩壇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交厚,杜甫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對他極為傾服。中唐以來,李、杜優劣之論,聚訟紛紜。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調張籍》)」嚴羽《滄浪詩話》指出:「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二人詩風不同,而各臻絕詣。有《李太白集》。
此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期間。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載:「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如此說可信,則本詩當作於742—744年前後。天寶中,殷璠編《河嶽英靈集》選此詩,贊為「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調」。
(2)基本解讀
《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瑟調曲》。其歌詞內容多寫入屬道路的艱難險阻。現存梁簡文帝、劉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寫過蜀道之難,但內容單薄,藝術性不高。李白這篇,則以切身體驗為基礎,結合神話傳說、歷史故事,通過豐富的想像,大膽的誇張,雄放的語言和窮極變化的句式、韻律,創造出奇險壯觀的藝術天地,把「蜀道難」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耳目一新。
關於本詩的主題,歷來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有人認為是李白通過蜀道之難,來表達自己的坎坷人生,抒發失意情懷。也有說是表達了李白對社會政治前途的憂慮和關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顧炎武認為「自為蜀詠,別無寓意」。
全詩可分三層來理解:
第一層:自開頭至「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主要從側面來進描寫蜀道之難。
開首四句是全文的總綱。開篇即連用三個嘆詞,強烈的詠嘆憑空而起,震驚人心,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切入正題。
「蠶叢及魚鳧「以下六句,詩人講述了蜀國、蜀道的歷史。從傳說中的蠶叢開國以來,四萬八千歲未與秦塞往來,太白、峨嵋之顛只有「鳥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斷了蜀國與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斷了歷史。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由歷史講到今日蜀道的來歷,引入五丁開山的神話故事。「五丁開山」,始有人跡可至的「蜀道。」既稱「天梯」、「石棧」,其險難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見地理的險峻,開路之艱難,這為蜀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彩,烘托出艱險奇異的氣氛。
第二層: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到「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具體從正面描寫蜀道的峻險高危,表現跋涉攀登之難。
先從古神話說起。「六龍回日」,是說山峰高聳入天,連太陽神的龍車都無法通過。與險峻的高山相映、更顯出道路的險絕的,是山下湍激回漩的河流。山巒的高峻險阻,即使善飛如黃鶴,善攀如猿猱,也都為之發愁。這樣波瀾迭起,將蜀道之難寫得無以復加。
「青泥何盤盤」以下四句,詩人另闢蹊徑,從游蜀者的感受與對游蜀者的安危關懷方面來寫。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參、井等星宿,幾乎手可撫觸,不由得叫人呼吸緊張,撫胸長嘆。僅幾個細節動作描寫,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狀態,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受。
「問君西遊何時還」二句,詩人筆鋒一轉,以虛擬問答的方式,借問友人何日歸來,引出旅人面對「畏途」的羈旅愁思。
「但見悲鳥號古木」以下七句,描繪了洪荒叢林中悲鳥的號鳴,月夜子規的啼叫,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涼孤獨之感,也更讓人感到蜀道之難實難於上青天。以自然環境氣氛烘託人的主觀感受,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李白在本詩中加以運用,更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連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六句,主要從山川之險來揭示蜀道之難,著力渲染驚險的氣氛。 「連峰去天不盈尺」是誇飾山峰之高;「枯松倒掛倚絕壁」則是襯托絕壁之險。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盪、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出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氣勢,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收到極佳的藝術效果。
第三層:從「劍閣崢嶸而崔嵬」到末尾,寫蜀地形勢的險要和環境的險惡,表現居留之難。
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麼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極寫劍閣雄關的險要。蜀中要塞劍閣,座落在崇山峻嶺之上。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30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兼以猛虎、長蛇,「殺人如麻」,進一步突出其環境之險惡。
至此,詩篇歸結為望「君」早歸之意。西望錦城,慨嘆蜀道之難,這是作者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同時也是此詩留給讀者的深切感受。也隱含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後正潛伏著危機,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證明詩人的憂慮是有現實意義的。
(3)精華鑒賞
將神話傳說、想像和藝術誇張融為一體進行寫景抒情,是本詩的最主要藝術特點。三者相輔相成,生動描繪出了蜀道崢嶸翠嵬的面貌和它陰森深邃的氣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艱險高峻和難以攀登的可畏可嘆,還為蜀道塗抹上一層古樸凄涼、離奇迷幻的色彩,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彷彿可以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嶽、笑傲凌滄洲」的高大形象。
句式靈活多變,語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詩一大特點。詩歌句式以七言句為主,又間雜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變化頻頻,靈活多樣;語言或勻稱對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煉凝重,或通俗輕快,擺脫了一般詩歌中節奏統一板滯的現象,造成了參差錯落、變化有致的美感和韻味。詩歌句式和語言的這種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羈的飄逸個性的體現。
詩歌中三次驚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將自己的強烈感情籠罩全詩,主觀色彩濃厚,給人一唱三嘆、回環往復之感。隨著景物的描寫,驚嘆之情不斷加強,也使藝術效果逐步得以強化,使詩歌產生了一種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是作者大歷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今四川奉節一帶)時所寫。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明代胡應麟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緊扣夔州特定環境。首聯對起,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句中自對,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奇妙無比。頷聯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情懷,透過沉鬱蒼涼的對句,顯示了出神入化的筆力。四句詩聞與見,山和水,兩兩間隔,妙語天成。後四句寫登高時觸發的感慨,作者憂國傷時的情操,躍然紙上。頸聯從縱(時間、「百年」)、橫(空間、「萬里」)兩方面著手,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脈搏,並和上聯的「無邊」、「不盡」,在意境上互為呼應。尾聯也以對作結,並分承五六兩句,蓋久客則艱苦備嘗,多病則潦倒日甚,所以白發頻添,酒杯難舉,同時點出了此時艱難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負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 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註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我以為,它確是不同於一般的詠物體,可也並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起聯兩句,從來的注家也多有誤會,以為據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雲雲。其實不然。「無端」 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痴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麼多弦,這並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麼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藉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於「華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瑟具弦五十,音節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製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年華!」(《論詩》)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已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生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庄蝶去」,去即離、逝,亦好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庄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裡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 本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麼關聯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 托」字, 不但寫了杜宇之託春心於杜鵑,也寫了佳人之託春心於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 詩人妙筆奇情,於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得其真實。玉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
譯文
野棠花兒飄落,匆匆又過了清明時節。東風欺凌著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夢驚醒。一陣涼氣吹來,向我的孤枕襲來,我感到絲絲寒意。在那彎曲的河岸邊,我曾與佳人舉杯一起飲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與佳人離別。如今人去樓空,只有往日的燕子還棲息在這里,那時的歡樂,只有它能作見證。
聽說在繁華街道的東面,行人曾在簾下見過她的美足。舊日的情事如東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遺憾又像雲山一樣一層層添來。假如有那麼一天,我們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將會像鏡里的鮮花,令我無法去折。她會驚訝我又白了頭發。
辛棄疾絕少寫自己的愛情經歷,偶一為之,便迥異諸家,帶著一種擊節高歌的悲涼氣息。卻少有婉轉纏綿之意。此詞即是其例。
據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此詞可能是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自江西帥召為大理少卿時作。覽其詞意,當是作者年青時路過池州東流縣,結識一位女子,這回經過此地,重訪不遇,感發而作此詞。
開頭五句:「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樂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清明時節,春冷似秋,東風驚夢,令人觸景生情,萌生悲涼之情感。「又」字點出前次來此,也是之個季節。暗合於唐人崔護春日郊遊,邂逅村女之事。「客夢」暗指舊游之夢,「一枕寒怯」之孤單又暗襯前回在此地的歡會之歡愉。果然,下邊作者按捺不住對往事的追憶:「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曲岸、垂楊,宛然如舊,而人去樓空了;只有似曾相識之飛燕,在呢喃地向人訴說,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東坡《永遇樂》「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詞意,卻能翻出新意,頗有信手拈來之感。這五句,作者回憶往日惜別感傷此時不得復見筆落之處愁思可見,這隱隱含悲之語在其詞作中少有。
歇拍處意脈不斷,承接上片回憶之感傷一氣流注而入下片:「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綺陌」,猶言煙花巷。纖纖月出於簾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據龍沐勛《東坡樂府箋》,此又是從東坡《江城子》詞「門外行人,立馬看弓彎」句脫化而出。極艷處,落筆卻清雅脫俗,此亦稼軒之出眾之處。至此可知此女是風塵女子。這里說不僅「飛燕」知之;向行人打聽,也知確有此美人,但已不知去向了。惆悵更增,所以作者傷心地說:「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上年惜別的舊恨,已如流水之難盡;此時重訪不見的新恨更如亂山雲疊,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邊山多,將眼前景色信手拈來,作為妙喻。當然,這兩句里已經有意無意地滲透進了家國恨,身世恨,報國無門之恨。不斷之恨當是如此。稼軒遭遇頗多,故融合而難分了。陳廷焯評為「矯首高歌,淋漓悲壯」,便是領會其中的深意。意思本來到此已完,不斷詞人藉助想像,又轉出一層意思來:「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即使還有重逢的機會,只恐已屬他人,終如鏡花水月,不復可得,永抱杜牧《嘆花》「綠葉成陰子滿枝」之憾了。用意一唱三嘆,造語一波三折,稼軒為詞,達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覺無可言者,他都能盡情抒發。如鏡里花難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從何說起。稼軒則又推進一層,造成了余意不盡的結尾:「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意思是:那時,想來她也該會吃驚地、關切地問我「你怎麼添了這多的白發啊!」只能如此罷了!以想像中的普通應酬話,寫出雙方的深摯之情與身世之感嘆。這白頭,既意味著「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飽含著「老卻英雄似等閑」的悲憤,真可謂百感交集。寫到此,戀舊之情、身世之感已渾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水龍吟》)的意味,實為借戀杯之酒,澆胸中感時傷事之塊壘。因為有此一結,再返觀全詞,只覺得無處不悲涼。這結尾,也照應了開頭的歲月如流,於是歸結到蕭蕭華發上,就此頓住。
如上縷析,這篇作品並非沒有其他言情佳作曲折宛轉的內含,然而辛稼軒不就「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委婉的風致來抒寫,更不用「香衾」、「銀燭」、「玉筋」「紅淚」那些字眼。他筆下揮灑的是東風欺夢、驚見華發,其間僅以「纖纖月」略作點染,一現即隱。整體格調悲涼慷慨,《白雨齋詞話》評為「悲而壯,是陳其年之祖」。
此詞風格迥異之處不僅在其外表,而更在其氣質不同,字里行間隱含著悲涼。它雖寫情事,卻不專為寄男女之情而作,作者的思想感情里本來就浸透了英雄投閑、報國無門的悲憤,不免觸處皆發,使得這首愛情詞自始至終透出一股悲憤情感。到後來,就亦比亦彼,渾然難分。同時,對於男女之情,稼軒所表現的也不是纏綿無法擺脫,而是把其一往情深歸之於感慨無限的喟嘆之中。其音調也不是低徊的,凄婉的;而是急促的,擊案赴節、一噴而出的。看來,這樣的言情詞,就只能是配合著「銅琵琶、鐵綽板」來唱,情詩的。這樣的新境界,只能於稼軒詞中見到了。
C. 描寫友情的古詩文名句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馬致遠《琵琶行 / 琵琶引》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
數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何夢桂《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王安石《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 山中送別 / 送友》
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黃庭堅《品令·茶詞》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高適《別董大二首》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孫道絢《憶秦娥·季溫老友歸樵陽人來閑書因以為寄》
還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淚。——吳文英《無悶·催雪》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張九齡《答陸澧》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柳惲《江南曲》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 歸故園作 / 歸終南山》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
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葛長庚《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故人何在,煙水茫茫。——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周邦彥《綺寮怨·上馬人扶殘醉》
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蘇軾《卜運算元·感舊》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長安故人問我,道尋常、泥酒只依然。——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韋庄《章台夜思》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葉清臣《賀聖朝·留別》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呂岩《梧桐影·落日斜》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D. 三國時代的名人名言
1、對酒當歌,人來生幾何。源作者:曹操,現代漢語譯文:對著美酒,伴隨著歌舞,人生時間有限。
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者:諸葛亮,現代漢語譯文: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朴以淳養品德。
3、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作者:魯肅,現代漢語譯文:形容大有長進、煥然一新。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曹植,現代漢語譯文: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麼狠呢?
5、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者:曹髦,現代漢語譯文:來說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
E. 名言理解
1、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蕭楚女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宿明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我自己,生活真像這杯濃酒,不經過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的可口。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會感到負疚。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狐狸的分割線-----------------------------------------------------
2、態度決定一切
---------米盧
曾經擔任中國足球隊教練的米盧說過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然而,只有很少人能夠理解這句話的真諦。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成功。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會抱怨他的客觀條件,因而無力去追求成功。必須承認,令人失望的困境的確是生活的一種真相—同樣必須承認,某種成功的可能性構成了生活的另一種真相。因此,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和客觀條件,其實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態度。
所有的資源和力量都可以支持你去實現那種成功的可能性。你的態度越積極,你的決心就越大,你所能調動的資源和力量就越多,成功的概率也會隨之上升。態度決定了成功的最大概率,決定了成功的全部學問。
自助者天助。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覺悟者,他會藐視困難,而困難在他的面前也會令人奇怪地轟然倒地—這個過程簡直有如天神相助。 真正的自助者就像黑夜裡發光的螢火蟲,不僅會照亮自己,而且能贏得別人的欣賞—當人們欣賞一個人時,往往會用幫助的形式表示愛護—好運氣因此而降臨。 人們相信,一個真正的自助者最終會實現他的成功,而所有幫助過他的人也會為此感到欣慰。 如果自助者懂得報恩,人們就會給他更多的幫助,他因此可以更加輕松地面對生活。
態度決定一切,做事情,不是在於你是否有能力做得好,而是你是不是努力去做了。
----------------------------------------------------狐狸的分割線-----------------------------------------------------
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你想做個幸福快樂成功的人嗎?那麼就從善待他人開始吧!
在19世紀中葉的一個冬季里,有一個少年流浪到了美國南加州的沃爾森小鎮,在那裡,善良的傑克遜鎮長收留了這個少年。
冬季的小鎮雨雪交加,鎮長傑克遜家花圃旁的那條小道變得泥濘不堪,行人紛紛改道穿花圃而過,弄得裡面一片狼藉。看到這些,被鎮長收留下的少年心裡很不忍,因此他便冒著雨雪看護花圃,讓行人仍從那條泥濘的小路上走過。此時,鎮長挑來了一擔爐渣,將那條小路鋪好了,於是行人就不再從花圃中穿行了。鎮長對少年說:「關照別人不就是關照自己么!」
「關照別人不就是關照自己么!」這雖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卻讓少年的心靈受到很大震撼和啟迪。他就此悟出:關照別人雖然也需要付出,但同樣能得到收獲。鎮長的一句話,成為這個少年終生享用不盡的巨大財富,他後來成了石油大王,他就是哈默。
皖南山區某縣有一個青年農民,他種的水稻品種好、產量高,他總是將自己的優良水稻品種無償地送給村裡的人。村民問他:「你這樣做不怕我們超過你嗎?」這位青年農民回答:「我將好種子送給你們,其實也是幫助了自己。」他知道,周圍的人們改良了他們的水稻品種,可以避免自己的水稻品種產生異變,導致減產。
生活中常是這樣:對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持和幫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同中國有句古語說的那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可見,善待他人是人們在尋求成功的過程中應該遵守的一條基本准則。在當今這樣一個需要合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更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只有我們先去善待別人,善意地幫助別人,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從而獲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孟子曾經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那些自私吝嗇、斤斤計較的人,不僅找不到合作夥伴,甚至有可能成為孤家寡人。有的朋友會問:怎樣才算與人為善呢?與人為善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相當廣泛的內容。如:關心他人,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伸出友誼之手;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穩私,不在背後議論他人;善於和別人溝通、交流,善於和那些與自己興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承認別人的價值,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總的說來,善待他人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要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遵從這個原則,你將獲得許多好朋友、好夥伴。
有人說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單單是行動上做出來的,更是從心底里「流」出來的。這句話很有哲理性,它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以誠待人,用「心」和他人交往。有的人非常渴望友誼,但他們卻不肯向對方敞開自己的心扉。上海某重點大學一位女同學曾經給我來信訴說她缺少朋友的煩惱。她說:「上了大學以後,也許是大家都長大了的緣故吧,個個變得勾心鬥角,相互利用。我討厭這種情形,所以我變得深沉、冷漠,決心用孤獨和寂寞包裹自己,在內心的痛苦中磨煉自己。我對班組的事情漠不關心,把『我行我素』當成座右銘。課下我不和同學交談、不開玩笑,課堂上我不發言……」這位同學的做法是欠妥的。她渴望友誼卻不願先敞開自己的心扉與同學們交流,這樣做非但不能使自己得到解脫,反而更容易給自己增加痛苦和孤獨感。在我以往收到的大量咨詢信件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些大學生常常抱著「你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你」、「你不和我交朋友,我也不稀罕和你交朋友」的心理來為人處事,這樣怎麼能獲得他人的友誼與幫助呢?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任何人都離不開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里,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應該想方設法獲得周圍人的支持和幫助。只有你真誠地對待別人,對方才會與你真誠合作。請記住這句話: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啊!
----------------------------------------------------狐狸的分割線-----------------------------------------------------
4、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古語
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寬容被聖賢乃至平民百姓尊奉為做人的准則和信念,而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並且視為育人律己的一條光輝典則。
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范,對於人生,也許只有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面對自己的人生。
寬容也是一種幸福,我們饒恕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我們也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是一種看不見的幸福。
寬容更是一種財富,擁有寬容,是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這是易於擁有的一筆財富,它在時間推移中升值,它會把精神裝化為物質,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們在工作中通行,選擇了寬容,其實便贏得了財富。人有的時候應該學著忍耐,很多事情多不會是自己能夠想像的,意外是正常的,只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我相信再大的困難也會被解決。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與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做世上精彩之人。
----------------------------------------------------狐狸的分割線-----------------------------------------------------
5、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內心美來彌補,而心靈的卑劣卻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秦牧
外表的美麗固然讓人賞心悅目,內在的美麗更能讓人刻骨銘心。
看過《巴黎聖母院》的人對於卡西莫多一定不陌生。他雖然生得醜陋不堪,但他善良、憨厚、正直的一面卻使他變得可愛可敬起來。
卡西莫多的命並不好。由於他長得奇醜,又聾又瞎了一隻眼,人們常捉弄他,譏諷他,就連收養他的聖母院副主教也只是把他當奴隸一樣差遣。但當埃及女郎愛斯梅拉達出現後,卡西莫多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美。
記得有這樣一個鏡頭:卡西莫多從刑場救下了愛斯梅拉達,把她背進了聖母院。他興奮地高聲叫著? 「避難,避難!」每一個人都會被這個場景所震憾,世上竟有如此可敬的形象。他周身被醜陋掩蓋著,但他身上卻有一種無法掩蓋的美。這種美如潮水般從他那有神的獨眼中源源不斷地湧出來。多善良、憨厚的卡西莫多,從他的眼中不難看出他為勝利而自豪,為正義而驕傲的喜悅之情,他快樂得像個孩子。
總有人替卡西莫多惋惜:為何他長得那樣丑!但也許正是這種丑,才更能反襯出他心靈的美;正是這種丑,才更能把卡西莫多不一般的美的形象完整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正是這種丑,才更體現了卡西莫多的不平凡。
由此可見,心靈的善惡是衡量美醜的最終標准,美麗的外表會改變,而美麗的心靈才會永恆。你一定聽說過罌粟花的美麗,你也一定知道它美麗的外表下埋藏著的罪惡的果實吧。所以,請你千萬記住,外表只是一種假象,如果你不願生活在假象中,就請更多地關注心靈。
有這樣一則童話:
上帝在女孩來到這個世上之前,給她了兩個選擇:是要美麗的容貌或是美麗的心。
女孩天真得看著上帝問:「世上人們最愛什麼?」
上帝說:「美麗的東西。」
女孩又問:「同是美麗又有什麼不同呢?」
上帝說:「所有的人都愛漂亮的外表,但很多人只愛外表。」
小女孩似乎不懂,搖搖頭。
上帝慈祥地看著女孩說:「世上的事是要靠自己去體驗、經歷的,那麼說出你的選擇吧!大膽地說吧!我與你同在。」
「我選擇漂亮的容貌,我希望所有人都喜歡我。」女孩答道。
一瞬間女孩擁有了傾國傾城的容顏。
女孩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一路長大,生活得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由於女孩的絕世容顏,身邊從不乏追求者,而他們大都是達官顯貴之後。在這種條件下生活的女孩從小就非常驕傲,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等,給人一種難以親近的感覺。
斗轉星移,女孩已經18歲了,她的美貌簡直像上帝身邊的天使一樣美麗。女孩走在大街上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有人甚至會驚訝地說出:「那個女孩是天使吧!」每天都有很多人上門求親。每個求婚者都說要愛女孩一生一世,有的甚至聲淚俱下。在這些追求者中,有一個窮小子,他在街上看見女孩時,感覺自己的心被深深地撞擊了,他找到了此生要保護、要照顧、要愛的人。男孩勇敢地來到女孩的面前,很有紳士風度地單膝跪地,深情地對女孩說:「雖然我現在一無所有,但我有一顆全世界最愛你的心,希望你能嫁給我。」女孩高傲地看著男孩,說:「你配嗎?當我的下人還差不多!」然後轉身離去。男孩成了女孩家中的僕人,並每時每刻默默地關心、保護著女孩,男孩覺得很幸福,因為可以經常見到女孩。
在一個狂風肆虐的夜晚,一場大火,燒毀了女孩居住的城堡。男孩拚命地將女孩救出,雖然女孩性命無礙,但那絕世容顏已不復存在。女孩的父母在大火中被燒死,家產被燒毀,一夜之間女孩變得一無所有。天亮了,女孩看著眼前的一切,哭了,失去了所有的自己將會怎樣!不過,女孩心中還有一絲希望:我還有那麼多追求者,他們曾經說過不管我變成什麼樣子都會永遠愛我。於是決定選一位愛她的男士一起生活。可是出乎女孩意料的是,沒有人願意來陪伴她,原來那些人愛的只是女孩家的萬貫家產和美麗的容顏,現在女孩已一無所有,他們也沒有來的必要了。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女孩徹底地絕望了,人,真的很殘酷!女孩在悲傷與絕望中流著眼淚,這時女孩透過朦朧的眼,看見一人向她走來。是他——那個自己曾經瞧不起的窮小子。他也是要走的吧!男孩來到女孩面前再一次單膝跪地,用真誠的目光看著女孩說:「愛一個人就要愛她的全部,愛每時每刻的她,愛各種樣子的她,我心中的姑娘,嫁給我好嗎?」女孩看著男孩,「哇」地一聲撲到男孩的懷里,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女孩真的哭_『,是她的心在哭泣啊!
感悟人生,儀表、衣著、裝飾的美好固然可以給人以美感,而心靈的美、智慧的美、行為的美所激發起的人們的美感,總是會比前者強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內心美來彌補,而心靈的卑污丑惡卻不是外表美可以補償的。
F. 關於黃山的詩詞佳句
宋 吳黯
倏忽雲煙化杳冥,峰巒隨水入丹青。
地連葯鼎湯泉沸,山帶龍須草樹腥。
半壁絳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靈。
霓旌去後無消息,猶有仙韶動俗聽。
游黃山留題
宋 張冠卿
路盡清溪逼畫圖,亂雲深處插天都。
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
吐焰看砂奴火齊,凌虛精舍礙靈烏。
我來為訪容成侶,試問丹丘果有無。
游黃山
宋 朱彥
三十六峰高插天,瑤台瓊宇貯神仙。
嵩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道泉。
游黃山
宋 焦炳炎
秀出雲霄一杖探,諸峰高下護晴嵐。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見龍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雲深無語住三三。
粥魚敲動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結庵。
湯泉
宋 焦靜山
渟渟靈水養靈珠,籟定波生注玉壺。
洗盡塵勞多少客,不知還解洗心無。
送溫處士歸黃山百鵝峰舊居
唐 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余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巒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風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石床峰
元 汪珍
常約高僧訪上方,峰頭老樹掛斜陽。
仙翁何處歸來晚,風落松花滿石床。
題黃山
明 方勉
杖黎得得入雲看,中有幽篁下有蘭。
百道飛泉鳴玉佩,千尋石柱架瓊巒。
隔林幢影招青鳥,出洞簫聲送彩鸞。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風景入琴彈。
同友人游黃山
明 湯賓尹
冒雨穿山羨未曾,息肩無寺寺無僧。
寬圍白浪身千葉,峭入青天手一藤。
龍吼葯爐舂急杵,猿調茶鼎煮孤燈。
與君伸腳量峰磧,踏著雲光不記層。
翠微峰
宋 無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時聞嘯鶴帶雲歸。
幾回洞口乘風立,欲挾飛仙入翠微。
黃山歌
清 湯復
老人今年七十七,家在黃山東之側。
山距吾家百餘里,夢寐常勞面未覿。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步步躋攀絕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墮崖墜壑都無謂,縱死茲山意亦得。
黃山行
清 釋弘仁
坐破苔衣第幾重,夢中三十六芙蓉。
傾來墨沈堪持贈,恍惚難名是某峰。
黃山絕頂題文殊院
清 魏源
峰奇石奇松更奇,雲飛水飛山亦飛。
華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開一萬圍。
黃山雜詩
清 孫洤
名山刻畫總支離,萬態千容到始知。
高以難窺終愛瘦,險多不測乃成奇。
雲隨變幻無常致,松不雷同總怪枝。
若結茅庵青翠處,真修何必讓安期。
黃海雜興
清 余鴻
浮雲變幻豈無心,閑看雲飛酒自斟。
雙壁如門霞是障,群峰拔地筍成林。
雪依片石留鴻爪,台峙層巒理素琴。
鍾子難逢誰識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三折嶺望黃山
清 董法海
回頭三折望黃山,客路匆匆山自閑。
寄語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雲間。
辭黃山(之三)
明 黃道周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譜。
頂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數.
百丈潭
明 方大治
東風斂夕霏,山色靄晴暉。
天上銀河落,潭邊白練飛。
深林啼鳥絕,危磴采樵稀。
已冒垂堂戒,崗頭一振衣。
硃砂庵
明 江天一
曲磴千盤盡,何曾任鑿穿。
本來超色相,不假幻因緣。
翠滴松稍雨,嵐開嶂外天。
此中饒靜解,何事問棲禪。
古剎猶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機原在悟,彼岸本無媒。
轉梵猿常下,傳經鳥自來。
他年返初服,結廬向丹台。
游黃山宿獅子林作
清 崔國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禪房草榻暫淹留。
濕雲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風夏已秋。
自惜鴻泥成往跡,重攜蠟屐豁新眸。
山靈見我應相識,青瘦形容似舊不?
百步雲梯
明 唐世靖
一線天高不可升,穿雲深處有梯登。
猿驚難上回山木,鳥駭遲飛落野藤。
行客攜筇常起伏,山僧著屐每凌兢。
後階先幸奇松護,獨立能遮最上層。
鳴弦泉
清 釋音可
石上懸琴琴醉寒,五更三點是誰彈?
清音流出相思淚,月照風吹竟不幹。
晚入葯谷
清 吳雯清
清鸞峰下步遲遲,為訪幽居足已疲。
穿壑板橋驚欲墜,隔林茅屋望猶疑。
桃源舊徑依津間,葯谷孤樓傍石窺。
僅有殘僧相對晚,寒潭清嘯少人知。
耕雲峰
清 汪樹琪
誰驅黃犢逐雲行,片片芙蓉欲種成。
布穀春風吹不到,故叫山樂代催耕。
雨不止題壁
清 錢謙益
憑仗鞋尖與杖頭,浮生腐骨總悠悠。
天公盡放狂風雨,不到天都死不休!
小心坡
清 余鴻
魚背崎嶇無奈何,小心緩步度高坡。
語兒山路休閑險,世路須知險更多。
文殊院
清 黃起溟
亂雲堆里結孤茅,雲作齋糧石作巢。
老衲有時閑不得,數聲清磬落松梢。
登光明頂
清 胡與高
登臨不用挽藤蘿,絕頂光明霽色多。
雲過匡廬飛紫蓋,嵐拖天目掃青娥。
忽分二海成孤嶼,細數千峰亂放荷。
下界茫茫仙路杳,乾坤何處是吾窩?
玉屏峰
清 汪士鋐
玉屏峙霄漢,鳥道度松門。
昨日登臨處,諸峰屐底存。
雲生甘在下,嶂出爾何尊。
極目無窮盡,空青抹一痕。
前海觀蓮花峰
清 石濤
海風吹白練,百里涌青蓮。
壁立不知頂,崔嵬勢接天。
雲開峰墜地,島闊樹相連。
坐久忘歸去,蘿衣上紫煙。
雲外峰
清 程之鵕
飄渺離奇峙碧空,渾疑雲外復雲中。
杜鵑開向春光後,燒遍峰頭萬樹紅。
鯽魚背
清 許全治
無意吞舟歸北海,何心借水躍昆明。
遊人盡是批鱗客,竹杖芒鞋脊上行。
人字瀑
當代 朱澤
涓涓滴滴何堪論,越澗穿矼豈易馴。
懸崖無路凌空下,碎骨粉身為做人。
題人字瀑
當代 潘效安
人間何處訪斯人,崇山峻嶺是化身。
每在狂風暴雨後,看它越發見精神。
醉石
當代 沈侗瘺
長安何必酒家眠,洗耳宜憑三疊泉。
乞得白鷳山頂放,不防醉卧夢琴弦。
蓮花峰絕頂
黃炎培
南條一脈接仙霞,江浙平分兩水涯。
讀書廿年想雲海,攀天今日上蓮花。
巉屹俯極三千界,縹緲高承萬里搓。
第一茲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屬吾家。
日出
沈育
淡雲橫抹曉朦朧,淺碧橙黃紫又紅。
一霎松岩齊變色,金光如雨沐群峰。
黃山奇看古仙都
游國恩
黃山奇看古汕都,寰宇名山總弗如。
拔地峰巒雄岱嶽,浮空雲海勝匡廬。
名傳靈跡三大子,松傲秦封五大夫。
未放窮幽凌絕頂,自憐腰腳愧曹朱。
石人峰
章嘉樂
春風浴面艷芙蓉,夏木扶疏黛色濃。
傲雪紅霜千萬載,質堅從不畏西風。
絕句一首
羅長銘
獨去深山絕壑中,參天四覆萬年松。
往來龍虎皆元氣,噓是青雲嘯是風。
詠黃山
周揚
奇峰雲海崢嶸,蒼松破壁挺立。
觀止三都景色,無愧名山第一!
登始信峰
秦兆陽
游罷黃山歸去,狂笑淚流如雨。
何處失我痴魂,失在奇峰深處。
化作蒼鷹一隻,展翅穿雲破霧。
看盡千巒萬壑,不知此身何與。
坐觀瀑樓中對雨
董必武
晴望諸奇峰,雨看兩飛瀑。
黃山當吾前,晴雨皆悅目。
黃山甲天下
方毅
黃山甲天下,松與石最奇。
天陰知有雨,白雲拂青枝。
黃山采葯圖
許士騏
采葯入深山,蒼茫雲海間。
盤空穿鳥道,異卉滿囊拈。
松谷寺
林散之
久聞松谷寺,今始一觀之。
山冷芙蓉嶺,泉深翡翠池。
衣冠慚過客,風物感明時。
無用成全懶,齋堂獨坐遲。
西海群峰
胡績偉
千峰競沖天,百獸賽舞歡。
笑語泉潺潺,贊聲隨風傳。
石床雲被褥,仙人宿山巔。
西海新木舍,對對鴛鴦眠。
天都峰賦
賴少其
若非大手筆,難畫黟山圖。
雲來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墨酣夾風雨,一點為天都。
圖成神鬼泣,百岳竟狂呼。
吁嗟乎,餘生八萬九千歲,
始信高士巨眼識沉浮。
詠黃山
現代 老舍
人間多少佳山水,獨許黃山勝太華。
雲海波瀾峰作島,天風來去雨飛花。
千重煙樹蟬聲翠,薄暮晴嵐鳥語霞。
怪石奇松詩意里,溪頭吟罷飲丹砂。
G. 《漫遊黃山仙境》全文及作者是誰怎麼像小學生寫的打油詩「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出自該詩
《漫遊黃山仙境》的作者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全文如下:
徽之黃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區中。秦時別稱號黟山,相傳黃帝修身地。
崇信道學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大小奇峰七十二,三瀑二湖廿四溪。
奇險峻壁似華山,雄偉壯麗如泰岱。峰巒清秀勝峨嵋,白練飛瀑比匡廬。
深谷巧石像雁盪,縹緲煙雲賽衡岳。三奇四絕冠於世,更有彩池碧如玉。
十大風景留青史,世界遺產名錄存。行路漫步南大門,人間仙境入畫屏。
桃花逍遙二溪從,樓閣遍布別墅群。溫池靈泉清鑒人,可飲可浴終不絕。
西行浮溪觀猴群,嘻戲同樂野趣生。馳名中外黃岳茶,仙館盤坐品壺茶。
毛峰雲茶似雀舌,製作一斤八千芽。霧結馥郁像白蘭,幽香馨人沁心脾。
太平猴魁芽雙葉,形扁暗綠方為佳。清綠明凈湯色爽,潤喉提神味甘醇。
徽菜山珍為原料,烹飪野味重油色。冬筍燉腿臭鱖魚,石耳燉雞毛豆腐。
績溪米粉珍珠子,紙包三鮮一品鍋。風味小吃凍米糖,屯溪醉蟹冬瓜餃。
酥嫩熟透味鮮醇,爽口宜人汁清新。黃山六月如初冬,一年四季差別大。
夏無酷暑冬少寒,此時已是冬日至。人字飛瀑雙龍降,慈光古閣綠悠靜。
凌天索道行空跨,如入仙境身飄游。玉徹冰雕景無處,銀妝素裹賞不完。
游山不宜過速行,峰高道陡險像生。登步走路不看景,停留看景不走路。
風光美景不放過,小品大觀不留連。半山金雞叫天門,仙人跳板走松徑。
龍蟠五老登天都,蓮蕊姐妹放羊群。攀欄拉索跨天橋,山脊兀立鯽魚背。
兩壁絕谷萬丈深,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寒而慄經此處,驚心動魄到天都。
任他世界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風姿神韻造化絕,天上都會聚群仙。
驚濤捲起千層浪,峰船沉浮萬里飄。遊人不上天都峰,白跑黃山一場空。
國畫大師劉海粟,十上黃山稱贊曰: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小心坡處要小心,一線天中分一線。蓬萊三島奇峰幽,崢嶸歲月凝寒翠。
俊俏多姿迎客松,雍容瀟灑歷千年。風霜雨露色不變,勁節經寒身不搖。
雙臂揮展似好客,八方遊子喜氣來。十大名松魁為首,冠蓋萬松第一棵。
文殊台地高聳起,視野寬闊風光美。前海松鼠跳天都,觀賞風景絕勝地。
背後晴空萬里時,當前雲霧彌漫處。五彩佛光映霧中,清晰籠罩在自身。
如夢如幻人生境,似悟非悟丹田生。雲層飄浮罩峰林,日落煙波涌玉屏。
斜暉映雪凌花掛,銀枝玉葉霧凇結。夜宿玉屏觀潮流,冰月隔在天都上。
瀑雲萬頃奔騰落,海潮倒轉銀河翻。虛空絕壑生波瀾,觀者目瞪毛骨寒。
破曉前更登道行,山形樹影天漸時。時隱時現霧中人,虛無縹緲金花邊。
煙雲彌漫曙光初,丹砂輝映跳海空。冉冉上升成弧盤,噴薄騰飛出波濤。
霞光煜爍山脈明,峰戀巧石入眼底。霧海雲煙漸稀淡,置身峰頂望八方。
千峰競秀艷雪裝,萬壑生煙紫氣來。遠眺玉帶曲又折,如練彎彎千萬里。
近觀鏈鎖連對扣,永結同心百年合。日上中天下蓮峰,松岩崢嶸迎冬裝。
龜蛇二將守雲梯,穿行蓮洞到鰲魚。回望蓮峰如綻放,浮想連翩引人迷。
平天矼分前後山,前山雄偉後山秀。高曠平坦光明頂,黃山全景盡收底。
山中平原第一地,唯有此處第二峰。行雲步霧向西北,遠處巨岩驚人嘆。
天設地造飛來石,疑是天上遺珍珠。後山佳麗萃兩海,峰為主體松為輔。
白雲游道新開鑿,獨具匠心藝術品。峭石插天松奇美,賞心悅耳眾人贊。
剪筍雙峰夢幻景,一副潑墨山水畫。排雲亭上放眼望,群峰錯列如戟劍。
雲泛西海丹輪掛,金濤霞煙幻離奇。雲濤夕照映寒林,靈石蒼松卧幽谷。
紅暉落至地平線,萬道霞光直射空。銀崖冰峰輝映雪,玉龍瑞鱗雲蒸霞。
晶瑩世界風光美,天上人間無此景。離別西海到北海,散花塢里雪滿身。
天女散花冬不開,擎天妙筆長松花。天然一枝生花筆,畫遍奇峰入美景。
當晚落宿獅林館,身心疲勞睡一宵。傳聞清涼日出美,號稱黃山第一台。
次日未明到獅峰,峰腰三面凌空掛。清涼台下霧煙鎖,瞻首目眺向東方。
旭日初升驚拍岸,峽谷生煙峰林移。十八羅漢朝南海,雲舒雲卷佳絕境。
霧動山移仙境美,維妙維肖贊嘆奇。如此仙景道不得,黃山奇觀第一絕。
清涼峰頂勢平坦,一塊巧石獨踞旁。猴子觀海望太平,不知站此為何思?
北海美景多姿采,眾多巧石藏幽秀。遊客到此停留久,不到獅峰不見蹤。
東行數里遇奇峰,三面臨空風光勝。峰頂奇松遍布群,尤以此峰最獨特。
山下溝壑深幽險,谷底生煙醉顏容。懸崖千丈壁如削,風雲變幻石滿目。
始信黃山天下奇,千載叫絕始信峰。石筍矼石拔地起,如同身在石林中。
別處一步一叫絕,唯此一步十叫絕。兩目相看處處驚,籜龍無數不知名。
北下三亭觀巧石,栩栩如生天然美。松穀草堂刻石多,疊障峰下境幽雅。
翡翠池影艷多姿,五龍潭水色各異。芙蓉庵上嶺秀妍,宛如初放四時開。
南上白鵝嶺坦平,下道皮蓬怪石奇。雙貓捕鼠僧采葯,喜鵲登梅狗望月。
雲古禪寺峰巒重,山莊周圍溪谷寒。名品毛峰出產地,賞游至此莫忘嘗。
黃杉鐵杉連壁合,一體兩物別有趣。九龍飛瀑撐天掛,懸流落成千丈玉。
翡翠谷中形態美,五光十色彩池群。古木參天多變化,怪石交錯道坎坷。
曾有男女三十六,互相剋服出峽谷。緣結伴侶成十對,從此被稱情人谷。
黃山漫遊終告別,將身離去心卻留。唯有身臨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絕。
徐公慨嘆觀止矣,後人將話精煉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游山要游徽黃山,不到黃山憾一生。天下遊子痴絕處,無夢神遊到徽州。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詩確實出自《漫遊黃山仙境》這首詩。
H. 送別古詩詞名句 描寫的感人送別場面想到哪些古詩名句
唐代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唐代宋之問的《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唐代的《送婆羅門》
雪嶺金河獨向東,吳山楚澤意無窮。
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
僅供參考
I. 李白贈汪倫中關於友情的名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入,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游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朴實、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像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膾炙人口,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J. 皖南的古村落都有什麼特色
1、皖南古村落的布局、外行、水系、水口園林等十分考究,居民大多遵循「枕山、環水、面屏」的居住理念;村內各種不同類型的建築,反映了不同的功能,如有商人、宦官、教師、財主、平民之宅(其建築形式、體量及陳設都各具特色),祠堂(總祠、分祠、家祠)、更樓、社屋、牌坊、古塔及橋、亭等公共建築。而且,各個村莊各具特色。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其中的西遞村和宏村,是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載體。集中體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2、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
皖南古村落與其他村落形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皖南古村落建設和發展在相當程度脫離了對農業的依賴。古村落居民的意識、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農民思想意識和一般市民階層,而是保留和追求與文人、官宦階層相一致,因此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裝飾手法,建小庭院,開鑿水池,安置漏窗、巧設盆景、雕梁畫棟、題蘭名匾額、創造優雅的生活環境,均體現了當地居民極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小鳥啼;楊柳含顰桃帶笑,一邊吟過畫橋西"。文人曾經用這樣的詩句贊頌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