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的賞析
⑴ 如何賞析金昌緒的《春怨》
原文: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的優點在於它非常的簡明易懂,尤其是開頭一句,用白話的表達,使得詩歌更加生動。這樣的表達雖然是在寫閨怨,但如果從思想意義去看,它看來只是一首抒寫兒女之情的小詩,卻有深刻的時代內容。它是一首懷念徵人的詩,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⑵ 金昌緒的春怨語言特色
金昌緒的《春怨》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還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達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為五言絕句提出的「就一意圓凈成章」的要求。這一特點,人所共稱。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把詩的寫法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詩」,如杜甫詩「日出籬東水,雲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鵾雞」(《絕句六首》之一),屬於此類;另一種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詩」,這首《春怨》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更贊美這首詩的「篇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也說:「一氣蟬聯而下者,以此為法。」
但這些評論只道出了這首詩的一個方面的特點,還應當看到的另一特點是:它雖然通篇只說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卻不是一語道破,一目瞭然,而是層次重疊,極盡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它總共只有四句詩,卻是每一句都令人產生一個疑問,下一句解答了這個疑問,而又令人產生一個新的疑問。這在詩詞藝術手法上是所謂「掃處還生」。
詩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說,黃鶯是討人歡喜的鳥。而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卻要「打起黃鶯兒」呢?人們看了這句詩會茫然不知詩意所在,不能不產生疑問,不能不急於從下句尋求答案。第二句詩果然對第一句作了解釋,使人們知道,原來「打起黃鶯兒」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鳥語與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鳥語中,黃鶯的啼聲又是特別清脆動聽的。人們不禁還要追問:又為什麼不讓鶯啼呢?第三句詩說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時驚妾夢」。但人們仍不會滿足於這一解釋,因為黃鶯啼曉,說明本該是夢醒的時候了。那麼,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這樣怕驚醒她的夢呢?她做的是什麼夢呢?最後一句詩的答復是:這位詩中人怕驚破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去遼西的夢,是惟恐夢中「不得到遼西」。
到此,讀者才知道,這首詩原來採用的是層層倒敘的手法。本是為怕驚夢而不教鶯啼,為不教鶯啼而要把鶯打起,而詩人卻倒過來寫,最後才揭開了謎底,說出了答案。但是,這最後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這里,還留下了一連串問號,例如:一位閨中少女為什麼做到遼西的夢?她有什麼親人在遼西?此人為什麼離鄉背井,遠去遼西?這首詩的題目是《春怨》,詩中人到底怨的是什麼?難道怨的只是黃鶯,只怨鶯啼驚破了她的曉夢嗎?這些,不必一一說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讀者去想像、去思索。這樣,這首小詩就不僅在篇內見曲折,而且還在篇外見深度了。
如果從思想意義去看,它看來只是一首抒寫兒女之情的小詩,,卻有深刻的時代內容。它是一首懷念徵人的詩,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⑶ 春怨的賞析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思念她遠征在外的丈夫。詩中沒有正面寫她是如何思念,而是寫她夢中去遼西和征夫相會。這就從另一個側面把她的真摯深情有力地表達出來。但天明鶯啼,將好夢驚醒,於是要趕去樹上黃鶯,「莫教枝上啼」希望把夢一直做下去。詩的春怨主題反映得十分生動活潑,同時含蓄而有餘味。
春 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還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達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為五言絕句提出的「就一意圓凈成章」的要求。這一特點,人所共稱。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把詩的寫法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詩」,如杜甫詩「日出籬東水,雲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鵾雞」(《絕句六首》之一),屬於此類;另一種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詩」,這首《春怨》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更贊美這首詩的「篇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也說:「一氣蟬聯而下者,以此為法。」
但這些評論只道出了這首詩的一個方面的特點,還應當看到的另一特點是:它雖然通篇只說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卻不是一語道破,一目瞭然,而是層次重疊,極盡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它總共只有四句詩,卻是每一句都令人產生一個疑問,下一句解答了這個疑問,而又令人產生一個新的疑問。這在詩詞藝術手法上是所謂「掃處還生」。
詩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說,黃鶯是討人歡喜的鳥。而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卻要「打起黃鶯兒」呢?人們看了這句詩會茫然不知詩意所在,不能不產生疑問,不能不急於從下句尋求答案。第二句詩果然對第一句作了解釋,使人們知道,原來「打起黃鶯兒」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鳥語與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鳥語中,黃鶯的啼聲又是特別清脆動聽的。人們不禁還要追問:又為什麼不讓鶯啼呢?第三句詩說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時驚妾夢」。但人們仍不會滿足於這一解釋,因為黃鶯啼曉,說明本該是夢醒的時候了。那麼,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這樣怕驚醒她的夢呢?她做的是什麼夢呢?最後一句詩的答復是:這位詩中人怕驚破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去遼西的夢,是惟恐夢中「不得到遼西」。
到此,讀者才知道,這首詩原來採用的是層層倒敘的手法。本是為怕驚夢而不教鶯啼,為不教鶯啼而要把鶯打起,而詩人卻倒過來寫,最後才揭開了謎底,說出了答案。但是,這最後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這里,還留下了一連串問號,例如:一位閨中少女為什麼做到遼西的夢?她有什麼親人在遼西?此人為什麼離鄉背井,遠去遼西?這首詩的題目是《春怨》,詩中人到底怨的是什麼?難道怨的只是黃鶯,只怨鶯啼驚破了她的曉夢嗎?這些,不必一一說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讀者去想像、去思索。這樣,這首小詩就不僅在篇內見曲折,而且還在篇外見深度了。
如果從思想意義去看,它看來只是一首抒寫兒女之情的小詩,卻有深刻的時代內容。它是一首懷念徵人的詩,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⑷ 劉方平的《春怨》寫的是什麼意思
這首詩在層層烘托詩中人怨情的同時,還以象徵手法點出了美人遲暮之感,從而進一步顯示出詩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
⑸ 春怨古詩意思
古詩《春怨》的意思是:
屋內的光線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屋裡沒有人,使人感到孤寂,沒人看見我悲哀的淚痕。假如屋外人聲喧鬧,春色濃艷,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減少幾分孤寂。現在,院中竟也寂無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時節。梨花飄落滿地,顯得凄凄慘慘,把門關上。
注釋:
金屋:原指漢武帝少時欲金屋藏阿嬌事。這里指妃嬪所住的華麗宮室。
⑹ 春怨·紗窗日落的賞析
【賞析】:
起句「紗窗日落漸黃昏」,是使無人的「金屋」顯得更加凄涼。屋內環顧無人,固然已經很凄涼,但在陽光照射下,也許還可以減少幾分凄涼。現在,屋內的光線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如李清照《聲聲慢》詞中所說,「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其凄涼況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二句「金屋無人見淚痕」。所寫之人是幽閉在宮內的少女。下面「無人見淚痕」五字,可能有兩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處一室、無人作伴而不禁下淚;二是其人身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之中,縱然落淚也無人得見,無人同情。這正是宮人命運之最可悲處。句中的「淚痕」兩字,也大可玩味。淚而留痕,可見其垂淚已有多時。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為無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覺。屋內無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聲喧鬧,春色濃艷,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減少幾分孤寂。現在,院中竟也寂無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時節,正如歐陽修《蝶戀花》詞所說的「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詞所說的「生怕落花時候近黃昏」,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難堪了。
末句「梨花滿地不開門」,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補充和引伸;也遙應第二句,對詩中之人起陪襯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指出「詩文俱有主賓」,要「立一主以待賓」。這首詩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寫之人,所待之賓就是這句所寫之花。這里,以賓陪主,使人泣與花落兩相襯映。李清照《聲聲慢》詞中以「滿地黃花堆積」,來陪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詞中人,所採用的手法與這首詩是相同的。
⑺ 春怨的作品鑒賞
這首小詩以妍美的生活意象體現幽怨的情思:在一家庭院的樹梢頭上,有幾只愛唱歌的黃鶯兒正在歡唱著,突然,住室的門被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一位紅顏少婦,嗔怒地把唱得正歡的黃鶯兒趕跑了,口裡還喃喃不已地自言自語著。這就是此詩要描繪的一幅生活畫面,春光如此可愛,黃鶯兒婉轉的歌聲又那麼悅耳動聽,這位少婦為何無心欣賞良辰美景,反而要把黃鶯兒趕走。原來,她的丈夫久戍邊疆,遙遙千里,音容杳無,她寂寞惆悵而又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夢中和親人相見。此刻,也許她在夢境中正走在去邊地的路上,滿心歡喜地盼望著和丈夫的會面,不知趣的黃鶯兒偏偏在這個時候驚擾了她的美夢,她連這種虛幻的安慰也不能得到,必會把一腔悵恨無端地向著黃鶯兒發泄。五言絕句妙在以小見大,語短意長,這首詩正是如此。它攝取了一位少婦日常生活中一個饒有趣味的細節,反映了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詩中所說的遼西,為唐朝東北邊境軍事要地,據史載,當時在唐朝東北邊境上居住著奚、契丹等少數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間多次發生戰爭,朝廷曾先後派武攸宜、張守珪等進擊契丹人。天寶之後,契丹族更加強大。由於邊事頻仍,到遼西一帶戍守的士卒往往長期不得還家,甚至埋骨荒陲。因此,廣大人民希望統治者能夠安撫邊庭,過安定團聚的生活。唐代有不少詩人曾寫過這個題材,如高適著名的《燕歌行》就涉及張守珪擊契丹事。令孤楚也寫過一首五絕《閨人贈遠》:「綺席春眠覺,紗窗曉望迷。朦朧殘夢里,猶自在遼西。」這兩詩的主旨與《春怨》並無二致,構思也頗為相似。不過,《閨人贈遠》雖不能把丈夫盼回,卻畢竟在夢中同親人見了一面,《春怨》連這種虛幻的美夢也沒有做成,怨情尤為沉重而凄惋。它以頗富民歌風味的清新的語言,通過一個意蘊豐富的動作性細節的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廣大人民在當時所承受的精神痛苦與哀怨情緒。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還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達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為五言絕句提出的「就一意圓凈成章」的要求。這一特點,人所共稱。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把詩的寫法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詩」,如杜甫詩「日出籬東水,雲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鵾雞」(《絕句六首》之一),屬於此類;另一種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詩」,這首《春怨》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首詩不同於慣常的起承轉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來地先寫一個「打起黃鶯兒」的動作意象,然後層層遞進地敘明原因。為何「打起黃鶯兒」,是因為不讓黃鶯在枝間啼叫;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為黃鶯的歌聲驚擾了佳人的好夢;為何特別惱怒黃鶯「驚妾夢」,是因為它把佳人在夢中到遼西與丈夫會面這一線可憐的希望也給無情地打消了。四句小詩,句句設疑,句句作答,猶如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所以,它不僅篇法圓凈,而且在結構上也曲盡其妙。 《貴耳集》:作詩有句法,意連句圓。「打起黃鶯兒······」一句一接,末嘗間斷。作詩當參此意,便有神聖工巧。
《唐詩品匯》:劉須溪雲:恨恨無絕。
《陵陽室中語》:大概作詩從首至尾輒聯屬,如有理詞狀,此四句可為標准矣。
《藝苑卮言》:「打起黃鶯兒······」不惟語意之高妙而已,其句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起結極斬絕,而中自紆緩。無余法而有餘味。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顧璘曰:此所謂調古者。周敬曰:極真極細,愈淺愈深。唐汝詢曰:想頭高,托意更苦。
《唐詩摘鈔》:閨人夢遠是常意,只要想頭曲折如此,便佳。
《載酒園詩話》:金昌緒「打起黃鶯兒······」令狐楚則曰:「綺席存眠覺,紗窗曉望迷。朦朧殘夢里,猶自在遼西。」張仲素更曰:「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咋夜夢漁陽。」或反語以見奇,或尋蹊而別悟。
《輟鍛錄》:唐人最善於脫胎,變化無跡,讀者惟覺其妙,莫測其源。金昌緒「打起黃鶯兒」雲雲,岑嘉州脫而為「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至家三拜先生(指方於),則又從岑詩翻出雲:「昨日草枯今日生,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未到桐廬已及明。」或觸景生情,或當機別悟,唐人如此等類,不可枚舉。
《唐詩別裁》:語音一何脆!一氣蟬聯而下者,以此為法。
《唐詩箋注》:憶遼西而怨思無那,聞鶯語而遷怒相驚,天然白描文筆,無可移易一字。此詩前輩以為一氣團結,增減不得一字,與「三日入廚下」詩,俱為五絕之最。
《網師園唐詩箋》:真情發為天籟、一句一意,仍一首如一句。
《詩法易簡錄》:此詩有一氣相生之妙,音節清脆可愛。唯夢中得到遼西、則相見無期可知,言外意須微參。不怨在遼西者之不得歸,而但怨黃鶯之驚夢,乃深於怨者。
《南苑一知集》:望遼西,情也。欲到遼西,情緊矣。除是夢中可到遼西,又恐鶯兒驚起,使夢不成,須於預先安排莫教他啼。夫夢中未必即到遼西,鶯兒未必即來驚夢,無聊極思,故至若此,較思歸望歸者,不深數層乎?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司空曙之「知有前期在」,金昌緒之「打卻黃鶯兒」,張仲素之「提籠忘採桑」……或天真爛漫,成寄意深微,雖使王維、李白為之,未能遠過。
《詩境淺說續編》:此等詩雖分四句,實系一事,蟬聯而下,脫口一氣呵成。
⑻ 分析春怨的語言特色
1. 感遇(其七)①
(唐)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②,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注釋] ①此詩借用屈原《橘頌》為意,喻已貞操。②豈伊:豈唯。③薦:進獻。
[思考與練習]
⑴詩開頭二句,托物喻志。一個「 」字,充滿了贊頌之意。
⑵「自有歲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 」語。後人常以孔子的這句話作為砥礪節操的比喻。
⑶作者嘆惜丹橘的命運和遭遇,並且為桃李之被寵譽,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詩句是「 , 」。
2.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①
(唐)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②。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風③,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④。
[注釋] ①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全詩寫詩人在月夜去長安南面的終南山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之事。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靜,流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②翠微:青翠的山坡。③松風:指古樂府《風入松》曲,也可作歌聲隨風入松林解。④機:世俗的心機。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及: 荊扉: 憩
⑵詩歌開頭與題目中的「宿」相呼應的一個字是「 」⑶此詩受陶淵明田園詩的影響。但是陶詩平淡恬靜,平著意染色,口氣和緩,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而李白的詩卻著意渲染,如:「 (寫出兩句)」。可見陶李兩者風格不同。
3.再經胡城縣①
(唐)杜荀鶴
去歲曾經此縣城,
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來縣宰加朱紱②,
便是生靈血染成③。
[注釋] ①胡城縣:故城在今安微阜陽縣北。②縣宰:縣令。朱紱(音福):系官印的紅色絲帶,唐詩中多用以指緋衣。唐制五品服淺緋,四品服深緋。③生靈:百姓。
[思考與練習]
⑴詩歌中與題目「再經」相照應的一個字是: 。⑵這首詩歌揭示了 和 二者的因果關系。
⑶詩歌的主題是什麼?
4.月下獨酌(其一)①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②,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排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③。
[注釋] ①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②將:和③相期:相約。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相親: 解: 徒: 雲漢:
⑵詩歌中最能表達作者孤獨情感的詞語是: 、 、 ;最能表現李白「物我之間無所容心」的詞語是: 、 ;表達李白「醉態的詩句是:「 , 。」
⑶「相期邈雲漢」一句的意思: 。
5.春思①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②,秦桑低綠枝③。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④?
[注釋] ①這是描寫一位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思念遠在燕地衛的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的評理歌。②燕: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③秦:今陝西,燕地寒冷,草木遲生於較暖的秦地。④羅幃:絲織的簾帳。
[思考與練習]
⑴哪個詩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寫的是初春的景象?
⑵詩歌的最後兩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6.望岳①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②?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③,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④。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①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岳,謳歌大自然。②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③鍾:賦予、集中。④決:裂開。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造化: 凌: 覽:
⑵詩用前 個詩句寫所望之 用後 個詩句寫所望之感。
⑶詩歌最後兩句寫望岳而產生登臨峰頂的意願,表達了詩人怎樣的雄心和政治抱負?
7.贈衛八處士①
(唐)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②。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我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回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③。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④。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注釋] ①詩寫杜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的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切。然而暫聚忽別,更覺得世事事渺茫,無限感慨。②參與商:星座名,參星在西而商星在東,此出則彼沒,故不相見。③間:摻合。④故意:故交的情意。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焉: 載: 怡然: 執: 乃: 羅: 累: 觴:
⑵詩歌的開頭寫老朋友相遇亦喜亦悲,喜的是: ;悲的是 (前後都用詩中的句子回答)。
⑶詩歌從第九句的「焉知」寫起,到「 」結,詳細地描寫了作者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和家人的 。
8.送別①
(唐)王維
下馬飲酒②,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③。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注釋] ①這是一首送友人歸隱的詩。②飲君酒:勸君喝酒。③歸卧:隱居。南山陲:終南山邊。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何所之: 但:
⑵詩中交代友人歸隱原因是: 。
⑶詩歌五、六兩句是寫對友人的 和自己對隱居的 ,及其對 的否定。
9.青溪①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②,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注釋] ①此詩借頌揚名不見經傳的青溪,來印證自己的「素願」。②言:發語詞,無意義。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逐: 趣: 澹:
⑵作者在詩歌中以青溪比喻什麼?
⑶詩歌中哪兩句對偶最工整?請找出來作簡單分析。
10.漁家傲①
(唐)歐陽修
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女伴來尋訪。酒盞旋將荷葉當②。蓮舟盪,時時盞里紅浪。
花氣酒香清廝釀③,花腮酒面紅相向。醉倚綠陰眠一餉。驚起望,船頭擱在沙灘上。
[注釋]:①這首語是作者用《漁家傲》詞調譜寫的六首采蓮詞之一。詞風清新可愛,富有生活氣息。②當:代替、作為的意思。③廝:相。與下文的「相」互文同義。
[思考與練習]
此詞以清新可愛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語言,描寫一群采蓮姑娘盪舟采蓮時喝酒樂的情景,請選擇其中一兩個詩句,寫一段賞析文字。
11.秋登萬山寄張五①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②,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③。
[注釋] ①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②薺:野菜名,這里形容遠望天邊樹林的細小。③重陽節:陰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有登高風俗。
[思考與練習]
⑴作者「登萬山」俯視所見的景象是:「 , 」眺望所見的景象「 , 。」
⑵詩歌中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是: 、 。用現代漢語表達意思就是: 、 。
⑶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最大的希望是: 。
12.夏日南亭懷辛大①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②,池月漸東上③。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注釋] ①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②山光:山上的日光。③池月:即池邊月色。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軒: 恨:
⑵詩歌五、六兩句從 、 的不同角度寫夏日納涼時的真切感受。
⑶選擇一組「對偶」詩句進行賞析。
13.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②,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③,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彌漫④,願為持竿叟。
[注釋] ①這是一首寫春夜泛江的詩。②際夜:至夜。③潭煙:水汽。④彌漫:渺茫。
[思考與練習]
⑴全詩緊扣題目中的「 」字,在曲折回環的行進中,對 、 、 (用概括的語言)等景物進行描摹,創造出一種幽美、迷濛的境界,使寂靜的景物富有動感,給人輕松舒適的感受。
⑵全詩的主旨是詩歌中的兩面個字:
⑶全詩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4.宿王昌齡隱居①
(唐)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葯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②,西山鸞鶴群③。
[注釋] ①這是一首寫山水的隱逸詩。②謝時:辭去世俗累。③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群:與……為伍。
[思考與練習]
⑴作者用「 」為喻,點明了王昌齡隱逸者的身份。⑵題目中的「宿」與詩中的「宿」意思一樣嗎?請作簡單分析。
⑶有人認為「茅亭宿花影,葯院滋苔紋」一聯可見作者煉字功夫之深,請你選擇其中一組詞語作分析。
15、賊退示官吏並序①
(唐)元結
癸卯歲,西賊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劍?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②,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③。
今來典斯郡④,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今被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⑤,引竿自刺船⑥。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注釋]①這是一首斥責統治者橫征暴斂的詩。詩序交代了事情的歷史背景。②井稅:這里指賦稅。③戎旃:軍帳。④典:治理。⑤委:率。⑥刺船:撐船。
[思考與練習]
(1)根據詩序填空:事件發生的時間是 ,焚燒殺掠的「賊」是 ,被「賊」攻破的地方有 ,寫這首詩歌的目的是 (此句用自己的語言回答)。
(2)詩共分三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昔」的 ,第七句至第 句分別寫「今」的「賊」和「 」。
(3)詩中說「使臣」「不如賊」,請用詩句說說具體的表現。
(4)詩歌的結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向?
16.夕次盱眙縣①
(唐)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②,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③,聽鍾未眠客。
[注釋]①這是一首寫羈旅風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頓生鄉思的詩。②人歸句:意謂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處所去了。③秦:今陝西一帶。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次: 郭:
(2)作者「落帆」「停舫」的原因是: (用詩中的四個字回答)。
(3)詩中最能體現作者鄉思客愁情感的詞語是: 、 。
(4)詩中哪些景色表現出景中寓情,情由景生的意境?
17.溪居①
(唐)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②,幸此南夷謫③。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④。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⑤。
[注釋]①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官永州居處冉溪之畔時的作品。②簪組:這里是做官的意思。③南夷:這里指當時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④夜榜:夜航。⑤楚天:永州古屬楚地。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累: 謫:
(2)作者居處冉溪之畔的原因是:「 。」
(3)清朝沈德潛評說柳宗元雖連遭厄運被貶「困厄之境」,但是仍舊抒發「清夷淡泊之音」。此詩「不怨而怨,怨而不怨」,一個「 」字隱含作者對待貶官的牢騷之意。
18渭城曲①
(唐)王 維
渭城朝雨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②。
[注釋]①這是一首送別的名曲。一題作《送元二使安西》。②陽關:古關名,在甘肅省敦煌西南,由於在玉門關以南,故稱陽關,是出塞必經之地。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 : 客舍: 故人:
(2)詩的前兩句點明了送別的時令是: ,地點是: ,景物是: 和 ,這樣為送別創造了一個愁郁的環境氣氛。
(3)詩中作者用一個「 」字委婉地表達依依離情。
19.出塞二首(其一)①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②,
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①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②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但使:
(2)怎樣理解「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的意思?這句詩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3)詩歌的主題是什麼?
20.春夜別友人①
(唐)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②,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注釋]:①這是一首送別詩。②琴瑟:指朋友宴會之樂,借用絲弦樂器演奏時音韻協調來比擬情意深厚的意思。
[思考與練習]
(1)首聯描繪了一個別宴將盡、朋友即將分手的場景,其中「吐」字寫出了友人怎樣的心情?
(2)試分析頸聯「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的表達效果。
21.涼州詞①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②。
羌笛何須怨楊柳③,
春風不度玉門關④。
[注釋]①這是一首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的邊塞詩。②萬仞:一仞八尺,萬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③羌笛:西漢羌人所制的一種管樂器,有二孔。楊柳:指《折楊柳》曲,是一種哀怨的曲調。④玉門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思考與練習]
(1)詩的前兩句寫所見: 、 、 、 ;第三句寫所聞: (均用詩中詞語回答)。
(2)「一片」是唐詩中經常使用的詞語,通常與「孤」相連用(如「孤帆一片日邊來」),這里的「一片孤城」是「一座孤城」的意思。請再列舉一個類似的詩句。
(3)後人稱此詩為邊塞詩中的「絕唱」,請以詩的後兩句為對象,分析詩歌是如何寫出「征夫離愁」之情的。
22.閨怨①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②。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③。
[注釋]①這是一首閨怨詩,描寫了上流貴族婦女賞春時心理的變化。②凝妝:盛妝。③悔教:悔使。
[思考與練習]
(1)首句的「 」三字寫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於幻想的情態。
(2)「楊柳色」為何會引起「閨中少婦」的情感? (請用自己的語言回答)
(3)最後一句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思想?
23.涼州詞①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②,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注釋]①這是一首吟詠邊塞情景的名曲。②夜光杯:一種白玉製成的杯子。
[思考與練習]
對這首千古名絕,評說眾多,下面列舉幾例:
▲施補華的《峴佣說詩》評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
▲蘅塘退士評曰:「作曠達語,倍覺悲痛。」兩種評說羅列了三種看法(作悲傷語,作諧謔語,作曠達語),請確立你所認同的一個觀點,用詩歌的內容來進行分析。
2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陵①
(唐)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②,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①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②黃鶴樓:建在湖北武昌西邊的黃鶴磯上,下面就是長江。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故人: 辭: 煙花: 碧空: 唯:
(2)這首送別詩先後寫出了送別的地點: ;送別的時間: ;故人的去向: ;以及送別的場景: (最後一個填空用自己的語言)。
(3)後人評說此詩是:千古麗詩。請結合詩歌說說「麗」的具體內容。
25.江南逢李龜年①
(唐)杜 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②,
崔九堂前幾度聞③。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注釋]①李龜年是唐朝開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於岐王李范和秘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②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為歧王。③崔九:就是崔滌,當時擔任殿中監。
[思考與練習]
(1)詩歌中點明作者與李龜年密切關系的詞語是: 、 、 。
(2)有入說,詩歌第四句中「落花時節」的含義,一語「三」關,你認為有哪「三」層意思?
26.滁州西澗①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②,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①這是寫景詩的名篇,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西澗:在滁縣城西。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思考與練習]
(1)作者用「 」的詩句表達堅守節操的志向。
(2)有人說,詩歌蘊含作者感嘆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以這樣的說法,那麼詩歌中的哪個字是作者的自比?
(3)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7.寒食①
(唐)韓 翊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②。
日暮漢宮傳蠟燭③,
輕煙散入五侯家④。
[注釋]①這是一首諷刺詩。寒食節禁火,然而受寵的宦者,卻得到皇帝的特賜火燭,享有特權。詩是譏諷宦者的得寵。寒食:每年冬至以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載,晉文公火燒森林,希望迫使恩人介之推現身,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②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③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④五侯:東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思考與練習]
(1)詩歌前兩句用 、 兩字點明仲春景色;後兩句用 、 點明享受特權的對象。
(2)簡單分析詩歌暗寓諷喻的特色。
(3)今天人們用此詩中的「 」渲染春天的美麗景色。
28.春怨①
(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
金屋無人見淚痕②。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滿地不開門。
[注釋]①這是一首寫宮入容貌衰老失去寵愛而產生怨思的宮怨詩。②金屋:指妃嬪所住的華麗宮室。
[思考與練習]
(1)詩歌起句寫時間:黃昏——渲染凄涼氣氛;二句寫人物: ——幽閉金屋傷心落淚;三句寫 ——滿庭空寂,春色遲暮,襯托衰落難堪;四句寫 ——以落花映心境,凄凄慘慘戚戚。
(2)緊扣題目「怨」的景色是: ,神態是: ,心理是: 。
29.贈柳①
(唐)李商隱
章台從掩映②,郢路更參差③。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注釋]:①贈柳:詠柳的意思,詠而贈之。②章台:漢代京城長安街道名稱,街上多柳樹,唐朝時候稱之為「章台柳」。③郢:今湖北江陵。
[思考與練習]
(1)哪些詞語寫出了柳樹的繁茂和輕盈?
(2)怎樣理解詩句「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描繪的形象?
(3)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意旨?
30.夜上受降城聞笛①
(唐)李 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③。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注釋]①這是一首抒寫邊防將士鄉情的詩。②回樂烽:唐代有回樂縣,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烽指城東的烽火台。③受降城:唐代有東、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思考與練習]
(1)「沙似雪」和「月如霜」寫的都是怎樣背景下的景色?
(2)詩歌第三句寫 ,聞蘆管悲聲;第四句寫 。
(3)《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譜曲入畫。仔細體味全詩意境,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詩歌是譜歌作畫的佳晶」這句話的。
31.江上即事
(明)郭 武
綠水橋邊酒店,
白鷗沙上漁家。
山前山後春雨,
江南江北落花。
[思考與練習]
(1)詩歌前兩句寫景,注重的是 ;後兩句寫景,注重的是自然的相應相稱,因為有「 」,就自然要「 」。
(2)把詩歌改寫成一篇100字左右的散文。
32.寫意①
(明)徐 賁
看山看水獨坐,
聽風聽雨高眠。
客去客來日日,
花開花落年年。
[注釋]①寫意:國畫的一種畫法,用筆不求工細,注重神態的表現和抒發作者的情趣。
[思考與練習)
(1)詩歌前兩句通過「 」和「 」將人物置於山水之中、風雨之中,使主人公與大自然緊緊融合在一起,寥寥幾筆勾畫出了人物的形態。
(2)詩歌第一句寫「獨坐」,第三句又說「客去客來」,這樣前後有矛盾嗎?說說你的看法。
(3)詩歌的題目「寫意」,有幾層含義?
33.野步①
(宋)劉仙倫
黃犢眼中荒草②,
鷺鷥立處枯荷③。
宦海風濤舟揖④,
故山煙雨松蘿⑤。
[注釋]①野步:野外散步。②黃犢:一種小黃牛。③鷺鷥:一種水鳥。④宦海:這里指官場。⑤松蘿:地衣類植物。
[思考與練習]
(1)作者在詩中自喻為什麼?這種感覺是如何得來的?
(2)「黃犢」眼中的「荒草」和「鷺鷥」站立處的「枯荷」,在詩歌中還可以有怎樣的理解?
34.和樂天《春詞》①
(唐)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②,
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
蜻蜓飛上玉搔頭③。
[注釋]①這是一首寫宮女新妝雖好,卻無人見賞的宮怨詩。②宜面:脂粉和臉色很勻稱。③「蜻蜓」句:暗指頭上之香。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朱: 一: 數:
(2)「春光」一詞在詩中有何意思?
(3)詩歌通過哪些細節寫出了被深鎖宮廷的宮女的「愁」?
35.題金陵渡
(唐)張 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金陵: 津渡: 宿:
(2)詩歌是怎樣描寫行人「自可愁」的?
36.宮詞①
(唐)朱慶餘
寂寂花時閉院門,
莢人相並立瓊軒②。
含情慾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
[注釋]①這首官怨詩,構思獨特,另闢蹊徑。一般宮怨詩,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宮女。但這首詩卻寫兩位宮女,足見失寵者並非一人。②瓊軒:對廊台的美稱。
[思考與練習]
(1)根據詩意說說是誰被「閉院門」?
A.花 B.美人 C.鸚鵡 D.瓊軒
(2)根據詩意說說「欲說宮中事」是指什麼事情。(用兩個字回答)
(3)根據詩意說說為什麼「鸚鵡前頭不敢言」
37.閨意獻張水部①
(唐)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②。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注釋]①張水部:張籍。朱慶餘曾得到張籍的識,而張籍又樂於推薦提拔後輩。因而朱慶餘在臨應考前作這首詩獻給他,藉以徵求意見。②舅姑:公婆。
[思考與練習]
(1)詩歌中哪些詞語表現了新娘的性格?
(2)全詩以「 」三字為巧妙比喻的靈魂,新娘詢問新郎打扮得人不入時,能否討得公婆歡心,如此精心設問寓意自明,令人驚嘆。
(3)張籍在《酬朱慶餘》詩中答道:「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把朱慶餘比作越州鏡湖的 ,不僅長得艷麗動人,有絕妙的 ,這是身著貴重絲綢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並的。文人酬答俱妙,千古佳話,流譽詩壇。
38.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唐)杜 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①,
閑愛孤雲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樂游原上望昭陵②。
[注釋]①「清時」句:意謂適逢清平之時,自己才有此閑情。②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欲: 把: 一麾: 江海:
(2)全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39.遣懷①
(唐)杜 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
楚腰纖細掌中輕②。
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倖名③。
[注釋]①這是作者回憶昔日的放盪生涯,悔恨沉淪的詩。《全唐詩話》說,吳武陵看了杜牧這首詩,即以他的《阿房宮賦》向崔郾推薦,杜牧登第。③楚腰:楚靈王好細腰的典故。這里均指揚州妓女。③青樓:指妓女居處。
[思考與練習]
(1)解釋詞語:落魄: 覺: 贏得:
(2)作者以「 」和「 」兩個典故,形容揚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淪之深。
(3)詩中用「 」二字點明了作者覺醒後的感傷。
40.酬張少府①
(唐)王 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注釋]①這是一首贈友詩。
[思考與練習]
(1)全詩著意描寫和敘述自己「 」的志趣。
(2)詩歌中哪兩句最能體現作者隱逸生活的情趣?
(3)全詩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41.嫦娥①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
碧海青天夜夜心②。
[注釋]①就內容而論,這是一首詠嫦娥的詩。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為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以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託;有人以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以為應當作「無題」來看。較多的看法認為這首詩抒寫了處
⑼ 西宮春怨 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作者以寫西宮深夜的靜與花香,寫出美景缺無人欣賞的凄涼景色內,後兩句抒情體現了失容寵妃子的怨與愁。其中深,表現失寵妃子渴望的到聖上的欣賞。而隱字則體現了妃子只敢委婉的表達心意的惆悵。這首詩虛寫妃子不受 聖上欣賞,實則是寫自己在仕途上不受皇帝的重用,卻又不敢直言的傷感與悲憤。
⑽ 對金昌緒《春怨》這首詩的語言風格鑒賞
在大量優美的唐詩中,這首五絕成為特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的名篇之一,絕不是偶然的。它取材單純而含蘊豐富,意象生動而語言明快。引人入勝,耐人尋繹,令人一讀不忘,百讀不厭。
這首小詩以妍美的生活意象體現幽怨的情思:一個春光明媚的清晨,和煦的微風中飄拂著溫馨的花香,翡翠般的綠葉裝扮著一株株樹木,顯得特別清新可愛。在一家庭院的樹梢頭上,有幾只愛唱歌的黃鶯兒正在歡唱著——突然,住室的門被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一位釵橫鬢亂的紅顏少婦,嗔怒地把唱得正歡的黃鶯兒趕跑了,口裡還喃喃不已地自言自語著……
這就是此詩要描繪的一幅生活畫面。人們不禁要問:春光如此可愛。黃鶯兒婉轉的歌聲又那麼悅耳動聽,這位少婦為何無心欣賞良辰美景,反而要把黃鶯兒趕走呢?原來,她的丈夫久戍邊疆,遙遙千里,音容杳無,她寂寞惆悵而又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夢中和親人相見。此刻,也許她在夢境中正走在去邊地的路上,滿心歡喜地盼望著和丈夫的會面,不知趣的黃鶯兒偏偏在這個時候驚擾了她的美夢,她連這種虛幻的安慰也不能得到,怎能不把一腔悵恨無端地向著黃鶯兒發泄呢?
五言絕句妙在以小見大,語短意長,本篇正是如此。它攝取了一位少婦日常生活中一個饒有趣味的細節,反映了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詩中所說的遼西,為唐朝東北邊境軍事要地。據史載,當時在唐朝東北邊境上居住著奚、契丹等少數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間多次發生戰爭,朝廷曾先後派武攸宜、張守珪等進擊契丹人。天寶之後,契丹族更加強大。由於邊事頻仍,到遼西一帶戍守的士卒往往長期不得還家,甚至埋骨荒陲。因此,廣大人民希望統治者能夠安撫邊庭,過安定團聚的生活。唐代有不少詩人曾寫過這個題材,如高適著名的《燕歌行》就涉及張守珪擊契丹事。令孤楚也寫過一首五絕《閨人贈遠》:「綺席春眠覺,紗窗曉望迷。朦朧殘夢里。猶自在遼西。」這兩詩的主旨與《春怨》並無二致。構思也頗為相似。不過,《閨人贈遠》雖不能把丈夫盼回,卻畢竟在夢中同親人見了一面,《春怨》連這種虛幻的美夢也沒有做成。怨情尤為沉重而凄惋。它以頗富民歌風味的清新的語言,通過一個意蘊豐富的動作性細節的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廣大人民在當時所承受的精神痛苦與哀怨情緒,所以最能撥動讀者的心弦。
在結構上,這首詩不同於慣常的起承轉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來地先寫一個「打起黃鶯兒」的動作意象,然後層層遞進地敘明原因。為何「打起黃鶯兒」?是因為不讓黃鶯在枝間啼叫;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為黃鶯的歌聲驚擾了佳人的好夢;為何特別惱怒黃鶯「驚妾夢」?是因為它把佳人在夢中到遼西與丈夫會面這一線可憐的希望也給無情地打消了。四句小詩,句句設疑,句句作答,猶如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所以,它不僅篇法圓凈。而且在結構上也曲盡其妙。楊慎《升庵詩話》謂此詩「有神聖工巧」,倒也不算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