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如夢令賞析閱讀

如夢令賞析閱讀

發布時間: 2021-03-11 19:25:42

❶ 如夢令 賞析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抄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秦觀

【年代】:宋

【內容】:

遙夜月明如水,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❷ 如夢令賞析




【北宋】
李清照
李清照像
常記溪亭①日暮,沉醉②不知歸路。
興盡③晚回舟,誤入藕花④深處。
爭渡,爭渡⑤,驚起一灘鷗鷺。
【注釋】:
①溪亭:溪邊的亭子。
②沉(chén)醉:陶醉。
③興盡:游興得到了滿足。
④藕花:蓮花。
⑤爭渡:怎麼才能把船劃出去;爭:怎。
【譯文】
那是一個多麼快樂的日子!醉意未消,暮色蒼茫,泛舟誤入蓮花深處,驚動了水鳥,撲哧哧全飛起來了。置身於這樣優美的情景中,詞人怎不滿心歡快呢?
【賞析】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忘返。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憶外游時所作。

❸ 《如夢令》的賞析

《如夢令》詞二首是宋代詞人李清照依照詞牌名《如夢令》填詞創作的二首詞,是一篇追憶舊游之作。從其明快的色彩和歡樂的格調來看,此詞當是詞人回憶青年之作。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詞的開篇,用了「常記」二字,不僅表明作品是追憶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憶的內容,在詞人的腦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溪亭」,點出地點是溪邊的亭子;「日暮」,點出時間是一天的傍晚。

「沉醉」一句,出現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詞人自己。在清澈溪水邊的精美亭子一帶,度過了一天歡樂的時光之後,傍晚時分,本該回家了,而她卻因為「沉醉」而「不知歸路」。

不過,這里的「沉醉」二字,不可拘泥於字面的含義來理解,而要看到,其中體現出青春少女的嬌憨情態,蘊含著一種純真的形體美。更何況,真正讓詞人「沉醉」的,又豈止是醇厚的美酒,還包括著自然的美景呢。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接下來,用了「興盡」一語,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歡樂活動,而把其中的具體細微之處,全都留給讀者去想像。

既然已是「沉醉不知歸路」,當然就會「誤入藕花深處」,詞中的情節發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蓋著叢叢密密的碩大荷葉,無數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綠葉的簇擁下,迎著陣陣晚風悄然綻放。

一隻漂流的小船,載著一位優雅的少女,就在這荷花深處的翠綠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3)如夢令賞析閱讀擴展閱讀: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時常記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太過沉醉而忘記回家的路。玩到盡興天卻黑了,劃小舟回去,卻不小心進入藕花塘的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一不小心卻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如夢令》一詞,是一篇追憶舊游之作。那是一個夏日的傍晚,出遊歸來的少女詞人,泛舟於清溪之上,觀賞到藕花綻開、鷗鷺驚飛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著青春的愉悅。這一情節,猶如青春溪水裡一朵可愛的浪花,在詞人的記憶中不息地跳動著。從其明快的色彩和歡樂的格調來看,此詞當是詞人回憶青年之作。

❹ 如夢令 賞析

http://www..com/s?wd=%C0%EE%C7%E5%D5%D5+%C8%E7%C3%CE%C1%EE+%C9%CD%CE%F6&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1

❺ 《如夢令》的賞析題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忘返。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憶外游時所作。
網路上都有的!

❻ 李清照《如夢令》賞析

這首小令是詞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話,卻似一幅圖.內容曲折而含蓄,語言深美而自然,筆調跌宕而有致.
寫景:「雨疏風驟」,雨小而風急;寫人:「濃睡」、「殘酒」,睡得香甜而殘醉未醒;寫花:「綠肥紅瘦」,綠代指葉,紅代指花,暮春時節,葉兒茂盛了,花兒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選擇對立統一的形象和詞語,相彰並比地渲染和形容,給讀者更加鮮明醒豁的印象.其中尤以「綠肥紅瘦」一語最為清新.色澤濃艷,形象逼真,從來沒有為人道過.甚至在用韻上,依律上、去可以互押.但作者哪怕在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遞換使用,象∶「驟」、「酒」、「舊」、「否」、「瘦」,抑揚相間,跌宕入耳.
再看詞中的問答.「卷簾人」指正在卷簾的侍女.「試問卷簾人」,引出女主人公與侍女的一番對話.「卻道海棠依舊」,是答語,問語省去,從答語中可知問的是:「經過一夜風雨的海棠究竟怎麼樣了?」問答顯然不相稱,問得多悄,答得淡漠.因答語的漫不經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來.《如夢令》小詞,安頓兩個疊句短語最難.然而這里的「知否?知否」,口氣宛然,渾成天巧,非聖於詞者不能到此.女主人公出於對花的關心,問得那麼認真:出於惜花的心情,駁得那麼懇切.
結句「應是綠肥紅瘦」,是她腦中浮現的景象和感受.「綠肥紅瘦」四個字,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蘊積了她對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無限惋惜心情;體現了女詞人的純凈心靈和高雅情趣.

❼ 李清照如夢令的賞析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忘返。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憶外游時所作。

❽ 《如夢令》——李清照 賞析

李清照《如夢令》賞析: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詞的開篇,用了"常記"二字,不僅表明作品是追憶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憶的內容,在詞人的腦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

"溪亭",點出地點是溪邊的亭子;"日暮",點出時間是一天的傍晚。"沉醉"一句,出現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詞人自己。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接下來,用了"興盡"一語,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歡樂活動,而把其中的具體細微之處,全都留給讀者去想像。

既然已是"沉醉不知歸路",當然就會"誤入藕花深處",詞中的情節發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蓋著叢叢密密的碩大荷葉,無數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綠葉的簇擁下,迎著陣陣晚風悄然綻放。

一隻漂流的小船,載著一位優雅的少女,就在這荷花深處的翠綠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詞的結尾,重復使用了兩個"爭(怎麼)渡",意思是"怎麼才能把船劃出去呀",生動地再現了少女詞人當時那焦急的情態和迫切的口吻。

結句寫"驚起一灘鷗鷺"。其實,河灘上驚飛的鷗鷺,不過是一種襯托;真正受驚著慌的,還要算詞人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

《如夢令》

宋代 李清照

原文: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時常記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太過沉醉而忘記回家的路。玩到盡興天卻黑了,劃小舟回去,卻不小心進入藕花塘的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一不小心卻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8)如夢令賞析閱讀擴展閱讀

《如夢令》創作背景:

《如夢令》一詞,是一篇追憶舊游之作。那是一個夏日的傍晚,出遊歸來的少女詞人,泛舟於清溪之上,觀賞到藕花綻開、鷗鷺驚飛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著青春的愉悅。

這一情節,猶如青春溪水裡一朵可愛的浪花,在詞人的記憶中不息地跳動著。從其明快的色彩和歡樂的格調來看,此詞當是詞人回憶青年之作。

《如夢令》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

❾ 如夢令李清照閱讀答案

題目一:《如夢令》這首詞的作者是___,詞中表現作者心底歡娛的詞語是___,詞中與「誤入」互為照應的是「___」和「___」.

答案:李清照、沉醉、不知歸路、爭渡.

題目二:對《如夢令》一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表現了詞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暢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盡興暢飲而大醉,也包含了詞人為初秋溪邊美景沉醉之意.
C.「驚起」句讓我們聯想到當時鷗鷺受驚紛飛,主人公心驚酒醒,倍感舒暢的情景.
D.朗讀時,第一句節奏可劃分為「常記\溪亭\日暮」.

答案:C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