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點彩作品賞析

點彩作品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0 01:45:55

1. 點彩派畫法的代表作《大碗島上一個星期天的下午》的作者是

新印來象主義的發起人修自拉 (法國) (Georges Seeurat,1859—1891)只活了32歲。他的代表作,也是新印象主義中最典型的作品是<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1886)。修拉的繪畫的方式是用一個個純色的點來組成畫面。現今世人所知的「點描派」(pointillism) 及分光法 (divisionalism).,在這幅畫中得到最充分的呈現。

2. 梵高的藝術作品特點

這位易激動而富於神經質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傑作。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他曾說:「作畫我並不謀求准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我自己」,他並不關注於客觀物象的再現,而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論述梵谷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奧夫沙羅夫編《梵谷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第95頁)。

為了能更充分地表現內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局部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在他畫中,濃重響亮的色彩對比往往達到極限。而他那富於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在他的畫上,強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與筆觸的交響樂中。王逸竹的《夢中夢》里有一段話評價梵高:「我能理解你,梵高先生,你的表現方式和我們中國寫意畫有本質上的一致性,在似與不似之間,充分表達自己靈魂的感受與藝術審美取向。你的色彩和意象完全獨立於主流之外,是當時人們難以接受的,你不但不妥協,反而更加強烈得突出自己的特點,您甘願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貧苦,描會著真實的自我情感,我為你的執著而感動,為你的品德而折服。」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地向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力的技巧;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台灣譯名梵谷。
梵高的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紀末的時候世界正進行著一次全面的革新,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變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過去相對於印象派較為超前的梵高,此時正適應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藝術特色
油畫技法使用點彩畫法。早年因學習傳統繪畫技法,畫面色彩並不明快,後來受新藝術流派影響以及個人氣質使然,畫面變得色彩強烈,色調明亮。後來受到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大膽的探索、自由地抒發內心感情的風格,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追求畫面的平面感、裝飾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
當時他的作品雖很難被人接受,卻對西方20世紀的繪畫藝術有深遠的影響。同時對現代人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畫面色彩強烈,色調明亮。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主義等,都從他的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抒發內心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在油畫創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因素等方面,得到啟發,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繪畫流派。
梵高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藝術使命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

創作理念
印象主義:
梵高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也就是說,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在巴黎結識了印象主義畫家之後,他的調色板就變亮了。他發現,他唯一深愛的東西就是色彩,輝煌的、未經調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者們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運用印象主義者的技法,但由於他對於人和自然特有的觀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結論也具有非凡的個性。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一般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而這一鮮明特徵在後來成了印象派區別於其他畫派而獨立存在的根本。

表現主義:
梵高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即為了主觀意識而對物體進行再塑造。
盡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雙雙成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成為極端個性化的藝術家的典型,但他們的個人性格特點又有某些不同。高更是個攻擊傳統觀念的人,語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無情,有時蠻橫無禮。而梵高對於共事的藝術家,則充滿了一種天真的熱情的深沉的愛。

3. 馬蒂斯作品舞蹈的簡介

《舞蹈》是「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於1910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舞蹈》是馬蒂斯藝術成熟期的作品。野獸派核心畫家馬蒂斯的《舞蹈》,色彩和線條就像詞語之間激情的結合,體現著色和構圖結合的情趣。

畫面描繪了五個攜手繞圈瘋狂舞蹈的女性人體,畫面朴實而具有幻想深度,沒有具體的情節,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背景和煩惱沮喪的內容,只是一種歡快、和諧、輕松,洋溢著無盡力量的狂舞場面。

(3)點彩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舞蹈》創作背景:1909年3月,馬蒂斯接受了俄羅斯商人謝爾蓋·新金的委託,為其繪制兩幅大型裝飾畫《舞蹈》和《音樂》。此畫有三個版本,這里展示的是第一個版本,色彩較淡,是為舒金定製的作品繪制的草圖。

第二個版本現存於俄羅斯聖使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第三個版本是於1932年為美國費域巴思斯基金會繪委託人謝爾蓋·舒金打算將《好》懸掛在他在莫斯料的特魯別斯科那宮的樓角平台上方。

人們從樓梯的右下方上樓梯,這就是為什麼最右下方的人物像是斜在畫布上的原因。這樣的構圖增強了人物的動感,也說明了為什麼左側的人物軀體碩大,遲緩了她的的動作。

馬蒂斯是從右下方的兩個小人開始繪制的。在這幅作品中,有五個女子圍圈跳舞。只有左側的人物在勁舞,而其他四個人物像失重一樣的漂浮著。

他們的動勢因前方兩人的手沒有拉在一起而被打破。此畫很好地展示了馬蒂斯的野獸派的原始與魅力。在談及此畫的創作動機時,馬蒂斯說是受「生活和節奏」的啟發。

此畫被視為其職業生涯的基石,對現代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馬蒂斯的作品以色彩的鮮艷和流動感取勝。

4. 梵高作品的特點是什麼

梵高的作品特點是色彩誇張。他是一位色彩主義者,他對色彩的偏好幾乎達到了一種癲狂專的狀態。他喜歡用高明屬度高純度高亮度的色彩,創造出一種極具現代感和時尚感的色彩裝飾效果,她偏愛黃色,簡單明了的黃色,但有另外一層寓意,象徵著太陽和大地,代表著光明和希望。產生一種光亮明快的裝飾美感。姑姑,他的向日葵就是以大面積的黃色作為主要基調,然後配以土黃色,檸檬黃,其中黃色的,是觀眾產生一種五彩繽紛,璀璨炫目的視覺感受,也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5. 日出 印象 梅杜薩之伐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大衛 割耳後的自畫像 格爾尼卡 的作品分析

名稱:日出·印象 Impression, soleil
作者: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
19世紀下半葉,光學原理改變了畫家對固有色的觀念,由此他們開始在藝術上對外光表面的新探索.《日出·印象》描繪的是在晨霧籠罩中日出時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紅、藍灰和橙黃等色組成的色調中,一輪生機勃勃的紅日拖著海水中一縷橙黃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輕松的筆調中,交錯滲透,渾然一體。近海中的三隻小船,在薄霧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遠處的建築、港口、吊車、船舶、桅桿等也都在晨曦中朦朧隱現……這一切,是畫家從一個窗口看出去畫成的。如此大膽地用「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這對於一貫正統的沙龍學院派藝術家來說乃是藝術的叛逆。該畫完全是一種瞬間的視覺感受和活潑生動的作畫情緒使然,以往官方學院派藝術推崇的那種謹慎而明確的輪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調盪然無存。這種具有叛逆性的繪畫,引起了官方的反對。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3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當187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畫家舉辦展覽時,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誹謗和奚落。有的評論家挖苦說:「毛坯的糊牆紙也比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這幅畫的標題,諷喻一莫奈為首的青年藝術家們為「印象派」,於是「印象主義」也就成了這個畫派的桂冠。該畫1985年被搶劫,據法國被盜藝術品偵緝處1990年12月6日,在科西嘉島一座別墅中查獲。

名稱: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sa)
作者:泰奧多爾·籍里柯 (Theodore Gericault,法國)
背景:1816年7月,法國政府派遣巡洋艦「梅杜薩號」,載著400多名官兵以及少數貴族前
往聖·路易斯港。率領艦隊的是一名明顯缺乏實際能力的艦長,由於他指揮錯誤,在途經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時不慎擱淺,造成了慘重的災禍。
船長肖馬雷原是一個貴族,對航海知識一竅不通。上船後,他玩忽職守,把隨行的小船撇得遠遠的,主艦單放前進。主艦在駛近茅利塔尼亞淺灘時,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沙磧。經過兩天混亂而無效的努力,只好棄船。船長卻和一群高級官員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拋在臨時搭製成的一隻木筏上,讓他們在汪洋大海里聽憑命運擺布。
幾天過去了,在飢渴和酷暑的折磨下,許多人開始絕望,他們說胡話,肆意做一些歇斯底里的事。麵包師深信沒有獲救的可能,投入大海中自殺了,還有一些人撬開酒桶,灌醉自己,企圖忘卻死亡的痛苦。不久,這種絕望的情緒越來越瘋狂,一些人砍斷纜繩,妄圖讓所有人一塊完蛋。另一些人去攔阻,於是爆發一場激烈的搏鬥。有個叫多米尼克的機械工參加暴亂被扔進海里後,哀嚎著求救。工程師可憐他,跳下水抓住他的頭發,將他拖回木筏上。但不幾天,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又加入第二次暴動中。經過三次暴亂和平息後,木筏上屍體橫布。又過了幾天,食物和水的短缺變成了更大的威脅,兩個黑人士兵飢渴到極點,於是違反規定,將最後一桶酒剜個洞用吸管偷喝,暴露後,被人無情地扔進大海里。有些人把刺刀彎成大魚鉤,希望可以釣鯊魚。但鯊魚咬住後一扯,魚鉤又變成筆直的刺刀了。經過這番折騰,木筏漫上許多海水,一些受傷的人的傷口被鹹水浸泡,慘叫不絕。最後,木筏上僅剩下27個人了,其中15個還能支撐一段時間,其餘12人,受傷太重,神志不清,不大可能熬下去了。而且食品不足以維持所有的人,有些人甚至開始偷偷啃噬剛死去同伴的手肘了,於是那15個人經過辯論,終於做出一個決定,把那些在三次反暴亂斗爭中和他們並肩作戰、甚至救護過自己的傷病員,統統拋進大海!
150多人,最後只有10人倖存下來,無論如何,這也是一場特大的慘劇。但是路易十八政府怕此事張揚出去受到輿論譴責,只在官方報紙上發了一條簡短的消息,悄悄通過軍事法庭判處船長降職和服刑三年就了事。兩位木筏上的倖存者不服,向政府上書,卻遭到打擊,被解除公職。在忍無可忍之下,他們將這次船難經過如實寫成報道,印成小冊子公開發售。這一舉動立刻轟動了國內外,遭到輿論的一片嘩然,籍里柯也格外憤慨。
在人民有冤無法訴說的情況下,26歲的籍里柯,走訪了生還的船員,聆聽了他們講述真實的遭遇,並到醫院親自看望了受傷的船員和已經死去的船員家屬。他把聆聽倖存者的敘述作為靈感的來源,同時也對腐爛的屍體、重危的病人等進行現場寫生,搜集素材。他要以此為題,創作一張飽含激情和想像力的畫,讓它再現出那驚心動魄的場面。為了這幅畫,籍里柯還托筏上一個生還者木匠製作了一隻木筏模型,讓黃疸病人做模特兒,在上面擺出各種慘狀。為了能夠更真實地表現出海浪和天空,他也親自去海邊進行研究。籍里柯用了18個月的時間終於創作出了震動法國、波及歐洲的《梅杜薩之筏》這幅「寫實」的巨畫。
那10多位船員最終雖然獲救了,但他們的心靈永遠沒有得到安寧,經過多少年的精神折磨,先後在莫大的自責中死去。有一位在臨終前,復述了蘇格拉底那句意味無窮的話。當時蘇格拉底被控以「蠱惑人心、顛倒是非」罪。面對501雅典公民代表組成的龐大陪審團,蘇格拉底做了長篇的自我辯護,但終未被世人接受,被判處死刑。他是這么說的:「現在我該走了,我去赴死,你們去繼續生活吧。」
很顯然,畫家在這一海難事件中,看到了與復辟年代法國革命所遭遇的相似景象,《梅杜薩之筏》不是一幅單純的「新聞」畫,它是畫家對現實的影射。這種浪漫主義,正如當時英國浪漫派詩人拜倫在他的一首敘事長詩《唐璜》中所描寫的驚濤駭浪的險境一樣,可謂是先進思想的藝術反射。
大海上漂浮著一隻岌岌可危的木筏,海風鼓起床單做的桅帆,巨浪掀起的木筏在不停地顛簸。筏上的難民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還在眺望遠方。被簇舉在高處的人揮舞著手中的紅、白色布巾,不斷地向遠方呼救。這就是世界美術史上著名的油畫《梅杜薩之筏》,泰奧多爾·籍里柯創作於1819年,現藏於巴黎盧浮宮。整幅畫面給人以動盪不安、危機四伏之感,懾人心魄,站在此畫前的觀眾無不為之震撼。
《梅杜薩之筏》取材於歷史真實事件。1816年7月,貴族出生的船長肖馬雷對航海知識一竅不通,卻被法國政府指派駕駛「梅杜薩號」巡洋艦遠征非洲塞內加爾,不幸在西非途中擱淺沉沒。船長置全艦400餘人不顧,匆匆帶領一幫親信乘救生艇逃跑,剩餘的150多人只能利用臨時搭建的一隻小木筏,漂泊海上逃生。十多天後,淡水食物全沒有了,狂風惡浪摧殘著人們脆弱的心靈,人們開始絕望瘋狂了,甚至互相殘殺,啃食死人肉。最後被人救起後,僅存15人,但很快又死去了5人,這次慘案共死亡140多人。如此的悲劇,引起了路易十八政府的恐慌,想方設法遮掩真相,僅在報紙上發一條簡短的訊息,軍事法庭輕判船長降職和三年短刑,此事激起了倖存者的憤怒,他們不顧一切,將事實真相向世人公布,在全世界產生了激烈的反響。
浪漫主義畫家泰奧多爾·籍里柯抓住這一重大事件,把它作為重要的創作素材,親自至西非沿海,觀察和體驗那裡的天空和海洋,拜訪海難的倖存者,把自己的構思畫成草圖。為真實反映這場慘劇,他到醫院里去觀察重危病人垂死痛苦的慘狀,對黃疸病人進行寫生,把真實的屍體畫到作品中,木筏是他聘請的倖存者中的木匠扎制的一個小模型。總之,一切從真實再現出發。用三角形金字塔的構圖,再現了最後絕望時刻最令人震顫的場景。
《梅杜薩之筏》是浪漫主義畫家席里柯的優秀代表作。畫作以真實的海難事件為題材,以金字塔形結構構圖,描繪了一群處於生死掙扎中的人,他們相互殘殺,啃吃死者的肉。但畫面上那個高舉紅巾者,卻另有涵義。浪漫主義表現在藝術創作中就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達和對個性的描繪。它否定現實,反抗資本主義社會,但卻看不清未來的前途;有時展望未來,把希望寄託於空想的世界裡,寄託於遙遠的國家、時代和遠離現代的生活方式上;有時卻回顧過去。浪漫主義藝術的歷史意義,在於它體現了與時代的解放運動相聯系的人民的願望和理想,它注意到人民在歷史上的作用,但卻帶有片面性。在與新古典主義的斗爭中,它為人們開辟了一個情感洋溢、對理想熱烈渴望和創作幻想的新世界,並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創作特色:反映人民爭取自由的斗爭,對正義和幸福的未來的嚮往,對個性和情感表現的強調,對幻想的主觀世界的偏愛,對比喻和對比以及燦爛色調、大膽構圖的愛好。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曾多方面地給予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巨大而經常是有益的影響,它的優秀傳統曾經培育了19世紀後半葉和20世紀初期很多先進藝術家的創作。浪漫主義的先驅者是席里柯,他的《梅杜薩之筏》,以其悲劇性力量、宏大而扣人心弦的緊張場面、動人的人物形象、森嚴沉抑的色調以及光影的強烈對比而震驚巴黎美術界。1819年在沙龍中展出《梅杜薩之筏》,曾引起輿論界強烈論戰。這幅畫題材來自現實生活,反映由於法國政府的過失,一艘帆船戰艦梅杜薩號在非洲海岸觸礁沉沒的事件。該畫取金字塔式的構圖,右下角是已被浸泡得變色的屍體,左面是抱著兒子遺體,衰落得無法動彈的老水手,第三組人是堅持了14天的倖存者,他們發現了海平面上的一點帆影,正在把最健壯的一個黑人推到高處去揮舞衣衫,那個高舉紅巾者代表著人民爭取自由的斗爭,對正義和幸福的未來的嚮往。畫家在這個事件中似乎看到了與復辟年代中法國進步人士所經受的絕望心情相似之處。通過這幅畫表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和人道主義精神,暴露了無能的法國政府的弱點,從而使它帶有強烈的政治引喻。《梅杜薩之筏》的出現使得被新古典主義束縛的法國藝術界耳目一新。它所包含的浪漫主義因素構成了它的特點,那就是悲劇性的力量、構圖與人物的豐富表現力、色調的森嚴與沉抑和明暗的強烈對比。它引起了19世紀各藝術流派的興趣。新古典主義研討它的構圖和空間處理,浪漫主義對它的場景所具有的強烈感情和緊張性感興趣,而寫實主義則對它的題材和報道的生動性感興趣。然而,畫家卻感到失望,因為展出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比在藝術上大。泰奧多爾·籍里柯出生在法國里昂,15歲到巴黎學畫,在古典主義老師的畫室里,他對古典派不感興趣而被人轟走,在對達維特和魯本斯的崇拜中,逐漸成為法國浪漫派繪畫的先驅,與稍後的德拉克洛瓦齊名,他自小就喜歡馬,也畫了大量馬的題材作品,最後因墜馬而死,時年33歲,是一顆早殞的英才。 在美術史上,與以官方的學院派古典主義相對立的浪漫主義注重個性,沉浸於幻想和誇張中,情緒激昂,喜用驚人事件作創作題材。《梅杜薩之筏》就是籍里柯用浪漫主義演奏的一首航海史上的悲曲。
在畫面上,船帆與木筏上的倖存者正好構成一個三角形,成為畫面的中心,向觀眾明白展現出木筏在海上飄盪的情景。有的人已經死去,有的人奄奄一息,有的人抱著親人的屍體陷入沉思……而一堆振臂向前的人沖破了穩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縛,又構成一個動盪、富於激情的三角形。他們一個推一個,直到最高處的人被高高舉起,揮舞著一塊紅巾。順著他們呼喊的方向,細心的讀者能夠在遠處的浪尖上發現一個細微的船影,與迫在眼前的死亡相比,它意味著生的希望。而畫家有意在背景上畫一風帆,逆風將木筏往後吹行,這就造成了遇難者嚮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風逐漸將木筏往後吹的現實造成對立的緊張氣氛。畫家用了18個月的時間來描繪這幅力作,以後又做了不斷的修改,當它第一次公開展出的時候已經到了1819年。展出時的轟動效果恐怕連作者本人也不曾料想到。盡管這一事件已經過去許久,但當人們站在畫作前,似乎又看到了洶涌的海浪,又看到了士兵們孤立無援的境況,畫面不是在四平八穩地敘述,而是通過匠心獨具的布局和觸目驚心的描繪,強烈地刺激了觀賞者的情感。

名稱:阿爾諾芬尼夫婦像(1434年)
作者:揚·凡埃克 Jan Van Eyck(尼德蘭)
《阿爾諾芬尼夫婦肖像》中的人物手勢動作、環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義,十分有趣:阿爾諾芬尼夫婦的手勢表示互相的忠貞,托著妻子的手錶示丈夫要永遠養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遠忠於丈夫。華貴衣飾表明人物的富有;畫面上方懸掛的吊燈點著一支蠟燭,意為通向天堂的光明;畫的下角置一雙拖鞋表示結婚,腳邊的小狗表示忠誠,女子的白頭巾表示貞潔、處女,綠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紅顏色象徵性和諧,窗檯上的蘋果代表平安,牆上的念珠代表虔誠,刷帚意味著純潔;畫面中間帶角邊的圓鏡代表天堂之意。所有這些象徵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觀念,畫家都一一收入畫中,作了極為細致的描繪。在人物中間的牆上掛著一面鏡子,鏡框帶有10個突出的朵狀方形,每個方形內又置一個小圓形,每個圓形內畫一幅耶穌的故事畫,圖像細小到難以識別。中心圓鏡內反射出整個房間的景物。這種精微工整細膩的油畫世界罕見,也只有在尼德蘭的細密畫中可以見到。據說這種精微的描繪連現代攝影家都為之驚嘆,使用鏡子反射來擴大畫面的空間,是這幅傑作的又一特色,這些藝術特色對後來荷蘭的風俗畫有很大的影響和啟示。
畫家在這里描繪了尼德蘭典型的富裕市民的新婚家庭,他用極其細膩的筆調,逼真地刻畫了年輕夫婦倆的肖像,尤其對室內的陳設,包括牆上、房頂的裝飾,描繪得一絲不苟,顯示了這位畫家所特有的書籍插圖畫的功力。
阿爾諾芬尼,這個在1420年被菲力蒲公爵封為騎士真實人物,在畫上拘泥而彬彬有禮地正和他新婚妻子在洞房中迎接貴客:他舉起了右手,表示一種儀式,象徵矢志愛情;新娘則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遠做丈夫的忠實伴侶。華貴臃腫的衣飾是尼德蘭市民階層中一種富有者的裝束。室內的所有細節,如蠟燭、刷子、掃帚、蘋果、念珠以及兩人之間的小狗,都帶有一定的象徵性,它們提示著對婚姻幸福的聯想。畫面上洋溢著虔誠與和平的氣氛,以表達對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規范的贊頌。在背景中央的牆壁上,有一面富於裝飾性的凸鏡,它是全畫尤其值得觀者注意的細節;從這面小圓鏡里,不僅看得見這對新婚者的背影,還能看見站在他們對面的另一個人,即畫家本人。這種物理學上的游戲,顯示了畫家在運用所謂光線反射方面的知識,請注意在凸鏡面左側的那扇窗戶的弧形表現。小鏡框的四周鑲刻著十幅耶穌受難圖,圖象細小得幾乎看不清了,還有兩人頭頂那隻金光閃爍的吊燈(見附圖),其刻畫之精微,為現代攝影者所嘆服,這是尼德蘭特有的細密畫傳統畫法,而用鏡子來豐富畫面空間,正是這幅畫的特色。後來荷蘭的風俗畫,尼德蘭的類似繪畫,都得益於這種畫法的啟示。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這幅名畫的作者楊·凡·艾克(1380年-1441年)是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尼德蘭市民美術的奠基人,《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不但是新型油畫深入表現的最早嘗試,也是後來發展起來的風俗畫和室內畫最早的先例。

名稱:大衛(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愛者」
作者:米開朗基羅
時間:公元1501-1504年
材質:雲石雕像
規格: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
收藏地:現收藏於佛羅倫薩學院美術館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義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大衛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斗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抓住投石帶,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准備投入一場新的戰斗。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斗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里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贊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為了藝術品的保護,《大衛》原作被放在佛羅倫薩美術學院中,同時在市政廳門前還矗立有一座復製品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欣賞。

《包紮耳朵的自畫像》是梵高1888年所作。1888年梵·高邀請高更來阿爾同住,起初他們相處愉快,但隨著梵高病情反復,兩個的藝術家卻是不斷的爭吵。在一場劇烈爭執後,高更大怒而去,梵·高無法阻止,亦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竟割下自己的右耳。 他據此畫的這幅自斷像,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名稱:包紮著耳朵的自畫像
作者:梵高
有時候,自畫像可以更加貼近一顆真實的靈魂。.人量的自畫像構成了梵高作品的另一獨特風景,讓我們可以沿著它們一次次追尋他的思想和生命的軌跡。1886年2月底,梵高來到『藝術之都」巴黎。梵高的弟弟提奧當時在巴黎是頗有名氣的畫商。在他的介紹下,梵高認識了很多印象派畫家,如高更、修拉、畢沙羅等,從而吸收了印象派的點彩技法。從這一時期開始,梵高進行了大量的自畫像創作。
包紮耳朵的自畫像 在巴黎期間,他創作了從第一幅 《戴黑色毛氈帽的自畫像》到1888年初的《畫架前的自驪像》共八幅自畫像。1888年2月,梵高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從而迎來了他創作的高峰期,這一期間《自畫像—獻給高更》和《包紮耳朵的自畫像》等三幅自畫像誕生。1889年在來到雷米爾後他又創作了最後的三幅自畫像。1888年梵·高邀請高更來阿爾同住,起初他們相處愉快,但隨著梵高病情反復,兩個的藝術家卻是不斷的爭吵。在一場劇烈爭執後,高更大怒而去,梵·高無法阻止,亦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竟割下自己的右耳。世界把自己的癲狂最先傳染給人類的畫師——就像曾經給他的筆端注入魔力。我們驚訝地注視著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顫抖的手勢:他彷彿在代替整個人類受刑,成為痛苦的化身。想到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掙扎的線條與狂舞的色塊:傾泄的顏料里調和著他的血,而畫布,不過是他包紮傷口的綳帶。這是一位生活在傷口裡的大師,他習慣用傷口對世界發言。這是一個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鐮刀最終收獲了自己的耳朵。梵·高死了,卻留下了一隻著名的耳朵——這最後的遺物似乎並沒有失去聽覺,收集著後人的議論。這只在故事中存在的失血的耳朵,至今仍像埋設在我們生活中的聽診器,刺探著我們的良心。梵·高死了,耳朵還活著,還擁有記憶。為什麼不在他呻吟與崩潰的時候,扶持他一把——世界,你聽見了嗎?你的耳朵長在何處? 他據此畫的這幅自斷像,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家頭纏綳帶,面孔消瘦,眼睛深陷,流露出悲憤和絕望的感情,整個畫面好像處一於滾動的波濤之中,洶涌的狂流似乎在威脅著狂熱不安的畫家,給人造成一種巨大的視覺沖擊力量。

名稱:格爾尼卡(1937年)
作者:畢加索
作品以強音奏出了悲愴曲,在西方繪畫史上第一次單純的以造型標注經歷過的事件,並使我們感到極端的恐懼。我們看到悲劇與詼諧,挖苦與憐憫,生命的顫動與死亡的靜止。作品充分表現了法西斯暴行的殘酷和人民受難的痛苦。西班牙傑出畫家、法國現代畫派的主要代表畢加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一個圖畫教師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畫比較寫實,繪畫的主題主要是對乞丐、流浪藝人、演馬戲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後來他從形式上求奇異,成了立體派的代表物。所謂立體派,是把物體分割成各種幾何形體,然後再重疊、堆砌在一個平面的畫幅上,因此完全改變了物體原有的形態,他創作的油畫《格爾尼卡》就是他的代表作。1937年4月26日,德國法西斯的飛機對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進行狂轟濫炸。畢加索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義憤填膺,放棄了原本創作的一幅作品漫畫格爾尼卡(10張),轉而用六周時間就將此畫完成。此畫不是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報道,而是採取象徵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種史詩般的悲壯觸動著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因此,這幅畫成為20世紀美術史上極其重要的作品。憤怒的畫家畢加索,揮筆創作了大型油畫《格爾尼卡》。七十年過去,這幅傑作已經成為警示戰爭災難的文化符號之一,也使格爾尼卡的悲劇永遠留在了人類傷痕累累的記憶中。畫面里沒有飛機,沒有炸彈,卻聚集了殘暴、恐怖、痛苦、絕望、死亡和吶喊。被踐踏的鮮花、斷裂的肢體,號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斷臂倒地的男子、瀕死長嘶的馬匹……這是對法西斯暴行的無聲控訴,撕裂長空。畫家以半抽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超時空的形象組合,打破了空間界限,蘊含了憤懣的抗議,成就了史詩的悲壯;在支離破碎的黑白灰色塊中,散發著無盡的陰郁、恐懼,折射出畫家對人類苦難的強大悲憫。面對痛徹心扉的人間慘劇,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反應,格爾尼卡被法西斯空軍轟炸,就是給了藝術家們一道無聲的考題。有沒有慈悲的情懷,就是能不能觸動心靈創作的前提。畢加索說:「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當時僑居巴黎的畢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託,正准備為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繪畫作品。德軍轟炸格爾尼卡的消息傳來,畢加索震怒了,他就以格爾尼卡被轟炸為題材,依他所想來為西班牙館作畫,將法西斯慘無人道的罪行徹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藝術的創作者,是必須悟透藝術真諦的。就像中國漫畫家豐子愷所說的:藝術不是技巧的事業,而是心靈的事業。《格爾尼卡》問世後,曾在一些國家展出,受到愛好和平者的高度評價,畢加索也因此備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格爾尼卡》無法在畫家的祖國展出。直到1981年,《格爾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實現了畢加索的遺願。在巴黎畢加索藝術館,曾發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國軍人來此參觀,畢加索發給他們每人一幅《格爾尼卡》的復製品。一名軍官問畢加索:「這是您的傑作嗎?」畢加索回答:「不,這是你們的傑作!」 戰爭結束後,他以法國抵抗運動戰士的榮譽參加了戰後第一次美展,並於1944年加入法國共產黨。以後,他又參加保衛和平運動,為世界和平大會創作了宣傳畫《和平鴿》。畢加索為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付出了畢生的努力。

6. 點彩派畫法的代表作《大碗島上一個星期天的下午》的作者是

新印象主義的發起人修拉
(法國)
(Georges
Seeurat,1859—1891)只活了32歲。他的代表作,也是新印象主版義中最權典型的作品是<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1886)。修拉的繪畫的方式是用一個個純色的點來組成畫面。現今世人所知的「點描派」(pointillism)
及分光法
(divisionalism).,在這幅畫中得到最充分的呈現。

7. 點彩派有什麼名畫 急用

保羅·西涅克 (Paul Signac 1863—1935) ,法國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點彩派創始人之一,他的作回品以風景畫為主,且經常使用答點彩派技法作畫 。 代表作有《聖特羅佩港的出航》、《馬賽港的入口》、《和諧時光》、《用餐室》、《聖·托貝港》等色彩鮮明和諧,使遠近產生秩序感。

8.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的作品賞析

畫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是畫家修拉創作於1884年至1886年的一幅油畫,描繪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下午,遊人們在樹林間休閑的情景。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是新印象派的一個範本,修拉為了製作這幅巨作,花了兩年的時間,四百多幅的素描稿和顏色效果圖,為的是讓顏色更准確。

在畫面上一共有四十個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是畫家經過很仔細的構圖而成,它們好像彼此沒有關系地擺在一起,但畫面上卻充滿著一種寧靜的秩序美。

這幅畫是由幾百萬個色彩點組成的,這種風格就是點彩畫法,法文原意為「小點標示」,反映出這種畫風纏綿般的筆觸。

(8)點彩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是法國畫家及新印象畫派(點彩派)的創始人修拉於1884年到1886年創作的一幅油畫,畫中描繪了人們在莫娜河阿尼埃的大碗島上休息度假的情景,畫面顏色鮮艷明亮,明暗關系對比強烈,給人感覺整個畫面寧靜而和諧。

喬治·修拉極為講究精密秩序構圖的「點彩畫法」,使藝術過於科學化,從而失去了藝術本身感性的色彩,使繪畫趨於機械和呆板。

然而這種大膽的創新嘗試,卻具有非凡的劃時代意義,他的探索深刻地影響了近代藝術的形成,不僅影響了野獸派,也預示了近代幾何抽象藝術的出現。

9. 點彩派畫家修拉的《星期天下午的大碗島》作品是藉助了哪種色彩混合模式來表現

點彩派畫家修拉的星期天下午的大碗島作品是藉助了哪種色彩混合模式?我認為他應該是水彩的屬於模式,這是一個顏料非常富力的作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