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論死亡名句

論死亡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3-10 10:39:33

1. 培根隨筆 內容梗概 精彩片段及賞析

《培根隨筆》的名句
· 知識就是力量。 --- 培根
· 奇跡總是在不畏中閃現。 --- 培根
· 安逸和滿足易成為腐敗與墮落的溫床。 --- 培根
·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業的兩種尺度。 --- 培根
· 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 培根
· 毫無理想而又優柔寡斷是一種可悲的心理。 --- 培根
· 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 培根
· 才德有如寶石,最好用素凈的東西鑲嵌。 --- 《培根論說文集》
· 人們的舉止應當象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於工作和運動。 --- 《培根論說文集》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就是關於進言的信任。 --- 《培根論說文集》
· 過於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險之一。 --- 《培根論說文集》
· 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 --- 《培根論說文集》
·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 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 --- 培根:《論美》
·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肅然起敬的。 --- 培根
·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 --- 培根
· 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輕視的,愚蠢之人所艷羨的,諂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時他們也是自己所誇耀的言語的奴隸。 --- 《培根論說文集》
· 饒舌的人多虛妄。 --- 培根
[編輯本段]《培根隨筆》的佳段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惟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准確。因此不常作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睾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此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葯可醫。
讀書的名言
1.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2.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培根(英國)
3.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英國)
4.有些書只需品嘗,有些需要吞咽,還有少數的應該細嚼。---培根(英國)
5.人類智慧和知識的形象將在書中永存;它們能免遭時間的磨損,並可永遠得到翻新。---培根(英國)
6.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培根(英國)
7.在讀書的時候,我們與智者交談;在生活的事務中,我們通常都是與愚人交談。---培根(英國)
培根
Bacon, John
(1740.11.24,英格蘭 倫敦∼1799.8.4,倫敦)
英國新古典派雕刻家,曾使某些雕刻技巧臻於完善。1754年在倫敦蘭貝斯(Lambeth)一家瓷器廠當徒工,學徒期間曾改進人造石雕像的方法,後又使這一工藝達到完善地步。1763年左右開始嘗試用大理石雕刻,並改進了照模型雕刻大理石的方法,為此發明了一種比較完善的儀器,這種儀器比較精確,能准確衡量各個方向的尺寸,裝在小羅盤內,既可用於模型,又可用於大理石。1769年榮獲皇家美術院為雕刻頒發的第一枚金質獎章,獲獎作品是描繪埃涅阿斯(Aeneas)逃出特洛伊城的淺浮雕。1770年展出戰神鵰像,榮獲美術協會的金質獎章,並當選為皇家美術學院的非正式院士。西敏寺中的一些紀念碑也是他的優秀作品。
《培根隨筆》為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本書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名人姓名:培根 出生年代:1561~1626
名人職稱: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經驗主義哲學家
名人國家:英國
相關介紹:
弗蘭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經歷了諸多磨難的貴族子弟,復雜多變的生活經歷豐富了他的閱歷,隨之而來的,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 《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學著作之一,首次發表於1620年。培根本計劃寫一部大書,名為《偉大的復興》,分為六個部分,《新工具》是其中的第二部,但未能完成。
從 《培根隨筆集》的 「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從「論作偽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的培根。
內容主要是一些議論性質的短文,主要講敘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倫理等許多方面,其中有《談讀書》《論真理》《論嫉妒》《論死亡》《論美》等著名篇章。是培根文學方面的代表作,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蘊含著培根的思想精華。
該書1597年出版時只有10篇文章,1612年出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增至58篇,培根逝世31年後的1657年Rawel將培根未完成的隨筆《論謠言》作為第59篇收入最終構成了今天流行的版本。 培根隨筆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這位被馬克思稱之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科學家,出生於豪門,自修獲得律師資格並步入政界,幾經波折後成為了國家重臣,最後又因一樁受賄案被國會彈劾去職。《培根隨筆》主要講敘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本書的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對於各種方面的內容培根都寫出了自己的想法,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式。
[編輯本段]培根隨筆的名言整理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Bacon ,Of Studies ,Essays
天生的能力好像天然生成的植物,必須通過學習加以修整;然而學習本身如若不由實踐去約束,必然方向紛雜而漫無目的。
培根:《隨筆·論學習》 Seek not proud riches, but such as thou mayest get justly ,use soberly ,distribute cheerfully ,and leave contentedly.
Bacon ,Of Riches ,Essays
不要尋求令人稱羨的財富,應當追求這樣的境界:對財富正當地獲取,清醒地使用,愉快地施捨並能知足地放棄。
培根:《隨筆·論財富》
《培根隨筆》讀後感
論論論一共六十個論,把人生的各個方面都論了個明白,論哲學,論政治,論經濟,論宗教,論教育,論生活,論愛情,論友誼,論情趣,論藝術,論命運,論心計。雖然每一篇都是短短的,但這樣就可以讓人受益匪淺了,也可以說培根的話語即使人們開闊了眼界,也能使人們頓悟吧。
這本《培根隨筆集》的許多篇目都是催人上進的,他在教導父母怎麼對兒女時,頗有見地地指出:「父母對子女在管教上要嚴,在錢財上宜松,這才是上策。」他在教導父母怎麼教兒女最好時告誡人們:「人們(父母、教師或僕人無不如此)往往不夠明智,慫恿子女在年幼時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時兄弟失和,家無寧日。」培根認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長宜及時為他們確定將來從事的職業並加以培訓。也不可過分遷就兒女的心願,以為他們會為早年的愛好而奮斗終生。如果子女有強烈的愛好和超人的天賦,則不妨順其自然。培根還說「子女是父母的辛勞苦中帶甜,也給他們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對生活的憂慮,卻也減輕了父母對死亡的恐懼。」只用了兩句話就把父母與兒女的關系說得那麼透竊,難怪雪萊評價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種優美而庄嚴的韻律,給感情一動人的美感,他的論敘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
在我們學生階段的青少年,就象是一頁樹苗,總希望能夠得到春雨一般的滋潤,早晨的太陽一樣給我們的溫暖.當然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必須有經歷暴風雨的思想准備。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國傑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伯特蘭·羅素說他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培根隨筆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經典著作。

2. 周國平 劉庸名言名句名段

周國平名言:

愛是苛求的,因為苛求而短暫。友誼是寬容的,因為寬容而長久。 類別:愛情

愛是苛求的,因為苛求而短暫。友誼是寬容的,因為寬容而長久。 類別:友誼

真正打動人的感情總是朴實無華的,它不出聲,不張揚,埋得很深。 類別:愛情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類別:人生

周國平經典哲理語句

能被失敗阻止的追求是一種軟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種淺薄的追求,它證明了目標的有限。

聖徒是激進的理想主義者,智者是溫和的理想主義者。

誠然,抱著過時的信仰不放,或者無信仰而裝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調而侃之,哈哈一笑。可是,當我看見有人把無信仰當作一種光榮來炫耀時,我再也笑不出來了。

昆德拉:「明天當自然從地球上消失的時候,誰會發現呢?……末日並不是世界末日的爆炸,也許沒有什麼比末日更為平靜的了。」我知道他絕非危言聳聽,因為和自然一起消失的還有我們的靈魂,我們的整個心靈生活。上帝之死不足以造成末日,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在人不圖自救、不復尋求生命意義的那一天到來的。

活著的往事——這是靈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創造力的秘密所在。

聖埃克絮佩里創作的童話中的小王子說得好:「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著一口水井。」

未完成讓很多東西看起來很偉大很完美。包括文學作品,也有婚姻愛情。很多東西如果停止了追,就失去了意義,魅力也隨之而去。

不要試圖求得別人的理解也不要試圖去完全了解別人,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失尊重的。在我看來,後者倒像是把對方當成了研究對象。所以倒不如在保持一定距離的同時給予對他人的信任,豈不落的雙方都輕松?

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態,也是一種積極的心態……當然,如果一個人在未完成的心態中和死亡照面,他又會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於死不瞑目。但是,只要我們認識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無論死亡何時到來,人生永遠未完成,那麼,我們就會在生命的任何階段上與死亡達成和解,在積極進去的同時也保持著超脫的心境。

死神喜歡躡行,當我們聽見它的腳步聲時,我們甚至來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它打了照面。

沉默是絕望者最後的尊嚴。沉默是復仇者最高的輕蔑。

……又問他(蘇格拉底)葬禮如何舉行,他笑到:「如果你們能夠抓住我,願意怎麼埋葬就怎麼埋葬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們也許可以稱這種暈眩為一種虛弱的自我迷醉。一個人自覺軟弱時,決定寧可屈從而不再堅挺,就是被這種軟弱醉倒了,甚至會希望變得更加軟弱,希望在大庭廣眾中倒下,希望倒下去,再倒下去。

亞里士多德說:「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的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

殊不知在人類歷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們造成的苦難遠遠超過普通的歹徒。

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時刻不是在上帝向人顯示奇跡的時候,而是在人認識到世上並無奇跡卻仍然對世界的美麗感到驚奇的時候。

我們為什麼會渴望愛?我們心中為什麼會有愛?我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都是孤兒。

韓愈把毀謗的根源歸結為懶惰和嫉妒。

有兩種自卑。一種是面對上帝的自卑,這種人心懷對於無限的敬畏和謙卑之情,深知人類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忘乎所以,不會狂妄。另一種是面對他人的自卑,這種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別人比較,崇拜強者,相應地也就藐視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轉變為自大。

蘇格拉底在法庭申辯時所說的「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一語,在我看來是道出了哲學的根本使命,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義,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哲學的本意是愛智慧,愛智慧甚於愛一切,包括甚於愛生命。

蘇格拉底的結束語是:「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去活,誰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學家的幽默和達觀躍然眼前。莫洛亞引哲學家桑塔耶那的話說:「愛情的十分之九是由愛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愛的對象。」

對於一個生命力旺盛的人,愛和孤獨都是享受。莫洛亞這本書的結尾句是說得很精彩的:「若將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時,亦可見它是由斗爭與苦惱形成的,唯此斗爭與苦惱永遠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的天性中都蘊藏著大自然賦予的創造力。把這個觀點運用到讀書上,愛默生提倡一種「創造性的閱讀」。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當作正文,把書記當作註解;聽別人發言是為了使自己能說話;以一顆活躍的靈魂,為獲得靈感而讀書。

幾乎一切創造欲強烈的思想家都對書記懷著本能的警惕。蒙田談到「文殛」,即因讀書過多而被文字之斧砍傷,喪失了創造力。叔本華把讀書太濫譬作將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愛默生也說:「我寧願從來沒有看見過一本書,而不願意被它的吸力扭曲過來,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軌道外面,使我成為一顆衛星,而不是一個宇宙。」

一個愚鈍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對他也是毫無用處的,他坐在一群才華橫溢的朋友中間,不過是一具木偶,一個諷刺,一種折磨。

每人都是一個神,然後才有奧林匹斯神界的歡聚。

愛默生說的漂亮:「當一個人能夠直接閱讀上帝的時候,那時間太寶貴了,不能夠浪費在別人閱讀後的抄本上。」

有兩種自信:;一種是立志上的狂妄自大,永遠自以為是,自我表現感覺好極了。

半人半神走了,神就來了。

人類精神的逆反形式:大智若愚、大善若惡、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嚴肅若輕浮。

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正經不是嚴肅,就像教條不是真理一樣。

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但仔細玩味,發現這話的立足點仍是佔有,所以才會有佔有欲未得滿足的痛苦和已得滿足的無聊這雙重悲劇。如果把立足點移到創造上,以審美的眼光看人生,我們豈不可以反其意而說: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靈性是心靈的理解力。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

寄旅和漫遊深化了我們對人生的體悟:我們無家可歸,但我們有永恆的歸宿。

藝術境界和魔術境界都近乎游戲。區別僅在於,在藝術境界,人像孩子一樣忘情於游戲,現實融為一體。在魔術境界,兩者的界限是分明的,就像童心不滅而又飽經滄桑的成年人一邊興致勃勃地玩著游戲,一邊不無悲哀地想,游戲只是游戲而已。

誠然,和歷史、宇宙相比,一個人的生命似乎等於零。但是,雪萊說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國興衰、王朝更迭又算得了什麼!」

劉庸的這些話是否值得你深思

1、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生活態度,即使是看起來不明顯的影響,都有可能造成無樂彌補的傷害。

2、什麼幸福是永恆的呢?生與死常在一線之間,有與無沒人能保險。只是生長在幸福中的人,常不知道世間會有不幸這件事,直到有一天他真正的失去。當我們在一起時愈不相惜、相守,分手之後就愈會遺憾思念!

3、一個人如果二十歲時不美麗、三十歲時不健壯、四十歲時不富有、五十歲時不聰明,就永遠失去了這些!

4、年輕人,「無心」往往就是一種錯誤!

5、父母不能幫你走未來的路!

6、人可以多情,但不能濫情;可以交很多朋友,但不能**朋友。

7、痛苦的打擊,難道能吧許多已經淡化的東西,再染上一層深重的色彩嗎?

8、有時候你需要的不是聰明,而是那甘願重新來過的傻勁!

9、不能客服自己天生的弱點,如何戰勝別人。

10、添花的畢竟要比送炭的多。

11、最困苦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流淚;最危機的情況,沒有時間去遲疑。

12、不是被愛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回報愛,反而是愛的愈多的人,愈會加深地去愛!

13、這世界美好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你要學會衡量和取捨!

14、真正「識人」的人必定是拋棄表面,觀察到內里。

15、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力。

16、頂天立地,誰要靠葯來撐著?清明澄澈,誰會被敗類欺騙?

17、一個成熟的人,必定是能從頭到尾負責的人。

18、人是為活而生,不是為死而生。

19、人就這么一輩子。

20、得人難,失人易。

21、哭走的,是心情;看新的,是生活。日子總要過下去,對不對?

22、誰心裡的最愛會是唯一的最愛。

23、怎麼說不去想,不去想,在我們的心地,那個小小的角落,還是可能藏著「他」的影子。讓我們看到每個與「他」相關、相似的人與物,就怦然一驚,可能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會找到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

24、人生觀是我們的第二個靈魂,當第一個靈魂跌倒時,第二個靈魂還可以把我們扶起來。——劉墉

25、人就因為不知足,就因為要追求超越,所以會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就因為有內在那股自製的力量,所以能在想吃的時候不吃,想睡的時候不睡,想玩的時候不玩,人不是跟別人戰斗,是在跟自己戰斗,就算沒有外面的敵人,人也應該在心裡以自己的惰性為敵,不信自己辦不到。——劉墉

3. 《童年》點評主要人物形象

姥姥的為人就像她所信奉的上帝一樣,慈愛而又是寬厚,有種博愛精神,不管對誰都有是笑眯眯的。

姥姥生了十多個孩子,但最終只保住了三個。當他看到被父母拋棄的茨岡時,她不顧姥爺的反對,收養了茨岡,並像親生兒子那樣對待。姥姥是多麼的善良。每當姥爺收拾我之後,她總會前來安慰我,給我講好聽的故事。也許是她經歷的苦難較多的緣故,雖然她沒有讀過書,卻很會講故事。有她的陪伴,我的心情會很快好起來。姥姥對鄰居也是非常的和順。每天都有人來煩擾姥姥,讓她幫忙。姥姥對誰都不煩,總是很有耐心。她也愛自己那不孝順的兒子。兒子像對待仇人一樣對待她,把她打傷了,可姥姥在關鍵時刻,提醒兒子快逃。特別是對自己的女兒,也就是高爾基的媽媽,更是關懷備至。

可別小看了姥姥,她有著姥爺也不曾擁有的冷靜頭腦。有一次,染坊起火了,全家人都不知所措,可姥姥卻裹上棉被,奮不顧身地沖入火海,搬出了能導致爆炸的一桶硫酸。然後,指揮大家救火。

盡管如此,她還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骨子裡鐫刻著男尊女卑的觀念。她對姥爺一直是逆來順受。姥爺教訓孫子,姥姥心裡捨不得,可又不敢上前阻止,只在邊上輕聲埋怨何苦來哉。脾氣暴躁的姥爺動不動就會謳打姥姥。有一次,姥爺又發瘋了,把姥姥痛打一頓。姥姥頭上的發卡深深地嵌進了頭皮,滲出血來。可姥姥還是默默地忍受著。只說著:「惡有惡報。」

殘暴的姥爺

姥爺的脾氣很大,情義很淡,他心目中的上帝,是專門懲罰人的。

自己的外孫因為好奇把白桌布染成了藍布,就用柳條打。外孫再怎麼喊,他也不停手。姥姥多說了幾句話,姥爺就拳打腳踢,甚至把發卡打進了姥姥的頭皮,毫不客氣。他又把每周四定為「收拾」孩子的「法定日」。對十九歲的養子茨岡也是一樣,他做錯了事,姥爺也用柳條兒狠抽。在那次抬十字架時,茨岡被十字架給軋死了。姥爺並不感到悲傷,只說舅舅們把他的財路給斷了。

姥爺雖然脾氣很大,但很勤勞、簡朴。他雖為一村之長,但他天天待在染坊里幹活,胳膊上被硫酸濺得好一塊壞一塊的。褲子和背心都有補丁了,但還不換。

造就姥爺這一個性的,是時代使然。男尊女卑,男的對女的可以隨便打。對孩子則遵循這一觀念:孩子不打不成器,小樹不修不成材。

得力助手茨岡

茨岡是一個傭人,但他並不全是傭人。因為他小時候就是被姥姥收養的。就像是一個養子。他的工作能力很強。一到節日,茨岡就是個大忙人,忙裡忙外,幾乎沒有一點空閑的時間。他工作時也勤勞。大家都說他好,長大定有出息。當他因幫二舅搬二字架去二舅媽墳前,卻被十字架砸死後,姥爺說:「二舅是斷了他的財路了。」這句話,也說明了這一點。

他還很有義氣,對我非常好。每次我被姥爺打的時候,他總是很巧妙地保護我,他那粗壯的胳膊便總是青一道紫一道。說過不幫我了,可每次都會無所求地護著我,只因為他喜歡我。

但他也有缺點,那是因為人性的弱點所致。每次,姥爺會給茨岡五盧布,但茨岡總會拿回十五盧布左右的東西來,還有剩餘。那些是他偷來的。雖然他知道偷不好,但因為旁人都因此誇他,所以讓他染上了這一惡習。真是環境渲染人。茨岡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他的生命在二舅他們眼裡是那麼的一文不值,讓我感到當時的社會是多麼的黑暗。

慘遭無人道的舅舅

我的兩位舅舅是個貪財的人。為了分得財產,他們不顧手足之情,大打出手。後來又為了得到我媽媽的嫁妝,二舅挑撥離間,教唆大舅在酒後殺了姥爺,自己呢,則跑去當好人。大舅聽了二舅的教唆,明目張膽地帶人去砸姥爺的店鋪,揚言要殺老爺。在他們眼中,除了錢以外,沒有其它親人了。

舅舅們不僅貪財,而且很殘暴。他們只要有一點點的不順心,就把妻子折磨個半死,後來竟然把善良的妻子給活活打死。他們對工人更是殘暴。他們拿格里高里開玩笑,隨意辱罵格里高里,根本不把他當人看。即使是對他們的乾弟弟茨岡——一個由姥姥收養的孩子也不例外。二舅讓茨岡一個人抬十字架到他老婆的墳上。雪地里,茨岡深一腳、淺一腳。一不小心,被十字架給壓死了。二舅沒有因為自己沒有幫忙而內疚,還在慶幸:「幸好我躲得快,要不也要被軋死了。」真是沒有人性的兩個人。

是什麼導致大舅、二舅如此的慘無人性。第一,我想主要是當時的社會太黑暗的緣故,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中,人也變得黑暗起來了。第二,姥爺的教育方式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和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童年的「我」

「我」是一個愛「惹麻煩」的人。因為發現把黃色布放進黑水就變成了藍寶石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疑惑不已,想親自染一下。薩沙提議讓我把櫃子里的白桌布偷出來,然後把它染成藍色。結果被姥爺發現,挨了一頓痛打。但是我還未記住教訓,不知又挨了多少次的鞭子,都是因為「不乖「的緣故。

我特別愛問問題。但我也懂得察言觀色,大人有興致跟我講時,我才問。

我的學習能力很強,姥爺第一天教我《聖經》,我就很快記住了,也因此改變了姥爺對我的態度。後來我上了學,即使我很不用功,我的成績還是不錯,還拿到了獎狀,獎到了三本書。

我還是個懂事的孩子。姥爺把家分了以後,經濟條件就每況愈下,到最後淪到了叫花子的地步。姥姥生病了,沒錢看醫生。我就把獎到的三本書賣了,得了錢,給奶奶看醫生。為了貼補家用,我還會去幫奶奶撿廢品。

童年的我,並不幸福,充其量也只能說是沉悶的幸福。

4. 一篇文章的佳句摘抄 要有文章題目

好詞佳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選自課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 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ó)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yuàn)女,盪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櫂(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5. 叔本華關於愛情的名言

叔本華關於愛情的名言

1.要麼庸俗,要麼孤獨。《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2.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3.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4.人生實如鍾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5.事物的本身是不變的,變的只是人的感覺。

6.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7.只有知道了書的結尾,才會明白書的開頭。

8.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因為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並更大膽地說謊,最後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

9.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

10.我們可將財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聲亦復如此。《人生的智慧》

11.人們最終所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的事物,只不過是一些在本質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罷了。《人生的智慧》

12.所謂輝煌的人生,不過是慾望的囚徒。

13.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

14.所有的真理都要經過三個階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後,遭到激烈的反對;最後,被理所當然地接受。

15.只要條件許可,機會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惡的。

16.偉大的心靈,在這個世界更喜歡獨白,自己與自己說話。

17.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來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18.閑暇是人生的精華,除此之外,人的整個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勞作而已。凡夫俗子只關心如何打發時間,而略具才華的人卻考慮如何利用時間。頭腦思想狹隘的人容易受到無聊的侵襲,其原因就是他們的智力純粹服務於他們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人生的智慧》

19.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站遠一點不可。

20.在這樣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裡,如若你能遇到真摯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所以,無需苛責別人,人性本就復雜奇怪。《關於朋友》

21.遺忘比絕望更強有力。

22.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愛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除此以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了。《人生的智慧》

23.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應該看他擁有多少高興的事,而應該看他是否正為一些小事煩惱著。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把無關痛癢的小事掛在心上。那些經歷著大災難的人是無暇顧及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後,人們才會發現它們曾經存在。

24.一條彈簧如久受外物的壓迫,會失去彈性,我們的精神也是一樣,如常受別人的思想的壓力,也會失去其彈性。《讀書與書籍》

25.如果我們舉止有禮、言談有善,我們就能粗暴地對待許多人而安然無恙。

26.一個人只要可能就應該像偉大的天才那樣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樣說話。

27.唯有對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價值有堅定、不可動搖之確信的人才被稱為驕傲。

28.一個人所能得到的屬於他的快樂,從一開始就已經由這個人的個性規定了。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當我們感到快活,在我們遠離上述一個使我們免於這種痛苦的時候,我們也就接近了另一個敵人,反之亦然。 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鍾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人生的智慧》

29.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30.針對別人的行為動怒就跟像一塊我們前進路上的石頭大發脾氣同等的愚蠢。對於許多人, 我們最聰明的想法就是:「我不準備改變他們,我要利用他們。」《人生的智慧》

31.睡覺是向死亡的借貸,睡得越多越長,那麼還款期也越長。《人生的智慧》

32.謙虛對才華無奇的人來說只是一種誠實,對才華絕頂的人來說,是一種虛偽。

33.許多人在生活中交上好運確實就是因為他們臉上常常掛著一副愉快的笑容,這使他們贏得了別人的歡心。但我們還是要小心謹慎一點為妙,並從哈姆萊特的不朽名句中認識到這一道理:一個人會微笑著,微笑著捅你一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34.名譽是表現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隱藏在內的名譽。

35.每當人遠航歸來,他總有故事可說。

36.人,就像寒冬里的刺蝟,靠得太近會痛,離得太遠會冷。《人生的智慧》

37.朋友都說自己是真誠的,其實,敵人才是真誠的。所以,我們應該把敵人的抨擊、指責作為苦口良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難之交真的那麼稀有嗎?恰恰相反,我們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開始患難了,就向我們借錢了。《人生的智慧》

38.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

39.我們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視下恣意歡愉。

40.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而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他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因此,一個人逃避、忍受抑或喜愛獨處是和這一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恰成比例。因為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覺到自己豐富的思想。《人生的智慧》

41.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為在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無比的。《人生的智慧》

42.陰郁而充滿憂慮個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須克服的困厄苦難多半是想像的,而歡樂漫不經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實在的。因此凡事往壞處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擊,反之,凡事只見光明一面的人卻常常不能如願。

43.禮貌是一枚假幣,捨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貧乏。

44.智慧之士比一般人更需要閱讀、觀察、學習、沉思以及訓練自己,總之,他需要不受打擾的閑暇。

45.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能夠擁有優勢,全在於我們對對方沒有要求,不用依靠他們,並讓他們清楚這一點。

46.人們給同類施加痛苦並無其他原因,僅僅是出於惡意。在所有的動物中,唯有人這么做。

47.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系,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我們。

48.平庸的人關心怎樣耗費時間,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時間。

49.野蠻人互相吞吃對方,文明人則互相欺騙對方,這就是所謂的世道方式。《人生的智慧》

50.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不要有什麼想法就立馬告訴別人。另外,對別人所說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應鍛煉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手段。《人生的智慧》

6. 叔本華是誰呀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系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慾望和沖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後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後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產生了較大影響。
編輯本段生平
叔本華生於波蘭但澤(今格但斯克)。父親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華(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後自殺。母親約翰娜·叔本華(Johanna Schopenhauer)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與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親的關系一直不好,隔閡非常深,最後關系破裂。但由於他繼承了他父親的財產,結果使他一生過著富裕的生活。叔本華死後,將所有財產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他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才得以進入大學。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並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裡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贊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他稱柏拉圖為神明般的,康德為奇跡般的,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厭惡後來費希特,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為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么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但憑這部作品他獲得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在這里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選擇與自己認為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家的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峰,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了,只能凄涼地離開柏林大學。
1833年在大學里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克福,並在那兒渡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個指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重大差異。之後他出版了多種著述,1841年出版了《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由於這兩篇是丹麥科學院的有獎徵文,於是他鄭重的說明,第一篇論文獲科學院褒獎,第二篇未獲科學院褒獎,在之後的書中他一再對丹麥科學院冷嘲熱諷,在他成名後,丹麥科學院也成了一時間的笑柄。但這本書也幾乎無人問津。1844年,在他堅持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早已絕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家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寥寥無幾。1851年,他完成了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結果就是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他獲得了聲譽,使他瞬間成了名人。有人寫了《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
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才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克的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 叔本華在最後的十年終於得到了聲望,但仍然過著孤獨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有人說這個名字是用來諷刺黑格爾,也有人說不是。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
作為一個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稱為性情中人:談過戀愛;也曾被稱贊為一個詼諧且能侃侃而談的人;他每天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脾氣火暴,曾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因為受不了她的吵鬧並且多次勸阻都沒有效果,他為此還特意寫過一篇論噪音)並造成她殘疾,因此叔本華需要按季度付給她終生補償。在此人過世時,叔本華寫到:「老婦死,重負釋」(obit anus, abit onus)。他的生活受人詬病,與他的哲學相悖更讓人鄙薄。羅素在他編寫的著名的西方哲學史中這么說:假若我們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是不真誠的。在叔本華的論女性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的態度,他認為女性「只是冀求恬靜,平穩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淺顯--一言以蔽之,她們的思想是介於成人和小孩之間」「不理性」互相仇視」「總事事陷入主觀」。
編輯本段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這篇博士論文寫於1813年,當時叔本華25歲。在1847年被重新修訂過一次。
編輯本段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可以被概括地表達為: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說沒有一個無法被解釋的事物。
叔本華首先對充足理由律的本質作出了描述,他說在他之前這條定律的被不明其理的人們濫用了,從而常常使人陷入謬誤和混亂。在他看來,充足理由律的兩種基本性質被混淆了,一是將它用於判斷,即判斷為真的理由,其次是將它用於對象的變化,即事物變化的原因,這兩者實質上是不同的。事實上,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有四種不同的意義,即一切表象都可以從四個層次上進行解釋,從而將這四種意義比喻為「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在叔本華那裡具有一種先驗的地位,即它是不能證明的。叔本華認為康德等人試圖證明它是徒勞無功的,因為為了證明一個特定命題,就必須假定一個給它正確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卻正是充足理由律。為了證明它,就必須假定它成立,所以證明這個命題將陷入不可避免的循環論證。他的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維特根斯坦。此外叔本華將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同一律、排他律並列,把它看成第四個思維規律。
編輯本段四重根
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的四種不同表現形式分別是:因果律,邏輯推論,數學證明,行為動機。這四種形式並不作為證明充足理由律的原因,而是充足理由律在這四者中表現其自身。
叔本華認為因果律只作用於表象之間而和物自體沒有絲毫聯系,而且一切表象間都受到因果律影響,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其先前的一個原因。象上帝這樣一個不動的動者或者不存在的東西進入存在被叔本華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基於這個立場,叔本華既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又是一個完全的宿命論者。
邏輯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個先驗的、在它之前的真理,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現形式的第二個形式。叔本華將引導至真理的途徑分為邏輯的,經驗的,超驗的,超邏輯的。這四種理由和根據證明真理本身的同時也表現了充足理由律。
因果律中的表象被認為是時間和空間中純粹直觀的表象,而時間和空間本身是在對表象觀察中被感性地連續知覺到的表象,兩者間的本質區別是物質。這里叔本華沿用了康德的看法,時間和空間分別對應於數學和幾何。時空中的表象是數學證明的前提而不是它可證明的依據。
人的行為動機被叔本華認為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種形式。也就是說,人的每一個行為必有其動機上的原因,並從動機上得到解釋。事實上這一看法引出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奠定了它的倫理學說。
編輯本段對康德哲學的批判
叔本華對康德是充滿贊美之情的。在對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標題上,他引用了伏爾泰的話: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
叔本華認為康德的最大功績不是他的認識論,而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他認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像,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范疇共同構成經驗對象的理論。叔本華發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麼就具有思維,要麼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在康德那裡,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認為僅用直觀我們就能獲得經驗對象。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通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只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編輯本段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建議讀這本書的前提是《純粹理性批判》、《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對康德哲學的批判。更確切的說,這本書的主旨是作為表象但最終作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將兩者並列的。在這本書中,叔本華試圖解決康德哲學遺留下的難題。和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不同,叔本華保留了物自體,並將其定義為意志。所以這整部書都是為了闡述這一思想的,他從寫下這本書到去世為止堅信自己已經解決了世界之謎。
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詮釋了充足理由律,解釋為什麼現象世界必須通過充足理由律來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顯現的細節,它是一種既不滿足又不停止,盲目的沖動,要求人從自身存在本質即慾望之中解放出來;第三部分試圖通過對自然和生命的審美,即藝術中獲得一種短暫的慰藉;第四部分以倫理學和禁慾主義的形式提供一種可能獲得拯救的方式。
對於叔本華而言,世界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體是認識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認識的,是世界的支柱,我們每個個人正是這樣一個主體。而客體則是我們通過先驗的時空范疇去認識的事物,比如我們的身體。主體和客體共同構成作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華認為人們的先天認識只有時間、空間和因果律,而這些東西都只在表象間發揮作用、形成聯系,和意志本身無關。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體化。他認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人的一切行為是由意志活動和行為活動兩方面構成的,在叔本華看來兩者是具有同一性的。這里好像他犯了個錯誤,即我們通常認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這是曲解了叔本華關於意志的定義。在叔本華看來,意志活動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過程的那種活動,因為這種活動屬於表象和物自體即意志無關。意志只在行為活動中使自己現身。事實上它應該被理解為某種無法抑制的沖動,確切的說是盲目的沖動,某種非理性的欲求。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這種盲目的沖動,一切表象中的活動只是使我們感覺自由的假象。意志是一種不能被克服的東西,我們每一行為都是意志的現身。
對於那些非生命體,純粹物理的對象,意志似乎並不存在,但叔本華駁斥了這種觀點。他認為在無機的自然中,意志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獲得客體化。就象人類行為一樣,意志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頭中使自己現身。這樣,作為意志最終呈現的問題被解決了,這一形而上學的概念就在無處不在又漫無目的永不滿足的力中使得自己現身。意志實質上在叔本華那裡就是控制我們所處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
編輯本段美學
叔本華是個涉獵廣泛的美學家,他對音樂、繪畫、詩歌和歌劇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藝術看作是解除人類存在的痛苦一個可能途徑。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對柏拉圖表示了敬意,在這里他討論了藝術以及藝術的積極意義。他認為藝術是獨立於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擺脫意志無處不在的訴求。而這種藝術的表象和柏拉圖的理念論有相似之處。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為了解釋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遇到的各種事物中,有些事物與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的個體性就幾乎分辨不了。於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問題,在柏拉圖看來,只有理念是永恆的,而經驗世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叔本華意識到柏拉圖的理念論和康德的物自體有異曲同工之妙,康德認為知識只是在認識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圖認為我們認識的經驗世界不是真正的認識對象,只有理念才有意義。
叔本華借鑒了他們兩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體不能被完全認識但能被直接認識。意志作為自在之物,不從屬於時間、空間和因果律,因此不是個體化地被認識。柏拉圖的理念則可以在作為意志的客體化在客體化的對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藝術就是對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個具體顯示。這種把握和顯示同樣具有一種絕對的普遍性和超時間或空間的本質,所以它就具有這樣一種能量,能將人類從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脫出來。於是美也就具有了極高的價值。藝術家作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過理念把現象和意志相分離,這種能力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叔本華認為藝術品具有一種超時間的本質,而音樂同時具備超時間和超空間的本質,所以音樂不只是對理念的復制,它還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種更高的價值。對叔本華來說,音樂和表象世界幾乎是並列的存在。但這種美都只能使人們從意志那裡得到暫時的解脫,因為這種對於美的訴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編輯本段倫理學
叔本華認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叔本華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他將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只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編輯本段利己
叔本華認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范。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著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范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這些行為在叔本華看來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麼都沒有。基於這個原因的庸俗情況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那些為了生理需求上的諸如食慾、性慾以及舒適等等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極端不道德行為。
編輯本段惡毒
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叔本華認為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於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叔本華認為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只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
叔本華認為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導出來。
編輯本段同情
叔本華認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他說我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產生敬意正說明了那些道德行為與眾不同,是不可思議的。他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只局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贊美詞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盡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叔本華認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公正和仁愛這兩者。
編輯本段人的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於一切行為的動機都出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所以一個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這三者中所佔比例越大,則一個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華認為這三者的比例在一個人的性格中無法改變,他對這個觀點的論證是從人類的普遍態度出發的。對於一個過去犯過錯的壞人,人們就對他永遠不抱有信任的態度;一個被認為是好人的人,無論做了什麼錯事總能受到人們信任;攻擊對方時,我們都攻擊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為性格被認為是無法改變的東西,例如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叔本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質,再有本質的發揮,所以一切行為都是出自我們個人的自由被他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華認為對於道德基礎,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論證是最困難的問題。由於同情心的本質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認為人,我其實本無差異。在利己和痛苦主義者看來,他人和自我之間存在一種絕對的差別,這是他們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間的無差異性,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開而去,就是認識到萬物間的無差異性,這里叔本華對道德起源的論證存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萬物一體),和中國的莊子的齊物思想本質上有共同之處。
叔本華的倫理學大致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描繪:萬物間無差異-->人、我間無差異-->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愛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編輯本段悲觀主義和禁慾主義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有時被解釋是受他的家庭環境因素而造成的。他的父親易怒而憂郁,他的母親自私而冷漠,但這不是從他的哲學層面上來談討的。
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構建於兩個基礎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雖然是同一的,並且共同構成世界,但意志是決定性的,任何錶象都只是意志的客體化;二是意志永遠表現為某種無法滿足又無所不在的欲求。於是世界本質就是某種無法滿足的欲求,所以從邏輯上說,它永不可能被滿足。所以如果不能滿足的欲求是某種痛苦,那麼世界就無法擺脫其痛苦的本質。人們只是永遠試圖使自己的欲求滿足,但這種滿足卻更加證明和顯現了意志本身,這被叔本華認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認為無論一個人是樂天派還是悲觀派,都不能擺脫根本上的痛苦,樂天派只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對悲觀主義的懷疑者們只能從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上進行爭論而不是爭論悲觀主義本身。
叔本華的這種論調有時候使他被認為是虛無主義者,但事實上叔本華認為生命具有某種意義,雖然它是一種消極的意義。意志本身雖然無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卻體現了某種意義。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第四部分中,叔本華提供了一種以禁慾主義的方式來找到希望的可能。他認為人只有在擺脫一種強烈的慾望沖動的時候才能獲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對於行為本身的控制,才能獲得某種幸福的可能。但叔本華卻又強調這種禁慾主義的行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種苦行。
編輯本段論命運
叔本華是一個徹底的宿命論者和決定論者。表象間受到因果律的影響,而表象和意志間沒有聯系。意志通過某種超因果律的卻又基於因果律的法則和表象世界發生關系。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嚴格的必然性而發生,我們所感覺到的自由意志仍是處於表象世界的活動,而我們所觀察到的任何錶象以及人的任何行為都受到意志這樣一種神秘的力量的控制。這種觀點可以被歸納為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但不能想我們所想的。
叔本華的這種決定論受到了兩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的強烈認同,他們都認為這種對自由意志的解釋給予了他們莫大的安慰。
編輯本段論死亡
叔本華不贊同自殺,因為自殺行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顯現。同時他也認為死亡並非什麼不好的事情,他的論點基於他的形而上學,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他認為人們對於死亡最大的恐懼在於他們無法想像這樣一個事實:我死了,但這個世界卻仍然運行著,而這個觀點的錯誤在於人們認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歸於無。叔本華認為人類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內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變化都只在於表象之間。出生只是從前一狀態轉變而來的,所以不是一種無的狀態。同樣,死亡也不是歸於無,而只是以另外一種狀態存在於表象世界中。
編輯本段論教育
叔本華認為我們的知識來自於直觀感覺對於客體一種直接把握,然後經由抽象思維將它概括為某種概念。因此人們在學習時應該遵循直觀知識先於概念知識的順序。他認為現實中的教育則完全相反,小孩們往往先被灌輸許多不曾接觸過的概念,只有在他們成年後才能接觸到直觀知識,這導致了人們的判斷力直到很晚才成熟起來。這種觀點被他挪用到人際交往中,他認為孩子們只聽到那些美好的故事,對真實生活的痛苦卻一無所知。這種現象導致了人們隨著年紀的增長,知識沒有隨之有更多的增長,而只是通過直觀知識來排除已有的錯誤概念。
編輯本段論宗教
各種宗教之間的基本差別不在於它們是一神教或多神教,泛神論的還是無神論的(佛教是無神論的),而在於它們是樂觀主義的還是悲觀主義的。
正如多神教乃許多自然勢力的人格化一樣,一神教也是整個自然勢力整個的人格化。 我不得不承認,由於我自己的哲學以及對印度思想研究的結果,我腦子里無法容納這種思想。
耶和華乃波斯教中善神的化身,而撒旦則為波斯教中惡神的化身,善之神和惡之神是不能相離的。可是,善之神又是因陀羅的化身。
信仰和智識不可能在同一個頭腦中相安無事,它們像一狼一羊同處一籠,智識勢將吃掉同伴的狼。在宗教所作的死亡掙扎中,我們看到宗教抓住道德不放,想要表示自己是道德的根源。沒有用!真正的道德並非基於宗教,盡管宗教認可道德因此也支持道德。 信仰有如愛,愛是不能強迫的;如果要強迫別人去愛,便會產生恨,因此,最先產生不信仰的,就是這種強迫別人信仰的企圖。
我們可以從下述事實來看看宗教所具有的是什麼樣的惡心,即誰是要嘲笑宗教,誰就會遭受嚴厲的制裁。
編輯本段批判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旨在論證這樣一個觀點:我們所處的表象世界背後有一個純粹意志的真實世界,他的整本書以及之後的幾乎全部作品都試圖使他的讀者們相信存在這樣一個意志的世界。但這樣的世界觀存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他的世界是由充足理由律建立起來的,二是他是以一種人本主義的觀點來建立世界的。這樣,他的悲觀主義世界觀就是建立在一種主體客體兩分的基礎之上。意志世界和表象世界,事實上正是世界的主體和客體兩方面,而人只是一種作為世界主體的一種被造物,也就是純粹的客體。這樣他所描繪的世界就不是以一種超越人性的觀點所建立起來的,而只是從人性本身對世界所作的詮釋。
此外對於早期的叔本華來說,一種更高維度的、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可能的,但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他也慢慢變得康德式的了。在接觸了印度哲學以後,他更傾向於透過一種神秘主義經驗來通達關於物自體的知識,它不再是通過一種理智直觀,而是通過某種所謂的頓悟。
編輯本段影響和評價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
哲學家:尼采、薩特、維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爾、霍克海默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榮格
作家:托爾斯泰、莫泊桑、托馬斯曼、貝克特、斯韋沃
藝術家:蕭伯納、瓦格納、馬勒
詩人: 狄蘭·托馬斯、博爾赫斯
科學家:愛因斯坦、薛定諤、達爾文
叔本華是少數維特根斯坦閱讀並欣賞的哲學家之一。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尼采十分欣賞他的作品,曾作《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來紀念他。瓦格納把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莫泊桑稱他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藉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

7. 不朽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朽的,除了不朽本身。〔英〕布朗:《晚近發現的諾福克墓葬研究》
讓我回歸靜謐的西方,/夕陽的余輝,燦爛的光芒,/呵,這就是死亡!〔英〕歐?亨利:《鍾愛的女友》
除了留在世人心中記憶外,並無任何不朽之物。〔法〕拿破崙:《世界文明史?拿破崙的升沉》
靈魂不死是因為害怕死亡或對死亡的惋惜而臆造出來的。〔法〕福樓拜:《日記》
死亡是不朽的開端。〔法〕羅伯斯庇爾:《最後的演說》
不朽——永恆的孿生姐妹。〔美〕喬?吉?霍蘭:《金箔?走向衰老之道》
呵!不要寫我「在痛苦中死去」,而要寫我「移居到別一個星球」。〔美〕海?亨?傑克遜:《移居》
只有死亡是不死的。〔美〕約?佩恩:《主啊!》
長壽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但是只要可能,總是希望活得長久一些,這也是很自然的;然而,在這個世界上,畢竟有著比生存更有意義的東西,……〔日〕大久光:《松下幸之助》
讓死者有那不朽的名,但讓生者有那不朽的愛。〔印〕泰戈爾:《飛鳥集》
如果沒有愛,對個人而言,死亡就是最後的結局。然而,持有愛的人可以把幸福的希望寄託於所愛的人。那麼,他的死就不是終局。〔回〕武者小路實篤:《人生論》
死者的生命長存在生者的記憶。〔古羅馬〕西塞羅:《反腓力辭》
死者的美好德行倘能為/每一個哀悼者深深地懷念,/他就堪稱「永垂不朽」。〔英〕哈代:《永垂不朽》
死者不為生者所忘——雖死猶生。〔英〕托?坎貝爾:《窪池》
建立豐功偉績的人,雖死猶生,流芳千古。〔注〕沃夫納格:《隨感錄》
人生短暫,我們應當善終天年;/一旦到了陰間便可以永享神聖的安逸。〔英〕詹?湯姆森:《恐怖的夜幕籠罩下的城市》
誰為時代的偉大目標服務,並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為人類兄弟而進行的斗爭,誰才是不朽的……〔俄〕涅克拉索夫:《19世紀俄羅斯文學史》
將來勝利之日,我們可能活著,可能已死去,但我們的綱領是永存的,它將使全人類獲得解放。〔德〕李卜克內西:《世界歷史人物小傳》
高尚的生和光榮的死,要比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的驕傲、昌盛與榮耀更偉大,更能流芳百世。〔美〕加菲爾德:《在眾議院的演講》
對於那些其精神足以在他的國家,在他的著作中永垂不朽的人們,死亡毋寧是一件幸運可喜的事。它顯示了行動的光芒四射的力量和思想的悠久無疆的目標。〔美〕喬?桑塔亞那:《理性生活》
我贊美這位天才有兩次生命:/一次,生的偉大;/一次,死後永生。〔埃〕凱馬勒?邁拉赫:《征服黑暗的人》
死亡使一個偉大的聲音沉寂之後,他生前平淡無味的話,都成了至理名言。〔英〕勃朗寧:《人格》
在大地中有過宏偉嘹亮的聲音的生命,決不會在靜寂的墳墓中立即泯滅的。〔法〕安?莫魯瓦:《伏爾泰傳》
偉人是一個天生的孩子,當他死時,他把他的偉大的孩提時代給了世界。〔印〕泰戈爾:《飛鳥集》
偉大的死者是不朽的:他們永遠不會死亡。〔古〕紀廉:《赫蘇斯?梅南德斯輓歌》
我即使死了,我的使命仍然長存!日後將結出你們意想不到的果實。〔法〕杜加爾《蒂博一家》
對我們來說,人死後不會立即消逝,他們仍沐浴在一種生命的輝光中。〔法〕馬?普魯斯特:《被禁閉的女人》
好人活在世上不過百年,/而對他的記憶能留幾個世紀。〔日〕諺語
豪傑也會死,英名萬古存。〔阿富汗〕諺語
死亡征服不了偉大的靈魂。〔英〕弗?培根:《隨筆?論死亡》
得人心者永生。〔非洲〕諺語
英雄的遺芳是他的第二生命。〔波斯〕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緒言》
記住他們的英名,讓他們的業績千古永垂,讓他們的榮光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英〕弗?誇爾斯:《為德萊頓紀念碑題辭》
人性和不朽既不存在於理智,也不存於愛情;既不存在於肉體,也不存在於肉體對心靈的鼓舞;既不存在於思想,也不存在於思想對人腦的激勵,——而存在於至死不渝的人對它們的無保留的奉獻。〔英〕約?羅斯金:《威尼斯之石》
人之所以不朽,不僅因為生物中只有人才有永不中斷的語言,而且還由於有靈魂,就是說,具有同情,有特性,有忍耐精神的緣故。〔美〕威?福克納:《諾貝爾授獎式的演講》
只有那些值得紀念的人,才會留在時間的記憶中。〔埃〕陶菲格?哈基姆:《洞中人》
每一個忠實於未來、為了美好的未來而犧牲的人都是一座石質的雕像。而每一個妄圖阻擋革命洪流的腐朽過時的人,即使他現在帶著金色的肩章,也只能是一個朽木雕成的木偶。〔捷〕伏契克:《絞刑架下的報告》
人人都渴望得到永生。〔美〕西?帕克:《佈道文》
奇怪的是,一個人越是接近死亡,就越是留戀「塵世」。〔德〕燕妮?馬克思:《給斐迪南醫生》
越是離死不遠的人對死越不甘心。〔法〕拉封丹:《死神和垂死的人》
誰能不無痛苦地和自己的一生告別?/誰願意在自己身後被人遺忘?/誰又能在最後的時刻不留戀人世,/並用悲涼的眼睛回顧往昔?〔俄〕茹科夫斯基:《鄉村墓地》
世界是個美好的地方,值得為之戰斗,我多麼不願離開這個世界啊!〔美〕海明威:《喪鍾為誰而鳴》
有兩類人將飲恨而死:一類是空有錢財而未受用;一類是空有知識而未實踐。〔波斯〕薩迪:《薔薇園》
臨死的人所說的話,意味特別來得深長。〔俄〕列夫?托爾斯泰:《最後的日記》
臨死的人是不會說謊的。〔委內瑞拉〕羅?力口列戈斯:《顯靈節》
一個人在他告別生命之前,發現有待會做的事竟有那麼多。〔芬〕西貝柳斯
同志們,要知道,在你們舉著向共產主義勝利邁進的旗幟上,也有我的一滴血。〔蘇〕布哈林:《布哈林遺書》
他臨終前對他的醫生說:「人生如夢,但是我的夢卻是美好的。」〔德〕薩克斯:《夢想》
笑劇已經演完,是該閉幕的時候了。〔法〕拉伯雷臨終之言。
死亡,對我來說是挺自然的事。〔比〕梅特林克
再見,我們還會相逢呀!〔美〕馬克?吐溫臨終之言。
啊!所有愛我的人,請別忘了我下面的話:一切誕生的東西,都有死亡的一天,為了解脫自己,務必努力,不得休止。〔印〕釋迦牟尼臨終之言。

8. 20條培根隨筆格言警句,並說明各條說明了哪些人生哲理。(簡略)

20條培根隨筆格言警句,並說明各條說明了哪些人生哲理。(簡略)
《培根隨筆》為英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學家的弗蘭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1。培根隨筆中的知識就是力量人生哲理:
英國哲學家培根堅信,以掌握自然界發展規律為內容的人的知識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他提出:「人的知識和人的力量相結合為一」,「達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達到人的知識的道路是緊挨著的,而且幾乎是一樣的」,培根的這一觀點被後人表達為著名的口號:「知識就是力量」.培根所說的人的知識是指自然知識,他指出科學技術的一切發明是「任何政權、任何教派、任何傑出人物對人類事業的影響都不能比擬的」,因為「發明的利益可以擴及於全人類,而政治的利益只限於特殊的地帶.後者經不了幾代,前者則永垂無窮。」
2。《談讀書》中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人生哲理:談論了讀書的益處,即「學問改變氣質」讀書有三大益處:怡情、傅彩和長才
3。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4。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5。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准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6。《論美》篇。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
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後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美。美德重於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每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7。《論嫉妒》中,我也領會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將占據越高。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絕不能容下讓身邊人的種種上升的趨勢。一個循序漸進地高升的人也不會招來嫉妒。因為這種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當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畢竟的道路, 同情心總是醫治嫉妒的一味良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8。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當人心最軟弱的時候,愛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當人春風得意、忘乎所以和處境窘困孤獨凄零的時候,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愛情。人在這樣的時候,最急於跳入愛情的火焰中。由此可見,「愛情」實在是「愚蠢」的兒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干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仔細考究起來,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最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的,因為它是難於直觀的。這是一種奇妙的美。曾經有兩位畫家----阿皮雷斯和丟勒滑稽地認為,可以按照幾何比例,或者通過攝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點,用畫合成一張最完美的人像。其實象這樣畫出來的美人,恐怕只有畫家本人喜歡。美是不能制訂規范的,創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有許多臉型,就它的部分看並不優美,但作為整體卻非常動人。
9。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10。「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到「始能無知而顯有知」。
主張對不同的書應分別採取選讀、通讀、精讀等不同方法,且讀書應當和作筆記、作文相結合,學以致用;還應根據個人性情、需要分別對待。
11。求知: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論愛情:夫妻的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給人以幫助。但那荒淫縱欲的愛,卻只會使人墮落毀滅啊!

論美:美德好比寶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天生的能力好像天然生成的植物,必須通過學習加以修整;然而學習本身如若不由實踐去約束,必然方向紛雜而漫無目的。
12。天生的能力好像天然生成的植物,必須通過學習加以修整;然而學習本身如若不由實踐去約束,必然方向紛雜而漫無目的。
13。知識就是力量歷史上的唐朝之所以形成「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除了皇帝的開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各行各業科學技術得以充分發展。國內人才濟濟,國家力量強大、威震四海。
由此可見,國家的繁榮、富強是離不開知識的。
14。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15。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16。 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准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17。、《論嫉妒》中,我也領會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將占據越高。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絕不能容下讓身邊人的種種上升的趨勢。一個循序漸進地高升的人也不會招來嫉妒。因為這種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當的。
18。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就像培根所說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19。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們站起來,並告訴我們:「從哪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當我們做事想半途而廢時,朋友是一本備忘錄,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且時刻告戒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可以依賴、可以尋求幫助的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的朋友,他們不僅是一種角色,他們還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20。當人心最軟弱的時候,愛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當人春風得意、忘乎所以和處境

窘困孤獨凄零的時候,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愛情。人在這樣的時候,最急於跳入愛情

的火焰中。由此可見,「愛情」實在是「愚蠢」的兒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

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干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

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我不懂是什麼緣故,許多軍人更容易墮入情網,也許這正象他們嗜愛飲酒一樣,

是因為危險的生活更需要歡樂的補償。

培 根

論求知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

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

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

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

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

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

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

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

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

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

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

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

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

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

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論愛情

舞台上的愛情比生活中的愛情要美好得多。因為在舞台上,愛情只是喜劇和悲劇

的素材,而在人生中,愛情卻常常招來不幸。它有時象那位誘惑人的魔女,有時又象

那位復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

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是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

情。只有羅馬的安東尼和克勞底亞是例外。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後者卻是嚴肅

多謀的人。這說明愛情不僅會佔領開曠坦闊的胸懷,有時也能闖入壁壘森嚴的心靈--

--假如守御不嚴的話。

埃辟克拉斯間說過一句笨話:「人生不過是一座大戲台。」似乎本應努力追求高

尚事業的人類,卻只應象玩偶般地逢場作戲。雖然愛情的奴隸並不同於那班只顧吃喝

的禽獸,但畢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隸,而上帝賜人以眼睛本來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例如,只有在愛情中,才總是需要

那種浮誇諂媚的詞令。而在其它場合,同樣的辭令只能招人恥笑。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總是留給自己的。」----只有對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為甚至最

驕傲的人,也甘願在情人面前自輕自賤。所以古人說得好:「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

持聰明。」情人的這種弱點不僅在外人眼中是明顯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會很

明顯----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所以,愛情的代價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

愛,就會得到一種深藏於心的輕蔑,這是一條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見,人們應當十分警惕這種感情。因為它不但會使人喪失其他,而且可以

使人喪失自己本身。至於其他方面的損失,古詩人早就告訴我們,那追求海倫的人,

是放棄了財富和智慧的。

當人心最軟弱的時候,愛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當人春風得意、忘乎所以和處境

窘困孤獨凄零的時候,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愛情。人在這樣的時候,最急於跳入愛情

的火焰中。由此可見,「愛情」實在是「愚蠢」的兒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

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干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

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我不懂是什麼緣故,許多軍人更容易墮入情網,也許這正象他們嗜愛飲酒一樣,

是因為危險的生活更需要歡樂的補償。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種博愛傾向,若不集中於某個專一的對象身上,就必然施

之於更廣泛的大眾,使他成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侶那樣。

夫妻的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給人以幫助。但那荒淫縱欲的愛,卻只會使

人墮落毀滅啊!

論美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

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並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為造物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許多容顏俊秀的人卻一無作為,他們過於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但這話也

不全對,因為奧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愛德華四世、阿爾西巴底斯、伊斯梅

爾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細考究起來,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最

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的,因為它是難於直觀的。這是一種奇妙的美。曾經有兩位

畫家----阿皮雷斯和丟勒滑稽地認為,可以按照幾何比例,或者通過攝取不同人身上

最美的特點,用畫合成一張最完美的人像。其實象這樣畫出來的美人,恐怕只有畫家

本人喜歡。美是不能制訂規范的,創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有許多臉型,

就它的部分看並不優美,但作為整體卻非常動人。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秋色

是最美好的。」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

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保持的。世上有許多美人,他們有過放盪的

青春,卻迎受著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

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培根:《隨筆·論學習》
不要尋求令人稱羨的財富,應當追求這樣的境界:對財富正當地獲取,清醒地使用,愉快地施捨並能知足地放棄。
培根:《隨筆·論財富》
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看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 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前要象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象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 善於識別與把握時機是極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象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 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度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郁使人致病。俗語說:人總是樂於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出忠告:一是關於品行的,二是關於事業的。
· 太過重視行為規則與拘泥形式,以致在事業上坐失良機,那損失是很大的。
·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准。
培根隨筆三則

--------------------------------------------------------------------------------

論求知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論愛情

舞台上的愛情比生活中的愛情要美好得多。因為在舞台上,愛情只是喜劇和悲劇的素材,而在人生中,愛情卻常常招來不幸。它有時象那位誘惑人的魔女,有時又象那位復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是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只有羅馬的安東尼和克勞底亞是例外。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後者卻是嚴肅多謀的人。這說明愛情不僅會佔領開曠坦闊的胸懷,有時也能闖入壁壘森嚴的心靈----假如守御不嚴的話。

埃辟克拉斯間說過一句笨話:「人生不過是一座大戲台。」似乎本應努力追求高尚事業的人類,卻只應象玩偶般地逢場作戲。雖然愛情的奴隸並不同於那班只顧吃喝的禽獸,但畢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隸,而上帝賜人以眼睛本來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例如,只有在愛情中,才總是需要那種浮誇諂媚的詞令。而在其它場合,同樣的辭令只能招人恥笑。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總是留給自己的。」----只有對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為甚至最驕傲的人,也甘願在情人面前自輕自賤。所以古人說得好:「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情人的這種弱點不僅在外人眼中是明顯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會很明顯----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所以,愛情的代價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愛,就會得到一種深藏於心的輕蔑,這是一條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見,人們應當十分警惕這種感情。因為它不但會使人喪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喪失自己本身。至於其他方面的損失,古詩人早就告訴我們,那追求海倫的人,是放棄了財富和智慧的。

當人心最軟弱的時候,愛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當人春風得意、忘乎所以和處境窘困孤獨凄零的時候,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愛情。人在這樣的時候,最急於跳入愛情的火焰中。由此可見,「愛情」實在是「愚蠢」的兒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干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我不懂是什麼緣故,許多軍人更容易墮入情網,也許這正象他們嗜愛飲酒一樣,是因為危險的生活更需要歡樂的補償。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種博愛傾向,若不集中於某個專一的對象身上,就必然施之於更廣泛的大眾,使他成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侶那樣。

夫妻的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給人以幫助。但那荒淫縱欲的愛,卻只會使人墮落毀滅啊!

論美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並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為造物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許多容顏俊秀的人卻一無作為,他們過於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但這話也不全對,因為奧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愛德華四世、阿爾西巴底斯、伊斯梅爾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細考究起來,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最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的,因為它是難於直觀的。這是一種奇妙的美。曾經有兩位畫家----阿皮雷斯和丟勒滑稽地認為,可以按照幾何比例,或者通過攝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點,用畫合成一張最完美的人像。其實象這樣畫出來的美人,恐怕只有畫家本人喜歡。美是不能制訂規范的,創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有許多臉型,就它的部分看並不優美,但作為整體卻非常動人。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

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保持的。世上有許多美人,他們有過放盪的青春,卻迎受著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9. 美文佳句摘抄 要有文章題目

《培根隨筆集》[英]弗蘭西斯·培根
《論真理》——世人喜歡虛假,不是因為很難找到真理,也同樣不是因為一旦掌握了真理,人的思想就會受到約束,而是因為人對自身的那種墮落的迷戀虛假的天性的不舍。……真理就像毫無遮掩的目光,是一切在燭光下頗顯莊重、優雅的裝飾,表演和慶典黯然失色。
《論死亡》——復仇的慾望壓倒死亡,愛戀的情感蔑視死亡,尊貴的榮譽高於死亡,極度的悲傷趨向死亡,畏懼的心靈期待死亡。
所謂「青春多幸福」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幻覺,是青春已逝的人們的一種幻覺;而年輕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全是從外部灌輸到他們頭腦里去的,每當他們同實際接觸時,他們總是碰得頭破血流。

--毛姆《人生的枷鎖》

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明朝那些事兒》

無論多麼難的事,如果你當一個旁觀者,就覺得肯定很難,但如果身體力行,多麼難的事情都會慢慢過去。

--劉暢《搭車去柏林》

我一輩子都喜歡跟著讓我感覺有興趣的人,因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他們熱愛生活、愛聊天,不露鋒芒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從不疲倦,從不講那些平凡的東西。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決定了此人的命運,指向了他的歸宿。我們的展望也這樣,當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來。不管你的生命多麼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惡語詛咒它。

——梭羅《種子的信念》

在精神世界經歷既久,物質世界的豪華威嚴實在無足驚異,凡為物質世界的豪華威嚴所震懾者,必是精神世界的陌路人。

——《素履之往》

我們應該去讀那些能刺中和傷害我們的書,如果所讀的書無法帶來當頭一棒的驚醒,我們讀它干什麼呢?一本書必須是一把能劈開內心堅冰的斧頭。」

——卡夫卡

直到我們完全迷失了,或者說直到完全失去了這個世界,我們才會開始發現自我,開始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才會意識到與我們無窮無盡的種種關聯。

——梭羅

當你能念書時,你念書就是;當你能做事時,你做事就是;當你能戀愛時,你再去戀愛;當你能結婚時,你再去結婚。環境不許可時,強求不來;時機來臨時,放棄不得。這便是一個人應有的生活哲學了。

——羅蘭《我們的路》

我很少主動開口。過了三十歲以後,我就覺得向別人傾訴是一件多麼沒有意義的事。但是在青少年時代,我曾瘋狂地愛,整夜地哭。對於年輕時候的我而言,所有的矛盾都不是問題,無非是一種忙碌狀態下的空虛。

——西蒙·范·布伊《愛,始於冬季》

怎樣確定一個職業是否適合自己?我認為應該符合三個條件:第一,有強烈的興趣,甚至到了不給錢也一定要乾的程度;第二,有明晰的意義感,確信自己的生命價值藉此得到了實現;第三,能夠靠它養活自己。

——周國平《把心安頓好》

人類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歡將別人的成就與自己相比較,因而覺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個沒有成長的笨孩子。我們一直粗糙的活著,而人的一生,便也這樣過去了。

——三毛《簡單》

我們這一輩子,總是要看到很多比自己優秀得多的人。如果你看到的總是比你差勁的人,那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狀態是不是不斷地沉淪?如果你在前進的過程中,經常遭遇到讓你難以望其項背的人,那麼,恭喜你啊,你是在不斷的進步中。

——《接納自卑,感悟幸福》

無論是賞心悅目的事物,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們從中獲取幸福的關鍵似乎取決於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必須首先滿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的一些更為重要的需求,諸如對理解、愛、宣洩和尊重的需求。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掙扎、奮斗,沒什麼可抱怨的。

——白岩松《用理想和現實談談青春》

如果人靜,那麼他們在哪裡都能靜下來。如果人不靜,(www.fwsir.com)那麼他們就是在這里也靜不下來。什麼事情都取決於你自己。經中說「離相即佛」,我們都有佛性,你必須修行,然後才能覺悟到你的真性,你本來的面目。

——《空谷幽蘭》

我想很多人都有坐擁書城的夢想,不是裝門面,不是顯擺,而是證明自己不孤獨。因為,與一本書的緣份還在,夢想就不曾離去。

——《如願》

去愛吧,像不曾受過一次傷一樣;跳舞吧,像沒有人欣賞一樣;唱歌吧,像沒有人聆聽一樣;幹活吧,像不需要錢一樣;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幸福是一段旅程》

我願意與世界握手言和,溫柔的向世界妥協。或許是目睹了生死才讓能恍然大悟,自己有多麼想要遇見一個人,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原則沒那麼重要,底線也沒那麼死板,妥協也不代表軟弱。讓自己鬆弛下來,才能從沉重的過往中解脫自己。

——《一晨一刻》莎拉·雷納

一生中打動自己的,往往只有幾個瞬間,好像,你活著,就是在等待這些瞬間,就是在等待把他們變成永恆。人們尋找不同的風景,最終,是為了尋找讓自己眼睛一亮的身影,讓自己耳目一新的心靈,當我們找不到,會失落,不能尋找,會想掙脫。

——姜竹青《盛夏撲面》

只有無法活出自己生命形式的人,會花許多時間關心他人的隱私比關心自己生活更多。那是多麼悲慘的生命形式,一生沒有真正活出自己,為父母活著,為愛人活著,到更老一點的時候,為工作、子女活著,在一切「道德」的借口裡,唯獨失去了真實為自己活著的誠實和勇氣。

——蔣勛《欲愛書》

這世界只要還有心在,就有來尋找它的人。當我們離別時,不牽掛別的,只是牽掛三五顆好的心。當我含著微笑離去,那不是因為我賺取了金銀或什麼權柄,而僅僅是,我曾經和那些可愛的人,交換過可愛的心。

——李漢榮《心悅》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久不了。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什麼》

當你長大,你慢慢學會幾件事情;有些人不必理會,無論他說什麼做什麼,多麼幼稚又多麼討厭,真的不需要在乎。有些人永遠成不了你的敵人,不必抬舉他,這種人太看得起自己了,以為拚命攻擊你傷害你,就能夠被你所恨。有些人不必等待,你心裡其實清楚得很,這個人不必再等了,只是你放不下。

——張小嫻

人們以為天堂是樂園,他們可以在雲頭飄浮,在河裡嬉戲,在山間漫遊。但是景色再美,沒有心靈的慰藉,也是毫無意義的。

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失的一段。青春也是一種永恆的心態。滿臉紅光,嘴唇紅潤,腿腳靈活,這些並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種堅強的意志,是一種想像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飽滿,是生存之泉的清澈常新。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紗,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憂愁和誤用傷,在似水流年的盪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靨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如果你是一個被遺棄的人,那麼,一塊朝你扔過來的石頭,都可能是讓你珍惜的東西。

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灑下一片綠陰;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份春色;如果你是一隻蜜蜂,就釀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雄鷹,就搏擊萬里長空;讓我們共同創造輝煌。

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沖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

10. 求培根隨筆 論死亡的內容概括 佳句賞析 讀後感。謝謝

個別篇目賞析
論美:
在這數十篇漫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於「美」的經典之作,言語簡便,外延深入,充溢哲理.」美」自身是個很普遍的題目,本文偏重闡述人應該怎樣看待內在美和內涵美的題目.天下上沒有一團體是完美無缺的,以是,不要埋怨本人內在的缺陷,只要內涵的美才是永久的美.美德重於仙顏,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品德聯合起來,美才幹真正收回光芒.文中有如許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舉動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團體的┞符體抽象,體形.顏色指五官容顏,次要是臉部,是部分的.而舉動之美,指舉手投足的舉措模樣形狀,是後天的,是內涵美的┞粉射體現,在三者中最高.
現在,有些人只注意表面的優美,而疏忽了內涵,他們固然具有仙顏,卻由於缺乏柔美的涵養而不配失掉贊譽.以是一個裝扮並不華貴卻端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寂然起敬的.
因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品德聯合起來吧.只要如許,每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芒.
論機遇:
他在篇中說到'當風險迫近時,擅長捉住機遇迎頭邀擊它要比猶疑躲閃更有利.由於猶疑的後果恰好是錯過了剋制它的時機.'
人的終身許多事變是不行能用確定論來精確描繪的,但機會確是樂成的主要要素,就人生而言,終身中大的機會能夠十幾年、幾十年一遇.大的機會是汗青和社會形成的,因而要想有所作為,肯定要擅長省時度勢,看清開展的大趨向,有精良的洞察力去感知那邊有'金礦'.另有一種機會是社會形成的,我國生存在六七十年月的人就沒有很好的機會可以應用.機會每每是忽然地或不知不覺地呈現的,偶然乃至永久不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顧往事時才看法到過來的那件事是個機會,光榮捉住了它或許懊悔得到了它.
擅長捉住機會的人應該具有以下根本本質:第一,要隨時做好預備,不要機會來的時分暫時抱佛腳.不只要盡能夠的獲取林林總總的廣搏的知識,還要盡能夠錘煉出很強的創新才能.我們要獲得樂成,要害是要有創新才能,而不是光有念書才能.'假如工夫已使事物糜爛,而人卻無伶俐使之改造,那麼其了局將只要消滅'(《論改造》).有些人十分受苦,很愛學習,但是遇到新題目總是束手無策,這便是創新才能缺乏. 第二,要從大事做起,仔細地做好每一件事.原理很復雜,機會總是忽然地、不知不覺地呈現,偶然你乃至一輩子也不曉得哪個是機會. 第三,一旦呈現機會的時分,竭盡全力,謹小慎微地捉住它.我國第一個乒乓球天下冠軍容國團所說的'人生能有幾次搏!'便是很好的解釋. 第四,要錘煉出敏銳的洞察力,擅長在龐大的狀況下發明機會.很多先生讀書時成果很好,但厥後,有的人成績許多,有的人卻一事無成.要害在於面臨新呈現的龐大場面時,可否發明機會.
論妒忌:
《論妒忌》中,我也體會不少 相互越理解,妒忌心將占據越高.人可以容許一個生疏人的發跡,卻絕不克不及容下讓身邊人的種種上升的趨向.一個按部就班地高升的人也不會招來妒忌.由於這種人的提拔被看作是合理的.
妒忌在人的生活中是終究的路途, 憐憫心總是治療妒忌的一味良葯.但有幾多人能明確文中的原理呢.?
妒忌使我們對熱ナ類魂魄形成損傷,更有著肉體上的蛻化.它使人不克不及堅持蘇醒,不論是對本人照舊妒忌的工具,後果都是對自身做出優良的判別.沒有人能真正看清晰他妒忌的事物,妒忌會蒙蔽頭腦,擊倒寬容,掃除心靈安靜的任何能夠,分歧終極心靈繁茂.我們曉得,無論那邊,妒忌一旦發揚作用,判別力就會粗糙,變得一文不值.不管大腦怎樣運轉,妒忌還是它的一種超負荷,因而,必需辨識它而且與之戰役,用我們獨一的辦法:坦誠的面臨自我,分析本人,堅持判別力的均衡.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