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洪波湧起
A.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一句中的「涌」字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分析
秋風蕭瑟,蕭瑟,有兩個意思,形容風吹拂樹木發出的聲音:長松千樹風蕭瑟。冷落;凄涼;悲涼的氣氛;你秋色將臨,能無蕭瑟之感。蕭瑟在本詞中取第一個意思。秋風蕭瑟就是秋風吹樹木的聲音。本詞語出曹操《觀滄海》。
B. 觀滄海樹木……洪波湧起的畫面和賞析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畫面如下:
那海上的島嶼,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湧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涌,愈見其生命不息!
賞析:這首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的生動描繪,使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的。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C.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意思
意思: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出處:《觀滄海》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
我向東而行登上了碣石山,去看蒼茫的海。海水如此的寬闊浩盪,山島也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植物繁茂的在周圍生長,秋風吹動著樹木,發出了悲涼的聲音,海中翻湧著巨大的海浪。
日月的運行如同從浩瀚的海洋中發出;銀河中星光燦爛,彷彿出中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真的是開心啊,就借用這首詩歌來表達我內心的志向。
(3)賞析洪波湧起擴展閱讀
賞析: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高潮放在詩的末尾,感情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因為內容的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激發讀者的想像,更耐人尋味。
人們常常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詩歌的基調蒼涼慷慨,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D. 觀滄海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用什麼手法什麼景象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這幾句用的手法是:白描寫景,借景抒情。
所寫的景象是:那海上的島嶼,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湧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涌,愈見其生命不息!
賞析: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於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E. 賞析洪波湧起 句中 涌對描寫大海景色的作用
【作用】:「洪波湧起」海上湧起波濤萬頃,這描寫的是大海的壯闊。「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從靜態的描寫到動態的描寫,展現出大海的壯闊,讓人的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盪然無存。
【出處】:曹操《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賞析】:這首詩借景抒情,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F.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鑒賞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表現出作者面對蕭瑟秋風,仍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G. 觀滄海中,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的賞析。
寫出了大海波濤洶涌,顯示了大海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側面寫出了詩人博大的胸襟
H. 說說「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中的「涌」表達效果
「洪波湧起」僅四字就逼真地展現出了大海那種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這句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而且彷彿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I.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詩句理解
釋義:
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曹操這首《觀滄海》准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朝代】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J. 洪波湧起的涌精妙之處
「涌」字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涌」字它把一種動態的東西,以及它的氣勢,恰如其分的表現了出來。
出處:東漢末年詩人曹操的《觀滄海》。
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10)賞析洪波湧起擴展閱讀
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這首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讀者彷彿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
寫景部分准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
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這首詩不但寫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首詩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
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作者簡介: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