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望梅花賞析

望梅花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3-09 00:31:30

『壹』 【急用】幫忙寫兩首托物言志的古詩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注釋:
石灰吟:石灰贊歌。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鑿:撞擊,雕琢。
千、萬:指撞擊次數多,不是實指一千一萬,是誇張手法。
若等閑:好像平常事一樣。 若:好像;等閑:平常,隨便
清白:指高尚節操。千錘萬鑿:無數次的錘擊開鑿。
人間:人世間。
簡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經過千萬次錘打從深山裡采出來的石灰,對熊熊烈火的焚燒看得跟平常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古詩今譯: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頭的顏色作比,也就是現在的「清白」的意思 。
於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於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於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於謙簡介:
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漢族。字廷益,浙江錢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永樂十九年,於謙考中了進士。
宣德初年,任命於謙為御史。奏對的時候,他聲音洪亮,語言流暢,使皇帝很用心聽。顧佐任都御使,對下屬很嚴厲,只有對於謙客氣,認為他的才能勝過自己。護從皇帝駐扎在樂安時,高煦出來投降,皇帝讓於謙口頭數說他的罪行。於謙義正詞嚴,聲色俱厲。高煦伏在地上戰保,自稱罪該萬死。皇帝很高興。班師回朝北京,給於謙賞賜和各大臣一樣。
於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他上疏奏報陝西各處官校騷擾百姓,詔令派御史逮捕他們。皇帝知道於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了於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於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書提出。一年上書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
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只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竹 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作者背景
鄭燮(1693-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孰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真州毛家灣讀書。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鄉試中舉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范縣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濰縣縣令。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縣令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飢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欠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堂。鄭燮對於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東封書畫史》。
鄭燮為官清廉,後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廖廖幾卷圖書,便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鄭燮的書法揉合行書、草書,自成一體,自號「六分半書」,後人稱為「板橋」體。
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等自刻本行世。
鄭燮還曾因民間疾苦,寫過一篇墨竹圖題詩,寫出了民間的疾苦,竹子較細,清脆,不符合常規,個體現了他別具匠心的思想和為百姓著想的品質。該竹與此竹含義基本接近.
注詞釋義
竹石:紮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立根:紮根、生根。
原:本來,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擊:打擊。
堅勁:堅韌、剛勁。
任:任憑。
爾:你。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鬆口一樣。
押韻譯文
咬住了青山就絕不肯放鬆,
根須已經深扎在岩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
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名句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既是贊美了岩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後兩句進一步寫岩竹的品格,它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岩竹一樣剛強勇敢。
2 竹石,本名陳德忠 1943年生,,筆名竹石、嘉陽生。四川樂山人。1983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進修一年。二級編劇。四川省作家協會、四川省戲劇家協會、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峨眉戲劇創作聯誼會秘書長、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理事、樂山市文聯常委、樂山市影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主要從事電視、戲劇及文學創作。其中電視風光片《沫水鄉情》1981年獲四川省優秀文藝作品二等獎;電視劇《春江歸帆》1987年獲第一屆西南優秀電視單本劇三等獎;電視片《雷電詩魂火鳳凰》獲廣電部、中國廣播電視學會1992年度全國優秀電視社教節目人物類三等獎。散文作品多篇被收入《四川作家協會文學院叢書》之散文、隨筆卷。辭條輯入《四川戲劇家名錄》。
解說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岩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作者簡介]
鄭燮(音謝)(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省興化縣)人,清代著名書畫家。
意思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

『貳』 讀下面的句子,說說詩句押的什麼昀

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鑒賞: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於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於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於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乾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佣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古】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注釋
【詩文解釋】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里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於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於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台.
注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幹將被摧折.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裡,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隻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台來.
【詞語解釋】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幾年後,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遠的境界寄託了自己的理想,意蘊深刻.
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體裁:【詞】
春草全無消息,
臘雪猶餘蹤跡.
越嶺寒枝香自拆,
冷艷奇芳堪惜.
何事壽陽無處覓,
吹入誰家橫笛?
憶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五絕】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注釋
【注釋】:
這是李商隱作幕梓州後期之作.寫在百花爭艷的春天,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一開始詩人的思緒並不在梅花上面,則是為留滯異鄉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離長安一千八百餘里,以唐代疆域之遼闊而竟稱「天涯」,與其說是地理上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況下應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獨居異鄉,寄跡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悶,想不到竟一住數年,意緒之無聊郁悶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這個痛苦靈魂的心聲.定定,猶「死死地」、「牢牢地」,詩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遠地被釘死在這異鄉的土地上了.這里,有強烈的苦悶,有難以名狀的厭煩,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哀.屈復說:「『定定』字俚語入詩卻雅.」這個「雅」,似乎可以理解為富於藝術表現力.
為思鄉之情、留滯之悲所苦的詩人,精神上不能不尋找慰藉,於是轉出第二句:「依依向物華.」物華,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對美好春色時親切留連的意緒.詩人在百花爭艷的春色面前似乎暫時得到了安慰,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對美好事物無限依戀的柔情.一、二兩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實際上「依依向物華」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兩種相反的感情卻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三、四兩句,詩境又出現更大的轉折.面對奼紫嫣紅的「物華」,詩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開,到百花盛開時,卻早花凋香盡,詩人遺憾之餘,便不免對它怨恨起來了.由「向物華」而憶梅,這是一層曲折;由憶梅而恨梅,這又是一層曲折.「恨」正是「憶」的發展與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會轉化為怨恨一樣.
但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對於李商隱來說,卻有更內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開、望春而凋的特點,使詩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緊接著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擊,到入川以後,已經是「克意事佛,方願打鍾掃地,為清涼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緒頗為頹唐了.這早秀先凋,不能與百花共享春天溫暖的「寒梅」,不正是詩人自己的寫照嗎?詩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風界風梅花》詩中,也曾發出同樣的感嘆:「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時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長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詩人不幸身世的象徵.正因為看到或想到它,就會觸動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詩人自然不免要發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詩寫到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調.
五言絕句,貴天然渾成,一意貫串,忌刻意雕鏤,枝蔓曲折.這首《憶梅》,「意極曲折」(紀昀評語),卻並不給人以散漫破碎、雕琢傷真之感,關鍵在於層層轉折都離不開詩人沉淪羈泊的身世.這樣,才能潛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體裁:【五古】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
少婦爭攀折,將歸插鏡台.①
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類別:【靜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釋
又題作:不第後賦菊
這首詩的題目,《全唐詩》作「不第後賦菊」,大概是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但《清暇錄》只說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題為「菊花」.
重陽節有賞菊的風俗,相沿既久,這一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並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因此一開頭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節那一天.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是為了與「殺」、「甲」葉韻.這首詩押入聲韻,作者要藉此造成一種斬截、激越、凌厲的聲情氣勢.「待到」二字,似脫口而出,其實分量很重.因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轉乾坤之日,因而這「待」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嚮往.而這一天,又絕非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來,時序更遷那樣,一定會到來的,因此,語調輕松,跳脫,充滿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樣呢?照一般人的想像,無非是菊花盛開,清香襲人.作者卻接以石破天驚的奇句——「我花開後百花殺」.菊花開時,百花都已凋零,這本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這里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並列在一起,構成鮮明的對照,以顯示其間的必然聯系.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是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那麼,與之相對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這一句斬釘截鐵,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
三、四句承「我花開」,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地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沖雲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想像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採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之士的化身,贊美其傲霜的品格;這里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斗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斗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沖」、「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佔長安,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黃巢的兩首菊花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藝術想像和聯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觀和生活實踐的制約的.沒有黃巢那樣的革命抱負、戰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樣的奇語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把菊花和帶甲的戰士聯結在一起,賦予它一種戰斗的美,這只能來自戰斗的生活實踐.「自古英雄盡解詩」,也許正應從這個根本點上去理解吧.
嘆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
殘花爛熳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注釋
檐前:又作庭前
題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釋
【注釋】:
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徵.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節令,逗起下句;「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這在文人的詠菊詩中也不難見到;但「滿院栽」卻顯然不同於文人詩中菊花的形象.無論是表現「孤標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了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院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這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徵,與「孤」字無緣.
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秋風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不象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競發,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常總是引起兩種感情:孤芳自賞與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別於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環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像,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統觀全詩,寓意是比較明顯的.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於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像,到了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就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還體現了農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享受同樣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為,這是詩化了的農民平等思想.
這里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還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了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士表達自己胸襟抱負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但它並不流於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
菊花
年代:【唐】 作者:【元稹】 體裁:【七絕】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注釋
【注釋】:
陶家:陶,指東晉陶淵明.
【簡析】:
最後兩句說明他偏愛菊花的原因,是歷來被人傳誦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明刊本《唐詩畫譜》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和錢員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禁署寒氣遲,孟冬菊初坼.
新黃間繁綠,爛若金照碧.
仙郎小隱日,心似陶彭澤.
秋憐潭上看,日慣籬邊摘.
今來此地賞,野意潛自適.
金馬門內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煙景夕.
賜酒色偏宜,握蘭香不敵.
凄凄百卉死,歲晚冰霜積.
唯有此花開,殷勤助君惜.
[錢嘗居藍田山下,故雲.]

年代:【唐】 作者:【鄭谷】 體裁:【七絕】
王孫莫把比荊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注釋
【注釋】: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里,「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琴曲歌辭·幽蘭
年代:【唐】 作者:【崔塗】 體裁:【樂府】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注釋
【注釋】:
詠物詩,描寫的是客觀存在著的具體的事物形象;然而這形象在藝術上的再現,則是詩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感覺描繪出來的,多少總帶有一種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詠物,這樣,物我有情,兩相浹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寫到紙上,才是主客觀的統一體.陸龜蒙的這首《白蓮》,對我們有所啟.
鮮紅的夏天太陽,照耀著透出波面的蓮花,明鏡里現出一片丹霞.艷麗的色彩,是有目共賞的.蓮花紅多而白少,人們一提到蓮花,總是欣賞那紅裳翠蓋,又誰注意這不事鉛華的白蓮!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能夠見出蓮花之美的,應該是在此而不在彼.從這個意義來說,那紅蓮不過是「別艷」罷了.「素多蒙別艷欺」,白蓮,她凌波獨立,不求人知,獨自寂寞地開著,好象是「無情的」.可是秋天來了,綠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著頭,又似乎有無窮的幽恨.倘若在「月曉風清」朦朧的曙色中去看這將落未落的白蓮,你會感到她是多麼富有一種動人的意態!她簡直是縞袂素巾的瑤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著天人之別了.

『叄』 按要求搜篇「托物言志」佳文!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古】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注釋
【詩文解釋】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里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於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於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台。

注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幹將被摧折。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裡,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隻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台來。
【詞語解釋】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幾年後,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遠的境界寄託了自己的理想,意蘊深刻。

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體裁:【詞】
春草全無消息,
臘雪猶餘蹤跡。
越嶺寒枝香自拆,
冷艷奇芳堪惜。
何事壽陽無處覓,
吹入誰家橫笛?

憶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五絕】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注釋

【注釋】:
這是李商隱作幕梓州後期之作。寫在百花爭艷的春天,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一開始詩人的思緒並不在梅花上面,則是為留滯異鄉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離長安一千八百餘里,以唐代疆域之遼闊而竟稱「天涯」,與其說是地理上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況下應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獨居異鄉,寄跡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悶,想不到竟一住數年,意緒之無聊郁悶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這個痛苦靈魂的心聲。定定,猶「死死地」、「牢牢地」,詩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遠地被釘死在這異鄉的土地上了。這里,有強烈的苦悶,有難以名狀的厭煩,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哀。屈復說:「『定定』字俚語入詩卻雅。」這個「雅」,似乎可以理解為富於藝術表現力。

為思鄉之情、留滯之悲所苦的詩人,精神上不能不尋找慰藉,於是轉出第二句:「依依向物華。」物華,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對美好春色時親切留連的意緒。詩人在百花爭艷的春色面前似乎暫時得到了安慰,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對美好事物無限依戀的柔情。一、二兩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實際上「依依向物華」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兩種相反的感情卻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三、四兩句,詩境又出現更大的轉折。面對奼紫嫣紅的「物華」,詩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開,到百花盛開時,卻早花凋香盡,詩人遺憾之餘,便不免對它怨恨起來了。由「向物華」而憶梅,這是一層曲折;由憶梅而恨梅,這又是一層曲折。「恨」正是「憶」的發展與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會轉化為怨恨一樣。

但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對於李商隱來說,卻有更內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開、望春而凋的特點,使詩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緊接著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擊,到入川以後,已經是「克意事佛,方願打鍾掃地,為清涼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緒頗為頹唐了。這早秀先凋,不能與百花共享春天溫暖的「寒梅」,不正是詩人自己的寫照嗎?詩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風界風梅花》詩中,也曾發出同樣的感嘆:「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時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長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詩人不幸身世的象徵。正因為看到或想到它,就會觸動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詩人自然不免要發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詩寫到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調。

五言絕句,貴天然渾成,一意貫串,忌刻意雕鏤,枝蔓曲折。這首《憶梅》,「意極曲折」(紀昀評語),卻並不給人以散漫破碎、雕琢傷真之感,關鍵在於層層轉折都離不開詩人沉淪羈泊的身世。這樣,才能潛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體裁:【五古】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
少婦爭攀折,將歸插鏡台。①
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類別:【靜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釋

又題作:不第後賦菊

這首詩的題目,《全唐詩》作「不第後賦菊」,大概是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但《清暇錄》只說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題為「菊花」。

重陽節有賞菊的風俗,相沿既久,這一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並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因此一開頭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節那一天。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是為了與「殺」、「甲」葉韻。這首詩押入聲韻,作者要藉此造成一種斬截、激越、凌厲的聲情氣勢。「待到」二字,似脫口而出,其實分量很重。因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轉乾坤之日,因而這「待」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嚮往。而這一天,又絕非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來,時序更遷那樣,一定會到來的,因此,語調輕松,跳脫,充滿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樣呢?照一般人的想像,無非是菊花盛開,清香襲人。作者卻接以石破天驚的奇句——「我花開後百花殺」。菊花開時,百花都已凋零,這本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這里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並列在一起,構成鮮明的對照,以顯示其間的必然聯系。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是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那麼,與之相對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這一句斬釘截鐵,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

三、四句承「我花開」,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地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沖雲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想像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採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之士的化身,贊美其傲霜的品格;這里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斗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斗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沖」、「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佔長安,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黃巢的兩首菊花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藝術想像和聯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觀和生活實踐的制約的。沒有黃巢那樣的革命抱負、戰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樣的奇語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把菊花和帶甲的戰士聯結在一起,賦予它一種戰斗的美,這只能來自戰斗的生活實踐。「自古英雄盡解詩」,也許正應從這個根本點上去理解吧。

嘆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
殘花爛熳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注釋

檐前:又作庭前

題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釋

【注釋】:
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徵。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節令,逗起下句;「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這在文人的詠菊詩中也不難見到;但「滿院栽」卻顯然不同於文人詩中菊花的形象。無論是表現「孤標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了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院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這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徵,與「孤」字無緣。

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秋風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不象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競發,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常總是引起兩種感情:孤芳自賞與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別於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環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像,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統觀全詩,寓意是比較明顯的。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於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像,到了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就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還體現了農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享受同樣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為,這是詩化了的農民平等思想。

這里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還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了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士表達自己胸襟抱負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但它並不流於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

菊花
年代:【唐】 作者:【元稹】 體裁:【七絕】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注釋

【注釋】:
陶家:陶,指東晉陶淵明。

【簡析】:
最後兩句說明他偏愛菊花的原因,是歷來被人傳誦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明刊本《唐詩畫譜》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和錢員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禁署寒氣遲,孟冬菊初坼。
新黃間繁綠,爛若金照碧。
仙郎小隱日,心似陶彭澤。
秋憐潭上看,日慣籬邊摘。
今來此地賞,野意潛自適。
金馬門內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煙景夕。
賜酒色偏宜,握蘭香不敵。
凄凄百卉死,歲晚冰霜積。
唯有此花開,殷勤助君惜。
[錢嘗居藍田山下,故雲。]


年代:【唐】 作者:【鄭谷】 體裁:【七絕】
王孫莫把比荊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注釋

【注釋】: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里,「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琴曲歌辭·幽蘭
年代:【唐】 作者:【崔塗】 體裁:【樂府】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注釋

【注釋】:

詠物詩,描寫的是客觀存在著的具體的事物形象;然而這形象在藝術上的再現,則是詩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感覺描繪出來的,多少總帶有一種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詠物,這樣,物我有情,兩相浹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寫到紙上,才是主客觀的統一體。陸龜蒙的這首《白蓮》,對我們有所啟發。

鮮紅的夏天太陽,照耀著透出波面的蓮花,明鏡里現出一片丹霞。艷麗的色彩,是有目共賞的。蓮花紅多而白少,人們一提到蓮花,總是欣賞那紅裳翠蓋,又誰注意這不事鉛華的白蓮!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能夠見出蓮花之美的,應該是在此而不在彼。從這個意義來說,那紅蓮不過是「別艷」罷了。「素

『肆』 高中古詩文閱讀與賞析的目錄

文言知識疏導
文言知識(一)實詞
張岱湖心亭看雪
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
文言知識(二)詞類活用
《史記》田單列傳
賈誼過秦論
司馬光肥水之戰
文言知識(三)常用虛詞
蘇軾六國論
蘇轍六國論
文言知識(四)常見句式
《莊子》庖丁解牛
歐陽修伶官傳序
文言知識(五)特殊句式
蘇軾石鍾山記
梁啟超譚嗣同
文言知識(六)句子成分省略與斷旬
全祖望梅花嶺記
劉大櫆論文偶記
文言知識(七)文言翻譯:
林覺民與妻書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古代散文閱讀鑒賞
理解性閱讀
周容小港渡者
劉大櫆騾說
方苞轅馬說
林景熙蜃說
鍾惺夏梅說
陶望嶺養蘭說
白居易養竹記
元結菊圃記
林紓玉環銘
汪婉送王進士之任揚州序
劉向魏加與春申君論將
汪婉江天一就義
李肇故囚報李勉
司馬光才德辨
李翱楊烈婦傳
袁宏道拙效傳
韓愈畫記
劉基《郁離子》二則
鑒賞性閱讀
司馬遷李同說平原君舍家紓難
司馬遷信陵君留趙
司馬遷越王句踐
左丘明夾谷之會
劉煦白孝德單騎斬龍仙
脫脫蘇軾堵河決治水患
脫脫張順張貴傳
李白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
吳均與顧章書
柳宗元游黃溪記
孔融孔文舉論盛孝章書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評論性閱讀
劉伶酒德頌
韓愈毛穎傳
蘇軾喜雨亭記
蘇軾前赤壁賦
蘇軾戰國任俠論
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梅曾亮論藺相如返璧事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
歐陽修養魚記
梅曾亮觀漁
林紓湖之魚
詩詞閱讀鑒賞
語言的鑒賞
技巧的鑒賞
形象的鑒賞
意境的鑒賞
2007年高考文言詩文試題選析

『伍』 能夠表現理想抱負的古詩句有哪些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 《渡荊門送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 行路難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次北固山下》

『陸』 托物言志的古詩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古】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注釋
【詩文解釋】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里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於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於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台。

注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幹將被摧折。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裡,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隻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台來。
【詞語解釋】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幾年後,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遠的境界寄託了自己的理想,意蘊深刻。

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體裁:【詞】
春草全無消息,
臘雪猶餘蹤跡。
越嶺寒枝香自拆,
冷艷奇芳堪惜。
何事壽陽無處覓,
吹入誰家橫笛?

憶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五絕】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注釋

【注釋】:
這是李商隱作幕梓州後期之作。寫在百花爭艷的春天,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一開始詩人的思緒並不在梅花上面,則是為留滯異鄉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離長安一千八百餘里,以唐代疆域之遼闊而竟稱「天涯」,與其說是地理上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況下應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獨居異鄉,寄跡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悶,想不到竟一住數年,意緒之無聊郁悶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這個痛苦靈魂的心聲。定定,猶「死死地」、「牢牢地」,詩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遠地被釘死在這異鄉的土地上了。這里,有強烈的苦悶,有難以名狀的厭煩,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哀。屈復說:「『定定』字俚語入詩卻雅。」這個「雅」,似乎可以理解為富於藝術表現力。

為思鄉之情、留滯之悲所苦的詩人,精神上不能不尋找慰藉,於是轉出第二句:「依依向物華。」物華,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對美好春色時親切留連的意緒。詩人在百花爭艷的春色面前似乎暫時得到了安慰,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對美好事物無限依戀的柔情。一、二兩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實際上「依依向物華」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兩種相反的感情卻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三、四兩句,詩境又出現更大的轉折。面對奼紫嫣紅的「物華」,詩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開,到百花盛開時,卻早花凋香盡,詩人遺憾之餘,便不免對它怨恨起來了。由「向物華」而憶梅,這是一層曲折;由憶梅而恨梅,這又是一層曲折。「恨」正是「憶」的發展與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會轉化為怨恨一樣。

但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對於李商隱來說,卻有更內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開、望春而凋的特點,使詩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緊接著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擊,到入川以後,已經是「克意事佛,方願打鍾掃地,為清涼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緒頗為頹唐了。這早秀先凋,不能與百花共享春天溫暖的「寒梅」,不正是詩人自己的寫照嗎?詩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風界風梅花》詩中,也曾發出同樣的感嘆:「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時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長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詩人不幸身世的象徵。正因為看到或想到它,就會觸動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詩人自然不免要發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詩寫到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調。

五言絕句,貴天然渾成,一意貫串,忌刻意雕鏤,枝蔓曲折。這首《憶梅》,「意極曲折」(紀昀評語),卻並不給人以散漫破碎、雕琢傷真之感,關鍵在於層層轉折都離不開詩人沉淪羈泊的身世。這樣,才能潛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體裁:【五古】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
少婦爭攀折,將歸插鏡台。①
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類別:【靜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釋

又題作:不第後賦菊

這首詩的題目,《全唐詩》作「不第後賦菊」,大概是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但《清暇錄》只說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題為「菊花」。

重陽節有賞菊的風俗,相沿既久,這一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並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因此一開頭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節那一天。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是為了與「殺」、「甲」葉韻。這首詩押入聲韻,作者要藉此造成一種斬截、激越、凌厲的聲情氣勢。「待到」二字,似脫口而出,其實分量很重。因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轉乾坤之日,因而這「待」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嚮往。而這一天,又絕非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來,時序更遷那樣,一定會到來的,因此,語調輕松,跳脫,充滿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樣呢?照一般人的想像,無非是菊花盛開,清香襲人。作者卻接以石破天驚的奇句——「我花開後百花殺」。菊花開時,百花都已凋零,這本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這里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並列在一起,構成鮮明的對照,以顯示其間的必然聯系。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是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那麼,與之相對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這一句斬釘截鐵,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

三、四句承「我花開」,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地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沖雲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想像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採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之士的化身,贊美其傲霜的品格;這里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斗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斗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沖」、「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佔長安,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黃巢的兩首菊花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藝術想像和聯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觀和生活實踐的制約的。沒有黃巢那樣的革命抱負、戰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樣的奇語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把菊花和帶甲的戰士聯結在一起,賦予它一種戰斗的美,這只能來自戰斗的生活實踐。「自古英雄盡解詩」,也許正應從這個根本點上去理解吧。

嘆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
殘花爛熳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注釋

檐前:又作庭前

題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釋

【注釋】:
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徵。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節令,逗起下句;「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這在文人的詠菊詩中也不難見到;但「滿院栽」卻顯然不同於文人詩中菊花的形象。無論是表現「孤標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了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院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這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徵,與「孤」字無緣。

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秋風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不象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競發,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常總是引起兩種感情:孤芳自賞與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別於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環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像,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統觀全詩,寓意是比較明顯的。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於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像,到了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就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還體現了農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享受同樣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為,這是詩化了的農民平等思想。

這里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還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了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士表達自己胸襟抱負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但它並不流於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

菊花
年代:【唐】 作者:【元稹】 體裁:【七絕】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注釋

【注釋】:
陶家:陶,指東晉陶淵明。

【簡析】:
最後兩句說明他偏愛菊花的原因,是歷來被人傳誦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明刊本《唐詩畫譜》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和錢員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禁署寒氣遲,孟冬菊初坼。
新黃間繁綠,爛若金照碧。
仙郎小隱日,心似陶彭澤。
秋憐潭上看,日慣籬邊摘。
今來此地賞,野意潛自適。
金馬門內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煙景夕。
賜酒色偏宜,握蘭香不敵。
凄凄百卉死,歲晚冰霜積。
唯有此花開,殷勤助君惜。
[錢嘗居藍田山下,故雲。]


年代:【唐】 作者:【鄭谷】 體裁:【七絕】
王孫莫把比荊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注釋

【注釋】: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里,「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琴曲歌辭·幽蘭
年代:【唐】 作者:【崔塗】 體裁:【樂府】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注釋

【注釋】:

詠物詩,描寫的是客觀存在著的具體的事物形象;然而這形象在藝術上的再現,則是詩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感覺描繪出來的,多少總帶有一種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詠物,這樣,物我有情,兩相浹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寫到紙上,才是主客觀的統一體。陸龜蒙的這首《白蓮》,對我們有所啟發。

鮮紅的夏天太陽,照耀著透出波面的蓮花,明鏡里現出一片丹霞。艷麗的色彩,是有目共賞的。蓮花紅多而白少,人們一提到蓮花,總是欣賞那紅裳翠蓋,又誰注意這不事鉛華的白蓮!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能夠見出蓮花之美的,應該是在此而不在彼。從這個意義來說,那紅蓮不過是「別艷」罷了。「素多蒙別艷欺」,白蓮,她凌波獨立,不求人知,獨自寂寞地開著,好象是「無情的」。可是秋天來了,綠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著頭,又似乎有無窮的幽恨。倘若在「月曉風清」朦朧的曙色中去看這將落未落的白蓮,你會感到她是多麼富有一種動人的意態!她簡直是縞袂素巾的瑤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著天人之別了。

這詩是詠白蓮的,全詩從「素多蒙別艷欺」一句生發出新意;然而它並沒有粘滯於色彩的描寫,更沒有著意於形狀的刻畫,而是寫出了花的精神。特別後兩句,詩人從不即不離的空際著筆,把花寫得若隱若現,栩栩如生。花,簡直融化在詩的意境里;花,簡直人格化,個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詠物小詩,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是和詩人的生活情感分不開的。我們知道陸龜蒙處在唐末動亂的年代裡,隱居在江南的水鄉甫里(在今江蘇吳江境內)。他對當時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滿,雖退隱山林,然其《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塌胡塗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鋩。」(魯迅:《小品文的危機》)因此,他對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潔的白蓮,有著一種特殊的愛好;而這種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們讀了這詩後,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律】
入水文光動,插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注釋

生:一作垂。

隔浦蓮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樂府】
隔浦愛紅蓮,
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吹落,
只得一回採。
花開雖有明年期,
復愁明年還暫時。

曲池荷
年代:【唐】 作者:【盧照鄰】 體裁:【五絕】 類別:【詠物】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注釋

這首《曲池荷 》,是盧照鄰晚期的作品,借詠荷 以抒其情懷。借物詠懷是盧照鄰的強項,清人沈德潛 在《唐詩別裁》中說 :「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 之感。」正可以用來評論該詩。

盧照鄰,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 時染上風痹病,辭職北返 ,「羸卧不起,行已十年」, 痛苦不堪。咸亨四年(673),他寫的《病梨樹賦·序》 中說 :「癸酉之歲,余卧病於長安光德坊之官舍。父 老雲是鄱陽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廢, 時有處士孫君思邈居之。……余年垂強仕,則有幽憂 之疾,椿囷之性,何其遼哉 !」此時他雖求助於神醫 孫思邈,但對自己身體已經不抱什麼希望。常常「伏 枕十旬,閉門三月。」在《病梨樹賦》中他寫道:「怯 衡飆之搖落」,忌炎景之臨迫。」這里的「怯搖落」與 《曲池荷》詩中的「嘆飄零」是一樣的含意,其中深 深寄寓著詩人一生的憂憤與感慨。

「浮香繞曲岸 」,未見其形,先聞其香。曲折的 池岸泛著陣陣清香,說明荷花盛開,正值夏季 。「圓 影覆華池」,寫月光籠罩著荷池。月影是圓的 ,花與 影,影影綽綽,莫能分解。寫荷的詩作不在少數。而 這首詩採取側面寫法,以香奪人,不著意描繪其優美 的形態和動人的純潔,卻傳出了夜荷的神韻 。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的句意,但又有所變化, 含蓄地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盧照鄰在去世前不久寫的《釋疾文》中說道:「春 秋冬夏兮四序,寒暑榮悴兮萬端。春也萬物熙熙焉感 其生而悼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 解歡。聖人知性情之紛糾 。」這不免也有詩人自己的 性格原因。由於他被病痛所折磨,對事物變化的反映 特別敏感 。如《釋疾文》中所說 :「神翳翳兮似灰, 命綿綿兮若縷。一伸一屈兮,比艱難若尺蠼,九生九 死兮。同變化乎盤古。萬物繁茂兮此時,余獨何為兮 腸邅回而屢腐 ?」「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獨蘭騨兮不 自勝 。」萬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機勃勃,他就越發感覺 到自己的形象枯槁。同時他對繁榮的萬物是「感其生 而悼死」,「見其盛而知其闌」也有對自己和他人盛時 的回憶與感慨。他的這種思想突出表現在他晚期的詩 歌里 。《曲池荷》的前兩句寫的是花好月圓,而後兩 句突然轉寫花之自悼。這花之自悼實為人之自悼。詠 物詩,「因物以見我」,乃見其佳處。除余山《竹林問 答》中說 :「詠物詩寓興為上 ,傳神次之。寓興者, 取照在流連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興也。傳神者, 相賞在牝牡驪黃之外 ,《三百篇》之賦也。若模形范 質 ,藻繪丹青,直死物耳,斯為下矣 。」如此看來, 可見盧照鄰詠物詩之造詣。

『柒』 望梅花蒲宗孟賞析

原文:
望梅花
一陽初起。
暖力未勝寒氣。
堪賞素華長獨秀,不並開紅抽紫。
青帝只應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
淡然難比。
粉蝶豈知芳蕊。
半夜卷簾如乍失,只在銀蟾影里。
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賞析:
一陽初起,暖力未勝寒氣。堪賞素華長獨秀,不並開紅抽紫。青帝只應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淡然難比,粉蝶豈知芳蕊。半夜卷簾如乍失,只在銀蟾影里。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此詞托梅花以言志,表達了作者對梅花孤傲高潔、淡然自守、卓爾不群的品性的追求以及對梅花的贊美喜愛之情。
首句點出了梅花生長的時令和環境,為描寫梅花凌寒獨自盛開作鋪墊。由於梅花素淡、月色皎潔,梅花與月色融為了一體,因而初看感覺不到梅花的存在。

『捌』 誰知道托物言志的詩有哪些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古】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注釋
【詩文解釋】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里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於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於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台。

注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幹將被摧折。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裡,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隻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台來。
【詞語解釋】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幾年後,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遠的境界寄託了自己的理想,意蘊深刻。

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體裁:【詞】
春草全無消息,
臘雪猶餘蹤跡。
越嶺寒枝香自拆,
冷艷奇芳堪惜。
何事壽陽無處覓,
吹入誰家橫笛?

憶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五絕】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注釋

【注釋】:
這是李商隱作幕梓州後期之作。寫在百花爭艷的春天,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一開始詩人的思緒並不在梅花上面,則是為留滯異鄉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離長安一千八百餘里,以唐代疆域之遼闊而竟稱「天涯」,與其說是地理上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況下應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獨居異鄉,寄跡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悶,想不到竟一住數年,意緒之無聊郁悶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這個痛苦靈魂的心聲。定定,猶「死死地」、「牢牢地」,詩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遠地被釘死在這異鄉的土地上了。這里,有強烈的苦悶,有難以名狀的厭煩,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哀。屈復說:「『定定』字俚語入詩卻雅。」這個「雅」,似乎可以理解為富於藝術表現力。

為思鄉之情、留滯之悲所苦的詩人,精神上不能不尋找慰藉,於是轉出第二句:「依依向物華。」物華,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對美好春色時親切留連的意緒。詩人在百花爭艷的春色面前似乎暫時得到了安慰,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對美好事物無限依戀的柔情。一、二兩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實際上「依依向物華」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兩種相反的感情卻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三、四兩句,詩境又出現更大的轉折。面對奼紫嫣紅的「物華」,詩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開,到百花盛開時,卻早花凋香盡,詩人遺憾之餘,便不免對它怨恨起來了。由「向物華」而憶梅,這是一層曲折;由憶梅而恨梅,這又是一層曲折。「恨」正是「憶」的發展與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會轉化為怨恨一樣。

但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對於李商隱來說,卻有更內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開、望春而凋的特點,使詩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緊接著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擊,到入川以後,已經是「克意事佛,方願打鍾掃地,為清涼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緒頗為頹唐了。這早秀先凋,不能與百花共享春天溫暖的「寒梅」,不正是詩人自己的寫照嗎?詩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風界風梅花》詩中,也曾發出同樣的感嘆:「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時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長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詩人不幸身世的象徵。正因為看到或想到它,就會觸動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詩人自然不免要發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詩寫到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調。

五言絕句,貴天然渾成,一意貫串,忌刻意雕鏤,枝蔓曲折。這首《憶梅》,「意極曲折」(紀昀評語),卻並不給人以散漫破碎、雕琢傷真之感,關鍵在於層層轉折都離不開詩人沉淪羈泊的身世。這樣,才能潛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體裁:【五古】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
少婦爭攀折,將歸插鏡台。①
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類別:【靜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釋

又題作:不第後賦菊

這首詩的題目,《全唐詩》作「不第後賦菊」,大概是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但《清暇錄》只說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題為「菊花」。

重陽節有賞菊的風俗,相沿既久,這一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並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因此一開頭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節那一天。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是為了與「殺」、「甲」葉韻。這首詩押入聲韻,作者要藉此造成一種斬截、激越、凌厲的聲情氣勢。「待到」二字,似脫口而出,其實分量很重。因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轉乾坤之日,因而這「待」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嚮往。而這一天,又絕非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來,時序更遷那樣,一定會到來的,因此,語調輕松,跳脫,充滿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樣呢?照一般人的想像,無非是菊花盛開,清香襲人。作者卻接以石破天驚的奇句——「我花開後百花殺」。菊花開時,百花都已凋零,這本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這里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並列在一起,構成鮮明的對照,以顯示其間的必然聯系。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是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那麼,與之相對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這一句斬釘截鐵,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

三、四句承「我花開」,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地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沖雲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想像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採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之士的化身,贊美其傲霜的品格;這里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斗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斗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沖」、「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佔長安,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黃巢的兩首菊花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藝術想像和聯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觀和生活實踐的制約的。沒有黃巢那樣的革命抱負、戰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樣的奇語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把菊花和帶甲的戰士聯結在一起,賦予它一種戰斗的美,這只能來自戰斗的生活實踐。「自古英雄盡解詩」,也許正應從這個根本點上去理解吧。

嘆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
殘花爛熳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注釋

檐前:又作庭前

題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釋

【注釋】:
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徵。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節令,逗起下句;「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這在文人的詠菊詩中也不難見到;但「滿院栽」卻顯然不同於文人詩中菊花的形象。無論是表現「孤標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了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院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這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徵,與「孤」字無緣。

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秋風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不象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競發,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常總是引起兩種感情:孤芳自賞與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別於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環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像,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統觀全詩,寓意是比較明顯的。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於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像,到了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就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還體現了農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享受同樣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為,這是詩化了的農民平等思想。

這里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還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了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士表達自己胸襟抱負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但它並不流於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

菊花
年代:【唐】 作者:【元稹】 體裁:【七絕】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注釋

【注釋】:
陶家:陶,指東晉陶淵明。

【簡析】:
最後兩句說明他偏愛菊花的原因,是歷來被人傳誦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明刊本《唐詩畫譜》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和錢員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禁署寒氣遲,孟冬菊初坼。
新黃間繁綠,爛若金照碧。
仙郎小隱日,心似陶彭澤。
秋憐潭上看,日慣籬邊摘。
今來此地賞,野意潛自適。
金馬門內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煙景夕。
賜酒色偏宜,握蘭香不敵。
凄凄百卉死,歲晚冰霜積。
唯有此花開,殷勤助君惜。
[錢嘗居藍田山下,故雲。]


年代:【唐】 作者:【鄭谷】 體裁:【七絕】
王孫莫把比荊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注釋

【注釋】: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里,「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琴曲歌辭·幽蘭
年代:【唐】 作者:【崔塗】 體裁:【樂府】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注釋

【注釋】:

詠物詩,描寫的是客觀存在著的具體的事物形象;然而這形象在藝術上的再現,則是詩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感覺描繪出來的,多少總帶有一種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詠物,這樣,物我有情,兩相浹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寫到紙上,才是主客觀的統一體。陸龜蒙的這首《白蓮》,對我們有所啟發。

鮮紅的夏天太陽,照耀著透出波面的蓮花,明鏡里現出一片丹霞。艷麗的色彩,是有目共賞的。蓮花紅多而白少,人們一提到蓮花,總是欣賞那紅裳翠蓋,又誰注意這不事鉛華的白蓮!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能夠見出蓮花之美的,應該是在此而不在彼。從這個意義來說,那紅蓮不過是「別艷」罷了。「素

『玖』 一個關於文學寫作手法的問題

這叫側面描寫。
通過描寫動物來烘托主人公當時的心情,會更加生動形象。
例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也可以說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拾』 賞析!急求!高手進!!!!!!

三樓你才笨呢 一樓的是抄來的 他這是介紹客家山歌
不是賞析
要賞析必須結合原作版 分析其 遣詞造句 運用手權法 表達內容
歷史淵源 有關背景 表達意境,感情。 列舉類似 這需要一定的功底
我對這沒啥研究 再說了你這也沒 原歌詞阿
山歌就要聽 用心聽 要不寫出來的賞析 你若不是文筆了得
定會很乾澀 無味 個人拙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