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莫奈賞析
1. 求 有關莫奈作品的賞析 2篇 各300字
《睡蓮》是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在群青、湖蘭的水面上,「睡蓮」的紅花白蕊簡潔、飄逸。幾筆渦形的綠色勾畫出水的波動,造成閃動的效果。畫面上的藍、白、紅等色彩充分體現出來,視覺印象非常強烈。這幅作品用率意的方法,以超出寫實的嚴謹,達到一種中國藝術「寫意」的形態,體現出一種精神自由狀態中的夢幻感。無疑,它構思的奇特、筆觸的靈動、境界的高遠,都美妙無比。
日出·印象
這是莫奈描繪法國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種色塊暈染成微紅,水的波浪由厚薄、長短不一的筆觸繪就,三隻搖曳的小船在薄塗的色點中顯得朦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遠處的工廠煙囪,大船上的吊車等若隱若現。畫家把從一個窗口上看到的這一印象收入畫布上,如此大膽地用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是史無前例的,這幅作品震撼了畫壇。
莫奈 Monet,Claude (1840-1926)印象派著名畫家,印象主義繪畫運動堅定不移的執行者。1874年莫奈展出《日出印象》之後,批評家以「印象主義者的展覽會」為題在報紙上批評這一運動,印象派因此得名。70年代初去倫敦,並在荷蘭畫運河、船舶、風車,又在勒阿弗爾畫《印象:日出》,回國後居住在阿讓特伊,這段時期已是印象主義運動的頂峰時期。1872-1875年間莫奈、雷諾阿、西斯萊和畢沙羅創作的作品是印象主義最吸引人的作品。1883年莫奈定居吉維尼,直到逝世。90年代以後集中精力完成一系列連作繪畫,如《白楊》(1890-1891)、《乾草垛》(1889-1893)、《魯昂各大教堂》(1892-1894)、《塞納河之晨》(1896-1897)等。1890年莫奈把吉維尼改造成睡蓮花園,他在這里畫了二十年的《睡蓮》連作,後來發展為1925年的圓形大壁畫,安置在奧朗熱里兩個80英尺長的橢圓形大廳中,1971年向公眾展出。
2. 莫奈的簡介和其作品的鑒賞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經典作品:
1、《綠衣女》
1866年,以戀人卡繆為模特兒,全身大幅肖像畫《綠衣女》在同年的沙龍展出,該畫受到了評論家左拉的好評;有一位詩人為作品作詩,被發表在《藝術家》雜志上。
有的畫商還要求莫奈根據原作再復制一件,准備送到美國去。由於這次的成功,家裡恢復了對他經濟方面的支持。
2、《日出·印象》
1872年,莫奈創作了日後揚名於世的《日出·印象》。這幅油畫描繪的是從遠處觀望阿弗樂港口晨霧中日出的景象.它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
這幅作品本不是莫奈畫作中最典型的,但是,由於一位名叫勒魯阿的評論家,在4月25日的《喧噪》雜志上,發表了題為《印象主義的展覽會》的文章之後,此畫才名聲鵲起。
(2)喜鵲莫奈賞析擴展閱讀
莫奈創作背景:
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派八次畫展卻被視為印象派的領袖和奠基人的畫家莫奈:而擅長於畫人物的雷諾阿在他的藝術人生中。
前期和後期是從事印象派探索時期,中間十幾年的時間里,則將熱情轉向了古典主義。
3. 求關於莫奈的作品賞析
莫奈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現大自然的方法,記錄下瞬間的感覺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連續作多幅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受。不注重對象的明晰的立體的形狀。莫奈很重視筆觸,它成為色彩表現的靈魂,不同的筆觸能表現出事物不同的質感和動勢,他運用不同的筆觸充分表現色彩以符合自然的本來面貌。在他29歲時開始和雷諾阿共同在塞納河上寫生作畫,他們為水面上閃爍和晃動不已的光所激動,為迅速變幻的豐富色彩所迷惑,於是自然而然產生了迅速疾馳粗獷的筆觸和燦爛斑駁的色塊。他們在迅疾揮毫中獲得了捕捉瞬間即逝的印象的有效方法
4. 莫奈的《向日葵》賞析
這是 考察你 印象主義和 後印象主義的 區別呢
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 的顏色更豐富 畫面更柔和
後印象派的梵高 一直是那種看似很笨的筆法 但是更能體現梵高那種剛強
個人拙見 僅供參考
5. 自己臨摹的一張莫奈的《喜鵲》,有喜歡的嗎
科學家們認為,人在越小的時候,適應新食物的難度就越低。在嬰兒期,這種「抗拒」很弱,很多食物試上一兩次,可能就能接受了,而到了兩歲,這種「抗拒」會逐漸增強。有研究報道,讓兩歲的小朋友喜歡一種陌生的水果或者乳酪需要5到10次的嘗試,而讓三到四歲的小朋友喜歡豆腐則需要8到15次的嘗試。所以,家長們要想讓孩子不挑食,需要「從嬰兒抓起」——從多樣化、不調味的輔食開始,耐心地讓它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不喜歡」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粗糧等等。
6. 分析莫奈的藝術作品以及他的藝術風格,背景,自己對莫奈作品的理解
畫面看似單調,面對幾堆乾草垛,畫家卻產生了深厚的色彩感情。開始他以為用兩塊畫布去畫這堆乾草垛就可以了,一塊陰天用,一塊晴天用。可是,由於光線在草垛上不斷變化,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家取新的畫布。他之所以如此熱中於這個物體上的光的變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要記錄"某一特定自然景色的實印象,而不是出去描繪一幅籠統性的風景畫
7. 西方美術作品賞析
"只有在吉維爾尼見到克勞德·莫奈,你才能了解他,了解他的個性,他的生活情趣,他的內心世界", 他的朋友和傳記作家古斯塔夫·熱弗魯瓦這樣寫道。1883年莫奈全家搬到吉維爾尼,這是一個位於巴黎和魯昂之間的村莊。之後,莫奈便著手建設一個花園。對於這個花園,他自己評價道:"這是我最美的作品。"這里是他最後的棲身地,他在此共生活了四十三年,接待過他的朋友西斯萊、畢加索、奧古斯特·羅丹、克萊蒙梭、保羅·西涅克、皮埃爾·博納爾和卡耶博特。他們都是乘船來拜訪莫奈。莫奈的最大樂趣就是夢寐以求的"水上花園",既為了"賞心悅目",也為了"給繪畫提供素材"。工程進行起來很困難,因為必須得到當局同意,將流經他房子旁邊的諾曼底的艾泊特河的一條支流改道數百米。這個1893年建成的、成不規則橢圓形的"水和倒影的花園"和日本版畫中的花園很相似。這些日本版畫掛滿了他餐廳的牆壁。畫題的日文意思翻譯過來似乎應該是:"飄浮世界的映象"。
一座漆成綠色的日本式的拱形木橋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蓮、杜鵑花科的觀賞植物和綉球花環繞並保護著池塘。 水面上漂浮著粉紅色的睡蓮。柳樹和紫藤直瀉水面,使水的色調變得更深、更藍。直到1895年,莫奈才畫了第一張池塘和日本橋的畫。從1898年起,他又畫了些同一題材不同版本的方形的畫,其中十來幅曾在杜朗-盧埃爾畫廊舉辦的他的新作展中展出。
1901年,莫奈在他的池塘的延伸處又購置了一塊地,池塘面積因此擴大了三倍。周圍更精緻、更具裝飾性地種了竹子和日本櫻桃樹……他還安裝了一個水泥槽,以便保護異國情調的睡蓮不受水溫過熱的傷害。1903年至1909年,以睡蓮池塘為題材的畫重新出現。但是,如果人們在最初的畫中還能分辨前景、延伸和周圍景緻的話,那麼,在1904年後,漂浮在水面上的華麗的睡蓮則開始占據整個畫面。
1907年夏莫奈都在畫中對光線的處理做各種嘗試。 所有的豎畫都被"一條條長長的光束從上到下垂直穿過",經過畫面的兩處陰暗部分,灑滿畫的下端。《睡蓮,晚間效果》一畫,在鮮黃、桔黃和硃砂色彩的烘托下,像是一團燃燒著的火。旋風般強勁的筆觸增加了火焰在睡蓮雲間扭曲上升的感覺,呈現出一片視覺的夢幻世界。這里,沒有睡蓮,只有一個個暗暗的大圓盤,其中,時有明亮的筆觸將它們凸顯出來。再也沒有空間的標志,只有被畫筆捕捉到的光和色彩。
1909年,莫奈在杜朗-盧埃爾畫廊展出他在1903-1908年間畫的48幅畫,他自己為它們取名為:《睡蓮,水景系列》 。1907年所創作的豎畫中的14幅也在其中。畫展大獲成功。展出的作品只標明日期而沒有標題。記者和文藝評論家們立即感受到這個動感和奇特世界產生的視覺效果:"所有這些光彩奪目的畫流露出完美的和諧,既充滿活力,又溫柔寧靜。我們簡直看呆了。但我不無憂傷地想到這些實為一體、相互補充的動人作品即將分散各地,它們只是短時間地聚在一起給人們一個整體的概念,讓人們感受到它們抒發的全部詩情畫意。從此,人們再也不會在任何地方像我們現在這樣看見它們聚集在一起。它們將分散到世界各地,它們仍然精美,但每一幅畫只能展現出部分神秘……當然,我們更願意看到它們全部被收藏在博物館的某個展室,使人們可以去欣賞它們,去享受它們既壯美又寧靜的、無與倫比的畫面。"
8. 莫奈作品賞析 <霧中的國會大廈>
莫奈(1840~1926),法國畫家。印象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名稱即由他的《日出印象 》一畫 而來。生於巴黎。初從布丹學習,並受容金和柯羅的影響;後轉向外光的描寫,馬奈和透納的作品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莫奈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現大自然的方法,記錄下瞬間的感覺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連續作多幅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受。不注重對象的明晰的立體的形狀。主要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聖阿德列斯的陽台》、《花園里的女人們》、《日出印象》、《巴黎聖拉查爾火車站》、《乾草垛》和組畫《睡蓮》等。 http://www.gmw.cn/content/2004-12/06/content_143656.htm這里好像比較多內容!你看吧
9. 莫奈的睡蓮賞析 急求
莫奈及睡蓮畫
讀印象派畫家的畫冊,在莫奈的「睡蓮」畫前沉思。
相信讀畫的人都會沉入那片暗綠的池塘,靜靜地屏息、默想、輕嘆,悄悄走過,再頻頻回頭。
目光是那流動的水,自己已成那朵夢中的花……那些「睡著」又「醒著」的花,烙印般烙在觀者的腦中,久久開著。
莫奈生活中的睡蓮池在他巴黎郊外的花園里。這個花園名木奇花,繽紛多彩,光影色彩成就華美豐茂的景象。莫奈喜歡睡蓮,園中本沒有池塘,他精心設計,請人挖就。池塘完工,池水淙淙,通向花園各處。他還請人在池上造了日本式的小橋。花木和小橋倒影在水中,有特別的光色。莫奈清早起來,就來到花園,向他的各種花草樹木問好。這一年他60歲。
60歲了,想起畫那幅《日出印象》時,是多麼年輕!那幅勒哈佛爾日出景象的畫作,曾遭到學院派畫家大肆抨擊,評論家諷刺「日出印象」不像真正的畫,而稱之為「印象主義」。「印象」這個貶低的詞語,不久卻傳開,成為一個畫派的稱號。後來莫奈功成名就。
睡蓮在池塘里盛開。綠葉浮在水面。花朵挺出水面。色彩鮮艷,蘊含清香。莫奈在池邊支起幾個畫架,以最迅捷的方式捕捉光影色彩的變化,把瞬間的視覺光效展現在畫布上。
他畫布上的睡蓮,有各種形狀各種色彩:有濃蔭背景下花葉的姿態,有藍色霧中朦朧的花影,有色彩絢麗的線條細描,也有隻見色塊不見輪廓的狂放寫意……所有的睡蓮都空靈美麗。
後來,已經60多歲的莫奈,覺得花園的景象越來越模糊了。莫奈的白內障已經很嚴重了。視力的減退對一個畫家是致命的打擊。年老,精力不濟,視物昏花,這是否意味著畫家藝術生涯的終結?此時的他可以在他的花園里安享晚年,他的成就足以使他在藝術史上留名了。莫奈卻不肯放下畫筆。時間飛逝,生命已是短暫,他還要在畫布上留下色彩。他設計修了個由天花板透光的大畫室,繼續畫大幅的睡蓮畫。有時,他只靠顏料錫管上的標簽號碼確定色彩,憑著以往對色彩的強烈記憶來繼續畫畫。
暮年老人,憑著執著追求,還是換來巴黎一年一度畫展上的成功。
83歲時,他終於做了白內障手術,手術非常成功,他又能看到大自然繽紛的色彩了!
光和影依然在眼前跳躍,他要留住最美麗的色澤。
他晚年完成的睡蓮畫,畫面景象更抽象,畫風更具浪漫品質。
生命融入藝術,畫中的一切就有了生命。
藝術不只是技巧的表現,更是作者心血的凝聚。我們在莫奈的「睡蓮畫」前,看到經過提煉的幻美的大自然,也看到了藝術家聖潔的心靈。
詩人馬拉美有這樣的詩句:
「……它深濃的白,
包含這樣一個空無不可及的夢,
包含一種永不存在的快樂,
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繼續屏息,
向那幻影致敬……」
我們在畫作前,有同樣的感受。我們向畫中的幻影致敬,向莫奈的藝術創造致敬。
《睡蓮》是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絕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的視覺效果。在大師的筆下,睡蓮的 葉子是純綠色的,而花朵卻像暗紅的火焰。看似隨意的彩色線條筆觸柔美,似乎讓水流動起來,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間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參觀者站在畫旁,就如同佇立在池塘旁邊,竟能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蓮花別樣紅」的唐詩意境。記起Proust的文字:「稍遠些的水面上,片片睡蓮簇擁在一起,猶如一座浮動的花壇,彷彿花園里那些蝴蝶花搬到了這兒,蝴蝶那般把藍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這座水上花壇的斜面上……傍晚當它宛若某個遙遠的海港,披著夕陽那玫瑰色的、夢幻般的霞光,不停地改變著色彩,以便始終跟色澤比較固定的花冠周圍的那種在時光里隱匿得更深的、更奧妙的東西――那種存在於無限之中的東西――顯得很和諧的時候,開在這片水面上的睡蓮,就像是綻放在天際的花朵。」
睡蓮開在水裡,淡定從容的伸向天空,沒有紛擾,無憂無慮的仰望蒼穹。《睡蓮》,可以說是莫奈一生對光與色表現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