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韻徐志摩賞析
1. 徐志摩-雲游賞析
讀過一些徐志摩的詩,這些詩可真是要「讀」的,只有讀了出來,才能感受到詩中強烈的音樂美,志摩的詩在內容上沒有深刻之處,但在語言和格式上確實是同時期詩人中的佼佼者,他的詩有感而發,詩中蘊涵的感情世界真誠濃烈,他的人格就在他的詩中凸現出來。詩中的詩人是純真的、善良的、熱情的,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感情,那絲絲縷縷的個人感情瓜葛在他的詩里更是「剪不斷,理還亂」。如他的《我不知道風在哪個方向吹》,從「迷醉」到「心碎」茫然的詩人說,「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章回體的詩句,一段一問,如中國古代的園林迴廊,又如迴旋體樂曲,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詩的音樂美和建築美呢。
我個人認為,徐志摩的詩里音樂性最強的是《海韻》,這也是詩集中難得的有情節的詩,詩分五 段,統一的格式,更象一部象徵派電影。五個場景,簡單的對話、描寫,勾勒出的卻是一幅立體的場面,反復的詠嘆是徐志摩詩作的特色,不僅增加了詩的表達效果,還使作品更富有音樂性,更容易為讀者所接受。
一生感情世界牽牽絆絆的徐志摩最灑脫的一首詩就是《偶然》了。不知道這首詩是 不是詩人感情受挫後的發泄之詞——「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好,最好你忘掉,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我認為這是首優秀的作品。
還有很多,最單純真摯的《在那山道旁》;最纏綿俊美的《雲游》;最簡短含蓄的《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最出人意料的《珊瑚》都是我眼中徐志摩比較優秀的作品,雖然這個人天生詩人氣質濃厚,多情痴情,不被學者專家認同,但他的作品的確是五四後新詩中的明珠,或者說是一顆流星,雖然在天空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就隕落了,但它的耀目已永遠留在了那片古老的天空。
珊瑚,表達了失戀的心情。雖然心已沉,卻並未死去。失戀了,仍那麼痴情,一往情深的意境。
2. 徐志摩情詩賞析
讀過一些徐志摩的詩,這些詩可真是要「讀」的,只有讀了出來,才能感受到詩中強烈的音樂美,志摩的詩在內容上沒有深刻之處,但在語言和格式上確實是同時期詩人中的佼佼者,他的詩有感而發,詩中蘊涵的感情世界真誠濃烈,他的人格就在他的詩中凸現出來。詩中的詩人是純真的、善良的、熱情的,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感情,那絲絲縷縷的個人感情瓜葛在他的詩里更是「剪不斷,理還亂」。如他的《我不知道風在哪個方向吹》,從「迷醉」到「心碎」茫然的詩人說,「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章回體的詩句,一段一問,如中國古代的園林迴廊,又如迴旋體樂曲,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詩的音樂美和建築美呢。
我個人認為,徐志摩的詩里音樂性最強的是《海韻》,這也是詩集中難得的有情節的詩,詩分五 段,統一的格式,更象一部象徵派電影。五個場景,簡單的對話、描寫,勾勒出的卻是一幅立體的場面,反復的詠嘆是徐志摩詩作的特色,不僅增加了詩的表達效果,還使作品更富有音樂性,更容易為讀者所接受。
一生感情世界牽牽絆絆的徐志摩最灑脫的一首詩就是《偶然》了。不知道這首詩是 不是詩人感情受挫後的發泄之詞——「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好,最好你忘掉,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我認為這是首優秀的作品。
還有很多,最單純真摯的《在那山道旁》;最纏綿俊美的《雲游》;最簡短含蓄的《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最出人意料的《珊瑚》都是我眼中徐志摩比較優秀的作品,雖然這個人天生詩人氣質濃厚,多情痴情,不被學者專家認同,但他的作品的確是五四後新詩中的明珠,或者說是一顆流星,雖然在天空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就隕落了,但它的耀目已永遠留在了那片古老的天空。
珊瑚,表達了失戀的心情。雖然心已沉,卻並未死去。失戀了,仍那麼痴情,一往情深的意境。
3. 徐志摩的海韻的哲理內涵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雲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回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30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11月19日在濟南附近因飛機失事身亡。
徐志摩的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
4. 徐志摩的海韻,詩中的女郎形象究竟有何象徵性意義
女郎形象的塑造和大海風浪的描述只是藝術表現的方式,《海韻》藝術表現的最終目的是以浪內漫主義的手法把神容往自由的寓意傳達出來。這是發生在海邊的極其浪漫的愛情悲歌,更是發生在「五四」之後渴望自由和個性解放的一代人身上的命運象徵。它的結局是悲劇,但它的餘音卻暗含新生的希望。
5. 徐志摩的《海韻》、《闊的風》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海韻 發表時間:1925年8月17日 作者:徐志摩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原文
一 「女郎,單身的女郎, 你為什麼留戀 這黃昏的海邊?—— 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回家我不回, 我愛這晚風吹:」—— 在沙灘上,在暮靄里, 有一個散發的女郎—— 徘徊,徘徊。 二 「女郎,散發的女郎, 你為什麼彷徨 在這冷清的海上? 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你聽我唱歌, 大海,我唱,你來和:」—— 在星光下,在涼風里, 輕盪著少女的清音—— 高吟,低哦。 三 「女郎,膽大的女郎! 那天邊扯起了黑幕, 這頃刻間有惡風波—— 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你看我凌空舞, 學一個海鷗沒海波:」—— 在夜色里,在沙灘上, 急旋著一個苗條的身影—— 婆娑,婆娑。 四 「聽呀,那大海的震怒, 女郎回家吧,女郎! 看呀,那猛獸似的海波, 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海波他不來吞我, 我愛這大海的顛簸!」 在潮聲里,在波光里, 啊,一個慌張的少女在海沫里, 蹉跎,蹉跎。 五 「女郎,在哪裡,女郎? 在哪裡,你嘹亮的歌聲? 在哪裡,你窈窕的身影? 在哪裡,啊,勇敢的女郎?」 黑夜吞沒了星輝, 這海邊再沒有光芒; 海潮吞沒了沙灘, 沙灘上再不見女郎,—— 再不見女郎! 註:此詩發表於1925年8月17日《晨報·文學旬刊》。[1]
作品賞析
敘述型抒情詩在徐志摩詩中占相當大的比例,《海韻》即是其中一首。在這類詩的寫作中,作為敘述的語言無可避免地對閱讀構成一種逼迫。這種逼迫來自現代詩——因為在傳統的敘述詩中,比如《孔雀東南飛》、《木蘭辭》中,敘述語言與抒情語言從不同層面出場、一目瞭然,而所敘之事是已然發生或可能發生之事。而在現代詩,比如徐志摩這首《海韻》里,敘述語言和抒情語言二位一體,只有全盤通讀之後才能定奪語言的敘述功能。況且,更本質意義的區別在於,現代的敘述型抒情詩敘述所敘之事,並非一種直接生活經驗或可能用生活加以驗證的經驗(但也並非不可以想像)。 《海韻》語言的口語化、抒情傾向,意象的簡潔清澈,情節的單純和線性展開,當閱讀結束時,完整的情節交待才把詩意表達予以攏合。單身女郎徘徊——歌唱——急舞婆娑——被淹入海沫——從沙灘消失。這並非一個現實中失戀自歿的故事。然而,說到底,徐志摩又用了這樣或類似這樣故事的情節。徐志摩的這類詩仍是接受了傳統敘事詩的基本構思模式,即人物有出場和結局,情節有起伏高潮。但是,這個人物是虛擬化的人物,這個情節是放大的行為「可能」。在《海韻》里,單身女郎並不要或可以不必包含生活意味、道德承諾、倫理意願,她既不像劉蘭芝也不像花木蘭,也不是現實生活中具體的「某一個」,她只是一種現代生活中的「可能」,因此,這個她的徘徊、歌唱、婆娑、被淹和消失,只不過是「可能發生的行為過程的放大。」這正是《海韻》的全新之處。女郎、大海和女郎在大海邊的行為事件都由於是懸置的精神現狀的象徵而顯得格外逼迫、蒼茫。由於象徵,敘述語言能指的意義無限擴張,整首詩遠遠超出了傳統敘述詩的詩意表達。雖然《海韻》的語言相當簡潔單純,其包容的蘊含、寬度和復雜性卻可以在閱讀中反復被體驗、領悟。 在第一節中,頭發披散的單身女郎徘徊不回家,令人牽念,而她的回答僅是「我愛這晚風吹」。大海如生活一樣險惡,又永遠比生活神秘,它的永恆性令人神往。遠離生活的孤獨的女郎要求「大海,我唱,你來和」,其要求不僅大膽狂妄,而正因其大膽狂妄,對永恆的執著才顯堅定。因此當惡風波來臨,她要「學一個海鷗沒海波」。海鷗是大海的精靈,精神和信念是人類的翅羽,女郎雖然單薄,她的信念卻堅定不移。但無情的大海終於要吞沒這「愛這大海的顛簸」的女郎,與大自然和永恆的搏鬥是一場永恆的搏鬥。女郎的「蹉跎」由此變得悲涼。然而,女郎並沒有真正被擊敗、徹底消失,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里,老人空手而歸,「人是不能被打敗的」精神卻從此充滿了人類心靈。茨威格的散文名篇《海的墳墓》以音樂的永恆旋律謳歌了人類不滅的追尋意志。徐志摩的《海韻》終於以急促的呼尋、形而上的追問、濃郁的抒情將全詩推向高潮,留給讀者的是廣闊的、深遠的思想空間。 「女郎,在哪裡,女郎?/在哪裡,你嘹亮的歌聲?/在哪裡,你窈窕的身影?/在哪裡,啊,勇敢的女郎?」尋求過,搏擊過,歌唱過,因此才稱得勇敢,因此仍將被謳歌,再成為追尋的源頭。《海韻》是在最後一節傑出地完成了海的永恆韻律的模仿。 徐志摩《海韻》的構思對傳統敘述詩模式的借鑒或許使他最終沒有創構一種新的敘述抒情表達方式,這是很大的遺憾。但就《海韻》這首詩而言,表達方式仍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一方面詩人對詩歌的「故事性」有著傾心的迷戀,另一方面他又並沒有以敘述者「我」的方式在詩中出現,他不但不對「我」作出表達,而且將「我」隱在整個故事後面,讓故事在兩個人物的抒情對白中從容不迫地展開。這樣,就使敘述型抒情詩的詩意表達有了雙重效果,一面是故事中人物自身的抒情,另一面是敘述詩人強烈的情感領向。《海韻》五個部分各自獨立的抒情效果不可以忽視,而各個獨立部分的抒情最終在結尾處匯合,與詩人的思想意向、抒情合為交響就形成了抒情高潮。[1]
6. 默境 徐志摩 賞析
徐志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大詩人、大情人,他的婚戀傳奇可以說回是上個世紀的經典。答
徐志摩只活了36歲,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他的生命里出現的三個女子: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一個銀行家、一個建築學家、一個畫家,都是絕世的才女和美女。
如果我們再把這三個女子的婚戀串起來,更是無與倫比:
林徽因嫁給了梁思成(建築學家、教授),徐志摩(詩人、教授)一生為她情死,
金岳霖(哲學家、教授)為她終生不娶。
陸小曼的前夫是王賡(將軍),徐志摩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徐志摩生前以及逝去後,陸小曼一直與翁瑞午(梨園弟子)曖昧不清。
張幼儀一直以撫養她和徐志摩的兒子為己任,直到56歲時,再嫁給蘇季子醫師。
7. 徐志摩《海韻》,
徐志摩《海韻》
一
「女郎,單身的女郎,
你為什麼留戀
這黃昏的海邊?
女郎,回家吧,女郎!」
「阿不;回家我不回。
我愛這晚風吹!」--
在沙灘上,在暮靄里,
有一個散發的女郎--
徘徊,徘徊。
二
「女郎,散發的女郎,
你為什麼耪徨
在這冷清的海上?
女郎,回家吧,女郎!」
「阿不;你聽我唱歌,
大海,你唱,我來和。」
在星光下,在涼風里,
輕盪著少女的清音--
高吟低哦。
三
「女郎,膽大的女郎!
那天邊扯起了黑幕,
這頃刻間有惡風波,--
女郎,回家吧,女郎!」
「阿不;你看我凌空舞,
學一個海鷗沒海波。」--
在夜色里,在沙灘上,
急旋著一個苗條的身影,--
婆娑,婆娑。
四
「聽呀,那大海的震怒,
女郎回家吧,女郎!
看呀,那猛獸似的海波,
女郎,回家吧,女郎!」
「阿不;海波他不來吞我,
我愛這大海的顛簸!」
在潮聲里,在波光里,
啊,一個慌張的少女在海沫里,
磋跎,磋跎。
五
「女郎,在哪裡,女郎?
在哪裡,你嘹亮的歌聲,
在哪裡,你窈窕的身影?
在哪裡,啊,勇敢的女郎?」
黑夜吞沒了星輝,
這海邊再沒有光芒;
海潮沒了沙灘,
沙灘上再不見女郎,--
再不見女郎!
8. 徐志摩詩歌雪花的快樂,海韻賞析
這首詩寫於1924年12月30日。發表於1925年1月17日《現代評論》第一卷第6期。詩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寫道:「詩人也是一種痴鳥,他把他的柔軟的心窩緊抵著薔薇的花刺,口裡不住地唱著星月的光輝與人類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來把白花染成大紅他不住口。他的痛苦與快樂是深成的一片。」如果把徐詩中《雪花的快樂》、《再別康橋》和《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以下簡稱《雪花》、《康橋》、《風》)放在一起,它們正好從這樣的角度展示了詩人寫作的連續、希望與理想追尋的深入。這是一個有趣的比較,因為這三首名篇風格之一致,內在韻脈之清晰,很容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話:「不是徐志摩,做不出這首詩!」(茅盾《徐志摩論》)徐詩中表現理想和希望感情最為激烈、思想最為激進的詩篇當推《嬰兒》。然而,最真實傳達「一個曾經單純信仰的,流入懷疑的頹廢」(《猛虎集》徐志摩自序)詩人心路歷程的詩作,卻是上述三首。在現代主義階段,象徵不僅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詩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歷程是一個紛繁的文學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跡讀者往往需追隨及終點方恍然大悟。胡適之在《追憶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的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實現的歷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紀念號》)徐志摩用了許多文字來抵抗現實世界的重荷、復雜,在現實世界的摧毀面前,他最終保持的卻是「雪花的快樂」、「康橋的夢」及「我不知道風在哪個方向吹」的無限惆悵。如果說現代詩的本質就是詩人穿越現實去獲取內心清白、堅守理想高貴(傳統詩是建築於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義時代的),那麼,讀者不難理解人們對於《雪花》、《康橋》和《風》的偏愛。 在徐志摩的詩中,愛情詩是他全部詩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這些愛情詩抒唱了他對愛與美的追求。他有時以自己的感情基礎,有時則以假想的異性為對象。而在《雪花的快樂》中,詩人把它作了升華,既把對愛情的追求與改變現實社會的理想聯系在一起,包含著反封建倫理道德、要求個體解放的積極因素,熱烈而清新,真摯而自然,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詩分四節,與其說這四節韻律鏗鏘的詩具有啟承轉合的章法結構之美,不如說它體現了詩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詩人避開現實藩籬,把一切展開建築在「假如」之上。「假如」使這首詩定下了柔美、朦朧的格調,使其中的熱烈和自由無不籠罩於淡淡的憂傷的光環里。與閱讀相反,寫作時的詩人或許面對窗外飛揚的雪花熱淚盈眶,或許獨自漫步於雪花漫舞的天地間。他的靈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現實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當「星月的光輝與人類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樂》,可以說,詩的過程本身就是靈魂飛揚的過程。 《雪花的快樂》是一首純詩(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純詩」)。在這里,現實的「我」被徹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場,那雪花在半空中「翩翩」的「瀟灑」,「娟娟的飛舞」,直奔向「清幽的住處」,會見「花園」里的「她」,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詩人以「雪花」自比,運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瀟灑飛揚的雪花為意象,「她」是詩人想像中的情人,更是升華了的神聖的愛情,巧妙地傳達了詩人執著追求愛情和美好理想的心聲。但這是被詩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靈魂穿著的雪花。這是靈性的雪花,他是人的精靈,他要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過程絲毫不感痛苦、絕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著選擇的自由、熱愛的快樂。雪花「飛揚,飛揚,飛揚」,這是十分堅定、歡快和輕松自由的執著,是詩人自明和自覺的結果。實際上,詩人是穿越現實去獲取內心的清白、堅守理想的高貴。而這個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園,渾身散發硃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萬縷柔波的湖泊。她是現代美學時期永恆的幻像。雪花的旋轉、延宕和最終歸宿完全吻合詩人優美靈魂的自由、堅定和執著。對於詩人徐志摩而言,或許隱含著很深的個人對象因素,但身處其中而加入新世紀的曙光找尋,正是詩人選擇「她」而不是「他」的內驅力。 這首詩的韻律是大自然的音籟、靈魂的交響。步入「假如」建築的世界,人們往往不僅受到美的沐浴,還要萌發美的守護。簡單地理解純詩,「象牙塔」這個詞仍不過時,只是讀者需要有寬容的氣度。《康橋》便是《雪花》之後徐詩又一首傑出的純詩。在大自然的美色、人類的精神之鄉前,詩人輕輕地來,又輕輕地走,「不帶走一片雲彩」。這種守護之情完全是詩意情懷,而這又是與《雪花》中靈魂的選擇完全相承的。只有當追求和守護的夢幻終被現實的銳利刺破之時,《風》才最後敞開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夢的輕波里依洄」的無限留戀和惆悵。 《雪花的快樂》的韻律比較和諧,富於音樂美,如詩人運用反復的手法連用三個「飛揚」就不乏輕快的韻律。其次,《雪花的快樂》也富於繪畫美,不僅那「清幽的住處」、恬靜的「花園」等構建出了一幅幽雅秀麗的畫面,重復出現的「飛揚,飛揚,飛揚」亦織出一幅深邃的靈魂圖畫。在用詞上,《雪花的快樂》也富有想像力和象徵性,如最後三節中的「她」可以象徵詩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心中嚮往的理想追求。作者把對理想的追求的主觀感情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從而化實景為虛境,創造出了一個優美的意境,顯示了他飛動飄逸的藝術風格。
9. 徐志摩詩歌賞析
再別康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1920年曾留學英國。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為新月社詩派的代表詩人。
「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處就得不著,女人的壞處就使他犧牲了。」 --- 冰心 《再別康橋》
《我不知道風》
《闊的海》《瀘杭車中》
《我等候你》
《殘春》《雪花的快樂》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十一月六日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宛如一曲優雅動聽的輕音樂。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國訪問,舊地重遊,勃發了詩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思,融匯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里,也馳騁在詩人的想像之中。
全詩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雲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像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台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著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著讀者的心弦。
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