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鵲踏枝的賞析

鵲踏枝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3-06 22:50:55

❶ 求馮延巳的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的賞析!以及其有關資料

http://202.113.21.169/yejiaying/04zhushu/tangsongci/tsmjcsx004fys1.htm
你可以去查一下葉嘉瑩教授的有關馮延巳的研究的文章,他是專那方面的權屬威

❷ 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的賞析

從這首詞的結尾「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人們會知道它是一首寫思婦閨怨的艷詞,從全詞的內容看,也的確如此。而除了閨怨之外,這首詞還提供了獨特的審美聯想。
這首詞的開頭三句,似乎是在寫景。梅花似雪,隨風飄飛,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如果讀者把梅不僅僅當作景物,而是當作生命來看,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猶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濃厚的悲劇氣氛。如果再進一步,把這自然生命的悲劇與人生的種種悲劇聯系起來看,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廣的意蘊,如葉嘉瑩女士所說,「寫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臨無常之際的繾綣哀傷,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了。
這種聯想,並不是捕風捉影,而是由作品的上下文之間的聯系而來:「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大自然中的花落飄零,與人生中的良辰易逝、生命無常,是如此的相似,人們執著地企圖在徹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轉瞬之間,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虛空之中,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隨風一樣。梅離枝頭,尚且流連「多情」;人生中的好景不長、笙歌散去,又怎不讓人感到可悲可嘆、無可奈何!
作者在這首詞中的感慨,似乎是飄忽無端、不可確指的。但通過合理的聯想,讀者似乎又可以窺見作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像「昨夜笙歌」這個詞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涼,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隕落的意義。而這些,正體現了馮延巳詞意蘊深廣、「堂廡特大」的特點。

馮延巳的詞里,不乏艷情的描寫。如「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鵲踏枝》)、「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燕脂臉」(《歸自謠》)等等,與「花間」詞並無明顯的區別。但他也有些作品,既不同於溫庭筠的「艷」,也不同於韋庄的「淺」,更絕少《花間集》中的色情味道。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這些詞的風格,那就是「雅」。

❸ 如何賞析晏殊的《鵲踏枝》

庭院里的菊花籠罩在霧氣里,像是鬱郁含愁;蘭花也彷彿在朝露中飲泣。掛著絲羅帷簾的屋子裡有寒氣透過,築巢屋樑上的燕子成雙成對地聯翩飛去。明月啊,你不了解人間離愁別恨之苦,還把你的銀輝,從晚間到清曉,斜射進我朱漆的窗戶。

昨晚颳了一夜的西風,把樹上碧綠的葉子吹得光禿禿。清晨起來,我獨上高樓,憑欄眺望,望斷天涯路。情郎啊,要給你寄上一封彩箋寫成的情書,可山長水闊,路途遙遠,你今又在何處?


❹ 賞析一下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的意韻

鵲踏枝
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1、詞人是如何來寫這種閑情是難以拋擲的呢?
七個字組成的一句話,卻是千回百轉。第一層,我不願意有這樣的閑愁,所以掙扎,把這閑情拋擲了。第二層,我不但拋擲了,而且努力了很久,拋擲久。第三層,「誰道」是誰說我真的就拋擲了,反問語氣強化情感。最後發現沒有做到。

2、為什麼上闋中用「日日」這一疊詞,體會這樣用的好處?
答:疊詞表示「每」幾乎沒有例外。表明詞人每天除了在花前飲酒沉醉外,無法度日了,這樣就加重了此人的惆悵之情。
而「朱顏瘦」正是「日日病酒」的必然結果,「敢辭」即不惜,明知有害也不逃避,不改變,不後悔,通過「日日」疊詞的運用,那種經過「拋擲」的掙扎,鏡里的反省依然無悔的情意就表現出來了
3、既然「年年有」,為什麼還要說是「新愁」怎樣理解?
答:前面說閑情拋擲久,經過拋擲,重新復甦起來的愁,所以新。 此愁雖舊,但令人惆悵,感受深切,所以像新的。
4、「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如何融情於景的?
答:遠遠的地平線那邊的叢林,月亮已經升起,所有路上的行人都已經回家,主人公孤獨的站立在沒有屏障的小橋上接受四面寒風,不正是心中有種孤寂惆悵之感,難以排遣嗎?所以詞人內心有一種長久存在的惆悵哀愁。

賞析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為五代詞人馮延巳所做的一首詞。作者以細膩、敏銳的筆觸,描寫閑情的苦惱不能解脫,語言清麗流轉,感情深致含蓄,寫盡了一個「愁」字,是馮延巳最為著名的詞作。
這是一首表達孤寂惆悵的言情詞。全詞所寫的乃是心中一種常存永在的惆悵、憂愁,而且充滿了獨自一人承擔的孤寂、凄冷之感,不僅傳達了一種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現出強烈而鮮明的個性,意蘊深遠,感發幽微。
上闋開門見山,首句用反問的句式把這種既欲拋棄卻又不得忘記的「閑情」提了出來,整個上片始終緊扣首句提出的復雜矛盾的心情回環反復,表現了作者內心感情的痛苦撕咬。

「誰道閑情拋擲久。」雖然僅只七個字,然而卻寫得千回百轉,表現了在感情方面欲拋不得的一種盤旋郁結的掙扎的痛苦。而對此種感情之所由來,卻又並沒有明白指說,而只用了「閑情」兩個字。這種莫知其所自來的「閑情」才是最苦的,而這種無端的「閑情」對於某些多情善感的詩人而言,卻正是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樣的與生俱來而無法擺脫的。詞人在此一句詞的開端先用了「誰道」兩個字,「誰道」者,原以為可以做到,誰知竟未能做到,故以反問之語氣出之,有此二字,於是下面的「閑情拋棄久」五字所表現的掙扎努力就全屬於徒然落空了。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上面著一「每」字,下面著一「還」,字,再加上後面的「依舊」兩個字,已足可見此「惆悵」之永在長存。而「每到春來」者,春季乃萬物萌生之時,正是生命與感情覺醒的季節,詞人於春心覺醒之時,所寫的卻並非如一般人之屬於現實的相思離別之情,而只是含蓄地用了「惆悵」二字。「惆悵」者,是內心恍如有所失落又恍如有所追尋的一種迷惘的情意,不像相思離別之拘於某人某事,而是較之相思離別更為寂寞、更為無奈的一種情緒。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既然有此無奈的惆悵,而且經過拋棄的掙扎努力之後而依然永在長存,於是下面兩句馮氏遂徑以殉身無悔的口氣,說出了「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兩句決心一意承擔負荷的話來。上面更著以「日日」兩字,更可見出此一份惆悵之情之對花難遣,故唯有「日日」飲酒而已。曰「日日」,蓋彌見其除飲酒外之無以度日也。至於下句之「鏡里朱顏瘦」,則正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結果。曰「鏡里」,自有一份反省驚心之意,而上面卻依然用了「不辭」二字,昔《離騷》有句雲「雖九死其猶未悔」,「不辭」二字所表現的,就正是一種雖殉身而無悔的情意。

下闋進一步抒發這種與時常新的閑情愁緒。詞人把這種迷惘與困惑又直接以疑問的形式再次鮮明突出地揭諸筆端,可謂真率之極;而在「河畔青蕪堤上柳」的意象之中,隱含著綿遠纖柔、無窮無盡的情意與思緒,又可謂幽微之至。

「河畔青蕪堤上柳。」下半闋承以「河畔青蕪堤上柳」一句為開端,在這首詞中實在只有這七個字是完全寫景的句子,但此七字卻又並不是真正只寫景物的句子,不過只是以景物為感情之襯托而已。所以雖寫春來之景色,卻並不寫繁枝嫩蕊的萬紫千紅,只說「青蕪」,只說「柳」。「蕪」者,叢茂之草也,「蕪」的青青草色既然遍接天涯,「柳」的縷縷柔條,更是萬絲飄拂。簇這種綠遍天涯的無窮草色,這種』隨風飄拂的無盡柔條,它們所喚起的,或者所象喻的,該是一種何等綿遠纖柔的情意。而這種草色又不自今日方始,年年河畔草青,年年堤邊柳綠,則此一份綿遠纖柔的情意,也就年年與之無盡無窮。

「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所以下面接下去就說了「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二句,正式從年年的蕪青柳綠,寫到「年年有」的「新愁」。雖是「年年有」的「愁」,卻又說是「新」,一則此詞開端已曾說過「閑情拋棄久」的話,經過一段「拋棄」的掙扎,而重新又復甦起來的「愁」,所以說「新」;再則此愁雖一宋詞鑒賞辭典一舊,而其令人惆悵的感受,則敏銳深切歲歲常新,故曰「新」。上面用了「為問」二字,下面又用了「何事」二字,造成了一種強烈的疑問語氣,從其嘗試拋棄之徒勞的掙扎,到問其新愁之何以年年常有,有如此之掙扎與反省而依然不能自解。在此強烈的追問之後,詞人卻忽然盪開筆墨,更不作任何回答,而只寫下了「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兩句身外的景物情事,仔細玩味,這十四個字卻實在是把惆悵之情寫得極深。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試觀其「獨立」二字,已是寂寞可想,再觀其「風滿袖」三字,更是凄寒可知,又用了「小橋」二字,則其立身之地的孤伶無所蔭蔽亦復如在眼前,而且「風滿袖」一句之「滿」字,寫風寒襲人,也寫得極飽滿有力。在如此寂寞孤伶無所蔭蔽的凄寒之侵襲下,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見,何況又加上了下面的「平林新月人歸後」七個字。「平林新月」,則林梢月上,夜色漸起,「人歸後」,則路斷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後了。從前面所寫的「河畔青蕪」之顏色鮮明來看,應該乃是白日之景象,而此一句則直寫到月升人定,則詩人承受著滿袖風寒在小橋上獨立的時間之長久也可以想見了。如果不是內心中有一份難以排解的情緒,有誰會在寒風冷露的小橋上直立到中宵呢?

❺ 鵲踏枝 馮延巳 古詩文閱讀賞析

(1)、此詞描寫閑情難以排遣的苦悶。起句為反句,強調苦悶之深內之久;同時有籠罩全篇容之效。或答,籠罩全篇或營造意境。
(2)、關系式:「河畔青蕪堤上柳」是引起了「新愁」,「新愁」亦如萋萋芳草、條條柳絲般每年生發、綿延纖長。景象是:表現了詞人獨自立於小橋風露之中的景象,暗示出詞人孤獨、寒冷、寂寞之情的終難擺脫。

❻ 如何賞析《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原文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五代: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下闋進一步抒發這種與時常新的閑情愁緒。詞人把這種迷惘與困惑又直接以疑問的形式再次鮮明突出地揭諸筆端,可謂真率之極;而在「河畔青蕪堤上柳」的意象之中,隱含著綿遠纖柔、無窮無盡的情意與思緒,又可謂幽微之至。

「河畔青蕪堤上柳。」下半闋承以「河畔青蕪堤上柳」一句為開端,在這首詞中實在只有這七個字是完全寫景的句子,但此七字卻又並不是真正只寫景物的句子,不過只是以景物為感情之襯托而已。所以雖寫春來之景色,卻並不寫繁枝嫩蕊的萬紫千紅,只說「青蕪」,只說「柳」。「蕪」者,叢茂之草也,「蕪」的青青草色既然遍接天涯,「柳」的縷縷柔條,更是萬絲飄拂。

「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正式從年年的蕪青柳綠,寫到「年年有」的「新愁」。雖是「年年有」的「愁」,卻又說是「新」,一則此詞開端已曾說過「閑情拋棄久」的話,經過一段「拋棄」的掙扎,而重新又復甦起來的「愁」,所以說「新」;再則此愁雖一宋詞鑒賞辭典一舊,而其令人惆悵的感受,則敏銳深切歲歲常新,故曰「新」。上面用了「為問」二字,下面又用了「何事」二字,造成了一種強烈的疑問語氣,從其嘗試拋棄之徒勞的掙扎,到問其新愁之何以年年常有,有如此之掙扎與反省而依然不能自解。在此強烈的追問之後,詞人卻忽然盪開筆墨,更不作任何回答,而只寫下了「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兩句身外的景物情事,仔細玩味,這十四個字卻實在是把惆悵之情寫得極深。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試觀其「獨立」二字,已是寂寞可想,再觀其「風滿袖」三字,更是凄寒可知,又用了「小橋」二字,則其立身之地的孤伶無所蔭蔽亦復如在眼前,而且「風滿袖」一句之「滿」字,寫風寒襲人,也寫得極飽滿有力。在如此寂寞孤伶無所蔭蔽的凄寒之侵襲下,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見,何況又加上了下面的「平林新月人歸後」七個字。「平林新月」,則林梢月上,夜色漸起,「人歸後」,則路斷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後了。從前面所寫的「河畔青蕪」之顏色鮮明來看,應該乃是白日之景象,而此一句則直寫到月升人定,則詩人承受著滿袖風寒在小橋上獨立的時間之長久也可以想見了。如果不是內心中有一份難以排解的情緒,有誰會在寒風冷露的小橋上直立到中宵呢?


馮延巳的這首《鵲踏枝》是寫春日之感懷。每每到了春天,就有一種莫名的惆悵湧上了心頭。

饒宗頤評曰:「具見開濟老臣懷抱。」

看過翻譯的都知道,這是一首表達孤寂惆悵的言情詞。他心中有一種常存的惆悵、憂愁,還有獨自一人的寂寞、凄冷。

於是他想借本詩傳達一種感情的意境,並且表現出了強烈而鮮明的個性,意蘊深遠,感發幽微。

何謂閑情?

一個人,當他閑下來的時候,不明就裡地出現的情緒才是閑情。你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那麼一刻莫名地感傷,莫名地惆悵?!

我想,這樣的情愫大抵每個人都會有。中國文人,一直以來就有「閑趣」與「閑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說的是,即便「春日游,杏花吹滿頭」也仍然還是有某種憂愁無法釋然,積郁之情難於言表。

為何呢?

結合他的命運或許會有答案。

馮延巳身處五代南唐,仕於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常常在詞中隱約流露對南唐衰敗的憂傷。也是他,第一次在詞中表現出生命的憂患,時常感嘆人生短暫、生命有限、時光易逝,這滲透其中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憂患意識,便是他格局大於前詞的關鍵所在。

故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馮詞:「深美閎約」。馮煦在《陽春集·序》中評價:「其旨隱,其詞微……周師南侵,國勢岌岌;中主既昧本圖,汶不自強……翁負其才略,不能有所匡轉,危苦煩亂之中,郁不自達者,一於詞發之。」這樣的評價,可謂是一言中的。

❼ 求:馮延巳的《鵲踏枝》一字賞析,就是對一個字進行專門的賞析. 注意,是一個字對應一段話賞析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的「瘦」字,用的傳神,

詞人確實承回受不起這份沉重的憂愁和傷答感,卻又拋擲不下或不願拋擲,便只好每日在花前飲酒自醉,藉以消愁解恨.攬鏡自照,猛見朱顏消瘦,不免心驚;但深情難忘也難解,為此而病酒傷身,憔悴消瘦也是應該的,值得的.這里我們不禁想起柳永《鳳棲梧》中的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里表現的正是一種雖九死而未悔的深情與執著.

❽ 鵲踏枝 晏殊 賞析

1:擬人
,這里用「愁煙」、「泣露」將它們人格化,將主觀感情移於客觀景物,透露女回主人答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畫痕跡較顯,與大晏詞珠圓玉潤的語言風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2:「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彩箋,這里指題詩的詩箋;尺素,指書信。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願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在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知何處」的慨嘆則更增加搖曳不盡的情致。

❾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賞析。

鵲踏枝
誰道閑情拋擲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樓風滿袖,
平林新月人歸後。

[賞析]
馮延巳是五代南唐時人,曾位居宰相之職。說來也是奇怪,每到亂世的時候,總是出文人少出政治家。其中以兩晉南北朝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為盛。也許因為亂世,文人更懂得生命、生活的可貴,而盡情地歌頌之,或者,文人感慨時局之亂,懂得排遣郁悶的心情。所以他們的作品比起一般時期的作品而言,更具真情實感!也因為戰亂遺失,保留下來的不多而彌足珍貴!對他們的文章,後世讀者因此帶著這樣的心情審讀,多了份包容,少了些苛刻。
本詞也被某些書刊收錄在歐陽修作品裡,但《陽春集》里收作為馮延巳的作品應是可信的,早在北宋初期就有傳本。
「誰道閑情拋擲久」,也有得出版物中是「拋棄」不是「拋擲」。從詞意上理解:「拋棄」有遺棄、丟掉的意思;「拋擲」不是把東西拋開,而是擱置、閑置、遺忘的意思。單從本詞詞面看上闋「誰道」有反問、質疑之意,其中「久」和下一句「每到春來」,很顯然是周而復始,有連續性的,遺忘之意顯露殆盡,而不是「拋棄」掉了,徹底的意思;再聯系全詞,其中「閑情」實際上指與佳人相娛。「誰道閑情拋擲久」,劈空而來,來得很突兀,就像大聲反駁別人對作者的質疑一般,這是一種藝術表現效果,也是一種寫實,我們不妨想像一下:這是一首佳人埋怨作者時的辯解詞,因為很長時間沒有與佳人約會,突然造訪,佳人頓時喜極而泣,一下子撲在作者的懷里,然後不斷地捶打著作者進行撒嬌,甚或是「幾時得歸來,香閣深關。待伊要,尤雲殢雨,纏綉衾,不與同歡。盡更深,款款問伊」(柳永《錦堂春》)的場景,然後,作者為自己辯解,很委屈地娓娓道出這首詞來。上闋大意應是:誰說我把你拋在腦後了?事實是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你,即便每每春天來臨,春光明媚令人心情豁然開朗之時,我惦念你的心情還是與往常一樣沉重。我常常把院子里的花兒當作是你,與你觥籌交錯,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哪怕由此喝壞了身體,我也「與伊喝得人憔悴,朱顏漸瘦終不悔」。
下闋,夾敘夾議,以景反襯心情。「河畔青蕪堤上柳」句突然一看,似乎「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怎麼會突然冒出這么一句來呢?其實作者名義上是寫景,實際上是作者的一種惆悵和感嘆!這樣就承上啟下了。河畔的青蕪和堤上的楊柳還有盼頭,每到春來就開始綠了,而我呢?卻「此『恨』綿綿無絕期」,與你相會卻沒有定數,不知是那一天啊!「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中的「新愁」是指除了「與佳人相會」外的另外的愁緒。為了與佳人相會而不得,作者有點生氣了,擬人化地對著「新愁」發問,除了與心上人相思這種「愁」外,還有什麼能歲歲年年這樣折磨我?意即所有的「愁」都不及我對你思念而不得的那種「愁怨」。沒有辦法,我只得形單影只到小橋上去眺望你的方向,心裡空落落的,久久不得平靜。作者實寫「風滿袖」之「滿」,實際上強烈地體現「心裡之空」和「身體之羸瘦」;「袖」是「滿」的,「心裡卻是空的」,不要看我的衣袖「豐滿」了起來,實際上是風,而我還是因為思念你依然那樣羸瘦。鮮明的對比,體現作者非凡的寫作藝術。「平林新月人歸後」,「平林」是風息,樹林平靜。「新月」是風起雲涌,「月隱其行」,風息林平,月亮重新探出頭來。意思是:你看,我對你的思念有多麼厲害,「愁雲密布」和樹林搖曳不定也是因為我不平靜心情所影響的,我離開之後,它們一切都恢復了平常。
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刻畫一男性青年失戀後痛苦心情的寫照。「傳統下的獨白」卻不這么認為,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諸多文獻資料分析,古代女性因男人拋棄或移情的情況比較多,而且也客觀,男人卻很少有這方面折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筆者堅持認為這仍然是「閨怨」引發的詞。
(傳統下的獨白)

❿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棄久的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表達孤寂惆悵的言情詞。全詞所寫的乃是心中一種常存永在的惆悵、憂愁,而且充滿了獨自一人承擔的孤寂、凄冷之感,不僅傳達了一種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現出強烈而鮮明的個性,意蘊深遠,感發幽微。
上闋開門見山,首句用反問的句式把這種既欲拋棄卻又不得忘記的「閑情」提了出來,整個上片始終緊扣首句提出的復雜矛盾的心情回環反復,表現了作者內心感情的痛苦撕咬。
「誰道閑情拋擲久。」雖然僅只七個字,然而卻寫得千回百轉,表現了在感情方面欲拋不得的一種盤旋郁結的掙扎的痛苦。而對此種感情之所由來,卻又並沒有明白指說,而只用了「閑情」兩個字。這種莫知其所自來的「閑情」才是最苦的,而這種無端的「閑情」對於某些多情善感的詩人而言,卻正是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樣的與生俱來而無法擺脫的。詞人在此一句詞的開端先用了「誰道」兩個字,「誰道」者,原以為可以做到,誰知竟未能做到,故以反問之語氣出之,有此二字,於是下面的「閑情拋棄久」五字所表現的掙扎努力就全屬於徒然落空了。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上面著一「每」字,下面著一「還」,字,再加上後面的「依舊」兩個字,已足可見此「惆悵」之永在長存。而「每到春來」者,春季乃萬物萌生之時,正是生命與感情覺醒的季節,詞人於春心覺醒之時,所寫的卻並非如一般人之屬於現實的相思離別之情,而只是含蓄地用了「惆悵」二字。「惆悵」者,是內心恍如有所失落又恍如有所追尋的一種迷惘的情意,不像相思離別之拘於某人某事,而是較之相思離別更為寂寞、更為無奈的一種情緒。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既然有此無奈的惆悵,而且經過拋棄的掙扎努力之後而依然永在長存,於是下面兩句馮氏遂徑以殉身無悔的口氣,說出了「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兩句決心一意承擔負荷的話來。上面更著以「日日」兩字,更可見出此一份惆悵之情之對花難遣,故唯有「日日」飲酒而已。曰「日日」,蓋彌見其除飲酒外之無以度日也。至於下句之「鏡里朱顏瘦」,則正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結果。曰「鏡里」,自有一份反省驚心之意,而上面卻依然用了「不辭」二字,昔《離騷》有句雲「雖九死其猶未悔」,「不辭」二字所表現的,就正是一種雖殉身而無悔的情意。
下闋進一步抒發這種與時常新的閑情愁緒。詞人把這種迷惘與困惑又直接以疑問的形式再次鮮明突出地揭諸筆端,可謂真率之極;而在「河畔青蕪堤上柳」的意象之中,隱含著綿遠纖柔、無窮無盡的情意與思緒,又可謂幽微之至。
「河畔青蕪堤上柳。」下半闋承以「河畔青蕪堤上柳」一句為開端,在這首詞中實在只有這七個字是完全寫景的句子,但此七字卻又並不是真正只寫景物的句子,不過只是以景物為感情之襯托而已。所以雖寫春來之景色,卻並不寫繁枝嫩蕊的萬紫千紅,只說「青蕪」,只說「柳」。「蕪」者,叢茂之草也,「蕪」的青青草色既然遍接天涯,「柳」的縷縷柔條,更是萬絲飄拂。簇這種綠遍天涯的無窮草色,這種』隨風飄拂的無盡柔條,它們所喚起的,或者所象喻的,該是一種何等綿遠纖柔的情意。而這種草色又不自今日方始,年年河畔草青,年年堤邊柳綠,則此一份綿遠纖柔的情意,也就年年與之無盡無窮。
「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所以下面接下去就說了「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二句,正式從年年的蕪青柳綠,寫到「年年有」的「新愁」。雖是「年年有」的「愁」,卻又說是「新」,一則此詞開端已曾說過「閑情拋棄久」的話,經過一段「拋棄」的掙扎,而重新又復甦起來的「愁」,所以說「新」;再則此愁雖一宋詞鑒賞辭典一舊,而其令人惆悵的感受,則敏銳深切歲歲常新,故曰「新」。上面用了「為問」二字,下面又用了「何事」二字,造成了一種強烈的疑問語氣,從其嘗試拋棄之徒勞的掙扎,到問其新愁之何以年年常有,有如此之掙扎與反省而依然不能自解。在此強烈的追問之後,詞人卻忽然盪開筆墨,更不作任何回答,而只寫下了「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兩句身外的景物情事,仔細玩味,這十四個字卻實在是把惆悵之情寫得極深。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試觀其「獨立」二字,已是寂寞可想,再觀其「風滿袖」三字,更是凄寒可知,又用了「小橋」二字,則其立身之地的孤伶無所蔭蔽亦復如在眼前,而且「風滿袖」一句之「滿」字,寫風寒襲人,也寫得極飽滿有力。在如此寂寞孤伶無所蔭蔽的凄寒之侵襲下,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見,何況又加上了下面的「平林新月人歸後」七個字。「平林新月」,則林梢月上,夜色漸起,「人歸後」,則路斷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後了。從前面所寫的「河畔青蕪」之顏色鮮明來看,應該乃是白日之景象,而此一句則直寫到月升人定,則詩人承受著滿袖風寒在小橋上獨立的時間之長久也可以想見了。如果不是內心中有一份難以排解的情緒,有誰會在寒風冷露的小橋上直立到中宵呢? 王國維:「溫、韋之精艷,所以不如正中者,意境有深淺也。」(《人間詞話》附錄二)
陳廷焯:「『獨立』二語,仙境?凡境?斷非凡筆。」(《雲韶集》卷一)
唐圭璋:「末兩句,只寫一美境,而愁自寓焉。」(《唐宋詞簡釋》)
陳廷焯:「可謂沉著痛快之極,然卻是從沉鬱頓挫來」(《白雨齋詞話》卷六)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