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於敏經典名言

於敏經典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3-06 22:50:04

『壹』 於敏中的人物生平

於氏為金壇望族,於敏中出身於詩禮簪纓世家。其曾祖父於嗣昌,乃明代萬曆進士於孔兼之孫,系順治十八年(1661年)進士,曾任山西襄垣知縣;祖父於漢翔,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進士,曾督陝西學政,風流文章,名噪一時;父親於樹范,曾召入內廷充武英殿纂修,參與編輯《康熙字典》、《佩文韻府》等書,後調任浙江宣平知縣。於敏中幼年過繼給其叔於枋為嗣,於枋為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廣西、山東主考官。於枋後來得子,於敏中又歸其親生父母。
於敏中幼承家學,天資聰慧,五歲啟蒙,力學《四書》。其母親課讀甚嚴,經常立在窗下屏息靜聽其讀書。祖父於漢翔親授《大學》章句,使之能依集註解不謬。於敏中10歲時即通讀《五經》,認真評點。雍正七年(1729年),年僅15歲的於敏中應江寧鄉試,中式舉人。但首次赴京會試不期落第。回壇後重新擇師問業,拜同邑雍正癸卯進士王步青(字已山)為師,重新研讀《四書》及十三經。年及冠,博通經史百家、陰陽歷律諸書,旁及佛道之說。 乾隆二年(1737年),於敏中參加丁已恩科會試,擢進士第一,時年23歲。從此,於敏中與其族兄於振並稱「兄弟狀元」,成為金壇科舉盛事。當年,他便入直翰林,授修撰,供職七年。以文翰受乾隆帝的賞識,直懋勤殿,累遷侍講,掌讀講經史,撰著朝事。
於敏中年少奪魁,春風得意。他文思敏捷,通熟掌故,文章冠絕一時,書法亦清秀灑脫,且能熟練掌握漢、滿、蒙、梵多種語言文字。他初入懋勤殿時,乾隆帝曾令其譯抄佛教經典《華嚴》、《楞嚴》兩部經書,他先畫出一座寶塔形狀,用小楷寫經,凡是欄柱檐瓦窗階鈴索之處都有字,宛轉依線,讀之成文。這還不算難,難在每有「佛」字,一定要算定寫在柱頂或檐際的尊貴之處,不得亂填亂寫。為此軸《華嚴經寶塔》,於敏中排算了二年,寫了將近一年,成了書法史上一段佳話。他還集譯抄宣講於一身,縱論政事,極為得體,深受乾隆帝贊賞。 乾隆九年(1744年),於敏中奉旨主持山西鄉試。乾隆十年(1775年),乾隆帝巡幸江南苑,問於敏中何為「治國要務策?」於敏中認為「治國要務莫過於興學得人,人才得即政事理。」乾隆帝點頭稱善,因此命其督山東、浙江學政。於敏中為朝廷選拔人才,建修學宮,革除積弊,頗得士林贊譽。後奉旨回京直上書房,教習皇子皇孫,督課教學,嚴謹善教,深得帝寵,累遷內閣學士。乾隆十五年(1780年),復督山東學政。乾隆十九年(1784年),擢為兵部侍郎。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其父於樹范去世,於敏中歸籍服喪。守制不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於敏中受特詔赴京署刑部左侍郎。孰料,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嗣父於枋亡故。此次治喪後不久,他的生母也去世了,於敏中只好戴喪辦喪。為了早日返回朝廷,於敏中向朝廷隱瞞了喪母一事。御史朱嵇知道此事後,立即疏劾於敏中將「兩次親喪,矇混為一,恝然赴官。」於敏中卻申辯說,在六部任職的大臣與戌守邊疆的將士沒有兩樣,不應該為家事而影響國家大事。乾隆帝也因其職任不可替代,惜其文才,原諒了他的這次過失,反而斥責朱嵇「污人名節,不無過當」。當年年底,授於敏中戶部侍郎。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命於敏中為軍機大臣,從此直接參與機務朝事。於敏中年紀比乾隆帝小三歲,用事正當乾隆帝盛年,因此他行事檢點,大事小事都是謹慎奉旨而行,周密穩妥。乾隆帝作文賦詩,常常是即興而為,事先並無草稿。每次皇帝吟誦之後,於敏中便默記於心,然後再恭恭敬敬謄抄出來,一字不差。有一天早上,於敏中隨乾隆帝游幸御花園,乾隆即興賦詩七首作文二篇。夜裡,乾隆收到於敏中所記之言,欣賞之餘不覺拍案驚奇,由此對其更加倚重。
乾隆三十年(1765年),擢戶部尚書。於敏中僅有一子,名於齊賢,鄉試未能考中。乾隆考慮到其子已經長大,因此加恩予以依照尚書品級補為蔭生,入學國子監。又因於敏中正室夫人已經病故,特封其妾張氏為淑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梁瑤峰進入軍機處,乾隆皇帝命其掌管詩文,而令於敏中專門負責國家政務。這樣,於敏中便可不再留心皇帝所作詩文了。一日,皇帝召於敏中和梁瑤峰入宮,又吟誦詩文,於敏中趕緊給梁瑤峰使眼色,而梁瑤峰茫然不知其意。等到皇上吟誦完畢,二人出來,於敏中等待梁瑤峰將詩文謄寫出來,但好長時間都不見動靜,便問梁瑤峰皇上的詩文謄寫好沒有。梁這時才恍然大悟,不免驚慌失措。於敏中說,我以為你是專管聖上詩文的,所以老夫便不再默記了。現在事已至此,你看該怎麼辦呢?梁瑤峰非常慚愧,無言作答。於敏中長嘆一聲道:讓我試著替你回憶一下吧。這樣,於敏中便默默地獨自一人坐在屋裡仔細回想,不一會兒便靠記憶全部背寫出來,全篇竟然只錯了一個字。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太子太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於敏中升為協辦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於敏中又晉升為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巡幸在外,他都是御前須臾不可離開的最顯眼的人物。朝中的許多重要決策,有些就是皇帝採納他的意見作出的,當時他已是朝野盡知的京中第一權臣。 乾隆三十九年(1776年),宮內太監高雲從泄露了乾隆帝硃批道府記載,乾隆帝命將其鎖拿交御前大臣審訊。據高雲從招供,於敏中曾向他問及乾隆帝對觀亮評論的記載。另外還曾為自己買地受騙,懇求於敏中轉托蔣賜棨幫自己打官司。乾隆帝知道之後,非常惱火。於敏中誠惶誠恐,自責認罪,說高雲從確實曾面求轉托,而自己確實沒有答應。但不立即據實參奏,實屬錯謬。乾隆帝特發諭旨,嚴厲譴責道:「於敏中每日承蒙朕召,諸事應付,朕什麼話不能對他講?為什麼他還要轉向宮內太監探聽詢問有關消息呢?」並命將其交刑部嚴加議處。後來刑部議將革職,乾隆帝卻又親下詔書對他從寬處理,仍然將他繼續留任。
乾隆四十一年(1778年),於敏中因平定大小金川之亂有功,乾隆帝下詔嘉獎,還給於敏中賞戴雙眼花翎,賜穿黃馬褂,並圖其像於紫光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於敏中病喘卧床,乾隆帝隨遣御醫視治。病重期間,諭內務大臣和珅伴帝駕親臨探視,贈送人參二支,賜其七律一首。
同年十二月初八(1780年1月14日),於敏中因病逝世(《清史稿》懷疑於敏中是飲鴆自盡),享年66歲,乾隆帝下詔優賜恤,入祀賢良祠,謚「文襄」,歸葬金壇涑瀆周庄村。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於敏中的孫子於德裕到官府控告其堂叔於時和侵吞其祖父在京資產,於本年三月轉移回金壇。乾隆帝十分重視,命大學士阿桂、英廉查辦。由於於時和已先行回原籍,傳諭江蘇巡撫吳壇立即親赴金壇,查明於時和所佔於敏中原籍家產。查辦的結果令人震驚,素有廉直之名的於敏中,其京中及原籍家產竟值銀二百萬兩。乾隆帝十分惱怒,認為於敏中巨額遺產「非得之以正者」。但仍然欲保全他的名節,諭示辦案大臣不必去追究於敏中生前之罪。此案經吳壇審明,於時和吞占家產屬實,將於時和發往伊犁充當苦差,其帶往原籍的於敏中遺貲,酌情給於德裕三萬余兩,其餘全部充公留給金壇地方作開河費用。緊接著,蘇松糧道章攀桂私下為於敏中營造花園的事情被發覺。乾隆帝認為,於敏中受地方官員的逢迎,是情理中事,既然他已經去世,就不必追究了,僅僅將章攀桂革職處理。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浙江巡撫王亶望、陝甘總督勒爾謹及甘肅通省官員在捐監折收之中捏災冒賑的貪污大案敗露。經過一年多的調查核實,共計處死正法者56犯,免死發遣者46犯,冒賑貪污銀款達二百八十一萬一千三百五十餘兩,涉嫌此案的甘省貪官無一漏網。王亶望貪污案處理之後,乾隆便立刻覺察出,釀成這起空前巨案的元兇還不是王亶望,而是不久前故去的於敏中。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月,當殺掉了最後一批甘省貪官後,乾隆帝頒布了一道洋洋千言的諭旨。上諭開頭便說,當年甘肅奏請恢復捐監時,「大學士於敏中管理戶部,即行議准。又以若准開捐,將來可省部撥之煩,巧言飾奏,朕誤聽其言,遂爾允行」,乾隆帝也承認了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失誤。諭旨接下來說,「其時王亶望為甘肅布政使,持有於敏中為之庇護」,以至放手大貪其污。最後,諭旨筆鋒一轉,說於敏中「宣年力久,且已身故」,「朕不忍追治其罪」!這一道經過精心推敲的諭旨,再一次將於敏中的罪責輕描淡寫地遮掩了過去。
乾隆五十一年(1786)的二月初八,乾隆帝在把玩古董時,為了一件明朝嘉靖年間的古瓷觸動了情思。他由嘉靖皇帝的昏庸想到權奸嚴嵩的專擅,又由嚴嵩而想起了於敏中。為此,乾隆再次頒發諭旨,指責於敏中借著皇帝恩眷,招權納賄,並聯系甘省貪污大案,推斷「於敏中擁有厚貲,亦必系王亶望等賄求賂謝」。因此,將於敏中撤出賢良祠,以昭儆戒。

『貳』 於面對人生逆境的名人名言或民間諺語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諺語
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貝多芬)
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條通路。(拜倫)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巴爾扎克)
開發人類智力的礦藏是少不了需要用患難來促成的。 (大仲馬)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別林斯基)
沒有哪一個聰明人會否定痛苦與憂愁的鍛煉價值。(赫胥黎)
天才免不了有障礙,因為障礙才創造天才。(羅曼·羅蘭)
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列別捷夫)
生活的情況越艱難,我越感到自己更堅強,甚而也更聰明。 {高爾基)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趕美麗的浪花。 (奧斯特洛夫斯基)
淚是酸的,血是紅的,奮斗來的生命是美麗的。--陳衡哲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學可惜,此日閑過可惜,此身一敗可惜。--夏正夫
凡人要自立,要自強,要求己莫求人。--胡文忠
做一件事,就要當一件事。若還苟且粗疏,定不成一件事。--呂新吾
今日能行之事,勿捱明日,自己能為之事,勿諉他人。--吉福生
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在於眾,斷在於獨。--張居正
我們應當努力奮斗,有所作為.這樣,我們就可以說,我們沒有虛度年華,並有可能在時間的沙灘上留下我們的足跡-----拿破崙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航海遠行的人,比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李大釗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魯迅
人當自信自守,凡義所宜為,力所能為,心所欲為,而親友挽得回,妻孥勸得止,只是無。--羅近漢
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作者: 李大釗
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貧窮更苦。春冰薄,人情更薄。江潮險,人心更險。知其難,甘其苦,耐其薄,可以處世矣--孫其遇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苟況
每一次的失敗,是走上成功的一階。--陶頓
學貴乎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陳白沙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更要奮斗。--孫中山
必須在奮斗中求生存,求發展。 -- 茅盾
成大功者,不顧小嫌;建遠略者,不期近效。--陳宏謀
不怨天,不尤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高深甫
革命軍的責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孫中山
生活好比橄欖球比賽,原則就是:奮力沖向底線----羅斯福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努力奮斗,是沒有不成功的----牛頓 凡事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奮斗------[美]愛墨生

『叄』 與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於民同類的名言有哪些

這里說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並非針對某個人,比如收甲的稅,並不一定非內得用之於甲。國容家收稅取得財政收入再通過財政分配支出出去。主要用於維持人民政權(公檢法司部隊等),公益事業(教育,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改善民生(最低生活保障,扶貧支出等),這些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用於全體國民的。所以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肆』 關於取信於民的名言警句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子 《論語》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北宋.王安石 《商鞅》
用心於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於詐,百補而千穴敗。—— 北宋.蘇洵 《用間》

『伍』 有關取信於民的故事 名言

《南門立木》
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子。」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就拜商鞅為左庶長(秦國的官名),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
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
大夥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
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說:
「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經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准。貴族沒有軍功的就沒有爵位;多生產糧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為了做買賣和因為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後,農業生產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不久,秦國進攻魏國的西部,從河西打到河東,把魏國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來。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 取信於民名言
近悅遠來,歸如流水。—— 唐代詩人 白居易 《除李爽簡西四川節度使制》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 《商鞅》
用心於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於詐,百補而千穴敗。—— 北宋散文家 蘇洵 《用間》

『陸』 好句子摘抄(不要詩文,不要名言)

我們一直是在離別中,比如和愛的人,和傷害,甚至和時光……
我微笑。在任何我難過或者快樂的時候,我只剩下微笑。
任何東西都可被替代。愛情,往事,記憶,失望,時間……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無力自拔。 如
果有過幸福。幸福只是瞬間的片斷,一小段一小段。
緣分叵測,我們無從得知下一刻會發生一些什麼。
手指不會動了,眼淚不會流了,時間不會走了。
生活中,我們需要崇高。有了它,我們就會擺脫平庸和空虛,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這種認識,你就會發現崇高就在你身邊: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讓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海,讓你領會寬廣;它可能是一座豐碑,讓你感受偉岸;它可能是一條大河,讓你領會雄渾;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讓你領悟激越。他可能就是一個人,讓你理解偉大和純粹。

『柒』 人們對於敏的評價

於敏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科學家 錢三強)
原子核理論是於敏自版己在國內搞的,他是權開創性的,是出類拔萃的人,是國際一流的科學家。(科學家 彭桓武)[21]
於敏在氫彈研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科學家 朱光亞)[22]
於敏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是「中國的氫彈之父」。(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23][24]
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中國軍事網路全書——核武器分冊》「於敏」條目)

『捌』 責任名人名言名人事例

1、真正進步的人決不以「孤獨」、「進步」為己足,必須負起責任,使大家都版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權都進步。——鄒韜奮

2、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梁啟超(中國)

3、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林肯(美)

4、有一種力量是從你那個跳動的心中發出的,它會指引你去做你認為重要的事,並且一定會竭盡全力,這就是責任心。——朱明然

5、有許多東西,只要我們對它們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覺性,就可能成為我們的包袱,成為我們的負擔。——毛澤東

6、責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種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態。——龔靖贇

7、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丘吉爾(英)

8、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俄)

9、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維克多·費蘭克(英)

10、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 —— 易卜生

『玖』 有關取信於民的名人名言十條古今中外

「老公,咱家的新車質量真好,安全氣囊特別管用。」
「別整這沒用的,快告訴我車撞哪了?」
「門口的大樹上……

『拾』 姓於的人說過什麼名言名句

記得明朝的於謙說過: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