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敕勒歌的賞析

敕勒歌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3-06 19:33:11

A. 如何賞析《刺勒歌》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版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首權描寫北方邊地奇麗風光的漢樂府民歌,創作於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其具體的創作時間和作者皆已無從考據。刺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贊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系。穹廬是游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 ,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



B. 《敕勒歌》原詩全文及釋義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釋>
1.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部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2.陰山:陰山山脈,起於河套西北,橫貫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
3.穹(qióng)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圓頂帳幕。
4見(xiàn):同「現」。
<韻譯>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陰山腳下,這里的天幕象氈帳篷一樣籠罩著遼闊的大地。蒼天浩渺無邊,草原茫茫無際,每當大風兒吹來草兒低伏的時候,放牧的牛羊就顯現出來。
<評析>
這首古代民歌,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里。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贊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系。穹廬是游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里。
<文學常識>
體裁:北朝民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北朝民歌
作者小傳:
北朝是指公元4——6世紀,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先後建立的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五個政權所經歷的歷史時期的總稱。北朝人民主要過著游牧生活,有許多民歌流傳下來。這些民歌豪放爽朗、慷慨激昂、語言朴實、極富生活氣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現存的北朝民歌大約有60多首,大都收錄在《樂府詩集》中。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贊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系。穹廬是游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里。

C. 《敕勒歌》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專蒼,野茫茫。風屬吹草低見牛羊。
解釋: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拓展資料:
敕勒是古代中國北部的少數民族部落,它的後裔融入了今天的維吾爾族。這首詩就是敕勒人當日所唱的牧歌。不過,北朝時敕勒族活動的地域不在今天的新疆,而是在內蒙古大草原上。

D. 《敕勒歌》的原詩全文及釋義是什麼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釋義: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敕勒川的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

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

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E. 敕勒歌 詩意

陰山腳下啊,有個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F. 敕勒歌賞析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環顧四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境極其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牧民的家鄉,牛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吹」、「低」、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敕勒族人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贊美,這樣的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系。穹廬是游牧異議的活動居室,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里。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G. 《敕勒歌》的詩意

一、詩意

《敕勒歌復》選自製《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二、原文

《敕勒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三、譯文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7)敕勒歌的賞析擴展閱讀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朴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產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H. 《敕勒歌》的詩意。

「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回點,無遮無攔,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8)敕勒歌的賞析擴展閱讀:

《敕勒歌》的誕生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的北朝時期。由於漠南地區當時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們把漠南一帶成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