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名言通政治

名言通政治

發布時間: 2021-03-06 05:04:20

A. 請教一些關於政治學和法學的名人名言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康德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孟德斯鳩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美】霍姆斯《普通法》

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
——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
——著名的法律學者

為了正義,哪怕它天崩地裂!
——古羅馬格言

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

法諺雲,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任何人無義務控告自己。
——法諺

B. 政治家關於態度和能力的名言警句的小故事

  •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長期的政治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具有一定政治遠見和政治才幹、掌握著政版黨或國權家的兩道權力並對社會歷史發展起著重大影響作用的領導人物。

  • 在中文裡是一個正面的名詞,用於正面肯定的用法,與具有貶意的「政客」一詞的用法不同。「政治家」一般是從事或積極投入政治的人,且其有理想,能為國家與人民著想,其動機著眼於民眾的福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許多人確實在政治上相當有建樹,堪稱國之棟梁,或為後世之楷模。他們通常對政府管理事務非常熟練,或者在促進國民福祉及全體利益上有重大的影響力。

C. 古人說過的關於政治的名言 可用於申論的名言

一、 勤奮(奮斗)
1、 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學習上的。-----魯迅
2、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毛澤東
3、 天才出於勤奮。-------高爾基
4、 靈感,是由於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5、 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斗。---孫中山
6、 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華羅庚
7、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二、 時間
1、 百川到東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2、 最珍貴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李大釗
3、 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4、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5、 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則是慢性自殺。----列寧
6、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7、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中國諺語
三、 持恆
1、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
2、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中國諺語
3、 苟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澤東
4、 一日一錢,十日十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班固
5、 欲速則不達。------《論語》
6、 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拿破崙
7、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董必武
四、 團結(合作)
1、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劉基
2、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中國諺語
3、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中國諺語
4、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 經營企業,是許多環節的共同運作,差一個念頭,就決定整個失敗。----松下幸之助
6、 人心齊,泰山移。-------諺語
7、 團結就是力量。-------諺語
五、 文明
1、 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養的人。-------羅斯金
2、 富裕並不帶來文明,而文明產生財富。------比徹
3、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4、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機器而是思想。------托爾斯泰
六、 環境
1、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啟錄的經驗來生活。-----叔本華
2、 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是清潔空氣,二是澄清飲水,三是流通溝渠,四是掃灑屋宇,五是日光充足。----南丁格爾
3、 沒有一個清潔的環境,再優裕的生活條件也無意義。---曲格平
4、 大自然是善良的母親,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七、 理想
1、 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羅曼·羅蘭
2、 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斗。-----蘇格拉底
3、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4、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托爾斯泰
5、 攀登高峰要不畏艱險,實現理想要勇於奮斗。---諺語
6、 活著又沒有目標的人是可怕的。----契訶夫
7、 沒有血氣的人蒼白,沒有理想的人懈怠。----諺語
八、 幸福
1、 對於平凡人來說,平凡就是幸福。------尼采
2、 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歌德
3、 不論在哪裡,自己的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去尋覓。-----哥爾斯密
4、 老是認為自己是不幸福的人,永遠不會幸福。-----塞拉斯
5、 如願便是幸福,滿足便是幸福。----魯迅
6、 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奧斯特洛夫斯基
7、 人人都可以成為幸福的構建師-----培根
九、 友誼
1、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2、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
3、 朋友是生活中的陽光。-----易卜生
4、 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麗,更會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彷彿失去了太陽。-----西塞羅
5、 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莎士比亞
6、 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麼尖銳。----奧斯特洛夫斯基
十、 愛國
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3、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5、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6、 愛祖國高於一切。----肖邦
7、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大仲馬
十一、奉獻
1、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2、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3、 人生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取得什麼。---愛因斯坦
4、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歌詞
5、 太陽之所以偉大,在於它永遠消耗自己。-------諺語
十二、立志
1、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
2、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石玉昆
3、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
4、 無目標而生活,猶如沒有羅盤而航行。----拉斯金
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6、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高明
十三、虛心(驕傲)
1、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毛澤東
2、 驕傲是無知的別名。----英國諺語
3、 謙受益,滿招損。--------《尚書》
4、 虛心的人學十當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諺語
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諺語
6、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的。-----老舍
7、 智慧是寶石,如果用謙虛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高爾基
十四、尊嚴(骨氣)
1、 君子可招而不可誘,可棄而不可誘。-------王通
2、 不可自暴自棄自屈。------陸九淵
3、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慚愧)於地。-----孟子
4、 喪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個人;喪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個無望的民族。-----陳祖芬
5、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十五、知識
1、 知識是引導人們看到光明和真實境界的燈燭。----李大釗
2、 知識是人生旅途中的資糧。-----雨果
3、 明日之帝國將是智力之帝國。-----求吉爾
4、 沒有知識就不可能對生活做出正確的解釋。----高爾基
5、 無知是迷信之母。----巴爾扎克
6、 人有多少知識,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識和他的能力是相當的。------培根
7、 人的知識越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爾基
十六、書籍
1、 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高爾基
2、 書是世界寶貴財富,是國家和歷史的優秀遺產。----梭羅
3、 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高爾基
4、 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郭沫若
5、 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培根
6、 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7、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孫中山
十七、誠信
1、 民不信不立。-------孔子
2、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3、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4、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
十八、教育
1、 多辦一所學校,就可少建一座監獄。-----雨果
2、 對人民來說,第一是麵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十九、愛心
1、 愛是美德的種子。----但丁
2、 愛是理解的別名。---泰戈爾
3、 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雨果
二十、樂觀
1、 希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紀伯倫
2、 當一扇門關上時,另一扇會打開。----塞萬提斯
3、 世界上沒有比快樂更能使人美麗的化妝品。----布雷頓
二十一、積累
1、 積薄而為厚,聚少而為多。——《戰國策》
2、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3、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白居易
二十二、求實
1、 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漢書》
2、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班固
3、 天下作偽是最苦惱的事情,老老實實是最快樂的事情。——周恩來
二十三、方法
1、 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更斯
2、 讀重要之書,不可不背誦。——司馬光
3、 非寧靜無以成學。——諸葛亮
二十四、思考
1、 思考是行為的種子。——愛默生
2、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會思索,他將一事無成。——愛迪生
3、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二十五、逆境成才
1、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條道路。——拜倫
2、 患難與困苦是磨練人格的最高學府。——蘇格拉底
3、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諺語
二十六、改革
1、 我創造,所以我生存。——羅曼羅蘭
2、 一切事物日趨完善,都是來自適當的改革。——巴爾扎克
3、 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魯迅
二十七、勞動
1、 不勞則無獲。——富蘭克林
2、 勤為無價寶,慎為護身術。——莎士比亞
3、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羅大經
二十八、健康
1、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愛默生2、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居里夫人

D. 政治界名人的勵志名言

●政治家處理國務時,常考慮是否合乎禮節,而從不關心是否符合道德規范(馬克·吐溫)
●政治家是公眾利益不眠的看守(丁尼生)
●如果一個人害怕樹敵,他就不會成為政治家(伏尼契)
●群眾政治家的領袖,他們的任務在於把群眾政治家的意見集中起來,加以提煉,再使之回到群眾中去,為群眾所接受、所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自作聰明,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那種貴族式的所謂「政治家」這是無產階級政治家同腐朽了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的原則區別(毛澤東)
●在政壇上賓士,必須要有相當的思想水平(海塞)
●政治使他不得不孤獨生活在虛情假意和猜忌的壁障後面(杜伽爾)
●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三國·諸葛亮)
●聖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長,用其所短 ----〈資治通鑒〉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
●聖人不以一已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關尹子〉
●聖人為天下興利也(漢·董仲舒)
●聖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私怒傷天下公議(漢·荀悅)
●聖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於農〈商君書〉
●聖人治天下,體民之情,遂民之欲(清·戴震)
●聖人不能為時,時至而弗失〈戰國策〉
●聖人能輔時,不能違時〈管子〉
●聖人能與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變(漢·崔搭)
●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戰國策〉
●聖人常順時而動,智者必因機而發〈三國志〉
●聖人之言,因時而變(清·唐甄)
●聖人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商君書〉
●聖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韓非子〉
●聖人之為治法也,隨時而變義,時移而法亦移(清·康有為)
●聖人論世而立法,隨時而舉事〈淮南子〉
●聖人為民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愚智遍在之〈商君書〉
●聖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宋·陳亮)

E. 速求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名言,一定要經典的!!多多益善!!回答從速!

孟子名言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2)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都有力量去飼養繁殖,那麼,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妨礙他的生產,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麼,須發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舍棄生命而取義。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譯文】關心人民是最緊迫的任務。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shu^ g()不入洿(w&)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譯文】不要在農民耕種和收獲的大忙季節徵兵和征徭役,妨礙生產,那麼生產的糧食便吃不盡了。不要用細密的魚網到大池中捕魚,那麼魚類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適的時間到山林砍伐樹木,木材也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會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譯文】現在你的廚房裡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馬欄里有健壯的駿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屍體,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著禽獸來吃人。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譯文】桀和紂的喪失天下,是由於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們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於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方法:獲得了百姓的支持,便獲得天下了;獲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獲得了民心,便獲得百姓的支持了;獲得民心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3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譯文】賢明的君主在規定百姓的產業時,一定要使他們上可以養父母,下
可以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能豐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餓死。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文】一切為著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這樣去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譯文】諸侯的寶貝有三樣: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種以珍珠美玉為寶貝的人,禍害一定會到他身上來。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譯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也替他們降生了師傅,這些君主和師傅的惟一責任,是幫助上帝來愛護人民。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文】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亂了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節,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44)養心莫善於寡慾。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譯文】向諸侯進言,就得輕視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裡。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天將要把重要的任務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惱他的心意,勞動他的筋骨,飢餓他的腸胃,窮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如意,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譯文】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
(4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譯文】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譯文】交朋友時,不依仗自己年紀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們富貴。(50)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文】賢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在糊塗卻硬要叫人明白。
(51)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譯文】豐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現懶惰;災荒年成,年輕人多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變壞了的結果。
(5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譯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5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一種樂趣;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5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
(5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譯文】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
(57)盡信《書》,不如無《書》。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
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 荀況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後之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也。 —— 朱熹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孔子學的名言
原文】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
孔子名言及解釋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註:「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註:「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註: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註:「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註:「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註:「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咸註:「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謚。朱熹註:「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謚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朴;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註:「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並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准,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准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註:「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佔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註:「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並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洪範雲: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盪盪,廣遠之稱。戚戚,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盪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雕,凋謝;松柏,喻棟梁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注》)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http://shi..com/shi/166112.html這個你可以參考下

【譯文】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

F. 求有關政治的名人名言

在所有的批來評家中,最偉大源的、最正確的、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 —— 車爾尼雪夫斯基
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 愛因斯坦

G. 一則關於政治的名言警句的全部內容與出處。

1、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蕭楚女
2、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吉鴻昌
3、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郭小川
4、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5、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 愛因斯坦
6、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 —— 郭小川
7、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8、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 —— 雪萊
9、先相信你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 屠格涅夫
10、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11、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 謝覺哉
1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孔丘
13、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 陶淵明
14、志不強者智不達。 —— 墨翟
1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陳涉
16、志當存高遠。 —— 諸葛亮
1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
18、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 曹植
19、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王勃
20、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 李白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軾
2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
23、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 陸游
24、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 呂坤
25、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 張聞天
26、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 —— 黑格爾
27、生命的全部的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 ——左拉
28、活著的時候,疑慮牽掛著死;死的時候,又眷眷戀棧著生。無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 ——杏林子
29、無論何時,只要可能,你都應該「模仿」你自己,成為你自己。 ——(美)莫爾茲
30、人活著總是有趣的,即便是煩惱也是有趣的。 ——(美)亨利·門肯
31、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 ——特萊斯 。
32、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斗。 ——蘇格拉底
33、理想如晨星,——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可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茲
34、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汪國真 35、沒有風浪,就不能顯示帆的本色;沒有曲折,就無法品味人生的樂趣。
36、落葉——樹葉撒下的淚滴,既已落下,何須再彎腰拾起;與其肩負苦澀的回憶,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37、人們似乎每天在接受命運的安排,實際上人們每天在安排著自己的命運。
3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39、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40、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荀況
41、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嘗。 ——海涅
42、做人不可有傲態,不可無傲骨。 ——(清)陸隴其
43、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 —— 林寬
4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
45、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明)黃宗羲
46、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羅
47、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贏不去我們一路留下的歡聲笑語,我們的祝福,無盡的愛意。 ——杏林子
48、知了的吟唱為何使人厭煩?因為它只會重復自己的名字。
49、如果你曾經把失敗當成清醒劑,就千萬別讓成功變成迷魂湯。
50、扭曲的身影,企望太陽光來賜予正直,那是徒勞的。
理想,能給天下不幸者以歡樂!
——高爾基

一個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純潔。
——伏尼契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斗。
——蘇格拉底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H. 要考試。寫申論收集點名言警句,政治,環境,文化,經濟的各來幾句,有沒得好的啊多多益善。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I. 有關禮貌的名言警句,政治的,稍短些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
沒有誠實哪來尊嚴 ——西塞羅
真話說一半常是信用中國編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敗 ——左拉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
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不定,天平立即穩穩地傾向一端。
誠信是一輪朗耀的明月,惟有與信用中國編輯高處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對待生命的真正態度。
誠信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能夠洗盡浮華,洗盡躁動,洗盡虛假,留下啟悟心靈的妙諦。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
隱瞞真實,就是騙自己。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諾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說話,一言為定。
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誠實。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淮南子·繆稱訓》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信用中國編輯 ——喬叟
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羅素
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有算得了什麼呢? ——哈代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
真誠信用中國編輯與朴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紙包不住火,錯誤是隱瞞不了的。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信用中國編輯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信用中國編輯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 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 鄧肯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信用中國編輯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爾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 貝多芬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 貝多芬
裝飾對於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 盧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鳩
對於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 誇美紐斯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 誇美紐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爾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寧可防病於未然,不可治病於已發;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馬斯·莫爾
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於國家信用中國編輯,也適用於個人。 —— 羅素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 恩格斯
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並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 —— 加里寧
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純鋼。 —— 列寧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信用中國編輯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辱,莫大於不知恥。 —— 王通
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 —— 胡志明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信用中國編輯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奢則妄取苟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 —— 羅大經
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 徐特立
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 德謨克利特
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 —— 薩迪
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 孟德斯鳩
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 盧梭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信用中國編輯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 約翰·洛克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禮貌使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 —— 薩迪
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 彼得·阿柏拉德
青年人應當不傷人,應當把個人所得的給予各人,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應當顯得懇摯悅人,這樣學著去行正直。 —— 誇美紐斯
禮貌信用中國編輯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孟德斯鳩
壞事情一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後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現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的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里美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 岡察爾
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 達爾文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信用中國編輯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文明禮貌名人名言

1、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孟子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