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武君名言

武君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3-06 02:33:54

1. 名言警句及作者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

2. 漢武帝劉徹的名言名句

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犯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原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西漢名將甘延壽回和陳湯在攻滅匈奴郅支單於對漢宣帝的上疏中,原文是
於是延壽、湯上疏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答。匈奴呼韓邪單於已稱北籓,唯郅支單於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於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壽以為:「郅支及名王首更歷諸國,蠻夷莫不聞知。《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時,宜勿縣。」車騎將軍許嘉、右將軍王商以為:「春秋夾谷之會,優施笑君,孔子誅之,方盛夏,首足異門而出。宜縣十日乃埋之。」有詔將軍議是

3.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出處:《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0、不遷怒,不貳過。

出處:《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 儒家,關於 君子 的名言或者語句都有哪些

1、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 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 (孟子)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 學則殆。」 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 內自省也。」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9、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0、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蘭;冰 水為之,而寒於水。 1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 過矣。 13、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4、故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 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 舍,金石可鏤。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 駕,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 泰;孔子 1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 19、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 其功;孔子 20、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 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 難者亦為易;不學,則易者亦為難; 2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 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 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也。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 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孔子 2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 讀而精思。朱熹 2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董 仲舒 29、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 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 若醴。莊子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 求索。屈原 3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 下。孟子。 孔子名言選錄: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周; 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 智也; 3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7、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 未足與議也; 3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9、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4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 圬也; 4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 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 也; 4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 倦; 4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 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仁遠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 矣; 45、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晝夜; 47、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 懼; 4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言,非禮勿為; 4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 怨,在家無怨; 孟子名言選錄: 5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 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51、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 其德; 52、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 之心,非人也; 5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54、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 可活; 56、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 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 也; 57、善政者得民財,善教者得民 心; 5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大學、中庸選句 59、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 民,在止於至善; 6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 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 心。

5. 關於術業有專攻的名人名言

1,多才多藝藝不精 專精一藝可成名
2,求一書之專精,求一科之熟精
3,學貴自成一家
4,廣學而博,專一而精
5,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失
6,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
7,百藝通不如一藝精
8,學貴精不貴博
9,一事精,百事精;一無成,百無成
10,聰明人接觸各類知識。但他是精通一門來認識世界的
11,人之學力有限,術業貴乎專攻
12,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6. 關羽的名言

酒且斟下,某復去便來。

玉可碎不制可改其質,竹可焚不可毀其節

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

人生於天地之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

汝比顏良、文丑若何?

我且饒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

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放水一淹,樊城罾口川之兵皆為魚鱉矣。

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

雖有埋伏,吾何俱哉!

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

勇武固然重要 忠義更感乾坤

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生相伴,生死相隨

「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內無積粟,外聽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斷首捐軀,致負所託;故爾暫且羈身,冀圖後會。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當面辭曹公,奉二嫂歸。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瞻拜有期,伏惟照鑒。」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碧眼小兒,紫髯鼠輩!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耶!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7. 漢武帝的名言

亂臣賊子,不可窺測神器。
【說明】對匈奴他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匈奴威脅,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消滅了夜郎、南越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並使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在東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朝鮮北部),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

犯我者,雖遠必誅。
【說明】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帝的上疏,是表明擊退北匈奴郅支單於的功績 。全句:「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釋義: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槁街,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大漢朝的人,即使再遠,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天不佑我大漢!
【說明】
漢武帝曾孫漢宣帝劉詢死後,漢元帝劉奭即新朝建立者王莽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劉奭,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漢成帝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後、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劉驁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中。漢成帝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後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成帝劉驁死後,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有斷袖之癖,終日與寵男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
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公元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劉欣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後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並迎接漢平帝劉衎。10月17日,劉衎即位,是為漢孝平皇帝。但是,漢平帝已經淪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劉衎病死,王莽僅僅立劉嬰為皇太子,自己任「攝皇帝」。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王莽就是新始祖,也稱新太祖高皇帝、新朝建興帝,簡稱為新帝。

務要使夷狄,不敢小視中國!
【說明】
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等天才將領,終於擊敗匈奴單於,使得「漠南無王庭」。又收復南越國和朝鮮,征服中亞大宛國,西域臣服,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國。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烏孫,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制西域的目的,並開通了長安到中亞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是漢朝疆域最大的時期,也是漢朝的極盛時期。

8. 尚武精神的名言

1、(春秋·孫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釋義: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2、(戰國·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釋義: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3、(戰國·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釋義:用兵的原則,從精神上瓦解敵人是上策,攻打城池是下策;以征服人心為上策,單純依靠武

4、(三國·諸葛亮) 勝負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敗為成。

釋義:由於種種原因,先打了敗仗,或是先被置於了敗算。善於用兵的人會因勢而行,利用這種局勢,取得最終的勝利——具體方法那就不一而足了,比如對敗軍進行利害陳詞,振奮士氣,置之死地而後生;或是利用敵人勝利後的麻痹,而進行合理的反擊。

5、(毛澤東)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

釋義:敵人進攻的時候我方退守,敵人退軍時,我方要追擊。敵人駐扎在某地按兵不動時,我軍要對其擾亂,當敵人疲勞的時候,我軍要乘勝追擊。

6、(毛澤東) 知己只彼,百戰不殆。

釋義: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百戰就不會有危險。

(8)武君名言擴展閱讀

尚武精神---天行健的最佳注釋,尚武精神常為國家動力的源泉。文和武,正如一陰一陽之道。文武結合,方為完人。國家之強盛,也需要文武結合,正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智慧表現

缺乏智慧的意志力是虛弱的,缺乏意志力的智慧是危險的。古今中外的經驗告訴我們,意志與智慧的高度辨證統一是一個民族圖強的不二法門,而當今的中國正需要一種民族精神把整個民族牢牢凝聚在一點之上,意志與智慧可以表現出一種精神,這就是尚武精神!

說起尚武精神,自中國大一統以後,奠定整個國家尚武精神的第一位領袖就是漢武帝——劉徹。

在遙遠的2000年前,瘋狂的游牧民族——匈奴,憑借著快馬彎刀,不斷的入侵邊塞,燒殺劫掠無惡不作!但是可惜的是,匈奴人遇到的是正處於尚武精神最濃烈時期的華夏民族!漢族在當時是一個高度尚武的民族,而且整個國家已經從秦末的戰亂中恢復了。

而當漢人的領袖漢武帝的即位立即將整個國家的力量凝聚起來。發動了對匈奴人的全面反擊。最終匈奴沒能進入中原一步,就被兩漢絞殺在大漠中了。當匈奴人的歷史走到盡頭的時候,匈奴單於呼韓邪率領匈奴全族向漢朝投降。而殘余的匈奴人為了躲避漢軍的追擊,遠遁歐洲,竟然滅掉了強大的羅馬帝國。

在近現代,中國人的尚武精神的奠基人則是毛澤東。

君不見,毛主席時代的中國,整個國家是多麼熱誠的投入到工業強國的建設之中,一句知識青年下鄉去,接受農村改造,更是讓多少人為之沸騰。

意志力的提升讓人甘願接受最艱苦的生活,而依舊笑臉相迎;君不見,毛主席時代的中國,整個國家在百廢待興、一窮二白,在前有美帝、後有蘇修的窘況之下,依然游刃有餘、不慌不亂,兩彈一星的奇跡硬是把中華民族偉大智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智慧力的挖掘讓一個曾經的「病夫」煥發光彩。

而毛主席時代的革命軍人更是這兩種力量的統一體,革命軍人「滾雷場、堵槍眼、炸碉堡」的光榮事跡屢見不凡;而在朝鮮、越南、緬甸的戰役中,革命軍人更是最大限度地將劣勢裝備下的戰鬥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促成這些事例的是什麼?難道不是整個國家內部的尚武精神嗎?年長一些的叔叔、阿姨,那個年代的一件橄欖綠是否可以讓你發狂?年長一些的爺爺、奶奶那個時代擁有一名軍人的子女是多麼令人光榮!

記得一位老者跟我說,五十年代有一次,他與同事去鄉里幫學校向家長收書費,走到一個學生家裡,剛要開口收書費的事,不料人家父母拿出了一張「革命烈士證」,原來這家老大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看罷,他與他的同事一聲不吭離開了,因為他們知道,國家明文規定「革命犧牲的軍人家庭是有特別待遇的」。

這就是那個時代一個國家偉大的尚武精神啊,軍人被人看成是最偉大的職業。對越反擊戰那些犧牲的將士,不少還埋葬在無人管理、野草叢生的墓地里;一些負傷的戰士向政府討撫恤金的事情我也屢有耳聞;軍人被人看成是傻大兵、窮癟三,軍隊經商更是把地方上的壞毛病全染上了,把自己的光榮傳統忘了干凈,這哪是一個健康、蓬勃的世界新興強國人樣子啊!

國防重心

傳統的國防建設,主要由軟體、硬體與運用它們的人構成。但是,我認為,國防建設一定上也「代表一個國家最先進生產力發展程度」,正如本文一開始我所言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民族精神是這個生產力的倍增器一樣,國防建設的倍增器就是民族的尚武精神。

如果讓所有人感受到軍人是整個國家最光榮的職業,每個人都無比嚮往這個職業,希望有生之年為這個職業而付出所有犧牲而無怨無悔,全民一心弘揚民族尚武精神,讓已經參軍的人感受到自己吃苦是被人民所理解的、是光榮的、是偉大的。

讓還沒有參軍的人感受到做一名革命軍人是無比神聖的、令人驕傲的;讓全國人民為軍人歡呼、讓中國財政為軍人贈利、更讓帝國主義畏我們軍人而膽寒!

9. 漢武帝名言

犯我復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制

"犯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原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西漢名將甘延壽和陳湯在攻滅匈奴郅支單於對漢宣帝的上疏中,原文是

於是延壽、湯上疏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於已稱北籓,唯郅支單於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於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壽以為:「郅支及名王首更歷諸國,蠻夷莫不聞知。《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時,宜勿縣。」車騎將軍許嘉、右將軍王商以為:「春秋夾谷之會,優施笑君,孔子誅之,方盛夏,首足異門而出。宜縣十日乃埋之。」有詔將軍議是。
《漢書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