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關於問的名句
A. 論語里關於言行一致的所有名言是什麼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這個吧??
B. 論語中關於孝道的名句
論語中關於孝道的有很多,比如說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由問孝裡面,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C. 論語中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1.子曰:「學而時習抄之,襲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
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9.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10.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父母在,不遠游,有必有方。」「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君子欲訥於言而敏與行。」
D. 《論語》中關於「問」的名句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E. 論語中有關不恥下問的名言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出自《論語·公治長篇》
解釋: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F. 《論語》中關於「問」的名句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席不正不坐。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13』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14』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15』入大廟,每事問。
『16』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17』寢不屍,居不容。
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斯言也□,其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乎?」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齊人歸女樂,李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G. 寫出一句《論語》中關於「問」的名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