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漢書賞析

漢書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3-05 08:19:34

Ⅰ 《荀子》賞析

《荀子》一書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闢,善於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後期趙國人,時人尊稱為荀卿,漢時避漢宣帝劉詢諱稱為孫卿。年五十,始游學於齊國,曾在齊國首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的稷下學宮任祭酒。

著名學者韓非、李斯均是他的學生。《荀子》全書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觀點與荀子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幾篇,如《議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學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學大師,在吸收法家學說的同時發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稱霸力;崇禮義,又講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時,又主張「法後王」。

孟子創性善論,強調養性;荀子主性惡論,強調後天的學習。這些都說明他與嫡傳的儒學有所不同。他還提出了人定勝天,反對宿命論,萬物都循著自然規律運行變化等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1)漢書賞析擴展閱讀:

從《荀子》一書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張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總結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人性論、天人論、社會道德觀、政治觀、教育觀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學派中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荀子的「天人論」主張「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積極進步意義的思想之一。荀子的「性惡論」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張之一。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惡》篇中。

Ⅱ 漢書 張敝傳 譯文 賞析

6月6日 08:54 大司空 王邑 聽 嚴尤 匯報 ,聽到楊雄死去的消息,就對 恆譚 說:「您曾經內稱贊過楊雄的書,容難道它能傳於後世嗎?」 恆譚 說:「一定能流傳,看來只是您和 恆譚 趕不上罷了。......從前老子著書鼓吹虛無之言,輕看仁義,非難禮學,(在當時不被理解)然而後世喜歡老子的人,尚且認為老子的學說已超越了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從漢文帝、漢景帝到司馬遷都有這個說法。現在楊雄的著作其文義最深,但論述卻不比古人晦澀難懂。如果後來遇到逢時的明君,再經歷幾個賢明的人的欣賞,那麼我估計它(楊雄著作)必定要超過前輩諸子的。

Ⅲ 詩經賞析

作品鑒賞: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現實主義精神與傳統

《詩經》立足於社會現實生活,沒有虛妄與怪誕,極少超自然的神話,描述的祭祀、宴飲、農事是周代社會經濟和禮樂文化的產物,對時政世風、戰爭徭役、婚姻愛情的敘寫。

展現的是周代政治狀況、社會生活、風俗民情,這一「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精神傳統為後世所代代繼承和發揚。

二、抒情詩傳統

從《詩經》開始,抒情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風雅與文學革新

《詩經》中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為屈原所繼承和發揚,被後人概括為「風雅」精神。

後世詩人往往倡導「風雅」精神,來進行文學革新。陳子昂感嘆齊梁間「風雅不作」,李白慨嘆「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杜甫更是「別裁偽體親風雅」,白居易稱張籍「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許多優秀詩人,都繼承了「風雅」精神。

而且這種精神在唐以後的創作中,從宋代的陸游延伸到清末的黃遵憲。

(3)漢書賞析擴展閱讀

《詩經》的編集本身在春秋時代,其實主要是為了應用:

其一,作為學樂、誦詩的教本;其二,作為宴享、祭祀時的儀禮歌辭;其三,在外交場合或言談應對時作為稱引的工具,以此表情達意。

通過賦詩來進行外交上的來往,在春秋時期十分廣泛,這使《詩經》在當時成了十分重要的工具。《左傳》中有關這方面情況記載較多,有賦詩挖苦對方的(《襄公二十七年》),聽不懂對方賦詩之意而遭恥笑的(《昭公二十年》),小國有難請大國援助的(《文公十三年》)等等。

這些引用《詩》的地方,或勸諫、或評論、或辨析、或抒慨,各有其作用,但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凡所稱引之詩,均「斷章取義」——取其一二而不顧及全篇之義。這種現象,在春秋時期堪稱「蔚成風氣」。這就是說,其時《詩經》的功用,並不在其本身,而在於「賦詩言志」。

想言什麼志,則引什麼詩,詩為志服務,不在乎詩本意是什麼,而在乎稱引的內容是否能說明所言的志。這是《詩經》在春秋時代一個實在的,卻是被曲解了其文學功能的應用。

賦詩言志的另一方面功用表現,切合了《詩經》的文學功能,是真正的「詩言志」——反映與表現了對文學作用與社會意義的認識,是中國文學批評在早期階段的雛形。如《小雅·節南山》:「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大雅·民勞》:「王欲玉女,是用大諫」等。

詩歌作者是認識到了其作詩的目的與態度的,以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態度,從而達到歌頌、贊美、勸諫、諷刺的目的。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賦詩言志,也是使賦詩言志真正切合《詩經》的文學功能及其文學批評作用。

《詩經》社會功用的另一方面,是社會(包括士大夫與朝廷統治者)利用它來宣揚和實行修身養性、治國經邦——這是《詩經》編集的宗旨之一,也是《詩經》產生其時及其後一些士大夫們所極力主張和宣揚的內容。

Ⅳ 都門秋思 的賞析

都門秋思四首,這四首詩,描寫京城秋天的景象,反映詩人的孤獨無助和窮愁生活,表示他對封建社會的不滿.最後,詩人作出抉擇:不去依靠最高統治者.它是詩人的悲嘆之聲,不平之鳴.作品形象生動,感情真摯,語言樸素、自然、清新,富有藝術感染力.從這四首詩,我們可以認識封建社會的不合理,了解許多優秀知識分子在舊時代的不幸命運.
貧病交迫,仕途困頓,是乾隆年間著名詩人黃景仁的人生寫照.然而在詩歌領域,他取得了巨大成就,藝術風格上有著"哀情"、"豪氣"融為一體的特點.這在其名篇<都門秋思(四首)>中有極好的體現.本文試通過對四首詩作內涵的把握,來探討"哀情"、"豪氣"的具體表現及其相互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其詩作內涵及特色. http://www.ilib.cn/A-absfgdzkxxxb200301013.html

題名: 都門秋思
作者: 黃景仁
所屬文學時期: 清代文學
所屬朝代: 清代
作品體裁: 詩
正文
原文
原文
都門秋思①(四首選二)



側身人海嘆棲遲②,浪說文章擅色絲③。倦客馬卿誰買賦④?諸生何武漫稱詩⑤。一梳霜冷慈親發⑥,半甑塵凝病婦炊⑦。為語繞枝烏鵲道:天寒休傍最高枝⑧。



五劇車聲隱若雷,北邙惟見冢千堆。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釋
注釋
①《都門秋思》凡四首,其二雲:「四年書劍滯燕京,更值秋來百感頻。」作者於乾隆四十年(1775)入京,雖赴召試,取二等,充武英殿書簽官,仍生活困頓,亦未得進取,詩即感此而作。此為第四首。

②側身:猶「置身」,含憂懼不安意。《詩經·大雅·雲漢》:「遇災而懼,側身修行。」孔穎達疏:「側者,不正之言,謂反側也。」棲遲:飄泊失意。《舊唐書·竇威傳》:「昔孔丘積學成聖,猶狼狽當時,棲遲若此。」③浪說:空說,徒說。色絲:據《世說新語·捷悟》載,魏武帝嘗過曹娥碑下,見上題「黃絹幼婦外孫齏(jì雞)臼」八字,問楊修。楊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後因以「色絲」指妙文。作者前此已有詩名,在北京應邀入翁方綱、王昶、程晉芳諸名家之都門詩社,極受稱賞,故雲「擅色絲」。

④馬卿:西漢司馬相如,字長卿,擅作賦。傳說武帝陳皇後失寵,聞司馬相如工於文,奉黃金百斤,求為之作文。相如作《長門賦》,以悟主上,陳皇後復得幸。(參看《文選·長門賦序》)此反用其意,說「誰買賦」,謂自己無司馬相如之幸運。

⑤諸生:儒生。何武:字君公,西漢蜀郡郫縣人。漢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達茂異之才,以王褒為待詔;何武時十四、五歲,得賜帛。(參看《漢書·何武傳》)黃景仁曾赴召試,取二等,賜帛,故以何武為喻。漫:徒然。

⑥「一梳」句:謂老母亦受清貧之苦。霜,喻老母發白。時作者老母亦在京,故雲。

⑦「半甑(zèng贈)」句:妻子貧病,難以為炊。甑,古代煮飯用的陶器。塵凝,塵土凝聚,喻無粟。《後漢書·獨行傳》載,范冉家貧,人稱「甑中生塵范史雲」。詩本此。

③「為語」二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句意,謂自己不願攀附權貴。
http://whgx.library.sh.cn/datalib/2003/Literature/DL/DL-175580/

黃景仁(1749-1783),字仲則,又字漢鏞,自號鹿菲子.江蘇武進人,乾隆時期詩人.他"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但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年僅35歲,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有詩集<兩當軒集>.

Ⅳ 賞析《後漢書,陰興傳》第二段的解析

建武九年,改任待中,賜給關內侯的爵位。光武帝後來召請陰興,准備封賞內他,把印綬都擺出來容了,陰興堅決不接受,說:「我並沒有沖鋒陷陣之功,而一家數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為之傾慕嚮往,實在是過於滿溢了。我蒙皇上及貴人的深恩,富貴已經到頭了,不能再加了,我誠懇地請求您不要加封。」光武帝稱許他的推讓,遂了他的心願。陰貴人問他什麼原因,他說:「您沒有讀過書嗎?『亢龍有悔』,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災難,這外戚之家苦於自己不知進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婦就盼著得公主,我心下實在不安。富貴總有個頭,人應當知足,誇奢更為輿論所反對。」陰貴人對這番話深有感觸,自覺地剋制自己,始終不替家族親友求官求爵。十九年,任衛尉,並輔導皇太子。二十年夏季,光武風眩病很重,後就以陰興為待中,他在雲台的廣室里接受光武臨終囑托。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見陰光,想讓他代替吳漢任大司馬。陰興叩頭流涕,堅決辭讓說:「我不敢愛惜生命,只是實在害怕損傷了聖德,不敢隨便冒領高位。」至誠發自肺腑,感動皇帝左右,皇帝就聽從了他。

Ⅵ 歲暮的賞析

1)①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②歲末暮年,漂泊異鄉,孤獨寂寞;③版詩人崇高的責任感權、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願望的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
(2)①借代。如「煙塵」代邊境戰事;與後文「鼓角」相應,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②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藉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③雙關。「歲暮」既指時序歲末,又指作者已進入人生暮年,還指唐帝國由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④對比。如朝廷之臣無人請纓與作者「濟時敢愛死」對比,作者高遠的心志與報國無門對比;

Ⅶ 《長歌行》(漢樂府)賞析

1、賞析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

詩人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於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

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

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詩人用「常恐秋節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

其中一個「恐」字,表現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返。

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後不能復生。在這永恆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幹了,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

詩歌由對宇宙的探尋轉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於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聾振聵的結論,結束全詩。這個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沒有寫出來,但讀者可循著詩人思維的軌跡,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補足。

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秋變衰,但卻實現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

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就等於空走世間一趟。調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正由於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後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

如洪鍾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於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將於事無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此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也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2、原文

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注釋

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葵:「葵」作為蔬菜名,指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陽春「句:陽是溫和。陽春是露水和陽光都充足的時候,露水和陽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謂的」德澤「。 布:布施,給予。 德澤:恩惠。

秋節: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百川:大河流。

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4、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7)漢書賞析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此詩是漢樂府詩的一首。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

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2、漢樂府分類

郊廟歌辭: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作的樂歌,華麗典雅。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樂主要採用秦國音樂和楚國音樂。

鼓吹曲辭:又叫短簫鐃歌,是漢初從北方民族傳入的北狄樂。歌辭是後來補寫的,內容龐雜。主要是民間創作。

相和歌辭:音樂是各地采來的俗樂,歌辭也多是「街陌謠謳」。其中有許多優秀作品,是漢樂府中的精華。

雜曲歌辭:其中樂調多不知所起。因無可歸類,就自成一類。裡面有一部分優秀民歌。

古詩賞析 急!

1.豪放,報效祖國
2.第一句更好`因為第一句的愁更多

成語賞析#彈冠相慶:《漢書

彈冠相慶
[讀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解釋]《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內,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容彈冠』,言其取捨同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的塵土,准備做官)。後來用「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出處]宋·蘇洵《管仲論》:「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相慶矣。」
[例句]他用不正當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夥~。
[近義]貢禹彈冠粉墨登場雞犬升天額手稱慶
[反義]如喪考妣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