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儒家仕途名言

儒家仕途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3-04 15:30:26

A. 帶仕的名言警句

鄭府俊傑志向賢, 仕途光輝覽雲天。 華美人生抒豪邁, 帥氣雍和正華年。 及時採納哦,謝謝。

B. 有哪些位古代名人仕途不得志而隱居山林

基本上古代不是大官的詩人,詞人,作家,畫家,音樂家,著名的商人都是仕途不得志的。比較好查。

C. 孔子的名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生態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孔子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不學詩,無以言。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有教無類。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 :「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回答者:五讓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2-6 20:28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7 個人評價

85% (6) 不好
14% (1)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共 88 條
真多,真夠朋友
評論者: wangzeyu789 - 試用期 一級
謝謝了
評論者: wangzeyu789 - 試用期 一級
太好了
評論者: lhm2008 - 試用期 一級

我來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其他回答 共 1 條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態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孔子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不學詩,無以言。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有教無類。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 :「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D. 王陽明的名言

1.明萬來歷年間,內閣首輔王自錫爵曾對東林書院的創始人顧憲成抱怨說:當今所最怪者,朝廷認為對的,外界一定認為不對;朝廷認為不對的,外界一定認為是對的。

一個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朵奇葩。

2.在這片廢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無邊際。從失望到絕望乃至無望的世人不禁想問: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3.其實,無論是在思想的影響還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國藩都稍遜其偶像王陽明一籌。

4.被成功學洗腦多年的中國人應該捫心自問一下:為什麼天天讀曾國藩還是仕途失意?為什麼日夜學胡雪岩仍然一貧如洗?

5.道理人人會講,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從心上用力,砥礪出不偏不倚、動轉得勢的強大心靈,即使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動作也會走形。畢竟相由心生,情隨事遷。

E. 形容人在仕途失意時的名言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F. 名言名句

宋代包拯在端州做官時,寫過一首《書端州郡齋壁》,如下:
清心為治本,(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
直道是身謀。(講直道是立身的宗旨)
秀干終成棟,(好木料終成棟梁)
精鋼不作鉤。(好鋼材堅強不屈)
倉充鼠雀喜,(倉多存糧偷吃公糧的鼠雀高興)
草盡兔狐愁。(野無雜草常啃青草的兔狐發愁)
先哲有遺訓,(牢記先賢留下的立身處事的教導)
毋貽來者羞。(決不能讓後人想到我而覺得羞恥)
很明顯,這是一首有感而發、表明心志的作品。
改革開放以後,廣東成了生產、生活水平較高的省份。社會上甚至流行「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的說法。但是,在包拯那個年代,廣東卻被視為大大落後於中原地區的野蠻地帶。來兩廣做官的大都被認為不是「肥缺」「美差」,而是倒霉運滯。當時,朝廷懲罰高官的方式之一便是把他們貶到嶺南來。蘇東坡由中央先貶到湖北黃州,再貶到廣東惠州,最後又更往南走貶到海南儋縣。可見歷史上的廣東並不是一個被看好的地方。雖然包拯來端州與貶謫無關,但他同樣不能避免要面對世俗偏見的輿論壓力。他必然會有所回應。上述這首詩即為一種義正辭嚴的心志表白。
包拯的詩表白了什麼呢?詩中第三聯形象地刻畫了他鄙棄偷吃公糧的鼠雀。這一聯要作互文理解。倉多存糧鼠雀高興;倉少存糧,鼠雀就不高興。野無雜草,兔狐發愁;野有雜草,兔狐就不發愁。又,上聯是主體,下聯是襯托,意為:偷吃公糧的鼠雀才會倉多存糧就高興,倉少存糧就不高興,如同常吃雜草的兔狐野無雜草就發愁,野有雜草就不發愁。包拯所表明的,從原則上說就是追求「清私心」、「講直道」,充當「秀干」和「精鋼」;從實際上說就是堅決不做偷吃公糧的鼠雀,也就是不做用公共財富、民脂民膏養肥自己的貪官污吏。因此,包拯此詩隱含的潛台詞是:他出仕為官志存高遠,根本不會有對任職地點作肥瘦美惡的計較。

G. 古詩十九首中體現仕途失意的詩有那幾首

古詩十九首中體現仕途失意的詩一共有2首,分別是:

  1. 《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2.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H. 孔子在乎仕途么

當然在乎,孔子是一個有理想有報負的人。仕途是什麼?小人認為,仕版途是為自己揚名權立萬、輝煌騰達謀取個人利益的好捷徑,而君子卻不是這樣,君子認為自己活一輩子,就得為人民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而仕途就是這樣一個平台,所以孔子一生都在想要當官,他當官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得到治理,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社會結構因此更為合理,這也就是孔子的弟子寫出的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的來由。儒家的人的目標,都是社會的精英,國家的精英棟梁,高端人材,所以,仕途絕對是在乎的,目的也是光明正大的。

I. 舉例說明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仁
先秦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現實地全身心地關注人的生活實踐和品格塑造,不談鬼神也不談「彼岸」。他借「仁」樹立人之為人的崇高理想。當子貢問:「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答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這種「仁」,也即對人類深廣之愛的人道主義的理想境界,確實是仰之彌高,連堯舜這樣孔子稱贊不已的古代聖賢都不能完全進達。對於中國人來說,「仁」的神聖高度,絕不亞於人格化的「上帝」。所不同的是,人格化的「上帝」在「彼岸」,而「仁」卻在現實世界的峰巔。孔子又確立了一些與現實密切聯系、有確切內涵、人們可以作為目標為之奮斗以「近仁」的仁德,如「愛人」、「泛愛眾」、「孝弟」、「忠恕」,以及為政者的「先教後誅」。使人們感到「仁」之道德巔峰仍是植根於大地,而不是虛無不可捉摸的,故而有了近仁的勇氣和信心。
孟子為孔子哲學中的「仁」的理念提供了人性本善的形而上學根據。即「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告子上)」「惻隱之心,即不忍之情。這種動人的柔情是無所為而為,不是本能,似乎無關生命而在生命之外。它是由有所為而為的路子上解脫出來而成功地無所謂為而為 ,它未嘗含有一個意思, 它表露出對他人的情不是預備作什麼的。」(梁漱溟語)這有似於希臘倫理思想以及佛教華嚴宗對「善」的精神的詮釋。
(二)禮
禮是仁這種內在品質修養要求的外化。孔子的「禮」的概念傳承於周禮,周禮中的「禮」提出的是一種保持社會各種人「明份」從而使社會有序的思想。「禮」即是一種外在他律性的規范和典章制度,人們對禮的遵守主要是作為外在的典章制度去執行。而孔子的「禮」則是積淀在「仁」中的「禮」,已經揚棄了它的他履行性。「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為仁有己,而由人乎?」由此看來,「人而不仁」,則「禮」對於他完全是外在的異己的東西,是不情願的束縛;「人而成仁」,則禮就成為他內在的本能一樣的自覺德性或精神。「內仁外禮」就此統一起來,有了「仁」這種人文精神貫通的「禮」不再是拘泥僵化的典章制度。他已摒除了「不仁」的「麻木」,周流著「仁」帶萊的靈動的活血。這是孔子對於以「仁」為內心導向的外向行為的最高評價標准。
(三)人治
以儒家對人和生活的關懷,必然對人所依存的群體社會寄以關切。君民同樂的太賓士世,一直是先秦儒家篤信渴求的烏托邦。以其性善的理論基礎,注重予人進行利導的禮治而不是對人實施純粹強制的法治成為一種必然。先秦儒家所推崇的社會組織化方式,可歸納為「內仁外禮」,即以內化的「仁」的道德修養和外化的「禮」的規范典章來協調人們的行為,以達成社會的和諧狀態。
管理學中將社會組織過程中,人們行為得到規范的原因來自於外部,即由他人控制而達行為規范的情況,稱為「他組織」;而把人們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倫理道德、價值觀等導致的心理默契,自覺規范個人行為的情況,稱為「自組織」。藉助這兩個概念及「和諧化辯證法」思想,可以得到「內仁外禮」的「自組織—他組織」諧協特徵。
首先,孔子將仁解釋為「愛人」,他既是個人道德修養的標准,又是現實管理中用作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為政治國的最高原則。於是「內仁」在強調發揮個人主觀精神和道德修養的同時,「仁德」便成為人們內心體驗和外在實踐的道德規范,制約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具體行為。人生論的道德修養與為政治國的手段相結合,個人道德修養變成社會組織的手段,促使「內仁外禮」具有了「自組織」的功能。
其次,周公旦制周禮後,「禮」已成為整個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等各方面行為規則之總和。正因禮具有鞏固國家政權,維護君主統治和治理國家的政治功能,使其構成法律的一部分,獲得強制性權力和得到國家政權的支持。「禮」實質上是先秦儒家的「法」,作為客觀、外在的制度,產生了規范人們行為的力量,並使「內仁外禮」獲得了「他組織」的功能。
仁是主觀道德修養,禮是客觀制度規范;仁是內心自覺,禮是外在控制。他們互為因果、相伴相生,藉助內外對耦結構產生了「內仁外禮」的整合關系,具有了「自組織—他組織」的諧協特徵。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前文所講的「禮」的自律性,是孔子建構的完美的「仁禮統一」,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狀態,不能看作是孔子對「禮」的他律性之絕對否定。而「禮」的他律性正是通向「禮」的自律性這一境界的必經之途。關鍵在於「禮」必須是納仁作其圭臬的禮。
人治即是仁治,即是禮治。

自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被定為一尊,統治中國達兩千年之久。在宋朝,程、朱理學把儒家思想發揮到了極致。

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荀子
漢武帝以後儒家代表人物
董仲舒,朱熹,王陽明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經典名言。孔子不但主張「德治化管理」,強調通過道德的教化來提高人們的道德自律性,使之能自覺遵守社會規范,達到管理的有序化;同時,還主張必須要用「禮」的規范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使用一定程度的強制手段來實現社會管理的目標。
由於古代的「禮」具有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為規范、禮節禮儀的內容,它在古代有著重要的管理功能,如《周禮》中的大宰、小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等官職本身就是按「禮」的規定來設置的,這些官職又按「禮」的規定來管理國家的政務,因此它本身就是管理。荀子更是重視「禮」的管理作用,他提出「隆禮重法」的管理原則,他指出:「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荀子·議兵》)還說:「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王霸》)同時,荀子還強調用「法」來加強約束性管理,他說:「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荀子·性惡》)現代經營管理,作為一種理論、一種技術、一種方法,它是可以學習,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經營管理作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風格,卻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對此,日本的企業家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日本是屬於「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對於儒家治國之道的應用,是由來已久的。明治維新以後,為適應日本工業化的需要,被稱為「日本近代企業之父」的澀澤榮一倡導了「經濟道德合一說」。這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不容忽視的因素。日本現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指出:「日本企業家只要稍有水準的,無不熟讀《論語》,孔子的教誨給他們的激勵影響至巨,實例多得不勝枚舉。」據初步統計,以人為本是儒家管理學最顯著的、最基本的特徵。現代的人本管理思想,最早是在西方的人際關系學派中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它與以儒學為代表的東方管理的人本思想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東方,儒學在兩千多年前就把對國家的管理從神本中解放出來,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國家管理理論。儒學在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傳播到中國周邊的國家,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形成了儒學文化圈。儒學傳到日本以後,結合日本民族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質,發展了儒學,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J型管理理論,這個理論也有著鮮明的人本特徵。以人為本的管理是當代管理發展的主要傾向,認真研究東方的儒家的人本管理,吸收其有價值的東西,建設具有東方特色的中國式人本管理,具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當今世界上的各種管理學說,幾乎都強調以人為本。人本主義的哲學是我國先哲孔子最先發現,他是我國歷史上首倡思想解放的思想家,他從殷商以來的天命神學中解放了「人」,從而發現了「人」,創立了人本主義的仁學。這比西歐在文藝復興時才發現「人」要早一千多年,這不能不說是孔子的偉大之處。

儒家思想中的「為臣之道」

中國古代的儒家在仕途進退的問題上的基本態度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君臣之間的關系,則是君權至上,君主具有絕對的權威,神聖不可侵犯,為臣者必須絕對忠於君主,所謂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孟子認為君臣關系,應當是相互的尊重,相互對應的關系,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君臣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的關系。當君主的要仁慈守禮,為人之臣的,應誠信守職。事實上,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政治生活中,過分強調臣子對君主的忠,而不管君對臣子的義務和責任,君臣關系就是一種主子與奴僕的關系。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主對他的臣民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當臣子的稍不如意,輕則削職罷官,重則性命難保,甚至落個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悲慘下場。天子喜怒無常,大發淫威,臣子就深受禍殃。無論君王是否正確,做臣子的唯有順從。因此,孟子提出的民貴君輕這一儒家思想,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控制君權,防止其無限膨脹的作用。

這樣以來,如果是遇到有道明君的話,政治清明,大道通行於天下,這時君子應積極投身社會政治事務,建功立業,報效國家。有志之士者就應該積極進身仕途,施展才華,報效國家,這才是大丈夫之所為。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恪盡職守。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的君主,應該是聖明仁慈,愛民如子,體恤民情,尊崇賢才。只有君聖臣賢,上下齊心,方能出現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喜人局面。為臣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廉能生明。食了皇家五斗米,要解百姓千家愁,上為朝廷分憂,下為黎民百姓解難。要帶頭遵守朝廷的法度,正人先正己。手中有了權後,切不可忘乎所以,利令智昏,做出一些危害百姓的事來。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盡職盡責,克己奉公。做官的本來意義不是在於養家糊口,但有時也的確是因為要養家糊口才出來做官的。由於職務不同,所得到的俸祿薪水有高有低,盡管有時因薪水低難以養家,過著較清苦的日子,不以私愛害公義,不可貪贓枉法,更不能盤剝百姓。身為民之父母官,要為民分憂。手中有權,就要多行方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興辦公益事業,造福百姓,解決百姓的實際困難。當官要秉公執法,處事公道,堅持正義原則,公正無私,為民作主。做臣子的應該安守本分,不要做出超越自己職權范圍的事情,若是沒有能力就應該讓賢。

如果遇到的是一位無道昏君的話,吏治腐敗,仕途閉塞。做臣子的要不怕冒顏犯上,據理力爭,甚至是以死相諫,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這才是為臣之本分,才是大忠。一味投其所好,陽奉陰違,阿諛奉承,欺下瞞上,雖是討得主子的歡心,貌似忠心,實為大奸。不過,對這樣的昏君,一定要講究策略和方法。古人說,伴君如伴虎,整日如履深淵,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可能會招來禍患。說話行事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忠心事主,不失臣道。有人說這不過是一種愚忠,為這樣的昏君以身殉道,能說值得嗎?這叫不知變通。忠臣不事二君,臣子不得有叛離之心,要從一而終,否則,被視為大逆不道。當臣子的,哪個不希望遇到個有道明君,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若是君主昏庸到無法救葯的地步的話,當臣子的往往會為求自保,對君主的過失是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得過且過,屍位素餐。還有人則採取另一個方法,來個三十六計走為上,辭去官職,告老還鄉。歸隱山林,田園播種風雅頌。雖然歸隱實為不得已而為之,總比提心吊膽過日子強得多,算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退隱後,失去朝廷的俸祿,經濟狀況發生改變。此時你要潔身自好,獨善其身。切不可因為處境窘迫而磨滅了意志,有志之士無論身處何地,都要以天下為己任,志在四方。蓄勢以待,等時機一成熟,東山再起。大丈夫能屈能伸,應付自如。不為居廟堂之高而喜,也不因為處江湖之遠而憂。春秋時越國打敗吳國後,范蠡歸隱五湖而避禍,文種卻遭殺身之禍。西漢初年,張良激流勇退得以全身,韓信貪圖富貴卻死於非命。道理很簡單,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享太平。淡薄名利,視富貴如糞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求功名於當世,但留清名在人間。歷史上有多少功臣,因居功自傲,爭名奪利,沒有激流勇退,結果自取其咎,最終沒有得到好下場,這不能不引人深思。
儒家思想與中國茶道精神

中國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諸家精華而成,但儒家思想是它的主體。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系,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嗎?其實不然。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是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中國茶文化中,處處貫徹著和諧精神,無論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都講究"精華均分"。好的東西,共同創造,也共同享受。從自然觀念講,飲茶環境要協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藝手段既要與自然環境協調,也要與人事、茶人個性相符。青燈古剎中,體會茶的苦寂;琴台書房裡體會茶的雅韻;花間月下宜用點花茶之法;民間俗飲要有歡樂與親情。從社會觀說,整個社會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誼。中國人講"人之初,性本善",中國茶道或許會更多喚起人類善的本性。

老莊及道家思想對茶文化的影響

中國茶文化吸收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華,中國各重要思想流派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儒家從茶道中發現了興觀群怨、休齊治平的大法則,用以表現自己的政治觀、社會觀;佛家體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禪、明心見性。而道家則把空靈自然的觀點貫徹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進來,墨子崇尚真,中國茶文化把思想精神與物質結合,歷代茶人對茶的性能、製作都研究十分具體,或許,這正式墨家求真觀念的體現。

有人說,儒家在中國茶文化中主要發揮政治功能,提供的是"茶禮";道家發揮的主要是藝術境界,宜稱"茶藝";而只有佛教茶文化才從茶中"了解苦難,得悟正道",才可稱"茶道"。其實,各家都有自己的術、藝、道。儒家說:"大道既行,天下為公",茶人說:"茶中精華,友人均分"。道家說:"道,可道,非常道"。兩個不過一個說表現,一說內在,表裡互補,都是既有道,也有藝、有術。

古代道家思想與莊子在哲學觀方面頗為接近,所以,人們常將老、庄並提。從自然和宇宙觀方面,中國茶文化接受老莊思想甚深,強調天人合一,精神與物質的統一,這又為茶人們創造飲茶的美學意境提供了源泉活水。茶聖陸羽首先從研究茶的自然原理入手,不僅研究茶的物質功能,還研究其精神功能。所謂精神功能,還不只是因為茶能醒腦提神,制茶、烹茶、品茶本身就被看作一種藝術活動。既是藝術,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還有哲理。 在中國,儒道經常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儒家主張"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條件允許便積極奮斗,遇到阻力,便拐個彎走,退居山林。所以,道家的"避世"、"無為",恰恰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柔韌一面,可以說對儒家思想是個補充。中國茶文化反映了儒道兩家相輔相成的關系。老莊思想總起來說是著眼於更大的宇宙空間,所謂"無為",正是為了"有為";柔順,同樣可以進取。水至柔,方能懷山襄堤;壺至空,才能含華納水。

佛理與茶理

談到中國的茶文化,人們經常注意到與佛教有重大關系。日本還經常談到"茶禪一味",中國也有這種說法。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發展與禪宗有很大關系,這是因為禪宗主張圓通,能與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相協調,從而在茶文化發展中相配合。

禪,梵語作"禪那",意為坐禪,靜慮。禪宗主張以坐禪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說,心裡清靜,無有煩惱,此心即佛。這種辦法與儒家注重內心修養很接近,有利於凈化自己的思想。禪宗其次主張逢苦不憂,得樂不喜,無求即樂。這也與道家清靜無為得思想接近。

禪是中國化的佛教,主張"頓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覺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託,也是一種"悟",所以說飲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道家從飲茶中找一種空靈虛無的意境,儒士們失意,也想以茶培養自己超脫一點的品質,三家在求"靜"、求豁達、明朗、理智這方面在茶中一致了。但道人們過於疏散,儒士們終究難擺脫世態炎涼,倒是禪僧們在追求靜悟方面執著得多,所以中國"茶道"二字首先由禪僧提出。

熟悉中國茶文化發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個從中國學習飲茶,把茶種帶到日本的是日本學僧最澄。第一位把中國禪宗茶道帶到日本的又是僧人,即榮西和尚。所以日本茶道以及"茶禪一味"說法也源自中國。在向海外傳播中國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了重要貢獻。從這一點說,佛家茶文化是起了帶頭作用的。

雖然多了一些,但是都是很仔細去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哦,呵呵

J. 孟子的仕途如何儒家講究忠,為何孟子去各國求仕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回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答、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漢族,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