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樓上賞析
⑴ 魯迅作品內容及賞析
魯迅的小說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只選取「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後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為人生」的啟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
魯迅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又具有極其獨特的眼光。在觀察和表現自己的主人公時,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即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知識分子和農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鄉》中,最震動人心的不是閏土後來的貧苦,而是他一聲「老爺」所顯示的心靈的麻木。對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又著眼於他們的精神創傷和危機,如《在酒樓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獨戰多數的英雄擺脫不了孤獨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又回到原點,在頹唐中消耗著自己的生命。魯迅的這些改革在《吶喊》和《彷徨》中就演化為「看/與被看」與「歸鄉」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小說《示眾》中所有人的動作只有「看」,關系也只有「看」與「被看」,由此形成了「看」與「被看」的二元對立,這種對立在《狂人日記》、《孔乙己》、《祝福》等小說中都有展現。而在「歸鄉」模式中魯迅不僅講述他人的故事也講述自己的故事,兩者互相滲透,影響,構成一個復調,如在《祝福》中,講「我」、「祥林嫂」與「魯鎮」的三重關系,這個關系中既包含「我」與「魯鎮」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與魯鎮的故事,然而讀者往往忽視前者,前者講一個「永遠漂泊者」的故事,後者講一個封建社會吃人的故事。兩個故事相串聯,以祥林嫂的問題拷問「我」的靈魂,從而揭示「我」與魯鎮傳統精神的內在聯系。類似這種模式的小說還有《故鄉》、《孤獨者》和《在酒樓上》。
⑵ 《在酒樓上》的賞析,關於「我」和呂緯甫
《在酒樓上》
【1】「獨異個人」與「庸眾」的對立;
《吶喊》中,獨異個人大版聲吶喊,《彷徨》權中獨異個人走向失敗。
【2】在不被庸眾理解所製造的危機下,中國知識分子走向失中的魏連殳敗;
表達了對啟蒙的深深懷疑
⑶ 魯迅的作品賞析
《狂人日記》 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舊禮教的弊害,「本草什麼」:該書曾經提到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以人肉醫治癆的記載,並表示了異議。這里說李時珍的書「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當是「狂人」的「記中語誤」。大哥說……煮熟了請他吃:這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愚孝行為。其主要思想都在於喚起人們的覺醒。啟蒙主義.《狂人日記》的創作,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他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 禮教就是吃人,仁義道德是禮教虛偽的面具。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掌握狂人形象的關鍵,就在於對狂人是真狂還是假狂的理解.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的象徵形象。狂人的「狂」,是他對傳統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則在於他「超前」的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並且被歷史所證明是正確的,只是他說出了當時的人們不敢說或者是還沒有說出的駭人聽聞的話。把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禮教,很好地表現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識,從創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記》作品重視典型環境的描寫、重視細節的真實性、重視人物性格的統一性等方面。無論是路人對他的態度,還是何先生對他的診斷,都是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現象,從來如此.在作品中,除了現實主義的方法外,象徵主義也時常可見。《狂人日記》的思想性.魯迅有意通過「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過他在精神錯亂時寫下的譫語,從某些「人吃人」的具體事實,進一步揭示了精神領域內更加普遍地存在著的「人吃人」的本質,從而對封建社會的歷史現象作出驚心動魄的概括。借實引虛,以虛證實。本意為「瘋子,精神不正常者」,是貶義。 是指性格放盪不羈,做事風風火火,干凈利落!強烈追求極至和絕對的人。現多用做褒義,對這種精神作出贊許,已經不是表層的「瘋瘋癲癲」了。為一件事盡全力拚搏的人。 行為與眾不同,略顯瘋狂的人。
⑷ 魯迅<<在酒樓上>>鑒賞
《在酒樓上》的確可以說是最富「魯迅氣氛」的一篇小說。魯迅小說的創作基調「憂憤深廣」,在這里得到了藝術的詮釋。這篇小說無論是對知識分子道路和命運探討的獨特構思,還是對人物靈魂揭示的深刻,對寫景狀物的精當與細膩,均極富魯迅的才情和風骨。
所謂「魯迅氣氛」中「氣氛」,周作人有一種說法,叫做「氣味」。在《雜拌兒之二》序里,他這樣寫道,寫文章要追求「物外之言,言中之物」,「所謂言與物者何耶,也只是文字與思想罷了,此外似乎還該添上一種氣味。氣味這個字彷彿有點曖昧而且神秘,其實不然。氣味是很實在的東西,譬如一個人身上有羊膻氣,大蒜氣,或者說是有點油滑氣,也都是大家所能辨別出來的」。因此,所謂「魯迅氣氛」,主要指魯迅的精神氣質在小說里的投射。
《在酒樓上》的敘事特點是將魯迅自己的內心體驗一分為二,化成兩個人物,一部分以單純獨白的主觀的方式呈現,另一部分則以客觀的、非「我」的形式呈現。這種獨特的方式,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作者自身經驗過的許多矛盾以及絕望、悲苦的心態,是魯迅富有獨創性的藝術嘗試。
讀《在酒樓上》,我們會再一次體會到魯迅和魏晉文人的相通,表面的放達,掩飾不住對逝去的生命和已在的生命深情的眷戀。於是,我們也終於明白,呂緯甫其實是魯迅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說,正是在呂緯甫身上,隱藏了魯迅身上某些我們不大注意的方面,甚至是魯迅的自我敘述中也常常有意無意遮蔽的方面,這就是他那種濃濃的人情味,他對生命的眷戀之情。這正是我們在魯迅大部分著作中不大看得到的,呂緯甫這個形象,就具有了某種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⑸ 《故事新編》 的作品賞析
【簡介】
《故事新編》是魯迅先生以遠古神話和歷史傳說為題材而寫就的短篇小說集,包括他在不同時期所寫的8篇作品。《故事新編》在取材和寫法上都不同於《吶喊》和《彷徨》。魯迅先生自己認為,這是一部"神話,傳說及史實的演義"的總集。
《故事新編》是魯迅的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魯迅在1922年~1935年間創作的短篇小說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為巴金所編的《文學叢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這八篇小說分別是:《補天》、《奔月》、《理水》、《採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書主要以神話為題材,故事有趣,想像豐富,是魯迅作品中僅有的以遠古為背景創作的小說。
其中,《補天》寫於1922年冬天,原題《不周山》,收錄於《吶喊》初版,後改名《補天》並抽出;《奔月》、《鑄劍》寫於1926年和1927年,《鑄劍》在《莽原》上發表時題名《眉間尺》;《出關》、《理水》、《非攻》、《採薇》、《起死》寫於1934至1935年。
《故事新編》多數是在「博考文獻」的基礎上,「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獻可考,但又不受文獻束縛,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想像和虛構,有點難懂。
【文學意義】
《故事新編》是魯迅的最後的創新之作,裡面8篇有5篇寫於魯迅生命的最後時期。面臨死亡的威脅,處於內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編》整體的風格卻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從容、充裕、幽默和灑脫。盡管骨子裡依舊藏著魯迅固有的悲涼,卻出之以詼諧的「游戲筆墨」,這表明魯迅的思想與藝術都達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具有某種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發現或隱或現、或濃或淡的存在著「庄嚴」與「荒誕」兩種色彩和語調,互相補充、滲透和消解。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名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與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評論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
魯迅1918年在《新青年》中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直到1926年,陸續創作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吶喊》《故鄉》《彷徨》小說集《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詩集《野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等專輯。其中,1921年12月,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其中大部分作品和雜文收錄在了《墳》《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專輯。
⑹ 在酒樓上賞析
《在酒樓上》通過講述主人公呂緯甫由一個在辛亥革命時期的熱血青年變成意志消沉的文人這樣的轉變,對當時社會上新型知識分子的形象及心態做了深刻的探討剖析。
《在酒樓上》的主人公不是阿Q式的麻木的老中國兒女,而是覺醒了的新人。但是,魯迅筆下的覺醒者,這些已經獲得自我意識的年輕的知識者們,不但沒有人性獲得自由的興奮、歡愉,反而產生了那種「夢醒了無路可走」的更加深沉的悲劇感受,魯迅揭示給讀者的是人的自由的艱難和沉重。
(6)在酒樓上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魯迅在「五四運動」之前,也就是正式進入文學生活之前,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一方面,在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共同壓迫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另一方面,近代民族資產階級思想也十分活躍,使得人們的思想受到沖擊。當「五四運動」漸漸落幕後,知識分子不像之前那麼情緒高漲,而是也跟「五四運動」一樣,消沉了。《在酒樓上》正是創作於這一時期。
魯迅的小說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只選取「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後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為人生」的啟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
⑺ 賞析《在酒量樓上》魯迅
摘要:本文在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中。通過分析魯迅的《在酒樓上》名字的精心設計,人物形象在社會大背景下的改變,以及廢園中的景色給人以希冀。來分析魯迅在酒樓上的深層含義。
關鍵詞:名字、奮斗、不堅守、生機
《在酒樓上》被夏志清在《在中國現在小說史》總譽為《彷徨》集中「研究中國社會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周作人也說「這是一篇最富魯迅氣質的小說」。
1924年《彷徨》收了了魯迅先生1924到1925年間創作的小說11篇。這是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陣營分化的分水嶺。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隱退,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自選集>-----自序),。1925年,也就是《在酒樓上》發表後的第二年,魯迅在一封信中對友人說:雖然辛亥之後已多年,但民眾還在關心著「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這種情況下,要談改革「只好從知識階級……一面先行設法,民眾俟將來再談」(《華蓋集·通訊》)。魯迅在親歷了中國前所謂有的巨大變革,清醒的意識到:中國之前所發生的改變,人仍然未能在根本上扭轉中國固有的腐朽與落後,中國仍未找到一條理想的最終出路。「彷徨」作為小說集的名稱,正好反映了他此時的心境。
一、精心設計
《在酒樓上》——文章的名字就很耐人尋味。看到這個名字的人都會想為什麼是《在酒樓上》?而不是《在客棧里》,或者其他的名字。
我們說小說空間的確立都是經過作者的精心設計的。作者之所以構建這個空間環境一定有它的獨到的地方。它為我和呂緯甫提供了一個聚會的地方。一石居酒樓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就為天南海北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相遇的機會。於是在「深冬雪後,風景凄清」的中午在一石居酒樓相遇了。並且這個空間具有封閉性。在這個封閉的空間,呂緯甫才會打開心扉和我說他自己的故事。《在酒樓上》只有一餐的功夫,呂緯甫給「我」講了兩個不同的故事:一個是給他的小弟遷墳,以安慰他的老母親;是送剪絨花給順姑,可是順姑受誑,苦病抑鬱而死。
另外,作者設計的這個空間環境為呂緯甫的敘述做了一個催化劑。剛開始「我」一個人,就叫了「一斤紹酒」,到呂緯甫來時「又添二斤」,後來「再添二斤酒」。所謂「酒後吐真言」就是這種情況。
二、人物形象
年輕時的呂緯甫是個受過先進思想熏陶的教員,是個思想啟蒙者。為了反對舊思想,促進新思想的傳播,他曾經到城隍廟里拔神像的鬍子,曾經連日議論改革中國的方法以至於與別人打起來,可見那時的他為了新的理論,新的思想是多麼的努力,甚至於激進。那時,正值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的高潮期,社會趨勢如此,加上呂緯甫是一個教員,又年輕,更能接受新的思想,理念,能夠無怨無悔、充滿激情地為新思想奮斗。年輕時的呂緯甫是不懼的,內心是充實的,就如冬天的山茶花,熱情如火,生命的意義非凡。
然而,當時間推移,社會趨勢改變,呂緯甫也慢慢地發生了改變。當「我」再次在酒樓上見到他時,當年「敏捷精悍」的他現在已經「格外迂緩」,臉也「衰」了,精神沉靜、頹唐,眼睛也失了神采。他又說任何事都是無聊的,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隨隨便便,「麻木的多了」。更甚者,他現在還是一個教員,然而教的卻是詩經古辭,《女兒經》之類的他以前深惡痛絕的東西。他「現在什麼也不知道,連明天怎樣也不知道,連後一分......」。 因而呂緯甫看不到希望,所以沒有堅守下去。這是悲哀的。
三、廢園——一絲新生機
「我眺望樓下的廢園……驚異了:幾株老梅竟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毫不以深冬為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樹,從晴綠的密葉里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甘心於遠行。我這時又忽地想到這里積雪的滋潤,著物不去,晶瑩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風一吹,便飛得滿空如煙霧。……」 盡管天空是鉛色的,雪花紛紛揚揚,人物是懶散的,頹唐的,給人寂寥彷徨之感。但是老梅斗雪。山茶怒放,呂緯甫也活潑過(酒後)紅白,冷熱的對立沖突貫穿全篇全文。魯迅用呂緯甫「對廢園忽地閃出我在學校時代常常看見的射人的光來」,暗示了在這些知識分子身上還是有一絲理想與抱負的,只是由於環境所變而不能施展。呂緯甫之所以「對廢園忽地閃出我在學校時代常常看見的射人的光來」,是因為他的心也許已經是「絕無精采」的「鉛色」,然而仍留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園地。
四、結語;
魯迅的小說是一冊不盡的長卷,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讀者,眼光交匯成一條長河,時而波濤洶涌,事兒急湍限流,從未平靜。我們聽過對他的禮拜,也聽過對他的謾罵。時光流轉,魯迅的形象更顯斑駁。還是少些怨氣,用心靈去摸索魯迅的那獨特的文字,去感受他的人生。
⑻ 在酒樓上的作品解析
認識意義
(1) 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落潮的時代烙印;
(2) 反映了回五四運動落潮答時期一般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
(3) 反映了實際生活中一般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
(4) 客觀上提出了「知識分子問題」。
塑形方法
(1) 讓人物自述;
(2) 敘述和描寫相互配合;
(3) 以景物烘托氣氛和主題;
(4) 注重刻畫人物靈魂。
⑼ 分析《在酒樓上》(魯迅)中,呂緯甫的人物形象
《在酒樓上》中的呂維甫在學生時代曾經是一名革命的闖將,他曾經版「到城隍廟里去拔神像的權鬍子」,並且,「連日議論改革中國的方法以至於打起來」,他曾勇敢地站出來向封建神權挑戰,是一個「敏捷精悍」、英姿勃勃的青年。
然而在辛亥革命失敗後,隨著時代風雲的變化,歷史的逆轉,使他失去了方向,逐步磨光了稜角,蛻變為封建教育的傳聲筒。他千里迢迢從山西太原回到江南S城,不過是為了給早就死掉爛掉並且蹤跡全無的小弟「遷葬」,以騙騙母親,安慰自己。他自己在辦完這些無聊的事情之後,仍然要去教什麼「子曰詩雲」,用《孟子》、《女兒經》中的封建思想去毒害青年。他就這樣敷衍者過日子,混著日子,「連明天怎樣也不知道」。
呂維甫的退伍、落荒,繼而頹唐、消沉,終而由戰斗者變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頹廢,卻又無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按著他自己的比喻說,像一隻蒼蠅,「停在一個地方,給什麼來一下,即刻飛走了,但是只飛了一個小圈,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
呂維甫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劇,是辛亥革命以後,五四運動落潮時期一部分革命知識分子共同的悲劇。
⑽ 魯迅 在酒樓上 「我」和「呂緯甫」形象解析
「我」的心境,除了「無聊」,還有「孤獨。」這種孤獨,其中一個原因是主人公的自身經歷造成的。「我」從小在S城長大,而後又到了北方闖盪。如今重歸故鄉,故鄉早已不再是回憶中那個故鄉。來到曾經熟識的酒樓,卻已經物似人非:「但從掌櫃以至堂倌卻已沒有一個熟人,我在這一石居中也完全成了生客。」於是,「我」自然而然地「覺得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但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子」。失去了歸屬感的人,自然會覺得孤獨。然而,這僅僅是「我」感到孤獨的原因之一。造成「我」的孤獨的,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年輕時接受過新思潮的啟蒙,也曾從代表著愚昧、落後的故鄉出走,去往象徵著進步、光明的「北方」。然而,自己當年曾信奉的一切,如今都已幻滅殆盡。在精神上、信仰上,主人公同樣「覺得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但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子」。因此,「我」倍感孤獨。
呂緯甫是魯迅先生的小說《在酒樓上》的主人公。呂緯甫與「我」一樣,都是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所形容的「鐵屋中的清醒者」。他們都有過「毀壞這鐵屋的希望」。然而當希望破滅後,他們的清醒,便成了痛苦之源。 這是一個曾有過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熱情,現在卻變得意志消沉的「文人」。
呂緯甫形象深刻的認識意義:
(1) 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落潮的時代烙印;
(2) 反映了五四運動落潮時期一般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
(3) 反映了實際生活中一般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
(4) 客觀上提出了「知識分子問題」。
可以說,呂緯甫的人生悲劇是當時相當一部分新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