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一字名言明語

一字名言明語

發布時間: 2021-03-04 03:24:37

❶ 關於文明用語的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❷ 名言明語(關於時間)

●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古龍)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儔〈漢·王符〉
●一個人如果已經把自己完全投入於權力和仇恨中,你怎麼能期望他還有夢?(古龍)
●夢是心靈的思想,是我們的秘密真情(杜魯門·卡波特)

●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我們不就是生活在夢想中的嗎?(丁尼生)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阿·安·普羅克特)

●一切活動家都是夢想家(詹·哈尼克)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魯迅)

●夢想家的缺點是害怕命運(斯·菲利普斯)

●夢想家命長,實幹家壽短(約·奧賴利)

●夢境每是現實的反面(偉格利)

●如果失去夢想,人類將會怎樣?(熱豆腐)

一個有事業追求的人,可以把「夢」做得高些。雖然開始時是夢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輕易放棄,夢想能成真。
——虞有澄【美】

❸ 名言名語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2.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5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58.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
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59.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6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秦伯》
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著,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62、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63、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晉·葛洪
譯:學問的淵博在於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於有堅定的目標。

6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麼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於沒有學到道理。

6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66.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宋·陸九淵
譯: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晉·陶淵明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6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譯: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可表達不適當,那麼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難以傳播千古。

69.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譯: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翰的知識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7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7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72、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7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遊。

7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顧炎武
譯: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7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譯: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煉,使人更堅強。相反,時常滿足於享受,會使人不求上進而逐漸落後。

7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譯: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

7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8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後。

8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82.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明·呂坤《呻吟語·卷上》
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語
譯: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武則天
譯: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8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要敢於挺身而出,把死當作回家一樣。

8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譯:風聲、雨聲、琅琅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8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譯: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後也要當英雄。

88.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譯:對於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89.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游
譯: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了知識後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陞官發財。

90.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譯:歷史上許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譯: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麼為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92.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宋·蘇軾
譯:報效祖國的志向到死都不會變。

93.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漢·陳蕃語
譯: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於跟各種不利於國家的行為作斗爭,哪能只滿足於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97.見侮而不鬥,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98.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99.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漢·司馬遷《史記》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❹ 名言警句要100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2.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5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58.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
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59.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6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秦伯》
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著,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62、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63、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晉·葛洪
譯:學問的淵博在於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於有堅定的目標。

6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麼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於沒有學到道理。

6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66.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宋·陸九淵
譯: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晉·陶淵明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6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譯: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可表達不適當,那麼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難以傳播千古。

69.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譯: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翰的知識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7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7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72、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7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遊。

7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顧炎武
譯: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7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譯: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煉,使人更堅強。相反,時常滿足於享受,會使人不求上進而逐漸落後。

7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譯: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

7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8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後。

8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82.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明·呂坤《呻吟語·卷上》
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語
譯: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武則天
譯: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8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要敢於挺身而出,把死當作回家一樣。

8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譯:風聲、雨聲、琅琅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8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譯: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後也要當英雄。

88.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譯:對於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89.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游
譯: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了知識後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陞官發財。

90.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譯:歷史上許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譯: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麼為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92.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宋·蘇軾
譯:報效祖國的志向到死都不會變。

93.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漢·陳蕃語
譯: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於跟各種不利於國家的行為作斗爭,哪能只滿足於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97.見侮而不鬥,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98.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99.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漢·司馬遷《史記》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0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❺ 關於說普通話 寫規範字的名言 急!!!!

1、說普通話,抄揚大國之風;襲寫規範字,顯炎黃之魂。

2、大力推廣普通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講普通話,標標准准;寫規範字,堂堂正正。

4、規范寫字傳遞心聲,文明語言溝通你我。

5、一字一句普通話,字字句句繪中華。

6、說普通話交四海朋友,寫規範字做天下文章。

(5)一字名言明語擴展閱讀: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警句

1、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 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文字。

3、 大力普及普通話,提升市民素養和城市文明新形象。

4、 普及普通話,推行規範字,維護國家主權統一,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5、 大力推廣普通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6、 樹立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素質。

7、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8、 樹立公共服務行業新形象,人人都講普通話。

9、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10、 普通話——現代人必備的素養和交流工具。

勵志明名言名句

一、努力,抄是為了跳出你厭惡的圈子。讀書,是為了遠離渣貨垃圾人。健身,是為了讓討厭的人心平氣和的跟你說話。唯有成為了更好的自己,世界才是你的!

二、比你有錢的人,一定比你努力,比你努力的人,終有一天會比你有錢,生活本來就是平衡的,你不為賺錢付出辛苦,你就得為省錢煩惱,這不是雞湯,是現實!

三、人最大的對手,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懶惰。別指望撞大運,運氣不可能永遠在你身上,任何時候都要靠本事吃飯。你必須拼盡全力,才有資格說自己的運氣不好。

四、誰的人生不是荊棘前行,你跌倒的時候,懊惱的時候,品嘗眼淚的時候,都請你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請你相信,你的堅持,終將美好。

領悟人生的20句勵志語錄,大氣磅礴,讀完熱血沸騰
五、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子,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讓自己不斷變強大,就是最好的蔑視。

六、你很年輕,還沒有資本指點江山。你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你多學一樣本事,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不會被別人踐踏。

七、人生難免要受些委屈和傷害,與其耿耿於懷,鬱郁寡歡,倒不如坦坦盪盪,泰然處之。只有經受住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練就波瀾不驚的淡定。

❼ 名言名句

錢不是萬能的。
錢要自己掙,父母給的就好比別人施捨給乞丐的。
要來的錢是有限的,掙來的錢是無限的。

❽ 20句名言警句

讀書的名言警句
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就應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是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
精神能補物質的不足。
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斗中取得勇敢。
勤動筆墨勤看書。
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生命的名言
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諾貝爾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米歇潘

一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愛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羅曼·羅蘭

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爾

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如能善於利用,生命乃悠長。——塞涅卡

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伯 克

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達爾文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諺 語

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庫爾茨

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如能正確地運用它,一次足矣。——英國諺語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呂凱特

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魯迅

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陶潛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長久的。 ——塞內加

在我們了解什麼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 ——赫伯特

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 ——羅曼•羅蘭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 ——蒙田

季節的名言警句
●四季測量著一年的行程(濟慈)

●春天百花盛開,夏天收割大忙,秋天果實累累,冬天舒適地坐在火爐旁(奧維德)

●呵!一年四季,季季有花開,季季有花落(丁尼生)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左傳)

●春秋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晉·陶淵明)

●一月瑞雪飛,二月冰雪滴,三月勁風吹;四月雨滂沱,五月花芳菲,六月樹成蔭;七月枝如蓋,八月豐收忙,九月芙蓉紅;十月風微微,十一月漸漸寒冰,十二月滴水成冰(理·謝立丹)

●正月里,梅花陣陣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噴噴香;四月里,薔薇都開放;五月里,石榴紅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滿塘;七月里,鳳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滿園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陽春;十一月,山茶滿樹花;十二月,臘梅黃燦爛

●正月迎春金樣黃,二月杏花粉洋洋,三月桃花紅千樹,四月薔薇靠短牆,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梔子頭上戴,八月桂花滿枝香,九月菊花初開放,十月芙蓉正上妝,冬月水仙案上供,臘月寒梅斗冰霜

●正月甘蔗節節長,二月橄欖兩頭黃,三月櫻桃粒粒紅,四月枇杷如蜜糖,五月楊梅紅似火,六月蓮子滿池塘,七月南棗樹頭白,八月菱角如刀槍,九月石榴露齒笑,十月金桔滿園香,冬月柚子黃金金,臘月龍眼荔枝湊成雙

●桃三杏四梨五月

●七月棗子八月梨,九月柿子黃肚皮

●夏至榴花照眼紅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

●東風方來滿眼春(唐·李賀)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趙嘏)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韓愈)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五代·李煜)

●春風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宋·蘇舜欽)

●剪裁用盡春工意,淺蘸朝霞千萬蕊(宋·柳永)

我不知道你要哪種,所以打出三樣給你看

我可打了很多字,選我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