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張愛玲愛
① 張愛玲散文《愛》的原文,要全部。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哦,你也在這里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子被親眷拐子賣到他鄉外縣去做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里嗎?」
(1)賞析張愛玲愛擴展閱讀:
「愛」這一永恆的主題,古往今來述說不盡的主題,張愛玲僅以三百四十餘字的袖珍篇幅,看似輕松地淡淡道來。語言洗盡鉛華,單純干凈,全然沒有她慣有的華麗絢爛。然而,一種不動聲色的人生苦難和滄桑已被她輕輕地觸及;而一份愛的無奈和哀痛也被她暗暗地激起,讓人想想就忍不住要心酸落淚。
文章以四個字起首做一段:「這是真的」,潛台詞即:這不是小說,更不是傳奇。「這是真的」,讀完全文,回味過來,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劇性。
接下來敘述一個真的、美的、純的,同時又是那麼虛的、淡的、凄的關於「愛」的故事。春天的晚上,桃樹的底下,著月白衫子的十五六歲的少女,正是青春如花,做夢懷春的豆蔻年華,對愛可以有無數的美好憧憬。
正當此際,那個對門的他,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對她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然後,「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兒,各自走開了」。
彷彿要發生點什麼,卻什麼也沒發生。結果的確什麼也沒有發生——「就這樣就完了」,張愛玲在此另起一段,六個字里用了兩個「就」,就冷酷的葬送了那個春天的桃花盛開的萌芽著愛的情感的晚上。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② 談談你對張愛玲《愛》這篇文章的理解
她很悲觀,可是我認為她理解了愛的沉重,雖然有點過分.我認為悲觀的人就想過分的人一樣,不是沒有認識到,只是稍微過了一點,比那些什麼也認識不到的人要好的多.
③ 張愛玲的愛 這篇散文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愛》,作者在文末註明作於「一九四四年四月」,發表於同年同月10日出刊的《雜志》月刊第13卷第1期上。寫作其時,張愛玲年僅23歲。全文320餘字,這個極短篇是張愛玲散文中最短的一篇,也是現代文學史上極短的散文精品。粗看起來,此作的內容僅僅是對少男少女「初戀」的人生感悟。然而,我們細心地聯系張愛玲「這一個」的自己就能發現,《愛》所抒寫的是作者初戀時缺乏自信的一種迷惘;是進取還是退卻?她在內心深處對自己作出了一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熟悉張愛玲的讀者都清楚,1944年2月初,倜儻風流的漢奸文人胡蘭成從蘇青那裡問明了張愛玲的住址去拜訪她。她明知是胡蘭成卻託故不見,胡只得從門縫里遞進一張寫明自己住址、姓名的紙條。隔了一日,張愛玲卻主動去拜訪胡,聽胡蘭成侃侃而談,她一坐就是5小時,分明為他的才氣與風度所吸引。次日,胡又回訪張。就這樣你來我往,一個「驚艷」,一個「慕才」,一見傾心、兩情依依。這是從2月初至4月初約兩個月間兩人初戀階段的事態,還未發展到後來熱戀同居的階段。但是,從張愛玲方面說,她一方面感到喜悅與溫馨,矜持地又是熱烈地迎接、珍惜這份愛。她送給胡一張自己最滿意的照片,照片的背後親手寫上這樣的喃喃情語:「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另一方面,對從小因父母離異就失去父愛、母愛的張愛玲來說,她一直有飄零之感,擁抱著寂寞和孤獨。面對胡蘭成,感到愛情來得太突然、太不可思議,而且她明明知道胡蘭成已有妻室、放盪成性,是個有家不回的男人。因此她多愁善感,在內心時時、處處懷有一種灰暗蒼涼的感覺,對這突如其來的愛情表示猶疑彷徨、亦喜亦憂,甚至表示放棄。她寫字條給胡蘭成,叫他不要再來看她。她又表示不想放棄,寫信給胡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里來來去去亦可以。」從中表示了她對這種尷尬情緣的認可,又無奈地預見著這段愛情的短暫與失落的結局。正如此間她在《談女人》中所說:「……男子都是『心存不良』的,談戀愛固然危險,便結婚也危險,因為結婚是戀愛的墳墓……」從以上的敘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愛》創作的心理機制或稱其靈感,就是與胡蘭成戀愛兩個月之際張愛玲在內心那種希望與絕望交織在一起的復雜情緒,以及關於這種個人困惑情愛形而上的思考。正如蘇珊·朗格在《情感與形式》一書中說:「一件藝術品,經常是情感的自我表現,即藝術家內心狀況的徵兆。」
《愛》所敘說的內容十分單純,一個春天的夜晚,一位十五、六歲的美貌少女與對門的男孩一次偶然的相見。因為彼此是鄰居,自然「見過面」,可想他倆會經常見面,「可是從來沒去打過招呼」。而這一次姑娘「穿著月白的衫子」,「手扶著桃樹」,立在自家後門口,顯然她在等候這位年青人的出現。年青人果然也從自家門口出來走近她,輕聲對她說:「噢,你也在這里嗎?」然後他倆相視無語,「站了一會兒,各自走開了」。從年青人方面看,他也是特意過來與姑娘見面並打招呼的。可以想見,正是因為兩顆年青的心在默默無語中相許已久,才有這一次看似偶然、其實必然的一次見面。所以這個夜晚的相見,可以看作是姑娘和年青人之間心照不宣、默許默契的一次「約會」;是兩顆年青的心碰撞而生出愛情火花的人生一瞬。兩個年青人的初戀「就這樣就完了」。然而在張愛玲筆下,這簡單、平凡的故事其價值永遠沒有完、沒有結束。作者以女主角一生坎坷飄零的悲慘人生作為對照與襯托,強調這件往事對於她畢生的人生意義。這個姑娘因生在舊社會舊時代,她被親眷拐賣作人妾,又三番五次被轉賣,一生遭遇著被侮辱被欺凌被奴役的命運,沒有尊嚴、沒有人格、沒有地位,更沒有她作為女人的精神自由和美滿的愛情生活。因此在她「老了的時候」她永遠忘不了初戀的那個夜晚,但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愛和被愛,她不僅記取而且向別人「常常說起」;雖則是短暫的相見,但在她灰暗蒼涼的人生中卻是美麗和溫馨的「一瞬」,是其擁有人格、尊嚴和愛的權利的「一瞬」。因此對於她,這件往事是刻骨銘心的「愛」與「被愛」的永久不滅的記憶。
作者在審視那夜晚對於那女人的全部意義與全部價值之後,並未完成她最後的構思,而結尾才是這篇作品最為精妙的一筆。
於千萬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哲理的感唱,往往是一篇散文詩意的飽和點。作者從空間與時間兩個方面,對自己敘說的「愛」的「故事」進行普泛性的思考。以空間而論,你會遇見千千萬萬個擦肩而過的人,而你想「遇見」的人卻屬偶然;以時間而論,你會不早不遲剛巧趕上一次屬於你的情緣,如此在漫漫人生途中雙方相遇相知,而赴一次「你也在這里嗎」的心靈之「約會」。顯而易見,張愛玲在這里對人生的初戀進行形而上的冥想獨語。她認為,人生的初戀是唯一的、又是偶然的;唯其短暫與偶然,常常會因此而失落;唯其偶然的際遇,才會成為一生記憶的珍藏;唯其短暫才會永恆;惟其短暫和蒼涼,「愛」才會永恆和美麗。
張愛玲的哲理感唱,使這篇散文成為哲理與詩情交融的抒情詩,令讀者心靈為之叩動與思索不已的,也正是這最後的畫龍點睛。原本再平凡不過的、關於男女夜晚相見的生活細節,經過作者的對照與襯托、抑鬱氣氛的創造與渲染,尤其經過最後哲理性的觸點與升華,《愛》就完全達到詩的凝結與概括的境界,那男女相見的生活細節使人不再感到司空見慣,而被渲染成詩境中抒情寫意的主體意象了。作者情木自禁的「觸點」「升華」,使讀者豁然頓悟,原來這個主體意象及其內涵,被賦予了特殊的、自我抒情的意義而成為「有意味的形式」;即藉以含蓄而又巧妙地抒寫了她的「胡蘭成情結」,將非我性的「細節」變成了自我性的喻體,完成了從客體(敘他人之事)到主體(抒寫自我)的角色置換,普泛性的思考其實是張愛玲自我的思考,那段哲理感咱可以也應該看作是對胡蘭成作出「愛」的認可的應答。說白了,張愛玲在這里是借題發揮,說別人而實際上是自我的書寫。
讀者不禁會發問:23歲的張愛玲何以有如此看破紅塵、玄妙至深的議論?鑒於她與胡蘭成初戀的經驗,鑒於她喜憂參半、前程未卜的疑慮,鑒於她想有一個家卻愛上一個不想與她成家的男人的尷尬境遇,她經過痛苦的思索而決定珍惜自己人生途中短暫而美麗的「邂逅」。她以後的婚戀生活證明:她為之感唱的哲理,成了她自己應驗的戲語。1944年夏秋間她與胡蘭成私訂終身並同居之後,僅隔兩個月胡又瞞著她跟武漢的周訓德結婚;1946年2月胡逃匿杭州,又與一村婦范秀美同居。從此張與胡關系破裂,憤然了斷了兩人之間的這段短暫的情緣。但在與胡蘭成戀愛之時,張愛玲的一些文章闡明了自己特殊的性愛觀。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說:「姘居不像夫妻關系的鄭重,但比高等調情更負責任,比嫖妓又是更人性的。」又說:「姘居的女人呢,她們原來地位總比男人要低些,但多是有著潑辣的生命力的……那是健康女人的魅惑力。」她在《談女人》一文中批評中國女性懦弱、缺乏主宰自己命運的性別缺陷,說:「女人當初之所以被征服,成為父系宗法社會的奴隸,是因為體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體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物競天擇的過程中不曾為禽獸所屈服呢?可見得單怪別人是不行的。」這些議論表明張愛玲開放的、激進的性愛觀念:男女必須平等,女性必須向男人要平等,必須爭得自己的自尊與自由,即便姘居,也符合女性人格的自尊與人性的自由。這些觀點證明張愛玲在《愛》的結尾的哲理感唱並非心血來潮、空穴來風,有其實實在在的思想基礎。與胡蘭成初戀的痛苦經驗因其個人特殊性愛觀的支撐,而堅定了她對胡蘭成的選擇與接受。她明明知道與胡的戀愛是冒險、會走向「墳墓」,她也偏要去愛、去冒險,去游戲人生,因為她覺得人生途中即便「真愛」過一回,也非枉然,也算難得,明知會絕望、會失落,也要懷著希望去冒一次「危險」。張愛玲生活在40年代淪陷後的上海「孤島」,她自己因時代的苦悶與家庭的失愛,而把自己封閉在孤獨、寂寞的精神「孤島」之上,她太需要走出「孤島」而尋求愛的撫慰、尋求敢愛敢恨的真實生活。「人是生活於一個時代里的,可是這時代卻在影子似地沉沒下去,人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為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抓住一些真實的,最基本的東西……」(《自己的文章》)這段話可以看作是張愛玲對自己思想與生活態度的真實描述。
當我們尋找到解讀《愛》這篇散文的精神密碼之後,便不難理解為什麼這篇散文冠以「愛」的題目。當我們運用心理分析方法對《愛》進行解讀的時候,便十分明了,《愛》維妙維肖地表現了作者處在初戀際遇時精神上的自我。從這一方面看,《愛》是張愛玲寫給自己、表明心跡的一首散文詩。她要向讀者「證實自己的存在」,在「沉沒」的時代與為殖民地的文化所浸濡的上海灘,她也只有無奈地選擇蒼涼的世俗生活與蒼涼的世俗化的婚戀。
④ 張愛玲傾城之戀賞析
這是一個既庸俗又浪漫抄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因婚姻失敗,丈夫早死的白家女孩白流蘇,在家人的迫害下,需要尋求另一個精神和經濟的依靠。這時,她認識了從外國回來的范柳原。但由於某種原因,范柳原到了香港。經由徐太太的安排,白流蘇也以自己作為賭注,遠赴香港。范柳原是一個經濟上和精神上都值得依靠的人,白流蘇畢竟是一個平庸的女人,她想獲得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以此安定下自己的生活。但范柳原卻需要離開香港,就當一切似乎已成成幻影的時候,戰爭在香港開始了。戰爭成就了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愛情。范柳原回香港找白流蘇。開始了可能向所有那時代一樣的庸俗愛戀。(張愛玲她成就了白流蘇和范柳原,但她自己卻繼續以悲傷過完餘生)、轉自網路娘。、
⑤ 張愛玲《愛》的原文
張愛玲《愛》的原文如下: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哦,你也在這里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子被親眷拐子賣到他鄉外縣去做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里嗎?」
(5)賞析張愛玲愛擴展閱讀
張愛玲在這篇小散文中寫了一個小故事,盡管只有一個梗概,但也有了它的凄美之感。
一開頭,張愛玲就寫道:「這是真的。」確實是真的,據胡蘭成《今生今世》所言,故事的主人公為胡蘭成發妻玉鳳的庶母,她的經歷與《愛》中的女孩幾乎一樣,想來張愛玲是從胡蘭成口中聽來的這個故事。
張愛玲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正是與胡熱戀的時候。張愛玲一直拒絕羅漫諦克,但她與胡蘭成的這段熱戀,又是她一生中短暫的羅漫諦克時期,幾乎是惟一的一次。所以在張愛玲眾多的作品中,《愛》這篇小散文顯出了別樣的風采,如此明亮的詩意,在張愛玲的作品中也幾乎是惟一的,寄託了她此時此刻對愛的理解與感慨、遐思,人在熱戀時,對愛的理解總與其他時期不同。
盡管張愛玲在小說與散文中有表達的分野,小說更多地表達她的悲劇人生意識,散文更多地表達世俗人生,但彼此又是互為表裡的,散文中的世俗人生是以悲劇意識作為背景的。分野,不等於分裂,同一個作家,他的人生觀、藝術觀是統一的。
這篇短文截取了夢幻時期的那個瞬間,——這是理解這篇小散文的核心,因為是瞬間,才成為永恆,永恆地珍惜,永恆地回味。千萬人之中的偶然相遇,千萬年之中的巧遇,偶然的相逢,這宿命的溫情定格於瞬間。「就這樣就完了。」本身已經包含了無盡的惆悵,張愛玲在情感最熾熱的時候,在截取最浪漫的瞬間之時,也沒有忘卻愛的漂渺與不確定、短暫。
⑥ 張愛玲的文章賞析
張愛玲散文賞析 讀張愛玲的散文有如看一條小溪,娓娓流過滿是青草紅花的兩岸,即使遇著一兩處突兀的山石、三五個湍急的灣,那碰擊也是極溫柔婉轉——但你又絕不會覺得它膚淺,因為溪底有柔長的水草和招搖的小魚……又如沐浴在夜深時的月色中,寧靜、蒼涼、縹緲,偶起的冷風吹在臉上,禁不住打個寒顫。 一 天才夢、心願、秋雨、說胡蘿卜、談跳舞、談女人、談畫、論寫作、談吃穿、談周圍的人事……她彷彿一個隱匿在角落的看客,安靜地欣賞著眼前的一小塊風景。哪管它此外天翻地覆,山河破碎。她用的雖然是一些人生的邊角料子,卻在邊角料的內面襯上昂貴的皮里子,把它做成了一朵好看的花。《有女同車》講的是自己在電車上見聞幾個女人議論各自的戀人或兒子。前面是大篇幅的素描,那些是邊角料子;最後一句是里子:「電車上的女人使我悲愴。女人……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遠永遠。」一下子新意翻出,化俗為雅。把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陌生化,再添上一筆意味深長的點染。摹寫生活易,將生活陌生化也不難,難的是最後的一筆點染。這正是張愛玲的功力。還有一類張愛玲的散文篇章,簡直就是直接截自原汁原味的生活,比如《炎櫻語錄》。其記載的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的一些妙語。「我的朋友炎櫻說:『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它自己。』」;「炎櫻描寫一個女人的頭發,『非常非常黑,那種黑是盲人的黑。』」。顯示了女性的才華和機智,是贊許的意思。這類散文雖然是直接截自生活,但這種截取本身就體現了一種藝術的眼光。 張愛玲的散文幾乎篇篇都有一些個讓人嘆為觀止的比喻,它們散見於文字行間,如落花依草,令文章增色不少。「她的臉型扁凹,臉上是一種風幹了的紅笑——一個小姑娘羞澀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曬幹了的。」(《華麗緣》)這是寫一個老婦人的笑。在《愛》這一篇短小的散文里,看張愛玲是如何闡釋「愛」的:「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尋不著山盟海誓、天荒地老的纏綿,只獨獨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令人感動,耐人尋味。在現代作家中,錢鍾書的比喻幽默、旁逸斜出,偏知性;而張愛玲的比喻精緻、清麗、寒冷徹骨,偏理性。我以為,這是因為錢鍾書把人生當游戲,張愛玲視人生如寄。 二張愛玲安於生活里點點滴滴的尋常人事的品味,這與她的性別不無關系。但另一方面,這也是張愛玲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所決定的。「凡事牽涉到快樂的授受上,就犯不著斤斤計較了。較量些什麼呢?——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記趣》)「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我們每人都是孤獨的。」(《燼余錄》)在張愛玲的眼裡,人是孤獨、可憐、痛苦的;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所以,「呵,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傳奇>再版序》)所以,「能夠不理會的,我們一概不理會,出生入死,沉浮於最富色彩的經驗中,我們還是我們,一塵不染,維持著素日的生活典型。」 (《燼余錄》)但是,在她那些沉迷於小歡悅的文字里,又不時飄過煙雲一般的傷感。「但是可以更分明地覺得自己的手,在陽光中也是一件暫時的東西……」(《華麗緣》)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管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傳奇>再版序》) 三 「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自己的文章》)正是因為這樣一種審美偏好,在張愛玲的散文特別是那些較長的散文里,總會有意無意地轉入顧影自憐,感時傷世,營造出一種孤獨、凄愴而又美麗的氛圍。這樣的句子段落在她的散文里俯拾即是:「我想道:『這是亂世。』晚煙里,上海的邊疆微微起伏,雖沒有山也像是層巒疊嶂。我想到許多人的命運,連我在內的;有一種鬱郁蒼蒼的身世之感」。(《我看蘇青》)「古代的夜裡有更鼓,現在有賣餛飩的梆子,千年來無數人的夢的拍板:『托,托,托,托』——可愛又可哀的年月呵!」 (《私語》)「人生恐怕就是這樣的罷?生命即是麻煩,怕麻煩,不如死了好。麻煩剛剛完了,人也完了」。(《論寫作》)「從人頭上看出去,是明凈的淺藍的天。一輛空電車停在街心,電車外面,淡淡的太陽,電車裡面,也是太陽——單只這電車便有一種原始的荒涼」。(《燼余錄》) 張愛玲寫的是不徹底的人對亂世的無可奈何,對歲月的屈服。他們不配享有悲壯,然而到底是蒼涼的。因為是亂世,所以執著於日常生活;畢竟是亂世,又擺脫不了茫茫的末世感,懷著末世感,珍惜每一個日子,彷彿看夕落時分的風景,蒼涼而美麗。這就是張愛玲散文的魅力。
⑦ 談談你對張愛玲《愛》這部散文詩的理解。600字
僅僅用了三百四十餘字,張愛玲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千回百轉的愛情故事。春天的晚上,盛開的桃樹,月白的衫子,羞澀的姑娘,種種意象表明這是一個世俗但是不庸俗的愛情故事。美麗的邂逅,相知的問候,站立,注視……但,「就這樣就完了」。美好的初戀戛然而止。
又是區區幾十字,女人一生的悲苦被作者一筆帶過。歲月老去,風華不再,衰老的女人卻還記得那晚的一切。幾十年的風霜都可以輕輕地抹去,唯獨那短暫的相遇倒成了永恆。
有人看來,這活脫脫一處愛情悲劇,我卻不這么認為。
這篇散文貫穿了張愛玲一生的生命體悟——無常。無常,常使人有無力之感,徒增悲傷,但正是無常造就了這種緣分和獨特感受。
愛發生的無常。文章沒有交代男人和女人的前事,相遇沒有前奏,亦沒有尾聲。「於千萬人之中」「於千萬年之間」,恰巧遇上,不早不晚。這種情感的萌發源於人最天然的本性,不受外在污染和控制,正因為它的不可控制,這份初戀的情感不含雜質,最是純粹,世間難求。
愛延續的無常。男人和女人僅有一面之緣,沒有通常文學作品中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雙方都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和勇氣,無所謂遺憾和痛苦,只在心底留下了愛的感受,有句詩很著名:「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兩人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正因了這句話,古今無數文學作品中無法比翼雙飛的愛情悲劇賺足了人們的嘆息和眼淚,這其實是人對愛情的一種美好嚮往罷了。所以,人們總在祈求美的事物天長地久,但現實告訴我們,天長地久只會讓情在愛不在,很多時候還會情、愛兩空。愛的真諦不應是佔有,它只是一剎那的感受,一輩子的回味。只要曾經擁有,又何必在乎天長地久?沒有拿起,無所謂放下,男人和女人正是因了這些無常的命運,無常的磨難,使愛得到了永恆的延續。
張愛玲是個始終活在現在的人,沒有瞻前,也不會顧後,所以她說「出名要趁早」,就是因為一切都難以預料,人無法把握未來,只有做好現在。愛情的悲劇往往是人的慾望造成的,得到了愛情的滋潤就奢望一輩子將其佔有,做精神到肉體的勝利者。錢鍾書先生早就有言:「婚姻是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愛情的未來不必是結合,只要心存感念,愛就能夠長久。相反若是一味強求,愛情的感覺終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不再,這難道不更加悲哀嗎?
散文《愛》是初戀的浪漫速寫,張愛玲用最簡練的筆法描繪了一種超越了世俗的愛情觀。因為無常感貫穿人生命的始終,愛情既然「在劫難逃」,索性享受愛情。女孩生命的歷程也許不是出喜劇,但是因為有了這一點點愛的滋潤,她的生命就比平常人精彩許多倍。
《愛》不是悲劇,相反,它是人性光輝散發到極致的結果,愛在《愛》中達到了永恆。
⑧ 張愛玲傾城之戀文學評論
《傾城之戀》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卻是在講述一段不美的愛情,題目表面上流淌著的詩意,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算計和現實沖得盪然無存。白流蘇所要的無非是「經濟上的安全」和一張長期的飯票,而范柳原的計劃是要流蘇做情婦而不是妻子。他們不但有各自的打算,還非常清楚對方的想法,范柳原直接了當的對流蘇說:「我犯不著花錢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約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對於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許你不在乎,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白流蘇對此也很明白,「他要她,可是他不願意娶她」只是希望流蘇「自動地投到他的懷里去」,做他的一個情婦。這哪裡有一點點的浪漫氣息,分明是一場因自私而畸形的交易,露骨的交易,也是一次愛情的戰爭。這場交易從一開始就是明顯的男人佔主動和支配地位,但戰爭的到來卻改變了一切,香港的淪陷成全了流蘇,使她成為贏家,由「二奶」變成了名正言順的妻。
一場真實的戰爭打亂了愛情戰爭的秩序,在真正的戰爭面前,愛情的交易停止,愛情的戰爭也熄火了,當一切都要失去的時候,人與人的交流才變的真誠,彼此之間的愛情才除去了交易的色彩,相嚅以沫、生死相依,隆隆的炮火聲中兩人之間沒有了精刮的算計,反倒是拋卻了自己全身心的念著對方,「別的她不知道,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在什麼都有的時候對愛情挑三揀四,甚至游戲愛情;在一切都沒有了,生命也受到威脅的時候,卻無私的愛了起來,張愛玲真是把人看透了。
我們看到的所謂「傾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因相貌或儀態而產生的忘忽一切的愛情,卻成了表述香港這座城市淪陷的狀態。從這個詞被恢復意義這點來看,張愛玲對現代愛情(相對而言)的描寫本質上是對傳統愛情尤其是傳奇故事的顛覆。女人即使有了「傾國傾城」的美貌,也未必有使男人為之傾城的魅力,或者說,在現實社會中,很難有對女人的美產生「傾城」感的男人,甚至從來就不曾有過,「傳奇里的傾城傾國的人大抵如此」,全篇尾句正是這種思想的點睛之處。是啊,傳奇里的故事往往很美,美的如同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讓我們艷羨,但這些傳奇真的是愛情的樣板嗎?未必。傳奇故事中的愛情本是我們所嚮往的完美境界,但經過若干年的加工美化,尤其是被歷朝歷代統治者當作政治工具之後,其中的人物已經「面目全非」了,逐漸被神話,神一般都是完美的,這就更反襯出我們凡人的弱點和現實生活的平庸無味,正是基於對人們這種平凡的世俗狀態的認識,小說才自始至終的在為本應成為傳奇的故事進行改造或者說是還原,一切都符合日常生活的規律和邏輯,一切都是普通人應該做的應該想的,從而消除了神話傳奇的絕對性、純粹性和崇高性,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張愛玲的愛情故事中更多的是看到世俗的功利與算計。
不可否認的是,相對於純粹的高尚的愛情,功利與算計更符合我們普通人的思維與行事邏輯,雖然我們都不願承認。所以,張愛玲筆下刻畫的人物更多的是平常人,寫的都是些「庸人俗事」,在這里沒有可歌可泣、盪氣回腸的愛情,也不曾追問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講的盡是瑣碎的生命、混沌的煩惱,這些人和事雖然很俗,但卻很能勾起我們的共鳴,因為作為普通人,生活就是這樣混亂的、易變的、現實的、隨意的,在這些「庸人俗事」中,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卑微可憐,悲喜不自知,「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當我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時候,卻突然失語,因為那分明是我們自己的表演。
流蘇和柳原未嘗不想追求純粹的愛情,當流蘇聽到柳原說「這堵牆,不知為什麼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時,一定會產生不顧一切去愛的想法,但作為普通人,生活更像是一種綜合的協調,很難享受到那種純粹的東西,更多的是在多種因素中尋找所謂的平衡。年近30且離了婚,在娘家受盡欺辱的白流蘇在愛情上不可能再有少女般的情懷,能從「這一代便被吸到朱紅灑金里的輝煌的背景里去,一點點的淡金便是從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的灰暗的家庭中拼殺出來,逃離開嗜著她的青春和生命的上海,已經耗掉了她所有的精力,對於愛情已經沒有了夢想和憧憬,「她決定用她的前途來下注」,「如果賭贏了,她可以得到眾人虎視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凈她胸中這一口惡氣」。愛情就是為了結婚,結婚就是為了有一張長期的飯票。這是非常現實的想法,在這種討價還價的愛情背後,是普通人生活的主旋律,言情作品中轟轟烈烈、瀟瀟灑灑基本不會落在我們頭上,即便「有這個賊心,也沒那個賊膽」,這就是為什麼如今戀愛的雙方更多的是考慮工作、住房、存款等現實的經濟問題,愛情逐漸被商業化,更像一場交易。是啊,作為老百姓你首先要考慮的是生存,沒有了經濟基礎,精神層面上的愛情是那麼的蒼白、無力,甚至是不切實際,一如小說中那蒼白、模糊的月光。
⑨ 分析張愛玲作品《愛》
是散文,這篇短短不足四百個字、只有十四行的精短小文,說的是發生在解放前一個村莊的一個小康之家的女孩子,十五六歲,生得嬌媚,如花似玉,村上有許多的鄉人,為女孩說媒,但不知什麼原因,一個個媒人都沒有說成。在一個月朗的夜晚,女孩穿了一件月白飄逸的衫子,站立在自家的後門口,手扶桃樹,欣賞月光下美麗的桃花,忽然看到同她曾經見過面、年齡相仿的一位年輕小伙,小伙從來沒有和她打過招呼,今夜月明桃花盛開之時,突然走了過來,離女孩不遠,站定,輕輕地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女孩聽了小夥子的問候,沒有說話,繼續看著桃花,小伙看到女孩沒有答理他,知趣的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站了一會兒,小伙走開了,女孩轉身也走開了。
春夜,月朗,桃花,女孩,小伙,就這樣結束。
這以後的情形,女孩命運多舛,先被她的親戚拐到手,賣到他鄉外縣給一戶有錢的人家作妾(當小老婆),沒幾年,這戶人家衰敗,又幾次被轉賣,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罪,經歷無數的艱難險阻,和無數的驚濤駭浪,過了數十年,到了老了老了的時候,還記憶猶新的想起年輕時候的那樁子事,想起春天的那個夜晚,自家的後門口,桃樹底下,月亮掛在桃樹梢,那位和她打招呼的年輕小伙說的一句:「噢,你也在這里嗎?」
掩卷之時,我在想……如果小伙當時對女孩有意,就應該大膽地表露出來,說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不掩憾情,即使女孩不願意,撞的頭破血流,也不會在所不辭的遺憾此生;女孩既然心裡知曉小伙和她見過面,如果看好小伙,對小伙有那麼一點好感,就應該答理小伙,在一起接觸說說話,覺得小伙是今生可以依附的人,即使家裡人不同意,試試看,沖破舊世世俗婚姻,愛個轟轟烈烈,也不枉活此生。
⑩ 分析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的主題意蘊
《傾城之戀》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卻是在講述一段不美的愛情,題目表面上流淌著的詩意,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算計和現實沖得盪然無存。白流蘇所要的無非是「經濟上?安全」和一張長期的飯票,而范柳原的計劃是要流蘇做情婦而不是妻子。他們不但有各自的打算,還非常清楚對方的想法,范柳原直接了當的對流蘇說:「我犯不著花錢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約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對於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許你不在乎,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白流蘇對此也很明白,「他要她,可是他不願意娶她」只是希望流蘇「自動地投到他的懷里去」,做他的一個情婦。這哪裡有一點點的浪漫氣息,分明是一場因自私而畸形的交易,露骨的交易,也是一次愛情的戰爭。這場交易從一開始就是明顯的男人佔主動和支配地位,?戰爭的到來卻改變了一切,香港的淪陷成全了流蘇,使她成為贏家,由「二奶」變成了名正言順的妻。
一場真實的戰爭打亂了愛情戰爭的秩序,在真正的戰爭面前,愛情的交易停止,愛情的戰爭也熄火了,當一切都要失去的時候,人與人的交流才變的真誠,彼此之間的愛情才除去了交易的色彩,相嚅以沫、生死相依,隆隆的炮火聲中兩人之間沒有了精刮的算計,反倒是拋卻了自己全身心的念著對方,「別的她不知道,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在什麼都有的時候對愛情挑三揀四,甚至游戲愛情;在一切都沒有了,生命也受到威?的時候,卻無私的愛了起來,張愛玲真是把人看透了。
我們看到的所謂「傾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因相貌或儀態而產生的忘忽一切的愛情,卻成了表述香港這座城市淪陷的狀態。從這個詞被恢復意義這點來看,張愛玲對現代愛情(相對而言)的描寫本質上是對傳統愛情尤其是傳奇故事的顛覆。女人即使有了「傾國傾城」的美貌,也未必有使男人為之傾城的魅力,或者說,在現實社會中,很難有對女人的美產生「傾城」感的男人,甚至從來就不曾有過,「傳奇里的傾城傾國的人大抵如此」,全篇尾句正是這種思想的點睛之處。是啊,傳奇里?故事往往很美,美的如同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讓我們艷羨,但這些傳奇真的是愛情的樣板嗎?未必。傳奇故事中的愛情本是我們所嚮往的完美境界,但經過若干年的加工美化,尤其是被歷朝歷代統治者當作政治工具之後,其中的人物已經「面目全非」了,逐漸被神話,神一般都是完美的,這就更反襯出我們凡人的弱點和現實生活的平庸無味,正是基於對人們這種平凡的世俗狀態的認識,小說才自始至終的在為本應成為傳奇的故事進行改造或者說是還原,一切都符合日常生活的規律和邏輯,一切都是普通人應該做的應該想的,從而消除了神話傳奇的絕對性、純粹性和?高性,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張愛玲的愛情故事中更多的是看到世俗的功利與算計。
不可否認的是,相對於純粹的高尚的愛情,功利與算計更符合我們普通人的思維與行事邏輯,雖然我們都不願承認。所以,張愛玲筆下刻畫的人物更多的是平常人,寫的都是些「庸人俗事」,在這里沒有可歌可泣、盪氣回腸的愛情,也不曾追問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講的盡是瑣碎的生命、混沌的煩惱,這些人和事雖然很俗,但卻很能勾起我們的共鳴,因為作為普通人,生活就是這樣混亂的、易變的、現實的、隨意的,在這些「庸人俗事」中,我們看到自己?影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卑微可憐,悲喜不自知,「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當我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時候,卻突然失語,因為那分明是我們自己的表演。
流蘇和柳原未嘗不想追求純粹的愛情,當流蘇聽到柳原說「這堵牆,不知為什麼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時,一定會產生不顧一切去愛的想法,但作為普通人?生活更像是一種綜合的協調,很難享受到那種純粹的東西,更多的是在多種因素中尋找所謂的平衡。年近30且離了婚,在娘家受盡欺辱的白流蘇在愛情上不可能再有少女般的情懷,能從「這一代便被吸到朱紅灑金里的輝煌的背景里去,一點點的淡金便是從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的灰暗的家庭中拼殺出來,逃離開嗜著她的青春和生命的上海,已經耗掉了她所有的精力,對於愛情已經沒有了夢想和憧憬,「她決定用她的前途來下注」,「如果賭贏了,她可以得到眾人虎視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凈她胸中這一口惡氣」。愛情就是為了結婚,結婚就是為了有一張長期的飯?。這是非常現實的想法,在這種討價還價的愛情背後,是普通人生活的主旋律,言情作品中轟轟烈烈、瀟瀟灑灑基本不會落在我們頭上,即便「有這個賊心,也沒那個賊膽」,這就是為什麼如今戀愛的雙方更多的是考慮工作、住房、存款等現實的經濟問題,愛情逐漸被商業化,更像一場交易。是啊,作為老百姓你首先要考慮的是生存,沒有了經濟基礎,精神層面上的愛情是那麼的蒼白、無力,甚至是不切實際,一如小說中那蒼白、模糊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