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愚翁賞析

愚翁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3-03 04:36:48

1. 陶淵明飲酒詩賞析

陶淵明《飲酒》賞析: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里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閑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丑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閑地在籬下採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贊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朴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像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托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2. 偶題 朱熹賞析

《偶題》共有三首,具體賞析及原文譯文如下:

1、賞析

第一首說常人只見到翻雲覆雨,卻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力行,也是有根底的。

第二首詩通過對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終形成一川江水的過程,啟示人們持之以恆的奮斗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第三首詩通過「探尋水源,尋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尋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會貫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執其一端,認定真理就在這里,必如管中窺豹,是不能見到真相的。

2、原文

偶題三首

宋代:朱熹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只看雲斷成飛雨,不道雲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湧出來。
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3、譯文

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雲遮霧繞像戴著頭巾。人們只知道雨是從雲的縫隙里落下,不知道雲哪裡來的。

沖破峽谷若雷霆在滾動,無數的瀑布噴涌而出。斷枝枯草沒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隨著寒冷的碧水獨自流浪。

隨著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頭,到了溪流的出水處卻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還是柱著手杖欣賞隨遇的潺潺美泉吧。

(2)愚翁賞析擴展閱讀:

1、《偶題》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乾道、淳熙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閑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偶題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

2、哲理

《偶題三首》是宋代大學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通過寫閑適的生活而揭示做人治學的道理。第一首說凡事都有根源的道理;第二首是奮斗精神的贊歌;第三首詩表明尋求真理必須有籠罩全局的意識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3、作者簡介

朱熹一生大部分時間用於講學傳道,與孔子、孟子、王陽明同為儒家代表。他學問淵博,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

3. 歐里庇得斯的賞析

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內戰期間寫成,因此詩人所反映的是雅典政治、經濟危機中的思想意識。這次戰爭自公元前431年斷斷續續打到公元前404年。戰爭初期,雅典是以侵略者的姿態出現的。詩人譴責侵略,維護正義。當時雅典對待盟邦採取高壓政策,甚至強迫中立的城邦加入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米洛斯不願意加入,雅典便於公元前416年攻陷這個小島,把成年男子盡行殺戮,把所有婦孺賣為奴隸。詩人痛恨米洛斯戰役的殘酷,在次年演出《特洛伊婦女》以及《埃勒克特拉》。
《特洛伊婦女》
特洛伊亡國的慘象:特洛伊王後赫卡柏的女兒波呂克塞娜被希臘人殺來祭阿基琉斯,赫卡柏勸她的兒媳特洛伊主帥赫克托爾的遺孀安德羅瑪克去給阿基琉斯的兒子皮羅斯作妾,以便把赫克托爾的小兒子阿提阿那克斯撫養成人,日後好恢復特洛伊的王權,而這孩子卻被希臘人由城牆上扔下摔死。當日的觀眾可以明顯地看出,這是在影射米洛斯的屠殺。這部悲劇是對被侵略者表示最大同情的古代傑作。 戰爭期間,雅典經濟破產,商人作糧食投機,高利貸者重利盤剝,大批農民則因戰爭流入城市,成為赤貧。歐里庇得斯對於這種現象表示憤慨,他同情窮人,特別是窮苦農民。
《埃勒克特拉》
《埃勒克特拉》中的埃勒克特拉是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的女兒,被埃吉斯托斯強迫嫁給一個農民,這人是個正直善良的人。劇中的奧瑞斯忒斯就這事評論說:「富人的身上有著餓瘦的心靈,窮人身上卻存在著偉大的精神。」歐里庇得斯所描寫的富人十分貪婪、殘暴,如《赫卡柏》中的波呂墨斯托爾,這人曾把赫卡柏的兒子波呂多羅斯殺死,以便侵吞赫卡柏託付他保存的金子;以後他又想貪圖更多的財寶,結果被赫卡柏弄瞎了眼睛,受到惡報。歐里庇得斯對於奴隸所受的壓迫和痛苦也表示同情。《伊翁》中的老家奴說:「奴隸身上只有一樣東西不體面,那就是奴隸這名稱。」當時雅典民主制逐漸被削弱,政治煽動家愚弄人民,鼓吹戰爭。歐里庇得斯維護民主制度,他在《請願的婦女》中把雅典的先王忒修斯看作民主制度的創建者,稱贊他使人民享受同樣的投票權。詩人認為全體公民在法律面前應一律平等,每人應有發言權。他也反對借民眾的力量獲得政權的僭主,忒修斯曾在劇中說:「對於城邦,沒有比暴君更有害的了,那裡沒有公認的法律,只有一個人統治,自己手裡拿著法律,也就沒有法律了。」「暴君」一詞影射「僭主」,因為「暴君」和「僭主」在古希臘文中是同一個詞。
《美狄亞》
歐里庇得斯最感人的悲劇之一,劇中的美狄亞是個異國女子,她曾背叛自己的家庭,幫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同他一起前往希臘的伊奧爾科斯。她在那裡為伊阿宋報了殺父之仇,但伊阿宋未能恢復王權,又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流亡到科林斯。這劇開場時,伊阿宋要另娶科林斯國王的女兒,國王打算把美狄亞驅逐出境,美狄亞起初和伊阿宋爭吵,後來假意同他和解,用毒葯害死了公主和國王,然後殺死自己的兩個兒子,乘坐龍車逃雅典。這劇批判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痛責男子的不道德和自私自利。美狄亞的遭遇是當日婦女的共同命運,詩人對她們寄予無限的同情。 希臘悲劇到了歐里庇得斯手裡,在形式上已十分完美,因此詩人只就內容方面加以革新。他在這方面有兩大貢獻,即寫實手法與心理描寫。歐里庇得斯的劇作標志著「英雄悲劇」的終結。首先採用日常生活為題材,例如《埃勒克特拉》以農村生活為背景。他的人物與他那個時代的普通人相去不遠。他甚至把農民和奴隸作為悲劇中的重要腳色,使悲劇接近現實。所以索福克勒斯說他筆下的人物是理想的,歐里庇得斯的人物則是現實的。 歐里庇得斯善於描寫人物的心理。《希波呂托斯》寫變態的戀愛心理,《伊翁》寫妒嫉心理,《酒神的伴侶》寫瘋狂心理。在《美狄亞》中,棄婦的恨和賢母的愛展開了劇烈的沖突,美狄亞要殺兒子又不忍下手的復雜心理刻劃得非常深刻。這樣的心理描寫在古代文學中是很少見的。
歐里庇得斯還創造了一種新型悲劇,其中有浪漫情調和鬧劇氣氛。《海倫》、《奧瑞斯忒斯》和《伊翁》都屬於這一類型,對希臘的新喜劇有影響.。歐里庇得斯對戲劇結構不甚注意,他的布局有許多是穿插式的。他往往在「開場」中介紹戲劇的情節,並且在劇尾借「神力」來解決情節上遇到的困難,《美狄亞》中的龍車就是一種神力。這兩種手法沖淡了戲劇效果。 歌隊在歐里庇得斯的劇中失去了它的重要地位,為戲劇的q,有時候甚至阻礙劇情的發展,因為劇中常有計謀,歌隊經常在場,不利於計謀的進行,所以劇中人物往往要求歌隊為他們保守秘密,美狄亞就曾要求歌隊不要泄漏她的報仇計劃。

4. 初中語文畫面感很強的詩句賞析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觀滄海》曹操
【賞析】蒼茫的大海無邊無際,海水搖盪,雄偉壯觀。突兀聳立的山島躍入眼簾,山島之上百草豐美,樹木蔥蘢。秋風陣陣襲來,海面上波濤翻滾,洶涌澎湃。
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對大海吞吐宇宙氣勢的描寫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和一統天下的政治抱負。虛實結合,動靜相襯。「水何澹澹„„洪波湧起」是實景描寫,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展示了大海的宏偉氣象。「日月之行„„」是虛景描寫,運用想像手法,表現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展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和一統天下的政治抱負。
2、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王灣
【賞析】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第二聯中「平」「闊」「正」「懸」用得好。「平」與「闊」是說春潮湧動,江水浩盪。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兩岸就顯得寬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懸」是寫帆端端直直高掛的樣子。「正」則顯示了風既順且和的特點,這樣帆才能懸,這句寫景極為傳神。詩中詩人借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流露出詩人鄉愁鄉思的真摯情懷,也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和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羈旅行役詩。
3、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賞析】湖中春水初生幾乎與岸平。遠遠的天邊白雲低垂,與湖面上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黃鶯爭著飛到向陽的枝頭歌唱鳴叫,新來的燕子在湖邊銜泥築巢,忙忙碌碌。
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兩句運用對偶、擬人手法描寫早春美麗景色。「爭」字具有擬人的意味,寫早鶯爭先恐後的飛向向陽的枝頭唱歌鳴叫。「啄」字則寫出新來的燕子在湖邊銜泥築巢忙忙碌碌的景象,表現了早春的生機與活力,抒發了作者的喜悅之情。

5. 摘抄及賞析

他的身量與筋肉都發展到年歲前邊去;二十來的歲,他已經很大很高,雖然肢體還沒被年月鑄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經像個成人了——一個臉上身上都帶出天真淘氣的樣子的大人。看著那高等的車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①(注釋:①〔殺進腰〕把腰部勒得細一些。)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麼寬,多麼威嚴!殺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褲,褲腳用雞腸子帶兒系住,露出那對「出號」的大腳!是的,他無疑的可以成為最出色的車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沒有什麼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餘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②(注釋:②〔一邊兒〕即同樣的。)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與右耳之間一塊不小的疤——小時候在樹下睡覺,被驢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他愛自己的臉正如同他愛自己的身體,都那麼結實硬棒;他把臉彷彿算在四肢之內,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裡以後,他還能頭朝下,倒著立半天。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

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別人講論。在洋車夫里,個人的委屈與困難是公眾的話料,「車口兒」上,小茶館中,大雜院里,每人報告著形容著或吵嚷著自己的事,而後這些事成為大家的財產,像民歌似的由一處傳到一處。祥子是鄉下人,口齒沒有城裡人那麼靈便;設若口齒靈利是出於天才,他天生來的不願多說話,所以也不願學著城裡人的貧嘴惡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歡和別人討論。因為嘴常閑著,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彷彿是老看著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隨著心中所開開的那條路兒走;假若走不通的話,他能一兩天不出一聲,咬著牙,好似咬著自己的心!

他決定去拉車,就拉車去了。賃了輛破車,他先練練腿。第一天沒拉著什麼錢。第二天的生意不錯,可是躺了兩天,他的腳脖子腫得像兩條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來。他忍受著,不管是怎樣的疼痛。他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事,這是拉車必須經過的一關。非過了這一關,他不能放膽的去跑。

腳好了之後,他敢跑了。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為別的沒有什麼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習,即使有時候繞點遠也沒大關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氣。拉車的方法,以他干過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經驗來領會,也不算十分難。況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爭勝,大概總不會出了毛病。至於講價爭座,他的嘴慢氣盛,弄不過那些老油子們。知道這個短處,他乾脆不大到「車口兒」上去;哪裡沒車,他放在哪裡。在這僻靜的地點,他可以從容的講價,而且有時候不肯要價,只說聲:「坐上吧,瞧著給!」他的樣子是那麼誠實,臉上是那麼簡單可愛,人們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這個傻大個子是會敲人的。即使人們疑心,也只能懷疑他是新到城裡來的鄉下老兒,大概不認識路,所以講不出價錢來。以至人們問到:「認識呀?」他就又像裝傻,又像耍俏的那麼一笑,使人們不知怎樣才好。

兩三個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來了。他曉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車夫的能力與資格的證據。那撇著腳,像一對蒲扇在地上扇乎的,無疑的是剛由鄉間上來的新手。那頭低得很深,雙腳蹭地,跑和走的速度差不多,而頗有跑的表示的,是那些五十歲以上的老者們。那經驗十足而沒什麼力氣的卻另有一種方法;胸向內含,度數很深;腿抬得很高;一走一探頭;這樣,他們就帶出跑得很用力的樣子,而在事實上一點也不比別人快;他們仗著「作派」去維持自己的尊嚴。祥子當然決不採取這幾種姿態。他的腿長步大,腰裡非常的穩,跑起來沒有多少響聲,步步都有些伸縮,車把不動,使座兒覺到安全,舒服。說站住,不論在跑得多麼快的時候,大腳在地上輕蹭兩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氣似乎能達到車的各部分。脊背微俯,雙手鬆松攏住車把,他活動,利落,准確;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沒有危險。就是在拉包車的裡面,這也得算很名貴的。

6. 愚公移山的作品賞析

《愚公移山》取材於《列子·湯問》中人們熟悉的「愚公移山」故事,一個神話傳說。畫家創作這幅巨作,是希望中國軍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艱苦奮戰,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
畫家在處理這個故事時,著重以宏大的氣勢,震人心魄的力度來傳達一個古老民族的決心與毅力。就空間布局,他作了數十幅小稿反復修改,最終以從右至左,從前往後的格局展開畫面。畫面右端有幾個高大健壯、魁梧結實的壯年男子,手持釘耙奮力砸向黑土。其姿勢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吶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動態均呈蓄力待發之狀,有雷霆萬鈞之勢。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據畫面大部分空間,人物頂天立地,有撐破畫面之感。
根據構圖需要,左側畫面的人物排列較為鬆散,人物或高或低,樹叢小景置於其間。一挑筐大漢和倚鋤老者背對觀眾以加強空間縱深感,拉開與右半段緊張勞作者之間的距離,造成右半部是前線而左半部是後方的感覺。愚公與鄰人「孀妻」對話,愚公左右各一小孩,一在吃飯,一在運土;老翁似乎正在語重心長地對下一代人敘述自己的願望和信心,描繪著未來的美好景象。這組人物顯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態生動自如。背景青山橫卧,高天淡遠。翠葉修篁。
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直接用全裸體人物進行中國畫創作,這是徐悲鴻的首創,也是這幅作品另一頗為獨特之處。豐富中國繪畫的創作,所繪人物、動物,筆墨放縱,形神兼備,徐悲鴻在這幅作品中將中西兩大傳統技法有機地融會貫通成一體,獨創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寫實藝術風格。
在繪畫筆法和色彩方面,這幅畫充分體現了作者在中國傳統技法和西方傳統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運用於人物外形輪廓、衣紋處理和樹草等植物的表現上,而西方傳統繪畫強調的透視關系、解剖比例、明暗關系等,在構圖、人物動態、肌肉表現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並直接用全裸體人物進行中國畫創作,這是徐悲鴻的首創,也是這幅作品另一頗為獨特之處。可以說,徐悲鴻在這幅作品中將中西兩大傳統技法有機地融會貫通成一體,獨創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寫實藝術風格。
《愚公移山》作品畫面中有一個像魯智深的人物造型,這個人物的原型竟然是一位印度廚師。據介紹,《愚公移山》是徐悲鴻在印度的大吉嶺創作完成的,所以當時畫面上的人物多是由印度人來做模特的。徐悲鴻也說過,「那個像魯智深的模特,型體偉壯,且性格豪爽,工作嚴肅熱情,吾甚愛之。故鄭重保留畫中,不作任何改造。」 。
《愚公移山》創作於1940年,是徐悲鴻在印度期間歷時三個月繪制完成的巨幅設色水墨畫。「徐悲鴻突破傳統繪畫的格局,把眾多劇烈運動中的人體引入中國畫,可以說,這幅畫代表了近代中國人物畫的最高水平。」

7. 毛澤東詩詞翻譯及賞析

浪淘沙 北戴河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時任大將軍的曹操為清除邊患,鞏固後方,率大軍北征烏桓。八月大破烏桓於柳城(今遼寧朝陽市南)後凱旋迴師,途經渤海口附近道德媽石山,乘興登臨,以一首千古傳頌的《觀滄海》詩,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海圖景,抒發了詩人削平割據、統一中國的宏願和自強不息、叱吒風雲的豪情。

1954年,毛澤東在北戴河,一日時逢海濱風雨大作,浪濤翻湧,他頓起擊水之興,不顧身邊警衛人員的勸阻,下海游泳,於風浪搏鬥。上岸後意猶未盡,有縱筆揮毫,寫下了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

「詩的形象以使人驚心動魄為目的」(朗吉努斯《論崇高》)。這首詞一開始就給人們展現出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觀。「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來,給人以雨聲如鼓勢如箭的感覺;繼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氣勢,寫出浪聲如雷形如山的洶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飛落,一騰起,相觸相激,更兼風聲如吼,翻雲掃雨,推波助瀾,真是聲形並茂氣象磅礴,這情景較之曹詩中「水何澹澹,山島辣峙」,「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晴日所見更令人驚心動魄。

上片前兩句,一為仰觀,一為前瞻,隨著視角的變化,空間畫面也由陸而海,從上而下。後三句則顯示視線由近而遠的漸次推移,極富層次感。「秦皇島外打魚船」回應開頭一句的「幽燕」,點明地點,又與題目相吻合。「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的意境或也取軋於古人對大海驚濤駭浪的描寫,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鋪敘,用精煉的設問句式寫出來,化實為虛,以簡馭繁,真乃神來之筆!與其說是寫人寫船,不如說是以小襯大,將較小的意象置於廣闊巨大的空間之中,進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曠悍,突出風雨中的海天莫辯、浩茫混沌、曠盪無崖的景象,從而擴大作品的空間容量,顯示出一種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寫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島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時此地此景,自然會使人聯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陸碣石山觀海的歷史往事和那首《觀滄海》詩。「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東漢莫年,豪強群起割據,「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戰」(曹操《葛里行》)。連年混戰,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挾天子以令諸侯」,經過幾十年的征戰,終於掃盪了分割的世族軍閥與豪強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在歷史上舉一反三一定的進步作用。他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其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清劉熙載《藝概.詩概》),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雄才大略和進取精神,同時也反應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開建安文學風氣之先。詞的下片先發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轉時空,展現歷史的畫面。「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恰似一幅生動、傳神的剪影,簡括而鮮明地勾勒出曹孟德當年策馬揚鞭、登山臨海的雄姿。「揮鞭」是一個典型的蘊藉豐饒的動態意象,作為片段過程,它概括了人物馳騁沙場、南征北戰的戎馬生涯;作為瞬間動作,它顯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贏武的性格特徵。「遺篇」指曹操的《觀滄海》詩,「東臨碣石」乃該詩首句,引入詞中,化「我」為「他」。

8. 白居易《凶宅》賞析

《凶宅》

白居易

長安多大宅,列在街西東。
往往朱門內,房廊相對空。
梟鳴松桂樹,狐藏蘭菊叢。
蒼苔黃葉地,日暮多旋風。
前主為將相,得罪竄巴庸。
後主為公卿,寢疾歿其中。
連延四五主,殃禍繼相鍾。
自從十年來,不利主人翁。
風雨壞檐隙,蛇鼠穿牆墉。
人疑不敢買,日毀土木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但恐災將至,不思禍所從。
我今題此詩,欲悟迷者胸。
凡為大官人,年祿多高崇。
權重持難久,位高勢易窮。
驕者物之盈,老者數之終。
四者如寇盜,日夜來相攻。
假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下邽人。貞元中,擢進士第,補校書郎。元和初,對制策,入等,調盩厔尉、集賢校理。尋召為翰林學士,左拾遺,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貶江州司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征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復乞外,歷杭、蘇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書監召,遷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拜河南尹。開成初,起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會昌初,以刑部尚書致仕。卒贈尚書右僕射,謚曰文。自號醉吟先生,亦稱香山居士。與同年元稹酬詠,號元白。與劉禹錫酬詠,號劉白。《長慶集》詩二十卷,《後集》詩十七卷,《別集補遺》二卷。今編詩三十九卷。

周秦宅餚函,其宅非不同。
一興八百年,一死望夷宮。
寄語家與國,人凶非宅凶。

9. 蘇東坡黃州寒食詩賞析,最好注釋詳細一點。謝謝

在我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蘇軾是負有盛名的一代文豪、藝林泰斗星。他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詩人、文學家和畫家,而且是一位冠蓋千載的書法藝術大師。著名的《黃州寒食帖》即是蘇書藝術中的燦燦精品。n,m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z#x(aV 蘇軾一生極崇書法藝術,他「幼兒好書,老而不倦。」認為「凡物之可喜,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其若書與畫。」蘇軾的書法作品主要有: 《黃州寒食帖》、《祭黃幾道文》、《豐樂亭記》,《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宸奎間碑》、《念婦嬌.赤壁懷古帖》,《前赤壁賦帖》、《醉翁亭記 碑》、《羅池廟碑》,《杜甫榿木詩卷帖》等等。《黃州寒食帖》是蘇軾被眨謫黃州時作的,時年四十八歲。!DZMy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l$,c> 元豐二年(公元一O七九年),朝廷中何正臣等人指摘蘇軾的《伐塘集》(詩集)有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謗訕譏罵之嫌,彈劫蘇軾。於是,興起了北宋有名的文字獄——烏台詩案。 由此,蘇軾被貶為黃州田練副使,進入了他政治的失意時期。《黃州寒食帖》就是蘇軾在貶謫黃州第三個年頭的寒食節期間寫的。6/b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HfP3 寒食是我們民族傳統的一種風俗,每到冬至後第一百零五或一百零六這一天,禁止煙火,只允許冷食,故名寒食。這種風俗傳說周代即有,民間盛傳是力紀念戰國時介子推而設。vRH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M 才華橫溢的蘇軾,突遭厄運,如身陷囹,欲說難辯,欲罷不忍.滿腹雄才大略頃刻付之流水,朝夕幻想的治平天下的宏偉抱負瞬間成為泡影。沉重的政治打擊幾欲使他一蹶不拒,他時而精神頹喪,情緒低落,閉門謝客,飲酒澆愁;又時而逃避現實,歸誠佛僧,復夢復醒。蘇軾不僅精神驟然衰萎,生活條件也一落千丈, 「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生活極為困苦。他解嘲般地自嘆:「先生年來窮到骨,向人乞米何曾得?」學識淵深的名流才子競為世難容到如此田地,怎能不令蘇拭悲從中來,遣之毫端呢?《黃州寒食帖》的內容是兩首五言古許。讀之,蘇軾那孤獨慘淡的生活和凄涼苦悶的心境詳如彩繪:「d5h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pL 自我來黃州,己過三寒食。R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u/>/j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2zHuw] 卧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aY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eEX#6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巳白。」.uxt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6'bP/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rNThf$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0z-#;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q9m 空庖煮寒萊,破灶燒濕葦。 k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街紙。85Hro>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x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Mi|-j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QJ= ©沙影寬頻社區-不定期開放注冊 -- 為廣大網友營造輕松多元化的娛樂平台 hm_+# 此詩是蘇軾由寒食節降雨傷情吟出的,南國晴日本寡鮮,又逢寒食雨綿綿,使失意人更添幾分凄清之感。雨絲襲來的微涼,觸動久遭冷遇的蘇軾,他不禁哀嘆: 自來黃州,「已過三寒食」!三年屈指度日,蘇軾天天盼望著春花吐紅,江岸鋪綠,焦慮地等待著北歸之日,重酬壯志;然而春光薄情,難駐黃州。他空懷拳拳之心,得不到精忠報國的機會。「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雖已是生機盎然的時令,蘇軾卻強烈地感到似乎處在滿天肅殺的悲秋。能夠略略慰藉他的惟有幽獨高潔的海棠。他以海棠自喻,孤芳自賞,憤世疾俗。於是非常嚮往一切皆空,物我兩忘的佛老虛幻境界,祈念一切煩惱憂傷都在冥冥中偷偷渡去,漠似煙雲。他既用釋道相通的教義試圖自我解脫,而根深蒂固的儒家忠君思想又迫使他不能安守。對當時朝廷的腐敗誤士,蘇軾怒不可遏;這樣的生活何異於久病纏身的少年,待病癒初起鬢發已斑白如雪了!雨勢愈猛,「小屋如漁舟」顛簸漂泊在「蒙蒙水雲里」,正如作者的命運一樣飄忽不定。「破灶」中的「濕葦」難以煮「寒菜」,哪裡有寒食節日的氣氛,只有曠野上的烏鴉銜著片片紙錢低飛孤鳴......蘇軾此時歸心似剪,可那「深九重」的「君門」又可望不可及。他想歸隱田園,了此一生,可落葉歸根的故鄉遙遙萬里,自己身難由生。進退不能,蘇軾感到窮途末路,悲痛不已,他的心已如寒食節的死灰不能復燃了。答案補充
帖字形欹正參錯,或大或小;結構左右疏密相間,時緊時放;運筆渾厚中帶俏麗,圓轉中又見勁挺,布白時疏能走馬,時又密不通風,渾然天成,自然生動,形成強烈的節奏韻味,反映了他的感情起伏波動,或冷如死灰,或悲情憤慨;有時仰天嘆息,有時不甘壓抑,是當時蘇軾感情的生動流露。從「自我來黃州」起到「病起頭已白」,特別是前三行,結體鈄正、大小變化懸殊,時往東去,又往西來,斜斜正正,大大小小,運筆尚未放開,布白也很蕭疏,猶如重撫窘境,心情抑鬱,欲訴難言,欲哭無淚,希望破滅,苦境難移,反映出一種「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的無限失望的傷情。從"春江欲入戶」句,到「死灰吹不起」,字體明顯放大,筆畫奔放急促,運筆不計工拙,隨心所欲,似無韁駿馬,一任其馳騁奔騰,布白密結,似乎透不過氣來,反映出蘇軾心潮澎湃,悲憤齊涌,不可遏制。志高才人的蘇軾竟落到「煮寒慕」「燒濕葦」的這般困境,似乎可以聽到他在呼喊蒼天,而蒼天給予他的回答是綿綿的寒雨。情緒突然悲落,只有長嘆息,「燒濕葦」、「烏街紙」二句布白突然蕭疏,墨色慘淡,直筆無限拉長,就是反映了這種慨嘆人生的感情,由於「君門深九重」,「死灰」再也吹不起了,只有嘆息而已。

10. 歐亨利作品賞析

學會關愛別人
——讀《麥琪的禮物》有感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寫的一篇有趣的文章。它主要講述了聖誕節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貧窮的德拉想給丈夫吉姆一個驚喜,可是她只有一元八角七,她知道這點錢根本不夠買什麼好的禮物,於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發剪下來,賣了,換來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終於買到一條樸素的白金錶鏈,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塊金錶。而吉姆也想給老婆一個驚喜,他同樣賣掉了引以自豪的金錶,買了德拉羨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聖誕禮物。
從這篇文章里,雖然表面上看他們極不明智地為了對方而犧牲了他們家各自最寶貴的東西,但我深深地感到,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他們能犧牲自己最貴重的物品,為的是給對方買來最好的禮物。可是雙方賣掉了自己貴重的物品,那麼對方的禮物已經不適合自己了,而他們做這些事的時候,都是為了對方著想,根本沒有考慮自己。正是因為他們互相愛著,而且是深深地愛著對方,才會有這樣有趣的結局。
讀完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要去關愛別人,這樣別人才會愛我們,正是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會相互理解,人與人之間才有溫情。人與動物之間也是因為有了愛,動物才會信任人類,不傷害人類,與人類和平相處。愛的力量真的是很偉大的,有一首歌裡面就唱到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去年印度洋海嘯發生的時候,就有全世界各國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幫助受難的災民重建家園,使失散的親人團聚,從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各國人民之間的純潔友誼。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充滿愛,我們的世界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