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賞析
① 峨眉山月歌中入、流的妙處
「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專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屬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
推薦於 2017-11-27
② 峨眉山月歌賞析50字
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
詩專從「峨眉山月」屬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③ 峨眉山月歌賞析400字
這首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725年(開元十三年的時候)以前。全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唐詩箋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發清溪,及向三峽,忽又不見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詩自神韻清絕。」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讀者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現了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詩中詠月的地方,都在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詩人感到很陶醉。
④ 《峨眉山月歌》每一句的賞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作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寫出發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全詩連用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
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當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離開蜀中赴長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寫下此詩。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賞析
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以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真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見,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它被視為絕唱,其原因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
⑤ 峨眉山月歌 賞析30字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寫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詩人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間吐出的半輪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總是隨江流。夜裡船從清溪驛出發,要向三峽駛去,船轉入渝州以後,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見了。全詩用了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構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以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⑥ 峨眉山月歌,請結合內容做簡要賞析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
⑦ 《峨眉山月歌》賞析
【題 解】
盛唐時代,很多詩人都有一段漫遊經歷。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他們廣泛結交朋友,拜訪公卿名士,以提高聲望,求得仕進。
唐開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歲,他離開蜀地,開始了長期的漫遊生活。《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峨眉山離成都不遠,早在幾年前,李白就已游過。他在《登峨眉山》一詩中說:「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意思是說,蜀地仙山眾多,峨眉山渺邈綿遠,非其他山所能比。
句 解
峨眉山月半輪秋
出行途中的一個夜晚,詩人抬頭遠望峨眉山,只見半輪秋月懸掛在明凈的夜空。月光靜靜地灑在山間,峨眉山彷彿已經入睡。在群山濃黑剪影的襯托下,夜空是那樣的明澈,月色是那樣的皎潔。月只「半輪」,從月相上看,應是上弦或下弦月,時當農歷初七、初八或二十一二日前後。如果按正常語序,這一句應當是「半輪山月峨眉秋」,但這樣既不合平仄,又太平常。把「半輪」與「秋」連在一起,有一種深遠的意境,彷彿帶著幾分涼意,有秋也殘缺之感,透出些許惆悵,然而又只輕輕帶過,不見得沉重。
影入平羌江水流
詩人的目光從天上、山間回到身邊,只見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水中。一江清水,載著一輪明月,平緩而安靜地流動著。月光如水,水流月走,這是靜美的,卻又具有流動的神韻。我們知道,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隨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還暗點秋夜行船之事。「平羌」,江水名,今四川省青衣江,流經峨眉山附近。
蘇軾在《送張嘉州》一詩中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詩的前兩句就直接引自李白這首詩。蘇軾從小生活在峨眉山和青衣江附近,顯然,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勾起了他關於家鄉的記憶。因此,「謫仙此語」大概是他最能解了。
夜發清溪向三峽
在天上月光和水中月影的陪伴下,詩人從清溪驛乘船出發,向三峽順流而去。所謂「清溪」,即清溪驛,在青衣江上,今四川犍為縣峨眉山附近。據記載,杜甫、岑參、蘇軾、陸游等都到過清溪驛,並留下一些詩篇和游蹤佳話。
不知詩人此行是否孤身一人,我們只看到,夜色蒙蒙,江水淙淙,一葉輕舟順流而下,這彷彿是一個無聲的世界,但並不孤寂。詩人似乎不是在遠行,而是在以一種詩意的心情欣賞這美景。
思君不見下渝州
詩人漸漸遠去,沿岸山重水復,月亮或隱或現,最後終於退出了他的視線。詩人充滿了對家鄉的惜別之情。他說:思念著你啊,卻見不到你,就這樣我順流而下到渝州(今重慶一帶)。在前行的途中,當然還會有月相伴,但峨眉山不可見,平羌江不可睹,昨夜之月已非今夜之月,他鄉之月亦非家鄉之月。
「君」,一說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前說更可取。對峨眉山月的思念,也就是對家鄉的思念;把月亮當作人和他告別,故鄉就成了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對象。
李白生性喜愛明月,留下了許多與月有關的詩篇。峨眉山月,是家鄉的月,在遊子遠行時最易撥動心弦。李白也許沒想到,他這一走,就再沒能回來。晚年時,—位四川和尚要去長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詩:「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詩末又說:「一振高名滿京都,歸時還弄峨眉月。」意思是勸蜀僧晏到長安以後,不要貪戀虛榮,還是早返故鄉為好。至老還惦記著峨眉月,這不僅是對月的喜愛,更是對故鄉的眷戀。
評 解
峨眉山的秋夜清輝、平羌江的月影流水、從清溪向三峽的輕舟夜行,宛如畫境,給人一種寧靜之美,一種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雖然是惜別,詩人的心境卻是明朗與輕快的。乾隆皇帝嘆曰:但見其工,則妙處不傳。意思是只覺得讀起來妙不可言,但真的好在哪裡,難以捉摸。
一般來說,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而此詩卻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兼有寫景、紀行、抒情。前人評價頗高,謂其五用地名,「而天巧渾成,毫無痕跡,故是千秋絕調」。試將前二句中地名略去,成為「山月半輪秋,影入江水流」,就失去了原詩的特殊情景和韻味,流於一般化,詩人的行蹤和當時所思所感也無從得知。明朝文學大家王世貞說:「使後人為之,不勝痕跡矣。益見此老爐錘之妙。」其實,李白那時才二十多歲。
⑧ 峨眉山月歌賞析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真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見,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王麟洲語),其原因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 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縣。山中多寺觀。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詩。人們比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峨眉山月歌》,這是作者早期居蜀時所作,另一首是寫於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這一首則是寫於作者二十六歲(726)離開蜀地時。如果說李白早期是為了訪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麼在他即將離蜀和離蜀後寫的關於峨眉山月歌的詩,則主要是藉以表達豪情壯志及其對友人的思念。這首詩人們很欣賞,但理解卻有很大不同。
⑨ 峨眉山月歌 賞析急!!!!!!!!!!!
峨眉山月歌賞析:
這首詩以峨眉山月為象徵,抒發了年青詩人初離蜀地時對故鄉的深切依戀之情。
開篇二句寫景。首句正面寫月,是仰望;次句轉寫月影,是俯視。就在這一仰一俯之間,一幅既寧靜和諧又充滿動感的月夜圖景便呈現在人們面前。月非圓月,只有「半輪」,令人想見一彎新月高掛夜空的景象;而且是半輪「秋」月,更見其皎潔、柔和,給人一種親切之感;尤為奇妙的,這竟是「峨眉山」之月。「峨眉天下秀」,它那秀美的身姿,配上這半輪秋月,整個境界真是美極了。
平羌江在峨眉山東北,故可映出山與月的倒影。「影入」,一筆將天上景與水中影勾通,形成視角距離與心理距離的轉換;「水流」,既是水在流,也是入水之影在流,由此見出觀景之人正在移動。這樣,一方面構成了場景的輕靈動盪,一方面也為下句的秋夜行船埋下了伏筆。
最後二句寫情。「夜發清溪向三峽」,點明詩人行蹤,初看好象與峨眉山月無關,然而下面一個「思君」,輕筆一點,精義全出。
清沈德潛解得好:「月在清溪、三峽之間,半輪亦不復見矣。『君』字即指月」(《唐詩別裁》)。這樣看來,詩人是以不寫而寫的手法,來突出月在心中的地位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人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在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之際變得益發熾烈,他把這滿懷情意都寄寓在峨眉山月上,而峨眉山月適足以成為他心中故鄉的象徵。
因此無論是高空的半輪秋月,還是隨水流動的皎潔月影,都滲透著他對故鄉無比依戀的情懷。可是,船至清溪、三峽之間,明月突然消失了,當此之時,他怎能不感到悵然若失而又倍加懷戀呢?「思君不見下渝州」,無限情思,躍然紙上。
這首詩,情與景高度融合,自不待言。值得注意的是,全詩只二十八字,竟連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卻毫無堆砌之感、斧鑿之痕,既照顧了寫景抒情,又交待了詩人行蹤。難怪前人一再稱賞,謂之「天巧渾成」、「千秋絕調」。
(9)峨眉山月歌賞析擴展閱讀: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作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
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寫出發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
全詩連用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