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律宗的名言

律宗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2-27 18:45:58

❶ 禪宗,律宗,密宗的區別

一、宗派義理不同

1、禪宗:以覺悟眾生本有之佛性為目的。

2、律宗:著重專研習及傳持屬戒律而得名。

3、密宗:密宗提倡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為成佛。

二、創始人不同

1、禪宗:創始人是菩提達摩。

2、律宗:創始人是道宣。

3、密宗:創始人是善無畏、金剛智、不空。

三、祖庭不同

1、禪宗: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黃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廣東南華寺等。

2、律宗:陝西西安凈業寺。

3、密宗:西安大興善寺、青龍寺;洛陽大奉先寺、廣化寺。

❷ 求弘一法師、卓文君 的個人簡介,他人評價,名言事跡等,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著名音樂、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191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范學校(後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南京大學前身)音樂、圖畫教師。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歌就是由他譜曲的。
李叔同[1]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凈,菩提之因。趙朴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弘一法師[2],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於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樂、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盡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佛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佛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家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為一種發泄,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佛教大家。

❸ 禪宗和律宗的區別,禪宗凈土律宗導讀,佛教律宗,律宗

覺後起行皆為戒,戒行圓滿便是禪。旨歸同處兩本然,若非是見必妖邪。

❹ 禪宗,律宗,凈土宗等怎麼劃分的

弘一法師開示:
在我國至隋唐時便漸成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勢。以下只例舉十宗:
1、律宗(又名南山宗):唐終南山道宣律師所立,依法華,涅槃經義,而釋通小乘律,立圓宗戒體正屬出家人所學,亦名在家五戒八戒義。盛行於唐代,南宋後衰落,如今又逐漸興盛。
2、俱舍宗:根據俱舍論而立。分別小乘名相甚精,為小乘之相宗。想學習大乘法相宗的人都會先學習此論,學習其他宗派的人也應當學此為基礎。陳隋唐時盛行,後來衰落。
3、成實宗:依照成實論而建立。為小乘之空宗,微似大乘。六朝時盛,後衰,唐以後殆罕有學者。
4、三宗論(又名性宗、空宗):三論即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是三本論皆依般若經而造。
5、法相宗(又名慈恩宗、有宗):此宗所依之經論為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
6、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六朝時此土所立,以法華經為正依。至隋朝智者大師極盛,其教義較前二宗為玄妙。
7、華嚴宗(又名賢首宗)。唐初此土所立,以華嚴經為依。到了唐代賢首國師時興盛,至清涼國師時而大備。
8、禪宗:梁武帝時期,由印度達摩尊者傳來,這一宗派不立文字,直明實相之理體。而有時卻假用文字上之教化方便,以弘教法。
9、密宗(又名真言宗):唐玄宗時由印度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先後傳入此土。以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三部為正所依。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為高深,修持最為真切。常人未嘗窮研。
10、凈土宗:始於晉朝慧遠大師,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而立。三根普被,甚為簡易。

就此十宗,有小乘和大乘之別。而大乘小乘之中又有種種的不同。

❺ 大乘佛與小乘佛的區別及一些佛家名言

佛法分大乘小乘:小乘佛法只為自己了生死,大乘佛法是要普度眾生的。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不但要自己了生死,亦要使 一切眾生了生死。
佛教傳入我們中國,經過諸大祖師的努力宏揚,結果成立了大小十宗。小乘有兩宗:即是 『成實宗』與『俱舍宗』。但以我國人的根性,不喜小乘,所以不久也就失傳了。大乘共有八宗:即
是 『天台宗』 『賢首宗』 『三論宗』 『法相宗』 『律宗』 『禪宗』 『密宗』 『凈土宗』。 凈土宗所宏揚的就是念佛 法門。倘念佛法門講的是 『只為自己了生死』,恐怕與成實宗俱舍宗成了同一命運,早已失傳了。
但是念佛能否和大乘法相應,還要看你發心如何?若發大乘心 念佛,則念佛就是大乘法。若發小乘心念佛,則念佛就是小乘 法。若發人天乘念佛,則念佛就是人天法。有些人念佛,是為求來生來世轉為一個大富大貴之人,好享受五欲之樂,紅塵之福。
或者有人念佛,是為求升天,好享受天福。倘若那樣發心念佛,則念佛法門成了 『人天法』了。若是專為自己了生死而念佛,則念佛法門便成為 『小乘法』了。若能發大乘心念佛,則
念佛法門方能成為 『大乘法』!念佛法門是一,因為發心不同,其結果不但有大乘小乘之分,而且有世間出世間之別,真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發菩提心就是發大乘心。梵語 『菩提』,此譯為 『道』,或譯為『覺』。發菩提心,就是發覺道之心。換句話說:就是發 『度一切眾生皆成佛』的心。
中國的佛法是大乘佛法,所以受五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時候,都須發四弘誓願;即令單受三歸依,亦須發四弘誓願。這就是發菩提心。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
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佛家經典的醒世禪語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如何能為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伽葉:釋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如何無我無相,無欲無求?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伽葉:釋尊,世人業力無為,何易?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葉:世人心裡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伽葉:有業必有相,相亂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語有雲:寧靜而致遠。
佛語有雲: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佛語有雲:隨心、隨緣、隨性。
佛語有雲:萬法唯心。
佛語有雲:風亦不動,樹亦不動,乃汝心動也。
佛語有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語有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佛語有雲:善惡一念之間。
佛語有雲: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語有雲: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佛語有雲:厚德載物,有容乃大。
佛語有雲: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佛語有雲:九九歸一、終成正果。
佛語有雲:禍往者福來。
佛語有雲:無色無相,無嗔無狂。
佛語有雲: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佛語有雲:眾生皆平等。
佛語有雲: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語有雲:即種因,則得果,一切命中註定。
佛語有雲: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佛語有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五陰盛。
佛語有雲:一剎便是永恆。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諸法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一切皆為虛幻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若以音求我 ,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不可說。(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必惹塵埃 佛前有花,名優曇華,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剎那芳華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十大經典佛語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
縱然痛惜也)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
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❻ 日本律宗的創立

不就是鑒真和尚那個么

日本天皇把全國傳授戒律的大權託付給鑒真內。鑒真在東大寺的佛送前容設起了戒壇,舉盛大授戒儀式。天皇、皇後、皇太子依次登雲受戒。從此以後,不論什麼人,如果沒有經指定的戒壇受戒,就不能取得僧籍。鑒真又為440多名僧人授戒還有80人舍棄舊戒,由鑒真重新授戒。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規傳戒的開始。由於鑒真的努力,日本才開始戒律一宗,而鑒真就是日本律宗初祖。

❼ 佛教中的凈土宗,天台宗,律宗,法華宗這些分別指的是什麼

凈土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根源於大乘佛教凈土信仰,專修往生阿彌陀佛凈土之法門而得名的一個宗派。中國凈土宗祖庭是陝西西安香積寺。
眾多佛經記載,佛在很多法會中均無問自說,宣講了凈土法門。在大藏經中,專談凈土以及帶說凈土的經論,有數百種之多。印度著名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等均有凈土論著,解釋與弘揚凈土法門。
凈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其影響深遠,自東晉創立後流傳於中、日、韓、越等地,至今不衰。
天台宗以龍樹為初祖,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文禪師學行精嚴,讀《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一語,和《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偈。於是朗然頓悟一心三觀的哲學,口傳弟子南嶽慧思。思受心觀後,在禪定中悟得法華三昧,後入南嶽,廣開法門,教化群眾。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發源地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國清寺。因其創始人智顗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天台山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
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是陝西西安凈業寺。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相傳釋迦在世時,為約束僧眾,制訂了各種戒律。第一次佛教結集時,由優婆離誦出律藏。其後因佛教各派對戒律的理解不盡一致,所傳戒律也有所不同。
法華宗中國佛教宗派。因創始人智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稱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並於9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傳到日本。天台宗學統自稱有九祖: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章安大師)、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另有以慧文禪師為初祖,或以智顗大師為初祖。智顗大師為慧思禪師之徒,承繼中國南方的禪觀,與北方三論宗的中觀見,尊奉《妙法蓮華經》,因此也被稱為法華宗。創立於陳隋之際的法華宗又稱"天台宗",是中國最早的本土化的成熟佛教宗派。由於"天台宗"這一稱謂本身實際上已經潛涵了相當明顯的地域意味,而在歷史上對文學產生過相當大影響的,還應包括荊州和衡陽兩大祖庭為中心的支系學理,歷史上"天台宗"的稱謂至中唐湛然才正式提出,之前往往稱為"華宗";另外,《法華經》思想是法華宗義理學說創造和推衍的核心依據,同時《法華經》極高的文學價值使它本身就與隋唐文學存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更能直觀體現法華宗與文學的因緣關系,所以論文通稱該宗為"法華宗"。

❽ 佛寺中為律宗祖庭的是

律宗祖庭——終南凈業寺(初祖道宣律師於終南山凈業寺創弘揚律宗) 。
中國佛教祖庭是洛陽白馬寺。中國佛教因分為八大宗派,故有相應的八大佛教祖庭:
凈宗祖庭——廬山東林寺(初祖慧遠大師於廬山東林寺創立弘揚凈土宗)
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初祖達摩祖師於嵩山少林寺創立弘揚禪宗)
律宗祖庭——終南凈業寺(初祖道宣律師於終南山凈業寺創弘揚律宗)
天台宗祖庭——天台國清寺(初祖智者大師於天台山國清寺創立弘揚天台宗)
慈恩宗祖庭——長安大慈恩寺(初祖玄奘大師及弟子窺基大師於長安大慈恩寺創立弘揚慈恩宗,亦名法相宗、唯識宗)
華嚴宗祖庭——長安太原寺(初祖法藏大師於長安太原寺創立弘揚華嚴宗)
三論宗祖庭——秦望嘉祥寺(初祖吉藏大師於秦望山嘉祥寺創立三論宗);亦有爭議為長安戶縣草堂寺(初祖西域龜茲國高僧鳩摩羅什於戶縣草堂寺創立三論宗)。
密宗祖庭——(有待商榷)(初祖有三位:善無畏大師於長安菩提寺譯出重要密典《大日經》;金剛智大師及其弟子不空先後於長安慈恩寺、薦福寺、資聖寺、大薦福寺設立壇場、翻譯經典。三位大師在中國翻譯密典、灌頂傳法,開創了中國密宗,或稱唐密。)

❾ 誰知道道家或佛家的名言

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一一四、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一一

❿ 佛教中的五宗禪教律密凈'請問教宗和律宗講的都是什麼

佛家講來 宗 教,其實和一般宗自教的意思不同,全稱是宗門教下。

宗,指宗門,即禪宗,因為禪宗這個教育體系,在方法上,是特別的,它的教學,沒有一定程序的教育模式,可以隨機組合,適合那個弟子就好。

教,指教下,即除禪宗外的九個教育體系,常見的密宗、凈土、天台、華嚴等等。

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是陝西西安凈業寺。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