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送別的賞析
① 易水送別(駱賓王)賞析
送別詩、懷古詩 前兩句,後兩句
② 易水送別駱賓王只要賞析不要加急
賞析:
第一聯「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發沖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時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舍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後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准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對象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詩人在自然對象當中,讀者在藝術對象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但「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全詩融為一體。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這首詩題目雖為「送人」,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讀者送的是何許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志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③ 賞析詩歌《於易水送人》,思考作者運用了什麼典故
於易水送人
1絕
駱賓王
這首詩使用了甚麼典故於易水送人1絕駱賓王
這首詩使用了甚麼典故
回答:
勇士
荊軻刺秦
動身
燕太子丹
於易水送別
的典故
④ 作文:賞析《荊軻刺秦王》中易水送別的一段(800字以上)
會提供符合你共同繁榮和挺煩人
⑤ 古詩易水送別的意思
古詩《易水送別》全詩的白話文意思是: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沖冠。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五絕。此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前兩句通過詠懷古事,寫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後兩句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全詩原文如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5)易水送別的賞析擴展閱讀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在送別友人之際,發思古之幽情,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無限仰慕,從而寄託他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這兩句通過詠懷古事,寫出了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縣,是戰國時燕國的南界。壯士指荊軻,戰國衛人,刺客。
詩人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侘傺失志,親身遭受武氏政權的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際,自然地聯想起古代君臣際會的悲壯故事,借詠史以喻今,為下面抒寫懷抱創造了環境和氣氛。
後兩句是懷古傷今之辭,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
⑥ 賞析荊軻刺秦王易水送別的那一段!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版,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權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⑦ 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描寫賞析
易水訣別一段,描寫了高漸離的音樂,荊軻的歌詠,士卒的激動表現,借這種莊重又細微專的筆觸烘托勇士屬將離去,並且一去不回的慷慨激昂悲壯豪邁的氣氛。音樂描寫是細節,作用是營造氣氛渲染情景。
這是一幅悲壯的畫面。送行者穿著白衣,戴著白帽,預示著這將是一場生離死別;悲涼的築聲,蕭蕭的寒風,送行人的哭泣落淚,更加重了畫面凄愴悲涼的氛圍。
正是在這種情境下,壯士荊軻唱出了千古傳誦的「易水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前句通過眼前之景,渲染了冷清、悲涼的氣氛,近似於白居易的「潯陽江頭夜送客,向送行者葉荻花秋瑟瑟」,後句是荊軻明志,向送行者表示自己義無返顧的豪情壯志。
(7)易水送別的賞析擴展閱讀:
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首級及燕督亢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
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⑧ 荊軻刺秦王中易水送別的賞析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以此得名,而短短的兩句乃永垂於千古。在詩里表現雄壯的情緒之難,在於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誇大;在能表現出那暫感情的後面蘊藏著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沖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於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於辨別真偽,於是字里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也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采烈的作品,右後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欺騙了自己的緣故。《易水歌》以輕輕二句遂為千古絕唱,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一定要有荊軻的身世。這正是藝術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窨而訴之於那永久的情操。 「蕭蕭」二字詩中常見。古詩:「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風蕭蕭」三字所以自然帶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說:「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而這里說:「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它們之間似乎是一個對照,又似乎是一個解釋,我們不便說它究竟是什麼,但我們卻尋出了另外的一些詩句。這里我們首先記得那「明月照積雪」的遼闊。 「明月照積雪,清潔而寒冷,所謂」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易水歌》點出了寒字,謝詩沒有點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詩說:「風急天高猿嘯哀」,猿嘯為什麼要哀,我們自然無可解釋。然而我們不見那「朔風勁且哀」嗎?朔風是北風,它自然要剛勁無比,但這個哀字卻正是這詩的傳神之處。那麼壯士這一去又豈可還乎?一去正是寫一個勁字,不復還豈不又是一個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個道理,何況都是名句,何況又各不相關。各不相關而有一個更深的一致,這便是藝術的普遍性。我們每當秋原遼闊,寒水明凈,獨立在風聲蕭蕭之中,即使我們並非壯士,也必有壯士的胸懷,所以這詩便離開了荊軻而存在。它雖是荊軻說出來的,卻屬於每一個人們。「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這一點知,我們人與自然間的一點相得,這之間似乎可以說,又似乎不可以說,然而它卻把我們的心靈帶到一個更遼闊的世界去。那廣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來,我們在狹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記,在文藝上乃又認識了它,我們生命雖然短暫,在這里卻有了永生的意味。 專諸刺吳王,身死而功成,荊軻刺秦王,身死而事敗。然而我們久已忘掉了專諸,而在贊美著荊軻。士固不可以成敗論,而我們之更懷念荊軻,豈不正因為這短短的詩嗎?詩人創造了詩,同時也創造了自己,它屬於荊軻,也屬於一切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