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賞析
❶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賞析是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內來形容容為國盡忠的人。
「汗青」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並可防蟲蛀;後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岳飛、文天祥、史可法及譚嗣同均是為國為民而肯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其壯烈情懷均與這兩句詩的詩意吻合,那到底這兩句詩是誰人手筆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廣東兵敗被元軍俘虜,並被帶往北方囚禁,途中經過零丁洋,便寫了「過零丁洋」詩來抒發國破家亡的抑鬱。其詩的下半闕如下———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後,文天祥始終不被任何威迫利誘打動,慷慨赴義。。
❷ 賞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詩句
表達了一種民族氣節。
這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內烈誓詞容,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詩句格調沉鬱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怎麼賞析這個句子
這兩句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文天祥的民族氣節和捨身取義的生死觀。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
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為國家安寧願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
具體欣賞如下:
1、這兩句詩出自宋代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全詩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賞析必須以前六句為基礎: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國家整個局勢而言。據《宋史》記載,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樣高舉義旗為國捐軀者寥寥無幾。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著對苟且偷生者的憤激,對投降派的譴責!
如果說首聯是從縱的方面追述,那麼,頜聯則是從橫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涼的自然景象喻國事的衰微,極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慟。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緊緊的聯系在一起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無所依附,這際遇本來就夠慘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顯凄苦。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像鮮明,感情摯烈,讀之使人愴然!
五六句緊承前意,進一步渲染生發。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軍隊被元兵打敗後,曾從惶恐灘一帶撤退到福建。當時前臨大海,後有追兵,如何闖過那九死一生的險境,轉敗為勝是他最憂慮、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軍隊潰敗,身為俘虜,被押送過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這一聯特別富有情味,"惶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作者運用來表現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真可謂史上的絕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至,哀怨之情匯聚為高潮,而尾聯卻一筆宕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捨身取義的生死觀。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為國家安寧願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
❹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賞析與評價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捨身取義的生死觀。
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為國家寧願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
出處:《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
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賞析擴展閱讀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插畫合輯概其餘。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
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
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
❺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求詩詞賞析
「丹心」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汗青」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並可防蟲蛀;後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❻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賞析
《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體裁:【七律】 類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釋】
[創作背景]此詩為文天祥《指南錄》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約作於祥興二年(1279)——被元軍俘獲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之時。元軍元帥張弘范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堅持抵抗的張世傑時,他出示了此詩以明志節。
[內容評析]「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國家整個局勢而言。據《宋史》記載,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樣高舉義旗為國捐軀者寥寥無幾。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著對苟且偷生者的憤激,對投降派的譴責!
如果說首聯是從縱的方面追述,那麼,頜聯則是從橫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涼的自然景象喻國事的衰微,極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慟。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無所依附,這際遇本來就夠慘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顯凄苦。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像鮮明,感情摯烈,讀之使人愴然!
五六句緊承前意,進一步渲染生發。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軍隊被元兵打敗後,曾從皇恐灘一帶撤退到福建。當時前臨大海,後有追兵,如何闖過那九死一生的險境,轉敗為勝是他最憂慮、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軍隊潰敗,身為俘虜,被押送過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這一聯特別富有情味,「皇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作者運用來表現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真可謂詩史上的絕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至,哀怨之情匯聚為高潮,而尾聯卻一筆宕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捨身取義的生死觀。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
[難詞注釋]①零丁洋:在廣東省珠江口。文天祥被俘後曾經此處,並做詩。②經:儒家的經典著述。漢代開始以明經取士。③四周星:四年的意思。從德硝元年(1275)正月文天祥以全部家產充當軍費,響應朝廷號召「勤王」,至祥興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嶺戰敗被俘,正是四年時間。④皇恐灘:亦作惶恐灘,本名黃公灘,後以音近訛傳。灘在江西萬安縣境贛江中。⑤汗青:史冊。古代記事以竹簡代紙。制簡時須用火烤去竹汗(水份),稱汗青。
❼ 急急急!!!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簡要賞析
「丹心」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汗青」是指歷內史典容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此句表達了作者盡忠於國報於國和視死如歸的精神!
❽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鑒賞
出自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全詩是: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回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答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汗青」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並可防蟲蛀;後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岳飛、文天祥、史可法及譚嗣同均是為國為民而肯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其壯烈情懷均與這兩句詩的詩意吻合,那到底這兩句詩是誰人手筆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廣東兵敗被元軍俘虜,並被帶往北方囚禁,途中經過零丁洋,便寫了「過零丁洋」詩來抒發國破家亡的抑鬱。其詩的下半闕如下———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後,文天祥始終不被任何威迫利誘打動,慷慨赴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