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春杜甫賞析
『壹』 力求杜甫 《麗春》 解釋
譯文:
春天花草豐茂,麗春花開得最好。
剛開時色彩好,茂盛時很爛漫。
那麼多的桃李枝,移到哪裡都成活。
為什麼麗春貴重?說出來怕被人知。
『貳』 杜甫《麗春》鑒賞
http://..com/question/14859200.html
『叄』 杜甫的《麗春》
杜甫 《麗春》: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知。
譯文:
春天花草豐茂,麗春花開得最好。剛開時色彩好,茂盛時很爛漫。
那麼多的桃李枝,移到哪裡都成活。為什麼麗春貴重?說出來怕被人知。
由大文豪杜甫的詩中,可以發現在唐朝時代,虞美人被稱為「麗春花」,此時尚未賦予「虞姬」的 形象;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已轉稱麗春為虞美人由於麗春花花枝柔軟,容易隨風款擺,輕盈、嬌柔的花姿引人憐愛。
(3)麗春杜甫賞析擴展閱讀: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
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
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肆』 請問誰知道杜甫的《麗春》的解釋和賞析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句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來了,長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聯從大處著眼,為悲壯之筆。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自然規律不會因時勢的變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恆時空的對比,使詩人更強烈地感覺著內心的荒涼寂寞,以至於所見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此聯明為寫景,實為抒情,寄情於物,托感於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簽》稱贊這一聯:「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百代而下,當無復繼。」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不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頷聯從小處落筆,情因景生,景隨情移,其含義有兩種解說:一說這是對比寫法,詩人為國家殘破和親人離別而傷愁,所以看見繁花爛漫,反使之痛苦流淚,聽到鳥鳴也感到心驚。另一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二說皆可通,都是為了表明詩人感時之深,恨別之切,其比喻之妙,實為少見,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評曰:「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訊難得,一信抵得上萬兩黃金。頸聯上句寫戰事長久,下句寫音訊隔絕。雖是說自己,但准確概括了戰亂之中親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後來成為表達人們在亂離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語。郁達夫《奉贈》詩之五:「一紙家書抵萬金,少陵此語感人深。」「連三月」,從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亂起到《春望》寫作時,正好過了兩個三月,所以說是「連三月」。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前一聯寫了憂國憂家之愁,這一聯寫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頭」因愁而生,「搔」,即抓撓,表示心緒煩亂。「更短」,言愁的程度越來越深。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更增添一層悲愁。明末王嗣奭《杜臆》說:「落句方思濟世,而自傷其老。」「渾欲」,簡直要。「簪」,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
『伍』 杜甫《麗春》
百草競春華,麗春復應最勝。制
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
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知。(杜甫《麗春》)
唐朝大詩人杜甫的詩:「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
剩。 紛紛桃李姿,處處總能移。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知。」杜甫觀察麗春花非常
入微;他說桃李凡 姿,隨移隨活,獨麗春怪異,移之則槁,卻似怕人知者。
綜觀兩個朝代詩人的作品,可以了解虞美人在文人心目中的形象轉變。須知楚漢柑爭
距今已有 2200年之久;然而原產於歐洲,在當地被視為「多產」象徵的虞美人,引入
中國是公元7-8世 紀的事情,正是唐威鼎盛之際。
由大文豪杜甫的詩中,可以發現在唐朝時代,虞美人被稱為「麗春花」,此時尚未賦
予「虞姬」的 形象;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已轉稱麗春為虞美人由於麗春花花枝柔軟
,容易隨風款擺,輕盈、嬌柔的花姿引人憐愛。
『陸』 麗春 杜甫 解析 謝謝。
x
『柒』 跪求《麗春》—杜甫 的賞析
杜甫《麗春》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
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專處處總能移。
如何此貴重?屬卻怕有人知。
唐朝大詩人杜甫的詩:「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姿,處處總能移。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杜甫觀察麗春花非常入微;他說桃李凡 姿,隨移隨活,獨麗春怪異,移之則槁,卻似怕人知者。
綜觀兩個朝代詩人的作品,可以了解虞美人在文人心目中的形象轉變。須知楚漢柑爭距今已有 2200年之久;然而原產於歐洲,在當地被視為「多產」象徵的虞美人,引入中國是公元7-8世 紀的事情,正是唐威鼎盛之際。
由大文豪杜甫的詩中,可以發現在唐朝時代,虞美人被稱為「麗春花」,此時尚未賦予「虞姬」的 形象;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已轉稱麗春為虞美人由於麗春花花枝柔軟,容易隨風款擺,輕盈、嬌柔的花姿引人憐愛。
『捌』 杜甫的詩麗春表達了表達了怎樣的形象
春天花草豐茂,麗春花開得最好。
剛開時色彩好,茂盛時很爛漫。
那麼多的桃李枝,移到哪裡都成活。
為什麼麗春貴重?說出來怕被人知。
綜觀兩個朝代詩人的作品,可以了解虞美人在文人心目中的形象轉變.須知楚漢柑爭
距今已有 2200年之久;然而原產於歐洲,在當地被視為「多產」象徵的虞美人,引入
中國是公元7-8世 紀的事情,正是唐威鼎盛之際.
由大文豪杜甫的詩中,可以發現在唐朝時代,虞美人被稱為「麗春花」,此時尚未賦
予「虞姬」的 形象;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已轉稱麗春為虞美人由於麗春花花枝柔軟
,容易隨風款擺,輕盈、嬌柔的花姿引人憐愛.
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的品質。
『玖』 杜甫的《麗春》解釋和賞析,越詳悉越好,牛頭不對馬嘴的不要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1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1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5.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6.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17.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
18.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遊湖》)
19.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李賀《南園十三首》)
20.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樂府歌辭·長歌行》)
21.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2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2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4.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25.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27.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不含「春」字的寫春景的詩句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3.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姣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7.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二)不含「夏」字的寫夏景的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10.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1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2.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初三語文)-1-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遭中》
二)不含「秋」字的寫秋景的詩句
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3.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范成大《浣溪沙·十里西疇熟稻香》)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5.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8.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9.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白居易《村夜》)
10.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望夜寄杜郎中》)
詩中冬
1.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 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 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二)不含「冬」字的寫冬景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4、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齊已《早梅》)
5、漸漸風吹面,紛紛雪積身。(寒山《杳杳寒山道》)
6、雪暗凋旗面,風多雜鼓聲。(楊炯《從軍行》)
7、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8、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餘雪》)
9、關山下飛雪,烽火斷無煙。(王維《隴西行》)
10、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俏折。(陳羽《從軍行》)
11、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12、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傅察《詠雪·其一》)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初三語文)-2-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鍀《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初三語文)-3-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初三語文)-4-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草
1.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詩中柳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 《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初三語文)-5-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降》
詩中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灝《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5.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初三語文)-6-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雲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初三語文)-7-
詩中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9.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自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初三語文)-8-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冢》)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拾』 求杜甫《麗春》賞析!!!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
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
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知。
唐朝大詩人杜甫的詩:「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姿,處處總能移。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杜甫觀察麗春花非常入微;他說桃李凡 姿,隨移隨活,獨麗春怪異,移之則槁,卻似怕人知者。
綜觀兩個朝代詩人的作品,可以了解虞美人在文人心目中的形象轉變。須知楚漢柑爭距今已有 2200年之久;然而原產於歐洲,在當地被視為「多產」象徵的虞美人,引入中國是公元7-8世 紀的事情,正是唐威鼎盛之際。
由大文豪杜甫的詩中,可以發現在唐朝時代,虞美人被稱為「麗春花」,此時尚未賦予「虞姬」的 形象;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已轉稱麗春為虞美人由於麗春花花枝柔軟,容易隨風款擺,輕盈、嬌柔的花姿引人憐愛。
杜甫(公元712--770年),漢族,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初唐有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他在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到了長安,後又去應考科舉,因李林甫把權弄奸,杜甫和全體應考者都落了第,故終生未成進士。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游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賞析:有長於吟誦、激發想像、娛悅性情的特點。這五首古代詩歌,集美景、美情、美言於一體,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揚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本課的教學重點,一是感受作者的審美情感,神遊優美深遠的詩化意境,激發審美想像、培養審美意識。二是析美情、賞美景、聚美言。品味課文精彩生動的優美語言,吟誦涵泳,熏陶感染,積累詩文語句、積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積貯豐富的閱讀體驗,積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積聚優雅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