軻子與名言
Ⅰ 15句關於孟子的名言:德治篇
15句關於孟子的名言:德治篇(怎樣以德服人)
孟子的名言精選之:德治篇(原文及翻譯)
孟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 孟子一生名言無數,下面精選孟子經典名言供廣大孟子愛好者欣賞。
(梁襄王)「……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梁惠王上)
【譯文】 「(梁襄王)突然向我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得到安定?』我回答說:『天下統一就會安定。』他又問:『誰能夠統一天下呢?』我回答說:『不喜歡虐殺人民的國君,就能夠統一天下。』他又問:『那誰會來歸服他呢?』我回答說:『普天之下的人民沒有不會歸服的。』」
【原文】孟子曰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公孫丑上)
【譯文】 ( 孟子說)如果取得方圓百里的土地,並且(由他們來)統治這里,他們都能夠使各國諸侯來朝見、統一天下;要他們去做一件不道義的事、殺死一個無罪的人而換取天下,他們都不會去做的。這就是他們相同的地方。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請關注的相關文章。
【原文】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公孫丑上)
【譯文】 (孟子說:)採用強力去壓服別人的,不能讓別人心悅誠服,他們只是力量不夠而已;運用仁德去使別人自願歸順的,他們就會心悅誠服地追隨你。
【原文】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公孫丑下)
【譯文】 孟子說:得到天時還不如得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還不如得到和順的人心好。三里見方的內城,七里見方的外城,敵人包圍並攻打它但不能取得勝利。但是仍然包圍並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時的戰機;如果仍然不能戰勝的話,那就是這個戰機不及地形更為有利。城牆並不是不高大,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並不是不堅硬鋒利,備用的軍糧也不是不充足;守軍棄城逃走,那是因為地形雖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力呀。
【原文】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公孫丑下)
【譯文】 孟子說「……獲得道義的人幫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親戚朋友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民都會歸順他。用天下人民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親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麼,君子要麼不打仗,打仗一定會取得勝利。」
(【原文】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滕文公上)
【譯文】 (孟子)說:「各種貨物質量不一樣,這是事物的本性;有的相差十倍到百倍,有的相差千倍甚至萬倍。您硬要賣相同的價錢,這是要攪亂天下啊。讓粗糙的鞋子和精美的鞋子賣相同的價錢,人家怎麼會做這種蠢事呢?按照許先生的道理,那等於是帶著大家都去做虛偽的人呀,還怎麼能夠治理好國家呢?」
(【原文】孟子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田野不辟,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城牆不堅固,軍備不充足,這不算國家的災難;田野土地不開發,貨物財產聚斂不多,這也不是國家的禍害;國君不講禮義,人民缺少教育,盜賊亂民多起來,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原文】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唯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君主用人有不當不必於指責,君主行政有不當也不必過於非議;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糾正君主思想上的錯誤。君主如果講仁愛,人民沒有不仁愛的;君主如果講道義,人民沒有不道義的;君主如果端正,人民沒有不端正的。國君一旦端正國家也就會安定了。」
【原文】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離婁下)
【譯文】 孟子說:「君主無辜地濫殺士人,那麼卿大夫就可離開這個國家;君主無辜地殺害人民,那麼士人就可以移居別處。」
【原文】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離婁下)
【譯文】 孟子說:「拿自己的德行去制服別人,這就不可能使別人心服;拿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別人,這就能使天下人民信服。天下人民內心不服而能夠統一天下的事,是決不會有的。」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請關注的相關文章。
【原文】孟子曰 :「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遠。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離婁下)
【譯文】 孟子說:「大禹不喜歡飲美酒卻喜歡聽人家有益的話。商湯堅持中庸之道,但舉薦賢能卻不拘常規。周文王看待人民,好象他們受了傷一樣關心,按道理在做卻向沒看見一樣還要努力。周武王不侮慢身邊的臣屬,也不忘懷派到外地的臣屬。周公旦希望同時學習夏、商、周的君王,用以實踐禹、湯、文、武四位君主的事業;遇到和他們做法不相符的地方,就抬著頭認真思考,日夜不停地推敲;偶然之間想通了,(唯恐忘記)就坐著等待天亮去實行。」
【原文】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離婁下)
【譯文】 孟子說:大禹覺得天下那些被洪水淹沒的人,就向是自己推他們下水去的;稷覺得天下那些挨餓的人,就向是自己使他們挨餓一樣,所以他們對拯救人民如此急迫。
【原文】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盡心上)
【譯文】 孟子說:「仁厚的言辭不如仁德的聲望那樣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獲得民心。良好的政治,人民敬畏它;良好的教育,人民喜愛它。良好的政治獲得人民的財產,良好的教育獲得人民的心。」
【原文】孟子曰:「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盡心下)
【譯文】 孟子說:「平時注意積累財富的人到荒年就不會窘迫,平時注意修養道德的人到亂世也不會感到迷惑。」
【原文】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盡心下)
【譯文】 孟子說:「諸侯應珍視的三件寶貝是:土地,人民,國家政務。如果去重視珍珠寶玉,災禍就會降臨到他身上。」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Ⅱ 關於孟子的名言與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張人性本善,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Ⅲ 孟子的,名人名言大全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以下是學習啦為大家總結的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進銳者,其退速。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12)仁者無敵。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1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3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4)養心莫善於寡慾。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4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50)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5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3)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55)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56)盡信書,不如無書。
Ⅳ 孟子的經典十九句名言語錄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市)人。與孔子並稱「孔孟」;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父名激,母仉氏。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1.春秋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 宋國 子 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
《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預 註:「 子 , 宋 姓。」 孔穎達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 孟子 。」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左傳·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於 吳 ,故不書姓。」 杜預 註:「諱娶同姓,故謂之 孟子 ,若 宋 女。」 楊伯峻 註:「國君夫人必系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稱『 吳姬 』或『 孟姬 』,顯然違『同姓不婚』之禮,故改稱『 吳孟子 』。」
2. 戰國 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軻 ,字 子輿 。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 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孟子曾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每個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並不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系而救人,而是因為內心「善」的本質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認為「善」的本質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為「四端」。「端」是起點的意思,孟子認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擴充,即道德實踐,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還有人行惡,孟子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私慾所蒙蔽,孟子認為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是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遠祖從魯國遷居鄒國。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
「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一歲: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於鄒馬鞍山西麓之鳧村。據趙歧《〈孟子〉題辭》所記,孟軻系「魯公族孟孫之後」,蓋破落後遷於鄒。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鄒。
三歲: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鄒。
四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鄒。是年喪父,受母三遷、斷機之教(據《烈女傳》)。其 實三遷與斷機恐非發生於一年。
五歲: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鄒。
六歲: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吳起為相。孟子在鄒。
七歲: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魯穆公卒,子奮立,是為共公。 孟子在鄒。
八歲: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九歲: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楚宗室殺吳起。孟子在鄒。
十歲: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鄒。
十一歲: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齊康公絕祀。趙王翳遷於吳。孟子在鄒。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
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
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孟子在鄒。
十五歲: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山堅賊其君。齊田午殺其君,自立為桓公。越寺區定亂,立無余之。孟子在鄒。
十六歲: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鄒。
十七歲: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鄒。
十八歲: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鄒。
十九歲: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簡公卒。韓嚴殺韓哀侯。魏伐楚,取魯陽。孟子在鄒。
二十歲: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晉桓公被韓、趙遷於屯留。趙、韓伐魏,魏伐趙,敗之平陽。孟子在鄒。
二十一歲: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齊伐魏,降觀,王錯奔韓。魏敗韓於馬陵。孟子在鄒。
二十二歲:公元前368年,周顯王元年。孟子赴魯游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二十三歲: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韓趙分周為兩。孟子在魯。
二十四歲:公元前366年,周顯王三年。魏伐韓敗逋。孟子在魯。
二十五歲:公元前365年,周顯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遷都大梁。田齊桓公殺其君母。孟子在魯。
二十六歲: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五年。魏公子緩如趙以作難。孟子歸鄒創辦子思書院,廣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歲:公元前363年,周顯王六年。魏伐趙,取利人與肥。越寺區、弟思殺其君。孟子在鄒。
二十八歲:公元前362年,周顯王七年。 魏戰敗趙、韓聯軍於澮北,擒樂祚,攻取皮牢。趙成侯與韓昭侯會於上黨。孟子在鄒。
二十九歲: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八年。商鞅入秦。宋約生於此年。魏入河水於甫田。暇陽人來歸。孟子在鄒。
三十歲:公元前360年,周顯王九年。東周惠公傑卒。孟子在鄒。
三十一歲:公元前359年,周顯王十年。 韓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商鞅變法。孟子在鄒。
三十二歲:公元前358年,周顯王十一年。魏及韓侯盟於巫沙,歸侯於韓,商鞅刑公子虔、公孫賈。孟子在鄒。
三十三歲:公元前357年,周顯王十二年。魯、宋、衛、韓君朝魏,梁惠王稱王。商鞅為左庶長。孟子在鄒。
三十四歲:公元前356年,周顯王十三年。魯侯朝魏,魏築陽池以備秦。 韓築長城自亥谷以南。趙會燕成侯於安邑。孟子在鄒。
三十五歲: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申不害相韓。越無顓卒。秦孝公與魏惠王會於杜平,侵宋。孟子在鄒。
三十六歲: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齊敗魏於桂陽。韓侯朝魏。秦敗魏,斬首七千,取少梁。孟子在鄒。
三十七歲:公元前353年,周顯王十六年。 趙敗魏於桂陵(齊用孫臏圍魏救趙)。魏以韓師敗諸侯於襄陵,會齊宋之國。齊使楚景舍與魏求成。孟子在鄒。
三十八歲:公元前352年,周顯王十七年。商鞅為秦大良造(相當於相國兼將軍),伐魏,安邑降秦。孟子在鄒。
三十九歲: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秦遷都咸陽。商鞅伐魏,固陽降秦。 魏歸趙邯鄲,在漳水上結盟。孟子在鄒。
四十歲: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商鞅廢井田,設縣。孟子在鄒。
四十一歲:公元前349年,周顯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四十二歲:公元前348年,周顯王二十一年。韓昭侯如秦。秦「初為賦」。孟子在鄒。
四十三歲:公元前347年,周顯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齊威王招文學游說之士,第一次由鄒到齊臨淄稷下學宮。
四十四歲:公元前346年,周顯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齊與匡章交遊。
四十五歲:公元前345年,周顯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齊。
四十六歲:公元前344年,周顯王二十五年。魏惠王召諸侯於逢澤朝天子,秦公子少師率師參於逢澤之會。秦孝公會諸侯於京師。 孟子在齊稷下被淳髡譏諷,二人進行了有關於「禮」的辯論。
四十七歲:公元前343年,周顯王二十六年。齊田忌用孫臏之計大敗魏軍於馬陵,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孟子在齊並不受重用,被齊人譏諷,孟子以「我無官守」、「我無言責」而自解。
四十八歲:公元前342年,周顯王二十七年。商鞅伐魏,用計俘公子卯,大破魏軍。孟子在齊。
四十九歲: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齊。
五十歲:公元前340年,周顯王二十九年。(齊)邳遷於薛。魏為大溝,行圃田之水。孟子在齊。
五十一歲:公元前339年,周顯王三十年。 據《史記》所載,莊子與楚威王同時 ,威王聘為相,莊子辭見。趙良見商鞅,威脅商鞅下台。孟子在齊。
五十二歲:公元前338年,周顯王三十一年。宋剔成卒,弟偃立。秦孝公卒,車裂商鞅於咸陽,其師屍佼逃蜀。孟子在齊。
五十三歲:公元前337年,周顯王三十二年。韓申不害卒。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趙、韓、蜀朝秦。 孟子在齊。
五十四歲:公元前336年,周顯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齊。
五十五歲:公元前335年,周顯王三十四年。秦甘茂取韓宜陽。匡章因與孟子游,被齊用為將,敗秦。魏惠王用惠施策與齊威王會徐州,惠王改元。孟子在齊。
五十六歲:公元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孟子在齊。
五十七歲:公元前333年,周顯王三十六年。 蘇秦合縱六國,於洹水歃血為盟。孟子在齊。
五十八歲:公元前332年,周顯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齊。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顯王三十八年。秦敗魏,俘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孟子在齊不被重用,擁楹而嘆。
六十歲:公元前330年,周顯王三十九年。魏獻西河之地於秦。孟子在齊。
六十一歲:公元前329年,周顯王四十年,孟子在齊。
六十二歲:公元前328年,周顯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齊。
六十三歲:公元前327年,周顯王四十二年。韓舉於齊戰,死於桑邱。孟母仙逝,孟子歸葬於魯,孟子第一次到齊國的後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禮葬母。
六十四歲:公元前326年,周顯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會韓威侯於巫沙。十月韓宣王朝魏。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五歲:公元前325年,周顯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稱王。五月燕王稱王,韓宣王稱王。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六歲:公元前324年,周顯王四十五年。楚敗魏於襄陵。孟子在魯三年之喪滿,返齊。
六十七歲:公元前323年,周顯王四十六年。昭陽為楚伐魏。 滕定公卒。這時稷下學宮衰落。孟子在齊見威王不能實現他的「仁政」主張,聞宋王將行王政,故離齊到 1世孫(兒子) 孟仲子,北宋鄭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孫(孫子) 孟睾,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美詞章
3世孫(曾孫)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於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孫(玄孫)孟舒,字子懷,漢朝雲中牧
5世孫 孟之後,隱居不仕
6世孫孟昭,漢朝博士,博覽經史,問貫古今
7世孫孟但,漢朝太子門大夫,精易道
8世孫孟卿,漢朝淮陽太守、太傅
9世孫 孟喜,字長卿,漢朝郎官
10世孫 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孫孟興,漢朝尚書郎
12世孫孟嘗,字伯周,漢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孫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孫 孟戫,東漢濟陽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孫孟敏,字叔達,東漢新郡太守。博學能文,有荷甑墮地不顧事
16世孫孟光,字孝裕,東漢講部史;蜀漢拜議郎、符節令、屯騎校尉、長魯少府、大司農
17世孫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騎侍郎,弘農太守,典農校尉,渤海太守,給事中,散騎常侍,中書令,封廣陵寧侯
18世孫孟宗,字恭武,孫吳永寧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筍」之事
19世孫 孟揖,晉朝廬陵太守
20世孫孟觀,字叔時,晉朝殿中郎、黃門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孫孟嘉,字萬年,晉朝安西大將軍長史、江州別駕,生二子:孟懷玉、孟龍符。性無苟合,言無誇衿,為時所重
22世孫孟懷玉,晉安帝時封鄱陽縣侯,後為陽豐縣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將
23世孫孟表,字武達,南齊馬頭太守;北魏輔國大將軍、南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陽縣伯,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平西大將軍
24世孫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孫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將軍、光祿大夫、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
26世孫 孟恂,字修仁,北魏東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師、太子太傅、車騎大將軍
27世孫 孟儒,字敬業,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齊文宣帝除中書舍人、東郡太守、廣平太守、太中大夫、衛將軍
28世孫孟景,隋煬帝時為膺揚將軍
29世孫 孟善誼,隋朝河內通守
30世孫孟詵,唐朝鳳閣舍人、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同州刺史
31世孫 孟大融,唐玄宗屢召不仕,後隱居於王屋山
32世孫孟浩然,唐朝詩人,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生二子:孟雲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謙的祖父)
33世孫孟雲卿,字宜甫,唐朝校書郎,與詩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簡、孟華
34世孫孟簡,字幾道,唐朝倉部員外郎、諫儀大夫、常州刺史、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山男東道節度使
[注:孟簡、孟華均無後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孫子,即孟郊(唐朝詩人)的兒子孟常謙作為孟軻的第35世孫]
35世孫 孟常謙,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禦兵馬使,生二子:孟遵慶、孟元陽
36世孫 孟遵慶,旨召不仕
37世孫 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韓文公雲: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遷
38世孫孟方立,唐朝昭義節度留守
39世孫孟承誨,後晉太府卿
40世孫孟漢卿,後周左羽林大將軍
41世孫孟貫,不仕,工於詩詞,主奉祀事
42世孫孟昶,隱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孫 孟公濟,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於屋壁,隱居東山而終
44世孫孟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堅
45世孫 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況、孟海
46世孫 孟況,宋朝魚城教諭,主奉祀事
47世孫 孟彬,宋朝臨沂縣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孫 孟澄,仕為滕縣尹,主奉祀事。
49世孫 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時復其家。仕嶧州知州,為族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榮祖
50世孫 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 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孫 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孫 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溫、孟思潤
53世孫 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孫 孟克剛,主奉祀事,無嗣
55世孫孟希文,字士煥,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孫孟堅的第九世孫孟克仁的長子,1451年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
56世孫孟元,字長伯,1489年承襲世職,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襲世職)
57世孫 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兒子,1523年代襲世職
58世孫 孟彥璞,字朝璽,1567年承襲世職
59世孫孟承光,字永觀,1601年承襲世職,長子孟宏略(其子孟聞玉)
60世孫 孟宏益,字振揚,1623年代襲世職;孟聞玉長大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孟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譽,生一子孟聞璽,孟聞璽生孟貞仁]
61世孫 孟聞玉,字尤甫,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2世孫 孟貞仁,字靜若,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3世孫 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4世孫 孟衍泰,字懋東,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5世孫 孟興銑,字起輝,未承襲世職
66世孫 孟毓瀚,字鍾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無子,由孟興銑的二弟孟興錞的兒子孟毓纍為繼續人;孟毓纍生孟傳槤]
67世孫 孟傳連,字國摸,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8世孫 孟繼烺(lang),字體耀,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9世孫孟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70世孫 孟昭銓,字伯衡,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1世孫 孟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慶桓、孟慶榕、孟慶棠
72世孫 孟慶恆,字頌武,因早卒,未能承襲世職,由弟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20年代襲世職;至光緒31年(1894年)正式承襲;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亞聖奉祀官」
73世孫孟繁驥,字雪生,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灣,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孫 孟祥協, 1990年接任「亞聖奉祀官」,現居台灣
Ⅳ 孟子名言有那些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進銳者,其退速。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12)仁者無敵。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1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3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4)養心莫善於寡慾。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4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50)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5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3)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55)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56)盡信書,不如無書。
Ⅵ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人,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主張兼愛非攻,民貴君輕
根據提問者提出的說法,可以判斷:不對。歷史上的事實是這樣: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人。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他的主張里包含著「民貴君輕」,但是,主張「兼愛、非攻」的是墨家的墨子。綜上,原命題不對。
Ⅶ 孟子名言論德才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游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正氣者,謂君子之氣也。今世或謂之氣功,誤亦。浩然正氣者,以德充實,無德則虛。古以無形為氣,故謂之氣。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Ⅷ “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