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音樂賞析
Ⅰ 急求貝多芬的悲愴的音樂鑒賞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曰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匯,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看「悲愴」的譜子時,發現譜子的開始處只記著Grave——重板,音樂中更多的是英雄氣概而非「悲愴」。而在聽到肯普夫、施納貝爾、巴克豪斯、巴倫波伊姆等人演奏的這首樂曲錄音時,我就更想探究這首氣勢磅礴的奏鳴曲何以會有一個與其音樂精神並不很符合的名字了。 原來,這個形容詞是貝多芬自己寫上去的。在這首作於1798—1799年間的標號為op.13的鋼琴奏鳴曲初版扉頁上,貝多芬寫著「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愴大奏鳴曲)。在他的32部鋼琴奏鳴曲中,只有這一部和op.81a「告別」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標題的。二十八、九歲的貝多芬,正值青春年華,事業蒸蒸曰上,為什麼要寫上這么一個標題呢?羅曼·羅蘭在他著名的《貝多芬傳》中回答了我的疑問:
「……然而痛苦已在叩門;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後就永遠不再退隱。1796年至1800年間,耳聾已開始它的酷刑。」1801年,貝多芬在給韋該勒的信上寫道:
「我過著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著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說話:我聾了。要是我干著別的職業,也許還可以,但在我的行當里,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敵人們又將怎麼說,他們的數目又是相當可觀!……在戲院里,我得坐在貼近樂隊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員的說話。……人家柔和地說話時,我勉強聽到一些,人家高聲叫喊時,我簡直痛苦難忍……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普盧塔克 教我學習隱忍。我卻願和我的命運挑戰,只要可能;但有些時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憐的造物……隱忍!多傷心的避難所!然而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愴」奏鳴曲本身和這封信,揭示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題目「悲愴」,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但音樂的本體,更多的是對不幸遭遇的「隱忍」,對命運的「挑戰」和抗爭,對現實的超越和升華,對理想的執著和堅定。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可以說是完美的音樂典範————它是曰記式的生活狀態的反映,而貝多芬在他的音樂聲中告訴我們,他已超越了現實,擺脫了塵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勝利者。 有人曾將這首奏鳴曲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指出在這兩部作品中,存在著共同的「青春的哀傷感」。 可能人們是從這個標題出發,將它和當時德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相對應而作出這種結論的。確實,在歌德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在莫扎特的g小調第40交響曲中,都彌漫著類似的情緒。但貝多芬畢竟有其獨特的個性,實際上,他的作品中彌漫著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時也彌漫著一種對無限、對理想的渴望。他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肉體上和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恐懼、忍讓、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華。正如E·T·A·霍夫曼所說:「人的心在塵世之物中感悟超塵世之物。」
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覺到了悲愴,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將這些寫進了這部奏鳴曲,用音樂把我們帶出生命的軀殼,導向那無垠的精神疆域,向我們的靈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我的王國是在天空。」
「我是替人類釀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給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熱狂 「我們這些精神上無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為了痛苦和歡樂而生的。幾乎可以這樣說:最優秀的人物通過痛苦才能得到歡樂。」
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純美麗的花朵,獻給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類的英雄,人類的普羅米修斯。
Ⅱ 貝多芬歡樂頌賞析
第九交響曲的創作開始於1817年,歷時近七年的時間,完成於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於維也納。最初貝多芬計劃在柏林首演,後經維也納眾多的朋 友堅決請求,才改在維也納。首演當晚音樂廳里座無虛席,許多人專程從外地趕來參加盛會,貝多芬的往年好友茲梅斯卡爾,正卧病在床,他要求別人用擔架將他抬 到劇場以恭奉盛會……。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其嚴謹深刻的思想、永恆神聖的熱情、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偉大高尚的心靈,贏得全體聽眾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聽眾沸騰了,歡 呼、興奮、不能自己,許多人流下了熱淚。起初貝多芬在指揮台旁,背向聽眾,因耳朵早已失去聽覺,對身後沸騰的場面毫無察覺,當女中音獨唱演員把他扶轉過來 時,他才發現這激動人心的場面,大受感動,頻頻致意。謝幕五次仍掌聲如雷,激動的人們不能平靜。這早已超過了當時的皇帝到場只准三次鼓掌歡呼的標准,以致 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響曲的首演成功,給晚年的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頂峰,也是音樂史上的最偉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總結和情感的結晶,我國著名學者豐子愷先生稱之為:「世間最偉大的傑 品」。這部交響曲構思宏偉、氣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爭、發展、壯大至戰勝一切艱難困苦;人類的進化、形成,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徹 底解放自身,達到一個平等、自由、博愛、歡樂和神聖的理想世界的壯麗史詩,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總和。
全曲共為四個樂章,在作品中,貝多芬為能更明確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為了向全人類說話,大膽地打破了交響曲的傳統形式,加入了人聲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稱之為「合唱交響曲」。也是音樂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響曲。
第一樂章:音樂由弱奏加顫音開始,呈現出一種遙遠、朦朧而又平靜的、原始的遠古景象,但平靜的同時,又使人穩約感到有一種力量的燥動,感到平靜中正孕含著 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緊接著音樂由弱到強,由平穩、低沉、朦朧、漸漸發展到明朗、剛勁、節奏鮮明和震撼人心。表現出在遠古時代的自然界,生命從無到有,由 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強,發展壯大起來,不可抗拒。這個過程也包含著人類的形成、生存和發展,與異常險惡的自然界進行頑強的搏鬥,在斗爭中,人類變得更加強 大。人類的出現是神聖的、必然的,必將成為自然界的主人。第一樂章的內涵恰似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濃縮版。
第二樂章:表現人類在戰勝了眾多的艱難困苦之後的蓬勃發展。前進的車輪是不可阻擋的,這是歷史的必然。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的蓬勃發展是在戰勝了自然界之後。 而人類社會在自身的發展中又不斷地出現新的矛盾。人類與自身存在的丑惡的東西的斗爭又變的漸漸突出,這種與自身的斗爭不同於與自然界的斗爭,具有更多的復 雜性。貝多芬堅信人類最終會戰勝自身丑惡的東西。第二樂章是以光明必勝的堅定信念而結束。
第三樂章是表現人們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遠慮之中,同時也沉浸在歷史的回顧與總結之中。對為人類的進步、發展、解放而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先輩們報以真誠的追憶 和思念。在這思考與追憶、回顧與總結之中,人們展望未來,互相鼓勵、凝聚著新的力量、准備為迎接新的斗爭、為全人類得到徹底解放、得到神聖的歡樂和幸福, 而進行最有意義的拼搏。第三樂章結束前的音樂已預示著暴風雨般的變革即將到來。
第四樂章一開始音樂即如火山爆發,顯示出巨大的能量、沖破一切枷鎖,人類經過長時期積聚起來的力量爆發出來了,變革勢如破竹,摧毀一切封建丑惡的東西。變 革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音樂緊跟著片斷重復前三個樂章的主題,但都被代表人類渴望自由歡樂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說:不要這些陳舊的東 西,要創新,要前進。經過緊張而充分的准備之後。終於千呼萬喚地出現了《歡樂頌》主題,象徵著人類經過艱苦奮斗之後,終於找到了通往自由歡樂的道路。《歡 樂頌》主題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著漸漸發展擴大到弦樂器和整個樂隊,並且力度和節奏越來越強,形成巨大洪流,勢不可擋,人們在通往自由歡樂的大路上迅 猛前進。《歡樂頌》主題變奏之後,再次出現急風暴雨般的聲響。但這次引出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領唱:「啊!朋友們,不要唱舊的調子,讓我們暢 快、歡樂地唱起來吧。」於是「歡樂頌」在領唱的帶動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樂隊。歡樂頌歌詞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德國詩人席勒的詩句,貝多芬採用來表 現了他的理想。在這兒我們必須了解,在《歡樂頌》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貝多芬與席勒的不同,席勒認為歡樂是變成兄弟的前提,而貝多芬則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 歡樂的前提,人們必須努力爭取,才能獲得解放,歡樂不是上帝的贈品,而是靠人們去奮斗,歡樂屬於解放了的人們自己。
合唱的加入使整個音樂進入一個神聖的境界,思想、情感升華了,一切丑惡的東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無地自容。人類經過自己艱苦的奮斗,終於得到了解放,得 到了自由和歡樂並終於進入一個神聖的理想世界。(馬克思〈資本論〉所預見的共產主義社會——作者)最後合唱與樂隊的演奏愈來愈火熱,速度越來越快,樂曲被 推向了新的高潮,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歡騰氣氛中結束。
Ⅲ 如何欣賞貝多芬的音樂
中國人抄認為欣賞音樂要襲能夠理解音樂所包含的內涵、意義,這是不對的。每個人因為人生閱歷、生活經驗的不同,對音樂的感悟也會不同。所以欣賞音樂是一個主觀的活動,聽到音樂時你的第一感受就是最真實的對音樂的理解。具體到貝多芬的音樂,建議先去了解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命運多舛的生活經歷,不屈服於命運的抗爭精神,再來聽他的音樂,你會有新的感悟。
Ⅳ 對貝多芬的「命運」進行音樂鑒賞
在聽到貝多芬《命運》時有一種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也是源於對命運的一種感應,對生活的一種期盼,著也是我在音樂欣賞這們選修課上印象最深,最有感觸的一首樂曲! 我無法知道自己對待命運也可以有這樣的感應和共鳴,也許真是好的音樂可以給人以生命的啟示,陶冶人的情操,真正的氣質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煉就,有音樂伴隨將使人生充滿智慧和活力。貝多芬同聾疾作斗爭,寫出了動人心弦的第五交響曲《命運》。這位偉大而頑強的音樂大師,向厄運發出挑戰:「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真正的命運掌握者是自己,那些命中註定的什麼東西上沒有原由的,想要了解真正的命運,還是來聽聽貝多芬的《命運》吧! 我想有偉大的人來創作不平凡的樂曲,他的閱歷也是與眾不同的。然而他的童年其實是不幸的,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言。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 他---貝多芬,一七八七年四月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札特。他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札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莫札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 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完成於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聲望之高,演出次數之多,可謂交響曲之冠。 貝多芬在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開頭,便寫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語:「命運在敲門」,從而被引用為本交響曲具有吸引力的標題。作品的這一主題貫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種無可言喻的感動與震撼。貝多芬在第三交響曲完成以前便已經有了創作本曲的靈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推敲、醞釀,才得以完成。樂曲體現了作者一生與命運搏鬥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一首英雄意志戰勝宿命論、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恩格斯曾盛贊這部作品為最傑出的音樂作品。整部作品精煉、簡潔,結構完整統一。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奏鳴曲形式。樂章的開始由單簧管與弦樂齊奏出著名的四個音動機,並發展為第一主題,即命運主題,極富男性粗壯的氣息。通過圓號對第一主題的號角式變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題。 展開部分仍以「命運」為主題開始,音樂籠罩在陰暗的氣氛中,威風凜凜的命運動機又占樂上風,隨後出現的副主題象號角聲一樣鮮明有力,命運的主題和副主題不斷斗爭不斷激化,一直發展到樂章的最高潮。命運的黑暗勢力暫時取勝,而英雄在黑暗的殘酷的斗爭中也戰勝了自己,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和決心。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自由變奏曲。第一主題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與之對應的第二主題先由木管奏出, 後由銅管樂器奏出豪邁的英雄凱旋進行曲,表現了戰士們的信心和勇氣。兩個主題之間交替變奏,音樂也在不斷發展。第一主題逐漸由沉思變為行動,成為堅定有力的進行曲,表明英雄的精神力量得到 第三樂章,快板,詼諧曲形式。在這一樂章中,命運主題的變奏依然凶險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躍躍欲試的曲調後,樂隊奏出旋風般的舞蹈主題,引出振奮人心的賦格曲段,象徵著人民參加到與命運斗爭的行列中,黑暗必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樂器震撼人心的漸強聲中,不間斷地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快板,奏鳴曲式。樂章的主題是樂隊以極大的音量全奏出輝煌而壯麗的凱歌,如長江大河、浩浩盪盪,表現了這一場與命運的斗爭最終以光明徹底的勝利而告終。 聽完貝多芬的《命運》總體感覺它的結構簡單,不花哨。也許簡單的東西才市能打動靈魂的! 或許,音樂,你就有這樣的一種魅力,讓我充滿幻想,讓我不斷企求,讓我大步前進去追尋。 我愛音樂,我想握住你的手,或許我現在握不到,將來也握不到,但是你的奇幻和異彩就在於不斷地追求和體味,這也就是所有愛你的人都用一生去追隨你的原因吧。去夢想,去尋覓,去追求。 在歐洲音樂史上,有一個天才,他就是貝多芬。他用心靈的力量感染著無數的人,藝術是心靈的寫照,音樂更是心靈的顯相,只有把心靈投入到整個音樂里才可能登峰造極,貝多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音樂是大自然開辟之初的一息,至此萬物紛繁不止,音樂家用心靈來譜寫整個世界,亦用音樂來演繹整個世界。沒有音樂的世界是悲涼的,只有能感知音樂的世界裡生命才是多彩的。 交響樂是最能展現功力的音樂形式,這需要整個樂團的和諧共鳴,也需要每個人的無間配合,在交響樂里沒有個人主義,所有的演奏都是相互依存的。天籟與人籟的和諧以及心靈與世界的和諧。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是他在生命里最低沉的時刻所創作的,在這里他融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也耗費了畢生的精力。整個樂曲激揚高亢、迴旋不止,把所有與之共鳴的人都籠罩在一種不可名狀的意境里。 人類的文藝不光是中國的達到了顛峰,其他民族也有絕世的佳品,中國人要想發展就不能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與藝術,並且要大膽的吸收他們的長處。對於音樂在西方成就最高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是海頓,第二個是莫扎特,第三個是貝多芬。如果說莫扎特象李白的話,那麼貝多芬就與杜甫的風格極其相似,那樣的意境每使我沉寂當中而忘掉世間的一切,對於音樂我更欣賞貝多芬。 音樂非音樂,是名音樂。音樂要表達的是心靈的力量,而不是蒼白的音符,欣賞音樂是要欣賞它的靈魂而不是形式,當今的流行音樂雖然個性鮮明,但卻不能給心靈帶來震撼,因為他們缺少對人生與世界的考問。 對於音樂我還是喜歡古典主義的,因為這樣的音樂能給人以精神的洗禮,聽古典派演奏家的演奏就象是在看整個世界,那和諧的共鳴當真饒梁三日不絕不於耳。人生終究要會欣賞藝術的,否則這樣的人生是很難感受到生命的真、善、美的。 這里我們共同欣賞貝多芬先生的《命運交響曲》,感受這生命的音樂。希望大家能把一切都暫時拋下,用心來傾聽這生命之曲,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才可能與之共鳴。
Ⅳ 貝多芬獻給愛麗絲鋼琴曲音樂賞析
《致愛麗絲》全曲由五段組成。A段用的是A小調,顯得溫柔而親切。然後,轉到專C大調,它是屬A小調的關系大調,情調頓時明朗起來。B段轉到F大調上,出現一個新的曲調這個曲調,感情更加明朗。經過一連串快速音的過渡,又回到A段。C段多用和弦,氣氛有了轉換。情緒顯得嚴肅而穩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現了一個由三連音組成的樂句。表現熱烈的情感。經過一段下行半音階的過渡,又把樂曲引回到A段。樂曲在非常優美和溫柔的氣氛中結束。 此曲以單純的迴旋曲式作成,結構是A-B-A-C-A。不論是具有淡淡哀愁感的優雅迴旋曲主題,流露甜蜜憧憬的第一副題,或是看破塵世般音響沉鬱的和聲式第二副題,都相當悅耳動聽。全曲似乎都隱藏著貝多芬的悲痛戀情及對愛情的憧憬。
(來自搜狗網路)
Ⅵ 音樂巨人貝多芬課文賞析
1782-1783年 發表變奏進行曲、三首鋼琴奏鳴曲、賦 格曲、兩首鋼琴迴旋曲和一首鋼琴協奏曲等。
1785年 拜李斯為小提琴老師。創作三首鋼琴四重奏。
1787至1789年 創作f小調前奏曲、兩首前奏曲和兩首鋼琴三重奏等。
1790年 創作《騎士芭蕾》(獻給華爾斯坦。1791年3 月6日上演)
1792年至1795年共創作作品第1,2 ,3,87,103,19,46,129等。(其中作品第2號為三首鋼琴奏鳴 曲,作品第19號為鋼琴協奏曲)
1795年 在維也納第一次演奏自己的作品。三首鋼琴三重奏( 作品第一號)出版。
1796年-1797年創作 《降E大調弦樂五重奏》(作品第4號)、兩首鋼琴和大提琴奏鳴曲( 作品第5號)以及作品第6,7,8,25,16,71,816,15,65,51(1 )。
1798年 聽覺漸弱,至1799年,創作作 品第9,10,11,12,13(《悲愴鋼琴奏鳴曲》),14,20和21號( 《第一交響曲》)。
1800至1801年創作作品第17, 18,22,23,24,26,27,28,29,37(即《第三鋼琴協奏曲》), 43,85,51(2),49號等作品。
1802年 創作作品第30,31,33,34,35,40(即G大 調浪漫曲),50(即F大調浪漫曲)和36號(即《第二交響曲》)等 作品。
1803年 至1804年創作《第三交響曲》,進入創作的成熟期。
1804年 改原來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為《英雄交響曲》。1805年 4月7日首次公演《英雄交響曲》。
1804年-1805年創作作品第32,53 ,54,57,56和72號等作品。
1806年 12月23日首次演奏《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創作《第四鋼琴協奏曲 》、三首弦樂四重奏(作品第59號)和《田園交響曲》等作品。
1807-1808年 創作,《命運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第六交響曲》)以及作品第62,69,70,80 和86號等作品。
1809-1810年 創作《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埃格蒙特》以及作品第74、76、77、78、79、81(a),即《鋼琴奏鳴曲》,75,83和95號等作品。
1811-1812年 創作《第七交響曲》、《第八交響曲》,以及作品第96,97,113和117號等作品。
1813年 12月8日寫完《威靈頓的勝利》。
1813-1814年創作作品第89,90,94,115,118,116,91,136號等作品。
1815-1816年創作第98,101,102,112,108號等作品。
1817年 創作《五重奏賦格》(作品第137號)。
1818年 創作《B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第106號)
1819年 開始寫《庄嚴彌撒》。
1821年 創作第110號鋼琴奏鳴曲。
1820年至1822年,貝多芬創作第109,111,119,121(a),124,120號等作品。
1823年 《庄嚴彌撒》完成。
1824年 《第九交響曲》完成。創作《弦樂四重奏》(作品第127號)。
1825年 創作最後幾首弦樂四重奏。四月在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首演《第九交響曲》。
1826年 計劃寫作《第十交響曲》,重病。
1827年 死亡。
Ⅶ 求一篇貝多芬<月光曲>的賞析
一、 《月光》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那年他三十一歲。這首作品是目前在聽眾中最為流行的鋼琴奏鳴曲之一,而它的頗具文學色彩的標題也給人帶來了無盡的遐想。有人認為,「月光」一詞的來源是因為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把這首奏鳴曲第一樂章的音樂比作是費爾伐里斯吉特湖上月色的夜景而得名;但也有人反對這一觀點,如安·魯賓斯坦就認為「月光」這個名稱與作品不符,他認為第一樂章的音樂情緒是悲劇性的,與月光的含義完全相反。然而,「月光」這一名稱的使用卻一直延續到今天,並受到了最為熱烈的推崇和熱愛。
貝多芬的作品總是根植於他所生活的現實之中,他在現實中承受著一切痛苦,享受著每一份歡樂,並將他們表現在他的作品之中。1796年至1800年,正是貝多芬的耳疾開始越來越深地影響著他的時期,他的耳朵日夜作響,似乎內臟也受著折磨,聽覺更是越來越衰退起來。他一直對自己的耳疾保持著緘默,直到1801年,他才在信中向他的好友韋該勒醫生才悲傷地傾訴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劣……還會痊癒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葯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 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在他身上濃濃的悲傷情緒,然而他卻是如此需要歡樂,在沒有歡樂時,他就創造歡樂!就這樣,在1801年他戀愛了,盡管他在戀愛上不斷地鍾情,不斷地夢想著幸福,最後幸福卻總是幻滅,使他陷入痛苦的煎熬之中,他卻仍舊一次又一次地墜入愛河之中,《月光奏鳴曲》就是他這段愛情的心理體驗,他創作了該首作品,並將他獻給當時的戀愛對象琪里愛太·吉卻娣,然而,這位漂亮輕佻的貴族小姐卻最終無情地拋棄了他。正是在這種復雜的痛苦體驗和激烈的內心矛盾沖突中,在對愛情的期待與失望之中,才誕生了這部偉大的作品。
1800年是貝多芬思想上和創作上日漸成熟的時期,他了解到法國大革命的狀況,接觸了法國革命時期的音樂。他這時的創作風格已拋開了早期奏鳴曲中的舊有的刻板的規則,而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新的表現手法,追求形式的完美性和內容的深刻性,強調形式服從於內容,《月光奏鳴曲》也正是形式從屬於內容這一美學思想的最出色的例證。正是基於這一美學思想,才使他對奏鳴曲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並成為了他對音樂史的最重要的貢獻。比如,它打破了舊的奏鳴曲式快—慢—快三樂章的舊有模式,在該首樂曲中第一樂章出現的不是快板,而是持續的柔板。它所有的音樂形式都成為了表達真摯感情、展現戲劇沖突的途徑,其中更是充滿著現實主義的心理描寫。
二、 《月光》奏鳴曲的音樂分析
第一樂章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充滿幻想的,寧靜的月色與流動的河水的美麗場景,情緒時而期待又時而失望,時而沉思呻吟又時而思緒如潮,時而憂傷猜疑又時而信念堅定,這其中總是暗藏著某種危機,某種不祥的預感,整個樂章充斥著憂愁哀怨的情緒,似乎是這段嚴峻感情的開端,這也是貝多芬最傑出的慢板樂章之一。這與現實中的他被賣弄風情、幼稚自私的琪里愛太·吉卻娣拋棄存在著暗自的契合關系。它的寫法可以說是獨具匠心,整個內心激動不安的形象始終浮現在安靜、單一的音色背景之上。該樂章採用了單三部歌謠曲的曲體結構,升C小調,由引子、主題、中間部分、主題的再現、尾聲五部分組成。引子為第1-5小節,在逐級下降的八度音支持的低音的基調上,浮現出連續三連音的微弱音響,第5小節以完全終止作為結束;主題為第6-15小節,E大調的調性將我們引入了對光明的憧憬,但這種憧憬是短暫的,隨即調性又轉入e小調,直至第15小節以平行大調的屬小調完全終止(b小調), 主題中以長拍符點節奏為主的音型與緊密的三連音節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將所表達的激動的內心心理放在了綿綿不絕的三連音伴奏音型的背景之上,似遙遠的他方有一人向你娓娓傾訴著他的柔情,情緒似乎有些悲傷和絕望;中間部分為第16-42小節,為對主題音樂材料的發展變化,通過調性的轉換以及短暫的離調給音樂帶來了新的色彩;主題的再現為第43-51小節,是對主題的重復與肯定,以完全終止結束。尾聲為第52-69小節。整個樂章貫穿著三個重要的寫作要素:分解和弦的三連音的連貫音型,低音八度進行、聖歌式的和弦進行,這些共同塑造了一種空靈、朦朧、安靜、憂傷的氣氛。
第二樂章為小快板,降D大調,復合歌謠曲式。整個樂章的色彩明亮,情緒明朗、輕快,融入了活潑詼諧的小步舞曲元素,與第一樂章、第三樂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樂章所塑造的形象直接讓我們聯想到了美麗、輕佻的琪里愛太·吉卻娣,切分音的使用、跳動的旋律、節奏上的變化不定都具有典型的貝多芬色彩。
第1-36小節為主歌謠曲式。第1-16小節為第一部分,1-7小節為主題,8-16小節為該主題的變奏;第17-24小節為第二部分,由主題的因素發展而來,似乎在與主題作著詼諧幽默地問答;第25-36小節為第三部分,是主題的變化再現。
第37-60小節為三聲中部。第37-44小節為第一部分,第45-60小節為第二部分,是具有主題性格的16小節樂句,用不完滿的完全終止結束。
第三樂章為急板,升C小調,奏鳴曲式。整個樂章以狂風暴雨般突進的方式,鏗鏹的節奏進行和豐滿的和聲效果,表達了貝多芬暴風雨般的熱烈感情和准備向封建等級制度發起攻擊的態度。這也是貝多芬所寫的鋼琴作品中表現力最高昂、最豐富的樂章。
呈示部為第1-63小節。其中,第1-9小節為主部主題,升c小調,用分解和弦的急進上升,表現了一個極其激動的形象,使樂章具有狂風暴雨般的前進意味,在第9小節處出現了一個半終止,並一直延伸到第14小節處。15-20小節出現了一個連接部,此時的情緒仍是非常激烈的,是有力度的。第21-32小節為副部主題,升g小調,副部主題非常豐滿,情緒哀傷,但卻洋溢著執拗的熱情。主部主題和副部主題的寫法雖有很大的不同,但都表達出熱情奔放的情緒。第33-65小節為結束部,其中,第33-43小節為補充樂段,第43-57小節為加固的重復樂句,第58-65小節為持續音的重復終止。
展開部為第66-102小節。展開部中保留了呈示部主題材料的因素,並將其發展,再次掀起了戲劇性發展的高潮,主部主題轉為升C大調前進,副部主題轉為升f小調再現,朗誦音調由左手來實現。
再現部為第103-159小節。第103-116小節為主部主題在原調上再現,第117-159小節為副部主題的再現以及結束部主題的再現。這是對其思想的重復與肯定,再次刻畫了內心深刻的思想斗爭。
尾聲為第160-202小節。在尾聲的開始處向下屬方向轉調,用主部主題的材料發展,然後又轉向主調,將戲劇性的矛盾沖突及內心的激烈的心理斗爭推向頂點,164小節減七和弦的運用增強了不穩定色彩;至第168小節,又出現了副部主題材料的因素,成為了一個新的小高潮,至178小節出現了精美的華彩樂段,充滿幻想性的琶音,橫跨鋼琴的全部音域,分解和弦的音型使其產生了極為華美的音響,186小節處出現了由下至上的以屬和弦九音為終止的半音進行,至188小節,音樂又在屬九音的顫音上急速自上而下,似乎代表了思索已告一段落,189小節出現了兩個低八度音的全音符,之後又突然終止,似乎暗示了疲憊憤怒的情緒已達到極點,之後的旋律又出現了副部主題的因素,似乎是表達了再次行動的渴望。樂曲以強有力的主和弦結束,是對所有思索的肯定,表示所有的思索都已有了定論,一切只等付諸行動。
http://hi..com/%C8%CB%BC%E4%B4%CA%BB%B0123/blog/item/98eb3532218c9449ad4b5f16.html
Ⅷ 貝多芬第9交響曲的樂曲賞析
第一樂章:較慢的略庄嚴的快板—d小調—2/4拍—奏鳴曲式
引子中神秘的空五度像是開天闢地前的混沌,嚴峻有力的第一主題接著從混沌與黑暗中漸現,似閃電劈開長空,表現了艱苦鬥爭的形象,充滿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壯的色彩,這一主題最開始在低沉壓抑的氣氛下由弦樂部分奏出,而後逐漸加強,直至整個樂隊奏出威嚴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題。第二主題為bB大調,木管樂器顯現出一絲悲涼的氣氛。發展部為g小調,弦樂器緊張的搏鬥將樂曲引發至高潮。作曲家一上來就用一種嚴肅、宏大的氣勢表達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實這是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復表現過的主題——斗爭,也折射出斗爭的必然過程——艱辛。旋律跌宕起伏,時而壓抑、時而悲壯,我們似乎看到的是勇士們不斷沖擊關口,前赴後繼企盼勝利的景象。尾聲中低音曲有一種啟示似的預見,d小調的第一主題似乎要被壓抑過去,但旋律突然出現了上行音階,繼而出現重音,頑強的站立起來,在悲壯的氣氛中結束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極活潑的快板—d小調—3/8拍
按照傳統通常應該是慢板,但是在低沉壓抑的背景後需要出現帶有動力的諧謔曲,因此貝多芬打破了這一慣例,用了快速的樂章,而且採用龐大的詼諧曲式。整個第二樂章主題明朗振奮,充滿了前進的動力,似乎給正在戰斗的勇士們以積極的鼓勵,似乎讓人們一下子在陰雲密布的戰場上看到了和煦的陽光和藍色的天空,可是在其中人們依然可以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它的開頭是敲擊聲似的八度,這種敲擊是這個急速活潑的諧謔樂章的主體,據說這是貝多芬一次在黑暗中突然走向光明處的感覺。樂曲三聲中部主旋律中帶有奧地利民間舞曲「連德勒」的特徵(D大調),和諧而具有舞蹈性,輕松而細膩。但是仔細品味,大家不難發現,到了樂章最後,旋律重新開始急促起來,隱約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氣氛。
第三樂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調—4/4拍—雙主題變奏
這個樂章相對前面兩個樂章顯得寧靜、安詳了許多,以充分表現溫暖的情感。旋律雖然平緩,但是不失柔美。法國著名作曲家、樂評家柏遼茲評價此樂章是「偉大的樂章」。第三樂章共兩個主題,其中第一主題充滿了靜觀的沉思,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第二主題溫文爾雅(D大調-G大調),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在前兩個樂章表現出激烈的戰斗場面之後,第三樂章似乎是大戰中短暫的平息,但樂曲在第三次奏完第一主題之後,卻出現了猛烈的號角聲,說明革命尚未結束。
第四樂章:急板—D大調—4/4拍
這個末樂章很長的引子連接了三個樂章的主題,是整部作品的精髓。通常劃分為兩個部分(序奏以及人聲)。在一些唱片中,第四樂章單獨占據一個軌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聲獨唱、重唱、合唱部分分為兩軌,但其實上兩者都屬於第四樂章這個整體。其中的人聲部分所演唱的旋律是作者自己寫的《西班牙進行曲》,歌詞也就正是德國詩人席勒的詩作《歡樂頌》!
器樂部分(序奏):
在人聲部分上台之前,音樂經歷了長時間的器樂部分演奏的痛苦經歷(宣嘆調),含有對前三個樂章的回憶。這個序奏部分是堅強剛毅,驚心動魄的。接著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歡樂頌」的主題,好像一縷陽光突破濃密的雲層灑向大地,整個歡樂的主題漸漸拉開序幕,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奏響了歡樂主題,繼而加入中提琴、大管、小提琴等樂器,意味著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國就在眼前!
主體部分(管弦樂隊與人生融為一體):
在合唱出現之前,貝多芬似乎「置身於燦爛的群星之中」,但樂隊有一段氣勢恢宏的喧囂(樂章開頭的號角聲),然後是男中音唱出:「啊,朋友們,再要不要這種痛苦的聲響!」經過了一系列的鋪墊,人聲部分終於浮上水面,開始了《歡樂頌》的吟唱!隨後,樂曲轉入bB大調,使歌唱聲更富有活力。緊接著樂隊奏出了多重賦格,將樂曲推向第一個高峰。待平息之後(D大調),合唱團閃現《歡樂頌》與《工人們團結起來》的旋律,並將其合並為二重聲部。第二次經過短暫平息後,合唱隊唱出:「擁抱吧,千百萬人民吻這整個世界兄弟們,在星際的盡頭,是我們慈愛的萬能之父啊,千百萬人民,你可跪在他面前/你可感到他於你同在?到星際的盡頭去找他吧,他一定住在那星際的盡頭。」最後管弦樂隊以歡樂主題為依據,將樂曲推向光輝燦爛的結尾。
Ⅸ 貝多芬月光曲賞析
用具體句子來說,「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這幾句話,表現的是那種朦朧的美,再想像一下當時人物的心情應該很平和,讀起來,聲音輕柔,語速稍慢,語氣變化不大。讀到「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驟然加速,語調起伏變化很大,突出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樣子,而至「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沒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大海。」語速又再次減慢,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的」後面要停頓,「波濤洶涌的大海」速度更慢,但每個字都極其有力,以表現出兄妹倆陶醉在樂曲中的心情。 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把上面這個優美感人的傳說與事實本身等同起來,實際上,據音樂史學家研究,貝多芬從未有此經歷。他的《#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之所以被冠以「月光」的標題,是由於音樂評論家萊爾施塔伯認為,此曲的開頭讓人想起琉森湖面上的月光。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為標題杜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其實貝多芬寫作這部作品時,正值1801年,當時他的耳聾疾患日漸嚴重,失戀的創痛尚未平復,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寫出了這首鋼琴奏鳴曲。 因此,在第一樂章中,那支嘆息的主題融人了他的憂郁的思緒。有人曾藉助想像力解釋了這個樂章說:「第一樂章猶如月之初升,充滿希望,但被浮雲所掩,萬影俱逝,令人悲從中來」。 第二樂章是個小快板。作為過渡性樂章,音樂情緒趨於柔和溫馨,像是回憶昔日的甜夢,也像憧憬未來的藍圖。樂章中的兩個音樂主題彷彿是撫慰著創傷的心靈。舒緩的過渡樂章會使人產生平靜的月夜之感受。不過,這皓月般的恬靜不過是貝多芬洶涌的心海中的短暫的憩息。 第三樂章如潮湧來,猛獅般的貝多芬又躍現在急馳奔突的黑白琴鍵之上。如果說,第二樂章正如李斯特評淪的那樣:「它是兩座懸崖中的一朵小花」,那麼,終曲樂章就是從萬丈懸崖上狂瀉直下的洪水。激動的快板速度使音符勢如暴風驟雨,融進了憤懣、申訴與抗爭。坎坷的際遇給以貝多芬的,不是嘆息和屈從,而是搏擊與爭斗。這個樂章有兩個對比性主題,前者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構成向;上沖擊的樂句,顯示了堅強的力;後者旋律優美,音調清麗,充滿了對信念的憧憬與希冀。兩個主題或交織、或對比、或發展、或重現,使作曲家的心境如大海,波濤洶涌,難以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