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道教名言暑

道教名言暑

發布時間: 2021-02-23 11:26:03

1.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 道家名言名句都有那些啊

1)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天下篇》

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

7)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列子·說符》

8)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於舌而先敝。---------《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9)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淮南子·繆稱訓》

10)人有盜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未必廉。--------《淮南子·說林》

11)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淮南子·泰族》

12)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淮南子·說林訓》

13)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 同與者相愛,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愛,同壯者相嫉----《亢倉子》庚桑子

14)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七十七章

15)多言多敗,多事多害。——《訓蒙增廣》

16)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列子·說符》

17)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物極則反,命曰環流。——《管子·白心》

18)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淮南子·繆稱訓》

3. 道教經典語錄語句大全

1、道生一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自;
2、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3、上順天時,下養萬物,草木昆蟲不失斯所,獺未祭魚不施網罟,豺未祭獸不修田獵,鷹隼未擊不張尉羅,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軀命,故人惟兼物性,方為全盡吾性。體此意者,樽節愛養,戒殺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萬物,無不置也。地性既善,養生萬物,無不置也。聖人悉樂理天下而實法天地,故萬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輕,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也可參考《度人經》、《老子》、《呂氏春秋・貴生》、《雲笈七簽》卷十六《九天生神章經》、《陰騭文圖說》 、《白話勸戒錄》、《感應篇圖說》。《太平經》主張的「樂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書如《老子想爾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參同契》、《抱朴子內篇》、《西升經》、《度人經》、《悟真篇》

4. 道教經典名言

你好,道家雖然不屬於世界三大宗教之,但是其本身傳承久遠,有自己的一套行為准則和堅持,以下是我知道的幾句比較認同的名言:

  • 心存邪辟,任而燒燒香無點益。扶身正大,見吾不拜有何妨。這個是甘肅天水玉泉觀上的一幅門楹,說出了道家的修行方法,就是只有努力向善,行事正大光明即使不拜神佛,一樣可以平安康健,假如內心邪惡,不行正道,那麼拜神也不會削減自己的罪孽。因此宗教的本子就是啟示眾生,明悟大道,進而超脫他人。
  •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在最近很火的一個電影中是由哪吒說出口的。實際上原始出處也是道家典籍,是北宋年間,張伯端的《悟真篇》有提到這句話,此外魏晉時期的葛洪的《抱朴子》中也有「用你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這兩本都屬於道家經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這是老子道德經中的一段話,意思就是真正的善事是不會被人知道的。我舉個例子:有個新聞說是中學生騎車在路上被一塊石頭絆倒了,路過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將學生送去了醫院,並且把這塊石頭移走,見義勇為的人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同類型的還有一件事:就是某條公路上因為地處山區,所以路上偶爾會有一些碎石子等障礙物,某天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路過被這些碎石子絆倒了,但是邊上沒有其他人幫助,他跌跌撞撞的起來將這些碎石子清理到路旁,後來雖然很多人經過這里,因為之前石子被人清理過,所以後邊經過這里的人都沒有被障礙物阻擋。但是因為第一個清理石子的人,他的行為並沒有被人們所知道,因此也就沒有人傳誦,但是他確實做了好事方便了大家,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太上不知有之嗎。

以上是我個人理解和比較贊同的幾句名言,你可以參考一下。

5. 道家經典名言

道家經典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 道教名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7. 關於道家的名言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10、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

大意: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8. 道家名言是什麼

道家經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 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1.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36.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1.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1.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3.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5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5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61.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6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6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6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嗇。 69.治大國,若烹小鮮。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7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72.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7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5.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76.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7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8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81.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86.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87.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88.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90.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92.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9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95.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9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9. 求道教 名言名句

道德經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專發狂;難屬得之貨,令人行妨。
清靜經中: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修為經中: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策生,慮深遠則計謀成;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中:上葯三品 神與氣精

10. 求道教經典語錄!

1、道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制
2、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3、上順天時,下養萬物,草木昆蟲不失斯所,獺未祭魚不施網罟,豺未祭獸不修田獵,鷹隼未擊不張尉羅,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軀命,故人惟兼物性,方為全盡吾性。體此意者,樽節愛養,戒殺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萬物,無不置也。地性既善,養生萬物,無不置也。聖人悉樂理天下而實法天地,故萬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輕,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也可參考《度人經》、《老子》、《呂氏春秋・貴生》、《雲笈七簽》卷十六《九天生神章經》、《陰騭文圖說》 、《白話勸戒錄》、《感應篇圖說》。《太平經》主張的「樂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書如《老子想爾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參同契》、《抱朴子內篇》、《西升經》、《度人經》、《悟真篇》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