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中秋賞析
A. 十首最美的古詩詞中秋節
您好。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
1、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隱《嫦娥》
2、今版夜月明人盡望,不權知秋思落誰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4、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____蘇軾《陽關曲 / 中秋月》
5、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____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6、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____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8、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____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9、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0、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____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11、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____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12、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3、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____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B. 王陽明《詠中秋》詩原文是什麼
《中秋》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發相侵尋。內
吾心自有光明容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王陽明
C. 王陽明詩詞 山近月遠覺月小
山近月遠覺月小
出自明代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版大如天,當見山高權月更闊。
賞析
一種思考,一種見識。年紀十二歲的兒童竟有如此意識,令人景仰。更為以後的思考呼應。其中"山高月更闊」更表示雖有想法,卻知現實,山於月是小,但與我卻很高大,與後來的「知行合一」也有預見。或許當年的王守仁沒有像很多,但這不是為後人讀詩的意識。
《蔽月山房》另一版本(非原版):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
D. 關於中秋節的詩句
1、姮娥復貪共,暮雨朝雲,忘了中秋制。——張孝祥《訴衷情·晚煙斜日思悠悠》
2、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滿西樓。——王之道《水調歌頭·顥氣遍寰宇》
3、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卓文君《怨郎詩》
5、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中秋作》
6、腸斷中秋正圓月,夜來誰唱異鄉歌。——張祜《題於越亭》
7、好是中秋夜,無塵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園上》
8、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9、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嶽短,光溢太行高。——李洞《中秋月》
王陽明名言名句匯總如下
1、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5、「格物」即「慎獨」,即「戒懼」。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8、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9、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10、誠字有以工夫說者。誠是心之本體,求復其本位,便是思誠的工夫。
11、無私心就是道。
12、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13、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14、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16、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17、動亦定,靜亦定。
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師。
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0、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邊尋。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21、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22、凡學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
23、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24、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25、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F. 王守仁的《來科狀元賦》原文是什麼
王守仁的《來科狀元賦》原文已經失傳了
《文集》裡面沒有收錄,找不到了。
G.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出自哪裡
出自明代王陽明的《中秋》,原詩為: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發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譯文:
去年的中秋節,一開始陰雲密布,但最終天晴見月,今年的中秋節,卻始終陰天。人的一生,本來中秋圓月的美景就看不到多少次,更何況一個人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不過,在我心中,自有一輪光明的圓月,千古常在,永不缺蝕。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輝之下,這等快樂,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7)王陽明的中秋賞析擴展閱讀:
王陽明借月夜感懷來表達他對人生哲理的體認,認為只要心中有主,自然豪情滿滿,大清地明,外物難侵。
1506年,35歲的王陽明由於上書言事得罪了太監劉瑾,被打了四十廷杖,入獄釋放後,又被貶往貴州龍場做驛丞,到蠻荒之地做個不入流的小官。發配的路途經過南京,當時他的父親在南京做官,又正好趕上中秋節,父子得以團聚。
看著白發蒼蒼的父親,王陽明一陣內疚,流著眼淚痛罵自己魯莽,給自己帶來了災難,更讓年老的父親擔憂。父親說的卻全是寬慰之詞,父子喝酒慶祝之外,父親還特意請來南京城一個有名的耍雜技戲法的人,在家宴上表演戴著頭盔翻跟頭。
這個戲法非常精彩,可以連翻十幾個跟頭而頭盔掉不下來,王陽明驚嘆地問,是如何做到的?耍戲法的人的回答說,翻跟頭的時候,腳跟要站定,牙齒咬緊,讓太陽穴膨脹,然後頭盔就戴住了,翻跟頭的時候就不會掉下來。
王陽明心中一陣暖流涌動,他明白是父親在用這種方式告訴他,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挫折時,要立定腳跟,咬緊牙關。 正是經過了這一個中秋節,在親情中汲取了無限力量的王陽明,毅然奔向貴州龍場,於是有了後來的「龍場悟道」,有了後來的一系列精彩人生。
1521年的中秋節,五十歲的王陽明,正在家鄉浙江餘姚,侍奉七十六歲高齡的父親。這個中秋節一直是陰天,陰雲密布,直到夜間也沒有散去。因為和父親在一起,雖然看不到空中的圓月,王陽明仍然心情愉快。這天晚上,他寫下了一首《中秋》詩。
H. 求宋朝古詩《中秋》的全文!
心學來宗師王陽明在家鄉餘姚源龍泉山中寫過一首《中秋》詩:
「去年中秋陰復晴,
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
況乃白發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
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情輝,
賞心何必中秋節。」
他以中秋賞月為引子,以景敘情,以心境烘托意境,以豁達的態度笑看人生,表達了他晚年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