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的古詩賞析
1. 寫景的五首詩加賞析
1、【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賞析:
詩的後兩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長處與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回答了「騷人閣筆費評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執一端的根據。讀完全詩,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這首詩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
2、【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用白描手法寫景: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
3、劉方平《月夜》賞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賞析】
劉方平,開元、天寶時人,隱居穎陽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傳》稱他「神意淡泊,善畫山水」,「工詩,多悠遠之思;陶寫性靈,默會風雅.故能脫略世故,超然物外」。《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十六首。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4、 溫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動征鐸(音奪):震動出行的鈴鐺.征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
(2)、槲(音弧):一種落葉喬木。
(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驛牆:驛站的牆壁.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說: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牆邊。
(4)、杜陵:在長安城南,因漢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這里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這句說:因而思想起在長安時的夢境。
(5)、鳧(音符):野鴨.回塘:岸邊彎曲的湖塘.這句寫的就是「杜陵夢」的夢境.
5、陸游《卜運算元 詠梅》賞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卜運算元》以「詠梅」為題,這正和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陸游曾經稱贊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破敗不堪的「 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的護理,更談不上會有人來欣賞。隨著四季的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顧茫然—— 有誰肯一顧呢,它可是無主的梅。
2. 對描寫風景的古詩的賞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專水綠如藍。(白居易:屬《憶江南》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3. 杜甫 寫景的詩和賞析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注釋]
1.獨步:一個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嬌:可愛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說鳥叫聲。
5.留連:即留戀,捨不得離去。本詩句用來形容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舍的樣子。「留連」是個「聯綿詞」。構成聯綿詞的兩個字僅僅是這個詞讀音的記錄,而與詞義無關,所以一個聯綿詞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書寫形式,如「留連」也寫作「流連」,詞的意義仍然一樣。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4. 如何鑒賞古詩詞的景物描寫
分析詩歌鑒賞中景物描寫的特點:
一、從描寫景物的角度去賞析。
不同詩歌寫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於空間順序,有的偏重於色彩描繪,有的則從人物感覺器官角度去描寫景物。我們在閱讀時,讀出這些角度的話,就能讀懂詩歌寫景的特色。
(1)空間角度
凡寫景總有一個順序,高低、上下、內外,無論怎樣,總是層次分明。蘇軾《鷓鴣天》,上片寫景,由遠到近、由高到低,層次分明。「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先寫遠處林盡頭,高山清晰可見,再寫近處翠竹遮隱牆頭,小池塘旁長滿枯草,蟬聲四起,接下來「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見空間順序是寫景詩句鑒賞的一個角度。
(2)色彩角度
詩歌中所寫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組合到一個畫面中,就收到詩中有畫的效果,鑒賞時可以從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寫景特色。王維《田園樂》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兩句詩,紅綠相映,色彩分明,讓人聯想到一夜春雨過後鮮艷的桃花盛開,碧綠的柳絲籠罩在若有若無的水煙之中的迷人景象。「紅」「綠」兩種色彩在鑒賞時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賞析詩歌抓表示顏色的詞語,分析繪形繪色的畫面美,寫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覺器官角度賞析
詩歌中作者寫景,往往從自身的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賞析時,把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內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這首詩:已訝衾枕冷,復見窗
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描寫對象是雪,詩中句句寫雪,可作者依次從自己的感覺、視覺和聽覺寫來,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覺是又一個鑒賞角度。
二、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
詩人寫景時,除安排順序外,總要運用一些表現手法。最常見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寫方式,前者如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後者如動靜結合(或以動襯靜)、虛實結合(或以虛寫實),這些手法是我們在鑒賞詩歌時需要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的。王昌齡《送魏二》:醉別
江樓橘柚香, 江風引雨入舟涼。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里長。前兩句寫實景,是送別時的環境描寫,後兩句虛景,想
象別後的情景,虛實結合,擴大意境,深化主題。表現手法的運用,使詩歌更加精彩,賞析時當然不能錯過了。
5. 寫景的古詩
賦得春風扇微和
【唐】范傳正
曖曖當遲日,微微扇好風。吹搖新葉上,光動淺花中。
澹盪凝清晝,氤氳曖碧空。稍看生綠水,已覺散芳叢。
徙倚情偏適,裴回賞未窮。妍華不可狀,竟夕氣融融。
殘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殘鶯三四聲,景遲風慢暮春情。
日西無事牆陰下,閑踏宮花獨自行。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復暄。
滿庭田地濕,薺葉生牆根。
官舍悄無事,日西斜掩門。
不開庄老卷,欲與何人言。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麗春
【唐】杜甫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好顏色,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如何貴此重,卻怕有人知。
春
【唐】貫休
自來自去動洪爐,無象無私無處無。回雁不多消氣力,
染花應最費工夫。溟濛便恨豪家惜,濃暖深為政筆驅。
莫訝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榮枯。
江南春懷
【唐】李白
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
心飛秦塞雲,影滯楚關月。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
歲晏何所從,長歌謝金闕。
早春夜望
【唐】李端
舊雪逐泥沙,新雷發草芽。曉霜應傍鬢,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歸與故國賒。不勞報春盡,從此惜年華。
春雨
【唐】李商隱
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夏雲
【唐】曹松
勢能成岳仞,頃刻長崔嵬。
暝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
一天分萬態,立地看忘回。
欲結暑宵雨,先聞江上雷。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日晚望
【唐】貫休
登臨聊一望,不覺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處邊。
汀沙生旱霧,山火照平川。終事東歸去,干戈滿許田。
早夏
【唐】胡宿
井轄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晝沈沈。
睡驚燕語頻移枕,病起蛛絲半在琴。
雨徑亂花埋宿艷,月軒修竹轉涼陰。
一春酒費知多少,探盡囊中換賦金。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早秋
【唐】杜牧
疏雨洗空曠,秋標驚意新。
大熱去酷吏,清風來故人。
樽酒酌未酌,曉花顰不顰。
銖秤與縷雪,誰覺老陳陳?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綠參差,新秋水滿池。
早涼生北檻,殘照下東籬。
露飽蟬聲懶,風干柳意衰。
過潘二十歲,何必更愁悲。
秋雨嘆
【唐】杜甫
闌風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
去馬來牛不復辯,濁涇清渭何當分。
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婦無消息。
城中斗米換衾綢,想許寧論兩相直。
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曠心賞,今朝一登山。
山秋雲物冷,稱我清羸顏。
白石卧可枕,青蘿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盡日不欲還。
人生無幾何,如寄天地間。
心有千載憂,身無一日閑。
何時解塵網,此地來掩關。
秋霽
【唐】崔道融
雨霽長空盪滌清,遠山初出未知名。
夜來江上如鉤月,時有驚魚擲浪聲。
邊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無州,馬放平沙夜不收。
風送孤城臨晚角,一聲聲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鶴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練鋪。
一夜塞鴻來不住,故鄉書信半年無。
秋月夜
【唐】顧非熊
旅雁迎風度,階翻月露華。砧聲鳴夜永,江上幾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黃滔
爽氣遍搜空,難堪倚望中。
孤煙愁落日,高木病西風。
山寂樵聲出,露涼蟬思窮。
此時塵外事,幽默幾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葉隨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隨類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楊朱淚,難招楚客魂。風濤暮不穩,舍棹宿誰門。
希望你滿意,好好學習,注意積累
6. 寫景的古詩文怎樣賞析
一首成功的好詩一定有獨到的藝術手法和技巧.鑒賞古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賞析詩歌的藝術手法和技巧,這一考點既是古詩鑒賞的重點,又是古詩鑒賞的難點.
藝術技巧的鑒賞一般包括三個方面:表達方式的評析,藝術手法的賞析,修辭手法的體味.
一,表達方式的評析
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所謂表達方式的評析就是指能辨析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記敘.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紹.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古人庄》),"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越王勾踐滅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李白《越中覽古》)等.
2,描寫.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環境等的形態,特徵作具體生動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等.
3,抒情.在作品中抒發主觀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滄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等.
4,議論.在作品中直接闡述觀點,表明態度.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等.
這四種表達方式在具體運用時並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經常交融在一起,我們需要注意這一點,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式.
二,藝術手法的賞析
1,有關描寫的藝術手法:從描寫角度看,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從描寫用筆看,有工筆和白描;從描寫的內容看,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
2,有關抒情的藝術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古詩詞大多藉助景物來抒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的關系通常有四種: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
3,襯托手法:涉及到正襯和反襯.
4,對比手法.
5,賦比興手法.
6,用典.
7,虛寫與實寫.
8,象徵手法.
(以上內容詳看附錄)
三,修辭手法的體味
古詩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雙關等.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能辨別這些修辭手法,並能分析他們的藝術效果.
(以上內容詳看附錄)
附:藝術手法和修辭手法例析
1,比興手法:賦比興是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歌表現手法的總結.其後的詩歌繼承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就是詳細地敘事寫景,並表示出作者的態度.如《詩經
7. 關於寫景的古詩 並賞析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別董大》(其一)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賞析 :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開頭兩句,描繪送別時候的自然景色。黃雲蔽天,綿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點餘光。夜幕降臨以後,又颳起了北風,大風呼嘯。伴隨著紛紛掃揚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從空中掠過,往南方飛去。這兩句所展現的境界闊遠渺茫,是典型的北國雪天風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雖是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北方的冬天,綠色植物凋零殆盡,殘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視界很廣,可目極千里。說「黃雲」,亦極典型。那是陰雲凝聚之狀,是陰天天氣,有了這兩個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風」,「雪紛紛」,便有了著落。如此理解,開頭兩句便見出作者並非輕率落筆,而是在經過了苦心醞釀之後,才自然流出的詩歌語言。這兩句,描寫景物雖然比較客觀,但也處處顯示著送別的情調,以及詩人的氣質心胸。日暮天寒,本來就容易引發人們的愁苦心緒,而眼下,詩人正在送別董大,其執手依戀之態,我們是可以想見的。所以,首二句盡管境界闊遠渺茫,其實不無凄苦寒涼;但是,高適畢竟具有恢弘的氣度,超然的稟賦,他開沒有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馭情,另具一副心胸,寫出慷慨激昂的壯偉之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嘆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滿意請採納。
8. 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有哪些怎麼賞析
1.《江南春》 年代:唐作者: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賞析: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濛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2.《天凈沙 春》 年代:元作者: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賞析:這支《天凈沙·春》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構成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徵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3.《江雪》年代:唐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
4.《臨洞庭上張丞相》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賞析: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另翻新意;而且「垂釣」也正好同「湖水」照應,因此不大露出痕跡。詩人借了這句古語來暗喻自己有出來做一番事業的願望,只怕沒有人引薦,所以這里說「徒有」。希望對方幫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作為干謁詩,最重要的是要寫得得得體,稱頌對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辭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這首詩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藝術上自有特色。
5.《長相思·汴水流》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賞析: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詞作採用畫龍點睛之筆,最後才點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因而給讀者留下強烈的懸念。
6.《春宮怨》 年代:唐作者:杜荀鶴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賞析:這首詩是代宮女抒怨的代言詩,其實也含有自嘆無人賞識之意。首聯寫因貌美而
入宮,受盡孤寂,不願梳妝,頷聯寫取寵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妝扮了。頸聯寫景,春
風駘盪,風和日麗,鳥語花香,藉以烘托春心受殘,寂寞空虛的情感。末聯寫往日之
悲苦,更露其怨情。「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是歷來為人所推崇的名句。
??關於此詩作者,歷來有所爭議。歐陽修和吳聿以為周仆所為,而胡仔《苕溪漁隱
叢話》卻斷為杜荀鶴所作,且雲:「故諺雲:杜詩三百首,惟在一聯中,『風暖鳥聲
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證。
7.《清平樂·別來春半》 年代:唐作者: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這首詞寫的是離愁別恨。乾德四年(966),李煜弟從善入宋不得歸。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詞。詞並未拘泥與此一情,而是虛筆點染,描繪出一種擴大的感情境界與氛圍。詞的開篇,點明事由與季節。為什麼在春意正濃.春光明媚之時,卻說「觸目柔腸斷」呢?原是「別來」之陰影籠罩了一切,觸目之景還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砌下」「還滿」寫出落花之多.佇立之久,表現了詞人無限哀傷的情懷和形象。過片緊承「別來」二字,「雁來音信無憑」既是景象的轉換,也是情感深入,謂雁能傳書,但是雁來人不來,雁歸人不歸,徒增愁恨。「路遙歸夢難成」又翻進一層,為所懷念之人設想,語意奇特,委婉之至。結尾二句以遠接天涯.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愁別恨,形象生動,貼切自然;在語法上一波三折,在語意上一唱三嘆,頓挫有致,情韻俱生。
8.《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
榕葉滿庭鶯亂啼。
賞析:就詩人而言,在我為情,在物為境。詩思的觸發、詩篇的形成,往往是我與物、情與境交相感應的結果。柳宗元的這首《偶題》,正是一首物我雙會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設想詩人創作時的狀態,他身為逐客,遠在異鄉,獨立庭院,百感叢集,這時,正如《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說,心因「物色之動」而搖,辭因「情以物遷」而發。他的詩筆「既隨物以宛轉」,「亦與心而徘徊」。眼中的花盡葉落之境與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會為一的。
9.《少年游·闌干十二獨憑春》 年代:宋作者:歐陽修
闌干十二獨憑春。
晴碧遠連雲。
千里萬里,
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謝家池上,
江淹浦畔,
吟魄與離魂。
那堪疏雨滴黃昏。
更特地,
憶王孫。
賞析:此詞借詠春草而賦別,抒寫離別相思之情。詞的上片寫主人公憑欄遠眺的感受 ,引出離別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離別相思的典故,使離愁別緒進一步深化。全詞以寫意為主,全憑涵泳的意境取勝。
10.《洛橋晚望》 年代:唐作者: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賞析:前人有雲孟詩開端最奇,而此詩卻是奇在結尾。它通過前後映襯,積攢力量,造成氣勢,最後以警語結束全篇,具有畫龍點睛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