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中散文及賞析
① 求 餘光中的散文 「蒲公英的歲月」的賞析
餘光中(來1928-- )福建省永春縣人,曾於金自陵大學與廈門大學外文系就讀,後畢業於台灣大學外語系,赴美國留學得藝術碩士學位。曾在台灣和美國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他是台灣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出版詩文及譯著近四十種。
作為一個海外遊子,他的作品的基調是思鄉。《蒲公英的歲月》更是表現了這種思鄉的主題。
作者以蒲公英自喻:蒲公英的歲月,流浪的一代飛揚在風中,風自西來,愈吹離舊大陸愈遠。他是最輕最薄的一片,一直吹落到落磯山的另一面,落進一英里高的丹佛城。
這種對祖國、對家鄉的離愁別緒,貫穿於散文的開始到結束。
② 餘光中散文的賞析
不好意思,這個我沒有。
③ 餘光中的一首詩歌賞析
鄉愁
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詩歌評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餘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餘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餘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美點追蹤】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寫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那年,餘光中隨家人來到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作者簡介】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 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 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台灣整個 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 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 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 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 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 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 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 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④ 鄉愁 餘光中 賞析
1、此詩選擇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具有象徵性的意象,形象而濃烈地抒發了遊子思念故土的感情。
2、詩人藉助時空的變化來表達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抒發內心一種思念親人、眷戀故土、渴望祖國統一的思鄉愛國情懷。
3、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
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寄託在給家人的書信里,所以將鄉愁比喻為郵票;
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分居兩地,很難與家人相見,於是將鄉愁寄託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鄉愁比喻為船票。
後來,母親去世,作者與母親再也不能見面,於是作者就將愁緒比喻為墳墓。
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台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大同的強烈望。
4、最後一節中,作者在敘述自己思鄉的感情基礎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將所有海外遊子,港澳台同胞們鄉愁的心聲用一灣淺淺的海峽展現給了祖國同胞,將這種鄉愁的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紮根在人們心靈里。
5、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像,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中國情結。
(4)餘光中散文及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時,餘光中隨家人到了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⑤ 餘光中散文的藝術特點
藝術特點:
中國意識
他從故鄉來,仍帶著故鄉的記憶;他曾涵泳在中國古典文學之中,讀過強調中國美的作品,加深他對故鄉的美感;他從舊大陸漂到台灣,成長,又飄到新大陸的異域去。
以至於經常會流露出對中國纏綿的情感,有時是直接的頌揚,有時卻對其他文化表現出相對的非正面敘述來烘托出明顯的中國意識。
感覺性
而散文雖由文字構成,餘光中不希望作品僅能夠單純由眼睛看到字,然後在腦海中構出圖像,而希望透過人類本有的感官。
具體的隨著文字的描繪感生出似乎是真實在讀者身邊發生的感覺性,以《聽聽那冷雨》為例,各種感官似乎完全的在感受著外在的變化,細心地帶領我們去感覺那微妙又精準的意象。
幽默感
比喻和比擬在余先生的作品中也透露出不同凡響的新潮,富於變化,節奏感強,富於動態特徵,完全的顛覆傳統靜態比擬,也不滿足於單純的明喻,更欣賞用隱喻,其中我們舉〈我的四個假想敵〉中,樹上的果子和路人內神通外鬼來看。
顯然一般狀況下對家中的女性跟樹木之間的比喻,就是那莫名背了黑鍋的紅杏,可是先生跳脫出來,用樹上的果子形容余家有女初長成已創新意,又擺脫果子的靜態刻板印象。
把它們描繪得活蹦亂跳,內神通外鬼,也因此展現餘光中作品中另外一個經常出現的特色——幽默感,那是一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娛弄筆法,不同於一般默劇的滑稽。
(5)餘光中散文及賞析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餘光中以詩歌創作為主,復以散文及評論揚名。其詩作多發抒詩人的悲憫情懷,對土地的關愛,對環保的指涉,以及對一切現代人事物的透視解析與捕捉。作者自傳統出發走向現代,復又深入傳統。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且兼有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綿,一唱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
他因此被尊為台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他強調作家的民族感和責任感,善於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⑥ 餘光中的散文加賞析,
餘光中(1928-- )福建省永春縣人,曾於金陵大學與廈門大學外文系就讀,後畢業於台內灣大學外語系,赴美容國留學得藝術碩士學位。曾在台灣和美國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他是台灣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出版詩文及譯著近四十種。
作為一個海外遊子,他的作品的基調是思鄉。《蒲公英的歲月》更是表現了這種思鄉的主題。
作者以蒲公英自喻:蒲公英的歲月,流浪的一代飛揚在風中,風自西來,愈吹離舊大陸愈遠。他是最輕最薄的一片,一直吹落到落磯山的另一面,落進一英里高的丹佛城。
這種對祖國、對家鄉的離愁別緒,貫穿於散文的開始到結束。
⑦ 餘光中的著名散文有哪些
餘光中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散文如《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廣泛收錄於大陸及港台語文課本。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共40餘種。
(7)餘光中散文及賞析擴展閱讀:
餘光中文學語言繁復善變,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鍾乳石》、《萬聖節》、《蓮的聯想》、《五陵少年》、《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餘種。其中最著名有《鄉愁》。餘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
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他是中國文壇傑出的詩人與散文家,他仍在「與永恆拔河」。呼吸在當今,卻已經進入了歷史,他的名字已經顯目地鏤刻在中國新文學的史冊上。
1975年,胡蘭成至中國文化大學講學,出版《山河歲月》。趙滋藩在《中央日報》發文攻擊胡蘭成,餘光中隨後在《書評與書目》雜志發表《山河歲月話漁樵》,攻擊胡蘭成曾在汪精衛政權服務的歷史。警備總部查禁了《山河歲月》,胡蘭成喪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教職,隔年回到日本。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