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的名句賞析
1. 天凈沙秋思賞析每一句的賞析
作品賞析: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閑致。
古道西風瘦馬,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
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
原文: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詞句注釋:
⑴天凈沙:曲牌名,屬越調。又名「塞上秋」。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的烏鴉。昏:傍晚。
⑶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⑸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白話譯文: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遊子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1)天凈沙秋思的名句賞析擴展閱讀:
天凈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屬北曲越調,用於劇曲、套數或小令。
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襯字除外),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第四句為四字句,其中第一、二、五句平仄完全相同。
此調主要有兩種格式,均要求句句押韻。正格為五句四平韻一葉韻,第一、二、三、五句為平韻,第四句葉仄韻;變格為五句三平韻兩葉韻,第一、二、五句為平韻,第三、四句葉仄韻。
代表作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等。
2. 天凈沙秋思名句
《天凈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樹,黃昏時的烏鴉,撲打著天凈沙·秋思翅膀,落在光禿禿的枝椏上。
纖巧別致的小橋,潺潺的流水,低矮破舊的幾間茅屋,愈發顯得安謐而溫馨。
荒涼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馬載著同樣疲憊憔悴的異鄉遊子,在異鄉的寒冷、蕭瑟的秋風里躊躇而行。
夕陽漸漸落山了,但是在外的遊子,何處是歸宿?家鄉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遊子怎能不愁腸寸斷!
【賞析】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作者簡介】
馬致遠,字千里,晚號東籬,元代雜劇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詳,以字行於世。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同稱「元曲四大家」。青年時期熱衷功途。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雜劇見於著錄的有15種;散曲集有《東籬樂府》。
3. 天凈沙秋思賞析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
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
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
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
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3)天凈沙秋思的名句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鬱郁不得志,困窘潦倒。於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出自:《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原文: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庄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作者介紹:
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間),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貫滿梨園」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貞書會」的重要人物,也是歷來所說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稱為「曲狀元」。
馬致遠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詞采清朗俊雅,而不濃艷。
馬致遠的散曲大致可分為4大類:寫景、嘆世、閨情、世象,作者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人物形象鮮明等藝術特點。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嘆世之作也能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將,他雖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為主,他的語言熔詩詞與口語為一爐,創造了曲的獨特意境。
4. 天凈沙秋思的名句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 天凈沙.秋思名句
《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 稻花香里說回豐年,聽取蛙聲一答片。
《天凈沙(秋思)》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6. 天凈沙秋思的千古名句是什麼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天凈沙:曲牌名,屬越調。又名「塞上秋」。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的烏鴉。昏:傍晚。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譯文: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遊子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6)天凈沙秋思的名句賞析擴展閱讀:
馬致遠的這首《天凈沙·秋思》為「並列式意象組合」,其實並列之中依然體現出一定的順序來。全曲十個意象,前九個自然地分為三組。藤纏樹,樹上落鴉,第一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橋、橋下水、水邊住家,第二組是由近由遠的排列;
古驛道、道上西風瘦馬,第三組是從遠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間略有變化。由於中間插入「西風」寫觸感,變換了描寫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躍感,但這種跳躍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圍。
最後一個意象「夕陽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將前九個意象全部統攝起來,造成一時多空的場面。
由於它本身也是放遠目光的產物,因此作品在整體上也表現出由近及遠的空間排列順序。從老樹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陽,作者的視野層層擴大,步步拓開。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現之一。
7. 天凈沙秋思中的名句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8. 「天凈沙秋思」前三句賞析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詩人把幾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
9. 天凈沙秋思賞析
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枯藤纏繞的老樹的枝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飄盪著炊煙的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一位騎著瘦馬的遊子緩緩前行。
夕陽早已往西沉下來,
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極遠的地方。
賞析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幾只烏鴉守在巢邊『哇哇』怪叫」,就將一幅蕭瑟肅殺的深秋景緻展現在讀者眼前,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弦。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里行間油然升起,籠罩在讀者心頭,再加上平仄的轉換與音韻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兩字一頓,語調由低轉高,再由高轉低,「枯、老、昏」依次遞進,緊壓過來,讓人頓感氣息閉塞,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小橋流水人家,」詩人筆鋒一轉,讀者的視線也跟著帶向遠方,一組充滿和平安詳生活氣息的圖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高度緊張的情緒也因此一緩,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這既是對遠處風景的詩意描繪,也表現了漂泊的詩人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與渴望。在平仄的運用上,採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組合方式,語調也因平仄的轉換而顯得歡快與和緩起來。「小橋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為描寫詩意的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句。 「古道西風瘦馬。」詩人筆鋒一收,又將我們從美好的憧憬與嚮往中拉回到無奈的現實里來:古道蕭索、西風凋零、瘦馬宛然,無論情願不情願,喜歡不喜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跡天涯的孤行苦旅還得繼續。「仄仄—平平—仄仄—」,音聲一變,氣息也由舒緩再次轉為短促,顯示出詩人的激憤的情緒,我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緊張起來。 「夕陽西下—,」「平平平仄——」我們的心再次被詩人揪起來:落日西逝,暮靄籠罩,顛沛勞頓的詩人今夜會宿在何處?明日還將去往何方? 「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此時愁苦之情溢於言表,是一種濃濃的離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詩人發出一聲仰天浩嘆,就此作結。 「傷心的旅人,在遙遠的異鄉漂泊流浪。」是傷心?是孤寂?是悲哀?是無助?還是無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這既是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感懷與嗟嘆,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有力質問和無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來,純用白描手法,仔細揣摩,卻又滿是比喻象徵。用詞之精煉准確,結構之精緻巧妙,寓意之深刻廣泛,實為罕見。
這首小令寓情於景,生動的表現了一個長期流落異鄉的人的悲哀。這首小令句法別致,前三行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義豐。 「斷腸」二字為詩眼。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首小令寄情於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
10. 天凈沙 秋思 中心句賞析
「天凈沙·秋思」的中心句:斷傷人在天涯。
賞析: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