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賣火柴的小女孩賞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21 19:02:39

A. 《賣火柴的小女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奶奶把小女孩兒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

1845年,安徒生受朋友邀請來到格洛斯頓城過聖誕節,安徒生興沖沖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頓的馬車。,在馬上的兩旁掛著「歡迎安徒生先生到來」的條幅,安徒生的馬車在格洛斯頓的街道上緩緩前進,在街角處,安徒生看到一個只有五歲左右的小女孩正在賣火柴,她的手都凍僵了,路上行人漸漸變少,金發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沒有賣掉。安徒生回去以後便以小女孩為素材寫下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羅曼·羅蘭曾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

在聖誕節的夜晚,所有人都在歡聚一堂,而小女孩沒有穿鞋子在天寒地凍的夜晚還在賣火柴,看著人家窗戶發出來的燈光,此刻小女孩的心裡肯定特別地孤獨和失落,但因為在溫暖的火焰里看到了奶奶,小女孩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期望

愛可以是一個溫暖的擁抱,也可以是一句溫馨的問候,愛可以化解心中一切的陰霾,也唯有愛才能點亮久違的微笑,而這份愛的給予者卻是小女孩在世上唯一關心她的人——奶奶。

在這份愛的幻想中,小女孩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親情陪伴,這份親情的溫暖凌駕於溫飽和寒冷甚至是小女孩的憂傷之上。

05寫在最後

第二天,小女孩臉頰通紅,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最後一夜被凍死了。

「她想用火柴取暖」人們說道。但沒有任何人知道,她曾經見過了多麼美好的東西,她曾經在溫暖的光芒中跟祖母一起,走進了新年的幸福之中。

童話故事總是充滿神奇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安徒生通過筆下小女孩的悲慘經歷告訴我們了一個溫暖的喜劇故事:縱然生活再苦,卻也要心懷希望,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生命的長度,而在於生命的寬度,不管你經歷了什麼,卻總要伸手觸摸遙不可及的理想。

年少的時候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給我的第一直覺就是小女孩太可憐了,在不惑之年重讀,給我更深的思考,這是關於愛與力量,希望與價值的人生哲學。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親眼所見的小女孩賣火柴故事的藝術升華,其實在這篇小說里也隱喻了安徒生本人悲慘的人生經歷。

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

1838年,安徒生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安徒生的作品《安徒生童話》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和出版。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並被高度贊揚:給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

不管是從賣火柴小女孩的悲慘經歷還是安徒生本人的經歷,都可以看出,人生之悲劇無處不在,但人生之喜劇卻蘊含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就看我們是否善於挖掘人性和生活之美,在我們觸手可及的有限時間里,不定格自己固有的生命模式,努力握緊生命賦予我們每個人的精彩瞬間,或許你也會發現人生之餘,應該有更多的賦能。

B. 跪求買火柴的小女孩句段賞析

1.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

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

這里交代了在大年夜這個特殊的背景下,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的情景。富人家都在忙著過節,而小

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走著。這是多麼的不合理、不公平!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資本主義社會

里窮人的悲慘生活。

2.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

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

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

這是描寫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情況。從「終於」這個詞可以體會到,小女孩抽出這根火柴經過了

激烈的思想斗爭,她實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在這根火柴發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一個燒得旺旺的大

火爐,「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這是因為小女孩太冷

了。她渴望得到溫暖,才出現了這種幻象。作者的想像十分合理。

3.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

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是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時的幻象。從「趕緊」、「一大把」這些詞語可以體會到,小女孩見到奶

奶時的心情是多麼激動,留住奶奶的心情是多麼急切。從「摟」字可以看出奶奶是多麼疼愛她。「沒有寒

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就是死亡,就是離開這個世界。這句話說明,小女孩活在這個世界上

只有寒冷,只有飢餓,只有痛苦;死了才能擺脫寒冷、擺脫飢餓、擺脫痛苦。小女孩是在產生幻覺的時候

死去的,彷彿是奶奶摟著她一同飛走的,所以課文中說「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這是怎樣的「光

明」、怎樣的「快樂」啊!從這兩個詞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4.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

中去。

這是課文的最後一句話。這句話中有兩個「幸福」。第一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臨死時是幸福的,

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這從「嘴上帶著微笑」可以看出;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

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這兩個「幸福」的實際意義就是受罪和死亡。

通過這兩個「幸福」,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憤心情,感受到他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深的同情和對貧富

懸殊的社會的強烈不滿,這正是這篇童話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九、難句解析

1、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很大的拖鞋——那麼大,

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下著雪的大年夜,穿著一向是媽媽穿的又大又舊的拖鞋,根本是起不到保暖作

用的,說明小女孩家很窮,她自己根本沒有鞋。

2、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來,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這句話講小女孩想從許多火柴里抽出一根來,擦燃了暖暖手,但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自己卻燃掉一

根火柴,她爸爸會打她的。難忍的寒冷逼得她顧不得挨打,終於抽出了一根。

3、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願望。在小女孩所處的社會里,「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

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過上沒有寒冷、飢餓的、痛苦的生活,只有推翻人剝削人的社會。小女孩之

所以產生這樣的幻想,正說明她在那個現實世界中有的只是寒冷、飢餓和痛苦。小女孩就是懷著這美好的

幻想,被寒冷、飢餓和痛苦折磨死了的。

4、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

福中去。

這句話中,兩個「曾經」表明小女孩是懷著多麼美好的願望死去的。而這樣美好的願望卻又是「誰也

不知道」的,說明了誰也不關心她。這些美好的願望,與「誰也不知道」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女孩

的悲慘命運。

C. 賣火柴的小女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賣火柴的小女孩》寫的是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D. 賣火柴的小女孩全文賞析。不是片段賞析!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隻怎麼也找不著,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裡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說,家裡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哎,這是怎麼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裡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
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她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這棵聖誕樹,比她去年聖誕節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翠綠的樹枝上點著幾千支明晃晃的蠟燭,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跟掛在商店櫥窗里的一個樣,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畫片伸出手去。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成了在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細長的紅光。
「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說。唯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來,就有一個靈魂要到上帝那兒去了。
她在牆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里,是那麼溫和,那麼慈愛。
「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屍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裡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E. 買火柴的小姑娘人物賞析500字

苦難的童年《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紀丹麥作家安徒生用現實主義筆法形象逼真地描專寫了的屬一個女孩苦難的童年形象,在這篇童話作品中安徒生塑造了一個在貧困的生活逼迫下,不得不於大年三十夜晚仍然在街頭賣火柴求生的小女孩,並且在飢寒交迫的折磨下,看著富人家的豐盛晚宴,活活地凍死在寒夜的街頭,多麼可憐的孩子啊!盡管她是作家筆下的一個人物形象,盡管描寫的是大洋彼岸的一個女孩的悲慘命運,盡管她是十九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但對今天的我們仍然有著強大的震撼力。文章閱讀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幾年了,這個被凍死的小女孩形象以及她的悲慘命運總是讓人牽掛著。對比我們現在的孩子,花季少年,無論男孩女孩,正是被家裡眾親人呵護、寵愛著的時候,那麼為什麼單單「賣火柴的小女孩」卻會遭遇如此悲慘的命運呢?通過對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剖析,結合當時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極大的現實,我們終於明白她的苦難童年只是一個形象代表,在她身上凝聚著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貧富差距懸殊極大的現實世界中眾多兒童的不幸遭遇。而賣火柴的小女孩也不是作家安徒生幻想的一個人物形象,所描寫她的苦難童年生活也並非憑空捏造和虛構的故事...

F.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作品賞析

真實是文學作品感人的生命力,任何虛假的演示和一切虛偽的誇張都不足以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安徒生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對這個可憐小女孩不幸命運描寫的同時,也對這個孩子在飢寒交迫、孤立無助的情況下,對她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細致描寫,尤其是寫她對美食、溫暖和親情的幻想。作家細致地描寫了小女孩關於溫暖的火爐、肥美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和慈愛的奶奶這四個幻想片段,而這樣的幻想,恰恰是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貧苦民眾的難以實現其美好願望,無法保障溫飽的心理反應。而這樣的幻想卻有別於童話世界中那些銅頭鐵臂、青面撩牙、飛沙走石般的幻想式的描寫,她直接取材於現實生活,是當時歐洲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現實的最真切反映,人物是隨處可見的,故事是隨時都可以發生的。
悲劇的力量在於把美好撕破給人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對一個花季少女純潔靈魂的摧殘,這個可憐的女孩連最起碼的溫飽都失去的一瞬間,仍然保持著對美好情境的嚮往,這或許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這個弱小生命的凄苦和悲慘命運與她對美好情境的嚮往與破滅疊化在一起描寫的,這增強了人物形象的藝術感染力。文章這樣描寫到「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在幻景中看到過「溫暖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飛向天國去尋找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作者把小女孩美麗的幻景與她面臨的冷酷的現實疊化在一起描寫,對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紀中葉丹麥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話作品。這個故事描述了當時冷酪的現實與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織的畫頁。文章採用對比的藝術手法,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明亮與黑暗的反差、溫暖與殘酷的對比,將整部作品引入一種令人心碎的凄慘境地。
這篇童話為了更好地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這個特定時間里來展開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歡聚,尋歡作樂之時;而可憐的小女孩。在這個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頭賣火柴,最後凍死街頭。 「天冷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街上到處飄來富人家的烤肉香味。有錢人家的聖誕樹是那麼大,那麼美,掛著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可是,就在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這時間,氣氛與小女孩的年齡、行動、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在文章中,作者十分善於利用環境對比來襯托出凄慘的氣氛。一邊是「每個窗子里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鴨的香味」,一邊是「小女孩的家只有房頂,破裂的四壁可以漏出風來,家裡跟街上一樣冷。」
同時,在貧富對比懸殊的社會環境中,少爺的馬車在街上橫沖直撞,小女孩為了躲避飛奔而來的馬車,不小心把媽媽給她穿的大拖鞋跑丟了一隻,當場有人撿起來嘲笑說,將來等他有了孩子可以把它當搖籃。這說明在當時的社會里,富人的幸福與快樂是建立在窮人的痛苦上。這樣的社會,對窮人是何等的不公平。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雙重對比,更顯出當時社會貧富何等懸殊。
作者在童話中塑造了小女孩這個典型人物,小女孩的形象實在惹人憐愛。
一是「大」拖鞋與「小」女孩的對比。「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她的確窮得連鞋都穿不上。即便這祥,最令人覺得可憐的是,這么「小」的一個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光著頭赤著腳、孤苦伶仃地在街頭賣火疑。
二是,小女孩光頭小腳與美麗的金黃的長發對比。文中這祥寫「雪花落在她的金色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拉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讀到這里,誰都覺得小女孩長得實在美麗可愛,但她自己因為又飢又冷,根本不會注意這些。
在文章結構上,作者匠心獨運,這主要表現在新年的美好快樂與小女孩凍死街頭的對比。在一般人民里,新年是一片歡樂祥和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可有誰會想到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凍死街頭呢?這一強烈的反差,誰都會打一個冷顫。其次是溫暖的陽光與小女孩冰冷的屍體對比,溫暖的陽光為什麼照不到小女孩的身上?這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真實寫照。小女孩的悲慘結局是當時千千萬萬窮苦孩子的縮影。
作者通過描寫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像與冰冷的現實作對比。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爐,是因為她在現實中寒冷,說明她飢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燒鵝向她走來,是因為她在現實中飢餓,說明她渴望美食。第三次,小女孩看到聖誕禮物,是因為她沒有快樂,說明她嚮往快樂。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還帶著她飛走,是因為她沒人愛撫,說陰她渴望得到愛撫。
通過這祥的對比分析,不難看出,小女孩什麼都沒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之中尋覓。她的美好願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託在她的幻像之中。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作者通過這種想像和現實的反差對比,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控訴了那個造成貧富不均的社會制度。

G. 對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進行評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歷來被收在各種版本的安徒生童話選本中,多年來也被作為童話編入我國小學和中師語文教材.但是,我們如果拿「幻想」這一童話的基本特徵來衡量該作,並將該作同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作品,進行比較,便不難看出,《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文學體裁上其實應屬小說而非童話.
我們知道,作為童話基本特徵的幻想,它是作家進行創作時在主觀世界展開的虛幻的藝術想像,它是童話賴以產生的創作方法和生產過程.這樣的幻想,全面體現在童話形象、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等創作諸要素中.
童話反映社會生活.必須通過塑造童話形象,而童話形象是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它是作者幻想的產物,由作者賦予這種幻想的產物以特定的象徵意義,從而達到反映社會生活的寫作目的.童話對社會生活的這種反映,是一種從幻想到現實的折射式反映模式.而小說反映社會生活則是通過塑造社會生活中活生生的現實的人物形象,這是一種源於現實、觀照現實,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直接反映的模式.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塑造了一個為極端貧困的生活所迫,在大年夜賣火柴而終於被凍死的小女孩的形象,這一人物形象無疑凝聚了資本主義現實世界諸多不幸兒童的悲慘形象,是當時現實生活中極為真實的活生生的一個女童形象,而絕然地不同於那些在社會生活中並不可能實際存在,只是作者幻想產物的童話形象,如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等等.所以,從藝術形象的類別來說,賣火柴的小女孩應屬小說人物而非童話形象.
同樣,童話思想內容的表達,也藉助於幻想;而小說,則是以極其可信的真實性,以最直接、最切近的觀照現實的藝術方式來表達思想內容.《賣火柴的小女孩》通過寫一個女童的不幸際遇和結局,來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底層人民的悲慘狀況,這一思想內容,顯然也是屬於這種最直接、最切近的現實觀照式的表現,而絕非藉助童話之幻想形式的表現.如此直接取材於現實生活,通過真實而藝術地揭示生活本質面貌來表達思想內容的作品,自然絕非幻想的童話,而是符合小說本義的作品.
童話幻想的基本特徵決定了擬人、象徵等具體表現手法成了童話的基本的表現手法.安徒生所有那些童話名篇,幾乎無一不是運用這些童話表現手法的範例.但是,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作品中,卻找不到童話作品中幾乎是必用的這類表現手法的蹤影.小女孩的形象,小女孩的遭際本身,就已經直接地表現和控訴了那不合理的社會現狀,這里實在已無須擬人和象徵——而這些.卻正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常式.誠然,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也細致地描寫了小女孩關於溫暖的火爐、肥美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和慈愛的奶奶這四個幻想.並佔有相當篇幅.但這種「幻想」,只是處身在極其寒冷、飢餓、黑暗和冷酷的現實環境中的小女孩由於對相應的生命之必需的渴望而生的幻覺,是小女孩在凍死前夕很真實的心理活動的具象的表現,而絕非作為童話創作基本方法的那種幻想,更不是幻想出來的童話情節.顯然,作為童話創作基本方法的那種幻想與作為人物內心活動的這種「幻想」(實是幻覺).有著完全不同的兩種語匯意義,絕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據此而把《賣火柴的小女孩》強拉出小說的體裁而納入童話范疇的,這正如同人們不能因為《紅樓夢》中多處寫到人物幻覺而將之歸入童話一樣顯而易見.
由於《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藝術語言同安徒生那些膾灸人口的童話作品的藝術語言具有高度的同質性,當人們讀這篇作品時,往往也就很自然地品味出一種安徒生式的,極類童話的藝術韶味.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正確認識該作屬於小說而不屬於童話,這對人們研究童話創作和兒童小說創作這兩者的親緣關系,研究它們在創作中的相互借鑒和藝術風格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匯.就具有了很寶貴的意義.同時,這對於全面認識安徒生的創作成就也很有價值.據此,我們可以說,安徒生作為一位童話大師,處身在十九世紀歐洲現實主義小說空前繁榮的那個時代,他同時也』是一位有著短篇小說華章的作家.只是由於他的短篇小說數量少,這一篇小說名作往往也就與他的其他童話名篇收編在同一本童話集子中了,也許,這也是它被許多人誤認為是童話的一個客觀原因

望採納,謝謝!

H. 分析賣火柴的小女孩表現手法

最突方法是:對比 重要的方法:環境描寫、細節描寫 理由: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故事,發表於1846年。 文章採用對比的藝術手法,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明亮與黑暗的反差、溫暖與殘酷的對比,將整部作品引入一種令人心碎的凄慘境地。 這篇童話為了更好地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這個特定時間里來展開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歡聚,尋歡作樂之時;而可憐的小女孩。在這個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頭賣火柴,最後凍死街頭。 「天冷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街上到處飄來富人家的烤肉香味。有錢人家的聖誕樹是那麼大,那麼美,掛著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可是,就在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這時間,氣氛與小女孩的年齡、行動、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在文章中,作者十分善於利用環境對比來襯托出凄慘的氣氛。一邊是「每個窗子里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鴨的香味」,一邊是「小女孩的家只有房頂,破裂的四壁可以漏出風來,家裡跟街上一樣冷。」 同時,在貧富對比懸殊的社會環境中,少爺的馬車在街上橫沖直撞,小女孩為了躲避飛奔而來的馬車,不小心把媽媽給她穿的大拖鞋跑丟了一隻,當場有人撿起來嘲笑說,將來等他有了孩子可以把它當搖籃。這說明在當時的社會里,富人的幸福與快樂是建立在窮人的痛苦上。這樣的社會,對窮人是何等的不公平。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雙重對比,更顯出當時社會貧富何等懸殊。 作者在童話中塑造了小女孩這個典型人物,小女孩的形象實在惹人憐愛。 一是「大」拖鞋與「小」女孩的對比。「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她的確窮得連鞋都穿不上。即便這祥,最令人覺得可憐的是,這么「小」的一個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光著頭赤著腳、孤苦伶仃地在街頭賣火疑。 二是,小女孩光頭小腳與美麗的金黃的長發對比。文中這祥寫「雪花落在她的金色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拉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讀到這里,誰都覺得小女孩長得實在美麗可愛,但她自己因為又飢又冷,根本不會注意這些。 在文章結構上,作者匠心獨運,這主要表現在新年的美好快樂與小女孩凍死街頭的對比。在一般人民里,新年是一片歡樂祥和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可有誰會想到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凍死街頭呢?這一強烈的反差,誰都會打一個冷顫。其次是溫暖的陽光與小女孩冰冷的屍體對比,溫暖的陽光為什麼照不到小女孩的身上?這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真實寫照。小女孩的悲慘結局是當時千千萬萬窮苦孩子的縮影。 作者通過描寫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像與冰冷的現實作對比。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爐,是因為她在現實中寒冷,說明她飢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燒鵝向她走來,是因為她在現實中飢餓,說明她渴望美食。第三次,小女孩看到聖誕禮物,是因為她沒有快樂,說明她嚮往快樂。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還帶著她飛走,是因為她沒人愛撫,說陰她渴望得到愛撫。 通過這祥的對比分析,不難看出,小女孩什麼都沒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之中尋覓。她的美好願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託在她的幻像之中。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作者通過這種想像和現實的反差對比,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控訴了那個造成貧富不均的社會制度。

I. 賣火柴的小女孩 鑒賞

很可憐啊!
很悲慘!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