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摘抄並賞析
『壹』 《培根隨筆》好段賞析(10段)
1摘自培根隨筆之《論真理》
當上帝創造宇宙的那幾日中,他所創造的頭一件東西就是感官底光明;他所創造的末一件東西就是理智底光明;從那以後直到如今在他工作完畢而休息的期間內,他底作為全是以他底聖靈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渾沌底面上吹吐光明;然後他由人底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還在往他的選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學在別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詩人為這派哲學增光不少.這位詩人曾說:「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盪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底窗前看下面的戰爭和它底種種經過最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裡的空氣永遠是澄清而寧靜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只要看的人對這種光景永存惻隱而不要自滿,那末以上的話可算是說得好極了.當然,一個人底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並且以真理為地軸而動轉,那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賞析:
這段話表達了培根對真理的崇敬之情.他認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級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認知則是最高級的認知,可見他對真理的推崇.在他看來,只要擁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顯得無比光明和快樂,就是人間的天堂.應該敬佩這位先哲,這個追求真理的先驅者,是指引人們走向光明的英雄.
2摘自培根隨筆之《論死亡》
外斯帕顯死時還說笑話;他坐在一個凳子上說:「我想我正在變神哪」.加爾巴臨死作壯語說:「砍罷!假如這是有益於羅馬人民的」.一邊說著一邊伸頸就死.塞普諦米猶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說:「假如還有什麼我應該做的事,快點來吧」.諸如此類.那些畫廊派的哲學家把死底價值抬得太高了,並且因為他們對於死准備過甚,遂使死在人看起來更為可怕.「他把生命底終結算做自然底恩惠之一」.說這句話的那人比較說得對的多了.死與生同其自然;也許在一個嬰兒方面生與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種熱烈的行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熱的時候受傷的人一樣,當時是不覺得痛楚的;所以一個堅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請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個人已經達到了某種有價值的目的和希望後所唱的「如今請你讓你底僕人離去」.死還有這一點;就是它打開名譽之門,熄滅妒忌之心.「生時受人妒羨的人死後將受人愛」.
●賞析:
看完這段文字後心靈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頂.自從懂事後知曉死亡,就一直懷著畏懼的心理,有的時候甚至埋怨科技的發達,因為明白世界本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總覺得死後的虛無是最深刻的恐懼.但是培根早在幾百年前就說到「生與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無憾.
3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宗教一統》
宗教既是人類社會底主要維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於統一底真正維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關於宗教的爭執和分裂是異教徒所沒有的惡事.原因是異教徒底宗教並無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儀式和典禮.他們教會中底主要宗師和長老乃是詩人,從這個就可以想到他們底宗教是什麼樣的一種宗教了.但是真正的上帝有這種性質,就是他是個「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決不容有混雜和伴侶.所以我們想關於教會底統一說幾句話,所說的是其結果如何;其界限如何;其方法如何.統一底結果(僅次於得上帝底喜悅,而得上帝底喜悅是至善至美的)有二,一是對教會以外的人的,一是對教會以內的人的.對於前者,無疑地異端和分裂是各種醜事中之最丑者;真的,這兩樁事甚至比傷風敗俗還壞.因為,如同在肉體上創傷或割裂是比一時不良的體液為劣,在精神上亦復如此.所以再沒有比「統一底破壞」更能使在外者不入教堂,在內者急欲出外的了.因此,到了這種情形的時候——就是,有的人說「看哪,他在曠野之中」.又有人說:「看哪,他在密室之內」.那就是說,有的人在異端的秘會里找尋基督,又有人在教堂的外表上找尋基督——在這種時候我們底耳中須常有那句話——「不要出去」.
●賞析:
我對宗教懷著一些敬畏的情緒,看到電視里朝聖的人們,看到教堂里虔誠禱告的人們,總覺得會有些東西高於三尺神明,讓這個世界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我想宗教是一種信仰,有信仰的人們,總是會對所作所為有所顧忌,有所期待,絕望之時不忘,得意之時不忘,所以人生得以平和從容,也不枉一種恩賜.想起一個朋友去澳大利亞後就入了基督教,我雖然有時無法理解,卻為她的虔誠感動.
4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復仇》
確信所羅門有言:「人有怨仇而不報是他底光榮」.過去的事情是已經過去了,並且是叫不回來了;明智的人留心現在和將來的事情已經夠忙的了;所以那些勞勞於過去的事情的人簡直是枉費心力而已.沒有人是為了作惡而作惡的;而是為了要給自己取得利益、樂趣、或榮譽、或類此的事情的.因此為什麼我要對著某人因為他愛自己勝於愛我而生氣呢?並且即令有人純粹因為生性本惡而作了惡,那又怎麼樣?也不過象荊棘一樣;荊棘刺人抓人因為它們不會作別的事啊.復仇中最可原諒的一種就是為了報沒有法律糾正的那一種仇的;可是在這種情形里那報仇的人也應當留神,他那報復的行為要沒有法律懲罰才好;否則他底仇人仍然要佔先的,因為二人之間吃虧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報仇底時節要對方知道這報復是從那裡來的.
●賞析:
看到這段文字的第一反應是各種復仇的電視劇,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無聊了,復仇,愛情,如是而已.也想起很多復仇名篇,比如《呼嘯山莊》.最開始看《呼嘯山莊》是懵懂的,對於主角希斯克利夫的形象也不置可否.讀到這里時也有些唏噓不已.若人人都知曉得如此明白,懂得放手,又何來這么多愛恨情仇呢.
5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困厄》
但是用平凡的話來說,幸運所生的德性是節制,厄運所生的德性是堅忍;在倫理上講起來,後者是更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幸運是《舊約》中的福祉;厄運是《新約》中的福祉;而厄運所帶來的福祉更大,所詔示的上帝底恩惠更為明顯.然而即在《舊約》之中,如諦聽大衛底琴音,就一定可以聽見與歡頌一般多的哀歌;並且聖靈的畫筆在形容約伯底苦難上比在形容所羅門底幸福上致力得多了.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在針工與刺綉中,我們常見,若在一片陰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種漂亮的花樣,比在一片淺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種暗郁的花樣悅目得多;從這眼中的樂趣上推斷心中的樂趣罷.無疑地,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賞析:
讀完這段話,想起來的先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想來古往今來,人們對磨難的認識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又想起來老師曾經講過的小故事,只記得主題是如果不能戰勝苦難,那就沒有資格說苦難是財富.是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其筋骨,但若在磨難之中孱弱得死去,又如何說苦難是一筆財富呢.所以,我們必須有面對厄運的勇氣,讓厄運鍛煉我們,讓生命更加完整.
6摘自培根隨筆之《論父母與子嗣》
父母底歡欣是秘而不宣的,他們底憂愁與畏懼亦是如此.他們底歡欣他們不能說,他們底憂懼他們也不肯說.子嗣使勞苦變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他們增加人生底憂慮,但是他們減輕關於死亡的記憶.由生殖而傳種是動物同有的;但是名聲、德行與功業則是人類特有的;而最偉大的事業是從無後嗣的人來的這種事實也是確實可見的;這些人是在他們底軀體底影象無從表現之後努力想表現他們精神底影象的.所以,無後代的人倒是最關心後代的人了.首先樹立家業的人們是對於他們底子嗣最為縱容的;他們把子嗣看做不但是本族底繼嗣,而且也是自己事業底繼續;因此,他們對自己底子嗣與自己所造的事物都是一樣的看法.
●賞析:
覺得一些感性的東西,用哲學的語言表述出來更加的有味道,也更加合理,讓人在共鳴的同時也油然產生一種啟迪之感.父母的苦和甜都不曾細說,只有小孩有資格喜形於色;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責任,讓父母甜也讓父母苦.我想血脈親情是不論歷經多少年多少代都無法磨滅的,每個人都應該有面對小孩為人父母的責任感,也要有孝順父母為人子女的責任感.
『貳』 求培根隨筆好句的摘抄和好句賞析 急~~~~~~~~~~~~
1摘自培根隨筆之《論真理》
當上帝創造宇宙的那幾日中,他所創造的頭一件東西就是感官底光明;他所創造的末一件東西就是理智底光明;從那以後直到如今在他工作完畢而休息的期間內,他底作為全是以他底聖靈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渾沌底面上吹吐光明;然後他由人底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還在往他的選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學在別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詩人為這派哲學增光不少。這位詩人曾說:「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盪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底窗前看下面的戰爭和它底種種經過最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裡的空氣永遠是澄清而寧靜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只要看的人對這種光景永存惻隱而不要自滿,那末以上的話可算是說得好極了。當然,一個人底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並且以真理為地軸而動轉,那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賞析:
這段話表達了培根對真理的崇敬之情。他認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級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認知則是最高級的認知,可見他對真理的推崇。在他看來,只要擁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顯得無比光明和快樂,就是人間的天堂。應該敬佩這位先哲,這個追求真理的先驅者,是指引人們走向光明的英雄。
2摘自培根隨筆之《論死亡》
外斯帕顯死時還說笑話;他坐在一個凳子上說:「我想我正在變神哪」。加爾巴臨死作壯語說:「砍罷!假如這是有益於羅馬人民的」。一邊說著一邊伸頸就死。塞普諦米猶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說:「假如還有什麼我應該做的事,快點來吧」。諸如此類。那些畫廊派的哲學家把死底價值抬得太高了,並且因為他們對於死准備過甚,遂使死在人看起來更為可怕。「他把生命底終結算做自然底恩惠之一」。說這句話的那人比較說得對的多了。死與生同其自然;也許在一個嬰兒方面生與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種熱烈的行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熱的時候受傷的人一樣,當時是不覺得痛楚的;所以一個堅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請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個人已經達到了某種有價值的目的和希望後所唱的「如今請你讓你底僕人離去」。死還有這一點;就是它打開名譽之門,熄滅妒忌之心。「生時受人妒羨的人死後將受人愛」。
●賞析:
看完這段文字後心靈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頂。自從懂事後知曉死亡,就一直懷著畏懼的心理,有的時候甚至埋怨科技的發達,因為明白世界本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總覺得死後的虛無是最深刻的恐懼。但是培根早在幾百年前就說到「生與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無憾。
3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宗教一統》
宗教既是人類社會底主要維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於統一底真正維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關於宗教的爭執和分裂是異教徒所沒有的惡事。原因是異教徒底宗教並無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儀式和典禮。他們教會中底主要宗師和長老乃是詩人,從這個就可以想到他們底宗教是什麼樣的一種宗教了。但是真正的上帝有這種性質,就是他是個「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決不容有混雜和伴侶。所以我們想關於教會底統一說幾句話,所說的是其結果如何;其界限如何;其方法如何。統一底結果(僅次於得上帝底喜悅,而得上帝底喜悅是至善至美的)有二,一是對教會以外的人的,一是對教會以內的人的。對於前者,無疑地異端和分裂是各種醜事中之最丑者;真的,這兩樁事甚至比傷風敗俗還壞。因為,如同在肉體上創傷或割裂是比一時不良的體液為劣,在精神上亦復如此。所以再沒有比「統一底破壞」更能使在外者不入教堂,在內者急欲出外的了。因此,到了這種情形的時候——就是,有的人說「看哪,他在曠野之中」。又有人說:「看哪,他在密室之內」。那就是說,有的人在異端的秘會里找尋基督,又有人在教堂的外表上找尋基督——在這種時候我們底耳中須常有那句話——「不要出去」。
●賞析:
我對宗教懷著一些敬畏的情緒,看到電視里朝聖的人們,看到教堂里虔誠禱告的人們,總覺得會有些東西高於三尺神明,讓這個世界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我想宗教是一種信仰,有信仰的人們,總是會對所作所為有所顧忌,有所期待,絕望之時不忘,得意之時不忘,所以人生得以平和從容,也不枉一種恩賜。想起一個朋友去澳大利亞後就入了基督教,我雖然有時無法理解,卻為她的虔誠感動。
4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復仇》
確信所羅門有言:「人有怨仇而不報是他底光榮」。過去的事情是已經過去了,並且是叫不回來了;明智的人留心現在和將來的事情已經夠忙的了;所以那些勞勞於過去的事情的人簡直是枉費心力而已。沒有人是為了作惡而作惡的;而是為了要給自己取得利益、樂趣、或榮譽、或類此的事情的。因此為什麼我要對著某人因為他愛自己勝於愛我而生氣呢?並且即令有人純粹因為生性本惡而作了惡,那又怎麼樣?也不過象荊棘一樣;荊棘刺人抓人因為它們不會作別的事啊。復仇中最可原諒的一種就是為了報沒有法律糾正的那一種仇的;可是在這種情形里那報仇的人也應當留神,他那報復的行為要沒有法律懲罰才好;否則他底仇人仍然要佔先的,因為二人之間吃虧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報仇底時節要對方知道這報復是從那裡來的。
●賞析:
看到這段文字的第一反應是各種復仇的電視劇,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無聊了,復仇,愛情,如是而已。也想起很多復仇名篇,比如《呼嘯山莊》。最開始看《呼嘯山莊》是懵懂的,對於主角希斯克利夫的形象也不置可否。讀到這里時也有些唏噓不已。若人人都知曉得如此明白,懂得放手,又何來這么多愛恨情仇呢。
5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困厄》
但是用平凡的話來說,幸運所生的德性是節制,厄運所生的德性是堅忍;在倫理上講起來,後者是更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幸運是《舊約》中的福祉;厄運是《新約》中的福祉;而厄運所帶來的福祉更大,所詔示的上帝底恩惠更為明顯。然而即在《舊約》之中,如諦聽大衛底琴音,就一定可以聽見與歡頌一般多的哀歌;並且聖靈的畫筆在形容約伯底苦難上比在形容所羅門底幸福上致力得多了。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在針工與刺綉中,我們常見,若在一片陰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種漂亮的花樣,比在一片淺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種暗郁的花樣悅目得多;從這眼中的樂趣上推斷心中的樂趣罷。無疑地,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賞析:
讀完這段話,想起來的先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想來古往今來,人們對磨難的認識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又想起來老師曾經講過的小故事,只記得主題是如果不能戰勝苦難,那就沒有資格說苦難是財富。是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其筋骨,但若在磨難之中孱弱得死去,又如何說苦難是一筆財富呢。所以,我們必須有面對厄運的勇氣,讓厄運鍛煉我們,讓生命更加完整。
6摘自培根隨筆之《論父母與子嗣》
父母底歡欣是秘而不宣的,他們底憂愁與畏懼亦是如此。他們底歡欣他們不能說,他們底憂懼他們也不肯說。子嗣使勞苦變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他們增加人生底憂慮,但是他們減輕關於死亡的記憶。由生殖而傳種是動物同有的;但是名聲、德行與功業則是人類特有的;而最偉大的事業是從無後嗣的人來的這種事實也是確實可見的;這些人是在他們底軀體底影象無從表現之後努力想表現他們精神底影象的。所以,無後代的人倒是最關心後代的人了。首先樹立家業的人們是對於他們底子嗣最為縱容的;他們把子嗣看做不但是本族底繼嗣,而且也是自己事業底繼續;因此,他們對自己底子嗣與自己所造的事物都是一樣的看法。
●賞析:
覺得一些感性的東西,用哲學的語言表述出來更加的有味道,也更加合理,讓人在共鳴的同時也油然產生一種啟迪之感。父母的苦和甜都不曾細說,只有小孩有資格喜形於色;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責任,讓父母甜也讓父母苦。我想血脈親情是不論歷經多少年多少代都無法磨滅的,每個人都應該有面對小孩為人父母的責任感,也要有孝順父母為人子女的責任感。
『叄』 培根隨筆三段摘錄加賞析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舍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睾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葯可醫。
求知: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論愛情:夫妻的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給人以幫助。但那荒淫縱欲的愛,卻只會使人墮落毀滅啊!
論美:美德好比寶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天生的能力好像天然生成的植物,必須通過學習加以修整;然而學習本身如若不由實踐去約束,必然方向紛雜而漫無目的。
培根隨筆》讀後感
《培根隨筆》為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本書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於「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美.美德重於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後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友誼》。他在這篇隨筆中寫到:「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們站起來,並告訴我們:「從哪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當我們做事想半途而廢時,朋友是一本備忘錄,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且時刻告戒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可以依賴、可以尋求幫助的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的朋友,他們不僅是一種角色,他們還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識的一生,也是追求權力的一生。作業一個兼哲學家、文學家、法官和政治家於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復雜,面目多變。我們從這本薄薄的《隨筆集》中,能讀出種種味道,你可以把它當作生活交友的教科書,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跡官場的厚黑學。
從「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從「論作偽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的培根。
不過,還是培根說得好:「讀書太久易生惰性,……學習要靠經驗來加以規劃,否則可能歧路亡羊。會學不等於會用,運用之道在書本之外,得靠親身的體驗才能掌握。」
『肆』 求培根隨筆摘抄和賞析
摘抄1:讀書之用有三:一為怡神曠心;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
讀書費時太多者皆因懶散,尋章摘句過甚者顯矯揉造作,全憑書中教條斷事者則乃學究書痴。
天資之改善須靠讀書,而學識之完美須靠實踐。因天生資質猶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學識對其加以修剪,而書中所示往往漫無邊際,必須用經驗和閱歷界定其經緯。
惟英明睿智者運用讀書,這並非由於書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為其用法乃一種在書之外並高於書本的智慧,只有靠觀察方可得之。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辯。正如古人所雲:學皆成性。
體會:讀書貴在運用。應該記一些東西,應精確些,以助談興談資,這是運用;但更重要的運用卻是內化,溶進自己知識和經驗體系之中,成為指導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哲學」,這才是更高層次的「學以致用」。如果光是為了獵奇與裝飾,讀書實在是沒什麼用;如果讀成了書獃子,書不讀也罷!
摘抄2:世間少有真正的友誼,而在勢均力敵者之間這種友誼更是罕見。惺惺惜惺惺不過是世人慣常的誇張。真正的友誼只存在於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別者之間。這種朋友才可能風雨同舟,休戚與共。
體會:不求任何回報的幫助與付出有嗎?如果有,或者只說明施與者的善心,還不足以說明真正友誼的存在。真正的友誼除了不含任何功利色彩之外,更為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心靈的溝通,感情的接納,價值觀的認同,興趣愛好的相投,總之,是兩情相悅。這種接納與欣賞發生在同性之間的概率並非沒有,但極低且很可能「只存在於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別者之間」,而發生在異性之間未免有帶有愛情的成份。
摘抄3:美貌如夏日鮮果易腐難存,而且它每每使年少者放盪,並給年長者幾分難堪。
若美貌依附於善者,便會使善舉光彩奪目,使惡行無地自容。
體會:美貌如同雙刃劍,但無論如何算是上天的恩賜。但過多地依賴於美貌必然會使人淺薄而成為夏日的鮮果。
摘抄5:年輕人出錯往往會使事情毀於一旦,年長者出錯則只是使本來可做得更多更快的事情做得少點慢點。
體會:寧可錯過,不可出錯。不要急於求成。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藍子里。不要做畢其功於一役的事。更不要做孤注一擲的事。凡事都有留有迴旋的餘地。
摘抄6:贊譽乃德行之反映,但它亦是令人反思的鏡鑒。
對人對事的贊揚過分誇張只會招人反感,並且會招來嫉妒和嘲笑,除個別情況之外,自吹自擂不可能顯得合宜得體。但一個人若是贊美自己的工作或使命,他便可以顯得非常體面,甚至顯出一種崇高。
體會:真的不能過分地吹捧別人,尤其是經常地這樣做,既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也讓被吹捧者看不起。如果對方真的有特別的優點,贊美時務要真心誠意和恰如其分。當然對於女人的相貌、身材、衣著之類可另當別論。
『伍』 培根隨筆好句賞析
培根隨筆
摘抄1:讀書之用有三:一為怡神曠心;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
讀書費時太多者皆因懶散,尋章摘句過甚者顯矯揉造作,全憑書中教條斷事者則乃學究書痴.
天資之改善須靠讀書,而學識之完美須靠實踐.因天生資質猶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學識對其加以修剪,而書中所示往往漫無邊際,必須用經驗和閱歷界定其經緯.
惟英明睿智者運用讀書,這並非由於書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為其用法乃一種在書之外並高於書本的智慧,只有靠觀察方可得之.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辯.正如古人所雲:學皆成性.
體會:讀書貴在運用.應該記一些東西,應精確些,以助談興談資,這是運用;但更重要的運用卻是內化,溶進自己知識和經驗體系之中,成為指導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哲學」,這才是更高層次的「學以致用」.如果光是為了獵奇與裝飾,讀書實在是沒什麼用;如果讀成了書獃子,書不讀也罷!
摘抄2:世間少有真正的友誼,而在勢均力敵者之間這種友誼更是罕見.惺惺惜惺惺不過是世人慣常的誇張.真正的友誼只存在於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別者之間.這種朋友才可能風雨同舟,休戚與共.
體會:不求任何回報的幫助與付出有嗎?如果有,或者只說明施與者的善心,還不足以說明真正友誼的存在.真正的友誼除了不含任何功利色彩之外,更為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心靈的溝通,感情的接納,價值觀的認同,興趣愛好的相投,總之,是兩情相悅.這種接納與欣賞發生在同性之間的概率並非沒有,但極低且很可能「只存在於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別者之間」,而發生在異性之間未免有帶有愛情的成份.
摘抄3:美貌如夏日鮮果易腐難存,而且它每每使年少者放盪,並給年長者幾分難堪.
若美貌依附於善者,便會使善舉光彩奪目,使惡行無地自容.
體會:美貌如同雙刃劍,但無論如何算是上天的恩賜.但過多地依賴於美貌必然會使人淺薄而成為夏日的鮮果.
摘抄5:年輕人出錯往往會使事情毀於一旦,年長者出錯則只是使本來可做得更多更快的事情做得少點慢點.
體會:寧可錯過,不可出錯.不要急於求成.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藍子里.不要做畢其功於一役的事.更不要做孤注一擲的事.凡事都有留有迴旋的餘地.
摘抄6:贊譽乃德行之反映,但它亦是令人反思的鏡鑒.
對人對事的贊揚過分誇張只會招人反感,並且會招來嫉妒和嘲笑,除個別情況之外,自吹自擂不可能顯得合宜得體.但一個人若是贊美自己的工作或使命,他便可以顯得非常體面,甚至顯出一種崇高.
體會:真的不能過分地吹捧別人,尤其是經常地這樣做,既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也讓被吹捧者看不起.如果對方真的有特別的優點,贊美時務要真心誠意和恰如其分.當然對於女人的相貌、身材、衣著之類可另當別論.
多說自己工作的重要和責任之重大,但勿需抱怨有多辛苦和艱難.
『陸』 培根隨筆摘抄賞析:每處要200字,不要太多
《論美》是一篇關於「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
「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美。美德重於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後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每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論友誼》中,我特別喜歡那句:「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於孤獨的人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這句話將「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這兩句諺語概括起來,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論友誼》中的另一句話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句話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的那麼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兩點。
《論時機》。他在篇中說到\'當危險逼近時,善於抓住時機迎頭邀擊它要比猶豫躲閃更有利。因為猶豫的結果恰恰是錯過了克服它的機會。\'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確定論來准確描述的,但機遇確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機遇可能十幾年、幾十年一遇。大的機遇是歷史和社會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為,一定要善於省時度勢,看清發展的大趨勢,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裡有\'金礦\'。還有一種機遇是社會造成的,我國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沒有很好的機遇可以利用。機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覺地出現的,有時甚至永遠不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時才認識到過去的那件事是個機遇,慶幸抓住了它或者後悔失去了它。
『柒』 《培根隨筆》賞析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
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
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
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
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
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
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
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
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
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
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
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
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
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
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捌』 培根隨筆摘抄+賞析 格式分明。。。 急。。。
摘抄:《培根隨筆》為英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學家的弗蘭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准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賞析:
1.培根隨筆片段《論求知》賞析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以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惟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馳情,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惟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因此,如果一個人不願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都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2.培根隨筆片段《論美》賞析
《論美》是散文集中的一篇著名的美文。培根在文中提到: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誠然,愛美是人的天性。無論是生活在哪個年代哪個國家的人,都在追求著美。然而,當人們樂此不疲地使用各種方法淡妝濃抹、注重衣著、講究發型等讓「美麗」布滿全身時,卻可曾想到,你得到的,僅僅是瞬間的外表美,而真正能讓你美麗起來的,你又得到了多少呢?!那些衣著華麗、披金戴銀,卻毫無真才實學,肚裡空空的人;那些外表風度翩翩、英俊瀟灑,而內心丑惡、言行令人不齒的人,他們是否真正等到了美呢?僅有衣著,外表的美,並不是完整的美麗。
外表的美往往是膚淺、短暫的。你看紅通通的蘋果和可人的荔枝盡管有天然的美貌,但過幾天,她們的美貌就開始衰變,然後就會腐爛掉。我們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過一張紅潤的、笑容可掬的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張臉就慢慢地爬滿了皺紋,青春的美麗不復存在。外表的美總是經不起歲月的沖洗,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
很多其貌不揚的人,被認為是真正美的人。音樂家貝多芬雖只是個1.6米的又矮又盲的人,但他的精神是如此崇高,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如此高大。這是因為他不斷地在音樂領域努力開拓,為音樂事業奮斗一生,發出了無比強大的個人藝術魅力。還有許許多多的外表平平甚至是醜陋的人,他們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共和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正如俄國文學家契訶夫所說的:「人,應該從知識、修養到風度、衣著,都是美麗的。」世界上的很多事並不都是需要漂亮的人來做,相反許多事情的成敗在於是否有真才實學。當我們頌揚愛迪生、李時珍的卓越貢獻時,當我們欣賞雨果、魯訊的不朽名著時,當我們贊美喬丹、馬拉多納的高超球技時,誰又曾在意他們是否美麗呢?雖然每個人都希望「才貌雙全」,然而談何容易。既然外表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個不變的事實,那麼何不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勤奮努力、品德修養在別人面前展現出一個美麗的自我,展現出一個具有內在美的真實完美的自我呢?
美麗,是由內而外的。當你在書海中暢游而縱覽古今、橫觀中外時;當你聆聽動人的樂曲、觀賞美妙的圖畫而培養著高尚情操情;當你擁有智慧的頭腦,敏捷的思維而自信大方、幽默高雅時,再加上服飾與粉飾的陪襯,你便擁有了真正的、完整的美麗。
記得劉墉說過「美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因為美會在凝視中凋零。」也就是,真正的美不是用眼來發現,而是用心去發掘、去感受。真的美不在於其外表,而在於其內涵。培根在《論美》中也提到:把美的形象與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發出真正的光輝。
你可以篩選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玖』 求《培根隨筆》的摘抄和賞析!!急求!!
摘抄:《培根隨筆》為英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學家的弗蘭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准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賞析:
1.培根隨筆片段《論求知》賞析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以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惟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馳情,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惟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因此,如果一個人不願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都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2.培根隨筆片段《論美》賞析
《論美》是散文集中的一篇著名的美文。培根在文中提到: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誠然,愛美是人的天性。無論是生活在哪個年代哪個國家的人,都在追求著美。然而,當人們樂此不疲地使用各種方法淡妝濃抹、注重衣著、講究發型等讓「美麗」布滿全身時,卻可曾想到,你得到的,僅僅是瞬間的外表美,而真正能讓你美麗起來的,你又得到了多少呢?!那些衣著華麗、披金戴銀,卻毫無真才實學,肚裡空空的人;那些外表風度翩翩、英俊瀟灑,而內心丑惡、言行令人不齒的人,他們是否真正等到了美呢?僅有衣著,外表的美,並不是完整的美麗。
外表的美往往是膚淺、短暫的。你看紅通通的蘋果和可人的荔枝盡管有天然的美貌,但過幾天,她們的美貌就開始衰變,然後就會腐爛掉。我們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過一張紅潤的、笑容可掬的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張臉就慢慢地爬滿了皺紋,青春的美麗不復存在。外表的美總是經不起歲月的沖洗,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
很多其貌不揚的人,被認為是真正美的人。音樂家貝多芬雖只是個1.6米的又矮又盲的人,但他的精神是如此崇高,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如此高大。這是因為他不斷地在音樂領域努力開拓,為音樂事業奮斗一生,發出了無比強大的個人藝術魅力。還有許許多多的外表平平甚至是醜陋的人,他們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共和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正如俄國文學家契訶夫所說的:「人,應該從知識、修養到風度、衣著,都是美麗的。」世界上的很多事並不都是需要漂亮的人來做,相反許多事情的成敗在於是否有真才實學。當我們頌揚愛迪生、李時珍的卓越貢獻時,當我們欣賞雨果、魯訊的不朽名著時,當我們贊美喬丹、馬拉多納的高超球技時,誰又曾在意他們是否美麗呢?雖然每個人都希望「才貌雙全」,然而談何容易。既然外表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個不變的事實,那麼何不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勤奮努力、品德修養在別人面前展現出一個美麗的自我,展現出一個具有內在美的真實完美的自我呢?
美麗,是由內而外的。當你在書海中暢游而縱覽古今、橫觀中外時;當你聆聽動人的樂曲、觀賞美妙的圖畫而培養著高尚情操情;當你擁有智慧的頭腦,敏捷的思維而自信大方、幽默高雅時,再加上服飾與粉飾的陪襯,你便擁有了真正的、完整的美麗。
記得劉墉說過「美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因為美會在凝視中凋零。」也就是,真正的美不是用眼來發現,而是用心去發掘、去感受。真的美不在於其外表,而在於其內涵。培根在《論美》中也提到:把美的形象與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發出真正的光輝。
你可以篩選
『拾』 培根隨筆語句摘抄和賞析,要求格式分明。 好的加分. 本人急需啊!!!!!!!!!!!!!!!!!
1摘自培根隨筆之《論真理》
當上帝創造宇宙的那幾日中,他所創造的頭一件東西就是感官底光明;他所創造的末一件東西就是理智底光明;從那以後直到如今在他工作完畢而休息的期間內,他底作為全是以他底聖靈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渾沌底面上吹吐光明;然後他由人底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還在往他的選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學在別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詩人為這派哲學增光不少。這位詩人曾說:「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盪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底窗前看下面的戰爭和它底種種經過最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裡的空氣永遠是澄清而寧靜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只要看的人對這種光景永存惻隱而不要自滿,那末以上的話可算是說得好極了。當然,一個人底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並且以真理為地軸而動轉,那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賞析:
這段話表達了培根對真理的崇敬之情。他認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級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認知則是最高級的認知,可見他對真理的推崇。在他看來,只要擁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顯得無比光明和快樂,就是人間的天堂。應該敬佩這位先哲,這個追求真理的先驅者,是指引人們走向光明的英雄。
2摘自培根隨筆之《論死亡》
外斯帕顯死時還說笑話;他坐在一個凳子上說:「我想我正在變神哪」。加爾巴臨死作壯語說:「砍罷!假如這是有益於羅馬人民的」。一邊說著一邊伸頸就死。塞普諦米猶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說:「假如還有什麼我應該做的事,快點來吧」。諸如此類。那些畫廊派的哲學家把死底價值抬得太高了,並且因為他們對於死准備過甚,遂使死在人看起來更為可怕。「他把生命底終結算做自然底恩惠之一」。說這句話的那人比較說得對的多了。死與生同其自然;也許在一個嬰兒方面生與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種熱烈的行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熱的時候受傷的人一樣,當時是不覺得痛楚的;所以一個堅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請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個人已經達到了某種有價值的目的和希望後所唱的「如今請你讓你底僕人離去」。死還有這一點;就是它打開名譽之門,熄滅妒忌之心。「生時受人妒羨的人死後將受人愛」。
●賞析:
看完這段文字後心靈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頂。自從懂事後知曉死亡,就一直懷著畏懼的心理,有的時候甚至埋怨科技的發達,因為明白世界本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總覺得死後的虛無是最深刻的恐懼。但是培根早在幾百年前就說到「生與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無憾。
3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宗教一統》
宗教既是人類社會底主要維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於統一底真正維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關於宗教的爭執和分裂是異教徒所沒有的惡事。原因是異教徒底宗教並無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儀式和典禮。他們教會中底主要宗師和長老乃是詩人,從這個就可以想到他們底宗教是什麼樣的一種宗教了。但是真正的上帝有這種性質,就是他是個「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決不容有混雜和伴侶。所以我們想關於教會底統一說幾句話,所說的是其結果如何;其界限如何;其方法如何。統一底結果(僅次於得上帝底喜悅,而得上帝底喜悅是至善至美的)有二,一是對教會以外的人的,一是對教會以內的人的。對於前者,無疑地異端和分裂是各種醜事中之最丑者;真的,這兩樁事甚至比傷風敗俗還壞。因為,如同在肉體上創傷或割裂是比一時不良的體液為劣,在精神上亦復如此。所以再沒有比「統一底破壞」更能使在外者不入教堂,在內者急欲出外的了。因此,到了這種情形的時候——就是,有的人說「看哪,他在曠野之中」。又有人說:「看哪,他在密室之內」。那就是說,有的人在異端的秘會里找尋基督,又有人在教堂的外表上找尋基督——在這種時候我們底耳中須常有那句話——「不要出去」。
●賞析:
我對宗教懷著一些敬畏的情緒,看到電視里朝聖的人們,看到教堂里虔誠禱告的人們,總覺得會有些東西高於三尺神明,讓這個世界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我想宗教是一種信仰,有信仰的人們,總是會對所作所為有所顧忌,有所期待,絕望之時不忘,得意之時不忘,所以人生得以平和從容,也不枉一種恩賜。想起一個朋友去澳大利亞後就入了基督教,我雖然有時無法理解,卻為她的虔誠感動。
4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復仇》
確信所羅門有言:「人有怨仇而不報是他底光榮」。過去的事情是已經過去了,並且是叫不回來了;明智的人留心現在和將來的事情已經夠忙的了;所以那些勞勞於過去的事情的人簡直是枉費心力而已。沒有人是為了作惡而作惡的;而是為了要給自己取得利益、樂趣、或榮譽、或類此的事情的。因此為什麼我要對著某人因為他愛自己勝於愛我而生氣呢?並且即令有人純粹因為生性本惡而作了惡,那又怎麼樣?也不過象荊棘一樣;荊棘刺人抓人因為它們不會作別的事啊。復仇中最可原諒的一種就是為了報沒有法律糾正的那一種仇的;可是在這種情形里那報仇的人也應當留神,他那報復的行為要沒有法律懲罰才好;否則他底仇人仍然要佔先的,因為二人之間吃虧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報仇底時節要對方知道這報復是從那裡來的。
●賞析:
看到這段文字的第一反應是各種復仇的電視劇,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無聊了,復仇,愛情,如是而已。也想起很多復仇名篇,比如《呼嘯山莊》。最開始看《呼嘯山莊》是懵懂的,對於主角希斯克利夫的形象也不置可否。讀到這里時也有些唏噓不已。若人人都知曉得如此明白,懂得放手,又何來這么多愛恨情仇呢。
5摘自培根隨筆之《論困厄》
但是用平凡的話來說,幸運所生的德性是節制,厄運所生的德性是堅忍;在倫理上講起來,後者是更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幸運是《舊約》中的福祉;厄運是《新約》中的福祉;而厄運所帶來的福祉更大,所詔示的上帝底恩惠更為明顯。然而即在《舊約》之中,如諦聽大衛底琴音,就一定可以聽見與歡頌一般多的哀歌;並且聖靈的畫筆在形容約伯底苦難上比在形容所羅門底幸福上致力得多了。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在針工與刺綉中,我們常見,若在一片陰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種漂亮的花樣,比在一片淺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種暗郁的花樣悅目得多;從這眼中的樂趣上推斷心中的樂趣罷。無疑地,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賞析:
讀完這段話,想起來的先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想來古往今來,人們對磨難的認識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又想起來老師曾經講過的小故事,只記得主題是如果不能戰勝苦難,那就沒有資格說苦難是財富。是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其筋骨,但若在磨難之中孱弱得死去,又如何說苦難是一筆財富呢。所以,我們必須有面對厄運的勇氣,讓厄運鍛煉我們,讓生命更加完整。
6摘自培根隨筆之《論父母與子嗣》
父母底歡欣是秘而不宣的,他們底憂愁與畏懼亦是如此。他們底歡欣他們不能說,他們底憂懼他們也不肯說。子嗣使勞苦變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他們增加人生底憂慮,但是他們減輕關於死亡的記憶。由生殖而傳種是動物同有的;但是名聲、德行與功業則是人類特有的;而最偉大的事業是從無後嗣的人來的這種事實也是確實可見的;這些人是在他們底軀體底影象無從表現之後努力想表現他們精神底影象的。所以,無後代的人倒是最關心後代的人了。首先樹立家業的人們是對於他們底子嗣最為縱容的;他們把子嗣看做不但是本族底繼嗣,而且也是自己事業底繼續;因此,他們對自己底子嗣與自己所造的事物都是一樣的看法。
●賞析:
覺得一些感性的東西,用哲學的語言表述出來更加的有味道,也更加合理,讓人在共鳴的同時也油然產生一種啟迪之感。父母的苦和甜都不曾細說,只有小孩有資格喜形於色;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責任,讓父母甜也讓父母苦。我想血脈親情是不論歷經多少年多少代都無法磨滅的,每個人都應該有面對小孩為人父母的責任感,也要有孝順父母為人子女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