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賞析
『壹』 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賞析
(1)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
宋代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這首詩正刻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鳥倦飛而知還」,那隻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山的人,心神契合,彷彿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2)大致在魏晉以前,以儒家說為核心,中國人一直相信人類和自然界都處於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這一種外於而又高於人的個體生命的權威,在東漢末開始遭到強烈的懷疑,於是就迎來了個性覺醒的時代;在文學創作中,相應地有了所謂「人的主題」的興起。但個性覺醒,既是舊的困境與背謬的結束,又是新的困境與背謬的發現與開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個體生活與永恆的宇宙的樹立。詩人們不斷發出哀傷的感嘆:「人生無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自顧非金石,咄令人悲」(曹植《贈白馬王彪》);「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懷詩》)。人們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無限存在對有限人生的壓迫。
但是,即使說困境與背謬註定要伴隨人類的全部進程(這是一個存在主義的觀念),在不同的階段上,人還是要尋找不同的解脫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詩意上的,人也要發現一種完美的生命形態。所以到東晉末,在玄學的背景中,陶淵明的詩開始表現一種新的人生觀與自然觀。這就是反對用對立的態度看待人與自然的聯系,而是相反地強調人與自然的一體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在他的《飲酒》之五中,表現得最為充分而優美。憑著它那淺顯的語言、精微的結構、高遠的意境、深蘊的哲理,這首詩幾乎成了中國詩史上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篇。
全詩的宗旨是歸復自然。而歸復自然的第一步,是對世俗價值觀的否定。自古及今,權力、地位、財富、榮譽,大抵是人們所追求的基本對象,也便是社會所公認的價值尺度。盡管莊子早就說過,這一切都是「賓」,即精神主體的對立面(用現代語匯說,就是「異化」),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終究無法擺脫。而陶淵明似乎不同些。他當時剛剛從官場中退隱,深知為了得到這一切,人們必須如何鑽營取巧、裝腔作勢,恬不知恥地丟去一切尊嚴。他發誓要扔下這些「賓」位的東西,回到人的「真」性上來。
於是有了這首詩的前四句。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車馬喧」,意味著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所謂「冠帶自相索」。因為陶淵明喜歡訴窮而人們又常常忘記貴胃之家的「窮」與平民的「窮」全不是一回事,這兩句詩的意味就被忽視了。實在,陶家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後代,是潯陽最有勢力的一族。所以,盡管陶淵明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門無車馬終究是不尋常的。所以緊接著有一問:你如何能做到這樣?而後有答,自然地歸結到前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遠」是玄學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脫於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狀態。此處的「心遠」便是對那爭名奪利的世界取隔離與冷漠的態度,自然也就疏遠了奔逐於俗世的車馬客,所居之處由此而變得僻靜了。進一步說,「車馬喧」不僅是實在的事物,也是象徵。它代表著整個為權位、名利翻騰不休的官僚社會。
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語,其實結構非常嚴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轉折,第三句承上發問,第四句回答作結。高明在這種結構毫無生硬的人為痕跡。讀者的思路不知不覺被作者引導到第四句上去了。難怪連造語峻峭的王安石也大發感慨:自有詩人以來,無此四句!
排斥了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作者在什麼地方建立人生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稱為「自然哲學」,它既包含自耕自食、儉朴寡慾的生活方式,又深化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一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直接面對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原來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遷變的表現,只是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投入到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和名利的競逐中,以至喪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滿焦慮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態,只有歸復自然,才能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出來,詩就變成論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人(題名叫《飲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飄飄然忘乎形骸的詩人)在自己的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偶然間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廬山)相會。「悠然見南山」,按古漢語法則,既可解為「悠然地見到南山」,亦可解為「見到悠然的南山」。所以,這「悠然」不僅屬於人,也屬於山。人閑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為一支輕盈的樂曲。
另一種版本,「見南山」的「見」字作「望」。最崇拜陶淵明的蘇東坡批評說:如果是「望」字,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東坡先生非常聰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處,他的話說得不錯。為什麼不能作「望」?因為「望」是有意識的注視,缺乏「悠然」的情味。還可以深一步說:在陶淵明的哲學觀中,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損,全在於人有著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帶來得之驚、失之憂,根本上破壞了生命的和諧。所以,在這表現人與自然一體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無所屬的「見」,而不能用目有定視的「望」。
見南山何物?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於峰際;成群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這一切當然是很美的。但這也不是單純的景物描寫。在陶淵明的詩文中,我們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句子:「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卉木繁榮,和風清穆」(《勸農》)等等,不勝枚舉。這都是表現自然的運動,因其無意志目的、無外求,所以平靜、充實、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應該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個自然運動中完成其個體生命。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最後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剛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實際的意思,是說這一種真諦,乃是生命的活潑潑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體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後世禪家的味道,。
在詩的結構上,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詩的形象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同時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體悟,去咀嚼。
這首詩,尤其是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得到很高的稱譽。然而簡單地以這種美學境界來概括陶淵明的全部創作,又是偏頗的。因為事實上,陶淵明詩文中,表現焦慮乃至憤激的情緒,還是很多,其濃烈幾乎超過同時代所有的詩人。但也正因為焦慮,他才尋求靜穆。正像我在開頭就說的,這是在新的困境與背謬中所尋得的理念和詩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態。也許,我們能夠在某個時刻,實際體驗它所傳達的美感,進入一個純然平和的、忘卻人生所有困擾的狀態,但這絕不可能成為任何人(包括陶淵明)的全部人生。
『貳』 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賞析
賞析:
這首詩的宗旨是歸復自然。而歸復自然的第一步,是對世俗價值觀的否定。自古及今,權力、地位、財富、榮譽,大抵是人們所追求的基本對象,也便是社會所公認的價值尺度。盡管莊子早就說過,這一切都是「賓」,即精神主體的對立面(用現代語匯說,就是「異化」)。
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終究無法擺脫。而陶淵明似乎不同些。他當時剛剛從官場中退隱,深知為了得到這一切,人們必須如何鑽營取巧、裝腔作勢,恬不知恥地丟去一切尊嚴。他發誓要扔下這些「賓」的東西,回到人的「真」性上來。
於是有了這首詩的前四句。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車馬喧」,意味著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所謂「冠帶自相索」。因為陶淵明喜歡訴窮而人們又常常忘記貴胄之家的「窮」與平民的「窮」全不是一回事,這兩句詩的意味就被忽視了。
實在,陶家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後代,是潯陽最有勢力的一族。所以,盡管陶淵明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門無車馬終究是不尋常的。所以緊接著有一問:你如何能做到這樣?而後有答,自然地歸結到前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
「遠」是玄學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脫於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狀態。此處的「心遠」便是對那爭名奪利的世界取隔離與冷漠的態度,自然也就疏遠了奔逐於俗世的車馬客,所居之處由此而變得僻靜了。進一步說,「車馬喧」不僅是實在的事物,也是象徵。
它代表著整個為權位、名利翻騰不休的官僚社會。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語,其實結構非常嚴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轉折,第三句承上發問,第四句回答作結。高明在這種結構毫無生硬的人為痕跡,讀者的思路不知不覺被作者引導到第四句上去了。
排斥了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探詢作者在什麼地方建立人生的基點,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稱為「自然哲學」,它既包含自耕自食、儉朴寡慾的生活方式,又深化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一和諧。
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直接面對整個自然和字宙而存在。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原來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遷變的表現。
只是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投入到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和名利的競逐中,以至喪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滿焦慮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態,只有歸復自然,才能求得。最後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剛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實際的意思,是說這一種真諦,乃是生命的活潑潑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體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後世禪家的味道,在這里已經顯露端倪了。在詩的結構上,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詩的形象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同時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體悟,去咀嚼。
這首詩,尤其是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得到很高的稱譽。然而簡單地以這種美學境界來概括陶淵明的全部創作,又是偏頗的。因為事實上,陶淵明詩文中,表現焦慮乃至憤激的情緒,還是很多,其濃烈幾乎超過同時代所有的詩人。
但也正因為焦慮,他才尋求靜穆。正像開頭說的,這是在新的困境與背謬中所尋得的理念和詩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態。也許,人們能夠在某個時刻,實際體驗它所傳達的美感,進入一個純然平和的、忘卻人生所有困擾的狀態,但這絕不可能成為任何人(包括陶淵明)的全部人生。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2)採菊東籬下賞析擴展閱讀:
《飲酒·其五》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問我為什麼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緻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叄』 賞析採菊東籬下
「採菊東來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源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閑地在籬下採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
『肆』 請從煉字角度說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賞析:
詩人從南山美景中聯想到自己的歸隱,從中悟出了返樸歸真的哲理。「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後心靈的自得、閑適、恬淡。「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兩句敘寫詩人歸隱之後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態。東籬邊隨便採菊,偶然間抬頭見到南山。
該句出自魏晉時期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問我為什麼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傍晚時分南山景緻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4)採菊東籬下賞析擴展閱讀:
《飲酒·其五》創作背景:
陶淵明的組詩《飲酒二十首》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詩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
《飲酒·其五》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晉書》《宋書》均謂其為系陶侃曾孫。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後去職歸隱,絕意仕途。長於詩文辭賦。
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隱寓著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和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對太平社會的嚮往;也每寫及對人生短暫的焦慮和順應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觀念,有較多哲理成分。
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朴自然,而又頗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有《陶淵明集》。
『伍』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賞析
賞析:描寫自己採菊東籬時無意偶見南山,南山靜穆超然的勝景與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現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
「採菊東籬下」既表現了田園之美,又表達了隱逸之樂;既表現了閑適之情,又表達了自勵之志。不僅內容含蘊豐富,而且意境韻味雋永。
「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十分傳神地表現了詩人在採菊之時漫不經心地偶然抬頭見山的情狀,與全詩順其自然的情調和諧一致。「悠然」二字用得妙,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
這兩句出自陶淵明的《飲酒·其五》。原文如下:
《飲酒·其五》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5)採菊東籬下賞析擴展閱讀:
《飲酒·其五》思想:
這首《飲酒》詩平淡自然,寓意深刻。詩人不故作高深而詩意自深,不追求詞藻的華麗而華麗自在其中,這首詩的美是朴質淳真的美。陶淵明結廬人境,熱愛田園,厭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一種反抗,盡管這種反抗是非常微弱的,但仍然有它的積極意義。
語言特點: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
『陸』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全詩賞析_古詩文網 結廬在人境,採菊東採菊東籬下悠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出自: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專能爾?心遠地自偏。屬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麼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緻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不知怎樣表達。
注釋:
結廬:建造房舍。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
人境:喧囂擾攘的塵世。
結廬:建造住宅,這里指居住的意思。
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爾:為什麼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悠然:閑適淡泊的樣子。
見:看見(讀jiàn),動詞。
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
山氣:山間的雲氣。
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真意:從大自然里領會到的人生真諦。
相與還:結伴而歸。
『柒』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賞析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抄南山」兩句襲,平淡中見淳美,成為
流傳千古的名句。這兩句之所以被人們喜愛,並不在於
詩句的表層意義。如果僅從字面來理解的話,這兩句用
現代漢語來翻譯就是:在東邊花園里採菊花,悠閑地看
著南面的山。果真如此,便是糟蹋了這代代流傳的名
句。有人說它成為名句的原因主要在於用詞恰當,如
「悠然」,表現出作者的閑適、自在、不經意,一切都是在
極自然的情形下進行的。又說,「見」字應讀為「出現」的
「現」,說明視覺對象——「南山」顯現在作者的視野之
中,並非是作者有意地去看它。我們認為,如果僅僅是
這樣的話,這兩句詩絕對不會如此讓人陶醉。如果從深
層次來分析,它之所以成為名句,主要在於句中的兩個
關鍵詞,即「菊」與「南山」。這兩個詞在中國古典文學中
具有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如果讓一個不甚了解中
國文化的外國人來欣賞它的話,一定沒有生活在中國
傳統文化氛圍里的讀者理解得那般透徹、真切。本文正
是從分析「菊」與「南山」的文化意象著手,來剖析「採菊
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深刻內涵,從而把握全詩之旨。
『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簡單的賞析
這兩句是說無意中偶見南山,從南山勝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與自己隱居的生活中,感回受到真意答妙趣。
怎樣才能達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境界呢?作者下面緊接著回答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採菊東籬下」是一俯,「悠然見南山」是一仰,在「採菊東籬下」這不經意之間抬起頭來看南山,那秀麗的南山就是廬山,他家鄉的廬山,一下就撲進了他的眼簾。所以這個「見」字用得非常好,蘇東坡曾經說:如果把這個「見」南山改成「望」南山,則一片神氣都索然矣。
只要你「心遠」,無論在何地都不會受世俗喧囂的干擾。你,一邊采著菊,一邊賞著山,人景融為一體。日夕的山氣,歸還的飛鳥,構成一幅美好的風景。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物我相融,意味無窮。
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於勞動之餘,飲酒致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採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
『玖』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賞析
詩名《飲酒》,作者的狀態自然是微醺的、飄飄然忘乎形骸的。在自己的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偶然間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廬山)相會。俯仰之間,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悠然見南山」,按古漢語法則,既可解為「悠然地見到南山」,亦可解為「見到悠然的南山」。所以,這「悠然」不僅屬於人,也屬於山,人閑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為一支輕盈的樂曲。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
另一種版本,「見南山」的「見」字作「望」。蘇東坡批評說:如果是「望」字,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東坡先生非常聰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處,他的話說得不錯。這里不能作「望」,是因為「望」是有意識的注視,缺乏「悠然」的情味。還可以深一步說:在陶淵明的哲學觀中,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損,全在於人有著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帶來得之驚、失之憂,根本上破壞了生命的和諧。所以,在這表現人與自然一體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無所屬的「見」,而不能用目有定視的「望」。 「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