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泰戈爾賞析
Ⅰ 賞析((紙船))泰戈爾
夜,好寂靜。
沿著月光走在幽靜的小路上,仰望天空里的那一片寧謐。
緩緩的,靜靜的,月光再小溪里灑下一片似乎是銀光鋪成的路。水面上,一點一點的,微風吹起的水波,把那一片銀白碎成點點星輝。
它跳躍著,與天上的繁星相映。
星光一閃一閃的,也映著水面上的波紋。好美麗,其中隱約的有幾縷溫馨在浮動。
水好清澈,可以看到它緩緩的流到天際。
直到遠了,看不清了,只剩下一種無法說清的快樂,在心中盪漾。
望著天上微傾下的幾縷月光,小心的,拿出早已折好的紙船。
天空里,月光把小船染成了銀白的顏色。緩緩的托著它,放在平靜的水面上。
晚風靜靜的吹起,小船在水上一點點飄遠了。
坐在小溪邊,望著它歸去的景象,潔白的小船,緩緩融入無盡的夜色之中。
小船漸行漸遠,反射的銀光也漸漸的看不清了。朦朧中,看到好多好多銀火蟲在飛舞,在天空里,在點點繁星之間,有更迷離的光彩,環繞。
水面如紗一樣平滑,盡管微風吹起縷縷波紋。
遠處燈塔上的燈亮了,照亮了小船要去的路,也照亮了生命的路。
它,好遠好遠,似乎聳立在天際,小船向著燈塔上的光芒緩緩漂去,帶著那曾經許過的願望漂遠了。
等待迴音,在浩淼煙波里,也許是另一種情趣,在夜色里閃現。
默默的站起來,望著那水天連成一色的墨藍,心裡還在期盼夢想的實現。
終於,小船再也看不到了。才緩緩轉過頭,在月光里微笑。回憶之中,這似乎是很完美的終結。
珍惜它,也許可以等到所希望的故事。夜色里,銀火蟲還在飛舞,浮雲繚繞,映襯出一條天上銀光的路。
如雪般透明的,不僅是心靈,也還有對於希望的執著。
紙船遠走了,回憶也漸漸拉長了,讓它在夜色里,在那屬於自己的空間里,劃出它明亮的曲線。
我走了,不想帶走什麼,僅僅希望遠在天際的地方,可以有理解我的心的思念。
盡管它好稚嫩,有再多的傷感,也許只化作飛雨,陪伴月光。
時間緩緩而去,回憶也終不再清晰。
紙船上只有一行淡淡描過的字跡,「我是陪伴彩虹的鳥兒,希望能與你一起飛翔。」
Ⅱ 泰戈爾寫的紙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紙船》這首詩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這一詩集中的作品描寫的都是一個兒童對世界、對自然的發現與感悟,其中所呈現出來的童趣與童真饒有詩意。 這首詩的第1~3句描寫的是兒童對遠方的憧憬、對交流的渴望以及對神秘事物的嚮往,詩句中「我」將「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寫在紙船上,放入急流的溪中,想讓異地的人知道我是誰。這天真的舉動顯示了兒童獨特的心理邏輯,作者抓住了「我」的這一舉動,將一個小小的心靈巧妙地呈現了出來。我們要特別注意第一句中的「每天」二字,這說明這種行為並非偶一為之,而是常常去做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我」的憧憬與嚮往有多深。 詩的第4~6句描寫的是希望,作者通過兒童幼稚心靈中的嚮往寫出了小主人公「我」的天真可愛之處,「我」把園中長的秀利花載在小船上,看著它慢慢地漂遠,希望到夜裡紙船能把秀利花平安地帶到岸上,這樸素而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表達了「我」對這些花的關切、珍惜之情,在「我」的眼中,花並不僅僅是花,還是一個小夥伴,一個平等的、有生命的生物,它需要細心呵護,「我」希望它能夠平平安安地回來,「平平安安」這四個普通的字在這里便有了更深的含義,讓人看到了這個小主人公對花兒特殊的喜愛,以及獨特的關心方式。這種與生物平等的想法,既與泰戈爾的思想有關,也與兒童的獨特思維邏輯有關,詩人以赤子之心將其細膩地描繪出來,讓我們得以重溫與萬物交流的童年時光。接下來「我」仰望天空,看到了天上小朵的雲,由此產生了奇妙的聯想:「我」把天上小朵的雲看成鼓著風的白帆,最奇特的是「我」還想像天上有遊伴把它們放在河裡來與「我」的紙船比賽。這一想像美麗奇幻且符合兒童的好奇心理,使天上玄妙的世界接近了大地,而地上的世界又恍惚是在天上,天與地在這一瞬間被拉近了,此時天光水色、白雲紙船交織在一起,而「我」則陶醉在其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畫面。這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境界,也是一個可以讓讀者的想像自由翱翔的空間。 詩的第7~8句寫的是「我」的夢幻。此時的小主人公已經入睡了,臉埋在手臂里,但他在睡夢中又看到了紙船。這只夢幻中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而睡仙坐在「我」的紙船里,帶著裝滿夢的籃子。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夢中的夢,詩人在這里又翻出了一層轉折,這夢中的夢盛放在籃子之中,與睡仙一起乘坐紙船遠去,他們要去哪裡呢?「我」沒有說出,詩人也沒有點明,但重要的或許不是要到哪裡去,而是這種要到哪裡去的憧憬,這是一個兒童的幻想,象徵著他小小的心靈對成長的渴望,對遠方世界的好奇與嚮往,全詩在這里結束,表達了作者對這幼小而純真的心靈的默默祝福。 整首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天真的兒童的形象,表達了作者一貫關注的愛與美的主題。這赤子之心的純真表現,能喚醒讀者心中的溫情。貫穿全詩的一個意象是紙船,全詩以放紙船開始,以在夢中見到紙船結束,中間則是放紙船時的情景與聯想。紙船在這里既是小主人公的小小寄託,也隱喻著通往外界與未來的媒介,小主人公正是在與紙船的關聯中表現出了他的好奇與純真。整首詩自然、純朴而優美,具有一種田園牧歌式的風格。這從詩中所採用的一些意象中也可以體會出來,如溪、村莊、園中、秀利花等等,這些自然或與自然較為接近的意象,為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樸素而單純的氛圍,它們與天真的小主人公,與放紙船的稚氣行為結合在一起,在和諧中將主題凸現了出來。 這首詩採取的形式不是格律體,而是散文詩體,這一形式使得這首詩在表達上更加自由,但並不因此缺乏詩意。其實在每一個句子之中,在句子與句子之間,都有著內在的節奏與韻律,這種節奏與要表達的意象、主題自然地融為一體,成就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Ⅲ 泰戈爾的紙船分析
這是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
海浪濤濤,天風吹卷,郵輪在顛簸中駛向陌生的國度。此去遠涉重洋,相去萬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親懷中?盡管船外是美麗壯觀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獨、惆悵的詩人,無心欣賞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熱淚,在專心、執著地疊著一隻只紙船,然後一個一個拋放在海里。盡管風高浪急,紙船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疊著,希望總會有一隻能飄流到日夜想念的母親身邊。
古今中外表達母愛的詩作很多,這首詩卻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詩人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游戲世界中找到了一個可以寄託對母親無限戀念的中介物——紙船,並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詩歌第一、二節便寫疊紙船、拋紙船:「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表明詩人並非這一次的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思念與深情由來已久;「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表明所疊紙船的數量之多,也表明對母親的思念之深;詩人把紙船「從舟上拋下在海里」後,「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寫出了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後瞬間令人心碎的結果,它暗示讀者,紙船漂過大海到母親身邊實際上不可能,給人一種悲觀絕望的情緒;但詩人仍「不灰心的每天疊著,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親那兒!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詩人的願望能夠實現嗎?其實,這一問題已經並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寄託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這樣,詩人才能排解心頭的憂傷,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第三節詩,詩人思念至極,展開想像:「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的無端入夢。」紙船漂不到母親的身邊,就進入母親的夢中吧!「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點明題旨,感情達到最強烈的狀態,令人悵然不已。這是全詩最為精彩的一筆。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1.為什麼含淚,為什麼悲哀?
一個人如果有初次離開母親遠走他鄉的感情體驗,就能深切地理解這首小詩的感情。一直在母親身邊,習以為常,感受鈍化了。一旦遠走,與母親遠隔萬水千山,想念媽媽的滋味,最是難受。有這樣的體驗,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淚。
2.借紙船來抒情有什麼好處?
詩歌抒情總要藉助某種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無法與母親通音信,惟有幻想紙船能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紙船又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
作者簡介: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生於地主家庭。曾留學英國。1921年在桑蒂尼蓋登創辦國際大學。用孟加拉文寫作,一生創作豐富。早期作品有詩集《暮歌》《晨歌》和劇本《修道士》《國王和王後》等。1903年起陸續發表長篇小說《小沙子》《沉船》《戈拉》,劇本《摩吉多塔拉》《郵局》《紅夾竹桃》,詩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對英國殖民統治下的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婦女的痛苦處境表示同情,譴責封建主義和種姓制度,描寫帝國主義者和官僚的專橫,同時也反映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與正統的印度教的抵觸。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但帶有神秘色彩和感傷情調。還擅長作曲和繪畫。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選自《辭海》,1999年修訂版)
Ⅳ 泰戈爾紙船的點評
《紙船》這首詩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這一詩集中的作品描寫的都是一個兒童對世界、對自然的發現與感悟,其中所呈現出來的童趣與童真饒有詩意。
這首詩的第1~3句描寫的是兒童對遠方的憧憬、對交流的渴望以及對神秘事物的嚮往,詩句中「我」將「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寫在紙船上,放入急流的溪中,想讓異地的人知道我是誰。這天真的舉動顯示了兒童獨特的心理邏輯,作者抓住了「我」的這一舉動,將一個小小的心靈巧妙地呈現了出來。我們要特別注意第一句中的「每天」二字,這說明這種行為並非偶一為之,而是常常去做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我」的憧憬與嚮往有多深。
詩的第4~6句描寫的是希望,作者通過兒童幼稚心靈中的嚮往寫出了小主人公「我」的天真可愛之處,「我」把園中長的秀利花載在小船上,看著它慢慢地漂遠,希望到夜裡紙船能把秀利花平安地帶到岸上,這樸素而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表達了「我」對這些花的關切、珍惜之情,在「我」的眼中,花並不僅僅是花,還是一個小夥伴,一個平等的、有生命的生物,它需要細心呵護,「我」希望它能夠平平安安地回來,「平平安安」這四個普通的字在這里便有了更深的含義,讓人看到了這個小主人公對花兒特殊的喜愛,以及獨特的關心方式。這種與生物平等的想法,既與泰戈爾的思想有關,也與兒童的獨特思維邏輯有關,詩人以赤子之心將其細膩地描繪出來,讓我們得以重溫與萬物交流的童年時光。接下來「我」仰望天空,看到了天上小朵的雲,由此產生了奇妙的聯想:「我」把天上小朵的雲看成鼓著風的白帆,最奇特的是「我」還想像天上有遊伴把它們放在河裡來與「我」的紙船比賽。這一想像美麗奇幻且符合兒童的好奇心理,使天上玄妙的世界接近了大地,而地上的世界又恍惚是在天上,天與地在這一瞬間被拉近了,此時天光水色、白雲紙船交織在一起,而「我」則陶醉在其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畫面。這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境界,也是一個可以讓讀者的想像自由翱翔的空間。
詩的第7~8句寫的是「我」的夢幻。此時的小主人公已經入睡了,臉埋在手臂里,但他在睡夢中又看到了紙船。這只夢幻中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而睡仙坐在「我」的紙船里,帶著裝滿夢的籃子。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夢中的夢,詩人在這里又翻出了一層轉折,這夢中的夢盛放在籃子之中,與睡仙一起乘坐紙船遠去,他們要去哪裡呢?「我」沒有說出,詩人也沒有點明,但重要的或許不是要到哪裡去,而是這種要到哪裡去的憧憬,這是一個兒童的幻想,象徵著他小小的心靈對成長的渴望,對遠方世界的好奇與嚮往,全詩在這里結束,表達了作者對這幼小而純真的心靈的默默祝福。
整首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天真的兒童的形象,表達了作者一貫關注的愛與美的主題。這赤子之心的純真表現,能喚醒讀者心中的溫情。貫穿全詩的一個意象是紙船,全詩以放紙船開始,以在夢中見到紙船結束,中間則是放紙船時的情景與聯想。紙船在這里既是小主人公的小小寄託,也隱喻著通往外界與未來的媒介,小主人公正是在與紙船的關聯中表現出了他的好奇與純真。整首詩自然、純朴而優美,具有一種田園牧歌式的風格。這從詩中所採用的一些意象中也可以體會出來,如溪、村莊、園中、秀利花等等,這些自然或與自然較為接近的意象,為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樸素而單純的氛圍,它們與天真的小主人公,與放紙船的稚氣行為結合在一起,在和諧中將主題凸現了出來。
這首詩採取的形式不是格律體,而是散文詩體,這一形式使得這首詩在表達上更加自由,但並不因此缺乏詩意。其實在每一個句子之中,在句子與句子之間,都有著內在的節奏與韻律,這種節奏與要表達的意象、主題自然地融為一體,成就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Ⅳ 紙船 泰戈爾 賞析
希望對你有幫助:《紙船》這首詩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這一詩集中的作品描寫的都是一個兒童對世界、對自然的發現與感悟,其中所呈現出來的童趣與童真饒有詩意。這首詩的第1~3句描寫的是兒童對遠方的憧憬、對交流的渴望以及對神秘事物的嚮往,詩句中「我」將「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寫在紙船上,放入急流的溪中,想讓異地的人知道我是誰。這天真的舉動顯示了兒童獨特的心理邏輯,作者抓住了「我」的這一舉動,將一個小小的心靈巧妙地呈現了出來。我們要特別注意第一句中的「每天」二字,這說明這種行為並非偶一為之,而是常常去做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我」的憧憬與嚮往有多深。詩的第4~6句描寫的是希望,作者通過兒童幼稚心靈中的嚮往寫出了小主人公「我」的天真可愛之處,「我」把園中長的秀利花載在小船上,看著它慢慢地漂遠,希望到夜裡紙船能把秀利花平安地帶到岸上,這樸素而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表達了「我」對這些花的關切、珍惜之情,在「我」的眼中,花並不僅僅是花,還是一個小夥伴,一個平等的、有生命的生物,它需要細心呵護,「我」希望它能夠平平安安地回來,「平平安安」這四個普通的字在這里便有了更深的含義,讓人看到了這個小主人公對花兒特殊的喜愛,以及獨特的關心方式。這種與生物平等的想法,既與泰戈爾的思想有關,也與兒童的獨特思維邏輯有關,詩人以赤子之心將其細膩地描繪出來,讓我們得以重溫與萬物交流的童年時光。接下來「我」仰望天空,看到了天上小朵的雲,由此產生了奇妙的聯想:「我」把天上小朵的雲看成鼓著風的白帆,最奇特的是「我」還想像天上有遊伴把它們放在河裡來與「我」的紙船比賽。這一想像美麗奇幻且符合兒童的好奇心理,使天上玄妙的世界接近了大地,而地上的世界又恍惚是在天上,天與地在這一瞬間被拉近了,此時天光水色、白雲紙船交織在一起,而「我」則陶醉在其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畫面。這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境界,也是一個可以讓讀者的想像自由翱翔的空間。詩的第7~8句寫的是「我」的夢幻。此時的小主人公已經入睡了,臉埋在手臂里,但他在睡夢中又看到了紙船。這只夢幻中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而睡仙坐在「我」的紙船里,帶著裝滿夢的籃子。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夢中的夢,詩人在這里又翻出了一層轉折,這夢中的夢盛放在籃子之中,與睡仙一起乘坐紙船遠去,他們要去哪裡呢?「我」沒有說出,詩人也沒有點明,但重要的或許不是要到哪裡去,而是這種要到哪裡去的憧憬,這是一個兒童的幻想,象徵著他小小的心靈對成長的渴望,對遠方世界的好奇與嚮往,全詩在這里結束,表達了作者對這幼小而純真的心靈的默默祝福。整首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天真的兒童的形象,表達了作者一貫關注的愛與美的主題。這赤子之心的純真表現,能喚醒讀者心中的溫情。貫穿全詩的一個意象是紙船,全詩以放紙船開始,以在夢中見到紙船結束,中間則是放紙船時的情景與聯想。紙船在這里既是小主人公的小小寄託,也隱喻著通往外界與未來的媒介,小主人公正是在與紙船的關聯中表現出了他的好奇與純真。整首詩自然、純朴而優美,具有一種田園牧歌式的風格。這從詩中所採用的一些意象中也可以體會出來,如溪、村莊、園中、秀利花等等,這些自然或與自然較為接近的意象,為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樸素而單純的氛圍,它們與天真的小主人公,與放紙船的稚氣行為結合在一起,在和諧中將主題凸現了出來。這首詩採取的形式不是格律體,而是散文詩體,這一形式使得這首詩在表達上更加自由,但並不因此缺乏詩意。其實在每一個句子之中,在句子與句子之間,都有著內在的節奏與韻律,這種節奏與要表達的意象、主題自然地融為一體,成就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Ⅵ 泰戈爾《紙船》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紙船》是一首外國散文詩,詩的作者是印度近代偉大的詩人泰戈爾,也是回世界文學史上的匠師。他答長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新月集》是一部以兒童生活和情趣為主旨的英文散文集。主題是歌頌兒童,表達詩人對兒童的熱愛與同情。《紙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這首詩充滿童稚的想像,細膩的刻畫了孩子天真可愛富於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想像能力和欣賞能力。
Ⅶ 泰戈爾的《紙船》 批註
泰戈爾的:紙船》是有代表性的。這首詩充滿童稚的想像,細膩的刻畫了孩子版天真可愛富權於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為了突出想像的事物,突出富有兒童特點的種種動人情態和奇思妙想,詩人注意運用限制、修飾性詞語。比如,紙船是「用大黑字寫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紙船,花是「黎明開的」,籃子是「滿載著夢的」,夜裡,我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這些詞或短語不僅使我的奇思妙想明確突出,而且形象、具體,使童趣更濃。
冰心的紙船: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詩人疊紙船這一行為表明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
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Ⅷ 紙船表達了泰戈爾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泰戈爾的《紙船》表達了他對光明自由的追尋,對美好生活的渴盼,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泄氣,要勇敢面對當前所面臨的災難
Ⅸ 泰戈爾 紙船 和冰心 紙船分析
原文:紙船——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摯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紙船——寄母親》賞析
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於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21日游覽了橫濱。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於游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復甦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親近。從吳淞口出發後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觀「愛」的哲學中的三根支柱——母愛、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時得以復活和重現,而「母愛」則因遠離母親而無法親近。因而詩人格外懷念母親,甚至因思念母親而得病,又因在夢中得見母親而病癒。這首詩就抒寫了詩人思念母親的深情。
詩的第一節從自己充滿天真童心的行為——折紙作船寫起,說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棄一張紙,留著它折疊成船,從船上拋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詩,為感情的噴發作了鋪墊。第二節寫從船上拋出的紙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這種種去向,都不符合詩人誠摯的心願。她「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可見她這種願望的強烈、誠摯。至於希望那紙船流到什麼地方去,詩人在這一節中沒有明白說出,從而造成懸念,耐人尋味。詩人自然明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身邊的,於是詩的第三節翻出新意。詩人遙想母親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如果說這一想像還屬一般的話,「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就顯示了詩人設想的奇特。那麼,為什麼要讓母親不要驚訝小船的入夢呢?詩人採用「卒章顯其志」的方法,在詩的結尾點明想像中進入母親夢中的紙船是她含著淚疊的,她祈求紙船載著她對母親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流到母親的身邊。這一結尾,是全詩的高潮所在。
懷念母親的感情,比較抽象,寫作時易流於空洞浮泛。這首詩構思新穎,詩人採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發就顯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蓄、深沉。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
紙船賞析學生版
「從不肯妄棄」,足見感情執著;「妄棄」,隨意丟棄。「一隻一隻」,可見數量之多。
「不灰心」「每天」感情誠摯,願望強烈。
「含著淚」「悲哀」思念之苦,刻骨銘心。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感情很珍貴。船很小,感情卻很深,願望之強烈。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它的愛和悲哀歸去」因為愛和悲哀是融在一起的,因為有愛才倍覺思念,因為孤獨和思念才有無邊的悲哀,這悲哀當然只能訴說給母親聽,所以要將愛和悲哀載去。
「悲哀」是指思念母親的孤獨、惆悵、難舍的痛苦之情。
最後一句話:點明題意,詩人的感情抒發以達到極致,令人悵然不已。
詩中的「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祖國、思念母親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托物言情,借物抒情)
教案
學習《紙船》
(一)、熟悉全詩指導朗讀。
1.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
2.教師范讀。要讀得低沉而富有深情。有些語句需要用悲哀和哽咽的口吻朗讀。節奏和重音劃分如下:
紙船
-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泊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二)、分析、解讀全詩。
1.請根據詩中給出的信息,想像這是詩人在何種情形下寫的這首詩?
海浪濤濤,天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回到親人的懷抱?詩人因為強烈地思念故國、思念親人,愈發感到孤獨、惆悵。
2.第一節中哪些詩句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且由來已久?
「從不肯」「總是」表明詩人並非這一次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依戀思念之情由來已久,一直就很濃烈,「一隻一隻」點出所疊紙船的數量多,表明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極深。
3.第二節詩人寫出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後瞬間發生的種種令人心碎的結果,並寫出自己明知沒有結果還是不灰心地疊,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麼作用?
實際中是否可能,願望能否實現,這對詩人來說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是否寄託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惟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出詩人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節是詩人展開的想像。這一想像有何特點?在詩中起什麼作用?
紙船雖然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入母親的夢中,這一想像新奇、大膽、瑰麗,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點明題旨。
5.疊紙船原是兒童的一種游戲,詩中的這一行為意味著什麼?詩中的紙船又象徵著什麼呢?
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心靈此時的脆弱,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詩人疊紙船這一行為表明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
(三)問題解惑
1、詩人為什麼要疊紙船並把它拋進海里?
詩人在船上無法與母親通音信,只幻想紙船拋進海里能載著她對母親的一顆愛心飄到母親的懷抱中。 2、詩人疊好的紙船有的被風卷進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濕了,沾在船頭上,可她為什麼仍
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因為詩人心中執著地保存著永遠的希望。
3、全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4、疊紙船為什麼含著淚,為什麼悲哀?
因為與母親遠隔萬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親,思念不著最是難受,所以「含淚」「悲哀」。
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抒發熱愛母親、思念母親的情感;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
6、本詩用「紙船」做題有什麼好處?
詩人以紙船展開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又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
Ⅹ 泰戈爾的<<紙船>>的主題(表達的中心思想)。
這是遠離家來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