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仙風道骨的名言名句
『壹』 著名愛國詩人的名言警句及事跡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
一、好任俠,喜縱橫
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的青蓮鄉。
李白少時,好任俠,且喜縱橫。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自漢末以來,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因此,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後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岩子的隱者隱居於岷山,潛心學習,多年不進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於飼養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ruí]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那時李白才十六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治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李白有三個老婆,第一個是許宰相的孫女,姓許。第二個,不詳其姓。第三個宗宰相的孫女,姓宗。此外還有一個姓劉的。他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許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陽 ;另一子名:天然,小名「頗黎」。李白之所以為子女取名如此,是與他家曾居碎葉有關。西亞、中亞當時盛行拜火教和明教,祀天地日月水火。
第一個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陸經過兩個朋友胡紫陽和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許圍師的孫女,其實也談不上娶,就是當了個倒插門女婿。由於在婚後長達十年的時間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裡,寄人籬下的滋味本來就使他非常的郁悶了,哪兒還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還是抱著很負責的心態去對待的,並且從婚後得育一男一女兩子這個情況來看,雙方的婚姻生活還是十分和諧的。
第一個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結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後,李白娶了一個姓劉的女人。李白帶著這個女人曾經到安徽買了一套房子,但不久兩人就分開了。
第二個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東任城,與一當地婦人結婚。這時候的李白剛從首都長安出來,背著一大布袋金銀財寶和杜甫、高適一路取道河南商丘,並在此逗留很久。與他二人分手之後,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籙,路過任城,寂寞的他結識了這位婦人,兩人情投意合,當下便領了結婚證。李白的這個老婆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並且李白在山東兗州置下了大批田產,在此後他雲游在外的生活中,這些田產就交給了妻子。可見,李白對該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這個妻子在他們結婚五年後,不幸亡故。
第三個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開封結識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要說起兩人的結識還頗有點浪漫的味道,說是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起,便揮筆在牆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寫完了可能還找個牆角撒過尿,然後提起長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後不久,宗氏就和僕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久久不能釋懷。正好梁園的保潔員看見了,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潔員,不擦掉是會被扣工錢的。無奈,宗氏實在是被這首才華橫溢的詩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買下了這面牆壁。於是也就留下了這段「千金買壁」的佳話。在很多史料的記載中,都描述這個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閨秀,唉,羨慕啊。並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實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現在的這個妻子應該和李白有著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學道德情操,應該算有記載的李白的第一次愛情,注意是愛情。但是,也可能是信仰這個東西太重要了,有時候甚至會超過愛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鄺山學道去了。於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後便不復再娶,男人要是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後,便視天下女人如無物了。但是由於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從磷冤案時多次施救。得一此女為妻,足矣。
二、仗劍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乘舟沿江出峽,漸行漸遠,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推送著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承禎 :李白沒有想到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的司馬承禎。天台道士的司馬承禎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而且寫得一手好篆,詩也飄逸如仙。玄宗對其非常尊敬,曾將他召至內殿,請教經法,還為他造了陽台觀,並派胞妹玉真公主隨她學道。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自然十分開心,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承禎一見己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嘆不已,稱贊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後來賀知章贊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承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興奮之餘,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從江陵起,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經岳陽,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當泛舟洞庭時,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萬分,他伏在朋友的身邊,號陶大哭,"泣盡繼之以血"。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真是無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自己繼續東游,決心在東南之游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李白來到了廬山,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詩。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龍盤,六朝宮閱歷歷在目。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他認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頹之氣,沒有什麼好觀賞的了,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現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當李白告別金陵時,吳姬壓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頻頻舉杯勸飲,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流過了人們的心頭,使人難以忘卻。李白告別金陵後,從江上前往揚州。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與同游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到了盛夏,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邊。天邊看綠水,海上見青山」,好不愜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卧病他鄉,思緒很多,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鄉,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後,又到了姑蘇。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懷古有感,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這首詩後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贊賞,稱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來,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卻多別出新意。姑蘇的歷史遺跡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贊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速寫。李白由越西歸,回到了荊門。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雖然思鄉心切,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他自覺難於回轉家園。最後,他決定再度漫遊。首先,他來到洞庭湖,把吳指南的屍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又從他那裡了解到孟浩然的為人,於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贈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陸,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然而,隱居於此並非長久之計,他仍然想尋找機會,以求仕進。在隱居壽山時,李白以干謁游說的方式結交官吏,提高自己的聲譽。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後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便將其招為女婿。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並沒有令李白外出漫遊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又幾次出遊,結識了一些官吏和貴公子,並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三、一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唐玄宗即位後,己有過多次狩獵,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耀武揚威,以此震懾鄰國。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遊,因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聖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來的目的是獻賦,另外,也趁此游覽一下長安,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常登臨終南山遠眺。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眼前呈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貌。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頗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這興旺發達的帝國內部己產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並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後兩句說"何時人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願為朝廷效勞。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極宮,不料竟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他早就拜讀過賀老的詩,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見,並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興奮地解下衣帶上的金龜叫人出去換酒與李白共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嘯灑出塵的豐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
一年快過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長安,沒有機會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喪。好友誠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陽的別業幽居,但李白無意前往。這次去長安,抱著建功立業的理想,卻毫無著落,這使李白感到失望並有點憤懣。往王公大人門前干謁求告,也極不得意,只有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了長安。
四、賜金放還的詳情:
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一說由道士吳筠引薦)到了長安,唐玄宗對李白的才華很賞識,禮遇隆重。李陽冰《草堂集序》謂:「降輦步迎,如見綺皓(秦漢間「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但唐玄宗只讓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學侍從。三年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
三年長安生活,使李白對朝中種種腐敗、黑暗有了更多的認識。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嶺。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草擬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在長安時,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經常在長安市上行走。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他們如烏雲一般籠罩著長安,籠罩著中國,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與此同時,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敗、同僚的詆毀, 使李白不勝感慨。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誰料就在此時,倒被賜金放還,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這次被賜金放還似乎是李白說了不合時宜的話。
五、再次遠游
1.漫遊梁宋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這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准備重訪江東。
2.東去吳越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靜湖,往來剡溪等處,徜徉山水之中,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美麗婦女。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吳越漫遊了幾年,漂泊不定。這時國家混亂,情況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心情引導下,他決計去幽燕(今北京一帶),以探虛實。到了幽燕之後,李白親眼看到安祿山秣馬厲兵,形勢己很危急,自己卻無能為力。安史之亂前兩三年,李白漫遊於宣城、當塗、南陵、秋浦一帶,仍然衣食依人,經常賦詩投贈地方官,以求幫助。在此次漫遊期間,李白因夫人許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變,國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學道,一面企圖為國建功,對於國家安危,頗多關切,雖然仍事漫遊,已與過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策發,李白避居廬山。那時,他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李白入幕後,力勸永王勤王滅賊,而對於政治上的無遠見,他也作過自我檢討。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文、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參加,以此免禍,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並讓他參加了幕府。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麼原因,後來不但未見任用,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因為當時永王幕下的武將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發生變故,可能與崔渙、張鎬這批人的失勢有關。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即將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覺憂傷。由於李白在海內素負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請,大家都很尊重他,並沒有把他看做一個遭流放的罪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這樣,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游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於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齣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
( 關於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應該比較可信。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不能偏信。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還後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縱觀李白的三種死法,筆者比較相信《舊唐書》之說。)(抄的)
『貳』 古人名言名句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業的人,不僅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堅韌不拔的意志。
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留侯論》
天下真正具有豪傑氣概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原因受到別人侮辱時,也不憤怒。
3、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蘇軾《留侯論》
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夠被稱為勇士。
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6、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7、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8、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辛棄疾《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
整日在借酒澆愁的狀態中渡過,一生的努力因沒能改變國家的敗局而全部成空。
古今往來的英雄們本就不多,卻因時間的流逝而淹沒,再也難找到像劉邦、秦始皇那樣的英雄。
9、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
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10、垂下的頭顱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汪國真《旅程》
11、天還未黑,雲怎敢灰;雨還未下,風怎敢吹;瓜還未熟,秧怎敢枯;花還未落,樹怎敢死;你還未嫁,我怎敢老。——汪國真《怎敢》
12、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國真《山高路遠》
13、我也願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14、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歡》
15、再溫柔平和寧靜的落雨,也有把人浸透的威力。——林清玄《玫瑰海岸》
16、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林清玄《和時間賽跑》
『叄』 有關苦行僧的名言名句,要有很高哲理的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內、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容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傳說,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兩位羅漢,在凡間化做兩位苦行僧。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氣憤至極。便有了與拾得上面的一段精彩對話。
『肆』 有什麼好的名言名句
1、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3、有勇氣承擔命運這才是英雄好漢。——黑塞
4、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5、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培根
6、最大的驕傲於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最軟弱無力。——斯賓諾莎
7、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8、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獄。——塞內加
9、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赫爾普斯
10、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傑出的人談話。——笛卡兒
11、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鄧拓
12、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14、意志堅強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塊一樣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戰性的挑戰莫過於提升自我。——邁克爾·F·斯特利
16、業餘生活要有意義,不要越軌。——華盛頓
17、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羅素·貝克
18、最大的挑戰和突破在於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於信任人。——馬雲
19、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雷鋒
20、要掌握書,莫被書掌握;要為生而讀,莫為讀而生。——布爾沃
21、要知道對好事的稱頌過於誇大,也會招來人們的反感輕蔑和嫉妒。——培根
2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23、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馬克思
24、意志命運往往背道而馳,決心到最後會全部推倒。——莎士比亞
25、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26、要使整個人生都過得舒適、愉快,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必須具備一種能應付逆境的態度。——盧梭
27、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羅曼·羅蘭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膽和堅定的決心能夠抵得上武器的精良。——達·芬奇
30、意志是一個強壯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華
31、只有永遠躺在泥坑裡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黑格爾
32、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剎那間變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郭沫若
『伍』 道家名言名句都有那些啊
1)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天下篇》
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
7)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列子·說符》
8)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於舌而先敝。---------《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9)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淮南子·繆稱訓》
10)人有盜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未必廉。--------《淮南子·說林》
11)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淮南子·泰族》
12)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淮南子·說林訓》
13)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 同與者相愛,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愛,同壯者相嫉----《亢倉子》庚桑子
14)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七十七章
15)多言多敗,多事多害。——《訓蒙增廣》
16)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列子·說符》
17)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物極則反,命曰環流。——《管子·白心》
18)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淮南子·繆稱訓》
『陸』 古訓名言名句有哪些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
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9.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10.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1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9.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2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2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3.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2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柒』 求有骨氣的名言、名句
有關骨氣的名言: 人有志,竹有節。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 人無剛骨,安內身不牢。 英雄流血不流淚。容 兩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土耳其)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於謙《無題》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
希望採納
『捌』 古人說的名言名句大全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
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9.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10.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1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9.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2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2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3.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2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玖』 關於有骨氣的名言警句和詩句有哪些
1、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版之.(《禮記》)
4、不權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