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對唐詩的賞析

對唐詩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19 17:24:28

㈠ 求經典唐詩加賞析20首

《訪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詩膾炙人口,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卻是唐詩中的代表作。
詩因為受體裁的限制,只能用很少的字來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所以,詩有「詩家語」,如果用讀散文的方法來讀詩,則不容易理解詩的本意。
這首《訪隱者不遇》,最大的特點是精煉,詩是五絕,只有二十個字。開篇第一句「松下問童子」,問的是什麼,作者沒有說,只用回答代替了疑問「言師采葯去」,那問的一定是「師往何處去」。接下來又用一句回答「只在此山中」,省略了疑問「采葯在何處」,最後又以一句「雲深不知處」省略了「山中何處采」。一首要用七句才能寫明白的詩,只用了四句就寫完了。縱觀全文,作者的疑問一句都沒有寫出來,而讀者很容易就能想到作者問的是什麼。
然後我們再看詩中出現的事物。「松下問童子」,那就一定有主人公和童子兩個人,問的地點是松下,那就一定有一棵松樹,這棵松樹一定不是小松,不然就不是「松下」而是「松旁」了。「言師采葯去」,兩人的問答開始了,作者一定是來到「隱者」居住的地方,相問隱者的童子。既然是居住的地方,而且隱者還有一個童子,總不會風餐露宿,那就至少應該有一個茅屋。也許還種了一小片菜地,有一個池塘,養了幾只鵝……,當然,詩里並沒有寫到這些,只是依個人的想像。「只在此山中」,那就必定有一座山,至於這座山有多高?「雲深不知處」……
最後我們再看作者的思想活動。題目是《訪隱者不遇》,作者去拜訪隱者,想必一定懷著一顆怡然的心,至少心情是淡然的。而來到隱者居住的地方,「言師采葯去」,人不在,那必然有一些失望。等到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中又萌升了一點希望。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方才徹底絕望了……
我們回顧一下這首詩,作者和童子的對答,詩中出現的兩個人物、松樹、茅屋、被雲霧繚繞的高山,以及主人公的思想活動,所有所有這些加起來,二十個字,算上題目,二十五個字。

《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一首典型的邊塞詩,描述的是軍營中一場難得的酒宴。如果僅僅依照字面的意思,則容易誤將這首詩定為一、兩個人的低吟淺酌後對戰爭的恐懼和不滿。
「葡萄美酒夜光杯」,開篇第一句,先描述了酒宴的五光十色。「欲飲琵琶馬上催」,琵琶是當時西域胡人的樂器,是在馬上演奏的,催的也並不是出征,出征是吹號角。這句是形容當大家欲飲未得的時候,樂隊彈奏起了琵琶。沒有使用習慣的上四下三的音節,而改用了上二下五,更增強了這句詩的渲染力。末尾兩句,清代施朴華說「做悲傷語讀便淺」。這兩句詩並不是為了宣揚對戰爭的恐懼、不滿、哀嘆和厭惡,試想一下,當酒宴開始時,響起了歡快、激昂的音樂,這時軍士們更是神采飛揚。酒過三巡,有人想要停杯不飲了,旁人勸道:「怕什麼?喝就喝吧,就算醉卧沙場,也請諸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我們不是早以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嗎?
這場酒宴所描述的,除了興奮的場面,熱烈的氣氛之外,還有軍士們視死如歸的勇氣和豪情。這種另人嚮往的魅力,正是邊塞詩的本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是唐代送別詩中的代表作,李白又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首詩能流傳千古,便不足為奇了。
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剛剛離開四川,他眼中的世界,還是那樣美好。而孟浩然此時已經名滿天下,他那種飄然獨立的性格又給了李白忘情山水間的印象(《贈孟浩然》——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這首詩描寫的雖然是離別,但當時正值開元盛世,從黃鶴樓到揚州,又是一路繁花似錦,所以他心裡沒有憂傷,相反卻充滿了愉快。
「故人西辭黃鶴樓」,第一句先點了題,孟浩然要和他在黃鶴樓分別,而黃鶴樓又是傳說中當年仙人飛天的地方,這無疑又給這此分別增添了浪漫色彩。「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句,意境絢美,孫洙評論這句詩為「千古麗句」,三月本就給人春意盎然的感覺,而加上「煙花」,更是把那種春意描寫的更為濃郁。「孤帆遠影碧空盡」,遠去的孤帆漸漸消失在那萬傾的碧空里。「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時,詩人才注意到那仿似流向天際的江水。孤帆已逝,江水依舊,正是孔子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寫照。最後兩句看似寫景,其中卻包含了李白對朋友的深情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李白嚮往孟浩然,也嚮往美好的明天,是李白的詩中積極向上的不可多得的佳句。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二年,而此時李白受排擠離開長安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腐敗的唐王朝在經歷了「開元盛世」之後江河日下,把持朝政的是楊國忠、李林甫、高力士等人,李白空有回天之志,卻無用武之地。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那棄詩人而去的昨日中,飽含了詩人的抑鬱和不平,曾經親手為李白調羹的唐玄宗早已將他拋在腦後。而「亂我心者」的「今日之日」,則是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憂慮。李白有扭乾轉坤的雄心壯志,但無情的現實卻讓這份雄心使他更加抑鬱。第二句峰迴路轉,「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詩人抬眼看見秋雁籍著長風遠去,不禁心中升起醉飲高樓的豪情,心情也從極度地抑鬱轉為奔放、爽朗。第三句分寫餞別雙方,「蓬萊文章建安骨」,李雲時任秘書省校書郎,唐代以蓬萊代指秘書省。而建安年間,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倡導剛勁的文風,後人稱為「建安風骨」,這里指李雲的文章有建安文學的風格。「中間小謝又清發」,李白則自認自己有謝眺清新秀麗的詩風。接下來一句詩人以驚人的想像力表達了兩人超凡脫俗的氣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使這首詩達到了高潮,然後就不可避免的一落千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是千古名句,詩人由謝眺樓前不盡的宛溪水聯想到生活中無窮的憂愁,李白的這種憂愁和普通的憂愁泊岸。有明顯的區別,「抽刀斷水」這一舉動,是詩人在努力擺脫精神上的苦悶,和陷於苦悶不能自拔是不同的。然而,無情的現實卻屢屢讓李白「不稱意」,萬般無奈之下,詩人只好以「散發弄扁舟」這一條出路來尋求安慰。

李白的詩多是發牢騷,而李白發牢騷的詩特別好看。他的可貴之處在於,他雖然飽受精神上的抑鬱和不滿,但並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抽刀」一句在書寫詩人強烈的苦悶時,也表現了詩人倔強的性格。整首詩以跌宕的情感、飄逸的氣質、驚人的想像和豪放的風格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痛恨和對未來的希冀。李白不愧為「詩仙」,當然是非李白不足道也。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這是一首即景的小詩,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所見、所聞、所感」,詩人所見的大概是上弦月,因為最後一句已說明還未過半夜,而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時下沉。也許是月落所引起的明暗的變化,也許是夜泊的行船,驚醒了樹上的寒鴉,孤夜中幾聲鴉啼,便是所聞。滿地的寒霜引領著寒氣鋪天蓋地的襲來,按照自然規律,霜在地,而詩人未用霜滿地,卻用「霜滿天」,更是把那種從天而降的寒冷表現地淋漓盡致。

「江楓漁火對愁眠」,江上的楓橋面對著江面的漁火,一暗一明、一靜一動,相顧無言。而詩人則把自己隱藏在這景色中,或是給本沒有感情的事物加上了思想,或是借兩樣景色襯托出愁思。而這欲眠的夜晚,詩人作為一個旅居異地的過客,更是能感到這種凄寒,雖然欲眠,但卻難眠。

第三句方才寫到地點,原來是姑蘇城外,那寺廟的無常鍾(唐代時期寺廟敲半夜鍾,謂之「無常鍾」)敲響時,剛好詩人的坐船也已經靠岸。詩人眼見「月落」、耳聽「烏啼」、身感「霜滿天」,一首七絕,原來只是作者羈旅中那一段插曲。

《送僧歸日本》·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其時倭奴已由唐太宗賜名「日本」,但仍歸中國藩屬,我個人感覺,應仍稱「倭奴」為佳。當時倭奴來唐的僧人很多,對外宣稱以學習佛教經義為主,但依我通過歷史對倭奴的了解,它們經常會打著幌子盜竊別國的技術。比如我國由於唐末戰亂等原因失傳的「百煉鋼」技術,就莫名其妙被日本學會了,至今不肯歸還,而只賣鋼鐵給我國。這名倭僧是否幹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就不得而知了。想必詩人受當時「天朝大國」的思想束縛,加之並不了解倭奴腌臢的思想,對倭奴尚待之以禮。這首詩是因這名倭僧「學」成回國,於是詩人寫了這首詩為它送行。

開篇第一句,「上國」指的就是中國,因倭奴藩屬中國,故為「上國」。起筆不寫送歸,卻從來路寫起,用「若夢行」描寫倭僧來時長時間航海的疲憊狀態,以襯托倭僧這次歸國時的艱辛。頜聯寫海上航行時的景象,「浮天」形容行程之遠,海面之闊,襯托出詩人對倭僧長途跋涉的關懷和體貼,而「法舟」則扣被送別者的倭僧身份。頸聯中,「水月」指佛教以「水月」比喻萬物皆為空,如水中之月一般虛幻,「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詩人自揣倭僧在航行中依然不忘修行。尾聯中「一燈」一語雙關,既描寫了倭僧歸途中只有孤燈相伴,又暗喻了佛家禪理,而「眼中明」又暗合法門「一燈燃,百千燈明者皆明,明終不盡」的無盡燈,「萬里」則言明倭僧歸國路途的遙遠。

因為所送的是一名倭僧,所以這首詩中引用了「法舟」、「禪」、「梵」、「一燈」等佛教術語,是讀時注意的。

㈡ 唐詩名句賞析

匆匆歲月,流年時光,一轉眼間一年的時間又將過去,許多人不禁一聲感慨:匆匆歲月為誰忙?對多數人而言,這一年的成就無可陳述,雖在忙忙碌碌,但卻茫然無緒,連葉嘉瑩先生也曾感嘆過:「歲月蹉跎過,雄心取次消。」。但歲月無情,不管你蹉跎歲月,還是笑看風雲,歲月依舊逝去不回頭,唯有珍惜現在的時光。

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里感受歲月的流逝!

書事

唐-杜牧

自笑走紅塵,流年舊復新。

東風半夜雨,南國萬家春。

失計拋魚艇,何門化涸鱗。

是誰添歲月,老卻暗投人。

題鄭雲谷梅窗

宋-王同祖

匆匆歲月為誰忙,靜倚梅窗到夕陽。

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風時送短籬香。

呈陳尚志

宋-吳則禮

歲月匆匆催白發,風塵漠漠敝青衫。

早晚扁舟逐孤雁,一江秋色掛吳帆。

八聲甘州-甚匆匆歲月

宋-羅椅

甚匆匆歲月,又人家、插柳記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傳笑響,水泛簫聲。

吹散樓台煙雨,鶯語碎春晴。

何地無芳草,惟此青青。

誰管孤山山下,任種梅竹冷,薦菊泉清。

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須醒。

問何時、樊川歸去,嘆故鄉、七十五長亭。

君知否,洞雲溪竹,笑我飄零。

鷓鴣天-老病那堪歲月侵

宋-辛棄疾

老病那堪歲月侵。霎時光景值千金。

一生不負溪山債,百葯難治書史淫。

隨巧拙,任浮沈。人無同處面如心。

不妨舊事從頭記,要寫行藏入笑林。

臨江仙-歲月無情如電轉

元-姬翼

歲月無情如電轉,人生不耐消磨。

前程路險莫蹉跎。

火坑千丈里,踴出上高坡。

別覓清涼安穩處,掃除平地風波。

不移一步到無何。

一枝無孔笛,一曲太平歌。

水調歌頭-北風下庭綠

元-白樸

北風下庭綠,客鬢入霜華。

回首北望鄉國,雙淚落清笳。

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吾也豈瓠瓜。

四海有知己,何地不為家。

五溪魚,千里菜,九江茶。

從他造物留住,辦作老生涯。

不願酒中有聖,但願心頭無事,高枕卧煙霞。

晚節憶吹帽,籬菊漸開花。

次韻漢臣閔口渡

元-方回

歲月匆匆雁往回,馬頭西去又東來。

不知自有乾坤後,幾度蘆花謝復開。

㈢ 對首唐詩從美學方面進行賞析

論王維詩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之融合/佛之魚

王維是中國文學史上唯一享有了「詩佛」之稱譽的詩人。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佛學理論修養非常精深,歷史上很少有詩人能夠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能堅持較為嚴格的宗教實踐,通過對禪門妙法的透徹參悟,深得禪家三昧,以至有些詩達到了「字字入禪」的境地。因此,按照禪宗「頓悟成佛」、「徹悟即佛」的說法,稱王維為「詩中之佛」當是不過分的。
在王維生活的盛唐時代,中國佛學已經發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階段。當時,不僅天台、三論、唯識諸宗已經具備完整的理論體系,華嚴與禪宗也確立了相當成熟的核心思想。王維與禪宗的關系當然最為密切,據其所撰的《請施庄為寺表》說,他的母親「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褐衣疏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據考證,這位大照禪師就是神秀的嫡傳高足弟子,北宗禪七祖普寂。開元十七年,未滿三十的詩人正式拜在道光禪師門下「十年座下,俯伏受教」。(《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這位道光禪師也是一位北宗中人。開元二十八年,王維在知南選的途中與南宗禪大師神會相遇於南陽臨湍驛,這次會見,對王維影響極大,據《荷澤神會禪師語錄》記載:「於時王侍御(指王維)問和尚言:若為修道得解脫?答曰:眾生本自心凈,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脫。王侍御驚愕雲:大奇。曾聞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說。乃為寇太守、張別駕、袁司馬等曰:此南陽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議。寇太守雲:此二大德(指神會與北宗禪僧惠澄)見解並不同。王侍御問和尚,何故得不同?答曰:今言不同者,為澄禪師要先修定以後,定後發慧,即知不然。今正共侍御語時,即定慧俱等。……王侍御問:作沒時是定慧等?和尚答:言定者,體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見不可得體,湛然常寂,有恆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學。」由於傾心服膺於南宗禪法,王維又應神會之請為禪宗南宗六祖慧能撰寫了《六祖能禪師碑銘》,使之成為研究慧能生平最原始的材料,而王維本人也成了唐代著名詩人中,「第一個出來吹捧南宗學說的人」。[2]
由於追求「湛然常寂」的境界,王維在詩中一再宣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餘」。(《飯覆釜山僧》)在孤獨與寂寞中,他寧心靜性地觀照物象,了知諸法性空的般若實相,走進自己最熱愛的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獲得與天地、宇宙最親密和諧的接觸。就在這種禪境之中,宗教體驗竟與審美體驗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從而誕生了許多既富有哲理深意而又無比優美的藝術意境。
作為宗教實踐、宗教體驗而言,王維的「以寂為樂」、「知悟勝事」,是與禪觀修習法門聯系在一起的。全部佛學即包括戒、定、慧三學,修持者必須三學齊修,缺一不可。其中定學一門,多強調止觀雙修,即在修定之時,必須輔之以觀想,方可達到目的。早期傳入中國的安世高禪學倡導的多半是小乘禪觀,主要在於觀空、觀苦、觀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具體有修「不凈觀」、「數息觀」等法門,如不凈觀想像眾生身體各處的穢污不潔;數息觀則閉目凝神,端坐不動,心如止水,默數自己的呼吸出入;還有修「四念處」禪觀的,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些禪觀,由於有導致修行者悲觀厭世,停息一切心識活動的傾向,所以被大乘禪學斥之為「沉空守寂」,非是至道。與小乘禪學不同,大乘禪觀強調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真空妙有,實為不二。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便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中國佛學主要是沿著印度大乘一派發展的,所以在禪觀方面也不主張一心唯作苦空觀想,而是真有兩邊,雙遮雙照。如天台宗提出的「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三論宗提出的「八不中道」
《舊唐書·王維傳》曾提到王維「退朝以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王維在自己的詩中也多次寫到「閑居凈坐」的樂趣。如:
竹徑從初地,蓬峰出化城。窗中三楚盡,林上九江平。軟草承趺坐,長松響梵聲。空居法雲外,觀世得無生。(《登辨覺寺》)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秋夜獨坐》)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蹊頭。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過感化寺》)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書事》)
從上述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王維的「閑居凈坐」一般都帶有禪定禪觀的目的,但在「凈坐」之時,又並非枯寂息念,而是耳有所聞、眼有所見、心有所感、思有所悟的。當然,在更多的時候,王維的禪觀修習並非採取凈坐的方式,而是如南宗禪師們常說的「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永嘉玄覺《證道歌》)採取的是一種「山林優游禪」的修習方式,就在這種「境靜林間獨自游」(同上)的生活中,詩人既獲得了「心法雙忘性即真」(同上)的證語,也獲得了無人干擾、心清境靜的靜美享受,一首首意境優美、含蘊深邃的山水詩也就在這種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的高度融合之中誕生了。
我們認為,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其所以能在王維這里得到高度融合,除了宗教體驗本身就具有審美體驗的內涵這一因素之外,還與王維本人對解脫方式的認識有關。他在《嘆白發》詩中說:「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又在《山中示弟》詩中說:「山林吾喪我。」而《飯覆釜山僧》詩更明確地說:「一悟寂為樂,此身閑有餘。」可見他是有意將自己一生的煩惱痛苦消除泯滅於佛教這個精神王國和幽寂凈靜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的。換言之,空門、山林、寂靜之樂就是他解脫煩惱痛苦的最好方式,這樣,他就必然要通過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我們知道,無論在宗教體驗還是審美體驗中,主體都能獲得一種解脫、自由、輕松、愉悅、和諧的感受,都能消除心中的矛盾、痛苦。禪悟這種中國特有的宗教體驗的目的即是為了明心見性,而中國文人徜徉於大自然中優游山水之審美體驗也往往是為了得到一種「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所謂「明心見性」的「性」即是謝靈運曾經說過的「性靈真奧」,(見何尚之《答宋文帝贊揚佛教事》引謝靈運語:「必求性靈之真奧,豈得不以佛經為指南耶?」)在佛家而言,此性即是萬物所共具的本體——真如佛性,因此,性即是真,見性也就是即真。那麼,王維認為只有什麼才是性,只有什麼才是真呢?他說:「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謁xuán@①上人》)又說:「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其一)也就是說,性者,即空也。虛空即是我性;真者,浮也,浮幻即是我心之真。總之,我之心性即是虛空不實的。王維這種認識無疑是符合佛教教義的。慧能《壇經》說:「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空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4]又說:「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是自性。」[4]慧能認為,由於心性虛空,所以廣大無邊,因此一切世間萬物皆可包容於內。而世間萬物在其本性上也只是虛空。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復如電,應作如是觀」。[5]這就是所謂「諸法性空」、「萬法皆空」。即無論物、我,無論內在之心性,還是外在之境象,在本體上都是虛空不實的。由此出發,禪宗認為,若要明心見性,體認自己性空之本體,必須「即事而真」,即通過內在之心性與外在之物境的契合交徹而獲得一種對於「空」的證悟,這種證?悟即是解脫,即是涅pá?睿愧誥辰紜?BR> 當詩人王維具備了「空性無羈鞅」、「浮幻即吾真」的認識之後,便自覺地去除因為執虛為實而帶來的種種世俗縛累,「無羈鞅」的詩人在自然山水境界中常常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他是那樣既無心而又有意地觀照著自然界雲生雲起、花開花落種種紛紜變幻的色相,他說:「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集》)「寒空法雲地,秋色凈居天。」(《過盧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外在的一切物境都是生滅無常的,而詩人的心性也是虛空無常的。概言之,變幻莫測,虛空無常既是詩人之真性,也是自然界萬物之真性。在已復其真的詩人那裡,即自然萬物之真,便是見自然萬物之性。所謂: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木蘭柴》)
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文杏館》)
逶迤南端水,明滅青林端。(《北chá@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辛夷塢》)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樣清寂、靜謐,既生滅無常但又充滿生機,無牽無掛,無縛無礙,一任自然,自由興作,詩人王維便正是通過這種即自然之真,悟自然之性理來回歸自然的。在與大自然之真的融和契合之中,詩人感到了愉悅,也得到了解脫。然而,當他沉浸在那由彩翠、白雲、青林、紅萼組成的大自然境界中時,他能不感到美嗎?何況佛教之色空觀還一再強調要因色悟空,因空見色呢?可以說,不知大自然紛繁變幻的妙有之美,便不可能悟得世界萬物虛幻無常的真空之理,因此,像王維這樣一位有著對美的敏銳感受力的藝術家兼詩人,是應該比一般人更具備體悟佛理的靈心慧性的。當他徜徉在大自然境界中時,自己那「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虛空寂靜而自由自在的空性便與「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程顥《偶成》)的自然山水有了親密的契合,就在這朗然見物之性(變幻無常之性)與物之境(奇妙變化之境)的同時,也見出了我之性(性空無礙之性)與我之境(澄明如鏡,虛空能含萬法之境)。正因為「我」之性已去除了一切對於世俗妄念的執著,所以在已復其本真的詩人王維那裡,當他與各得其所、自由興作的自然萬物相遇的時候,便能以己之性空之真去與萬物生滅變幻之真相契合,此時詩人心中鳥飛鳥鳴,花開花落,一片化機,天真自露,與天地同流,與萬物歸一,詩人的生命存在便在此中得到了自由解脫,他的本真也在此澄明朗現。正因為「我」之境已去除了一切來自世俗浮華的遮蔽,所以它朗然澄澈如天地之鑒,一切萬物可以在此光明晶潔的虛空中自由來往,萬物得以歷歷朗現,它們變幻無時但又生生不息,雖虛空無常但又一任自然,詩人在清晰地感受著它們的同時,也在清晰地感受著自己。可以說,王維正是通過這種見物之性、物之境的審美體驗,從而體悟自己內心中澄明敞亮、無掛無牽、無縛無累的自我之性的。按照佛教的說法,這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即事而真。詩人就在這種將自性、物性、佛性都融合到澄明寂靜之美之特性的體驗中,實現了解脫與超越,進入了涅pán@②寂靜的境界。
其次,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之所以能在王維的山水詩中得到融合統一,也是因為二者之間可以互為作用。就宗教體驗而言,如前所述,佛教強調因色悟空,因空見色,尤其是大乘般若空宗所倡導的「實相禪」是以觀照諸法性空的實相、體證真如佛性為究竟的。他們認為,觀萬物為空並不難,而應從空入假,即觀真如本體雖空,但卻依諸因緣而生起萬法,故萬象森羅,宛然是有。然此有並非真有,而是一種「無常」「無我」的幻有。而幻有雖不可執虛為實,但修行人卻必須通過對「幻有」「假有」的觀照,才能體悟萬象「無常」「無我」虛幻不實的真性。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3]真空妙有,一則為體,一則為用,修行人如果偏執任何一方,就不可能悟得真如佛法。
王維是深諳「真空妙有,無異無礙」之禪家三昧的。他說:「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山河天眼裡,世界法身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礙有固為主,趣空寧舍賓。」(《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其一)所以他十分注意觀有悟空,雙遮雙照。所謂「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摘露葵」,(《積雨輞川庄作》)「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終南別業》)就是他借對大自然物象的觀照而得以進行宗教修習的一種體驗。在他的不少山水詩中,也常常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照,表現出深邃精緻的「色空一如」思想。如《木蘭柴》:「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又如《北chá@③》:「北chá@③湖水北,雜樹映朱闌。逶迤南端水,明滅青林端。」這兩首詩都是眺望遠景所作。我們可以看出,王維在觀照景物時,特別注意對景物的光與色彩的捕捉,他正是通過夕照中的飛鳥、山嵐和彩翠的明滅閃爍、瞬息變幻的奇妙景色的表現,通過對湖對岸青翠的樹林後面,北chá@③水波光如同一條銀白色的緞帶時隱時現、變幻不定的現象的描繪,來表達出事物都是剎那生滅、無常無我、虛幻不實的深深禪意的。與上述兩詩表達出相同「色空」、「無常」思想的還有《華子岡》詩:「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這首詩則直接寫出了詩人登上華子岡眺望遠景的深沉感觸:飛鳥向無盡頭的天邊飛去,只在轉瞬之間就已經消逝得無影無蹤,僅留下一片綿延起伏的群山,在秋空下默默地無言地佇立。這一切令深知空寂禪理而又多愁善感的詩人惆悵萬分,人生、世事難道不也是這樣幻滅無常的嗎?正如陳允吉先生在《唐音佛教辨思錄》中指出的那樣,王維的山水詩「的確是處心積慮,藉助於藝術形象來寓托唯心主義的哲學思辨,在描繪自然美的生動畫面中包含著禪理的意蘊」。[2]如前所述,王維作為一位具有音樂、繪畫才能的藝術家,對於自然美有著遠過常人的敏銳感受力,同樣,他也常常利用這些藝術才能特別著力於對自然景物聲、光、色、態的表現,通過自然物象在某一特定情況下所呈現出的種種變幻不定的色相顯現,使「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理禪意得到了極為生動形象的演示。
如果說,王維的宗教體驗常常必須藉助審美體驗才能實現,那麼,當王維沉浸於山水自然境界進入極深層的審美體驗的時候,這種審美體驗也往往到達了宗教體驗或哲學體驗的層次。宗白華先生在《中國藝術意境的誕生》一文中說:「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6]他還說,藝術境界是介於學術境界與哲學境界之間的。他認為,藝術意境不是一個單層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境界層深的創構,從直觀感受的模寫,到活躍生命的傳達,到最高靈境的啟示,可以有三個層次。他引用冠九《都轉心庵詞序》中的話說:
是故詞之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識也。清馨出塵,妙香遠聞,參凈因也。鳥鳴珠箔,群花自落,超圓覺也。
綜合宗先生的種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宇宙、自然、人生種種色相美的體驗只有深入到了宗教或哲學的層次,才能使自己所寫的一切形象都具有了象徵意味,才能借有限以表現無限,由對豐富復雜的色相描寫到達最高最深的玄冥境界。試看王維的小詩: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文杏館》)
這一切的一切,既是詩人片刻之間的審美體驗,然而又擔荷無邊的深意,多麼精緻,多麼深邃,這就是從剎那見永恆的超圓覺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禪既在剎那,又在永恆,變幻無常,生生不息,虛空中有妙有,妙有即是虛空,空寂中見流行,流行中見空寂,這究竟是審美體驗還是宗教體驗?究竟是藝術境界還是哲學境界?這就是禪,是「詩佛」王維將審美體驗與宗教體驗融合為一的最高藝術意境。宗白華先生說:「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禪是中國人接觸佛教大乘義後體認到自己的心靈深處而燦爛的發揮到哲學境界與藝術境界,靜穆的觀照與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二元,也是構成禪的心靈狀態。」[6]胡應麟說王維的輞川諸作「字字入禪」,讀後使人「名言兩忘,色相俱泯」。[7]王士禎說王維的五言絕句「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帶經堂詩話》卷三)王維的這些山水小詩為什麼能形成如此深邃玄冥的境界?因為詩人對山水自然美的體驗已經進入佛教空幻寂滅義理層次了。歌德說:「在璀燦的反光裡面我們把握到生命」,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就是說,當人覺悟到生命無常的時候,也就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不過是虛空,由此而產生的對紛浮世事不粘不滯、無執無求的態度便是一種解脫,經由解脫而達到自由之後,人就徹底去蔽了,在澄明無蔽的境界中,人也就返回到了本真,獲得了清凈無染的自性,把握到了生命。所謂「一切生滅者,象徵著永恆」,[7]在宇宙自然之中,無論是人是物,是一花一草,一鳥一石,還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時時處在生滅無常、變動不居中。無常便是事物的本質,剎那便是世界的永恆。王維詩中那時明時滅的彩翠,合而復開的綠萍,轉瞬即逝的夕陽,若隱若現的湖水,都是詩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王船山語)[6]的傑作,是他對大自然的審美體驗已經到達哲學層次或宗教層次的產物。在這樣的藝術意境之中,理即是事,事即是理,一切都如同天珠交涉,互映互證,融徹貫注。這,就是璀燦的反光,在這種璀燦的反光里,人與物,事與理,無限的時間與無窮的空間,一切都在對剎那永恆這一本真之美的體驗中高度融合統一了,而我們的詩人於其中所領悟到的也不僅是大自然的物態天趣,而是一種宇宙的哲理、生命的哲理了。
莊子在其《天道篇》中曾經說道:「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境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他在這里所講的是「虛靜納物」、「澄懷觀道」的問題。我們知道,主體在進入宗教體驗或審美體驗時,都必須摒棄塵念,清除浮躁,寧神息心,才能見性,才能見美。所謂「素處以默,妙機其微」,(司空圖《詩品·沖淡》)只有當詩人心境極為淡泊、虛靜的時候,才能可能對大自然最神奇而又最微妙的動人之美,有一種會心的感受與體悟。蘇軾在寫給參寥禪師的詩中說:「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頹然寄淡泊,誰與發豪猛?細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今詩語妙,無厭空與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寄參廖師》)他認為,浮屠佛子之所以能寫出絕妙的詩篇,其原因就是因為心如丘井,意緒淡泊,故才能「了群動」,才能「納萬境」,這也就是宗白華先生所說的「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如前所述,詩人只有在徹底去蔽的澄明敞亮的心境中,大自然的一切才能歷歷如在鏡中朗現出它們本來生機活潑、自由興作的飛躍生命,正如王維在詩中所寫的那樣: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過感化寺曇興上人院》)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書事》)
只有在「人閑」「夜靜」「山空」時,詩人才能感受到月出鳥鳴,覺察到細小桂花的輕輕落地;只有在「夜坐空林寂」時,詩人才能感覺到「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由於心境之特別虛靜,他甚至可以感受到階下院中那青苔綠幽幽的顏色,正在靜悄悄地向自己衣襟上爬來。如此奇妙得不可思議的幻覺通感,如果不是心境極其虛靜的詩人,又有誰能做得到呢?這就是「靜穆觀照與飛躍生命構成的藝術二元」,而王維也正是在這種二元的藝術境界中與大自然和光同塵,從而獲得寂靜、圓滿、和諧、自足的本真之性的。
如前所述,對大自然最深層次的審美體驗即近乎宗教體驗,反過來,我們可以說,像王維這樣具有覺心、靈性、慧眼的詩人才能更好地進入到自然美的最深層之處,深入造化的核心,表現出自然物象最具魅力的神理。換言之,只有具備虛靜淡泊之心性的詩人,才能對自然物象遺貌取神,創構出空靈清妙的意境。因為這種深層次的體驗往往能使作者既不拘滯於對「我」的主觀意念的表現,也不拘滯於對「物」之形貌的逼真刻劃了。試比較王維與裴迪在《輞川集》中的同題唱和詩即可知道。如《文杏館》,裴迪的詩是:「迢迢文杏館,躋攀日已屢,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後顧。」王維的詩則是:「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又如《木蘭柴》,裴迪的詩是:「蒼蒼落日里,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王維的詩是:「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再如《辛夷塢》,裴迪的詩是:「綠堤春草合,王孫自留玩。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王維的詩則是:「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裴迪的詩總是寫自己在躋攀、緣路、留玩,看不到對自然物象深層的審美體驗,而王維的詩雖然沒有詩人自我形象、行為、主觀意圖甚至情感的表現,只有大自然物象本身聲、光、色、態的純然呈現,而物象之神理卻因其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的深入細致而得以有極為清楚動人的表現。這一切當然也是因為其心境極為澄明空寂,所以才能使物色自映照於心而不必再著意去尋幽訪勝了。蘇軾在《東坡題跋》卷二《題淵明飲酒詩後》中說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是「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蓋淵明也好,王維也好,他們都是自性圓滿具足,無待無求,亦不著意之人,他們的精神已近乎莊子所說的「聖人」境界,因此心明如鏡,覽照萬物,萬物自現於心而無待其去望了。
綜上所述,在王維的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之中,都包含有理性的愉悅與感性的滿足的成分,詩人正是通過這二者的結合,獲得解脫與自由,從而使生命得以超越的。因此,在王維那裡,無論宗教體驗還是審美體驗,都包涵有生命體驗之內涵。19世紀中葉,美國思想家梭羅為了體驗自己真實無誤的生命,曾告別城市,來到森林湖畔,尋求與大自然最親密的結合。他認為人應該回歸大自然,才是最高的善與美。我們認為,人的生命源泉就是來自大自然的生命,人雖然是天地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但人也畢竟是大自然的產物,和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一樣,在本體上是相同的。即無論天地也好,自然也好,人類也好,「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軾《前赤壁賦》)生生不息,周而復始,不斷變化而又實無有變,這就是宇宙自然中一切事物的法則。因此,人要體驗自己的生命本真,必須與大自然有最深層的和諧契合。王維之所以在發掘自然美與表現自然美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就是因為他在其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的融合中,能以靜穆的觀照感受到宇宙萬物與自己那清寂而又靈動的生命。因此,他詩中的山水景物表現,既構成了一種『禪』的狀態,也形成了極為優美深邃的意境,無論從哲學境界還是藝術境界而言,都達到了一個極燦爛極澄明的層次。

【參考文獻】
[1]陳鐵民.王維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7.
[2]陳允吉.唐音佛教辨思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鳩摩羅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譯本[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4]郭朋.壇經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鳩摩羅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譯本[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6]宗白華.藝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7]胡應麟.詩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字型檔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王加睿
@②原字為般下加木
@③原字為土加宅

㈣ 如何對古詩詞賞析

一、基本方法思路:

1、從作者入手,聯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鑒,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三、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像、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4)對唐詩的賞析擴展閱讀:

答題例子:

1、漢代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賞析:這是一首成功的凱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成王者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幾年兼並戰爭的勝利,造就了劉邦的王者氣魄,但很難徹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無賴習氣,處處表現了他志滿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徵。

2、唐代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此詩沒有採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

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詩詞賞析

㈤ 唐詩三百首賞析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山中春懷
【唐】齊己
何物不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飲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3)蘭花

蘭溪
【唐】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病起
【唐】賈島
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梅花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韓愈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

飲新酒
【唐】元稹
聞君新酒熟,況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隱
綠池荷葉嫩,紅砌杏花嬌。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無人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8)薔薇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仙萼池亭侍宴應制
【唐】沈佺期
閑花開石竹,幽葉吐薔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鄭谷
海棠風外獨沾巾,襟袖無端惹蜀塵。

春日書懷
【唐】薛能
壟月正當寒食夜,春陰初過海棠時。

10)茶花

紅茶花
【唐】司空圖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同朱慶餘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賀
屋雪凌高燭,山茶稱遠泉。

11)荷花

韓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隱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綠房。

曉出凈慈寺
【宋】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2)杜鵑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杜鵑花
【唐】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13)楊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章江作
【唐】韋庄
楊花慢惹霏霏雨,竹葉閑傾滿滿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唐】李商隱
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15)桂花

長沙贈衡岳祝融峰般若禪師
【唐】劉長卿
桂花寥寥閑自落,流水無心西復東。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齡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壇
【唐】李群玉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檀口
【唐】趙鸞鸞
銜杯微動櫻桃顆,咳唾輕飄茉莉香。

㈥ 對唐詩鄭谷《為人題》的賞析及看法

為人題
唐 鄭谷
淚濕孤鸞曉鏡昏,近來方解惜青春。
杏花楊柳年年好,不忍回看舊寫 真。
賞析
《為人題》表達了詩人對逝去青春的感傷,詩人後悔沒有好好把握青春年華。
看法
人應該在青春時期充實自己,不虛度年華。

㈦ 對古詩《睡燕》的賞析有哪些

《睡燕》通過抒寫燕子因疲累而垂下翅膀入睡的情景,表達了對興亡之嘆
首聯寫睡因和睡態:燕子因銜泥補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頷聯、頸聯寫睡夢:燕子學莊周夢蝶,夢魂輕飈,來到漢宮探訪與它同名的趙飛燕,又飛進了歷經滄桑的烏衣巷,卻迷失了當年熟識的來迴路。尾聯寫睡醒:燕子被驚醒後嗔怪於卷簾人,而此時夕陽西下、小橋深巷的場景卻還在似夢非夢中。用典手法。化用了金屋、夢蝶、漢殿、烏衣巷等典故,展現了燕子夢境的迷離,寄託了興亡之嘆。擬人手法。詩人選用「困頓」「怕」「驚」來描畫燕子的情態,生動地凸顯了睡燕的形象。

㈧ 10首古詩加賞析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註解〕內
危樓:高樓,這里指建築在山容頂的寺廟。
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里形容樓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恐:恐怕。
(翻譯〕
山上寺院的高樓多麼高,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紀游寫景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出來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這里,詩人發揮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我們面前。

㈨ 唐詩賞析

唐詩賞析

春 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李白這首五言古詩的題目是《春思》,一望而知,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內心世界的詩篇。按照我國古典詩歌的傳統表達習慣,大凡提到"春"字,一般都是語義雙關的,其一,當然是指大自然的春天,其二,又可比喻男女之間的情愛。古時閨中女子每當春光明媚之際,其所思所想,自然是非出門在外的夫君莫屬了。唐代詩人中有不少是善寫思婦詩的行家裡手,而有關少婦思春這一題材也真的留下了不少傳神之作。如有"七絕聖手"之稱的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就形象而細膩地再現了一位原來無愁的"閨中少婦",因為日子過得無憂無慮,所以就把自己仔細地打扮了一番,登上高高的翠樓,去觀賞外面的大好春光。誰知,這一看不打緊,爛漫的春光卻勾起了內心深處的"春思":後悔自己當初一個勁兒地鼓動丈夫到邊關去建功立業,到頭來,卻辜負了這大好的"春光",虛度了"青春"。不過,由於《閨怨》是用當時最流行的七絕形式創作的,因而呈現出一種比較表層的世俗的審美情感和趨向,也就是說流於通俗,而李白的這首《春思》,雖然屬於同一題材,但因為體裁不同,是用五言古詩寫的,所以在感情的抒發上,更加顯得曲折委婉,一唱三嘆。《閨怨》一看就是一首典型的唐詩,甚至毫無疑義是盛唐之作,而《春思》卻給人以一種既古樸又雋秀的美感享受。清朝乾隆皇帝對這首詩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古意卻帶秀色,體近齊梁。"意思是說,從格調來說,與南朝齊梁間的民歌極為相似,但在表情達意上卻更多了幾分含蓄與蘊藉,這種與《詩經》頗為相似的風格就是所謂的"古意"了。不過,在修辭上還是非常講究的,運用了不同的對偶句式,開頭是一般的工整的對法,"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緊接著便精心構造了一聯頗見功力的"流水對","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這種藝術上的考究與錘煉,就是乾隆皇帝所肯定的"秀色"了。




卿卿我我,直抒胸臆。詩歌的三四兩句,是直承開頭的"興"的思路而來的,所以仍然是一句兩到,雙方下筆,"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當得知丈夫在春風姍姍來遲地吹到燕北之地,終於開始盤算起歸程之際,妻子非但沒有感到寬慰與欣喜,反而覺得傷心欲絕。妻子的這一反應著實是有些出人意料之外,這"斷腸"之感究竟是從何而來呀?原來盡管丈夫已經打算回家了,但是痴情的妻子卻認為他到這時才想起回家,實在是太晚了,因為自己早就在朝思暮想地盼望著他回來了。詩歌開頭興起時提到的"燕草"和"秦桑",與下文"歸懷日"和"斷腸時"之間微妙的內在聯系被揭示了出來。雖然知道了丈夫最終要回來了,這對思婦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她轉而一想,又覺得委屈滿腔,你怎麼到這時才想起回家?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天天等,日日盼,都快望穿秋水了,想到這里,說不定還要輕輕地罵上一句:"你這個沒良心的",沒准還要淌下幾滴喜極而泣的眼淚呢。所以,思婦這時的"斷腸"並不是真的痛斷肝腸,而是一種飽含了真情的嗔怪與埋怨罷了。也許如果丈夫不說回家,她還會一直苦苦地想念,等待下去,而毫無怨言的。思婦在得到丈夫回家消息之後,這種看似不合常情的埋怨與發泄,恰恰表達了她對丈夫的一往情深,所謂愛之深,故責之切也,就是這個道理。讀到這里,我們不禁又要為以浪漫豪放著稱於世的李白能夠對女性心理有如此細致的把握而由衷感到嘆服了。


問號作結,情思無限。這首詩的結尾也同樣是出人意表,突如其來的。在得知丈夫就要還家的消息之後,思婦就一門心思地在家中等著他早日進門了。可是丈夫卻遲遲沒有回來,所以思婦心中不禁越來越著急,不過家中只有她一個人,滿腔的幽怨,滿懷的情思又能向誰傾吐,向誰述說?正是由於沒有發泄的對象,所以在無奈之下,這位平日里靜如處子的思婦,竟然會對無知無覺的春風大發牢騷,大事譴責了:"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風吹入了她的閨房,掀動了罩在床上的羅帳,看著這隨風搖擺的羅幃,更加觸動了思婦的情懷,她又一次發出了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疑問,而這一次的對象竟然是春風:"你我又不曾相識,為什麼要深入到我的閨房中來呀?"這並不是一句對春風的發問與拒絕,而是因春風入閨房拂動羅帳而更加觸動了她對丈夫的思念,連素不相識的春風都來光顧了,而知情知意,知冷知暖的丈夫難道還不應該回來嗎,要知道這間閨房,這頂羅帳本來就是屬於我們兩個人所有的呀。這種獨守春閨,百無聊賴,故而春思纏綿,所以對春風擅入而發難的舉動,正是活靈活現地再現了思婦這種溢於言表的"思春"之情,看似無理,其實有情。相思之苦,相戀之深,呼之欲出,令人叫絕。


李白還有兩首五言姊妹篇《秋思》,也是征婦詩。其中一首還特地提到了春日時的情景,"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秋芳歇,白露凋華滋。"昨天好像還是春光明媚的艷陽天,怎麼今天一轉眼,就已是寒秋光景。不但碧樹已經葉落,就連秋花也都凋謝了。更不用說黃鸝那歡快婉轉的春歌,早已變成了莎雞凄涼哀怨的秋鳴。日子就在這無窮無盡的等待與期盼中,無聲無息地過去了,什麼叫年華老去?什麼叫青春不再?這首《秋思》詩的主人公似乎已經沒有了《春思》詩中的思婦那種等待、盼望、埋怨與表白,她的神經好像已經麻木了,在經過了太多的遺憾與失望以後,她不敢再希望什麼了,只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吧。比較《秋思》中這種心如枯井的狀態,我們會深切地體會到《春思》中充滿了生活的激情。那位可愛的思婦雖然時而對丈夫表示了極端的"不滿",聲稱因為他的久不思歸,自己已經是"斷腸"之人了,時而又對春風發出了"責難",認為它不應該無事相擾,不請自來。但是透過這些"不滿"與"責難",我們不難發現,思婦內心所跳躍的仍然是愛情的旋律,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春思》中的這種等待是指日可待的,是有盼頭的,所以它能給思婦以信心和生活的勇氣,說自己是"斷腸"時,分明是要以此來更加打動丈夫的柔腸,而對"不相"的"春風"無動於衷,當然是在表明自己的忠貞與堅定。所以盡管她在埋怨,在痛苦,但是她充滿了希望與期待。因此,每一個善良的讀者,在讀完《春思》時,都會有一種深深的祝福,就讓我們的女主人公盡快如願吧!就讓她的丈夫早日從燕北回到秦中吧!千萬不要讓她白白地再等上一個漫長的夏天,到了秋天再發出《秋思》一樣的感傷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