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綉嶺宮賞析

綉嶺宮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19 01:25:18

1. 題華清宮 賞析

過華清宮絕句(其一)
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賞析】
華清官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的驪山上,是唐代的行宮。這里有溫泉,風景幽美,冬暖夏涼,李隆基和楊玉環常來游樂。相傳楊玉環喜歡吃鮮荔枝,李隆基每年都命令從四川、廣東一帶飛馬運送到長安,為此跑死了許多人馬。《過華清宮絕句》共三首,這是第一首。這首詩通過運送鮮荔枝這一典型事件,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生活。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於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詩詠華清宮,卻以「長安回望」領起,由望中景色的展開,導引讀者漸入深境。首句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華清全景,「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綉成堆」語意雙關,既點明驪山被兩旁的東綉嶺和西綉嶺所簇擁,佳木蔥蘢,花繁葉茂,又是描繪有無數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築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綉,暗隱開元繁華如花團錦簇。由此,詩人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回顧歷史。第二句將鏡頭推進集中於「綉堆」的頂端,露出了那深宮重苑,從中可見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並給讀者設下疑竇:殿門森重,那「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第三句前四字「一騎紅塵」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將讀者的視點移向了山路:黃土飛揚,一騎如飛。人們不禁因這兩幅跳躍的景象再生懸念:禁門連開,快馬驛傳,難道有什麼軍國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轉折,使人雖然鬆了口氣,卻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氣氛憋得非要馬上知道結果,詩人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一騎紅塵」賓士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其他人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道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了「安史之亂」的禍根:這繁華世界的奢侈,已到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地步!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導致了西周的敗亡。詩人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後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出來,於細微處發現歷史問題。「一騎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2.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綉嶺宮 ① 詞 【李洞 ②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 ③ 開盡飄香

(1)第一句描寫陽春風和日麗、滿眼新綠,實際上寫的是綉嶺宮的荒蕪專。第二句,唐玄宗命屬栽的棠梨再無人管,野、盡、飄三字極力渲染了御地無主、梨園零散後的荒涼。景語中寄託了詩人對大唐衰朽的無限惋惜與感慨,諷刺統治者荒政誤國。(意思對即可)
(2)寓情於事:委婉表明唐朝衰落已久,人民生活痛苦,緬懷盛世,表達詩人對祖國命運無限關切與擔優的真摯感情。借古諷今,諷刺當朝統治者不思汲取唐玄宗的教訓,荒淫更甚唐玄宗。(意思對即可)

3.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綉嶺宮前綉宮門。開門紅作品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綉嶺宮前綉宮門
————————————
每個字都對上了
出句平仄
觀音山上觀山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
採用七言聯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中第三字「山」 是可平可仄的。對句則應用「通仄平平通仄平」 應對方為合格聯律。
出句詞性
①【觀音】:專有名詞;【山】:名詞;【觀音山】:偏正組成的專有名詞性,而且是由「觀音」 與「山」組合的名詞片語。
②【上】:方位詞。
③【觀】:觀賞(動詞)。
④【山】:名詞;【水】:名詞;【山水】:按本句的語境,這是由山、水組成並列結構的名詞,作「觀」的賓語。所以,「山水」一詞不僅僅是「山」和「水」的簡單相加,而是並列的詞性,指觀音山周圍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山水」若是做偏正詞用,則「山上的水」的涵義就顯得窄了,要轉品也受局限了,故要求不能以偏正片語應對。
句子成分
無主句句式
觀音山上丨觀丨山水
狀語丨謂語丨賓語
本句省略主語,「觀音山上」在本句里作狀語使用,第二個「觀」字在本句里作謂語,「山水」一詞作賓語。
主謂賓句式
觀音丨山上丨 觀 丨山水
主語丨狀語丨謂語丨賓語
觀音作主語(後面省略介詞「於」),「山上」是本句狀語,第二個「觀」字在本句里作謂語,「山水」一詞作賓語。
機巧(機關)
重字技巧
第①、⑤字位重「觀」字
第③、⑥字位重「山」字
斷句技巧
無主句句式:觀音山上\觀山水
(我)在觀音山上觀賞山水
主謂賓句式:觀音\山上\觀山水
觀音在山上觀賞山水

征聯啟事中對徵集對句的基本要求
1、聯句要符合《聯律通則》,以平水韻入句。
2、對仗工整,具有韻味且詞性相當。
3、要注意出句「技巧」、重字及專有名詞的運用。
4、對句要以觀音山的景點應對,且具有詩意。
對句要點
根據上述要求,就會發現目前徵到大量的對句未能達到要求。
一是未認真審閱徵稿啟事,或只看到出句就應對,對出句子離題很遠;
二是未掌握對聯知識,應對的句子不符合聯律要求;
三是未弄清出句的機關所在,未能有針對性地攻克機關;
四是忘記用觀音山的景觀作對的要求,因而對非所求。
對句有以下幾點須弄清
1、對句第①字與第⑤字是重字,這個字要具備名、動兩用的詞性。
2、對句第②字應為仄聲字,不然就會出律。(如是意節斷句,另當別論)
3、對句第③字與第⑥字是重字,應為仄聲字,不然就會出律。
4、對句第④字應為平聲字,且最好為方位詞,不然就會出律或不工。
5、結句第⑦字應為平聲字,不然就會出律。
6、出句的第⑥第⑦字「山水」 已明確為並列片語,且可轉品,那麼對句也應與此對應的並列片語作對。

4. 求!杜牧 賞析《過華清宮絕句(其一)》

賞析: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詩的前兩句是說,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綉,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展現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期間,宛如團團錦綉。「銹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秀嶺、西秀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義雙關。接著,展現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的打開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的後兩句是說,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第三句寫了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身後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妃子嫣然而笑了。「千門」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直至最後,才含蓄委婉地揭示了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原委。

杜牧這首詩不明說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的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揭露了封建皇帝為討寵妃歡心不惜勞民傷財,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此詩表達了作者對窮奢極欲、權力不受制約的最高統治者荒淫誤國的無比憤慨之情。

唐代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其一》原文: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譯文:

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綉,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4)綉嶺宮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這組詩作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作。華清宮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宮,唐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那裡尋歡作樂。後代有許多詩人寫過以華清宮為題的詠史詩,而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詩詞典故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里的妃子就是楊貴妃,楊貴妃很愛吃嶺南的荔枝,曾有「日啖荔枝三百顆」美名。

對於楊貴妃寵愛有加的唐玄宗,作為一國之君,對楊貴妃的要求總是盡量滿足,楊貴妃想吃新鮮的荔枝,但神都長安離嶺南千里,最快的快馬驛官也要三天才能達到,因此楊貴妃所吃到的荔枝都是不那麼新鮮的。

由於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自然會盡力滿足她的偏好。吃荔枝,而且要吃新鮮荔枝。剛採摘的荔枝為了保持新鮮,只有靠驛卒快馬傳遞。整條官道上,氣氛肅殺的怕人。每隔五里,十里都有驛站和望台,驛卒和公人們緊張的等待著,有人伸頭探看著遠方,有人給馬匹反復檢查著鞍具。

突然,道路盡頭傳來越來越響亮的馬蹄聲,驛馬來了!驛站里每個人的毛發都幾乎直立起來,他們攥緊了拳頭吞著口水,像迎接皇親國戚一般緊張。驛馬緊急停駐揚起的飛塵還沒有落下,公人們快速的行動了。

早已准備停當的馬匹被牽出來,吃飽喝足的一位公人扎緊腰帶,他接過了包裹嚴實的竹筒,在旁的驛卒麻利幫他系在後背。帶子還沒有完全綁緊,驛長已經在心急火燎的呵斥催促。公人趕忙抓緊韁繩急跨上馬,揚鞭飛馳而去。

駿馬繼續賓士在蜿蜒的山路上,那管他路旁坑谷里摔死的人馬交錯重疊。連山裡一字不識的百姓都知道,那就是妃子想吃的荔枝啊!經過千難萬險到達長安時,荔枝依舊清枝綠葉,果實彷彿剛從樹上採摘一般。

當驛官背負著荔枝到來的時候,長安的城門依次打開,所有的守衛都得為貴妃吃荔枝這件事服務。

由此可見,晚唐統治者如此荒淫無道,愛美人不愛江山,更談不上愛社謖百姓了,昏聵到這種地步,所以天下豪傑揭竿並起了,安史之亂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歷史上有很多學者把安史之亂歸結為唐玄宗荒淫無道造成的,更有甚者直指安史之亂禍水是楊貴妃。

5. 觀音山上觀山水綉重嶺南綉嶺宮。我寫對聯,就像應該撒尿太簡單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
下聯:綉重嶺南綉嶺宮
……
樓主才高超八斗,
學富五車舉世駭!
隨口賦詩如撒尿,
宛如文曲下凡來!
……

6. 過清華宮 杜牧詩意,表達感情與賞析

過華清宮絕句① 其一:長安回望綉成堆②,山頂千門次第開③。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④。 其二:新豐綠樹起黃埃⑤,數騎漁陽探使回⑥。霓裳一曲千峰上⑦,舞破中原始下來⑧。 其三:萬國⑨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⑩。[1]
編輯本段作品注釋
①華清宮:《元和郡縣志》:「華清宮在驪山上,開元十一年初置溫泉宮。天寶六年改為華清宮。又造長生殿,名為集靈台,以祀神也。」 ②首句寫從長安回望驪山,山如錦綉擁簇。驪山有東綉嶺、西綉嶺。 ③千門:誇張之語,言所有山門依次大開,以供送荔枝的馬飛馳無阻。 ④妃子:指楊貴妃。樂史《楊太真外傳》: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新唐書·李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唐國史補》:「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後人皆不知之。」按:此詩或為寫意之作,意在諷刺玄宗寵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諸史實。在唐代,嶺南荔枝無法運到長安一帶,故自蘇軾即言「此時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嶺南也」(《通鑒唐紀》注)。而荔枝成熟的季節,玄宗和貴妃必不在驪山。玄宗每年冬十月進駐華清宮,次年春即回長安。故胡仔《苕溪漁隱叢話》雲:「詞意雖美而失事實。」《程氏考古編》亦辨其謬,近人陳寅恪亦復考證之。 ⑤新豐:唐設新豐縣,在陝西臨潼縣東北,離華清宮不遠。黃埃:馬隊賓士踏起的塵土。 ⑥漁陽探使:安祿山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伺機謀反。太子和宰相楊國忠屢次奏陳安祿山有反意,玄宗遂派中使璆琳以賜柑為名前去探聽虛實。璆琳受安重賄,回來盛贊安忠心,玄宗於是高枕無憂,更加縱情享樂。 ⑦霓裳:《霓裳羽衣曲》,開元年間,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獻印度《婆羅門》舞曲十二遍,唐玄宗親自改編為《霓裳羽衣曲》。千峰上:指驪山。 ⑧舞破中原:指玄宗耽於享樂而誤國,導致安史之亂。《唐詩箋注》評此句雲:「造句驚人,奇絕!痛絕!」《唐賢小三昧集續集》雲:「語帶恢諧,妙絕千古。」 ⑨萬國:指全國。 ⑩雲中兩句:《舊唐書·安祿山傳》載:祿山體肥,重三百三十斤,但卻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風。旁邊的宮人拍掌擊節,因為舞得太快,節拍都亂了。[1]
編輯本段作品選析
此題共三首,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作。這里選析前兩首。 其一: 華清宮是公元723年(唐玄宗開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宮,唐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那裡尋歡作樂。後代有許多詩人寫過以華清宮為題的詠史詩,而杜牧的這首絕句尤為精妙絕倫,膾炙人口。此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猶如電影攝影師,在觀眾面前先展現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綉。「綉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綉嶺、西綉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意雙關。 接著,鏡頭向前推進,展現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地打開了。接下來,又是兩個特寫鏡頭: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後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妃子嫣然而笑了。幾個鏡頭貌似互不相關,卻都包蘊著詩人精心安排的懸念:「千門」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詩人故意不忙說出,直至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憋得讀者非想知道不可時,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明於此,那麼前面的懸念頓然而釋,那幾個鏡頭便自然而然地聯成一體了。 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杜牧這首詩的藝術魅力就在於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導致國破身亡。讀到這里時,讀者是很容易聯想到這個盡人皆知的故事。「無人知」三字也發人深思。其實「荔枝來」並非絕無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騎」知,還有一個詩中沒有點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這樣寫,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外人無由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其二: 唐玄宗時,安祿山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後伺機謀反,玄宗卻對他十分寵信。皇太子和宰相楊國忠屢屢啟奏,方派中使輔璆琳以賜柑為名去探聽虛實。璆琳受安祿山厚賂,回來後盛贊他的忠心。玄宗輕信謊言,自此更加高枕無憂,恣情享樂了。「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正是描寫探使從漁陽經由新豐飛馬轉回長安的情景。這探使身後揚起的滾滾黃塵,是迷人眼目的的煙幕,又象徵著叛亂即將爆發的戰爭風雲。 詩人從「安史之亂」的紛繁復雜的史事中,只攝取了「漁陽探使回」的一個場景,是頗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祿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塗,有「一石二鳥」的妙用。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表現了空間的轉換,那麼後兩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則表現了時間的變化。前後四句所表現的內容本來是互相獨立的,但經過詩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為因果的關系,暗示了兩件事之間的內在聯系。而從全篇來看,從「漁陽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華清宮來聯結,銜接得很自然。這樣寫,不僅以極儉省的筆墨概括了一場重大的歷史事變,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變發生的原因,詩人的構思是很精巧的。 將強烈的諷刺意義以含蓄出之,尤其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兩句,不著一字議論,便將玄宗的耽於享樂、執迷不悟刻畫得淋漓盡致。說一曲霓裳可達「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顯然這是極度的誇張,是不可能的事,但這樣寫卻並非不合情理。因為輕歌曼舞縱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卻實實在在是由統治者無盡無休的沉醉於歌舞造成。而且,非這樣寫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誇張不能表現統治者醉生夢死的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國破家亡的嚴重後果。此外,這兩句詩中「千峰上」同「下來」所構成的鮮明對照,力重千鈞的「始」字的運用,都無不顯示出詩人在遣詞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託了主題。正是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表現手法,使之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全詩到此戛然而止,更顯得餘味無窮。[2]

7. 李洞的《綉嶺宮詞》翻譯成現代文

這首詩表面是寫唐玄宗的荒政誤國,實際上是針對時政而發的。。「春日遲遲春草綠」,遲遲,描寫陽春的舒緩,可知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這句寫游綉嶺宮的季節、天氣以及滿眼新綠的景緻。「野棠開盡飄香玉」的時代氣息就明顯了。我們知道,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園」培訓樂隊(「梨園」因廣栽梨樹而得名)。玄宗臨幸華清宮,樂隊居綉嶺,也曾想於此廣栽梨樹,但梨樹必須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棠梨栽後,未及嫁接,安史之亂起;這些准備嫁接的母本,此後便漫生起來,再也無人管理。「野棠」的「野」字,包含了詩人的多少感慨!「開盡」的「盡」字,又道出了多少「芳樹無人花自落」之慨!「飄香玉」的「飄」字,又蘊藏著詩人多少惋惜之情!原為御地之樹,今為無主之林;原為笙管之地,今為無人之境;弟子散盡,香玉(棠梨花瓣)驚風;野、盡、飄三字,寫出了多少令人慨嘆的意境!只迷聲色,不理國政,梨未成,夢已絕,君主的荒淫享樂帶來了多麼深重的國災民難!:「綉嶺宮前鶴發翁,猶唱開元太平曲。」自玄宗的開元盛日,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時歷一個半世紀有餘,活動在開元時代的人,自然一個也沒有了。「猶唱」二字,表面似譏老人愛翻陳年老歷,唱得不合時宜,實則感慨遙深。詩通過鶴發老人對太平盛世的緬懷,寄寓著詩人自己對時政的深沉嘆惋。

8. 《綉嶺宮詞》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運用了以景結來情的表源現手法。「春日遲遲春草綠」,遲遲,描寫陽春的舒緩,可知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寫的卻是荒草披徑的荒涼之境。唐玄宗前期勵精圖治,遂成開元盛世,後期迷於聲色狗馬,倦於政事,釀成安史之亂。但這些具體過程及其前因後果是無法寫到一首小詩中去的,詩人便抓住了綉嶺野棠來描寫,使讀者思而得之,手法是高妙的。「開盡」的「盡」字,又道出了多少「芳樹無人花自落」之慨!「飄香玉」的「飄」字,又蘊藏著詩人多少惋惜之情!原為御地之樹,今為無主之林;原為笙管之地,今為無人之境;弟子散盡,香玉(棠梨花瓣)驚風;野、盡、飄三字,寫出了多少令人慨嘆的意境!「綉嶺宮前鶴發翁,猶唱開元太平曲。」詩通過鶴發老人對太平盛世的緬懷,寄寓著詩人自己對時政的深沉嘆惋。詩四句全是寫景,但字字流露出詩人對祖國命運無限關切的真摯感情。

9.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綉嶺宮 ① 詞 李洞 ②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 ③ 開盡飄香玉。

1、第一句描寫陽春風和日麗、滿眼新綠,實際上寫的是綉嶺宮的荒蕪。
第二回句,唐玄宗命栽的棠梨再答無人管,野、盡、飄三字極力渲染了御地無主、梨園零散後的荒涼。景語中寄託了詩人對大唐衰朽的無限惋惜與感慨,諷刺統治者荒政誤國。
2、寓情於事:委婉表明唐朝衰落已久,人民生活痛苦,緬懷盛世,表達詩人對祖國命運無限關切與擔優的真摯感情。借古諷今,諷刺當朝統治者不思汲取唐玄宗的教訓,荒淫更甚唐玄宗。

10. 求杜牧《過華清宮》賞析: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 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來。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注釋】
1、華清宮: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驪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游樂之地。
2、綉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築物像一堆堆錦綉。
3、次第:按順序。
4、一騎:指一人一馬。
5、妃子:指貴妃楊玉環。
6、探使:帝曾使探試探安祿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7、亂拍:安祿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宮人拍節亂。
【題解】
本詩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據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來。這首詩就是根據這件事寫成的。
【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祖居長安南郊樊川,因稱杜樊川。工詩、賦、古文。詩學杜甫而有獨創,骨氣豪宕,風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絕,為晚唐大家。也擅長創作詠史絕句。《過華清宮》便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過華清宮》同題作品共有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與同時代的李商隱齊名,並稱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詩》存詩八卷。
【品評】
首句「長安回望」四字極為重要。長安是當時的京城,明皇應在京城日理萬機,妃子自應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了「長安回望綉成堆」的鏡頭。唐明皇時,驪山遍植花木如綿綉,故稱綉嶺。用「綉成堆」寫「一騎」遙望中的驪山總貌,很傳神。次句承 「綉成堆」 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築群。這時候,「一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一騎」將到,因而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捲起「紅塵」的高速日夜賓士,送來荔枝的「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兩相對照,蘊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前三句詩根本不提荔枝,壓根兒不知道為什麼要從長安回望驪山,不知道「山頂千門」為什麼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更不知道「一騎紅塵」是干什麼的、「妃子」為什麼要「笑」,給讀者留下一連串懸念。最後一句,應該是解釋懸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一個否定句:「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確,卷風揚塵,「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誰都會認為那是飛送關於軍國大事的緊急情報,怎能設想那是為貴妃送荔枝!「無人知」三字畫龍點睛,蘊含深廣,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提升到驚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驪山頂上。作者讓楊貴妃在驪山「山頂」望見「一騎紅塵」,並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讀者產生聯想,想起「褒妃一笑傾周」的歷史教訓的。

此詩以「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為中心組織全詩,構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
【賞析】
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慾,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揚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後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並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無人知」雖三字,卻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於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長安回望綉成堆」,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詩人在京城眺望驪山,佳木蔥蘢,花繁葉茂,無數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築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綉。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是回顧歷史。驪山「山頂千門」洞開寫出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並給讀者設下疑竇:「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末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答案。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一騎紅塵」賓士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卻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道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句既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安史之亂」的禍根。
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後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出來,·4220·《唐詩鑒賞大典》
於細微處發現歷史問題。「一騎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全詩以「回望」起筆,層層設置懸念,最後以「無人知」揭示謎底。這不僅揭露了唐明皇為討好寵妃的歡心而無所不為的荒唐,同時以前面渲染的不尋常氣氛相呼應,全詩無一難字,不事雕琢,清麗俊俏,活潑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確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

這個你自己去總結下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