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至的名句
① 馮至的《蛇》中的名句是什麼
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冰冷地沒有言語 ──馮至《蛇》
② 下面是馮至的詩《我是一條小河》中的兩節文字,閱讀後回答問題
閱讀《我是一條小河》中的兩節文字,完成後面問題。
我流過一座森林,/柔波便盪盪地/把那些碧翠的葉影兒/裁剪成你的裙裝。/我流過一座花叢,/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湊艷的花影兒/編織成你的花冠。
【習題】:
(1)「把那些碧翠的葉影兒,裁剪成你的裙裳」與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都用了「裁」「剪」二字,有什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聞一多《色彩》一詩的片段,與馮至的《我是一條小河》比較一下,說說這兩首詩的語言風格有什麼不同。
生命是張沒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再完成這幀彩圖……
【答案】:
(1)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句是對大自然生化萬物所唱的贊歌,比喻新巧,卻語出自然,毫無人工的痕跡;「把那些碧翠的葉影兒,裁剪成你的裙裳」一句中「裁」「剪」兩字,寫活了「小河」的痴心與柔情,表達非常獨特。
(2)《我是一條小河》的語言輕柔婉美,曲折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感情,並且可能給人以多義的理解。聞一多的《色彩》節奏強烈,語言平實而富於變化,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哲理的啟迪。
③ 尋現代詩中的名句
1、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徐志摩《沙揚娜拉》
2、 我把你這對乳頭
比成著兩座墳墓
——郭沫若《Venus》
3、 青松和大海,鴉背馱著夕陽
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
——聞一多《口供》
4、 我若真個害刻骨的相思
便一分鍾繞遍地球三千萬轉
——胡適《一念》
5、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6、 教我如何不想她
——劉半農《教我如何不想她》
7、 我一步一回頭
瞟我意中人
——汪靜之《過伊家門外》
8、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卞之琳《斷章》
9、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
10、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臧克家《有的人》
11、你要是愛誰,便沒命的去愛他
你要是誰也不愛,也可以沒命的去死掉
——魯迅《愛之神》
12、長發披遍我兩眼之前
遂割斷了一切羞惡之疾視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李金發《棄婦》
13、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14、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於來臨
呵,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
——何其芳《預言》
15、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16、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冰冷地沒有言語
──馮至《蛇》
17、最後見你是我做的短夢
夢里有你還有一群冬風
——邵洵美《季後》
18、美開了一家當鋪
專收人的心
到期人拿票去贖
它已經關門
——朱湘《當鋪》
19、請將你的心比一比我的心
看到底誰的狠,誰的硬,誰的冷
為你我已經憔悴不成人形
——劉夢葦《示嫻》
20、花瓣兒在潭裡
人在鏡里
她在我的心裡
只愁我在不在她的心裡
——康白情《疑問》
④ 20句詩歌名句
01、我們准備著深深地領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跡, 在漫長的歲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現,狂風乍起。——馮至《十四行詩》
02、在你的眼裡我找到了童年的夢,如在秋天的園子里找到了遲暮的花。——何其芳《遲暮的花》
03、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斷章》
04、一生能有多少,落日的光景?遠天鴿的哨音,帶來思念的話語; 瑟瑟的蘆花白了頭, 又一年的將去。——辛迪《秋思》
05、我向你傾吐思念,你如石像,沉默不應。如果沉默是你的悲抑,你知道這悲抑,最傷我心。——覃子豪《獨語》
06、用了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輕輕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寫你的名字,畫你的名字,而夢見的是你發光的名字。——紀弦《你的名字》
07、屏棄於溫暖之外,滿足於荒涼的寂寞。有孤獨,才能保持永遠澄澈。——杜運燮《井》
08、我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09、讓我沉默於時空,如古寺銹綠的洪鍾,負馱三千載沉重,聽窗外風雨匆匆。——袁可嘉《沉鍾》
10、我讓信念扎入地下,我讓理想升向藍天,我——愈是深深地紮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同泥土為伍,愈是有雲彩作伴。——屠岸《樹的哲學》
11、讓軟香輕紅嫁與春水, 讓蝴蝶死吻夏日最後一瓣玫瑰, 讓秋菊之冷艷與清愁 酌滿詩人咄咄之空杯;讓風雨歸我,孤寂歸我 如果我必須冥滅,或發光—— 我寧願為聖壇一蕊燭花 或遙夜盈盈一閃星淚。——周夢蝶《剎那》
12、我還是喜歡那位宮女寫的詩,御溝的水啊緩緩的流,啊小小的一葉載滿愛情的船,一路低吟到你跟前。——羊令野《紅葉賦》
13、愛你,就如以整個的沙漠,愛一株仙人掌,集中所有的水分於一點,而貫注所有的熱與光。——方思《仙人掌》
14、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下面平鋪著皓影,上面流轉著亮銀。而你帶笑地向我步來, 月色與雪色之間 ,你是第三種絕色。——餘光中《絕色》
15、去追春天,花季已過,去觀潮水,風浪俱息。——羅門《都市之死》
16、生命如手搖紡車的輪子,不停地旋轉於日子底輪軸。有朝這輪子不再旋轉,人們將丈量你織就的布幅。——蓉子《生命》
17、世界老這樣總這樣:觀音在遠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裡。——瘂弦《如歌的行板》
18、我們商定不觸痛往事,只作寒暄。只賞芳草。因此其餘都是遺跡。時光不再變作花粉。飛蛾不必點燃燭淚。無需陽光尋度。尚有餓馬搖鈴。——昌耀《一片芳草》
19、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錯誤》
20、大地滿載著浮沉的回憶,我們是世界最大的典籍,我們是亘廣原野的子孫,我們是高峻山嶽的巨靈,大地滿載著浮沉的回憶。——葉維廉《賦格》
⑤ 穆旦《贊美》 、海子《秋天》等分別名句都是那些
穆旦《贊美》詩解析
理解這首詩里有三句話應當記住:一是對民族生存現狀的痛苦記憶,二是對堅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三是中華民族的頑強生命力的贊美。
秋天
秋天紅色的膝蓋
跪在地上
小花死在回家的路上
淚水打濕
鴿子的後腦勺
一位少年去摘蘋果樹上的燈
植物沒有眼睛
掛著冬天的身份牌
一條乾涸的河
是動物的最後情感
一位少年人去摘蘋果樹上的燈
我的眼睛
黑玻璃,白玻璃
證明不了什麼
秋天一定在努力地忘記著
嘴唇吹滅很少的雲朵
一位少年去摘蘋果樹上的燈
1984.11
「秋天」也是海子意象集群之一。
關於海子的秋天主題,很多。
海子的秋天,是孤獨的,蕭瑟的,悲傷的。那不是碩果累累的秋天。
本詩寫於1984年,這應該是海子最抒情的時期。這些流自靈魂的抒情,是海子多種美的最真摯的,最讓人悲傷的美。
「秋天紅色的膝蓋/跪在地上」,溫柔的秋天,跪在地上,祈禱或等候,或者在守候。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海子的抒情詩中多是充滿矛盾的,正這種意象上的矛盾與沖突讓海子的一種真實的感情自然流露。其實我們所發現的美,大多源自這里。那種意象的美麗與痛苦的沖突。或者說是凄美。
「小花死在回家的路上」,此轉折。
「淚水」的意象永遠與悲傷有關。
「鴿子」,讓我們想起了《亞洲銅》那隻鴿子,對,愛飛翔愛幻想的鴿子,如此悲傷。
「一位少年去摘蘋果樹上的燈」,摘蘋果的少年,果實,燈,夢幻的 果實,夢幻的少年。又一幅美。
「植物沒有眼睛」,所以植物看不到這些,植物,只是靜靜的在守候。「冬天的身份牌」,植物在冬天的表徵,是乾枯啊,枯黃於蕭殺的氣息。
「乾枯的河」「最後情感」。我一直震驚於海子如此神奇的想像力。我只能乏力的將其歸結於他那顆純潔的靈魂,情感,河流,最後的,乾涸的,有些東西,只可意會。總結來說此節的意象是蕭瑟的,是悲傷的,與第二節正好對應,又一沖突完結。
後兩節有了反復的跡象。「玻璃」的眼睛,晶瑩透徹的眼睛,看到的,卻不是深刻的。對,信念才是最深刻的啊,秋天,跪在地上的秋天「在努力忘記著」,忘記著什麼?夢幻般的收獲,晶瑩的果實?秋風「吹滅」,輕輕的吹滅,雲朵,夢幻的雲朵,輕輕的用嘴唇吹滅,努力忘記?
一位少年人去摘蘋果樹上的燈
此句反復出現,採摘理想(蘋果般的收獲的燈的理想)的少年,穿插在秋天的畫面之中,這是秋天唯一動的景象,動的,才是真實的。
其實賞析就像剖析自己,是一件很痛苦也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卻很真誠。我無法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只能排列這些情感片段,或者可以羅列出那份感動。
海子的抒情詩最美的部分在於意象以及意象的刻畫,此詩應該可沙揚娜拉
——致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死水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麼世界。
最後兩句是
《我們准備著》
我們准備著深深地領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跡,
在漫長的歲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現,狂風乍起。
我們的生命在這一瞬間,
彷彿在第一次的擁抱里
過去的悲歡忽然在眼前
凝結成屹然不動的形體。
我們贊頌那些小昆蟲,
它們經過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禦了一次危險,
便結束它們美妙的一生。
我們整個的生命在承受
狂風乍起,彗星的出現。
有些我不知道就把原文找來了,o(∩_∩)o
⑥ 高中語文選修課本馮至杜甫傳長安十年原文
杜甫:「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聖」
馮至
長安十年
唐代的長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京城。東西18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全城除去城北的皇宮和東西兩市,共有110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坊,坊與坊之間交叉著筆直的街道。它自從582年(隋文帝開皇二年)建成後,隨時都在發展著,到了天寶時期可以說是達到了極點。里邊散布著統治者的宮殿府邸、各種宗教廟宇、商店和旅舍,以及公開的或私人的園林。唐代著名的詩人很少沒有到過長安的,他們都愛用他們的詩句寫出長安地勢的雄渾、城坊的整飭、統治階級豪華的生活和日日夜夜在那裡演出的興衰隆替的活劇。杜甫在他35歲時(746年)也到了長安,但他的眼光並沒有局限在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這些事物以外,看到統治集團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他在一首贈給張垍(jì)的詩里說他多年漫遊所得的結果是「適越空顛躓(zhì),游梁竟慘凄」;他在洛陽經歷了許多人間的機巧;如今他到了長安,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得到一個官職。他和佛教的因緣不深,王屋山、東蒙山的求仙訪道是暫時受了李白的影響,無論是家庭的儒術傳統或是個人的要求都促使他必須在政府里謀得一個工作的地位。他的父親由兗(yǎn)州司馬改任距長安不遠的奉天(陝西乾縣)縣令,也許是使他西去關中的附帶原因。不料在長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並不是顯要的官職,而是對於現實的認識,由此他給唐代的詩歌開辟了一片新的國土。
這時的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的徵象。李隆基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眼看著海內昇平,社會富庶,覺得國內再也沒有什麼事值得憂慮,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勵精圖治的精神。這個年過60的皇帝,十幾年來迷信道教,不是親自聽見神仙在空中說話,就是有人報告他在紫雲里看見玄元皇帝,或是某處有符瑞出現,使他相信他將要在一個永久昇平的世界裡永生不死。同時他又把自己關閉在宮禁中,尋求感官的享樂,終日沉溺聲色,過著驕奢無度的生活。他把一切政權都交付給中書令李林甫。李林甫是一個「口有蜜腹有劍」的陰謀家。他諂媚玄宗左右,迎合玄宗的心意,以鞏固他已經獲得的寵信;他杜絕諷諫,掩蔽聰明,以完成他的奸詐;他忌妒賢才,壓抑比他有能力的人,以保持他的地位;並且一再製造大獄,誣陷與他不合作的重要官員,以擴張他的勢力。因此開元時代遺留下來的一些比較正直的、耿介的、有才能的或是放誕的、狷介的人士,幾乎沒有一個人沒遭受他的暗算與陷害。杜甫所推崇的張九齡、嚴挺之都被他排擠,離開京師,不久便先後死去;驚賞李白的天才、相與金龜換酒的賀知章也上疏請度為道士,歸還鄉里;隨後李邕(yōng)在北海太守的任上被李林甫的特務殺害,左丞相李適之貶為宜春太守,不久也被迫自殺;與李適之友好、後來與杜甫關系非常密切的房琯(guǎn)也貶為宜春太守。這時的長安被陰謀和恐怖的空氣籠罩著,幾年前飲中八仙的那種浪漫的氣氛幾乎掃盪無余了。李林甫以外,政府里的人物不是像王鉷、楊國忠那樣的貪污,就是像陳希烈那樣的庸懦。——杜甫初到長安,漫遊時代的豪放情緒還沒有消逝,他在咸陽的旅舍里度過天寶五載的除夕時,還能和旅舍里的客人們在明亮的燭光下高呼賭博。但等到他和長安的現實接觸漸多,豪放的情緒也就逐漸收斂,這中間他對於過去自由的生活感到無限的依戀。一種矛盾的心情充分地反映在他長安前期的詩里:一方面羨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長安謀得一個官職,致使他常常有這樣的對句:上句說要脫離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緊接著說不能不留在這里。尤其是從外面回到寂寞的書齋,無論在風霜逼人的冬天,或是在望著渭北的春天,他終日只思念著李白;孔巢父從長安回江東時,別筵上他也一再託付他,向李白問訊。他這樣懷念李白,就是羨慕李白還繼續著那種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卻不得不跟這種生活告別。
唐玄宗終日在深宮里縱情聲色,對於外邊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模糊,從一個精明有為的帝王變成一個糊塗天子。他有時偶然想到人民,豁免百姓的租稅,但那些貪污的權臣的橫征暴斂比他所豁免的要超過許多倍。747年,他詔徵文學藝術有一技之長的人到京都就選。李林甫最嫉恨文人和藝術家,因為這些人來自民間,不識「禮度」,他恐怕他們任意批評朝政,對他不利,於是擺布陰謀,讓這次應征的舉人在考試時沒有一人及第。揭曉後,他反而上表祝賀,說這足以證明如今的民間沒有剩餘的賢能。玄宗也只好這樣受他矇混。杜甫和詩人元結(723—772)都曾經參加過這個欺騙的考試。杜甫本來把這次考試看成他惟一的出路,並且以為一定能夠成功,不料得到這樣的結果,所以他在詩里一再提到這件傷心事,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後,他更放膽說出他幾年來胸中的悲憤:
破膽遭前政,陰謀獨秉鈞(指李林甫專權)。
微生沾忌刻,萬事益酸辛。
——《奉贈鮮於京兆二十韻》
這是杜甫在李林甫的陰謀政治里遇到的打擊,同時他私人的經濟情形也起了大變化。他父親可能在奉天縣令的任上不久便死去了;他在長安一帶流浪,一天比一天窮困,為了維持生活,他不能不低聲下氣,充作幾個貴族府邸中的「賓客」。當時有一小部分貴族承襲著前代的遺風,除去在他們的府邸園林中享受閑散的生活外,還延攬幾個文人、樂工、書家、畫師作為生活的點綴。他們在政治上不會起什麼作用,可是據有充足的財富,隨時給賓客們一些小恩小惠。賓客追隨著他們,陪他們詩酒宴遊,維持自己可憐的生計。有時酒酣耳熱,主客間也彷彿暫時泯除了等級的界限,彼此成為「朋友」。杜甫就做過這樣的賓客。他除此以外,還找到一個副業,他在山野里采擷或在階前種植一些葯物,隨時呈獻給他們,換取一些「葯價」,表示從他們手裡領到的錢財不是白白得來的。這就是他後來所說的「賣葯都市,寄食友朋」。這些「友朋」中最重要的是汝陽王李璉(jìn)和駙馬鄭潛曜(yào)。他寫詩贈給他們,推崇他們,說他們對待他是——
招要恩屢至,崇重力難勝。
——《贈李進汝陽王二十韻》
但實際的情況卻在另一首詩里說得清楚: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他寫出這樣辛酸的詩句贈給韋濟。韋濟也不是怎樣高明的人物,他在734年把烏煙瘴氣的方士張果舉薦給玄宗,逢迎皇帝求長生、迷信道教的心意。748年由河南尹遷尚書左丞。在河南時他曾經到首陽山下屍鄉亭去訪問杜甫,可是杜甫已經到長安去了。他到長安後,常常在同僚的座上,贊頌杜甫的詩句,這可以說是當時在長安惟一因為詩而器重杜甫的人。因此杜甫也就把他心裡的悲憤毫無保留地向他傾訴,寫成《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首詩一開端就說出他在這腐化的社會中感到的真實——「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隨後他述說他早日的抱負和今天的淪落。這是杜甫最早的一首自白詩,也說明他的窮困從此開始。詩里還敘述了他內心的沖突:他想東去大海,恢復他往日自由浪漫的生活,可是又捨不得離開終南山下的長安。事實上,他在749年的冬天也回過故鄉一次。他在洛陽城北參謁那時已經改名太微宮的玄元皇帝廟,欣賞吳道玄在宮中壁上畫的《五聖圖》,並且寫出一首詩,對於玄宗過分地推崇道教表示不滿。他在洛陽沒有住多久,又回到長安。
玄宗在751年(天寶十載)正月八日到十日的三天內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祭祀玄元皇帝、太廟和天地。杜甫正感到無路可走,於是趁這機會寫成三篇《大禮賦》,把《進三大禮賦表》投入延恩匭(guǐ)。想不到這三篇賦競發生了效果,玄宗讀後,十分贊賞,讓他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考試他的文章,成為他長安十載內最炫耀的一個時期。他在一天內聲名大噪,考試時集賢院的學士們圍繞著觀看他。可是這個幸運一閃便過去了。考試後他等候分發,卻永無下文,這也是李林甫在從中作祟。他只好長期地等待,等到第二年的春天他又回到洛陽小住時,他絕望地向集賢院的兩個學士說,仕進的前途沒有多大希望了,只有繼承祖父的名聲努力做詩吧。
但他並不完全斷念。754年又接連進了兩篇賦:《封西嶽賦》和《鵬賦》,他在這兩篇賦的進表裡仍舊是渴望仕進,把他窮苦的生活寫得十分凄涼。同時他也不加選擇,投詩給那些他並不十分尊重的權要,請求他們援引。他寫詩給翰林張珀、京兆尹鮮於仲通、來長安朝謁的哥舒翰、左丞相韋見素。這些詩都是用排律寫成的,具有一定的格式:首先頌揚他們的功業,隨後陳述自己的窘況,最後說出投詩的本意,說得又可憐、又迫切,排律里堆砌的典故也掩蓋不住他凄苦的心情。從這里我們看到,杜甫一方面被貧窮壓迫,一方面被事業心驅使,為了求得一個官職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他40歲後,不但窮,身體也漸漸衰弱了。751年秋天,長安下了許多天雨,到處牆屋倒塌,杜甫在旅舍里整整病了一秋,門外積水中生了小魚,床前的地上也長遍青苔。他的肺本來就不健全,這次又染上沉重的瘧疾。他病後到友人王倚家中,向王倚述說他的病況:
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
同年冬天,他寄詩給咸陽、華原兩縣縣府里的友人說他飢寒的情況:
飢卧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聯百結。
君不見空牆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
——《投簡咸華兩縣諸子》
王倚和咸、華兩縣的友人,既不是權貴,也不是文豪,卻是些朴實無名的人。當杜甫運用典故寫出一篇篇的五言排律呈給權貴請求援引時,他也向這些朴實而平凡的人用自然活潑的語言述說他的病和他的飢寒。這時杜甫已經起始吸取民間的方言口語,把它們融化在他的詩句中,使他的詩變得更為新鮮而有力。
在權貴和無名的友人之外,這里我們要提到三個人,這三個人在杜甫的長安後期豐富了他的生活,慰解了他的愁苦,並且都是他終生的朋友。他們是高適、岑參、鄭虔。
高適(約702—765)在宋州和杜甫李白別後,浪遊數載,最後在河西節度使哥舒翰的幕府里做書記,752年的下半年隨哥舒翰入朝,到了長安。岑參(715—770),這個與高適齊名的詩人,從749年起在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任書記,在751年秋天隨高仙芝來長安,754年初又隨著封常清去北庭(新疆吉木薩爾)。鄭虔(705—764)則從750年起在長安任廣文館博士。在這時期內,三人中與杜甫來往最久、交誼最厚的是鄭虔;至於杜甫與高岑的聚合則集中在752年秋他們三人偕同儲光羲、薛據共登慈恩寺塔的那一天。
慈恩寺在長安東南區的進昌坊,東南經過一些廟宇便是曲江。人們若是登上寺內七層的高塔,俯瞰這渭水與終南山中間的名城,從它山川的背景上便會更清楚地看出它雄渾而沉鬱的氣象,這正如岑參在登塔時所寫的——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漾漾。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這天共同登塔的人每個人都寫了一首詩(只有薛據的詩失傳了),這些詩大半都表達出一種共同的感覺,人們登上高處,就好像升入虛空,與人世隔離了。杜甫的詩卻不然,他並沒有出世之感,他說: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他在秋日的黃昏望見秦山破碎,涇渭難分,從無語的山川里看出來時代的危機;隨後他像屈原似的用借喻法寫出對於唐太宗的懷念與對玄宗的惋惜:
回首叫虞舜(指唐太宗),蒼梧(指太宗墓)雲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指玄宗與貴妃在溫泉的游宴)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這正是號稱治世而亂世的種子已經到處萌芽的時代。李林甫專政,奸臣弄權,把開元時代姚崇、宋璩培養的一些純良政風破壞無余。邊將們好大喜功,挑動戰爭,在開元末年和天寶初年還能在邊疆的戰場上獲得一些勝利;可是後來就不同了,在751年的一年內,鮮於仲通爭南詔,高仙芝擊大食(阿拉伯),安祿山討契丹,結果無一不敗。為了補充兵額,人民擔負著極大的征役的痛苦,有時楊國忠甚至遣派御史分道抓人,套上枷鎖送入軍中。玄宗把政事交給貪污的宰相,把邊防交給窮兵黷武的將官,人民受著納租稅與服役的殘酷剝削,同時生產力也就衰落下去了。
長安北胃水上的咸陽橋連接著通往西域的大道,統治者用暴力征發來的兵士開往邊疆都要從這里經過。杜甫曾經親自看到過士兵們出發時的情景,他們的父母妻子攔道牽衣,哭聲震天。他問一個兵士到哪裡去,那兵士說,他十五歲時就到過北方防守黃河要塞,好容易盼著回來了,如今滿頭白發,又要開往邊疆營田,准備和吐蕃作戰,拋下家裡的田地反倒沒人耕種,可是縣官又來催租,真不知租稅從哪裡湊得起來。杜甫看著這凄慘的景象,聽著這悲涼的談話,再也遏制不住他心頭的痛苦了,他寫出他第一首替人民說話的詩:《兵車行》。在這首詩里他提到生產力的減少: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提到統治者驅使人民,有如雞犬,同時對於租稅一點也不放鬆,最後想像出西方戰場上的情況是: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時杜甫正在40歲左右,他40以前的詩存留下來的並不多,一共不過五十來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創造性的詩句,但歌詠的對象不外乎個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麗與雄壯。隨著《兵車行》的出現,他的詩的國土擴大了,里邊出現了唐代被剝削、被奴役的人民。《兵車行》以後,他又寫出《前出塞》九首,他一再地對於侵略性的戰爭提出疑問。他說:「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又說:「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在這政風腐敗、邊疆失利、民生漸趨凋敝的時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卻有加無已。春天帶著貴妃和楊氏姊妹從南內興慶宮穿過夾城游曲江芙蓉苑,冬季到驪山華清宮里去避寒;貴妃院和楊氏五宅日常享用的豐富,出遊時儀仗的隆盛,達到難以想像的地步,「進食」時一盤的費用有時能等於中等人家十家的產業。至於斗雞、舞馬、拋球......那些外人難明真相的宮中樂事,給民間添了許多傳說,給詩歌傳奇添了許多材料,但是這中間不知隱埋著多少人民的血淚。楊氏姊妹荒淫無恥的生活,使杜甫難以忍受了,他毫無顧忌地寫出《麗人行》,描畫她們丑惡的行為。
這是杜甫在長安真實的收獲:他的步履從貧乏的坊巷到貴族的園林,從重樓名閣、互競豪華的曲江到徵人出發必須經過的咸陽橋,他由於仕進要求的失敗認識了這個政治集團的腐敗,由於自身的飢寒接觸到人民的痛苦。
在個人的貧窮與時代的痛苦一天比一天加深的時期,卻有一個朋友能使他暫時笑破顏開,有時甚至恢復早年的豪興,這個朋友是我們前邊提到的鄭虔。鄭虔懂得天文地理、國防要塞,還精通葯理,著有《天寶軍防錄》、《薈萃》、《胡本草》等書;能夠寫字、繪畫、做詩,曾題詩在自己的畫上,獻給玄宗,玄宗在上邊題了「鄭虔三絕」四個字。他並且理解音律,瀟灑詼諧。天寶初年為協律郎,有人告發他私撰國史,被貶謫。750年回到長安,玄宗給他一個閑散的、無所事事的職位——廣文館博士,後又改充著作郎。可是他的著述和作品並沒有一件流傳下來,只是《全唐詩》里存有他一首並不高明的五言詩《閨情》。他多才多藝,卻缺乏崇高的品質,安史之亂中,被敵人捉到洛陽,雖然沒有顯著地投敵,可是也和敵人發生些不清不白的關系。但他在杜甫的朋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安史之亂後,鄭虔被貶為台州司戶,杜甫懷念他的詩都十分動人,可以與懷念李白的詩並讀。他和李白對於杜甫的生活與性格都發生過一些影響,如果說李白曾經使杜甫的胸襟豪放,那麼鄭虔則以他的聰穎啟發了杜甫的幽默感。杜甫貧困到不能忍受時,他有時發出悲憤反抗的聲音,有時也消極地用一兩句幽默來減輕痛苦的重擔。這是一種逃避的心情,這種心情杜甫在鄭虔的面前最容易流露,在多麼困苦的境遇里,只要見到鄭虔,他便能在詼諧的言談中暫時得到安慰。753年八月,長安霖雨成災,米價騰貴,政府從太倉里撥出十萬石米減價糶給市民,每人每天領米五升,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春天。杜甫也屬於天天從太倉里領米的人。可是他得到一點錢就去找鄭虔,二人買酒痛飲,飲到痛快淋漓時,杜甫仍不免有這樣深沉的、悚然的感覺——
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雨檐花落;
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
——《醉時歌》
這說明那久已收斂的豪情雖然能夠得到一度的發作,但眼前的飢餓究竟是鐵一般的現實,無論如何也不能擺脫。
這年,從前和杜甫在山東一起游獵的蘇源明也到了長安,任國子監司業。他和杜甫、鄭虔常常在一起飲酒論文,成為親密的朋友;後來蘇、鄭在764年(代宗廣德二年)先後死去,杜甫在成都聽到這個消息,做詩哀悼他們,一開端就這樣說:
故舊誰憐我?平生鄭與蘇。
——《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
751年(天寶十載)以前,杜甫在長安和長安附近流浪,並沒有一定的寓所,居住的多半是客舍。751年以後,他的詩里才漸漸提到曲江,提到杜陵,他的游蹤也多半限制在城南一帶。長安以北直到渭水南岸是禁苑,供皇帝游獵;城南是山林勝地,許多貴族顯宦在那裡建築他們的別墅園亭,從城東南角的曲江越過城外的少陵原、神禾原,一直擴張到終南山。那一帶的名勝,如樊川北岸的杜曲、韋曲、安樂公主在韋曲北開鑿的定昆池、韋曲西的何將軍山林,以及皇子陂、第五橋、丈八溝、下杜城……這些地名都在杜甫長安後期的詩中出現了。由「寸步曲江頭」和「貧居類村塢,僻近城南樓」那樣的詩句我們可以揣想,杜甫在751年後已經在曲江南、少陵北、下杜城東、杜陵西一帶地方有了定居,並且此後也起始自稱為「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或「杜陵布衣」。至於他的妻子從洛陽遷到長安,大半在他有了定居以後的754年的春天。
他的長子宗文可能生於750年,次子宗武生於753年的秋天,至於後來在奉先餓死的幼兒這時還沒有降生。一家數口來到長安,他的負擔更重了,加以幾年來水旱相繼,關中大飢,他在杜曲附近雖然有些微薄的「桑麻田」,也無濟於事。這年秋天雨不住地下,四海八荒被一片無邊無際的雨雲蒙蓋著,延續了六十多天。物價暴漲,人們也顧不得將要來到的冬寒,為了解除目前的飢餓,都把被褥抱出來換米。杜甫在這無望的景況中,舉目泥濘,不能出門,索性把家門反鎖起來,一任孩子們不知憂慮地在雨中游戲。院中的花草都在雨中爛死了,只有他在階下培種的決明子格外茂盛,綠葉滿枝好像是翠羽蓋,開花無數正如他身邊所缺乏的黃金錢。
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的家屬在長安沒有住滿一年便住不下去了,秋雨後,他不得不把妻子送往奉先(陝西蒲城)寄居,奉先令姓楊,或許是他妻家的同族。他本人仍然回到長安。同時他的舅父崔頊(xū)任白水尉,白水是奉先的鄰縣,從此他就常常往來於長安、奉先、白水之間。
到了755年的10月,除去中間回了幾趟洛陽,他在長安已經整整九年,也許是他上左丞相韋見素的詩發生了作用,被任河西縣尉。當時的縣尉,可以說是使一個有良心的詩人最難忍受的職位。高適任封丘尉時,有幾句詩寫縣尉的生活非常沉痛: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高適:《封丘作》
杜甫在長安與高適重逢,也曾經為他欣幸,因為他脫身縣尉,再也用不著鞭打人民了。如今他絕不願蹈高適的覆轍,去過逢迎官長、鞭打人民的生活,他雖然貧困,雖然44歲了還沒有一個官職,他卻不加考慮便拒絕了這個任命。他辭卻河西尉,改就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任務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門禁鎖鑰,職位是正八品下。
他決定接受這個職務後,又到奉先去探視一次妻子。這正是唐朝成立以來統治集團的奢侈生活與人民所受的剝削都達到前此未有的高點的時刻,隨著頻年的水旱成災,人民的生活比起開元時代好像翻了一個大筋斗,貧富的懸殊一天比一天尖銳。杜甫在11月里一天的夜半從長安出發,當時百草凋零,寒風凜冽,手指凍僵,連衣帶斷了都不能結上。他如今有了這么一個小小的官職,可以說是長安九年內不斷地獻賦呈詩所得到的結果,他一路上便把這些年的生活總括起來檢討了一遍。他想起在長安內心裡常常發生的沖突,他本來可以像李白那樣,遨遊江海,瀟灑送日月,但他關心人民,希望有一個愛護人民的政府,他把這希望完全寄託在皇帝身上,所以他捨不得離開長安,他覺得自己好像傾向太陽的葵藿,本性不能改變。如今頭發白了,身體衰弱了,當年以稷契自命,如今獲得的職務不過是在率府里看管兵器。至於他所傾向的「太陽」呢?——他走過驪山下,天已破曉,他知道,玄宗正在山上的華清官里避寒,在歌舞聲中盡情歡樂,把從民間搜刮來的財物,任意賜予,他追究這些財物的來源是——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而楊貴妃與楊氏姊妹飲饌的豐美,使他不禁想起長安街頭的餓殍(piǎo),心頭湧出來這千古的名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門內門外,咫尺之間竟有這么大的不同,想到這里,他或許會感到這個局面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但他當時並不知道,安祿山已經起兵范陽,而唐代的社會從此便結束了它的盛世,邁入了坎坷多難的時期。他轉北渡過渭水,到了奉先,一進家門便聽見一片號眺(tiáo)的聲音,原來他未滿周歲的幼兒剛剛餓死。鄰居都覺得可憐,做父親的哪能不悲哀呢?但是杜甫的悲哀並不停滯在這上邊,他想,他自己還享有特權,既不納租稅,也不服兵役,如今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窮苦無歸與長年遠戍的人,他們身受的痛苦不知比自己的要多多少倍!想到這里,他的憂愁已經漫過終南山,彌漫天下了。
他把從長安出發到奉先這段路程的經歷和感想寫成《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是一篇杜甫劃時代的傑作,里邊反映出安史之亂前社會的實況,反映出杜甫內心的矛盾與他偉大的人格;這也是杜甫長安十年生活的總結,從這里我們知道,杜甫無論在思想的進步上或藝術的純熟上都超越了他同時代的任何一個詩人。
他再回長安,在率府里工作沒有多久,安祿山就打到洛陽,在756年正月自稱大燕皇帝,杜甫在長安淪陷前的一個月離開了長安。
(選自《杜甫傳》,有刪節)
⑦ 求杜甫的事跡~名句
《公元759年杜甫在秦州》(全本上)
作者:雪瀟2號
杜甫在秦州之一:越過關山
杜甫在秦州之二:《秦州雜詩》第一首
杜甫在秦州之三:汗血馬
杜甫在秦州之四:南郭寺
杜甫在秦州之五:采曬草葯
杜甫在秦州之六:風疾
杜甫在秦州之七:夢李白
杜甫在秦州之八:朋友阮昉
杜甫在秦州之一:越過關山
公元759年七月,立秋後的某一天,偏僻的關山隴水蹙容滿面地迎接了杜甫這位中華民族千古詩聖的到來。
杜甫於公元712出生於河南鞏縣。五歲喪母。七歲即能作詩詩而且出口不凡:「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19歲游晉,20歲游吳越。24歲舉進士不第。25歲游齊趙。44歲時,安史之亂爆發。 46歲「麻鞋見天子,涕淚授拾遺」。次年六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再次年七月立秋後,作《立秋後題》一首並即棄官舉家向秦州而來。杜甫在秦州生活了將近100天。
關於杜甫西向客秦的原因,歷來說法不一,計有尋親訪友說、取道入蜀說、求食問衣說、失意歸隱說、遠游淹留說等數種。其中最代表性的,是因關內飢亂而西向投奔親友的「萬里飢驅」說。持此說者一般以下文為據:《唐書》載:「關輔飢,(杜甫)輒棄官去」。德國人莫芝宜佳也認為:「杜甫離開北方,攜家人到了南方,不斷地尋找著經濟上的救助人。」(《〈管錐編〉與杜甫新解》P165,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其實杜甫《秦州雜詩》第一首第二句「因人作遠游」的「游」字,表明杜甫的秦州之「游」,至少應該有三種目的:游學、游歷、行吟性質的流浪。
杜甫一家離開華州之後,逶迤向西,一路上少不了沐風櫛雨,餐風露宿。從「遲回度隴怯」和「昨憶逾隴坂」等詩句看,他們是越過現的在陝西省隴縣和甘肅省張家川交界處的隴山(今稱關山)來到秦州的。而在當時一般中國人的心目中,翻越關山,就如同西出陽關一樣,是充滿著悲傷與無奈但也不乏冒險意味的一種行程。
初秋的關隴驛道,蜿蜒曲折,荒無人跡,時而斷木橫路, 時而亂石當道,時而又濁流隔阻。路兩邊,老樹殘枝,荒草萋萋,受驚而起的怪鳥不時撲楞楞地竄入陰雲四布的天空。一輛馬車在泥濘中艱難地行進著,咯吱咯吱的聲音拖泥帶水,像是歷史在不安地呻吟。一路上,杜甫他們不時會遇到其他扶老攜幼的難民,也時常會有唐軍的小分隊疾馳而過。那些嗒嗒嗒嗒嗒飛馳而來的騎兵們一臉緊張,滿面風塵,只顧躬身催馬,對避立一旁的老百姓好像視而不見。很快,他們就嗒嗒嗒嗒地疾然遠去了,留給杜甫他們的,是一團迷茫的煙塵。
煙塵里,馬車旁,杜甫騎著一匹老馬,頭戴斗笠,身著葛衣,肩背行囊而面容疲憊。這匹馬可能就是李嗣業贈送給詩人的「追風騾」。要不,就是他剛到華州任上時,曾「拾遺」地撿到的一匹軍棄病馬。此馬經他拉回家裡精心護治,估計此時已是復得健康,這會也應該與杜甫一家負篋同行。杜甫一邊在馬上搖搖地搖著,一邊貪婪地四顧著隴上初秋的景色。他的眼睛中分明流露出對大西北奇山異水的無限熱愛,也流露出紛亂歲月里一個詩人對國家時事隱隱的憂傷——自華州至秦州,千里之遙,「朱門酒肉臭」的情景即使沒有重現,但「路有凍死骨」的情景很可能會與他再次遭遇。
馬車里坐著的是杜甫的妻子楊婉和幾個孩子。楊婉是杜甫的父親杜閑的好友弘農人司農少卿楊怡之女,比杜甫小12歲。她從小喜歡讀書,且寫得一手好字。相貌美麗而言行端莊,性情溫和而體貼。他們於公元740年杜甫30歲時喜結良緣。多年來,她為杜甫生兒育女同時也擔驚受怕,是杜甫同甘共苦的賢內助也是杜甫解語會心的知音。現在,她就和杜甫一同奔走在前途未卜的流浪之路上,目光憂慮卻也堅定。她的懷里,抱著女兒杜蓉。杜甫《北征》詩雲:「床前兩小女,補綴才過膝」,但是來秦州的時候,好像只有一個女兒了。靠在她身邊的是兒子宗文和宗武。依學者馮至的說法,當時宗文應該九周歲,宗武應該整6歲。一千多年以後,甘肅天水城南著名的南郭寺內,僻靜的杜甫祠里,面容豐潤的杜甫泥像下,那兩個手捧書卷的「書僮」,其實正是杜甫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宗文,小名熊兒,一個是宗武,小名驥子。杜甫最喜歡的就是小兒子驥子。有《遣興》一詩中句為證:
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杜甫的小弟杜占,正在為他們揚鞭催馬。
杜甫兄弟五人,杜甫居長,四個弟弟分別名為潁、觀、豐、占。此時,只有小弟杜占和杜甫在一起,其餘三人散落在河南、山東。杜占年齡當時大約是十八九歲,正當健壯小伙,所以秦隴道上,他少不了要執鞭趕車。
和杜佔一起於關隴道上探路壓塵的,還有杜甫的家僕杜安。杜安10歲時父母雙亡,杜甫的母親崔氏見他可憐,就把他帶到家中做了僕人。杜安雖沒有讀過書,卻生性機靈,與杜甫名為主僕實為朋友。他一生跟隨杜甫直到杜甫去世於自潭州赴岳州的船上。而這會兒,杜安一定正在和誰說笑著。
他們的行程雖然是艱苦的,但也一定是快樂的。
對於杜甫來說,這次對關山的翻越,是不是會超越地理翻越的意義而意味著一種人生意義上的翻越呢?
杜甫在秦州之二:《秦州雜詩》第一首
當杜甫一行終於進入秦州地界時,手摸著「秦州」的界碑,眼望著秦州的城頭,杜甫也許會想到盧照鄰的《入秦州界》:
隴坂長無極,蒼然望不窮。
石徑縈疑斷,迴流映似空。
花開綠野露,鶯囀紫岩風。
春芳勿蘧盡,留芳故人問。
公元759年的秦州城頭,戍樓森然。戍旗之上,沉雲低垂,蒼天高遠。守城的士卒持戟默然,神情淡漠。聯系當時吐蕃人對唐王朝的騷擾及四年後吐蕃進占秦州的事實,我們能夠想像到的是,當年秦州的城門上一定貼過這樣的官府告示:
……吐蕃賊騎,前日襲我洮州、岷州二郡,傷我村民四十餘口,擄我婦女百人,掠財物無數且焚燒房屋庄園……本州牧曉喻我秦州百姓,務必……
杜甫他們車轆轆馬蕭蕭地進入了秦州城。
晚上,孩子們都已睡了。幾顆小腦袋齊齊地排在寓所的炕沿邊上,燈光下,他們睡得格外香甜。剛剛洗了的衣服,晾在屋子的另一邊。夫人楊氏在炕沿上吊著一條腿坐著,正在微微晃動的油燈下一針一針地縫補衣衫。燈光照著她美麗卻又疲倦的面容。她一定太累了。而她的丈夫杜甫,這會正在一方梨木方桌前翻撿著一堆隨身的詩書。
杜甫把一幅字掛在屋子的牆上,土牆頓時一亮,如一潭死水中有了龍蛇行走。這是他的好友鄭虔贈的一幅字,是他多年相隨的珍藏。「鄭虔,大約比杜甫年長二十歲,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字、畫、詩曾被唐玄宗稱為『三絕』。此外,他還通曉天文、地理、國防、葯物。杜甫在長安期間常同鄭虔飲酒論文,兩人是最親密的朋友。杜甫寫贈、懷念鄭虔的詩很多。」(李濟阻《杜甫隴右詩注析》P138)
杜甫把字掛好以後,搖頭扭首地看了看,又往端正里扶了一下。然後他打開了一幅畫。
這是一幅朋友畫的蒼鷹圖,上面且有杜甫的題詩《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辣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妻子睡了,杜甫開始在燭光下磨墨。他的一隻手和他的一塊墨開始了轉圈,一圈一圈又一圈。他的思想卻如一石擊破的湖水,漸漸地盪出燭光,盪出屋子,盪出遠遠地傳來的邊城鼓角之聲,盪出古秦州城的神秘之夜。一方墨池漸漸地被他攪成了一片混亂的世界--凄厲的鼓角聲中,唐王朝的軍隊正在潰敗。丟盔棄甲,拽旗而逃。史思明再次攻佔洛陽。回紇的騎兵不顧一切地狂奔逃竄。老百姓在逃難。在鐵蹄下呻呤,長號。在熊熊大火中痛失家園,而安史叛軍卻在哈哈大笑。關中大飢。餓脬遍地。有吏夜捉人。老翁越牆而走。老婦出門探看。自己一家也混在逃難的人群中,不知向何處去地趔趄在路上,而牲口也很快被人搶去。自己被安祿山叛軍俘虜。華州州牧勢利醜陋的小人嘴臉。堆積如山的案牘公文。揮汗如雨。拍案而起。憤然擱筆。仰天長嘆!
這一聲長嘆,從華州,長長地嘆到秦州。
杜甫想到了自己關隴道上的攀山涉水和高低俯仰。一家老小行走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不知道前路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心裡老是怯怯地覺得不踏實。山巔峰頭上舉目一望,流水漸枯,草木凋零,而自己此去前途未卜,不知會不會有一個好的著落……這一切怎麼能不讓他憂從中來而愁容滿面。
杜甫奮筆疾書,寫下了後來在文學史上著名的《秦州雜詩二十首》的第一首:
滿目悲生事,因人做遠游。
遲回度隴怯,浩盪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鳴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兩句,寫得蒼涼悲苦。「悲」、「遠」、「怯」、「愁」與「問」、「折」等語,傳達出詩人當時心情的多個側面。
當第二天微明的天色透窗而入時,杜甫一家還在酣睡,而杜甫睡得尤其酣暢深沉,經過了多日的鞍馬勞頓,旅途風霜,他實在也應該好好地睡一個囫圇覺了。
杜甫在秦州之三:汗血馬
杜甫初寓秦州的一段日子,主要的活動范圍在城區及近郊,他看到的,除了街市裡的胡馬羌婦、朱門瘦民,就是「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的秦州風光。在這期間,天晴時他和家人出去采葯,陰雨天就在寓所里讀書、思考、懷親、遣興。當時,杜佐一時未到,阮昉一時未識,贊公一時未訪,佳人一時未遇,另外所帶川資尚豐,天氣也是涼而不寒,既無奔波之累,亦無公務之煩,遠離戰亂而又置身明山秀水,真是詩人一生中難得的一段平靜休閑的好日子。
這天早晨,陽光灑遍了秦州城的大街小巷,杜甫也在這明艷的陽光裏手牽著女兒杜蓉走出了寓所的大門。他的身後,杜占手裡拎著一條口袋,看樣子要順路買米。宗文和宗武,少不了也要跟在他的後面。他們要去好好地看一看這個陌生神奇的西部小城。
他們很快就來到了當時歸降於唐的氐族、羌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區,這里帳蓬林立,膻氣浮盪,怪眉怪眼的人們或在殺牛宰羊,或在燃薪煮飯,或在坐飲笑談。這些奇異的男女老少讓杜甫和孩子們大開了眼界也大為驚訝。
有人正在殺牛。那大漢把刀子咬在口裡,雙手抓住了牛角。可憐的牛好像預感到不祥,盡力掙扎,可是晚了,人們早已給他加上了繩圈,它的掙扎只能讓自己轟然倒下。幾個漢子麻利地縛住了牛腿,咬刀的漢子將牛頭擰住,騰出手,握住刀,瞅准了牛昂奮的脖子猛地一刺,鮮血噴出,很快,一頭黑色的老牛便死成了一堆牛肉。
公元七五九年的秦州,是熙攘熱鬧的秦州,是西北絲路上的重鎮,是物資的聚散地,也是民族的聚散地。這一天,和往常一樣,長街上又有人在比武了。有兩個回紇族的少年,正在摔跤。他們兩個都是身強力壯,鬥志勇毅,赤膊上勁健的肌肉光耀著少數民族特有的悍勇。一旁,七八個好事的圍觀者正在為他們吶喊助威:「使勁!使勁!使絆子!……」而不遠處正有一個羌族騎手在表演他的馬術:他時而催馬疾馳,時而突然地勒馬,讓馬騰空而長嘶。他在快速的賓士中飛身離鞍,從地上拾起一把戰刀,然後策馬揮刀,刷,只見白光一閃,一根木樁就被劈成了兩半。
這時另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大家看一看我的箭法。他彎弓搭箭,向天上略一搜尋,說了聲好--胳膊一動,嗖,一箭便射落了一隻飛鳥。眾人喝采不已,杜甫也立在一邊連道:「好箭法好箭法,李廣莫及也!李廣莫及也!」
《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這首詩,顯然是詩人杜甫立足於秦州城內的四望之作,其中的幾個動詞,如「領」、「出」、「有」、「來」,即可分明地顯現出詩人的觀察點與觀察角度。我們順著杜甫的目光,也就分明地看到了一些西部邊城的奇異風物:
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
降虜兼千帳,居人有萬家。
馬驕朱汗落,胡舞白題斜。
年少臨洮子,西來亦自誇。
顯然,杜甫在秦州城的時候,看到了中原地區很少能夠看到的西域汗血馬:「馬驕朱汗落」這五個字,一定是杜甫對當時秦州的寫實而非想像。
我們可以如此想像當時的情景:忽然,一隊膘悍的胡人馬隊馳入帳蓬林,一部分繼續馳遠,一部分停下來。騎手滾鞍落馬。經過了長途賓士的馬仍在喘息,噴出的白氣像馬臉旁的一片白雲。馬的四蹄仍在不停地刨動。這是一匹八尺腰身,紅鬃黑鬈的西部寶馬,現在它們的前肩部小孔里正流淌著紅色如血的汗珠。
杜甫被這罕見的紅色的汗珠驚呆了:「汗血馬!這不是汗血馬么?這可是產於西域大宛國的一種神馬啊!」
正在卸鞍的大鬍子騎手聽了,對杜甫說:「老先生眼力不凡,識得千里馬呀!」杜甫忙說不敢不敢,「我只是略知一二,你看這馬,身上沒有多餘的肉,骨相英駿;你看它的耳朵,小而尖,狀如削竹之筒;你再看它的蹄子和足腕,《相馬經》里說:『馬腕欲促,促則健;蹄欲高,高耐險峻。』它的蹄正高、腕正促……一看就是汗血神馬!」
「先生所言極是。這就是純種的汗血馬!」騎手說:「只有一樣先生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這種馬呀,它過一些日子就得去一次河西,吃了那裡的草,回來他才能安寧!這不,我們剛從我們的河西老家回來。」
杜甫聞言,若有所思地「噢」了一聲。這匹神奇的汗血胡馬給詩人留下的印象之強烈,從《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五可以看出:
西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
浮雲連陣沒,秋草遍山長。
聞說真龍種,仍殘老肅霜。
哀鳴思戰斗,迥立向蒼茫。
可以說,這一首詩(《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五)詠馬詩正是「州圖領同谷」那一首(《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中詠馬之句的注腳。
當杜甫終於轉身離開時,才發現孩子們正在看一個胡人少年的跳舞。「胡舞白題斜」,一個眉心裡塗了白點的健美少年,正在表演充滿著異族情調的西域舞。人們的喝彩聲不絕於耳。小夥子舞得瀟灑利落,杜甫也看得如痴如醉。他不禁想起了當年在長安舞劍的那個英姿颯爽的公孫大娘來。
杜甫以前曾見過一匹這樣的胡馬,並寫過一首詩《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梭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城可橫行。
後來,他還寫過《高都護驄馬行》,及《李〔雩阝〕縣丈人胡馬行》等。
丈人駿馬名胡騮,前年避胡過金牛。
回鞭卻走見天子,朝飲漢水暮靈州。
自矜胡騮奇絕代,乘出千人萬人愛。
一聞說盡急難才,轉益愁向駑駘輩。
頭上銳耳批秋竹,腳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龍別有種,不比凡(一作俗)馬空多肉。
洛陽大道時再清,累日喜得俱東行。
鳳臆麟(一作龍)□(「鬈」卷改耆)未易識,
側身注目長風生。
應該說杜甫對馬是比較在行的。一千多年後,有人在想像杜甫困頓的秦州生活時,說:他「騎著黑瘦的毛驢/從塵土飄揚的大道上/穿峽越谷/翻過一片森林/遠去在唐朝的背影里」,事實上杜甫在秦州出行,騎的不是驢,而是馬。馮至《杜甫傳》說:杜甫在華州時,「他偶然走到東郊,遇見一匹被兵士遺棄在路旁的瘦馬,他也曾聯想到人世的困頓,寫成一篇《瘦馬行》。」
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石聿〕兀如堵牆。
絆之欲動轉〔奇欠〕側,此豈有意仍騰驤?
細看六印帶官字,眾道三軍遺路旁。
皮干剝落雜泥滓,毛暗蕭條連雪霜。
去歲奔波逐余寇,驊騮不慣不得將。
士卒多騎內廄馬,惆悵恐是病乘黃。
當時歷塊誤一蹶,委棄非汝能周防。
見人慘澹若哀訴,失主錯莫無晶光。
天寒遠放雁為伴,日暮不收烏啄瘡。
誰家且養願終惠,更試明年春草長。
聯系杜甫對中草葯的喜愛,我們甚至也可以推想:杜甫說不定還是一位不錯的馬醫呢!就是這匹瘦得被遺棄了的馬,杜甫把它牽回後,精心照料,它就恢復了健康,後來就陪杜甫越隴坂而至秦州。杜甫秦州詩里還有一首《病馬》。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這匹病馬,也許正是治好了的那匹愛騎老馬。杜甫與此馬,可謂「患難之交」。
這一天,它正在後槽里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草時,杜甫來看他了,杜甫摸著老馬的嶙峋瘦骨,老馬揚頭昂首,抖鬃而鳴。
杜甫說:老伙計,你也老啦,可是你可要挺住啊,過幾天,我老杜還要靠你遠行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你我暮年,壯心莫泯,怎麼樣?
老馬似乎是聽懂了一樣地引脛一聲長嘶。
公元七五九年秋天杜甫的心境,也真的就是一匹老馬的心境,是壯心不已的心境,也是無限悲涼的心境。
杜甫離開秦州後寫的《赤谷》一詩里,有這樣的一句:「我馬骨正折」。也許,杜甫與他的這匹愛馬,就是在赤谷而忍痛分手的。
跨汗血馬而風一樣賓士,永遠只是人們美麗的夢想,殘酷的現實是:人們都在與自己的馬,共瘦,共病,共老……
杜甫在秦州之四:南郭寺
公元759年,剛剛進入秋天的秦州。一聲悶雷。大雨傾盆。秦州城裡的老槐樹、青瓦、戌樓、茅草屋,都沐浴在這猛烈的大雨之中。街道上很快水流縱橫。雨中的河水更為洶涌,波浪翻滾,柴碴沉浮,水光閃爍。但是河堤上,卻有一個羌族少年在看河。雨水澆透了他身上不多的衣服,他全然不顧,只是一個勁兒在那兒拍手歡呼:河水又漲了!河水又漲了!不遠處有一壯漢,似乎是他的父親,頭戴草帽,正在用一根長桿的大罩撈取著河裡漂來的浮草沉碴。一匹驛馬從他們身後的路上匆匆馳過,四蹄踢起四濺的水珠,像開了一路碎玉的花。
可能是這個羌族小孩子對此早已司空見慣了,所以他頭也不抬,對賓士的驛馬看也不看。然而杜甫卻眼盯著奔跑的驛馬若有所思地看了半天。
杜甫走下城頭時,雨已經停了,秦州城一片亮麗鮮艷,四處清潔如洗。一個小孩子一邊唱著一首歌,一邊一棵一棵地踢踏著路邊上的樹。他每踢一下,樹上就又有一場小雨亮晶晶地落下來。他留下了一路的孤獨。還有一些小孩子,則高高地挽起著褲子,赤腳在積水裡玩著。他們的大人,卻正忙著用盆子往外面舀院子里的水。杜甫穿過街道,走進了一家小酒店。
杜甫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他是一個詩人,他的身上有著一生好向名山游的詩人天性。當他在秦州的生活比較穩定且天氣變得睛好之後,他一定會馬上就到附近的幾外名勝去觀光。
杜甫蹬著兩只麻鞋在秦州專程去觀看了的地方,從他的秦州詩里看,好像首先是隗囂宮,然後是南山寺。南山寺,即現在的南郭寺。
多少年後,天水電視台劉晉先生的電視片解說詞《風雪南郭寺》,對杜甫的南郭寺之行,有過生動的描繪:「很多年了,南郭寺靜靜地矗立在秦州城外的慧音山麓,忍受著時光緩慢的流逝,彷彿就只是為了等待一個人的到來。」
現在,這個叫做杜甫的人來了。
他大約是黃昏時分走進了南郭寺紅色的山門,來聽北流泉的淙淙水聲,來撫摸中庭那棵蒼勁的柏樹。他看到秋花緊挨危石而開,借危石之陽剛,顯示著自己的柔美。危石高高聳立,其狀怪異。夕陽如金,傾潑於草叢中。草叢里有一口廢鍾寂然倒卧。潮潤的山風吹來,吹動杜甫的千思萬想,於是杜甫不由得脫口而誦曰: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
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鍾邊。
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
說到杜甫的南郭寺之詩,不得不再說一說李白的南郭寺之詩。
秦州,是當時唐人的西陲。入唐以來,秦州以其隴右要隘之地理位置,成為唐王朝長安以西的第一個重鎮。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他們西辭京華,第一站就是秦州。僅以詩人論,高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王維,「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的邊塞詩人王昌齡、高適等人,他們都曾留駐過秦州邊城。可以說,當年的天水,正是大唐英雄們西去絕域的一個重鎮,是咸陽一別後英雄淚下的第一個記憶。而自稱「十五好劍術,遍干諸候。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的李白,由於祖籍秦州,很可能在杜甫之前也曾來過秦州。據考,李白曾在南郭寺留有一詩雲:
自此風塵起,山高月夜寒。
東泉澄澈底,西塔頂連天。
佛座燈常燦,禪房香半燃。
老僧三五眾,古柏幾千年。
只是,此詩畢竟平平,極有可能是後人託名之偽作。
李白一生四海為家,高掛詩歌的風帆於楚漢之間雲來鶴往,且大都有詩為證,但他的秦州老家之行——如果他真的來過——卻實在有些悄然。李白給秦州的歷史留下了好大的一片空白與遺憾。
不久,杜甫流寓天水。中國最偉大的兩個大詩人,不知道為什麼,竟都與秦州有著難解的奇緣。
南郭寺原建有杜甫祠堂一。祠內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杜甫像富態儒雅,頗見君子之風,這當是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供桌上也有應時果鮮,香火不斷。杜甫祠堂門外有一副對聯:「隴頭圓月吟懷朗,蜀道秋風老淚多」。它凝煉、生動地概括了杜甫在秦州的凄涼日月及奔赴成都的一路艱難。
近年來,南郭寺增建杜甫塑像一,且將宋婉以王羲之字集杜甫秦州詩之作即所謂「二妙軒」刻碑於南郭寺,成為秦州人對杜甫最好的紀念方式之一。宋婉有一首詩直接以《少陵》為題,現錄此為念:「少陵棲隱處,古屋鎖莓苔。峭壁星辰上,驚濤風雨來。人從三峽去,地入七歌哀。欲作招魂賦,臨流首重回。」
南郭寺,就是杜甫當年在秦州的一處身心的「棲隱處」。
杜甫在秦州之五:采曬草葯
秦州城裡逢集日的早上,一位秦州采葯老人早早地就擺好了自己的攤子,正坐在半截青色的磚頭上搓著一根草繩,旁邊是一堆青青的冰草。已經搓好的草繩在他的身後盤成了一堆。
不兒杜甫和僕人杜安就帶著自己的葯來了。杜甫笑著向老頭道:「老人家,你早!」老人看是杜甫,指了指旁邊四塊磚頭圈出的一塊地方。杜甫說:「老人家費心了,這兩天,身體不好,起身得遲了。」杜甫擺好自己的葯攤子,就和老頭學著搓起了草繩,說起了閑話。
我們可以設想:杜甫的僕人杜安,在賣葯這件事上,一定要比杜甫會操作,會呦喝,是個稱職的伙計,而杜甫應該就是一個傻乎乎的掌櫃。
杜甫一生,曾經種葯、采葯、曬葯甚至賣葯。「據學者研究,杜甫寓居秦州時曾以挖制草葯、懸壺行醫為生。」(高天佑《杜甫隴蜀紀行詩注析》甘肅民族出版社2002,P56)可以想像的是:「葯生活」是杜甫秦州期間除了不言而喻的「詩生活」——寫作秦州詩及「目生活」——游山覽水——之外一個相當重要的生活內容。
所以,對公元759年秋登臨秦州的杜甫,我們不能把他僅僅視為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游歷者或者逃難者,而應該看到,他在秦州的每一次佝僂的登臨,至少顯示著他的兩重身份:一個辭官遠游的詩人和一個頭戴方巾、身著長衫、肩背葯簍,手裡倒提著一把葯鋤的采葯人。
但是杜甫在秦州的「葯生活」卻並沒有得到學者們的重視。比如馮至先生重版的《杜甫傳》結尾收錄的馮先生研究杜甫的一篇另類文字——小說——《白發生黑絲》,在描寫到杜甫潭州(長沙)賣葯時,有意無意地繞過了對杜甫秦州賣葯的「回憶」:
……
杜甫認真地聽完了這段話。
在老漁夫為杜甫出主意的同時,杜甫的心裡就在想,賣葯,我是有經驗的,在長安時,我在王公貴族的府邸里賣過葯,在成都時,我在一些官吏中間賣過葯,如今流落潭州,為什麼不能把葯賣給老百姓呢?他沒有等漁夫補充的那句話說完,就把漁夫前邊的話重復了一遍,「既可以醫治病人,又可以買點米回來」。
這表示他接受了漁夫的建議。
馮至在這一段文字里提到了杜甫的長安之賣葯,也提到了杜甫的成都之賣葯,卻偏偏沒有提到杜甫的秦州之賣葯——甚至連「隴右」二字都未曾提及。難道在生活困頓不堪的秦州,杜甫「既可以醫治病人,又可以買點米回來」的賣葯動機,竟不比在成都時更具迫切性與典型性么?
那麼馮至在他的《杜甫傳》之專門敘述杜甫隴右生活的部分即《隴右的邊警與艱險的山川》里,對杜甫在隴右的「葯生活」又是如何描述並且評價的呢?
他說:「可是生活不能完全仰仗他人,他於是又重新開始他在長安時經營過的賣葯生活,來維持他的衣食。我們在他秦州的詩里中常常讀到關於采葯和制葯的詩句,並且在太平寺泉水的下流,他也夢想過,如果用這比牛乳還香美的水灌溉出一片繁榮的葯圃,該有多麼好呢?」
他終於注意到了杜甫在秦州的「葯生活」,可是,從他對杜甫賣葯所謂「維持他的衣食」之動機的理解,可以看出馮至對杜甫在秦州的「葯生活」,敘述仍然是簡單的,思考仍然是膚淺的——他沒有對杜甫的「葯生活」展開深入的思考。因為杜甫在秦州的「葯生活」——采葯、曬葯、制葯甚至賣葯——看似是為生活所迫的一種權宜之計與經濟行為,其實這種詩人賣葯——而不是一般的商人賣葯或山民賣葯——恰恰卻給我們留下了杜甫當年更多耐人尋味的生活信息與思想信息。
從秦州詩看,杜甫的「葯生活」應該是基於杜甫道家影響的對於隱逸生活——「詩意的棲居」——的一種人生嚮往,和中國現代魯迅先生的棄醫從文——放棄對肉體生命的關注而轉向關注人們的靈魂世界——正好相反的是,在中國古代,常常有些人會棄政而為醫,或者棄文而從醫 ——棄社會而歸於自然,棄進取而轉為隱逸。而且,燒葯、采葯、甚至曬葯,是杜甫以及當時的其他文化人普遍認可的一種比較優雅浪漫的生活方式,也許是他們游歷祖國山川時的一種「業余愛好」,是他們與大自然的一種對話方式。就像劍之於武林人士是一種人生標志與生命意象一樣,「葯」應該也是當時一般喜歡田園山水的文化人的一種人生標志與生命意象。否則賈島的詩句「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就不會不脛而走地被人們傳誦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杜甫的「葯生活」,是源於杜甫儒家思想的仁者的選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向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包括略通醫道——為其知識結構的努力模式,人們也常常把「良醫」、「通儒」、「顯宦」連在一起。事實上文人中喜通醫道且略通醫道者不乏其人,比如蘇東坡
⑧ 求一些中國現代詩歌名句
1、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徐志摩《沙揚娜拉》
2、 我把你這對乳頭
比成著兩座墳墓
——郭沫若《Venus》
3、 青松和大海,鴉背馱著夕陽
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
——聞一多《口供》
4、 我若真個害刻骨的相思
便一分鍾繞遍地球三千萬轉
——胡適《一念》
5、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6、 教我如何不想她
——劉半農《教我如何不想她》
7、 我一步一回頭
瞟我意中人
——汪靜之《過伊家門外》
8、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卞之琳《斷章》
9、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
10、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臧克家《有的人》
11、你要是愛誰,便沒命的去愛他
你要是誰也不愛,也可以沒命的去死掉
——魯迅《愛之神》
12、長發披遍我兩眼之前
遂割斷了一切羞惡之疾視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李金發《棄婦》
13、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14、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於來臨
呵,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
——何其芳《預言》
15、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16、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冰冷地沒有言語
──馮至《蛇》
17、最後見你是我做的短夢
夢里有你還有一群冬風
——邵洵美《季後》
18、美開了一家當鋪
專收人的心
到期人拿票去贖
它已經關門
——朱湘《當鋪》
19、請將你的心比一比我的心
看到底誰的狠,誰的硬,誰的冷
為你我已經憔悴不成人形
——劉夢葦《示嫻》
20、花瓣兒在潭裡
人在鏡里
她在我的心裡
只愁我在不在她的心裡
——康白情《疑問》
⑨ 現代詩中的名句有哪些
1、《礁石 》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2、《成功的花》冰心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3、《月夜》沈尹默
霜風呼呼的吹著,
月光明明的照著。
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
卻沒有靠著。
3、《一朵野花》陳夢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
4、《向日葵》王亞平
夜裡,風雨打落她的花瓣
早晨,她依然朝著太陽
5、《不系之舟》林冷
沒有什麼能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縱然路旁有玫瑰,有綠陰,有寧靜的港灣
我是不系之舟
6、《雁子》陳夢家
從來不問他的歌
留在哪片雲上?
只管唱過,只管飛揚,
黑的天,輕的翅膀。
7、《門》向明
讓可憐的盆景驕傲室內的優遇吧
種子的兩頁綠扉是要開向風雨的
8、《回答》北島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如果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9、 《落葉》舒婷
樹應當只有
一個永恆的主題
為向天空自由伸展
我們決不離開大地
10、《小河》臧雲遠
像在墨墨的大地上尋找燈火,
真理的火焰從不對誰藏躲,
我尋找了二十幾年,
我知道前進就是快樂。
11、《橋》馮至
縱使是海一樣地寬廣,
我也要日夜搬運著灰色的磚泥
在海上建築起一座橋梁。
12、《小鳥辭》吳奔星
當第一縷金色的陽光,
綉著我的翅膀,
我抖落黑暗所培育的睏倦
在有彈性的綠色的枝條上,
舞蹈,歌唱!
當第一陣清新的空氣
流入我的胸膛
我噴出夜魔所灌溉的牢騷,
在鍍著銀露的枝條上;
唱歌,徜徉!
13《代》徐敬亞
第一粒雪就掩埋了冬天
14、《冬天的樹》青勃
春天不來
冬天的樹
死也不懸掛
紅花綠葉
歡迎的旗子
15、《既然》徐敬亞
那麼|就把一生交給海吧|交給前方|沒有標出的航線
16、《陽光不會變質》 桑恆昌
不過,無論埋在哪裡,陽光都不會變質
17、《繁星》冰心
言論的花兒
開得愈大
行為的果子結得愈小
18、《 我站在橋上看風景》顧西爵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19、《時間是一把剪刀》汪靜之
時間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匹錦綺
時間是一根鐵鞭
生命是一樹繁花。
20、《眼睛》流沙河
天真的眼睛到處看見朋友
陰沉的眼睛到處看見敵人
⑩ 關於瞬間的名言美句
一個人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在當他酣睡時,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時刻,就是在他覺醒的瞬間。 叔本華(德)《愛與生的苦惱》
個人(2173) , 幸福(1426) , 幸福的(408) , 不幸(379) , 在他(116) , 不幸的(114) , 時刻(92) , 最不(84) , 當他(53) , 最幸福(41)
世界豐富的每一個瞬間都值得我們調動全身的感官去體味。雨絲的涼,微風的軟,梧桐的綠,街道的靜,只要你有一顆年輕善感的心,眼前的每一個景緻都值得你用終生的記憶去貯存。 張乃光
世界(977) , 每一個(200) , 年輕(177) , 值得(166) , 豐富(153) , 記憶(83) , 眼前(74) , 要你(69) , 你有(65) , 只要你(60)
為了理想採取一種生活態度,並且具有信心,受到什麼樣的折磨也不更改,可是在飢寒交迫,這種信心無法維持時,信心發生動搖,而經過一度思索,仍然堅持下去,在這決斷的一瞬間,顯示出崇高的人生的意義。 馮至《 "3142》
生活(2177) , 人生(1464) , 理想(430) , 信心(182) , 崇高(168) , 態度(137) , 經過(137) , 堅持(120) , 下去(119) , 有信(108)
人們藉以達到目的的唯一手段就是武力和狡詐。他們說還有愛,但那不過是為了等待陽光。生命需要每一個瞬間。 歌德(德)
生命(1204) , 每一個(200) , 等待(112) , 手段(97) , 陽光(95) , 瞬間(40) , 那不(27) , 達到目的(26) , 以達到(11) , 狡詐(9)
人創造奇跡常常是在瞬間,但沒有一個創造奇跡的人是依靠瞬間的。 陳宏高
創造(545) , 沒有一個(61) , 奇跡(53) , 依靠(50) , 瞬間(40) , 但沒(22) , 創造奇跡(6) , 瞬間的(5) , 奇跡的(5) , 創造奇跡的(2)
人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死也是一霎間的事。 席勒(德)
人生(1464) , 瞬間(40) , 一瞬(23) , 一瞬間(13) , 死也(5) , 瞬間的(5) , 一霎(2)
人生裡面有些瞬間,也有些情感……那是我們只能意會,卻不可以言傳的。 屠格涅夫(俄)《貴族之家》
人生(1464) , 情感(183) , 也有(93) , 裡面(75) , 不可以(48) , 瞬間(40) , 言傳(6)
偉大的事業降臨到渺小人物的身上,僅僅是短暫的瞬間。誰錯過了這一瞬間。它決不會再恩賜第二遍。 茨威格(奧地利)
偉大(713) , 事業(454) , 偉大的(444) , 僅是(148) , 人物(119) , 第二(105) , 短暫(98) , 小人(97) , 決不會(85) , 渺小(84)
信心是一種心境,有信心的人不會在轉瞬間就消沉沮喪。如果一個人從他的蔭庇所被驅逐出來,他就會去造一所塵世的風雨不能摧殘的屋宇。 海倫·凱勒(美)
個人(2173) , 信心(182) , 會在(109) , 有信(108) , 人從(40) , 瞬間(40) , 風雨(38) , 有信心(37) , 塵世(32) , 消沉(22)
信心是一種心境,有信心的人不會在轉瞬間就消沉沮喪。 海倫·凱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