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2014高考滿分作文及賞析

2014高考滿分作文及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17 04:25:52

㈠ 2014年高考滿分作文雙贏是終極的評語

雄鷹振翅高飛,劃過長空。那一片湛藍包容了它的不羈,承載了它的穩重版,為此,藍天才多了一權分神秘,多了一分美麗。

鯉魚擺尾洄遊,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許了它的活躍,收留了它的靈動,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黃鸝枝頭高唱,劃破密林。那一片蒼郁容納了它的不安,守護了它的機巧,於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適。

彼此容納,彼此和諧,這便是雙贏的智慧。

自然界中的生物懂得和諧共處,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將養分輸送給固氮菌,固氮菌向植物提供氮素。彼此生存,互為條件,保持和諧,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這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國際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面對澎湃的經濟大潮,各大公司為了生存與發展,紛紛採取合作的方式,彼此聯手,互通物資與信息,在奔涌的潮流中,彼此互動,共謀發展,保持不倒,壯大自己。這也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昭君出塞,流傳千古。匈奴停兵請求和親,增強和睦,共謀穩定。為了黎民蒼生,為了邊塞穩定,昭君,和平的使者,為雙方的百姓帶來了和好的福音。這又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子期伯牙,共奏高山流水之音,和諧的旋律使彼此陶醉,對他們來說,這不算是雙贏嗎?

劉邦項羽,為爭天下而塗炭生靈,最

㈡ 求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及賞析(賞析400字左右)

賞析哪有400字的,又不是名著也!!!!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村外有一條河,河灘上有一溜空地,凹凹凸凸地漫布著的是一些墳頭。我的祖先便長眠在那裡,這些墳堆被風雨所蝕,顯得枯瘦蕭索。雖然墳墓里的形體早已零落成泥,但生離死別時那無可奈何的失落總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我在這墳堆間踽踽獨行,溫軟的手指觸摸著突兀的泥土、易逝的生命,叩問蹣跚的歷史--人的歸宿,能沉埋、擠壓得如此緊縮和局促么?曾經多少疏朗的胸襟、火燙的情懷,多少的利益糾葛、人生搏鬥,都統統由高邁走向了苦吟,悲憤懊喪地在這里畫下一個蒼涼的句號,凝結成一個幽僻的角落,枕著冰涼的河水,一聲不吭地悄然歸位。

一天又一天,日子彷彿就這么過去了,突然有一個早晨,空氣中有點異樣,慌亂之餘,看到一簇野菊花,頂著濃烈的秋霜,嫩黃的花瓣映著淡淡的晨曦,坦誠而透徹地擠滿了枝頭,高雅素潔的清香一下子染透整個身心,在人生的荒原上默默地回盪,不再有任何的名利和喧囂。

土地是厚實的,它承載了人間所有的不幸和苦難;野菊是滋潤的,它散發出生命意識中最溫馨的微波。自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對生存作了最深沉的詮釋:不必走南闖北,叱吒風雲;不必馬蹄硝煙,縱橫馳騁。年輕的我需要的只是在青春的心裡有一雙追尋人生真諦的翅膀,一雙隱形的翅膀。它圓潤到無須凌厲,蘊藉到無須聲張,只會靜靜地收攏為一脈溫情的自享和企盼,重新凝聚心靈蔚成方圓。

帶著這雙隱形的翅膀,在尖酸刻薄的挖苦中我不會寂寞孤單地彷徨,在荊棘密布的迷霧中我不會作無力的悲嘆和逃避。我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瘋,可以狂,我可以在巍峨的峰頂上舉目四望,可以在細草微風的原野上偃仰嘯歌,可以在江楓漁火中對鍾而眠,可以在漫天的風雪中獨釣寒江。

如此,即便是刀山火海的去,馬革裹屍的還,忍辱負重的生,大義凜然的死,我因有這雙隱形的翅膀而在大徹大悟中盡情遨遊。也許,我終究會成為這里的一座土丘,盡管矮小,我也將同那些生命的積淀一道去撐起頭頂上的萬里雲天。雖然寥廓的天空中沒有留下痕跡,但我已飛過。

點評

這是一篇非常優秀的考場作文,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借鑒與學習:

一、文筆老練,文采飛揚。本文並沒有華麗的字眼,卻字字珠璣,朴實而有深意。飛揚的文采彰顯出考生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高超的語言技巧。文章含而不露,文筆老練,難能可貴的是,考生對人生真諦的理解與追求,超然灑脫。

二、結構巧妙,格調高雅。考生開篇並不急於擺明主題,卻用一段自然朴實的環境描寫

開篇,逐步過渡到"隱形的翅膀"即人生真諦的主旨,舉重若輕的結構安排,顯出考生精心的構思以及高超的寫作技巧。對人生的思考,灑脫而豪邁,展現出考生高雅的人生格調。(黃利梅)

㈢ 2014高考滿分作文

http://www.51test.net/gaokao/manfenzuowen/你自抄己看吧,全都是滿分作文
望採納

㈣ 四川省2014年高考滿分作文

所謂滿分作文,多半是出版商杜撰的,要知道高考卷子本身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專閱卷教師上面有題組長屬,題組長上面有科目組長,科目組長上面有閱卷單位負責人和當地省級教委的負責人,這些人都只能看到卷子的電子版而不能看到紙質版。在閱卷現場任何拍照都是禁止的。想要滿分作文只能從教委或者當地招考中心那裡拿到卷子。再者,作文基本是多人閱卷取平均分,兩三個人都給60真的太難了。有滿分作文,但是一年也就那幾個,根本不會有市面上那麼多,很多都是找寫手杜撰的。零分作文也是如此!

圖書業我也做過,現在市面上的主流教輔還比較良心,但是一些小品牌就是玩噱頭,根本沒有用心做。還有有些和學校聯系比較緊密的教輔,具體品牌就不說了,黑心得要死。你看《高考題庫》帶原創題那麼厚打完7折賣30多,那些和公辦校聯系好的只做學校不做對外市場的教輔,薄薄一冊定價都是70左右,就是學校打了很低折扣(比如4折,仍然有28元)賣給學生,仍然有很大的利潤,成本不到10元。

好多出版商和學校的瓤壞掉了,哪說的不對求打臉,別光點「反對」,OK?

㈤ 高考滿分作文及賞析

上海08年高考唯一的一篇滿分作文 他們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裡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裡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閱卷老師點評: 滿分作文有五大優點,首先,作文將民工子女的生存狀態很真實地描繪出來,從農村到城市經歷的不自然、不適應,再到他們心態的逐漸成熟,讓人感受到一個真實存在的群體;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暢,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積累,但是並無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自己的情感和視野,文字和主題很匹配;第三,總體上看作文表達了作者對同齡人的同情、關注和企盼,言為心聲,也正是作文題目要求的體現;第四,這篇文章的描寫非常細膩,「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最後,文章關鍵還寫出農民工子女的變化,「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考生沒有一味抱怨,寫出了變化和希望。2008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感受鄉村》 初以為,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著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游然。 那隻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著苦痛。那裡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著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閑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凈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朴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著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雲南高考高分作文:變味的善良 我們總站在富足的地方憫惜貧窮,總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惡,總在五十步笑百步後呼喚遠離冷漠,總在血痕淡去後才忙著計算生命的價值。 於是,我們俯身憐憫的姿態傷害了別人的自尊。 每次災難過後,都有太多的人爭先領養孤兒,當這片熱潮過去,又有太多的孤兒陷入苦難。據心理學家分析,領養孤兒要考慮自己的經濟狀況,家庭氛圍要同孩子原先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長性格都要與孤兒相適宜。但是,太多的人僅憑自己一腔熱血。熱心卻喚回了家庭的分裂,孩子們再次面臨家園破碎的痛苦,傷害再次打擊無辜孩子柔軟的心靈。善良由甜蜜變為苦澀。 我們用沸騰的熱血燙傷了他人的肉體。 2008年奧運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奧運,舉國歡慶,氣氛火熱,聖火傳遞,同一世界,同一夢想。但是,不和諧的色彩也玷污了奧運火紅的火炬、綠色的橄欖枝。據報道,8歲孩童用55天時間完成抵京「馬拉松式」賽跑;10歲孩子捆綁雙臂在激流中前行;8歲女孩在父親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達首都北京……這些行為引起中國甚至世界媒體的關注,其中不乏外國媒體以此對中國奧運的詆毀。不實評論需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認,這是「畸形奧運熱」。我們舉辦一個理性的奧運,就需要理性的行為作支撐。熱情由火熱的激情變為瘋狂。 我們在用熱血燙傷他人肉體時,也燙傷他人的心靈。 2008年5月21日的汶川大地震,我們以最迅速最團結的行動援救了太多的生命,我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無數的閃光燈聚焦四川,閃爍著無數動人感人的故事,但也刺傷了災區人們的瞳眸。 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運的,但有記者為了采訪一遍一遍喚起他們沉痛的回憶,孩子失聲痛哭,大人也泣不成聲;有熱心的志願者無救災意識,卻前往災區,雖一顆熾熱之心卻給災區添亂。不正確的救援動作,不完善的服務行為,不合理的安慰幫助,給災區人民「二次傷害」。善良由本意的撫慰變成了利劍。 中華民族是堅毅、熱心、善良的民族。當我們挺過洪水、挺過非典,挺過不法分子對祖國的分裂和對奧運的褻瀆,我們也必將挺過慘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舉辦奧運。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動,站在別人的角度,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 「愛人之心」深入我們的血液,永葆善良甜蜜,為善良保鮮,讓它不褪色,不變質,不變味。 點評: 沉穩,冷靜,不凡的見解,入情入理的分析。讀《變味的善良》,能使我們理性而理智地看待和處理某些事情,讓愛心真正落到實處,讓善舉不會傷害別人的自尊,不會燙傷別人的肉體和心靈。 文章所列舉的三件事都很典型:領養孤兒、奧運熱、汶川地震後某些人的「善舉」。這些事為人們所關心,所熟悉,又是現實生活中剛剛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人們就很容易將作者的推斷和自己的認識進行對比、印證、思考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文章因此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思考縝密,剖析深入。文章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人們的動機和後果都說得明白,分析得有理,使人不得不服。特別是領養孤兒的一段,說得在情在理,能激起讀者的共鳴。 文章的語言運用和內容表達結合得也很好。洗練,朴實,自然,不華麗,也不失雕琢,彷彿是在和你談心,讓你接受他的觀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福建高考滿分作文「一蓑煙草任江平」 時間的流逝,淡滌舊跡,僅留下微漠的平淡與悲哀。濮水之邊,你翩然而去,僅留下楚使的瞠目與嘆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愛亦苦亦甜的刺激,誰人如你——— 莊子,淡泊一切,與道合而為一,只偏執著那淡淡的清白。 當一種美,美得讓人無所適從,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當一種平淡,淡得讓人無從品味,也只好嘆之惜之,贊之賞之。你甘於淡泊,樂於平淡,自得於平淡,只願在夢中化蝶而逍遙,只願隨那盤旋而上的鵬者浮游於天地,不願累於國事,不願牽絆於塵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飴的淡淡而香的礦泉之水,給人以絕境逢生,給人以平靜致遠,給人以超脫外物,我想要觸及你的衣襟,卻在指尖碰觸了清而澈,涼而柔的泉水,原是這般滋味。 無奈我擺脫不了那甜的誘惑,忘卻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無路可走之時,望見你那平靜如水的雙眸,澄澈至極,悠悠遠遠,望斷天涯路。 我以為你是孤獨的,你卻告訴我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誼,惠子的離去並未換來你的嗥啕此類,原來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紅塵。何以贊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詞窮。 念往昔,繁華競逐。你依舊逍遙游於世外,參透大自然的無窮。世界不過是你的主觀產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魚之樂,蝶舞之愉,螳螂之負,搖曳而去,穿梭於泥潭之中,何去在乎那權勢之爭,誰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氳之間,明月可掇,你在清風夜唳之中獨自守望那明月,以至於在人們高枕無憂之時那皓白之月不會迷失——— 只因你這顆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瘋癲,你淡漠的眼神卻攝人無語,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卻早已悠然飄遠。 對你唯有驚鴻一瞥,卻窺見了一種平淡致遠的處世態度,淡罷,淡罷,絕不為萬物所主宰,我獨逍遙於濯濁之外,蟬蛻去拖累,只願抱明月而長終。江邊一蓑煙草,一片縞素。 教我如何追尋你的步伐,那美至於無所適從的精髓;教我如何觸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態度。 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執的追逐,泉邊那飄揚的一片縞素,是為你而起的飄渺之歌。邢雅潔 點評 這篇作文讓我們對學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文字把玩能力刮目相看。莊子的境界其實一般人難以企及,但是作者對此卻有較深的感悟,否則,通過一個人的人生境界來闡釋一個「淡泊」的哲理,很容易落入俗套,或成為人物事跡的介紹而難見新意。作者借大量的莊子寓言和經過提煉的語言,萃取精華,裰合成文,顯得富有文采和大氣,很好地展現了一個高中生的語言素養。文中一些句子,如「我想要觸及你的衣襟,卻在指尖碰觸了清而澈,涼而柔的泉水」「泉邊那飄揚的一片縞素,是為你而起的飄渺之歌」,語句靈活,富有彈性,是作者創造性的運用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廣州起義暴發。起義之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而逃。然義軍終因寡不敵眾,數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死。旋革命黨人潘達微見而憐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於白雲山麓之黃花崗。九十七年之後,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於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於其門,百感並至,賦詩一首,詩曰:赤焰難明赤縣天,百年群魔舞翩躚。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皇祚不復天威去,天朝迷夢化為煙。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水師已覆巨艦沉,黃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樓上條約訂,馬關之約逆臣簽。大沽台上炮聲隆,將士陳屍國門前。新鬼啾啾舊鬼哭,京窪難日見炊煙。宣戰詔書何處尋?言說帝後西秋獮。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哭寶劍。六十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空向長河咒逝川,不盡國愁在斯年。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民窮國敝割土地,償銀賠款年復年。可憐越女夜夜哭,半國殖民半封建。檀香山上聚義士,興中會中復青天。烈火已燃錘與鐮,今將炮火滅清廷。槍聲驚破五羊城,英雄無懼揮寶劍。提攜玉泉為國死,何得英名在人間。悲歌一曲從天落,壯士不再歌易水。曉見江山有炊煙,烈士之魂已沉泉。人生百年能幾何,荒草斜陽土坯間。白雲片片魂悠悠,黃花遍野使人愁。義軍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載史書。黃花崗上土一抔,埋沒荒煙蔓草間。起事何知一死難,的盧青驄勞鞍韉。青天白日滿地紅,鑲開碑上覆墓間。行人往往悲舊事,含憤長憶孫逸仙。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見人間少帝制。百越之人總不忘,秋風秋雨濕黃花。愁看長江東逝去,卻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憤鉤沉,但看祖國煥新顏。滄桑浮沉憶浮生,吾輩發奮應向前。歲月如潮歌似夢,百年彈指一揮間。紅塵夢里憶壯舉,烈士陵前有愧顏。吾儕不曾歷戰火,無復見此漫硝煙。和平歲月憶往事,史海滄茫不親見。今春南嶺雪滿天,雪映梅花忠魂骨。碧血橫飛四塞驚,草木含情風雲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換新天。英雄何只黃花崗,無數忠魂紅旗間。百兆國子懷先輩,萬里江山動後人。召公甘為社稷死,感君總能多奉獻。至今天下傳英名,不使君沒蔓草間。今之河山多錦綉,不復沉淪如從前。工廠遍地多鐵馬,信息時代在眼前。民眾康樂少悲苦,難以再見愁容顏。吾今立於陵門口,思緒紛飛感萬千。聊謅一詩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見。後記:今日之生活,皆先輩流血而成,今中國多烈士之陵,何止黃花崗耶?然吾平生只至黃花崗,愧矣。今年之秋,料黃花崗之黃花,應於秋風之中透香中華乎?《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全文被評為湖北2009高考最牛滿分作文 作者受關注評點湖北一位高考考生的一篇名為《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的古體長詩,被教師們評為2009年高考語文「最牛滿分作文」。該作文文首是一段文言文,其後詩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後記約70字。 《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簡介 2009年6月22日,采訪高考閱卷情況時,多位作文閱卷老師一致介紹,一篇名為《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作文共1080字(含標點符號),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紹了該詩歌的寫作背景——2008年作者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百感並至,賦詩一首。 」詩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後記約70字,也是文言文寫作。 《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評價 「形式和內容表現上都堪稱一流。」武漢某省級示範高中閱卷老師介紹,該作文採用古詩詞的形式,雖然是採用的歷史題材,但表達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內容並不空洞。另一位老師表示,作為中學生,能選擇這種文體寫作,並運用得比較成熟,說明這名學生讀了很多書,有一定的古典文學功底。為你解答很高興!!高考滿分作文及賞析

㈥ 給幾篇高考滿分作文(要有旁批和賞析),作文越多越好

一、勿以好惡論斷之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與厭惡之情,然而,當這種好惡之情摻入對真理的認識時,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也許臘梅討厭冬風的肆虐與無忌,卻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許魚兒討厭巨浪的洶涌與猙獰,卻依然與巨浪為伴,成全生命的真諱;也許落葉對這個天地無比依戀,然而,當秋風吹來時,它毅然地飄落,告別那個美好的世界,成全來年萌發的草芽……

勿以好惡論斷之,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何等的明智選擇!

當一個人可以將對事物的判斷游離於感情的親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帶鉤,自是對其痛恨無比。然而,當他認識到管仲的才識時,放下心裡的厭惡,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主。

劉邦不喜韓信的出言無忌,卻委其以重任,讓韓信統兵作戰,征討四方,終於滅了西楚霸王,成為天之驕子。

房玄齡曾為李建成出謀害李世民,李世民又豈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計前嫌,重用房玄齡為臣,遂有"貞觀之治"之盛世,感情的親疏可以蒙蔽你的雙眼,讓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礙你對真理的認識,成為你求知路上的絆腳石。

勿以好惡論斷之,楚王不聽信鄭袖之辭而疏遠屈原,自不會為秦國所吞並。

勿以好惡論斷之,李存勖不寵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談國事,自不會因1人之亂而七廟隳,為天下蒼生所笑。

勿以好惡論斷之,諸葛亮不聽信馬謖的信誓旦且,自不會痛失街亭,1敗千里,死不螟目。

舉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傑因內心之好惡而慘遭滑鐵盧?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許,將來也如此。

對真理的探求是獨立的,對事物的認識也不能摻雜上感情,「做學問就是做學問」,陳景潤的話也許揭示了這個真理。

自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必苛求,不過,不可不求。

勿以好惡論斷之,也許你會發現,狗尾草也會開出美麗的花。

點評:

內容充實 語言優美。這是一篇內容十分充實的好文章。文章以簡短的問句起筆,接以充滿抒情意味而又具有啟發性的文段引人思考,繼而明確指出「勿以好惡論斷之」的論點,然後分兩個層次縱論史買。以公子小白、漢高相劉邦、唐太宗李世民之例談明智之人的明智之舉,以楚王聽信鄭袖,李存勖寵幸伶人、諸葛亮誤用馬謖為例談被感情蒙蔽雙眼的後果,進而發出「有多少英雄豪傑因內心之好惡而慘遭滑鐵盧」的疑問,最後以陳景潤的話結尾,使得文章前後文脈貫通,內容十分充實,極具說服力。

此外,本文語言很有特點,美感十足,一是語言有個性,凝煉簡潔善用短句,沒有眾多考生常有的大話、套話、俗話,抒真情、發真論,閱之可親。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形式上顯得整齊,表達上增添了生動性、形象性,加強了氣勢,堪稱美文。

二、文化行囊

彭麗媛說:「傳統文化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糧。」生於斯,長於斯,渾金璞玉,天然美質。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攝了你的魄,卒成豐富的內在。 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風度,也曾大碗喝酒,暢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養育情懷。情感豐富來源於文化的底蘊。 正如古語「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風,不知不覺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為一生的底色。 就好比沙龍孕育了林徽因這樣的奇女子,骨子裡都帶著一種動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從文筆下的翠翠「好似山裡的黃鹿,從不想痛苦的事,從不發怒,從不傷心。」眸子里顯現著山水的靈性。這種無法否認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會讓異域之人賽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養育她的中國,帶著一種文化的憂傷。

文化是一個人的魂魄,無論是信天游還是沂蒙小調或是閔音,都在生命里唱響。 《雅舍談吃》中,梁先生大談令他魂牽夢繞的正陽樓的烤肉,薄如紙的燒餅和一鴨三吃的北平烤鴨。老北京的文化符號連同胡同與冰糖葫蘆刻到了他的腦海里,在內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葉子說她發了瘋地想念南京,想念路邊攤的蝦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馬路上油沆氣混著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將車站修在周圍綠得不像話的群山。這是石頭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讓生活豐富且安詳。 所以說,鴻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靈氣。

傳統教育中《顏氏家書》更是以「令熟讀經史子集」為教育目標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我們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說文化成為自我的內在。而這種巨大的影響,是夏懷罵蟲,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從文念念不忘的鳳凰古鎮,是莫言傳奇魔幻的山東高密鄉。今生今世,定時和骨子裡的文化白首相依,不離不棄。 而羅素感概「參差百態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鮮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恆。

點評:

1、主題突出。文章圍繞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寫出了文化對自己的影響。文章開篇以彭麗媛的話作為引子,指出文化浸潤了人的魂魄,成為人生成長的一種底色。

然後例舉林徽因、翠翠、賽珍珠等為例,說明各種文化對人的影響。再以梁先生為例,說明地域文化對個人的生命的作用。最後點題:與文化行囊一起,直到永遠。

2、文化底蘊。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作文,與山東豐富的地域文化非常匹配。文章有大量的歷史底蘊、名著底蘊、飲食底蘊、民俗底蘊、名言底蘊等,共同組成了文化方陣,加上語言優美,文采飛揚,自然成為閱卷場的亮點,獲得高分。

三、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只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私感情有關。

認知事物當然必得有嚴格的理智,不能縱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惡。如果僅僅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會得出錯誤的判斷,正如《韓非子》里那個宋國的富人,他的兒子與老人說的是相同的話,而他聽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當然是沒有道理的。又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於他,都說他美於城北徐公。鄒忌最後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擾,悟出了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常困於所溺。」因為有所溺,有好惡,感情上有親疏遠近,人們在認識事物時便易於被迷失雙眼。這時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濁的末知世界,人類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階梯,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時,歡呼的人群又何嘗不以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魯諾相信理性這個"內心的教師",他要讓"所向披靡的論據萬箭齊發",射穿習慣和感情上依賴的迷霧,把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軌。

理性固然在認識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們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嗎?難道感情在認知過程中永遠起著反面的作用嗎?

康德仰望星空的時候,他的內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這親近永恆、親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認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沒有感情的存在,人類生活會陷人刻板和抽象,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辨對和錯,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沒有了情感,藝術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溫情都離我們遠去,我們能說我們認識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嗎?生活又有什麼樂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認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個設想時,他並不判斷正誤,只說:"啊,真丑!"他不願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費時間,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學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們認知事物時,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熱心,雖不能任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去判斷,又不可僅僅是可憐的"數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導下,我們才能「詩意地棲居」。

點評:

精選例證 結構清晰。本文有四個特點:一是貫串全文、令人信服的辯證思維,結尾以形象化的語言完整准確地揭示了感情、理智在認知事物中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精選例證,用鄒忌和康德、愛因斯坦例分別論證理智、情感的認知功能,典型貼切,給人啟迪;

三是思路嚴密,結構嚴謹。文章由理智到情感,運用"總—分—總"結構,都顯示出作者較高的謀篇水平;四是善用比喻、借代,"天平"、"7弦琴"、"數字化生存"、"詩意地棲居"等詞語的運用,增強了說理的形象性。

四、情與理

現實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沒,那麼,怎樣才能駕馭住自己的情感呢? ——題記

理智,是一朵花,盛開於智慧的春風申;情感,是一陣雨,常常將這一朵花摧殘。情與理,對立而又共生於現實世界。

渴望真情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盪盪,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李白,面對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此寄情山水,便有無數華彩奇章流傳於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說:雨後的青山,像淚水洗過的良心。她告訴我們:惟有真實的情感,才是一生無悔的追求。倘若將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超越感情

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令人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終至亡國。

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誤國,終遺恨千古。

這些,都是沒有超越感情的結果"理智是一座堤壩,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會造成堤壩的坍塌,行為的迷茫,以至釀成大禍。

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駕馭感情

感情猶如一匹野馬,需要你去馴服。理智則是它的韁繩。以理智面對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達。

范仲淹遭貶,然而他仍舊胸懷天下,以理智的大腦,平靜的眼光向人們昭示了一個智者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啊!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情與理相伴相生,互為兩極。理智需要情感的潤澤,人生才顯靈動,情感需要理智的依託,人生才顯智慧,願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澆灌理智之花。

點評:

"情"與"理"的和諧統一。

情理結合,是本文的最大特點。題目涵蓋話題的核心,吻合命題意圖,簡潔明了,具有情感與理性的雙重韻致,情感表露與理性抒發相結合,奠定了全文寫作的基本格調。渴望真情,超越感情,駕馭感情,逐層推進,進而升華。

點面結合,是本文的又一特點。作者善於選材:屈原的性情鑄就他的英名;李自的灑脫,使他的華彩奇章流傳後世!這是真情的體現。周幽王亡國,唐玄宗誤國,這是沒有超越感情而釀成的大禍。范仲淹駕馭感情,以天下為己任,體現智者的用情。

從不同側面對"情與理"作了准確的論釋,是為點,而三點連綴成面,文字簡約卻大氣磅磅,為收束全文蓄滿情理之勢。全文由點及面,內容拓展有序,主題開掘極深。

作為散文。語言的典雅、凝練、流暢,體現了作者良好的語言功底。另外,題記的令人深思,小標題的提綱享領,都為文章增色不少。

不足是缺乏鮮活的時代色彩的舉例,切記:為有源頭活水來。

五、能思考的葦草

我很喜歡那樣一 個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葦草。"也許思考就是那個讓人可以凌駕於萬物之上的台階。但也正是這思考的能力賦予了人類以思想,從而把人類置於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親情與真理。

我清楚地記得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東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無上敬畏之情: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這句鎊刻在人類思想史上的話語,也許很精當地為人類擺脫尷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也許這樣,人類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

我相信人類在判斷認知事物的時候一定都會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跡,更何況是那樣一種與生俱來揮之不去的神聖感情。中國歷史長河中清風明月般的人物當然有,但是完全割裂親情毫無私念的例子又實在不算多。而我也許真的不太主張做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否則世界沒有了感情,也沒有了色彩。

我很喜歡魯迅,喜歡他那橫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個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觀冷靜的觀點絕不是眾叛親離而來的,"無情末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先生的詩,而先生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遠是鮮活的,泛著血的殷紅。

世界失去了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麼蒼白,多麼令人窒息。當然我們也很難接受一個親情泛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們可以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

去過草原的人一定會驚異於牧草的柔順和堅韌,人這棵可以思考的葦草也許也應該這樣遵循著自然與思想的雙重法則在風中生存。

柔情也許是一把雙刃劍,正負的功能淬於一身,但也許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質與生命的特質:讓生命美麗而不輕佻,繁華而不浮躁。

點評:無情未必真豪傑 豪傑亦應勤思考。該文立論明確、鮮明,即以「人是能思考的葦草」為喻,借康德之語道出行人類要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就必須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這一主題。

論證過程嚴密、思辨,充滿辯證法。既呼籲理智控制下的柔情,認為"世界失去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麼蒼自,多麼令人窒息",同時又 "難接受一個親情泛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希望人們"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讓生命美麗而不輕桃,繁華而不浮躁"。

六、勿以親疏定是非

《出師表》有言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這一親一疏,導致"成敗異變,功業相反"。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在我看來,勿以親疏論事非。

縱觀一部卷帙浩繁的中華史,其中王朝更替、治亂相續往往能使人掩卷沉思。作為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君主,百姓們的生殺予奪之大權,也毫無疑問地掌握在其手中,真可謂:"君主一跬步,皆關民命。"就是這樣,我們往往能看見一些小人,他們溜須拍馬,阿識奉承,曲意逢迎,把君主們的每一個毛孔無不弄得舒坦至極。於是這些人深得君主之"親",甚至獨攬大權,破壞朝綱,明末的魏忠賢專權不就是明證嗎?而賢明的君主求賢若渴,對人才親之信之,恰恰是因為明是非,懂事理,才知孰親孰疏之分。

在人類社會中,自"大道既隱,各親其親子其子」以來,親情就成為了維系這個社會的穩固的牢不可破的精神紐帶,人們往往認為親人們總是對自己好,因而他們總是對的,沒有錯的,而對於旁人,難免存著此疆彼界之心,所謂"人心隔肚皮",難免對別人有著成見,故事中的富人即此類典型人物,而有兩位人物的行為卻值得我們的贊嘆。

祁黃羊的"內舉不避子,外舉不避仇"。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詳了,不以親疏好惡來定是非,而是惟賢是舉,誠可貴矣。

另一位是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先生,他在廣大的人民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擔任了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之後,權力可謂達到政治生涯的頂峰。各界人士1致推舉孫中山的哥哥孫眉擔任廣東的都督,當此之時,孫中山先生只需微微首肯,便定能保證自己的哥哥飛黃騰達,然而這位偉人沒有這樣做,他只是婉言地謝絕了,說:"我哥哥才力有限,不堪擔此重任。"如此高風亮節怎能不讓人仰慕不已。

勿以親疏定是非就意味著拋棄小我,舍棄一己之私利,來成全大我,尋求真理;勿以親疏定是非就意味著克制感悟,注重理性,讓理性之光熠熠生輝!

勿以親疏定是非其實就意味著一種廣博的愛!

點評:

旁徵博引,論證有力。

前賢明訓,"文章合為時而著","千古之大事,經國之偉業也"。或示哲理,給人以啟迪;或明辨是非,給人以教益。以這個標准來衡,《勿以親疏定是非》是一篇相當成功的考場作文。

文章旁徵博引,刻闡述了剔除私情影響、尊重事實、維護真理的重要性。論據翔實,比鮮明,論證頗為有力。敘述自己的觀點時,古今史料,作者頗有信拈來左右逢源之感,顯示出了扎實的文史功底。

㈦ 求高考滿分作文和賞析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9%AB%98%E8%80%83%E6%BB%A1%E5%88%86%E4%BD%9C%E6%96%87&id=0
這個來肯源定符合要求~~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