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治病名句
1.自古無不效之方,而世醫不識之病。——孫一奎《赤水玄珠序》
2.名相治國,名醫活人,人貴於人有濟耳。——郭靄春
3.醫之臨病,勝於臨敵。——懷遠《醫徹卷四醫箴療醫》
4.良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孫思邈《千金翼方序》
5.學到知羞,方知藝不精。——張景岳《類經論治類四失》
6.一事長於己者,不遠千里,伏膺取決。——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7.學問無竅,讀書不可輕量也。——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卷一眩暈》
8.乃知學不博而欲為醫難矣。——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二攻里發表寒熱殊塗箋》
9.痛夭枉之幽厄,惜墜學之昏愚。乃博採群經。——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10.醫書不熟則醫理不明,醫理不明則醫識不精,醫識不精則臨證游移。——趙雄駒《傷寒論旁訓·序》
11.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過,亦不能全信。須對症細參,斟酌盡善。——吳瑭《醫醫病書》
12.所以志學之歲,馳百金而詢經方,耄及之年,竟三餘而勤葯餌。——孫思邈《千金翼方序》
13.後生志學者少,但知愛富,不知愛學,臨事之日,方知學為可貴,自恨孤陋寡聞。——孫思邈《千金翼方萬病》
14.醫者仁術,聖人以之贊助造化之不及,所貴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聶尚恆《活幼心法卷一》
15.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雲亦雲,隨波逐流,誤人匪淺。——王肯堂《肯堂醫論卷中雜記》
16.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純良,不可信也。——楊泉《物理論》
17.嘗思用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將士之能力,而後可用之以制敵;善用葯者亦必深知葯性之能力,而後能用之以治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18.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臨證游移,漫無定見,葯證不合,難以奏效。——吳謙等《醫宗金鑒凡例》
19.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葯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遺書》
20.無恆德者,不可以作醫。——陳夢雷
21.學者非讀萬卷書,未可輕言醫。——魏荔彤《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五》
22.知針知葯,固是良醫。——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針灸孔穴主對法》
23.醫雖小道,而性命攸關,敢不知慎!——張介賓《景岳全書卷之三傳中錄京師水火說》
24.欲救人學醫則可,欲謀利而學醫則不可。——徐廷祚《醫粹精言卷一胞以為懷》
25.知其淺而不知其深,猶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猶未知也。——程國彭《醫學心悟》
26.臨病若能三思,用葯終無一失。——沈李龍《食物本草會纂病機賦》
27.病不可不察隱情,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28.醫者人之司命,如大將提兵,必謀定而後戰。——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29.人必有天賦之才而讀破萬卷,庶可以為醫矣。——王秉衡《重慶堂隨筆卷上論治案》
30.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張機《傷寒論原序》
31.大約心細則眼明,而理名則心細,多讀書辨證則理明識廣。——魏荔彤《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一》
32.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孫思邈《千金翼方針灸上》
33.夫醫葯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脈經序》
34.葯能活人,亦能殺人,生死關頭,間不容發,可不慎歟!——劉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葯》
35.夫醫誠難知,知之不精,則罪更甚於不知。——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貫眾》
② 有關於修身養性或者道家的陰陽至理的名言
人家侮辱我、欺負我、占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這世間,就像一場迷夢,什麼都要看破,不但財不能貪,貪財,痛苦就隨之而來,名也不能貪,貪名亦是苦,娑婆世界沒有一樣我們可留戀的。我們修行,就是靠我們的誓願力在成佛的,自古以來的佛菩薩,像文殊、普賢、觀音等,無不是靠著他們本身的誓願力,修苦行而成就的。學佛要有像觀音、普賢、地藏等菩薩的誓願力,做一些人家不要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願吃的苦,這樣,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菩薩的,往往都是那些讓人家看為笨笨的人在成就的。我們來這世間,就是須要生活,衣食住這是免不了的,但是,我們賺的錢,吃能吃得飽,穿足夠穿得暖,基本上過得去便可以,不要貪,剩餘的錢拿去布施、做功德,這就是做好人。如果恣意地揮霍、享受,隨心所欲,不知節制,不會做功德,這就變成壞人。修行人念佛,本身還須受種種的病難與劫厄,以消宿世來的業報,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種種的劫報,方能成就佛道。釋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經多少的阿僧祗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根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出家就是要修忍辱,若計人我是非,還是屬於世俗生死煩惱的況味,不是出家解脫的境界,凡事能行忍辱的人,則智慧漸明,當事一觸,智慧則通,知道該怎麼做,所謂的智慧如海,便是由忍辱中磨礪出來的,由此更能引發出神通。修行成佛,行菩薩行,乃至廣度眾生,都是靠我們內心的願力,如果內心的願力堅強,必能度過重重難關而心不退轉。來出家也是一樣,不論你是大學生、是博士,還是不識字,也是要從掃地、劈柴、種菜、煮飯等雜務苦行開始,慢慢消除你的業障,漸漸地智慧清明,而得到解脫。過去的佛菩薩,他們是這樣做、這樣修而得到解脫成就,我們現在循著過去諸佛菩薩,所修習的路徑而修,自然也會得到和佛菩薩相同的結果。不要看念佛很簡單,業感重的人,會念得索然無味,而起煩惱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那也是不簡單的事。修苦行的人要有氣魄、有願力,不怕吃苦,各種境緣,都須親自從其中歷練出來,才曉得實際的情況,智慧才能明朗,遇事才能無礙,否則,沒有願力,怕吃苦,畏首畏尾的,身心都被束縛住了,智慧如何能開?對人普普通通就好,沒有特別好,也沒有特別壞,無好無壞,平平就好,這就是修行,否則便不稱為修行了。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業障、開啟智慧。
③ 健康警句名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名言始終激勵著我。
④ 行醫者名句
一、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為醫,謹慎而後行醫。
二、醫者仁術,聖人以之贊助造化之不及,所貴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
三、德乃做人之本,廉是行醫之道。
四、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為。
五、德高技精鑄大醫風范,禮全心誠創和諧醫患。
六、病友急我急,病友想我想,病友需求我奉獻。
七、行醫德為先,服務人為本。
八、盡心為安全而守護,盡責把隱患屏除。
九、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為醫,謹慎而後行醫!
十、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純良,不可信也。
十一、用心對待病人,做一個誠實、值得信賴的人。
十二、為您服務是我的職責,讓您滿意是我的追求。
十三、心不如佛者,不得為醫。
十四、兢兢業業,廉潔行醫,清清白白,熱誠做人,爭當德高醫精之良醫。
十五、你可以有同情心,但不要同情心泛濫。
十六、醫者要有父母心,不能見利忘義,更不能見錢眼開。
十七、廉潔行醫額外一分也嫌多。
十八、厚德載物施仁術,大醫精誠濟蒼生。
十九、無德者不能為醫,有品者方能濟世。
二十、醫者多一份關愛,患者少一分痛苦。
二十一、為醫者,須絕馳騖利名之心,專博施救援之志。
二十二、盡己之力,為居民守護健康;努力進取,樹白衣天使形象。
二十三、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二十四、選擇了這個職業,就選擇了奉獻。
二十五、做門診時一定要多做檢查,以防漏診。
二十六、牢記宗旨,敬業奉獻,患者至上,服務為本。
二十七、醫德是行醫的基石,醫術是驅病的利劍。
二十八、蓮,因潔而尊;醫,因廉而正。
二十九、名醫之治病,較之常醫難也。知其難,則醫者固宜慎之又慎。
⑤ 關於醫學方面的名言名句
一個戰地的外科醫生,同時要是木匠、縫紉匠、鐵匠和理發匠。內
所以志學之歲,馳百金而容詢經方,耄及之年,竟三餘而勤葯餌。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
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人不窮理,不可以學醫;醫不窮理,不可以用葯。
善為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痛夭枉之幽厄,惜墜學之昏愚,乃博採群經。
夫醫誠難知,知之不精,則罪更甚於不知。
醫雖小道,而性命攸關,敢不知慎。
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
良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
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世無良醫,枉死者半,此言非虛。
醫學貴精,不精則害人匪細。
修和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凡看病施治,貴乎精一。
夫醫葯為用,性命所系。
知針知葯,固是良醫。
⑥ 醫學家名言名句
「醫者仁心」,這些中外醫學名家的名言,是否再次點燃醫學界人員的「救死扶傷」熊熊火焰。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嘗思用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將士之能力,而後可用之以制敵;善用葯者亦必深知葯性之能力,而後能用之以治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3、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臨證游移,漫無定見,葯證不合,難以奏效。——吳謙等《醫宗金鑒凡例》
4、醫者人之司命,如大將提兵,必謀定而後戰。——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5、人必有天賦之才而讀破萬卷,庶可以為醫矣。——王秉衡《重慶堂隨筆卷上論治案》
6、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葯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遺書》
7、我隨時隨地都是值班醫生,無論是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救治危重的孕婦,都是我的職責。---林巧稚
8、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9、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裘法祖
10、對弱者的同情,這是醫生很重要的一個品格和條件,患者是有病,那怕他曾經是一個強者,他生了病,被病痛折磨,他卧床不起,他就是一個弱者。——黎磊石
11、醫生要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為最大的樂趣和安慰。——王振義
12、救死扶傷濟世保健,應是學醫的目的。為了發財致富,當然不必學醫。——鄧家棟
13、醫生應當對病人有同情心對工作有責任心對同志有團結心對事業有進取心,要努力成為白求恩式的好醫生。——顧玉東
14、廉潔是醫生的本分,貪財圖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當醫生。——華益慰
15、學如測海深難識,理未窮源事可疑,詩到換年渾是夢,世猶多病愧稱醫。——裘沛然
16、做一名醫生要有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同時還必須取得病人的信任。——吳階平
17、夫醫官用葯,如將帥之用兵。——趙宜真《秘傳外科方總論》
18、人不窮理,不可以學醫;醫不窮理,不可以用葯。——陳士鐸《洞天奧旨卷十六勸醫六則》
19、一人生死,關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吳尚先《理渝駢文續增略言》
20、學醫總須多讀書,多看各家書籍,自然腹中淵博,胸有準繩。——張畹香《張畹香醫案卷上》
21、寸尺弱,勿汗,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程鍾齡
22、無恆德者,不可以作醫。——
醫者仁心
胡秉言
醫者有仁心,
慈悲濟世人。
懸壺輕己利,
德品勝黃金。
中醫
胡秉言
望聞問切了玄機,
草菌蟲石祛惡疾。
砭灸針拔除百病,
理法方葯勝今醫。
⑧ 歷代名醫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病。(《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葯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葯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海《血證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於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於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
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
1.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餘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裡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葯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葯不嫌生。(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葯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清·黃宮綉《本草求真·乾薑》)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眩》)
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⑨ 關於「兵家,縱橫家,陰陽家」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出自孫武的《孫子兵法·始計篇》
大意為:「戰爭是國家大事,是國家興亡的緊要之處,是千萬生民存亡的關鍵,是必須要認真考察研究的」,這句話強調在國家發展過程中軍事建設的重要性。
2、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
譯文:所以說百戰百勝,不是最好的辦法;不用戰爭的手段而讓敵人臣服,才是好中最好的辦法。善就是好,善之善就是好中最好的。
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語出《孫子·謀攻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譯文: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敵人而只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隻有每戰都有危險。
4、不戰而屈人之兵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
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斗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通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
5、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用兵的原則,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要設法擊敗敵人,兵力比敵人少就要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
⑩ 急用!!100條名醫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病。(《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葯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葯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海《血證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於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於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
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
1.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餘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裡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葯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葯不嫌生。(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葯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清·黃宮綉《本草求真·乾薑》)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眩》)
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在別人的博客上查到的,希望可以幫到你。(*^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