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慧能名句

慧能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2-16 09:18:30

❶ 求佛教名言

釋迦佛入涅盤說無常偈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至尊釋迦牟尼佛傳法之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西方一祖迦葉尊者傳法偈:
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西方二祖阿難尊者傳法偈:
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傳法偈:
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四祖優波鞠多尊者傳法偈:
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五祖提多迦尊者傳法偈:
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
六祖彌遮迦尊者傳法偈:
無心無可得,說得七祖婆須蜜尊者傳法偈:
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傳法偈:
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傳法偈:
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十祖脅尊者傳法偈:
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
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
十二祖馬鳴尊者傳法偈:
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離。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法偈:
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
十四祖龍樹尊者傳法偈:
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偈:
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十六祖羅侯羅多尊者法偈:
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雲何起?
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法偈:
心地本無生,因地従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偈:
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法偈:
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傳法偈:
言不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偈:
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二十二祖摩蝗羅尊者法偈: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法偈:
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攝。吾身非有無,何分一切塔?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偈:
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聖人說知見,當境無是非。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偈:
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偈:
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祖師偈:
吾本來磅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二祖慧可大祖禪師傳法偈: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曾生。
三祖僧璨鑒智禪師傳法偈:
華種雖因地,従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
四祖道信大醫禪師傳法偈:
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傳法偈: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六祖慧能大鑒禪師傳法偈: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南嶽懷讓禪師傳法偈:
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馬祖道一禪師傳法偈:
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❷ 佛教精典名句和翻譯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出自《金剛經》)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出自《心經》)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是無一物 何處若塵埃(六祖慧能禪語)

❸ 六祖慧能的醒世名言有哪些

我看的是《六祖慧能傳奇》,還沒看完。

我暫時知道的有:
禪者不思善,不思惡,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即可頓悟菩提。

該放下時就放下,該舍棄時就舍棄。不但下棋如此,學習佛道亦是如此。不舍棄些什麼,又怎麼能得到呢?只有空的瓶子,才能灌進醍醐。

人的心量非常廣大,如同虛空一樣,沒有邊際,沒有方圓,沒有大小,也沒有顏色,沒有上下長短,沒有怒喜,沒有善惡是非,也沒有頭尾。像這樣超越對立,融化矛盾,不執著、不貪愛,就是般若和禪定。

越是無風靜定的燈光,越能顯發靈明的光芒。禪定與般若亦是一樣,越是甚深禪定,越能激發出般若智慧。

忍辱波羅蜜,是菩薩必須修行的。

這一大堆木柴,就像人的各種貪欲,它燃起的熊熊大火,雖然能驅使人為滿足慾望而奔波,但它並不能光耀人的生命歷程,反而是以燒掉整個生命為代價。而覺悟的智慧如同燈光,一盞燈光,能驅散千年的黑暗,照亮人生,迷途知返。(前一句對話:「老五驚奇地說:『哎呀,你們看怪不怪,這火盆里燒著許多木柴,卻不如一盞小小的油燈,能照得滿屋亮堂。』」

所謂風動、幡動,本質上是心與鏡的關系。風是境,幡是塵客,所以釋迦牟尼說:「有因有緣世間生,有因有緣世間滅。」佛法是緣起法,它的最高明之處,就在於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諦——緣起性空。佛陀還說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並且互為緣起,互為依存,互為條件,互為前提,也就是互為因果。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動靜、善惡、美醜、好壞……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對立,都是我們這些人各自依據自己的好惡、利害……強行分別而產生的。所有爭端的升起,一切矛盾的產生,也都是源自我們以不同的價值、舍此取彼的結果呀!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境由心造,法由心生,一切都是我們人心的作用。

幡動而心不動,自凈其意,自空其身,自然趣入大道。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緣才產生的。

學佛之人並不是要像草木一般,不去分辨善惡,而是不因善人善事就歡喜奉承,也不因惡人惡事就憤恨怨怒,更不能以自己的喜惡、利害為標准,來判斷事物,觀察事物。學佛之人應以平等無差別的本心來面對世界,讓眾生和事物的本來面目呈現出來。所以,《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性是遠離永恆與短暫、美與丑、善與惡的境界,完全超乎分別之上,就是不二之法。

佛法,就是教導人們遠離貪愛、執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貪愛執著。你行善不為人知,不求回報,就是菩薩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善知識,你等剛剛念誦過三皈依。我要奉勸諸位的是,希望你們皈依自己本性的佛、法、僧。其中,佛是覺悟,法是正確的佛法,僧是清凈。用自己的心去皈依覺,便不生邪惡,寡慾知足,能擺脫對財色的執著,這就叫福慧充足。自己的心皈依了正法,就沒有了邪見。沒有邪見,也就沒有人我的區別、傲慢自大、貪欲愛憎的執著,這就叫遠離貪欲。自己的心皈依了清凈,一切的煩惱愛欲等外界環境都不沾染自己的清凈心,這樣眾生就變成了尊貴的覺者。
如此修行,便是自己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性。佛性像天色常清,日月常明;因有浮雲的一時遮擋,才變得陰沉昏暗。忽然一陣清風吹散了浮雲,就會立刻明朗起來。世人的心性常常變化就像天上的雲一樣。
有智慧的人們,智如太陽,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樣永遠明亮。如果執著於外界事物,就會被自己的妄念浮雲所覆蓋,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明澈清晰。如果遇到有修行的高僧大德,聽到真正的佛法,自己鏟除迷妄,就會內外清澈,明心見性……

事實上,佛法無處不在,禪要無時不有。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有關聯,就存在於行、住、坐、卧當中,在砍柴挑水、種地做工當中。我們生活中的那些真知灼見,那些規律性的東西,就是佛法呀!全心全意、專心致志勞動,就是修行;領會到了生活的真理,感悟到了真、善、美,那就是覺悟。

我們佛教所說的般若,就是空慧,也就是體悟空的智慧。若能修得心靈空盪盪、磊落落,連生命都不執著,無私地奉獻給眾生,才真正是積極救世的大無畏精神哩!有些世間的學者,只理論上講什麼公而忘私,卻不能從本質上看透自我,又如何能夠做到完全忘我呢?

不思善,不思惡,也並不是斷掉思想,弄得善惡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惡當中,不起任何貪愛、執著。

菩提不在遙不可及的天堂,而在我們生活的世間,是最平凡的東西。

一個勤奮修行的出家人,也許能夠不貪愛世間的財、色,但很難斷除對佛法、經典的執著。這也是貪欲,必須鏟除!菩薩應以空盪盪,無所得的本心,來領悟佛學的大道和宇宙人生的真諦。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佛眼看世界,一切眾生都是佛,不管茅草香花,都是清凈佛身的顯現!山河大地處處都是美妙的道場。

差別,僅僅是人心的取捨。

禪,不是純自然主義,禪者反對放任自流,更強調人的主動性與能動性。我們人,作為自然之子,棄惡揚善,改造自己,就是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使之更加契合宇宙人生的規律,才是真正的順其自然。禪者之所以是真正的智者,原因也就在於此!

佛的知見,也就是覺悟的知見。佛就是覺。覺分為四種,開啟覺的智慧,顯示覺的智慧,領悟覺的智慧和深入覺的智慧。如果聽到開導啟示就能深入到覺的智慧中,這就是覺悟的智慧,自己的覺心、本性也因此得以顯現出來。所謂佛的智慧,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心,此外再沒有其它的佛。人們往往是自己掩蓋了本性的光明,迷戀於各種表面現象,受自己情慾的干擾,心甘情願地受物慾的驅使。所以我佛釋迦牟尼才假借種種方法苦口婆心地講說,規勸人們安定收心,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如果你具有正確的認知和見解,就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這就開啟了佛的智慧。

禪,不可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法的奧妙,也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一切經書,包括《法華經》,都是佛陀教導我們開悟的工具。它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順利、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並非明月。你若是僅僅研究手指的粗細、長短、顏色,永遠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所以,學佛之人要直接探求佛法的本意,而不是執著於經典。你如果用這樣的心態持誦《法華經》,那麼,一切妙法就會像蓮花一樣,自然而然地從你的口中生出來!(情境是有一位弟子誦讀《法華經》,即《妙法蓮華經》,只知道字面意思)

你的本性就猶如虛空一般,空無一物可見,這就叫正見;了無一物可知,就是真知。它沒有什麼青黃顏色,也沒有大小長短,但見空空靈靈,清清凈凈,覺體圓明,即是見性成佛,也就是如來知見。

佛祖釋迦牟尼在《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說,真正的佛是無相的,學佛之人不可執著於外在的形象而迷失了自心,我們禮拜的應該是自性本具的天真佛,而不是這些泥塑、木雕的偶像。

業障在你心中,我怎麼能給你消得掉?若是你得了病,我能替你吃葯嗎?人,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要知道,老鼠不去貓窩里偷吃,不在貓爪子上拉屎,知道避開危險,正是它有佛性的證明。它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有肉體與心靈上的煩惱,也想遠離、消除這些煩惱。這種避苦趨樂、尋求解脫、嚮往平安、愉悅的心性,正是眾生佛性的顯現。這也就是說,老鼠本來具有佛性。

❹ 求經典佛家名言

未成抄佛果,先結善緣.

清珠投於濁水襲,濁水不得不清.
佛號放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月影松濤含道趣,花香鳥語透禪機.

人天福報非久計,苦海茫茫莫留連.

❺ 求經典的佛教名句。

十大經典佛抄家禪語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說既是錯。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❻ 關於和尚的一些名言有哪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字面大意:菩提原本就沒有內樹, 明亮的鏡子也容並不是台。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這首偈是慧能寫的。當時,慧能才入寺八個多月,整天在後院干著劈柴舂米的雜活。他偶然聽到一個小和尚唱誦神秀此偈,認為尚未見性。於是口誦一偈,請人寫在牆上,得到弘忍的賞識,傳得法衣。 這首偈的本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菩提樹和明鏡台都具有空間形象,凡有空間形象者,則必然是相對的,所以不可用以比喻自性。自性無所謂修,無所謂得,它本身就是一個絕對的境界。光明自性人人都有,只要不污染,就能自然顯露,所以明心見性不可由修持入,自性本就是「無修無證,無得無失」的。這就是「頓悟」。 請參考佛教全書。

❼ 請問六祖慧能有很多醒世名言!能否告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尖埃。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面,悟人在處一般。
不思善,不思惡,此刻那個是你本來面目。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離自性。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沒意智。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門。外有五門,內有五意門。心即是地,性即是王。王居心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一切處無心是凈),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三毒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智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澈,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
解鈴還須系鈴人

❽ 中國勵志的名言

困難,是一個學校,我們要有戰勝這個困難的這個勇氣。

❾ 六祖慧能留傳下來的名句

好多!「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

「既非風動,亦非幡動回,仁者心動耳。」

:「迷人答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美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等等

❿ 108句佛教經典禪語名言有哪些

1、慈悲是你最好抄的武器。

2、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3、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5、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6、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3、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14、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15、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