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句古詩取名字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回絕頂,一覽眾山小。——答杜甫《望岳》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唐·元稹 《遣悲懷》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宋·蘇軾《春宵》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唐·王貞白《白鹿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興,春來花鳥莫深愁。——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杜甫《偶題》
Ⅱ 帶有千古名句的古詩詞
http://..com/question/9620556.html
http://www.guxiang.com/shici/SONGCI/index2.htm
http://www.guxiang.com/shici/tangshi/index2.htm
Ⅲ 古詩中千古名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Ⅳ 古詩詞中的千古名句有哪些
1、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 ——《曲江二首》
釋義:落下一片花瓣讓人感到春色已減。如今風把成千上萬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發愁?
減卻春:減掉春色。萬點:形容落花之多。
2、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
釋義:從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去:離開。紫台:漢宮,紫宮,宮廷。朔漠: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墳墓。
3、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岑參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釋義:人生一世能有幾回開懷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須痛飲醉倒。
斗酒相逢:即相逢斗酒。斗酒,比酒量。
4、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陳玉蘭—— 《寄夫》
釋義:我寄上一封簡短的書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淚,寒氣來到你身邊的時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沒有?
5、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柳宗元—— 《別舍弟宗一》
釋義:奸黨弄權離京都,六千里外暫棲身;投荒百越十二載,面容憔悴窮餘生。
6、一卧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
釋義:生活雖困頓,卻也閑散自適,不可能知道此時竟辜負了隨身的書劍,老於宦途風塵之中。
7、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無名氏 ——《雜詩》
釋義:一樹的梨花與溪水中彎彎的月影,不知這樣美好的夜屬於誰?
8、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
釋義: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9、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 ——《暮江吟》
釋義: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10、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 ——《譴懷》
釋義:揚州十年的縱情聲色,好像一場夢,醒悟回頭,卻在青樓女子這中落得一個薄情的名聲。
1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釋義: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12、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
釋義:人生中多少次傷懷往事,山形依然不變靠著寒流。
13、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惜暫分。 李商隱 ——《杜工部蜀中離席》
釋義:人生在世,哪裡沒有與朋友的離別?在戰亂年代,短暫的分離也讓人依依惜別。
14、人生得意須盡飲,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 ——《將進酒》
釋義:(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15、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 李白 ——《清溪行》
釋義:人彷彿行走在一面明鏡中,鳥好像輕飛在一扇屏風里。
Ⅳ 中國古詩千古名句
1、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白話釋義:看似詠樓台亭榭、花草樹木,實則暗示:好處都被別人佔了,而自己卻得不到恩澤。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白話釋義: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白話釋義: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白話釋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5、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白話釋義:高瞻遠矚的人,不怕被浮雲遮蔽住眼睛
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話釋義: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應當再登上一層樓
7、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白話釋義: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 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常
8、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 李白《蜀道難》
白話譯文:一個人把著關口,上萬人也打不進來。
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話譯文: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10、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游》
白話譯文: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Ⅵ 千古名句[古詩方面]
一) 中國古代名句
[先秦名句]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解讀]愛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要想受人敬愛,必須敬愛他人。恆:常常。
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左傳·隱公三年》
[解讀]喜歡子女,應該用道義去教導他,不要讓他走上邪路。這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石碏(què)勸諫衛庄公的話,衛庄公不聽勸諫,他的寵子公子州吁終於招致殺身之禍。溺愛,會使子女走上邪路。弗,不。納:入,使入。
不吹毛而求小疵。——《韓非子·大體》
[解讀]不要去挑剔別人的小毛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喜歡挑剔別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點。求:找尋。疵:毛病。
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解讀]不將對甲的怒氣轉到乙的頭上,也不重犯同一種過失。許多人對自己的過失並不引起注意,甚至習以為常,若能像顏回那樣該多好啊!遷怒:轉移怒氣。貳:再,重。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解讀]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畫出矩形和圓形來。我們的生活,辦事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否則,各行其是,准會亂了套。規矩:規和矩,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比喻標准,法度。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解讀]糧倉充實,百姓才懂得禮節制度;衣食豐足,百姓才知道榮譽恥辱。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考慮老百姓的生活。廩(lǐn):糧倉。實:充實。
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解讀]事情開始時有很小的差錯,若不及時糾正,最後就會造成大的錯誤。萬事開頭難,開頭必須謹慎;搞科學研究必須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否則就會造成重大損失。毫釐:為計量小單位,形容極少或極小。繆(miù):錯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戰國·楚·屈原《卜居》
[解讀]尺雖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雖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事物總有它的不足之處,智者也總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不應求全責備,而應揚長避短。
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解讀]面臨著仁義,就是老師,也不必同他謙讓。這句話與「我愛我的老師,我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語)的意思有些類似。闡發仁義,捍衛真理,伸張正義等應該做的事,要積極主動地去做,絕不能推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擁有真理,合乎正義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違背真理、非正義的就很少得到幫助。它告訴我們,真理和正義是不可戰勝的。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解讀]如果只是獨自一個人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討論,就會孤陋寡聞。事實證明, 學習夥伴有益於學習的進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讀]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節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這三點才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這句話歷代相傳,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十月之交》
[解讀]高地變成山谷,深谷變成山陵。據科學推測,喜馬拉雅山這個地方在七千萬年以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多變。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總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轉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解讀]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先學好本領。今日讀好書,來日才能大展鴻圖。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
[解讀]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這句話說的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格要求自己,進步就快;寬容別人,就會遠離怨恨。躬自:自己。「厚」後省略了一個「責」字。責:責備,要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解讀]如果天天洗滌能使面容清潔新鮮,那就每天都要洗滌干凈,保持清潔、新鮮,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這句名言是商朝開國賢君湯刻在盤子上的銘文,叫「湯盤銘」。刻在洗滌的盤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勵的作用。這里借指要讓自己的道德修養、精神面貌永遠是新鮮而清潔的。日新: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解讀]木料經過木工用墨線(木工用具)劃直線加工以後,就變直了;金屬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礪後,就能鋒利。這兩個比喻用來說明人經過學習磨練,自我反省,就會變得聰慧明智,不犯錯誤,也越來越堅強。礪(lì):磨刀石。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禮記·大學》
[解讀]對你所喜歡的人,要知道他的缺點,不可偏袒;對你所厭惡的人,要知道他的優點,不可抹殺。我們評價一個人要客觀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為自己的好、惡而產生偏見。
好(hào):喜愛。前「惡」(è):缺陷和丑惡。後「惡」(wù):討厭,憎恨。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解讀]災禍啊依存著幸福,幸福啊潛伏著災禍。它告訴我們,禍福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處逆境,也不要灰心喪氣。兮(xī):語氣詞,相當於「啊」。
倚(yǐ):倚靠。伏:潛伏,隱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解讀]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飢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著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給。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解讀]見到賢人,就應該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對不如自己的人喜歡譏笑、輕視,因而沾沾自喜;對比自己強的人喜歡貶低,甚至嫉妒、畏懼退縮,害怕與他們交往:這都是不正確的態度。思齊:想著要追上,看齊。內自省:自己在內心裡省察、檢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解讀]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積善成德,便成為君子;成人之惡,積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罵。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這相反。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解讀]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君子襟懷坦白,安貧樂業,與人為善,知足常樂,所以能坦盪盪。小人慾念太多,患得患失,憂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懷戚戚。坦盪盪:心胸開闊,自由自在的樣子。戚戚:憂懼不安的樣子。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解讀]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應該警惕戒備:年輕的時候,正在長筋骨,氣血尚未定型,在男女問題上必須警戒;到了壯年時期,身強力不虧,精力旺盛,要警戒無原則的糾紛和爭斗;到了老年,體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貪得無厭。這句話對於青少年來說,提出了早戀會影響身心健康的問題。在今天看來,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說法,對我們仍有教育意義。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禮記·表記》
[解讀]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樣(濃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沒有圖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顯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夠長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懷有獲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虛情假意,矯揉造作,甜言蜜語,因而難以持久。接:接觸,交往。 醴(lǐ):甜酒。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
[解讀]禮節重在相互往來:有往無來,不符合禮節;有來無往,也不符合禮節。在人際交往中,人們之間應平等相待,互助互濟。尚:重在。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常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蝕,可以保持很久不變壞。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動」的重大意義:生命在於運動,腦筋在於開動,人才也需要流動,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腐:腐臭。戶樞(shū):門的轉軸。蠹(dù):蛀蝕。
滿招損,謙受益。——《書·大禹謨》
[解讀]驕傲自滿必然招致損失,謙虛謹慎就會獲得好處。歷史上的許多事實證明了這句名言的正確。唐太宗能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國家治理得很好,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驕傲自滿起來,在攻打高麗(朝鮮)時慘遭失敗。唐玄宗剛登基做皇帝的日子裡也算英明,在政治、經濟方面取得成績後就驕傲起來,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從此衰落。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解讀]做事勤快敏捷,說話謹慎。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多做實事,少說廢話,不亂說話。敏:勤勉,快速。慎:謹慎,慎重。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讀]千里遙遠的路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從頭開始,從小到大逐漸積累的。萬事開頭難,沒有個開頭就不會有結果。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做起。
鍥而含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解讀]雕刻了一下,就放棄了,就是腐朽的木頭也刻它不斷;如果刻個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這個比喻意在說明學習、做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淺嘗輒止,將會一無所成。鍥(qiè)、鏤(lòu):雕刻。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解讀]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該怎麼辦了。 孔子認為,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寸步難行。在今天看來,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也要守規則,講誠信,才能在競爭中得到發展。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解讀]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孟子認為,一個普通人如果要成為堯,成為舜,成為賢,成為聖,關鍵是要去「做」,若能事事處處都按照堯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為堯舜了么?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若能為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並按照榜樣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也就可以迅速成長了。堯舜:上古時代的國君唐堯和虞舜。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解讀]哪個人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夠改正,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時晉國的國君晉靈公是個暴君。有一次,廚師煮的熊掌不夠熟,他就下令把廚師殺掉了。大臣士季進宮勸諫他,話未出口,晉靈公就說:「我知道錯了,今後一定改正。」其實,他的話把重點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這個話堵住士季的口,並不是真想改正錯誤。士季便說:「~,~,~。」士季的話把重點落在一個「改」字,知錯必改,壞事也就變成了好事。莫大焉: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
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禮記·中庸》
[解讀](如果自己不如別人聰明,那麼)別人花一分力氣就能學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氣學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氣能學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氣學好它。這句話說明人要自強,不甘落後。有了自強的心態,必然會勤奮,「勤能補拙」,原本不夠聰明的人也會聰明起來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解讀]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本來指把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加工製成器物。後來引申為學問上的研究、探討。指共同研究學習,互相取長補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解讀]三個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當我的師長的人。人人都有相對的技能和特長,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只要虛心向別人學習,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師。
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
[解讀]經過反復考慮然後才採取行動。這話適用於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解讀] 人可以在憂思禍患中成長,也可以在安逸享樂中滅亡。艱苦的環境能鍛煉人,能使人更堅強地生存發展;安樂的生活容易腐蝕人,使人頹廢乃至滅亡。
生有益於人,死不害於人。——《禮記·檀弓上》
[解讀]人生在世應當做—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當害人的「鬼」。
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商君書·戰法》
[解讀]打了勝仗不驕傲,打了敗仗不埋怨。打了勝仗不驕傲,是因為勝利來自戰術的高明,不值得自己驕傲;打了敗仗不抱怨,是因為知道了自己失誤的地方,不能再怨人尤天。不驕、不怨,有利於繼續戰斗。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雜下》
[解讀]偉大人物考慮問題,難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經過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點有益的意見。契訶夫說過,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應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應該因聖人的存在放棄了自己的思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修權》
[解讀]原文是: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意思是:作一年的打算,沒有比種植穀物更恰當的;作十年的打算,沒有有比培植果木更恰當的;作終身的打算,沒有比培育人才更恰當的。換一種說法就是: 種植一次而有—次的收獲,這是穀物;培植一次而有十次的收獲,這是果木,培育一次而有百次的收獲,這是人才。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神地使用人才,那麼,從事大業就能得心應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知識經濟時代,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培養人才是中華民族騰飛必經的門徑。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培養人才也是不容易的。樹:種植,培育。木:樹木。人:人才。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解讀]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說話。《論語》中記載孔子的生活習慣和養生之道的文字很多,這一條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解讀]讀書人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弘毅: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對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解讀]雖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雖有很好的道理,不學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這句話強調重在實踐,重在參與,重在學習,重在汲取。在當今這樣的信息時代,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你不去學習就得不到。旨:味美。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論語·子罕》
[解讀]天寒地凍,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在艱苦的環境里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和品格。在艱苦的環境里才能真正考驗人。雕:同「凋」,凋零,零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解讀]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磨玉器。原指一國的人才,也可以為另一國所用。後來比喻借他人的批評幫助來改正自己的過錯,或者比喻拿別人的情況作為借鑒。從讀書做學問這方面來講,學文科的,要讀一些自然科學的書;學自然科學的,也要讀些人文科學的書。他山:別的山。攻:琢磨。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得天時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實如此。天時;節氣、氣候、陰晴寒暑的變化。地利;地理的優勢。人和:團結,得人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乾》
[解讀]天體的運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以它為榜樣,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往往有自己的體會,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行:運行,運轉。健:強壯有力。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盪》
[解讀]別人送我個桃子,我報答他個李子。對方給我多大好處,我也應該以相應的好處回報他。人與人之間要禮尚往來。投:投擲,在這里是贈送的意思。報:回報,回贈。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四·庄辛謂楚襄王》
[解讀]羊跑了再修補羊圈,還不算晚。原文是: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末為遲也。」我們知道,事情失敗後,及時補救,還不為遲;怕就怕不吸取教訓,不採取補救措施。亡:逃跑。牢:牲畜圈。臣:庄辛在楚襄王面前的自稱。鄙語:俗話。顧:回頭看,回頭召喚。
溫、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解讀]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和態度獲得的。這也是我們求知、做人應具備的品格和態度。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解讀]堅持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斷前行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為、行,就是實際行動。有了實際行動,再難的事情也能辦到;沒有實際行動,容易的事情也辦不成。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解讀]與其整天坐在那兒苦思冥想,不如花一點時間去學習有收益。學與思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顧某一個方面,就會徒勞無功。須臾:一會兒。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論語·公冶長》
[解讀]朽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壘起的牆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著去培養他。人的智力因素沒有多大的差別,但人的情感因素有著很大的差別。孔子有個叫宰予的學生,大白天睡大覺,孔子說,對於宰予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可責備的。因為他學習態度太差,已到了無可救葯的地步。圬(wū):塗飾牆壁用的工具,這里指塗飾、粉刷。
學然後知不足。——《禮記·學記》
[解讀]不斷的學習,這樣以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愛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個大圓圈,把知識淺薄的人比作一個小圓圈。大圓圈外邊接觸的空白比小圓圈的多,因此,知識越多的人,越能察覺到自己知識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學習,越是努力學習知識就越豐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解讀]只是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就達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無所得。殆(dài):疲倦而無所得。
學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勸學》
[解讀]為學之道,再沒有比接近良師更便利的了。一個好教師,勝過萬本書。尊師敬師,拜師求學,是求知的捷徑。
行百里者半九十。——《戰國策·秦策五》
[解讀]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這句話比喻事情越到最後階段越難完成。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不到最後完成決不可以松氣,否則就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解讀]說出的話一定要算數,行動起來一定要堅決。一諾千金,敢作敢為,受人尊重;出爾反爾,優柔寡斷,遭人鄙棄。果:堅決。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上》
[解讀]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於別人。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君子坦盪盪。仰:仰頭。怍(zuò):慚愧。
養心莫善於寡慾。——《孟於.盡心下》
[解讀] 飽食傷心,欲多傷心。修養思想,培養高尚的情操,最好的辦法是減少私慾。欲:情慾,貪欲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解讀]成語「一暴十寒」出自 這句話,原文是:「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意思是: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涼它十天,沒有能夠長大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沒有恆心,是不會成功的。雖:即使。暴(Pù):通「曝」,曬。寒:凍。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勸學》
[解讀]寶玉藏在山中,連山上的草木也顯得滋潤;珍珠產在深淵里,連涯岸也顯得不幹枯。學問、韜略藏於胸中,自然會行為舉止不俗,氣魄風格不凡。若無內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個凡夫俗子。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解讀]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干出政績不要急於求成。事物發展有它的規律性,學習上也要循序漸進,不打好基礎,就想攻克尖端科學,快出成果,也是辦不到的。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解讀]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這句話說明了對真理的渴望。「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這首詩,正是表達了這種思想,對自由、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可以使人舍棄生命。
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解讀]了解自己這方面的情況,也了解敵方的情況的人,打一百次仗也沒有危險。這是春秋末期吳國軍事家孫武的一句名言,它的適用范圍不限於軍事方面,只要和他人有關的,無論是競爭還是合作,都有一個知己知彼的問題。殆(dài):危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解讀]知道的就承認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自作聰明的人總是把無知當已知。最後一個「知」(zhì):聰明。
知子莫若父。——《管子·大匡》
[解讀]沒有比父親更了解自己的兒子的了。知:熟悉。莫:沒有。若:像。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解讀]志士仁人不肯貪生怕死而傷害仁義,他們總是寧可犧牲性命以成全大義的。自古忠臣義士把仁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文天祥就是這樣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表明了他視死如歸,捨身成仁的心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解讀]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學習修養的概括總結,說明他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較大的進步,直至晚年達到最高境界。幾千年以來,無數的人都把這段話作為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也分別成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代名詞而廣泛流傳。
[漢魏南北朝名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解讀]時間像江河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人在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齡大了一事無成,那就只好空留悲傷、後悔。人生積時為日,積日為月,積月為年,看似長久。年少的時候盼望著長大,常覺得日子過得很慢,來日方長。其實,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自甘暴棄,終於要後悔也來不及。
百聞不如一見。——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
[解讀]聽得再多,不如親眼看到一次。指看到的比聽到的要可靠些。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曹植《七步詩》)
[解讀](豆萁與豆)本來都是豆根所生,(豆萁燃燒著)煎熬豆子,為什麼這么緊急?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違背天理,為常情所不容。告誡人們不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嫉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如不做到,就將處死。曹植未走完七步,便作成了一首詩,後人稱為《七步詩》。廣泛流傳的四句是:「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萁(qí):指豆莖。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晉·傅玄《傅子·口銘》
[解讀]病是從口裡吃進去的,禍是從口裡說出來的。這句話告誡人們說話要謹慎,說話不注意會招來禍害。處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晉哲學家,文學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時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編成《傅鶉觚集》。口銘:關於口的座右銘。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解讀]不進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親身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經實踐就難以獲得真知。不:亦作「焉」。
Ⅶ 古詩千古名句
1、風吹抄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酒肆留別》
2、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3、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把酒問月》
5、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
6、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8、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行路難》其二
9、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秋風詞》
10、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11、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
1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行路難》
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月下獨酌》
1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古朗月行》
1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Ⅷ 千古名句,有哪些,要100句,還要作者名要的是詩句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 《曲江二首》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回留青冢向黃昏。 杜甫 《詠答懷古跡五首》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岑參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陳玉蘭 《寄夫》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柳宗元 《別舍弟宗一》 一卧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無名氏 《雜詩》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 《暮江吟》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 《譴懷》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 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惜暫分。 李商隱 《杜工部蜀中離席》 人生得意須盡飲,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 《將進酒》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 李白 《清溪行》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韓渥 《春盡》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 《題都城南庄》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李商隱 《隋宮》
Ⅸ 千古名句古詩
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宋林逋
2、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唐張志和
3、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贈衛八處士》唐杜甫
4、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桃夭》
5、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庄》唐崔護
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宋志南和尚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9、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玉樓春·春景》宋宋祁
10、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宋蘇軾
11、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再游玄都觀》唐劉禹錫
1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13、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
1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唐李商隱
1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1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唐杜甫
1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宋晏殊
18、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剪梅·舟過吳江》南宋蔣捷
19、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家人相見一千年。《浣溪沙·端午》宋蘇軾
20、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宋趙師秀
21、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所見》清袁枚
22、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宋楊萬里
23、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曲》唐王昌齡
24、涉江采芙蓉,藍澤多芳草。《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漢
2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Ⅹ 含有千古名句的古詩
過零丁洋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名句。
過零丁洋》版
文天祥(南宋)體裁權:七言律詩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古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陸游 南宋
莫笑農家臘酒①渾,豐年留客足雞豚②。
山重水復③疑無路,柳暗花明④又一村。
簫鼓⑤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⑥。
從今若許⑦閑乘月,拄杖無時⑧夜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