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人生賞析

人生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19 15:07:12

1. 路遙《人生》好段加賞析,賞析10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生活總是這樣復,不能叫人處處都制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路遙《人生》
賞析: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各種坎坷,生活二字包涵太多的東西,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不不得意而氣餒,生活除了這些不滿意,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追尋,去探索。所有的不得意都是一時的,所有的挫折和坎坷也都會過去,用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2. 人生三大境界一句話賞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3. 王國維 人生三境界的賞析

第一境界以西風颳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前形勢相當惡劣,但在亂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清晰地看到遠方,看到天涯海角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勢發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爭的主要矛盾。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礎。

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描述了如何為此下決心而努力奮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終不悔」。就是說盡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斗,繼續前進,為了事業一切在所不惜。在這個世界上干什麼都沒有平坦大道,要敢於創新,也要善於等待。這是執著地追求,忘我地奮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過多次周折,經過多次的磨練之後,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會突然豁然領悟貫通。這時他在事業上就會有創造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澆灌出來的鮮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

(3)人生賞析擴展閱讀:

「人生三境界」語出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出自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 《人生》的賞析

《人生》——路遙成名作

真正奠定路遙創作基礎的作品是《人生》。當路遙年輕時不停地奔波在城市與鄉村時,他最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帶」,充滿生氣和機遇的城市生活對於象他那樣的身處封閉而又貧困的農村知識青年構成了一種雙重的刺激,不論在物質還是在精神上。路遙思考並理解了這一現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洶涌而來的種種沖擊中,他提出了農村知識青年該如何作出選擇。 早在大學讀書時,路遙閱讀了大量的經典名著,並對新中國的文學成就進行了一翻巡視,他發現以前的小說帶有某種臉譜化的傾向,正如兒童眼中將電影中的人物形象簡單分為「好人」和「壞蛋「,而人的思想是復雜的、多變的,絕對不能將復雜的人性這樣簡單的劃分,這種思考體現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人生》發表於1982年,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構成了它的時空背景。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高加林正是作者著力塑造的復雜的人物。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朴實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時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現實與他心中的理想總是相差極遠,正是這樣反差構成了他的復雜的性格特徵。當他高中畢業回到村裡後當上了民辦小學的教師時,他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就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當他失意無奈,甚至有些絕望的時候,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劉巧珍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朴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而實際上她所得到的愛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對於高加林來說只是在他失意時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終於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給了高加林大顯身手的機會,又讓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溫柔的愛。當巧珍帶著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說的復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復考慮後,他接受了黃亞萍的愛,可同時意味著這種選擇會無情地傷害巧珍,當他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含淚接受了,但她卻並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淌著。 但是好夢難圓,高加林進城這件事終於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段話的確可以作為《人生》這篇小說的一個註解。

5. 路遙人生好段摘抄以及賞析

2、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於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並勇敢承擔一切後果。
3、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4、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5、「我死不了,她就活著!她一輩子揣在我心裡……」

6. 《人生》路遙好句外加賞析

怎麼來說呢,路遙的小說表面看來都是比較平淡和平凡,但在他的字里行里卻透露著不平回凡。來人生這篇答小說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當然,路遙更是把人物的心理寫的活靈活現。比如說高加林,他在自己是農民的時候他喜歡巧珍,但最後自他卻選擇一個能讓她陞官發財的亞萍。沒錯,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但,路遙的本意並非就寫加林的忘恩,他是在借題發揮。加林當時的這種想法,可以說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古人雲:人往高處走。加林最百後的下場才是路遙的本意。他由這兩段對加林感情的描寫來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忘本,平凡的時候珍惜眼前的人,不平凡的時候更要珍惜眼前人。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懂的選擇,人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選擇。

其實看書主要的就是理解背後的意義,要看透他反映的是什麼,他寫這本書的意義,不要去看字面。對我來說,這裡面並沒有你華麗的語言,和華麗的段子度。他就是一篇用平凡的手法寫出不平凡人生的小說。
本回答被提問者採納

7. 人生的什麼和什麼賞析

1、摘自沈從文-《邊城》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餘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
河中漲了春水,到水逐漸進街後,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長長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牆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裡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某一年水若來得特別猛一些,沿河吊腳樓必有一處兩處為大水沖去,大家皆在城上頭呆望。
賞析:
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2、摘自席慕容-《桐花》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彷彿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賞析:
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

8. 人生 勃蘭兌斯 賞析或介紹!!!

《人生》,是勃蘭兌斯的一篇散文。勃蘭兌斯(1842-1927),丹麥文學批評家、文學史家。出生於猶太血統的商人家庭。大學畢業後,到歐洲各地旅行。1871年回國在哥本哈根大學任教,講授《十九世紀文學主流》。1890年出版此書,轟動了丹麥思想界。重要著作還有1888年發表的《波蘭印象記》和《俄國印象記》等。
這篇散文以「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為喻,從不同的角度、視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況,表達了作者對人的生命本質、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珍愛的情感,以及讓一生過得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高塔」等四種情景純屬虛擬,是為說理而設置的,也就是說課文寓深刻的道理於一系列形象之中,夾敘夾議,而不是空發議論,寫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啟迪鼓舞。
勃蘭兌斯在這篇散文的開篇,就對人生做了這樣一個比喻:「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去攀登的,它至多不過一百級。這是每一個人的命運:如果他達到註定的某一級,預先他並不知道是哪一級,階梯就從他的腳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蓋板,只是他並不知道那是第20級或是第63級,或是哪一級;他所確實知道的是,階梯的某一級一定會從他的腳下消失。」
如果把人一生成長、奮斗的進程比做攀登一座高塔,而通往這座塔頂的一級級台階,就是人生的階梯。一個人從母體中誕生之日起,從吸吮到咀嚼,從爬行到站立,從哇哇啼哭到呀呀學語,便開始了攀登,識字讀書、學習某種技能、從事某種職業、在某一領域尋求發展,也是在攀登這座高塔的階梯。在攀登頭幾級階梯時,他多半藉助於本能,不需要多少智慧,並且有父母的扶助,因此他攀登起來比較輕松,而且大部分時光是快樂的。以後的攀登,就要靠智能與體力了,並且越往上,攀登的難度越大。當他達到一定的高度時,便會失去父母的扶助,甚至失去一切幫助,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而每攀登一級階梯,都是對他的體力、智能、意志的考驗。每登上一級階梯,攀登者的眼界就會更廣闊。
然而,世人在攀登人生的階梯時,步調和速度並不一致。
有的人在登上最初的幾級階梯之後,便變得步履維艱。他們或是受貧窮所迫,或是被厄運所困,或是由於智慧與體力的局限,不得不在到達某一級階梯之後停止攀登。那一級階梯對他們來說,猶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在以後的生命進程中,他們不得不長久地停留在已經達到的那個位置上,為生存而付出絕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及技能只能勉強應付世事,維持生存。他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平平淡淡中度過的,但他們大多樂天知命,在他們到達的位置上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有的人在登上某一級階梯之後,盡管仍有餘力攀登,卻過早地止步不前。這些人一部分由於胸無大志,眼前的風景使他們迷醉,他們便不願再冒摔跤的風險或吃攀登之苦;一部分人則由於因緣時會或陰差陽錯,在社會的階梯上步步登高,或青雲直上,他們志得意滿地陶醉在繁華景象之中,大多以為風光無限,數十年停留在那裡,直到腳下那虛幻的社會階梯忽然消失,才發現自己所達到的高度竟是那樣虛幻。
有些人則是生命不息攀登不止,他們以過人的智慧與精力忍受寂寞,排除每一個前進中的障礙。他們的生命之火並不因生理上的衰老而減弱,至死都在熊熊燃燒,在一往無前的攀登過程中,潛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有的人登上塔的最高層,有人即使未能登上塔頂,也如薩特所言,達到了「自身的最高存在境界」。
總之,作者在這篇散文中,描寫了人類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以及幾種人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奮斗、勞作的情景,根據這一思路,我們不妨把作者的「人生」理解為「奮斗」和「勞作」。按說還可以描寫更多的人的生活勞動的場面和情景,但作者只是舉例性地作了簡單的概述,突出這幾種人的一些特點和優秀品質。這屬於以小見大的寫法,也就是通過個別展現一般。

9. 賞析馮友蘭的《人生的境界》

馮友蘭先生認為,人類做事的意義本是客觀存在的,有功利的意義,有道德的意義,有天地的意義。但是人們覺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覺解了,就處於覺悟狀態;不覺解,就處於「無明狀態」。人生的意義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級到高級,可以劃分為四個等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這種人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
往上是功利境界。這種人覺解到功利的意義,也就是利己的意義。這種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於利己的動機。
再往上是道德境界。這種人心目中有社會整體,覺解到道德的意義,自覺地為社會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賢人。
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學境界。這種人心目中有宇宙這個更大的整體,覺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覺地為宇宙的利益做事,這樣,他就與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價值,謂之聖人,達到了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
前兩種境界是自然的產物,後兩種境界是精神的創造。哲學的任務就在於使人覺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為賢人、聖人。
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的哲學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世界未來的哲學要滿足人類對於超越人世的渴望,中國哲學可能有所貢獻。 答案補充 當讀過馮友蘭的《人生境界》,我知道了一個人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即構成他的人生境界。「覺解」就是了解(理解)、自覺(覺悟)的意思,可以具體理解為一個人對自己與社會、宇宙的關系以及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的覺悟與理解。「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於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我想就像達爾文,小時候看昆蟲是順著本能在做事,對他所做的事並無覺解,屬於自然境界;後來他成為生物學家後,是在為社會利益進行觀察和研究,屬於道德境界。我還想到那則作文素材:有人問三個泥水匠在干什麼,一個答道「在砌磚」,第二個答道「在掙錢」,第三個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的大樓」。後來,第三個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築專家。第一個泥水匠屬於自然境界,第二個泥水匠屬於典型的功利境界,第三個泥水匠也屬於功利境界,但他的功利超出了一般的物慾。正是應了「態度決定高度」那句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