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賞析答案
A. 關於長安秋望(杜牧)的賞析
長安秋望
杜牧
樓倚霜樹外, 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 氣勢兩相高。
這是一曲高秋的贊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贊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首句點出「望」的立足點。「樓倚霜樹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強調自己所登的高樓巍然屹立的姿態;「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經霜後的樹,多半木葉黃落,越發顯出它的高聳挺拔,而樓又高出霜樹之上,在這樣一個立足點上,方能縱覽長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領略它的高遠澄潔之美。所以這一句實際上是全詩的出發點和基礎,沒有它,也就沒有「望」中所見的一切。
次句寫望中所見的天宇。「鏡天無一毫」,是說天空明凈澄潔得象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沒有一絲陰翳雲彩。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徵。這種澄潔明凈到近乎虛空的天色,又進一步表現了秋空的高遠寥廓,同時也寫出了詩人當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和高遠澄凈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第三句轉筆寫到遠望中的終南山。將它和「秋色」相比,說遠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雲的氣勢,象是要和高遠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
南山是具體有形的個別事物,而「秋色」卻是抽象虛泛的,是許多帶有秋天景物特點的具體事物的集合與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擬。而此詩卻別出心裁地用南山襯托秋色。秋色是很難描寫的,它存在於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對秋色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蕭瑟,有的取其明凈澄潔,有的取其高遠寥廓。這首詩的作者顯然偏於欣賞秋色之高遠無極,這是從前兩句的描寫中可以明顯看出的。但秋之「高」卻很難形容盡致(在這一點上,和寫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別是它那種高遠無極的氣勢更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種情況下,以實托虛便成為有效的藝術手段。具體有形的南山,襯托出了抽象虛泛的秋色,讀者通過「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詩句,不但能具體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連它的氣勢、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這首詩的好處,還在於它在寫出長安高秋景色的同時寫出了詩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於寫意畫。高遠、寥廓、明凈的秋色,實際上也正是詩人胸懷的象徵與外化。特別是詩的末句,賦予南山與秋色一種峻拔向上的動態,這就更鮮明地表現出了詩人的性格氣質,也使全詩在躍動的氣勢中結束,留下了充分的想像餘地。
晚唐詩往往流於柔媚綺艷,缺乏清剛遒健的骨格。這首五言短章卻寫得意境高遠,氣勢健舉,和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有神合之處,盡管在雄渾壯麗、自然和諧方面還不免略遜一籌。
B. 怎樣賞析長安秋望
http://..com/question/11479694.html?si=4
C. 杜牧的長安秋望中是怎樣以秋望貫穿全文的,結合全詩對此簡要賞析
長安秋望 詩人:杜牧 朝代:唐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天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點擊 該閱讀地址 發給你的好友或粘貼到你的博客,QQ,論壇上。 長安秋望的意思 【注釋】 ①秋望:在秋天遠望。
②倚:靠著,倚立。
③霜樹:指深秋時節的樹。
④外:上。
⑤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凈的天空。
⑥毫:非常細小的東西。
⑦氣勢:景象、氣派。 【譯文】 樓台高聳,屹立在一片秋樹之上;天空明凈,像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秋色是這樣高遠寥廓,同峻拔入雲的南山相比,氣勢難分高低。 【賞析】 這是一曲高秋的贊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贊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首句點出「望」的立足點。「樓倚霜樹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強調自己所登的高樓巍然屹立的姿態;「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經霜後的樹,多半木葉黃落,越發顯出它的高聳挺拔,而樓又高出霜樹之上,在這樣一個立足點上,方能縱覽長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領略它的高遠澄潔之美。所以這一句實際上是全詩的出發點和基礎,沒有它,也就沒有「望」中所見的一切。
次句寫望中所見的天宇。「鏡天無一毫」,是說天空明凈澄潔得象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沒有一絲陰翳雲彩。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徵。這種澄潔明凈到近乎虛空的天色,又進一步表現了秋空的高遠寥廓,同時也寫出了詩人當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和高遠澄凈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第三句轉筆寫到遠望中的終南山。將它和「秋色」相比,說遠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雲的氣勢,象是要和高遠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
南山是具體有形的個別事物,而「秋色」卻是抽象虛泛的,是許多帶有秋天景物特點的具體事物的集合與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擬。而此詩卻別出心裁地用南山襯托秋色。秋色是很難描寫的,它存在於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對秋色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蕭瑟,有的取其明凈澄潔,有的取其高遠寥廓。這首詩的作者顯然偏於欣賞秋色之高遠無極,這是從前兩句的描寫中可以明顯看出的。但秋之「高」卻很難形容盡致(在這一點上,和寫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別是它那種高遠無極的氣勢更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種情況下,以實托虛便成為有效的藝術手段。具體有形的南山,襯托出了抽象虛泛的秋色,讀者通過「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詩句,不但能具體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連它的氣勢、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這首詩的好處,還在於它在寫出長安高秋景色的同時寫出了詩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於寫意畫。高遠、寥廓、明凈的秋色,實際上也正是詩人胸懷的象徵與外化。特別是詩的末句,賦予南山與秋色一種峻拔向上的動態,這就更鮮明地表現出了詩人的性格氣質,也使全詩在躍動的氣勢中結束,留下了充分的想像餘地。
晚唐詩往往流於柔媚綺艷,缺乏清剛遒健的骨格。這首五言短章卻寫得意境高遠,氣勢健舉,和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有神合之處,盡管在雄渾壯麗、自然和諧方面還不免略遜一籌。
D. 雲夢故城秋望 賞析
雲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迴流。
夢渚鴻聲答晚,荊門樹色秋。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戎昱,荊南人,登進士第。衛伯玉鎮荊南,辟為從事。建中中,為辰、虔二州刺史。
故國已成一片遺跡廢墟,
登臨高處想重拾舊游的心情(卻不得)。
千年流水悠悠,帶走多少人事變幻、悲歡離合!
鴻雁鳴聲陣陣,昭示著天色已晚,
荊門處,秋色染滿樹梢。
遠方陰雲不雨,凝結不散如我的心情,
在此遙望,那絲絲縷縷,盡是我剪不斷的鄉愁。
E. 賞析李夢陽《秋望》第三聯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
李夢陽《秋望》第三聯: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
寫戰場的蕭索景象:黃塵彌專漫,那古老的渡屬口不知什麼年代便開始在這里,不知見證了多少戰爭。運送糧草的船隻彷彿也迷失在這漫天的黃色中。而天上掛著的是一輪孤冷慘淡的"白日",毫無情感,冷看整個戰場。
其中用了擬人、互文的修辭手法。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解釋時要把上下兩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F. 閱讀下面兩首詩,根據提示,完成賞析。長安秋望(唐)趙嘏雲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
(1)緊扣「閑」字,繪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圖:畫船靜泊沙灘,隔岸衰草迷濛,回翠鳥答閑居荷葉之下,鷺鷥棲息於蘆花叢中,溪雲淡淡,漁屋迷離,酒旗招展,顯出一派沉寂安寧朦朧的意境,表現了作者悠然閑適的心緒。
(2)「可惜一綳真水墨,無人寫得寄京華」,是說可惜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畫,沒有人畫了寄到京華去,用對比表達了詩人鄙棄渾濁官場,寄情山水,與世無爭的情懷。 G. 菩薩蠻·塞上秋望的賞析 (1) 詞的上闋中呼應來詞題的意象自:「龍沙、落日、山、水、寒雲、獵騎、大將旗」等, 「龍沙、落日、山、水、寒雲」等體現了邊塞特有的自然風光;而「獵騎、大將旗」等凸現了邊塞將士特有的生活。通過這些意象的描寫,作者著意渲染了奇異壯麗、雄渾蒼涼的宏闊境界,刻畫了邊關特有的生活情調。 H. 古詩詞鑒賞長安秋望盧綸
長安秋望,作者是杜牧,不是盧綸 I. 求 李夢陽 <秋望>賞析 在李夢陽的詩歌創作中,也有不少感時 撫事之作.這些作品直抒胸臆,內容深刻, 格調清新,雄健,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如 《秋望》便是這樣一首.詩寫道: "黃河水繞漢邊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滌追野馬,將軍狄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日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這首詩描寫了秋日邊塞的風光,抒發了 詩人強烈的憂國之情.首聯點明了環境和時 令:黃河之水,奔騰東去;秋風瑟瑟,大雁 南飛整個畫面廣漠雄渾,滲透著幾分悲 涼,幾分慘淡.領聯前句寫身為遊子的詩人 來到郊外,只有野馬似的游氣,飛揚的塵埃 與之相隨,後句寫將軍佩帶箭眾准備抵杭外 來入設之敵,其英雄錄氣,躍然紙上.預聯 極寫戰場的蕭索景象,黃塵彌漫的原野地上 是古渡和在塵土飛揚中艱難行進的戰車,而 天上掛著是一輪孤冷慘淡的"白日',.尾聯 以問句作結,意味綿長,從中寄託了詩人無 限的感慨,表現了對國事的深深憂慮.由此 可見,這首詩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而 且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 【李夢陽】(1473-1530) 明代詩人。字天賜,又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後徙河南扶溝。弘治進士,授戶部主事,後遷郎中。因反對宦官劉瑾下獄。謹誅,任江西提學副使。後因事革職,居家20年而卒。論文倡導復古,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反對歌功頌德的台閣體。在當時影響甚大,是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的一員猛將。與何景明、邊貢、徐禎卿、王廷相、康海、王九思一時齊名,後人稱為"前七子"。論詩強調格調、法式,未能很好地把復古與創新結合起來,導致刻意古節,泥古不化的流弊。樂府和古詩創作較多,寄寓了改革社會的政治理想。如《朝飲馬送陳子出塞》揭露明朝軍隊的腐敗,《君馬黃》刻畫宦官的驕橫等,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藝術上講求結構、章法,但時有模擬痕跡。七律創作專宗杜甫,感事撫時,托物抒情,頓挫縱橫,氣象闊大。也有些詩寫得飄逸有趣。《秋望》、《石將軍戰場歌》是較著名的詩篇。有《空同集》66卷。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