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魯迅論他媽的賞析

魯迅論他媽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13 06:52:20

㈠ 魯迅先生寫過一篇文章,《他媽的》,有么

那個是叫<論他媽的>,在<魯迅作品集>中有。論「他媽的!」原文如下:

無論是誰,只要在中國過活,便總得常聽到「他媽的」或其相類的口頭禪。我想:這話
的分布,大概就跟著中國人足跡之所至罷;使用的遍數,怕也未必比客氣的「您好呀」會更
少。假使依或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國罵」了。
我生長於浙江之東,就是西瀅先生之所謂「某籍」〔2〕。那地方通行的「國罵」卻頗
簡單:專一以「媽」為限,決不牽涉餘人。後來稍游各地,才始驚異於國罵之博大而精微:
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極也」〔3〕。而且,不特
用於人,也以施之獸。前年,曾見一輛煤車的只輪陷入很深的轍跡里,車夫便憤然跳下,出
死力打那拉車的騾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別的國度里怎樣,我不知道。單知道諾威人Hamsun〔4〕有一本小說叫《飢餓》
,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並不見這一類話。Gorky〔5〕所寫的小說中多無賴漢,
就我所看過的而言,也沒有這罵法。惟獨Artzybashev〔6〕在《工人綏惠略夫
》里,卻使無抵抗主義者亞拉借夫罵了一句「你媽的」。但其時他已經決計為愛而犧牲了,
使我們也失卻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氣。這罵的翻譯,在中國原極容易的,別國卻似乎為難,德
文譯本作「我使用過你的媽」,日文譯本作「你的媽是我的母狗」。這實在太費解,——由
我的眼光看起來。
那麼,俄國也有這類罵法的了,但因為究竟沒有中國似的精博,所以光榮還得歸到這邊
來。好在這究竟又並非什麼大光榮,所以他們大約未必抗議;也不如「赤化」之可怕,中國
的闊人,名人,高人,也不至於駭死的。但是,雖在中國,說的也獨有所謂「下等人」,例
如「車夫」之類,至於有身分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類,則決不出之於口,更何況筆
之於書。「予生也晚」,趕不上周朝,未為大夫,也沒有做士,本可以放筆直乾的,然而終
於改頭換面,從「國罵」上削去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又改對稱為第三人稱者,恐怕還因為
到底未曾拉車,因而也就不免「有點貴族氣味」之故。那用途,既然只限於一部分,似乎又
有些不能算作「國罵」了;但也不然,闊人所賞識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嘗以為「花之富貴者
也」〔7〕?
這「他媽的」的由來以及始於何代,我也不明白。經史上所見罵人的話,無非是「役夫
」,「奴」,「死公」〔8〕;較厲害的,有「老狗」,「貉子」〔9〕;更厲害,涉及先
代的,也不外乎「而母婢也」,「贅閹遺丑」〔10〕罷了!還沒見過什麼「媽的」怎樣,
雖然也許是士大夫諱而不錄。但《廣弘明集》〔11〕(七)記北魏邢子才「以為婦人不可
保。謂元景曰,『卿何必姓王?』元景變色。子才曰,『我亦何必姓邢;能保五世耶?』」
則頗有可以推見消息的地方。
晉朝已經是大重門第,重到過度了;華胄世業,子弟便易於得官;即使是一個酒囊飯袋
,也還是不失為清品。北方疆土雖失於拓跋氏〔12〕,士人卻更其發狂似的講究閥閱,區
別等第,守護極嚴。庶民中縱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並。至於大姓,實不過承祖宗余蔭,
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護符,被壓迫的庶民自然也就
將他們的祖宗當作仇敵。邢子才的話雖然說不定是否出於憤激,但對於躲在門第下的男女,
卻確是一個致命的重傷。勢位聲氣,本來僅靠了「祖宗」這惟一的護符而存,「祖宗」倘一
被毀,便什麼都倒敗了。這是倚賴「余蔭」的必得的果報。
同一的意思,但沒有邢子才的文才,而直出於「下等人」之口的,就是:「他媽的!」
要攻擊高門大族的堅固的舊堡壘,卻去瞄準他的血統,在戰略上,真可謂奇譎的了。最
先發明這一句「他媽的」的人物,確要算一個天才,——然而是一個卑劣的天才。
唐以後,自誇族望的風氣漸漸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等」的上下本該從此有些難定了,但偏還有人想辛辛苦苦地爬進「上等」去。劉時中〔
13〕的曲子里說:「堪笑這沒見識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頑劣。江湖伴侶,旋將表德官名相
體呼,聲音多廝稱,字樣不尋俗。聽我一個個細數:糶米的喚子良;賣肉的呼仲甫……開張
賣飯的呼君寶;磨面登羅底叫德夫:何足雲乎?!」(《樂府新編陽春白雪》三)這就是那
時的暴發戶的丑態。
「下等人」還未暴發之先,自然大抵有許多「他媽的」在嘴上,但一遇機會,偶竊一位
,略識幾字,便即文雅起來:雅號也有了;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
是名儒便是名臣。從此化為「上等人」,也如上等前輩一樣,言行都很溫文爾雅。然而愚民
究竟也有聰明的,早已看穿了這鬼把戲,所以又有俗諺,說:「口上仁義禮智,心裡男盜女
娼!」他們是很明白的。
於是他們反抗了,曰:「他媽的!」
但人們不能蔑棄掃盪人我的余澤和舊蔭,而硬要去做別人的祖宗,無論如何,總是卑劣
的事。有時,也或加暴力於所謂「他媽的」的生命上,但大概是乘機,而不是造運會,所以
無論如何,也還是卑劣的事。
中國人至今還有無數「等」,還是依賴門第,還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遠有無聲
的或有聲的「國罵」。就是「他媽的」,圍繞在上下和四旁,而且這還須在太平的時候。
但偶爾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驚異,或表感服。我曾在家鄉看見鄉農父子一同午飯,兒
子指一碗菜向他父親說:「這不壞,媽的你嘗嘗看!」那父親回答道:「我不要吃。媽的你
吃去罷!」則簡直已經醇化為現在時行的「我的親愛的」的意思了。

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㈡ 論他媽的 魯迅 賞析

國罵」之演變
「國罵」的產生可謂歷史悠久。但要討論「國罵」,則要從魯迅說起。
魯迅早在1925年就寫了《論「他媽的!》。第一次提出了中國人的罵人方式和國罵形成的原因。
魯迅說 「無論是誰,只要是在中國活,便總得常聽到「他媽的」或其相類似的口頭禪。我想這話的分布,大概就是跟著中國人的足跡之所至罷;使用的編數,怕也未必比客氣的「您好呀」會更少。假使以國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就可以是中國的「國罵」了。」魯迅原意為國罵專一媽為限,決不牽涉餘人。後來稍游各地,方才領略國罵的普及和厲害「才始驚異國罵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極也」。而且,不特用於人,也以施之獸。」魯迅還說「他媽的,就是我要和你媽發生關系。」只是這種過於粗魯的罵法,大概連罵人的人也覺得不好意思,於是便發明了「掐頭去尾」法「終於改頭換面,從國罵上消去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又改對稱為第三人稱,恐怕還是因為到底未曾拉車,因而也就不免有點貴族氣味之故」。
其實年歲少長一些的,稍稍打量過周圍的人便知,「他媽的」常常是國人自己在泄憤或對事情表示不滿時的口頭禪。已經是相當的「貴族氣味」。尚若兩個人之間發生口角或不愉快,到了吵架或動手、動刀之時,國罵是不改對稱的。「你媽的」「你姐姐的」「你姑姑的」「你奶奶的」和「你姥姥」會直接出口。就是逗弄孩童,在表示喜愛時也會說「你媽的小兔崽子快過來」。別說是吃驚、驚奇或嘆服一樣也會用國罵表示,就如同說親愛的一樣發乎情,至乎理。
也難怪這種風俗自古就有。有研究者說:孔子刪詩之前,《詩經》便有這樣的風格和相似的話語。有人分析:罵人的方式很多,也絕非只有中國人會罵,但似乎只有中國人這樣最會直接攻擊女人。日本人翻譯中國的國罵為「你的媽是我的母狗」,德文則譯作「我使用過你的媽」。可見,中國的國罵,遠遠走在了別國的前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那些,「他媽的」、「你姐姐的」言語漸漸少了。有些文化素養高、文明禮儀講究的家庭或者單位恐怕都消失了。這里邊怕是有魯迅先生的不少功勞。年輕的一代更不會輕易出口,但這並不是說,國罵比「您好呀」或「你吃了嗎」這樣的用語真少了、不見了。國罵隨著西方文明的進入,也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學習ENGLISH的熱潮,不知為何人們瞄準了西語的COOL,把COOL即清涼、爽快,轉譯為中文的「酷逼了」,「帥呆了」。大約覺得「酷逼了」,「帥呆了」比「他媽的」要文明的多,在心理上又不乏沿承了其要表述的意義。一時間竟成了年輕人常用的感嘆詞。走在大街小巷,你會常常聽到男孩子們,曲不離口,口不離曲的「酷逼了」、「帥呆了」的唱著。中國提倡男女平等後,尤其是毛澤東老人家把半天抬高到一定的位置,女孩子再不甘示弱,男人說的話,女人自然也說得,所以女孩子也跟著一起喊。
悄悄注意一下,近一兩年又發生了變化。也或許是後現代思潮,以及個性主義的影響,一起喊得時間長了,男性公民覺得不過癮。時代畢竟在前進,又不能退回到過去「他媽的」那個時代。經過了諸蕃思考,加上文化底蘊的深厚和源遠流長,終是找到了一個比「他媽的」的「更高雅」些、「更文明些」、比酷更過癮一些的詞—「尻」。「我尻」被舒舒服服地喊出來了。男人一變,女性公民也覺有失體面,或有失個性。不甘落後,又不能如男人那般大肆的吆喝,畢竟男女有別,加之幾千年的教女文化,於是「我刺兒了」,就這樣粉墨登場了。其實追究起來,「我尻」並不是現代化的產物。與「他媽的」甚至「他媽的」以前時期的國罵沒有什麼差別。與其相並列的詞彙多得數都數不過來,我就曾看到一本書里,是專門講究這個的。倒是女士們創造的「我刺兒了」詞彙還有些新鮮和創意,那大約是土洋結合的產物,更多地沾上了現代化、後現代化甚至個性主義的味道。
「我刺兒了」的出現,終是「他媽的」之國罵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分道揚鑣了

㈢ 魯迅的《論「他媽的」》的讀後感

魯迅說 「無論是誰,只要是在中國活,便總得常聽到「他媽的」或其相類似的口頭禪。我想這話的分布,大概就是跟著中國人的足跡之所至罷;使用的編數,怕也未必比客氣的「您好呀」會更少。假使以國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就可以是中國的「國罵」了。」魯迅原意為國罵專一媽為限,決不牽涉餘人。後來稍游各地,方才領略國罵的普及和厲害「才始驚異國罵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極也」。而且,不特用於人,也以施之獸。」魯迅還說「他媽的,就是我要和你媽發生關系。」只是這種過於粗魯的罵法,大概連罵人的人也覺得不好意思,於是便發明了「掐頭去尾」法「終於改頭換面,從國罵上消去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又改對稱為第三人稱,恐怕還是因為到底未曾拉車,因而也就不免有點貴族氣味之故」。
其實年歲少長一些的,稍稍打量過周圍的人便知,「他媽的」常常是國人自己在泄憤或對事情表示不滿時的口頭禪。已經是相當的「貴族氣味」。尚若兩個人之間發生口角或不愉快,到了吵架或動手、動刀之時,國罵是不改對稱的。「你媽的」「你姐姐的」「你姑姑的」「你奶奶的」和「你姥姥」會直接出口。就是逗弄孩童,在表示喜愛時也會說「你媽的小兔崽子快過來」。別說是吃驚、驚奇或嘆服一樣也會用國罵表示,就如同說親愛的一樣發乎情,至乎理。
也難怪這種風俗自古就有。有研究者說:孔子刪詩之前,《詩經》便有這樣的風格和相似的話語。有人分析:罵人的方式很多,也絕非只有中國人會罵,但似乎只有中國人這樣最會直接攻擊女人。日本人翻譯中國的國罵為「你的媽是我的母狗」,德文則譯作「我使用過你的媽」。可見,中國的國罵,遠遠走在了別國的前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那些,「他媽的」、「你姐姐的」言語漸漸少了。有些文化素養高、文明禮儀講究的家庭或者單位恐怕都消失了。這里邊怕是有魯迅先生的不少功勞。年輕的一代更不會輕易出口,但這並不是說,國罵比「您好呀」或「你吃了嗎」這樣的用語真少了、不見了。國罵隨著西方文明的進入,也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學習ENGLISH的熱潮,不知為何人們瞄準了西語的COOL,把COOL即清涼、爽快,轉譯為中文的「酷逼了」,「帥呆了」。大約覺得「酷逼了」,「帥呆了」比「他媽的」要文明的多,在心理上又不乏沿承了其要表述的意義。一時間竟成了年輕人常用的感嘆詞。走在大街小巷,你會常常聽到男孩子們,曲不離口,口不離曲的「酷逼了」、「帥呆了」的唱著。中國提倡男女平等後,尤其是毛澤東老人家把半天抬高到一定的位置,女孩子再不甘示弱,男人說的話,女人自然也說得,所以女孩子也跟著一起喊。
悄悄注意一下,近一兩年又發生了變化。也或許是後現代思潮,以及個性主義的影響,一起喊得時間長了,男性公民覺得不過癮。時代畢竟在前進,又不能退回到過去「他媽的」那個時代。經過了諸蕃思考,加上文化底蘊的深厚和源遠流長,終是找到了一個比「他媽的」的「更高雅」些、「更文明些」、比酷更過癮一些的詞—「尻」。「我尻」被舒舒服服地喊出來了。男人一變,女性公民也覺有失體面,或有失個性。不甘落後,又不能如男人那般大肆的吆喝,畢竟男女有別,加之幾千年的教女文化,於是「我刺兒了」,就這樣粉墨登場了。其實追究起來,「我尻」並不是現代化的產物。與「他媽的」甚至「他媽的」以前時期的國罵沒有什麼差別。與其相並列的詞彙多得數都數不過來,我就曾看到一本書里,是專門講究這個的。倒是女士們創造的「我刺兒了」詞彙還有些新鮮和創意,那大約是土洋結合的產物,更多地沾上了現代化、後現代化甚至個性主義的味道。
「我刺兒了」的出現,終是「他媽的」之國罵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分道揚鑣了

㈣ 魯迅在《論他媽的》一文中,表現的極為幽默,那麼他對國罵所持的態度究竟是怎樣的呢

了解魯迅先生的人可能都知道他是一個十分真實的人,所以在他的作品當中總是能夠十分犀利的剖析出血淋淋的現實。就像魯迅先生多次分析了我們中國的國罵,也就是他媽的。

無論如何,魯迅先生對於國罵還是比較積極的態度,因為不得不說即使所有人都十分難以承認,但是他媽的這種國罵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並且這樣的國漫能夠讓當事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一些心理負擔。

㈤ 魯迅的《墳》中有幾篇文章,分別是什麼

共25篇,以下是目錄:
題記
人之歷史
科學史教篇
文化偏至論
摩羅詩力說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宋民間之所謂小說及其後來
娜拉走後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說胡須
論照相之類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看鏡有感
春末閑談
燈下漫筆
雜憶
論「他媽的!」
論睜了眼看
從胡須說到牙齒
堅壁清野主義
寡婦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寫在《墳》後面

在線閱讀:http://www.tianyabook.com/luxun/f/index.html (少了一篇《人之歷史》)
下載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830856.html
P.S:《墳》,雜文集,作者魯迅。寫於1907年——1925年間,魯迅之所以要出版這些舊文,是因為「有人憎惡著」;同時也作為生活一部分的痕跡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戀」。

㈥ 魯迅散文集有沒有《談臟話》

雜文集里有:
1,論他媽的
2,辱罵和恐嚇不是戰斗

㈦ 魯迅先生有篇文章叫做《論他媽的》,是哪本書啊,他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魯迅雜文選》有這一篇。要表達的如下:就是「國罵」之演變「國罵」的產生可謂歷史悠久。但要討論「國罵」,則要從魯迅說起。 魯迅早在1925年就寫了《論「他媽的!》。第一次提出了中國人的罵人方式和國罵形成的原因。 魯迅說 「無論是誰,只要是在中國活,便總得常聽到「他媽的」或其相類似的口頭禪。我想這話的分布,大概就是跟著中國人的足跡之所至罷;使用的編數,怕也未必比客氣的「您好呀」會更少。假使以國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就可以是中國的「國罵」了。」魯迅原意為國罵專一媽為限,決不牽涉餘人。後來稍游各地,方才領略國罵的普及和厲害「才始驚異國罵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極也」。而且,不特用於人,也以施之獸。」魯迅還說「他媽的,就是我要和你媽發生關系。」只是這種過於粗魯的罵法,大概連罵人的人也覺得不好意思,於是便發明了「掐頭去尾」法「終於改頭換面,從國罵上消去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又改對稱為第三人稱,恐怕還是因為到底未曾拉車,因而也就不免有點貴族氣味之故」。 其實年歲少長一些的,稍稍打量過周圍的人便知,「他媽的」常常是國人自己在泄憤或對事情表示不滿時的口頭禪。已經是相當的「貴族氣味」。尚若兩個人之間發生口角或不愉快,到了吵架或動手、動刀之時,國罵是不改對稱的。「你媽的」「你姐姐的」「你姑姑的」「你奶奶的」和「你姥姥」會直接出口。就是逗弄孩童,在表示喜愛時也會說「你媽的小兔崽子快過來」。別說是吃驚、驚奇或嘆服一樣也會用國罵表示,就如同說親愛的一樣發乎情,至乎理。 也難怪這種風俗自古就有。有研究者說:孔子刪詩之前,《詩經》便有這樣的風格和相似的話語。有人分析:罵人的方式很多,也絕非只有中國人會罵,但似乎只有中國人這樣最會直接攻擊女人。日本人翻譯中國的國罵為「你的媽是我的母狗」,德文則譯作「我使用過你的媽」。可見,中國的國罵,遠遠走在了別國的前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那些,「他媽的」、「你姐姐的」言語漸漸少了。有些文化素養高、文明禮儀講究的家庭或者單位恐怕都消失了。這里邊怕是有魯迅先生的不少功勞。年輕的一代更不會輕易出口,但這並不是說,國罵比「您好呀」或「你吃了嗎」這樣的用語真少了、不見了。國罵隨著西方文明的進入,也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學習ENGLISH的熱潮,不知為何人們瞄準了西語的COOL,把COOL即清涼、爽快,轉譯為中文的「酷逼了」,「帥呆了」。大約覺得「酷逼了」,「帥呆了」比「他媽的」要文明的多,在心理上又不乏沿承了其要表述的意義。一時間竟成了年輕人常用的感嘆詞。走在大街小巷,你會常常聽到男孩子們,曲不離口,口不離曲的「酷逼了」、「帥呆了」的唱著。中國提倡男女平等後,尤其是毛澤東老人家把半天抬高到一定的位置,女孩子再不甘示弱,男人說的話,女人自然也說得,所以女孩子也跟著一起喊。 悄悄注意一下,近一兩年又發生了變化。也或許是後現代思潮,以及個性主義的影響,一起喊得時間長了,男性公民覺得不過癮。時代畢竟在前進,又不能退回到過去「他媽的」那個時代。經過了諸蕃思考,加上文化底蘊的深厚和源遠流長,終是找到了一個比「他媽的」的「更高雅」些、「更文明些」、比酷更過癮一些的詞—「尻」。「我尻」被舒舒服服地喊出來了。男人一變,女性公民也覺有失體面,或有失個性。不甘落後,又不能如男人那般大肆的吆喝,畢竟男女有別,加之幾千年的教女文化,於是「我刺兒了」,就這樣粉墨登場了。其實追究起來,「我尻」並不是現代化的產物。與「他媽的」甚至「他媽的」以前時期的國罵沒有什麼差別。與其相並列的詞彙多得數都數不過來,我就曾看到一本書里,是專門講究這個的。倒是女士們創造的「我刺兒了」詞彙還有些新鮮和創意,那大約是土洋結合的產物,更多地沾上了現代化、後現代化甚至個性主義的味道。 「我刺兒了」的出現,終是「他媽的」之國罵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分道揚鑣了參考資料: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c997853aa0bcd09

㈧ 魯迅雜文《論他媽的》結尾醇化一詞有何表述效果

《論「他媽的!」》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7月19日創作的一篇雜文。文中作者精心考據專「國罵」的屬來歷,意在揭露封建的門閥制度,深挖出來的是「國罵」背後深層的社會問題。魯迅圍繞著這一話題,歸納了中國人的罵人方式,梳理了國罵的悠久歷史,並總結了其形成的原因,對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行了諷喻

㈨ 魯迅的《論他媽的》有批判的意味嗎

文章主要說了他媽的由來以及背後的深層含義。
他媽的這個詞只是中國版獨有(本來寫我草權你媽但為了文雅題目改成他媽的),外國通常說fuck,並沒有fuck u mom ,並且這個短語流行於下等人,追其根源,在《詩經》、《史記》中都沒有發現,而在魏晉書籍中才發現了它的產生根源,在魏晉時期由於門閥制度,講究門第,寒門士子難登高位,社會底層人民心中自然郁結了一股不平之氣,而這股怨氣又不敢採用暴力形式來發泄,因此只能用「精神勝利法」來麻痹自己,所以產生了國罵「他媽的」,你有這么好的地位還不是有個好媽!而這個國罵的背後所展示的是對強權階級不敢正面反抗,只能採用扭曲的卑劣的發泄方式訴諸於口的一種鴕鳥精神。
文章最後說只要國罵不消失,社會中的這種不平等的現象依然會存在,例如「我爸是李剛!」等現象的產生,我們在社會中還是能夠窺見從魏晉一直到現在的對人分等的現象的存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