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蝶戀花賞析蘇軾

蝶戀花賞析蘇軾

發布時間: 2021-02-13 05:22:21

㈠ 蘇軾《蝶戀花》賞析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是會到來的)
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發出動聽的笑聲。圍牆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忍不住去想像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慢慢的,牆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彷彿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度於此亦隱隱透出。

上片寫春光將盡,傷春中隱含思鄉情懷。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律,雖是寫景,卻仍蘊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牆里佳人"的出現,作了暗示和鋪墊。"枝上"二句,先抑後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天涯到處皆長滿茂盛的芳草,春色無邊,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謂只要隨遇而安,哪裡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和蔣夔寄茶》)。在後來的貶謫海南時期,作者又高唱著"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鄉的傷感中蘊含著隨遇而安的曠達。

下片抒寫聞聲而不見佳人的懊惱和惆悵。"牆里鞦韆"三句,用白描手法,敘寫行人(自己)在"人家"牆外的小路上徘徊張望,只看到了露出牆頭的鞦韆架,牆里傳來女子盪鞦韆時的陣陣笑聲。詞人至此才點出自己的身份是個"行人",固然是指當下自己是這"綠水人家"牆外的過路人,但也有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送錢穆夫》)的含義在內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隱指惠州遠在天涯海角,則此處的與佳人一牆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嗎?尾二句是對佳人離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無法看到牆內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盪罷鞦韆離去,尚不知牆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此二句極有理趣,蓋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牆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詞人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啊!

㈡ 蘇軾的《蝶戀花》全文

蘇軾《蝶戀花》賞析
蝶戀花①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②,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③。

① 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作於惠州貶所,甚或更早。
② 柳棉,柳絮。
③ 悄,消失。多情,指牆外行人。無情,指牆里佳人。

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度於此亦隱隱透出。
上片寫春光將盡,傷春中隱含思鄉情懷。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律,雖是寫景,卻仍蘊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牆里佳人」的出現,作了暗示和鋪墊。「枝上」二句,先抑後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天涯到處皆長滿茂盛的芳草,春色無邊,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謂只要隨遇而安,哪裡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和蔣夔寄茶》)。在後來的貶謫海南時期,作者又高唱著「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鄉的傷感中蘊含著隨遇而安的曠達。
下片抒寫聞聲而不見佳人的懊惱和惆悵。「牆里鞦韆」三句,用白描手法,敘寫行人(自己)在「人家」牆外的小路上徘徊張望,只看到了露出牆頭的鞦韆架,牆里傳來女子盪鞦韆時的陣陣笑聲。詞人至此才點出自己的身份是個「行人」,固然是指當下自己是這「綠水人家」牆外的過路人,但也有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送錢穆夫》)的含義在內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隱指惠州遠在天涯海角,則此處的與佳人一牆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嗎?尾二句是對佳人離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無法看到牆內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盪罷鞦韆離去,尚不知牆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此二句極有理趣,蓋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牆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詞人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啊!

全詞構思新巧,奇情四溢。寫景、記事、說理自然,寓庄於諧,語言回環流走,風格清新婉麗。清人王士禛認為:「『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花草蒙拾》)。這正是作者韶秀詞風的體現。《詞林紀事》卷五引《林下詞談》雲:「子瞻在惠州,與(侍姬)朝雲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雲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傷春矣』。」朝雲的悲泣,是因為她體味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曠達與感傷相雜的情懷。此詞在旨趣上與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相近,均是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抒發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蘊著樂觀曠達,這種精神是賀詞中所沒有的。蘇軾人格和作品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㈢ 蝶戀花 蘇軾 賞析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題 解】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梁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雙調,六十字。
這首《蝶戀花》作於何時已不可考。只知蘇軾晚年貶官惠州期間,曾叫隨行的侍妾朝雲歌唱。這首詞在感嘆春光易逝、佳人難得中,表現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悵。

句 解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詞一開篇即呈現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凋謝,所余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殘紅」,是說紅花已所剩無幾。著一「褪」字就深了一層,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傷之情更濃。

睹暮春景色,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不過一般人寫傷春意緒,總會把那種凄迷寥落之感表達到極致。蘇軾則更多了一些曠達。有繁華就有衰落,有凋謝就有新生。他特別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沖淡了先前濃郁的傷感之情。

接著,作者將目光從一花一枝上移開,轉向不遠處更加開闊的地方。只見燕子掠著水面低飛,綠水環繞著人家的牆院。寥寥幾筆,便勾畫出春意未盡的鄉村圖景。飛動的燕子為畫面增添了動態之美;「綠水人家」則帶來了生活的氣息,並為後文「牆里佳人」的出現作好了鋪墊。

「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人以為應是「曉」。通讀全詞,並沒有突出的景物表明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顯得沒有著落。而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著一「繞」字,則非常真切。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這是詞中最為人稱道的兩句。枝頭上的柳絮隨風遠去,愈來愈少;普天之下,哪裡沒有青青芳草呢。「柳綿」,即柳絮。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於此可見。「天涯」一句,語本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其思想與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一致。

即便如此,這兩句還是蘊含著許多的辛酸和悲哀。據《林下詞談》記載:「子瞻在惠州,與朝雲閑坐。時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雲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聯系當時蘇軾的遭遇,是頗耐人思索的。蘇軾一生漂泊,最後竟被遠謫到萬里之遙的嶺南。此時,他已人到晚年,遙望故鄉,幾近天涯。這境遇和隨風飄飛的柳絮何其相似!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

牆里有人盪鞦韆,牆外有條小道。牆外小道上走著行人,牆里飄來佳人清脆的歡笑。

作者在藝術處理上十分講究藏與露的關系。這里,他只寫露出牆頭的鞦韆和佳人的笑聲,其它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行人」與讀者去想像,在想像中產生無窮意味。

小詞最忌詞語重復,但這三句總共十六字,「牆里」、「牆外」分別重復,竟佔去一半。而讀來錯落有致,耐人尋味。牆內是家,牆外是路;牆內有歡快的生活,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生命;牆外是趕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態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過,在這無語之中,我們已感受到一種冷落寂寞。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也許是行人佇立良久,牆內佳人已經回到房間;也許是佳人玩樂依舊,而行人已漸漸走遠。總之,佳人的笑聲漸漸聽不到了,四周顯得靜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卻怎麼也平靜不下來。這里的「多情」與「無情」常被當愛情來解釋,認為是行人心存愛慕之情,而佳人卻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無情」,心中無可奈何,故十分煩惱。這儼然是一個單相思式的喜劇。

倘若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許可以說是借愛情來寫人生普遍存在的這樣一種矛盾。但詞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寫照,其中「情」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的,絕不僅限於愛情。作者飽經滄桑,有惜春遲暮之情,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嚮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等,的確可謂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感時,也沒有為人生際遇而煩惱,真可以說是「無情」。

作者發出如此深長的感慨,那「無情」之人究竟撩撥起他什麼樣的思緒呢?也許勾起他對美好年華的嚮往,也許是對君臣關系的類比和聯想,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悟……作者並未言明,卻留下了豐富的空白,讓讀者去回味,去想像。

評 解

這首詞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稱贊道:「『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這個評價是中肯的。蘇軾除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他的婉約詞同樣有勁氣流動,不同於花間詞的軟弱。

詞中包蘊的意趣亦為詞家推重。《古今詞話》說此詞寫行人多情與佳人無情,「極有理趣」。所謂「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還有人評價它富有「禪趣」。那阻隔有情與無情溝通的,不僅僅是綠水環繞的圍牆,而更是人們的「心牆」。

作者一生雖歷經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執著人生,可是卻被「無情」所惱。這正說明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忘情於現實世界。他在這首詞中所流露出的傷感,正是基於對現實人生的熱愛。

㈣ 蘇軾 蝶戀花 賞析

蝶戀花來
蘇軾
暮春別李公擇
簌簌無自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
路盡河回人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樓主問的是這首吧!我來說說。1,無風花自墮,柳老櫻桃過,都是說暮春的景象!2,先描寫夜晚,小船,孤燈,暗月,營造出濃濃的傷感氣氛,而後表達出「我思君處君思我」的思念之情。3,自然是「破」字。一個字,寫出了山的動感,也是擬人的手法,山把雲點破了!

㈤ 鑒賞蝶戀花 蘇軾

殘紅褪盡,青杏初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它給人的藝術感染卻有幾分悲涼。
"綠水…」一句中,繞字描繪出了村莊與溪水的具體形象,令人產生優美的聯想,村上人家,綠水環抱,由此可見。

㈥ 蝶戀花(蘇軾) 解析

以豪抄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襲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么一首傑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後所寫景色相符合。

㈦ 蘇軾的蝶戀花賞析(回答問題)

原文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是會到來的) 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發出動聽的笑聲。圍牆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忍不住去想像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慢慢的,牆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彷彿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賞析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么一首傑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後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於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牆里鞦韆牆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於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牆外行人只能聽到牆內盪鞦韆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不難想像,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盪著鞦韆。這里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像,想像一個牆里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嚮往。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像,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於艷,感情真率而不落於輕,難能可貴。
從「牆里鞦韆牆外道」直至結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牆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牆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數相同,節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後感情色彩不同節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出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尾二句,「枝上柳綿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強自振奮。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里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鞦韆,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牆里、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㈧ 蘇軾的蝶戀花賞析

這首詞寫一個男子對心上人的思念,哀婉悱惻,柔情似水,其風致不輸於「花間」或「婉約」派詞家之作。
「記得畫屏初會遇」,寫出這愛情的開端是美妙的,令人難忘的,與心愛的人在畫屏之間的初次會遇,至今記得清清楚楚。緊接著說「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是謂情緣突然被割斷,好夢既破,所有美好的嚮往都成泡影了。「高唐」,即高唐觀,又稱高唐台,在古雲夢澤中,宋玉《高唐賦》和《神女賦》中寫楚懷王和楚襄王都曾於此觀中夢與巫山神女相遇。「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進一步寫出男主人公的一片痴情。雖然是「高唐夢斷」,情絲卻還緊緊相連,恰如梁間的雙飛燕春來又秋去,美麗的春光幾度從窗前悄悄走過,而對她的思念卻並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半分。

「那日綉簾相見處」,憶寫相會的時間與地點。「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活畫出女方的嬌羞之態,低眉垂眼,假意要走開,卻微笑著用手整理自己的鬢發。一個「佯」字,見出她的忸怩之態,一個「笑」字,傳出鍾情於他的心底秘密。「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進一步寫出女方的內心活動,她斂起眉頭不說話,不是對他無情,實在出於害羞。可愈是如此,愈見出其純真。全詞活潑而有分寸,細膩而有餘味。

此詞結構錯落有致。上片寫愛情的「好夢驚回」,下片寫甜蜜的歡會,用的是倒敘。單就上片說,從初會寫到破裂,再寫到無窮盡的思念,自然又是順敘。如此交叉往復,使詞曲折生情,搖曳生姿,同時,此詞以相見之歡反襯相離之苦。下片集中筆墨將勾魂攝魄的歡會詳加描述,就正是為了反襯男主人公失戀的痛苦。

㈨ 蝶戀花中的賞析(蘇軾)

『綠水人家繞』作『綠水人家曉』。而『繞』與『曉』自有天壤也!」「繞」與「曉」回的優劣確實有天壤之別答,但在《詞話》的作者看來,「真本」的「曉」字大大優於「繞」字;也有人認為「繞」遠優於「曉」:「有『燕子』句,合用『繞』字。若『曉』字,少著落」(《草堂詩余》正集卷二);「『繞』字雖平,然是實境。『曉』官無皈著,試通吟全章便見」(俞彥《爰園詞話》)。我們同意後一種看法,因為「通吟全章」,確實無「曉」景,用「曉」字,「無皈著」,「少著落」;用「繞」字,燕子「繞」舍而走,確實是「實境」實寫,逼真、美麗得多。

㈩ 求蘇軾《蝶戀花》賞析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是會到來的)
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發出動聽的笑聲。圍牆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忍不住去想像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慢慢的,牆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彷彿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度於此亦隱隱透出。

上片寫春光將盡,傷春中隱含思鄉情懷。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律,雖是寫景,卻仍蘊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牆里佳人"的出現,作了暗示和鋪墊。"枝上"二句,先抑後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天涯到處皆長滿茂盛的芳草,春色無邊,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謂只要隨遇而安,哪裡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和蔣夔寄茶》)。在後來的貶謫海南時期,作者又高唱著"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鄉的傷感中蘊含著隨遇而安的曠達。

下片抒寫聞聲而不見佳人的懊惱和惆悵。"牆里鞦韆"三句,用白描手法,敘寫行人(自己)在"人家"牆外的小路上徘徊張望,只看到了露出牆頭的鞦韆架,牆里傳來女子盪鞦韆時的陣陣笑聲。詞人至此才點出自己的身份是個"行人",固然是指當下自己是這"綠水人家"牆外的過路人,但也有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送錢穆夫》)的含義在內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隱指惠州遠在天涯海角,則此處的與佳人一牆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嗎?尾二句是對佳人離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無法看到牆內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盪罷鞦韆離去,尚不知牆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此二句極有理趣,蓋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牆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詞人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