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托馬斯摩爾名言

托馬斯摩爾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2-13 00:54:29

⑴ 托馬斯莫爾說的一句關於機會的名言

人生中最困難者,莫過於選擇。 ——莫爾

⑵ 托馬斯摩爾

你想表達什麼?

⑶ 托馬斯•莫爾在社會主義史上首次提出了怎樣的組織社會生產的問題

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勞動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由於勞動義務普遍化,勞動時間有可能大大縮短。在烏托邦,很注意人的全面發展。「一切公民在體力勞動之後,有充分的時間讓心靈自由自在並且得到啟發。他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幸福。」並且在烏托邦不存在城鄉對立,也不存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

⑷ 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描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

托馬斯?莫爾(1478~1535年),英國16世紀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思想家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奠基人。他出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法官家庭。莫爾曾進牛津大學學習,後被開除。1504年被選為下院議員,帶頭反對亨利七世增加新稅的要求。1514年受封爵士。因莫爾與國王意見有分歧,於1532年辭官。1534年,亨利八世設法讓國會通過「至權法案」,宣布他(而非教皇)是英國教會的首領。在這項法案之下規定必須作一次「承認至權宣誓」,莫爾拒絕宣誓。1535年莫爾以叛徒罪被處以死刑。

莫爾的主要著作是幾乎全由他寫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即《烏托邦》(1518)。

《烏托邦》是對空想社會主義所特有的某些原理加以明確表述的最早的一本書。在書中,莫爾對當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專制制度和剛剛產生的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莫爾把貴族、地主為了積累資本進行的圈地運動,斥之為「羊吃人」。他寫道:「綿羊本來是那麼馴服,吃一點點就滿足,現在據說變成很貪婪很兇蠻,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們的田地、家園、城市要蹂躪完啦」。這種詼諧而辛辣的語言,深刻地說出了英國農民喪失土地的原因,指出了圈地運動的嚴重後果。莫爾指出,凡是出產羊毛的地方就有貴族和豪紳的罪惡。在英國這個奇怪的國家裡,畜生的生活也比失去土地的農民的生活強。他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前程渺茫,無處棲身。他們習慣於種地,可是現在無地可種。莫爾為深受圈地運動之害的農民大鳴不平。莫爾作為資本原始積累的見證人,對「羊吃人」的議論是直接針對殘酷剝削農民土地的圈地運動而發的。由此他認為只有完全廢止私有制度,社會財富才能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類才能最終幸福。

莫爾精心設計的烏托邦制度是社會主義史上第一個關於未來社會制度的空想社會主義方案。在烏托邦,私有制根本不存在,一切都公有,大家都熱心於公事。烏托邦人痛恨私有制,他們知道這種制度意味著人剝削人壓迫人,意味著少數人發財致富和大多數人貧困。所以他們不讓私有制有任何存在和復活的餘地。不僅生產資料公有,連消費品也公有。任何人都不佔有財產,大家關心的是如何共同富裕。對外貿易是由國家經營的。生產的直接組織者不是整個國家,而是城市。所以,國家好像是城市聯盟一樣。莫爾的方案是社會主義史上第一個主張徹底消滅私有制的方案。

莫爾在社會主義史上首次提出了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社會生產的問題。在烏托邦,勞動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由於勞動義務普遍化,勞動時間有可能大大縮短。在烏托邦,很注意人的全面發展。「一切公民在體力勞動之後,有充分的時間讓心靈自由自在並且得到啟發。他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幸福。」並且在烏托邦不存在城鄉對立,也不存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

烏托邦人的分配原則是按照需要分配。莫爾認為,只要實行普遍的勞動義務制,就可以生產出極為豐富的產品,滿足社會全體成員的一切需要。莫爾提出了實行按照需要分配的兩點依據:首先物質是充分的,其次個人都是按需領取需要的物資。他把產品豐富和人們高度自覺看做是實行按需分配的根據,這是莫爾的創見。但是,他不懂得沒有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要在手工技術的基礎上達到產品的極大豐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雖然莫爾的按需分配帶有明顯的禁慾主義色彩,這種禁慾主義的規定顯然是同按需分配大相徑庭的。但他首先意識到了在產品極其豐富的條件下才能實行按需分配。

莫爾認為在烏托邦中商品貨幣關系已經不存在。因為烏托邦人生產的不是商品,而是直接滿足社會全體成員需要的產品。沒有商品生產,也就沒有商品交換。因此,貨幣也就隨之廢除。在最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中,幾乎都把商品貨幣關系當作是永恆的自然現象,這使莫爾大大高出於同時代的思想家。但是,莫爾並不懂得商品貨幣關系消亡所應具備的條件。他企圖在小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水平下取消商品貨幣關系,這只能是一種十足的空想。

雖然《烏托邦》寫於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之初,但莫爾能用批判的態度對待這個社會的各項原則,同時提出社會平等和共有的思想。直到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為止,社會主義思想史上還找不出一部堪與《烏托邦》媲美的作品。雖然莫爾所制定的「最好的」社會方案是不可能實現的,但莫爾完全有資格被稱作是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和空想社會主義的最偉大的代表人物之一。

⑸ 托馬斯•莫爾《烏托邦》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雖然《烏托邦》寫於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之初,但莫爾能用批判的態度對待這個社會專的各項原屬則,同時提出社會平等和共有的思想。直到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為止,社會主義思想史上還找不出一部堪與《烏托邦》媲美的作品。雖然莫爾所制定的「最好的」社會方案是不可能實現的,但莫爾完全有資格被稱作是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和空想社會主義的最偉大的代表人物之一。

⑹ 關於烏托邦作者托馬斯·莫爾

托馬斯·莫爾
【生平簡介】
托馬斯·莫爾( St. Thomas More又作Sir Thomas More , 1478年 2月7日 — 1535年 7月6日 )是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者 ,聖人也是《 烏托邦 》一書的作者。
1478年, 莫爾生於倫敦的一個法學家庭,畢業於牛津大學,曾當過律師 、國會議員、財政副大臣、國會下院議長、大法官 。1535年因反對亨利八世兼任教會首腦而被處死(莫爾主張教皇權力的至高無上)。1935年,在他逝世四百年後,被羅馬天主教會的教皇Pius XI冊封為聖人,在1980年與主教費舍爾一起被John Paul II尊為守護上帝的殉道者。7月6日,他殉難的日子將被所有天主教徒所銘記。在英國歷史上最偉大100個名人中評選中名列第37位。
【早期的政治生涯】
在1510年到1518年 ,莫爾擔任倫敦市其中一位行政司法長官,一個相當重要的、負責任的職位。他身居高位卻能真誠待人,作人民的公僕,因此贏得了信任和尊重。 1517年 ,他進入宮庭為國王服務並做了亨利八世的導師。在完成了一次出使神聖羅馬帝國的外交使命後,被授以騎士爵位。作為亨利八世的導師和樞密官,他成了政府中頗有影響的官員,並作為亨利八世與沃爾西主教的聯絡官。
1523年莫爾成為英國下議院的議長,1525年,他擔任英國北部的行政和司法長官。
【婚姻與家庭】
在1505年 ,27歲的莫爾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 ──小他十歲的珍·Colt。根據他女婿和第一位的傳記作者──William Roper,莫爾原本打算取約翰·Colt的第二個女兒。但是,後來又覺的這樣子珍·Colt會感到羞辱與丟臉,因為她妹妹比她早結婚。這段婚姻很快樂,他們有四個小孩,三個女兒──瑪格利特(莫爾最喜愛的小孩,昵稱為Meg)、伊莉莎白(Beth)和Cicely(Cecy),和一個兒子─ ─約翰(傑克)。 他們家,不僅僅只有他自己的小孩,他另外還領養了一個孤兒──瑪格利特·Giggs。 他是一位很忠實的父親,當他不在家時,他通常都要求他的孩子們給他寫些東西,即使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和他說。 他希望女人和男人一樣聰明,所以他教育他女兒的時間和精力就和他教育他兒子的時間和精力是一樣的,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 1511年 ,珍去世,莫爾以最快的速度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這樣他的小孩子們才會有母親。他的第二任妻子──愛麗絲·Middleton大他7歲,是個寡婦 。 她和莫爾並沒有小孩,即便如此,莫爾仍認養了一個小孩並命名為愛麗絲。 莫爾說他的第二任妻子 「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女孩。」(原文為「nec bella nec puella」)其意義為她既不漂亮也不年輕。伊拉斯謨甚至刻薄的描述了她的鼻子是「 鳥身女妖的鷹勾鼻」。 即使在現實上他們的角色大不相同,但是莫爾和他的妻子顯然的變成很充滿深情的面對對方。雖然他不會用他教育或訓練珍的方式來教育她。在他寫給他自己的碑文中,莫爾贊揚珍幫他生了四個小孩,也贊揚了愛麗絲當了個溫柔的繼母。他公開宣布他無法說出他最愛哪一任妻子 ,也表示希望他們死後能夠團圓。
【著作《烏托邦》】
在1516,他完成了一部著名而又頗具爭議的作品——《烏托邦》,以一個旅客拉斐爾的見聞,描述假想島嶼國家烏托邦的政治制度。作品主要引用自己和Peter Giles的對話。作品展現了「最有價值和最有尊嚴」的城市Amaurote。
烏托邦將現實中的歐洲國家與完全有序合理的國家烏托邦進行對比。在烏托邦,私有財產不存在,存在著絕對的宗教寬容。作品的主要內容反映在社會對秩序和紀律的需要,而不是自由。烏托邦能夠容忍不同的宗教習俗,但不會容忍無神論者。認為如果一個人不相信上帝或來世,他絕不能被信任的,因為,從邏輯上講,他將不會得到任何部門的承認。
莫爾用小說作為手段描述了一個虛構的國家,自由討論現實中倍受爭議的事務。烏托邦對宗教的自治來源於聖經自治。
烏托邦作為烏托邦文學流派的先行者,其中詳細介紹了理想的社會和完善的城市。雖然烏托邦是一個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物,但其結合了柏拉圖古典完美社會的概念和亞里士多德的古羅馬修辭策略(cf. Cicero , Quintilian , epideictic oratory)),它的影響一直持續到歐洲的啟蒙運動。
【宗教的論戰】
烏托邦中證明莫爾非常重視和諧而又嚴格的等級制度 。所有挑戰傳統和現行制度的都將被視為危險。實際上,他認為最大的危險來源於異教徒對已建立起的信仰的挑戰。對於托馬斯·莫爾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基督教徒團結,而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正是在離間和破壞這種團結和秩序。
他以一個作家的方式作為個人反擊的第一步。他協助亨利八世創作了為七項聖禮的辯護( 1521 ) ,以論戰回應馬丁路德關於天主教會罪惡的囚禁 。路德與Contra Henricum 作出反駁,爭鋒相對的回應成了摩爾的主要使命。在雙方的論戰中混雜了很多對人身攻擊的過分侮辱 ,這進一步加深了摩爾為烏托邦中所描述的秩序和紀律而奮斗的信念 。
【關於亨利八世的離婚】
1502年 ,亨利的哥哥──阿瑟去世,亨利變成英國王位的法定繼承人。並在1509年娶了他哥哥的妻子── 阿拉貢的凱瑟琳、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的女兒。亨利八世娶妻的意義是為了維持和西班牙的同盟。亨利也發現到他正愛著凱瑟琳 。儒略一世宣布聖經裡面並不允許一個男人和他哥哥的妻子結婚。(這是根據利未記第20章第21節)這個宣布有一部分是照著凱瑟琳的聲明,她的第一次婚姻並未圓房。
多年來亨利八世和凱瑟琳的婚姻進行得是很順利的,但是凱瑟琳一直無法幫亨利八世生個兒子做王位繼承人。亨利後來迷戀於凱瑟琳皇後的一位宮女── 安妮·博林。 在1527年 ,亨利命令自己的樞機主教 沃爾西 (Wolsey)向教宗申請離婚。但根據聖經的禁令,教皇拒絕讓亨利八世與凱瑟琳離婚。1529年 ,亨利把沃爾西撤職,由托馬斯·莫爾繼任此一職務。此時陷入愛河的亨利開始相信新教徒所說的教皇只是羅馬的主教而已,因此教皇無權管理全部的基督教教會。
【莫爾小故事
托馬斯.莫爾曾與朋友諾福克有一段經典的對話∶
諾福克∶在英國,誰不服從國王,就沒有好結果。
莫爾∶我已經再三思索考慮了,但是,我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
諾福克∶托馬斯,我怕你將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莫爾∶自由的代價的確很高。然而,即使是最低級的奴隸,如果他肯付出代價,也能享有自由。 [編輯本段]同名人物 此托馬斯.莫爾非彼托馬斯.莫爾,為區別他倆而被譯成托馬司.默爾,但兩人總是被混為一談。他是古愛爾蘭著名的詩人兼作曲家,性格狂放不羈,生於1779年的他喜好交結朋友,他在欠尼迪大學學習的時候交結的3位朋友在1798年的一場動亂中,一個被迫害致死,一個下落不明,一個被吊起來活活打死。默爾在憤怒中做出詩歌《少年吟遊詩人》(也就是《黑鷹計劃》片尾曲)。中年時期,默爾的狂放逐漸收斂,他在經過一個鄉村時聽到一首十分好聽曲子,調子悲傷而委婉,令他想起了昔日的三位朋友。但美中不足的是沒有詞,於是他便整理曲子做出了詞,這首歌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歌曲《夏日最後的玫瑰》,1969年,前西德電影《讓陽光再次照耀》(又名《英雄少年小海恩》)引用此歌,著實讓它大紅大紫一時。1852年,托馬司.默爾在沉默中死去,享年73歲的他連個墓地也沒有,名氣也遠沒有英國的托馬斯.莫爾大。所以很多人都會把他和《烏托邦》的作者托馬斯.莫爾混為一談。

⑺ 請問托馬斯 莫爾(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作品都有什麼

《國王理查三世本紀》,《烏托邦》,《回答路德》,《保護七項聖禮》,《書信集》,《論異端問題的對話錄》

⑻ 出自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英國人)的名著《烏托邦》說了什麼,值得一讀嗎

大概就是描述他所期望的世界裡的事,若是對哲學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不然的回話其實也是挺沒意思答的,畢竟空想主義並不是主流思想,他只存在於美好的世界裡!

滿意請採納!
簡介:
《烏托邦》一書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不朽巨著。
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在這個國家裡所有的財產都是共有的,在戰爭時期它僱傭臨近好戰國家的雇傭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

⑼ 托馬斯·摩爾

女人眼中的光彩
應該是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